2013年初三语文一模试题

2013年初三语文一模试题
2013年初三语文一模试题

语文试题卷

一、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阔绰.chuò哂.笑chēn 鳞次栉.比zhì

B.倒坍.tān荷.hè戟龙吟凤哕.huì

C.虬.须qiú扁.舟biǎn 迥.乎不同jiǒng

D.不逊.xùn 叱咤.chà尽态极妍.yán

2.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遗憾擎天撼地嶙峋波光粼粼

B.荣鹰义愤填膺诓骗恃才放旷

C.真谛根深蒂固余暇冥思遐想

D.踌躇一筹莫展叱咄相形见绌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杭州有良好的治安环境,丰富的旅游资源是毋庸的。

②据说艺术家住在一个不太大的城市里,隔壁人家养了小狗,它和艺术

家相处很好,艺术家常常用吃的东西它。

③第四轮六方会谈美韩首次双边,就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目标交换看法。

A.质疑款待协商

B.置疑款待磋商

C.置疑招待磋商

D.质疑招待协商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教师指导下扩大阅读的量,可以说是提高语文水平的不二法门

....。

B.跨入校门,走进办公室,然后走向教室……这按部就班、日复一日的行

程,看似平常,却是任重道远

....。

C.记者看到,巨型花灯“飞狗”“福象”把公园里的绿树红花映照得扑朔迷

...离.。

D.篮球比赛很快就结束了,乔治所在的队得了冠军,乔治为此立下了汗马功

...劳.。

5.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前年,在新疆,我看到了大片大片夏季的白桦林。在宽阔因而显得壮丽无比的额尔齐斯河的两岸,将那冷冷的河水覆盖着。

A.无数的白桦生长着,浓阴蔽日,如同一道绿色的云

B.生长着无数的白桦,浓阴蔽日,如同一道绿色的云

C.生长着无数的白桦,如同一道绿色的云,浓阴蔽日

D.无数的白桦生长着,如同一道绿色的云,浓阴蔽日

6.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举国皆知的那句话——“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道出了杭州得天独厚的宜居环境。

B.听说眼前的花叫“狼毒花”,我的心头一震:如此颜娇姿美的黄花,为何

起了这样一个狰狞、凶狠而歹毒的名字?

C.人大代表与民众“零距离”烙上了网络时代的印痕尤为引人瞩目:有的

代表主动公布了自己的博客、联系方式、议案;有的在网上征集“百姓议案”。

D.中央台“东方时空”栏目曾经做了一个“费俊龙、聂海胜怎样成为航天英雄”的节目。

7.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只选做3小题)3分

①江山代有才人出,。(赵翼《论诗》)

②子曰:“其恕乎!,。”(《论语》)

③,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

④夫战,勇气也。,,三而竭。(《曹刿论战》)

8.在下面这段文字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使语意表达更通畅。3分

人生活在社会中,总要与人相处,与外界发生各种联系。①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非常重要。人都是有感情和尊严的,②需要他人的体谅,又有义务体谅他人。当然,我们所讲的宽容并不是无原则的迁就,并不是主张善恶兼容,与不良的思想和行为和平共处,

③要在党性原则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基础上相互理解和支持。

9.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3分

①想象力的缺失最直接的后果便是“书呆子”增多的现实。②为此,上海复旦附中特意为高中生开出了一门“童心文学专题”。③主讲教师李郦说: “童话里最善良的部分就是童心,而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童心以及由此产生的想象力的丰富,所以开设选修课时我首先想到了‘童话’这个主题。”

10.根据语境,仿照划线句子,接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3分

大自然的现象真是千奇百怪,风就是其中的一种。一会儿,它像个乖巧的孩子;一会儿,又像个调皮的顽童。一会儿,像个慈祥的母亲,轻拂着你的脸庞;一会儿,又像恶煞凶神,疯狂地抽打着你的身躯。一会儿,,;一会儿,,。

总之,它是变化无常的。

二、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8题。

善意

①搬新家后,黄昏将近时我喜欢倚在阳台上,看街道上人群熙攘,每一张脸上都写满了即将归家的松弛和喜悦。

②很是偶然地看到对面阳台上的目光,干净剔透,有些许寂寞掺杂,像年幼的鸟儿,落单在荒原,找不到将要飞去的方向。

③那双眼睛刚能露在阳台的玻璃上,如果她努力跳了一下,那一定是楼下的孩子们发出了快乐的叫喊,她想看清自己不曾拥有的欢乐,跳完之后,她的嘴角会微微上扬,眼神飞快跌回寂寞。她的眼睛让我的心颤了一下,那种眼神不是她该拥有的,她那么小,看上去不过五岁左右的样子。

④我与小女孩的目光相遇。她先是怔怔地看我,我把手竖在耳朵上,做个小白兔蹦跳的姿势,她的眼睛笑了,像雨后的花瓣,璀璨明媚。我趴在阳台上和她对望,彼此隔了些距离,说话很费力,我就用手势逗她玩,她看着我静静地笑,看得出她的手势表达不是很好,总是一伸手,又羞涩地缩了回去。

⑤后来,她母亲到了阳台上,大约是叫她进去吃晚饭,我冲她扬了扬手,表示再见,她别着小小的脑袋恋恋地望着,忽然地扬起了手,向我表示再见。虽然她的手被妈妈飞快地捉了回去,可是,我还是看见了她没有拇指的右手。

⑥我的心,忽然地疼了一下,手就那么扬着,久久地没有收回。

⑦对面阳台的门砰地关上,隔着玻璃,还是能看到她母亲冷漠、倔强的脸色。我腾地明白了许多……

⑧从那以后,我总忍不住想去看对面阳台上的眼神。黄昏时,面目冷清的母亲总是严严攥牢她小小的右手,目不斜视地穿过住宅小区的花圃,遇到相熟的街坊,亦不肯停下来打招呼,拽着对街上的热闹无限留恋的女儿上楼,然后,小女孩的眼睛便出现在对面阳台上。

⑨看见我时,小女孩依旧会顽皮地做个鬼脸,我的心怅怅的,她总会长大的,总要独自面对人生的风雨,那时,她的自尊还能像在母亲的保护下那样倔强站立么?

⑩周末,女儿潇潇从寄宿幼儿园回来,我带她去海边,远远看见小女孩和她的母亲在离人群较远的沙滩上玩。我忽然有点冲动:“潇潇,想不想交个新朋友?你看,那位小朋友就住在我们家对面,很可爱的。但是,小朋友的右手没有拇指,做朋友时,不能盯着她的右手看,也不能表示好奇。”潇潇很奇怪,问:“为什么?”

⑾“因为小朋友没有拇指已经很伤心了,或许在很久以前丢掉拇指的事她已经忘了,伤心也成为过去了,问她,等于提醒她记起丢了拇指的事,她会很伤心的。”

⑿潇潇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奔向小女孩。

⒀在这个世界上,善意有很多种表达方式。譬如,不是所有的沉痛往事都需要安慰,不是所有暂时的贫穷都需要施舍,亦不是所有肢体残缺的人都需要同情或怜悯。因为,某些不合时宜的善意表达,只会伤害到他们的自尊。有时,忽略是表达善意的更好方式,它远要比及时伸出所谓援助之手更能抚慰人们脆弱的心灵。

⒁小女孩面对潇潇伸出去的手,怯怯地看了看母亲。潇潇亦回头张望我,我用微笑鼓励她。

⒂显然,那母亲认出了我,冲小女孩勉强点了点头,小女孩终于伸出了左手,潇潇拽起她,玩起了堆城堡的游戏。

⒃那天,小女孩和潇潇玩疯了,她的母亲望着她兴奋得通红的小脸蛋,眼里盈满了泪光……

(选自《意林》,有改动)11.文章主要用哪些方面的描写表现了“我”的“善意”?注意从文中选取相关材料,进行分析。(4分)

12.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4分)

①看得出她的手势表达不是很好,总是一伸.手,又羞涩地缩.了回去。

②面目冷清的母亲总是严严攥.牢她小小的右手。

13.篇末写小姑娘的母亲“眼里盈满了泪光”,请根据全文内容说说此时她的心里充满了怎样的感受?(3分)

14.该怎样理解作者在文中说的“不是所有肢体残缺的人都需要同情或怜悯”这句话?你认为他跟作者的行为矛盾吗?请简述理由。(4分)

(二)

①众所周知,大自然的花香是借助空气这个介质传递给人的嗅觉,因而空气的物理属性(例如“温度”)对花香的传播肯定有一定的影响。反

过来说,利用花香的传播情况,也可预测某些气象要素。

②园林工作者多有这样的体验:当气温较高时,随处都可闻到花香,而且香气较浓;而当气温较低时,则只能在花的附近才能闻到花香,香气也比较淡。花香的浓淡,真的与气温有关吗?

③要回答这个问题,先得弄清“花香”是怎么回事。原来,在大多数花卉的花瓣里,有一种油细胞,能不断分泌出有香味的芳香油。这种芳香油易挥发,扩散到空气中的芳香油分子,刺激人的嗅觉器官产生芳香的感觉,这就是花香。所谓的香气浓淡,不过是进入人鼻孔中芳香油分子的多少罢了。实验证明,当其他环境因素(如风力、湿度、空气悬浮物)完全相同时,芳香油分子的扩散快慢主要受气温影响。气温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越快,扩散也就越快。当然,扩散快慢还与花卉本身(即花卉品种)的芳香油分子密度有关。

④在低温无风的天气里,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变小,由花朵扩散出的芳香油分子大都聚集在花朵的周围,远离花朵处,芳香油分子的密度较小,几乎闻不到什么香气;只有靠近花朵,才能闻到花香。而在阳光艳丽、大气温暖甚至炎热之时,一方面,较高的气温加快了芳香油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使其扩散加快;另一方面,花卉附近地面受热辐射后,近地层空气很快增温,热空气上升,冷空气又来补充,循环气流不断将花卉附近的芳香油分子带走,使得附近的芳香油密度减小,这就进一步加快了花卉对芳香油的分泌挥发,花的香气更浓,扩散得也更远,产生出花香浓郁、香气袭人的感觉。

⑤正是因为气温对花香扩散有较大的影响,所以古人常常用花香的浓淡来判断气温的高低。南宋诗人陆游在《村居书喜》中有两句诗:“花气

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现在看来,也颇有些科学依据。

(选自《知识就是力量》2004年第7期,有删改)

15.给本文加一个能反映说明的主要内容的标题(3分)

16.根据本文内容,给“花香”下个定义。(4分)(含标点不超过50字。)

17.从全文来看,花香的浓淡受哪两方面因素的影响?请分点说明两者的具体内容。(4分)

18.概括说明陆游诗句“花气袭人知骤暖”的科学道理。(4分)

三.(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2题。

马怀素传

马怀素,润州丹徒人也。寓居江都①,少师事李善。家贫无灯烛,昼采薪苏,夜燃读书,遂博览经史,善属文。举进士,又应制举,登文学优赡科,拜郿尉,四迁左台监察御史。

长安中,御史大夫魏元忠为张易之所构,配徙岭表,太子仆崔贞慎、东宫率独孤袆(huī)之饯于郊外。易之怒,使人诬告贞慎等与元忠同谋,则天令怀素按鞫②,遣中使促迫,讽令构成其事,怀素执正不受命。则天怒,召怀素亲加诘问,怀素奏曰:“元忠犯罪配流,贞慎等以亲故相送,诚为可责,若以为谋反,臣岂诬罔神明?昔彭越以反伏诛,栾布奏事于其尸下,汉朝不坐,况元忠罪非彭越,陛下岂加追送之罪?陛下当生杀之柄,欲加之罪,取决圣衷可矣。若付臣推鞫,臣敢不守陛下之法?”则天意解,贞慎等由是获免。时夏官侍郎李迥秀恃张易之之势,受纳货贿,怀素奏劾之,迥秀遂罢知政事。怀素处事平恕,当时称之。

时贵戚纵恣,请托公行,怀素无所阿顺,典举平允,擢拜中书舍人。

怀素虽居吏职,而笃学,手不释卷,谦恭谨慎,深为玄宗所礼。

……会怀素病卒,年六十,上特为之举哀,废朝一日,赠润州刺史,谥曰文。

(节选自《旧唐书》)注释:①地名。下面加线的词语都为官名、地名、人名等。②按鞫(jū):

审讯、审问。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少师.事李善(做老师)

B.讽.令构成其事(用含蓄的话

劝告)

C.陛下当生杀之柄.(权力)

D.深为玄宗所礼.(尊敬)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贞慎等以亲故.相送既克,公问其故.

B.诚为.可责,若以为谋反,臣岂诬罔神明?此何遽不为.福乎

C.昔彭越以.反伏诛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D.欲加之.罪,取决圣衷可矣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夜燃读书,遂博览经史,善属文。

②怀素虽居吏职,而笃学,手不释卷。

22.阅读全文,结合具体语句分析马怀素所具有的优秀品质。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4分)

2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5分)

东栏梨花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1)本诗题为《东栏梨花》,首句写“梨花淡白”,二句写“(梨)花满城”,三句写“东栏一株雪”,这样写是否有重复之嫌?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2)诗人借咏梨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四(40分)

24.按要求作文。(4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当我们看到身躯肥短、相貌丑陋的苏格拉底在长街踽踽独行,天性热烈、风华绝代的但丁长期在异乡漂泊,文艺复兴的巨匠、《蒙娜丽莎》的作者达·芬奇终生与爱情无缘,哲学大师康德画地自囚,一辈子从没有离开家乡一步,孤独而忧郁、沉默而绝望的卡夫卡自比为“一只渴望在石头之间藏身的寒鸦”……不必为之悲叹,不必,因为他们在某一方面的失落,最终又都在另一方面得到了补偿。此情此景,正如一句西方谚语所说:“上帝在这边关上了一扇门,又在那边打开了一扇窗。”是的,连一个智力低下的男孩,都有着超常的乐感,如今已经成功地指挥了多场大型交响乐,并到国外巡回演出呢!许多人都在不如意的生活中成就了大业,打开了他们的“人生之窗”。那么,你呢?

请以“我的人生之窗”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语文模拟考试参考答案:

一、(30分)

1.B

2.B

3.B

4.C

5.B

6.C

7.①各领风骚数百年。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③物是人非事事休。④一鼓作气,再而衰。

8.①因此②既③而是

9.①句子杂糅,删去“的现实”。②成分残缺,在专题侯加“选修课”。③词序不当,将“想象力的丰富”改为“丰富的想象力”。

10.一会儿,像个神奇的隐士,传递着腊梅的幽香。一会儿,又像无情地斗士,无止息地摇撼着枯枝。

二、(30分)

11.(4分)从①——⑨小节中对“我”的心理描写中可以看出,第③段的“她的眼睛让我的心颤了一下”,表明“我”感到吃惊;第⑥段的“我的心,忽然地疼了一下”,表明“我”为小姑娘失去右手拇指感到难过;第⑨段的“我的心怅怅的”,说明“我”想到小姑娘的前途感到惆怅。这三处对“我”的心理描写中,可看出“我”的“善意”。

第⑩节到文末,则通过鼓励女儿与小姑娘交朋友的神态描写和教导女儿的语言描写来体现。

12.(4分)①“伸”表现小姑娘愿意与“我”用手势沟通的天真可爱;“缩”体现了她想起自己没有右手拇指的“羞涩”矛盾,也为下文的情节作铺垫。

②“攥”紧紧地、用力地握住;生动传神地写出母亲生怕别人发现女儿的残疾、担心女儿自尊心受到伤害的心态。

13.(3分)为残疾的女儿能像正常孩子一样有了玩伴获得了快乐而感到高兴,为女儿的残疾被别人忽略、获得了别人善意的尊重而激动,为过去自己怕女儿在交往中受到伤害而对女儿的严厉限制后悔。

14.(4分)“不是所有肢体残缺的人都需要同情或怜悯”这句话指的是面对肢残人,人们应该忽略其“残缺”处,而像正常人一样对待,这在作者让女儿与小姑娘交往和对女儿的教导中可以看出。

15.(3分)空气的温度对花香的传播有一定的影响。或——花香的浓淡与气温的高低有关(缺少“高低”二字扣1分。或——气温对花香扩散有较大的影响。或——花气袭人知骤暖。

16.(4分)花瓣的油细胞里分泌出的易挥发的芳香油,借助空气的传递,刺激人的嗅觉器官产生芳香的感觉,就是“花香”。

17.(4分)环境因数:气温、风力、湿度、空气悬浮物。自身因素:花卉品种的芳香油分子密度。(缺具体内容扣2分。)

18.(4分)一方面气温升高,加快了芳香油分子的扩散;另一方面,气温升高后所形成循环气流加快了花卉对芳香油的分泌挥发。

三.(20分)

19.A 20.BC 21.①夜晚,(怀素)点燃柴草读书,终于博览经史,善于写文章。

②怀素虽然一直做官,却十分好学,(常常)手拿书本读个不停。

22.①手不释卷——勤奋好学②用汉朝事例劝说武则天改变初衷——学识渊博,善于辞令③处事平恕,当时称之——待人处事公平宽仁④弹劾李炯秀——坚持正义,不趋炎附势⑤不接受武则天的命令——不唯命是从。(以上各点少说一点可不扣分,但要说到两个方面(好学、待人处事。)

23.(1)不重复。一句重在写梨花之色,二句重在写梨花盛开之状,三句重在点题。虽是句句写梨花,但角度不同,当然无重复之嫌。

(2)本诗旨在借咏梨花而感叹春光易逝、人生易老。

四(40分)24.按中考要求评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