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地图学发展高层论坛成功举办.

合集下载

第二届全国脑电地形图学新进展学术研讨会及讲习班河北省电生理学会各市办事处主任委员会议在北戴河召开

第二届全国脑电地形图学新进展学术研讨会及讲习班河北省电生理学会各市办事处主任委员会议在北戴河召开
会议对 8个专题 :

七 、 电地形 图与脑 电图在癫 痫 中的应用 与 脑
进展 ;
八 、 电地形 图在精 神科 的应用 与进 展进行 脑 了讲座和研 讨 , 同时对神经 电生 理学 的最新 进展 “ 象 图及其 应 用 与 进 展 ” 行 了介 绍 , 会 人 脑 进 与
员均感 受益 匪浅 , 会议 开得 圆满 成功 。 与此 同时还 召开 了“ 北省 电生理学会 各 市 河
柱 t媲形嘲



J ■ l
J^ ‘l

,一 … 一 一 …… .一 一 … ~


J■ ‘








’ ~





~ .

一 一 一 一 ‘

一 _ …





一” 一 v t
(0 0— 8—0 21 0 6收稿 )
会讯 ・ ● ● 第 二 届 全 ■ 一 形 图学 新 进展 学 术 研讨 会 及讲 习班 国脑 一 电地

河北 省 电生理 学会 各 市 办事 处 主 任委 员会 议 在 北 戴 河 召 开
经 国 家 医 学 继 续 教 育 委 员 会 批 准 , 字 国 2 1 0 0 0 6号 的“ 0 0— 3— 7— 3 第二 届 全 国脑 电地 形 图学 新进展 学术 研讨 会及 讲 习班 ” 于 2 1 , 0 0年 8 月 1 6 日在 河北 省 秦 皇 岛市 北戴 河成 功 召 开 , ~
~ ,


T f 6

中国地理学会“城市与区域管理”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中国地理学会“城市与区域管理”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中国地理学会“城市与区域管理”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王铮;李国平
【期刊名称】《人文地理》
【年(卷),期】2008(23)4
【摘要】2008年5月10—11日,由中国地理学会主办,北京大学中国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承办的“城市与区域管理”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

中国地理学会陆大道理事长、张国友秘书长出席了本次研讨会。

另有日本地理学会和韩国地理学会的两位学者列席了会议。

参加本次研讨会的专家学者共80多人,分别来自地理学、管理学、经济学、规划界和政府管理部门等四十余家机构。

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50余篇。

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大道先生就“中国地区发展战略及实施要求”进行了主题演讲。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王铮研究员、
【总页数】1页(PF0002-F0002)
【关键词】中国地理学会;学术研讨会;区域管理;中国城市;中国科学院院士;科学研究所;政府管理部门;地区发展战略
【作者】王铮;李国平
【作者单位】中国地理学会城市与区域管理研究组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7;P9-2
【相关文献】
1.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在京召开“油气藏遥感直接勘探与评价”学术研讨会[J], 刘习温
2.2012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十二五”医药科学发展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J],
3.中国林学会城市森林分会换届会暨第三次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J],
4.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学术委员会《第五届国外城市问题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MapGIS新技术研讨会(山东GIS行业应用高层论坛)暨济南中地15周年庆典召开

MapGIS新技术研讨会(山东GIS行业应用高层论坛)暨济南中地15周年庆典召开

MapGIS新技术研讨会(山东GIS行业应用高层论坛)暨济南中地15周年庆典召开胡笑伟【期刊名称】《山东国土资源》【年(卷),期】2014(30)7【摘要】6月8日,由地理信息系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办,中地数码集团济南中地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MapGIS新技术研讨会(山东GIS行业应用高层论坛)暨济南中地15周年庆典适动在济南南郊宾馆召幵。

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王玉志,总经济师、山东省测绘学会秘书长曲荣鹏出席会议。

山东建筑大学、省经信委、省地矿局、省农科院、省水科院、省国土资源信息中心、省地质科学研究院等单位有关负责人和专家,以及来自全省不同行业的20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总页数】1页(P104-104)【关键词】MapGIS;新技术研讨会;行业应用;山东省;济南;论坛;国土资源厅;技术创新战略【作者】胡笑伟【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208【相关文献】1.山东省模具工业协会"2019年理事扩大会暨行业新技术研讨会"在潍坊市召开 [J],2.中国造纸化学品工业协会4月20-22日在杭州召开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0(第十八届)全国造纸化学品开发与造纸新技术应用研讨会》(’2010全国造纸化学品开发与造纸新技术应用高层论坛) [J],3.第二届全国磁共振分子影像研究与应用高层论坛暨第三届全国磁共振新技术应用与管理研讨会在深圳胜利召开 [J],4.山东省模具工业协会“2019年理事扩大会暨行业新技术研讨会”在潍坊市召开[J],5.2011年全国冷冻冷藏行业与山东省制冷空调学术年会暨绿色低碳新技术研讨会召开 [J], 刘学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5中国测绘地理信息高端论坛报道

2015中国测绘地理信息高端论坛报道

2015中国测绘地理信息高端论坛报道
邱赞富
【期刊名称】《广东公路勘察设计》
【年(卷),期】2015(000)003
【摘要】2015中国测绘地理信息高端论坛会于20H年7月22日在北京中国测绘创新基地召开,全匡31个省市自治区共407人参加,我公司派工程澳量部主任邱赞富参加。

2015年7月22日上午大会开幕,由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彭震中主持,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李维森副局长致欢迎词,然后进行会议主论坛,下午有3个分论坛同时进行。

【总页数】1页(P47-47)
【作者】邱赞富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208
【相关文献】
1.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报道 [J], 汤敏;
2.2015中国测绘地理信息高端论坛在京举行 [J], 张曼倩
3.2012中国汽车服务技术高端论坛特别报道:交流、创新、共赢——“2012中国汽车服务技术高端论坛”圆满结束 [J], 一凡
4.第三届中国农村教育论坛暨中国农村教育发展高端论坛2015发布《中国农村教育发展长春共识》 [J],
5.“第三届中国农村教育论坛暨中国农村教育发展高端论坛2015”在长春举行[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地图制图大跨越_深度学习赋新能——记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艾廷华

地图制图大跨越_深度学习赋新能——记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艾廷华

创新之路62 科学中国人 2023年8月地图制图大跨越 深度学习赋新能——记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艾廷华 李 莉 李 双作为空间现象可视化表达的地图,通常被誉为地学研究的第二语言。

在地理信息系统领域,想让计算机将一幅复杂的地图简化为概略图,需要有很强的图形语言抽象概括能力,这是领域内公认的世界难题,连高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对其都还在寻找这一问题的解决办法。

来自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的教授艾廷华毅然应对这一挑战。

他历20余年攻关克难,怀揣创新初心,取得了多项成果,先后4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研制的地图尺度变换软件驱动国家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步入快速路。

成为教师 创造快乐1987年,艾廷华考入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现武汉大学)地图制图专业,正式与地图制图结下了深厚的缘分。

“高中的时候我参加过编程设计开发的课外活动,获得过湖北省BASIC程序设计奖,对信息科学留下了不错的印象。

”进入地图制图专业后,艾廷华发现信息科学与地图制图是可以结合起来学习的,“通用信息技术和地图、空间、位置、场所等信息结合起来能产生特殊的信息处理策略,这点非常有趣。

”怀抱着这样的想法,在刻苦学习地图制图专业的知识外,艾廷华经常抽时间去“蹭”计算机专业的课,可以说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此后,艾廷华继续留在学校完成了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学业,之后留校从研任教。

一晃30年过去,他坦言,这样的选择很适合自己——“在校园里能安静地看书,能摸索科研上的新东西,也能接触朝气蓬勃的学生”。

谈起多年来与学生相处的经历,艾廷华的话逐渐多了起来,能感觉到他是发自内心地喜欢教师这份职业。

“学生思想活跃,不仅是他们向我学习,我也在向他们学习,这是一个互相学习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体会到了钻研细节的乐趣,可以将自己最新的科研成果及时在教学中传授给学生,还能多了解前沿的新思想,这是创造快乐与传递快乐的双重叠加。

”平等尊重的相处方式让艾廷华深受学生的喜爱。

地图学的发展及重要性

地图学的发展及重要性

地图学的发展及重要性一、什么是地图学地图学是研究地图的理论、编制技术与应用方法的科学,是一门研究以地图图形反映与揭示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空间分布、相互联系及动态变化的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科学。

国家的疆域可以用地图、文字等多种形式来表达,其中,地图是表示国家版图最常用、最主要的形式。

在地图上可以形象直观地表示出国家的疆域范围和边界、各级行政区域、行政中心、主要城市等。

现阶段对地图学的定义是:研究地图信息的表达、处理和传输的理论和方法,以地理信息可视化为核心,探讨地图的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学科。

二、地图学的发展本文将从四个大的阶段讲解地图学发展简史:原始地图,古代地图,近代地图和现代地图。

一、原始地图地图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今天保存下来最古老的地图是距今约4700年左右的苏美尔人绘制的地图(图1-5)。

距今约4500年左右的古代巴比伦地图(图1-6),是制作在粘土陶片上的,绘有山脉,四个城镇和流入海洋的河道。

代表着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

从近代发现的太平洋海岛原始部落用木柱制作的海岛图,用柳条、贝壳编缀的海道图等,证明原始地图仅起确定位置,辨别方向的作用,可能都是些示意性的模型地图。

二、古代地图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繁,地图成为军事活动不可缺少的工具。

我国发现最早以实测为基础的古地图,是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挖掘出的公元前168年的三幅帛地图:地形图、驻军图和城邑图。

地形图内容包括自然要素(河流、山脉)和社会经济要素(居民地、道路),这和现代地图四大基本要素相似。

对古代地图产生重大影响的是希腊著名数学、天文、地图学家托勒密(公元87~150年)和中国晋代杰出地图学家裴秀。

他们的作品反映了西方、东方不同的发展特点和古代地图科学的重大成就,对后来的地图产生了长期深远的影响。

托勒密写的《地理学指南》,实际上是一部地图学论著。

附带的27幅地图,是世界上最早的地图集雏形。

中国西晋地图学家裴秀绘制了18幅《禹贡地域图》及《地形方丈图》;总结前人和自己的经验,提出了六项制图原则即“制图六体”:分率、准望、道里、高下、方邪、迂直。

第二届孔苏未来教育论坛在西安召开

第二届孔苏未来教育论坛在西安召开

跨界合作与资源整合
讨论了如何加强不同领域和行业之间 的合作与资源整合,共同推动教育事 业的进步和发展。
展望未来教育发展趋势
与会者共同探讨了未来教育发展的趋 势和方向,为制定适应时代发展的教 育政策提供思路和建议。
05
论坛影响与意义
对西安教育的影响
01
提升西安教育形象
第二届孔苏未来教育论坛在西安的成功举办,展示了西安在教育领域的同应对未来教育的挑战和机遇
02
论坛议程
开幕式
时间安排
上午9点至10点
主持人
孔苏教育论坛组委会主席
议程内容
欢迎致辞、介绍嘉宾、宣布论坛开幕
主题演讲
时间安排
上午10点至12点
主讲嘉宾
知名教育专家、学者
议程内容
分享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探讨教育改革和创新实践
分组讨论会
展望未来发展
未来,西安将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提供有力支持 。
分组讨论会成果展示
分组讨论会概况
在论坛期间,与会者分为若干小组, 围绕不同主题展开深入讨论,分享经 验和观点。
创新教育实践案例分享
来自不同地区的代表分享了他们在教 育创新实践中的成功案例,为其他地 区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企业家
02 [请在此处插入姓名]、[请在此
处插入姓名]等。
政府官员
03 [请在此处插入姓名]、[请在此
处插入姓名]等。
教育机构代表
04 [请在此处插入姓名]、[请在此
处插入姓名]等。
企业代表
05 [请在此处插入姓名]、[请在此
处插入姓名]等。
社会组织代表

中国地图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中国地图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中国地图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一、本文概述《中国地图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一文旨在全面梳理中国地图学的发展历程,总结其取得的成就,分析当前面临的挑战,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地图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领域,然后按照时间顺序,详细回顾了中国地图学从古代到现代的发展历程,包括地图制作技术的革新、地图学理论的发展以及地图应用的拓展等方面。

接着,文章对当前中国地图学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如基础数据的不完善、技术创新的需求、国际化发展的挑战等。

文章提出了中国地图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策略建议,旨在为中国地图学的持续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文的回顾与展望,读者能够对中国地图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能够对中国地图学的未来发展趋势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二、中国地图学的历史回顾中国地图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善于利用地图来记录地理、规划行程、辅助决策。

早在古代,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制作手绘地图,用以标示山川、河流、城市等重要地理信息。

这些手绘地图不仅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知,也体现了他们在地图制作技术上的精湛技艺。

随着历史的推进,中国的地图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和特色。

在明清时期,地图制作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出现了许多精美的舆图,如《大明一统志》中的地图、《乾隆内府舆图》等,这些地图不仅详细记录了当时的地理地貌,还融入了天文、气象、人文等多方面的信息。

进入近代,中国的地图学更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随着西方科学技术的传入,中国的地图制作逐渐实现了从传统手绘向现代技术的转型。

测绘技术的发展,使得地图的精度和覆盖范围大大提高。

同时,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也为地图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地图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地图制作逐渐实现了产业化、数字化和国际化。

现在的中国,已经拥有了世界先进的地图制作技术和设备,地图的种类和形式也日益丰富多样,如电子地图、三维地图、交互式地图等,这些新型地图不仅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需求,也为各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届地图学发展高层论坛成功举办
2009年10月16日,“第二届地图学发展高层论坛”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成功举办。

论坛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地图学研究室、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

10月16日上午,举行了论坛开幕式和主题学术报告。

中科院地理资源所周成虎副所长、中国地理学会地图学与GIS专业委员会钟耳顺主任分别致辞。

中科院地理资源所钟耳顺研究员、武汉大学艾廷华教授、南京师范大学龙毅教授、武汉大学杜清运教授、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王英杰研究员分别就“地图思维、文化与行为——另一个角度的思考”、“从地图设计视觉看动态特征可视化”、“多媒体信息化时代的电子地图学发展”、“地图语言学研究进展与实践”、“现代地图学的若干问题”作了主题报告。

10月16日下午,会议就“现代地图学的机遇与挑战”的论坛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来自全国各地的地图研究者近百人参加了研讨会,中科院地理资源所周成虎研究员、廖克研究员、刘岳研究员、刘高焕研究员、齐清文研究员、陆锋研究员、北京大学邬伦教授、南京大学李满春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汤国安教授、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陈毓芬教授、中国测绘科学院苏山舞研究员、中科院遥感所龚建华研究员、中山大学张新长教授、中国地图出版社徐根才总编等出席会议并作了精彩发言。

本次论坛重点讨论了地图学在新世纪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交流了现代地图学理论与方法,展望了地图学发展前景,论坛就下一步地图学的努力方向与建立多单位联合攻关的模式进行了研讨并达成共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