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城市规划地下空间设施普查与测绘

合集下载

广州市测绘管理办法

广州市测绘管理办法

广州市测绘管理办法发布日期:2019-12-09(2010年2月26日广州市人民政府令第24号公布,根据2015年9月30日广州市人民政府令第132号《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因行政区划调整修改〈广州市扩大区县级市管理权限规定〉等93件政府规章的决定》第一次修订,根据2019年11月14日广州市人民政府令第168号《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政府规章的决定》第二次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测绘管理,促进测绘事业发展,保障测绘事业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服务,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基础测绘条例》《广东省测绘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测绘活动(不含军事测绘)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测绘工作的领导、协调,建立健全测绘管理体制。

第四条市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测绘工作的统一监督管理,组织实施本办法。

市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依据本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分工,负责本部门有关的测绘工作。

第五条本市鼓励测绘科学技术的创新和进步,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测绘水平。

对在测绘科学进步中做出重要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第六条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测绘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用于下列用途:(一)基础测绘;(二)地籍测绘;(三)地下管线普查;(四)基础测绘设施建设;(五)测量标志维护和管理;(六)测绘成果接收和管理;(七)其他公益性测绘项目。

第二章测绘基准和系统第七条本市采用国家统一的测绘基准和测绘系统以及广州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执行国家、省、市有关测绘技术的规范和标准。

第八条因建设、城市规划和科学研究的需要,确需在本市建立其他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的,应当报市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后,由市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的规定报有审批权的部门批准。

测绘技术在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和利用管理中的研究与应用

测绘技术在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和利用管理中的研究与应用

测绘技术在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和利用管理中的研究与应用城市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人类对于城市的规划和管理也面临新的挑战。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土地资源的有限,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变得愈加重要。

测绘技术在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和利用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持。

测绘技术是以地理信息科学和空间信息技术为基础,通过对地表和地下空间的测绘和分析,获取地理空间数据,并利用这些数据进行地理信息的整理、存储、分析和应用。

在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和利用管理中,测绘技术通过对地下空间的精准测量和三维建模,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首先,测绘技术在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中的应用不可忽视。

传统的城市规划主要关注地表的建设和利用,忽视了地下空间的潜力。

而测绘技术可以通过激光雷达、地下雷达等高精度设备,对地下空间进行详细测量和建模,从而提供准确的地下地理信息数据。

这为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测绘技术可以帮助规划部门了解地下管线的分布、地下空间的可利用性以及地下水资源的分布情况,从而合理规划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

其次,测绘技术在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城市的地下空间通常包括地下管线、地下车库、地下商场等。

这些地下设施的管理对于城市的交通、供水、排水等基础设施的运行和维护至关重要。

测绘技术可以通过对地下设施的监测和管理,提高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

利用测绘技术,可以实现对地下管线的实时监测,及时发现管线的损坏和泄漏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维修和改造。

测绘技术还可以通过对地下车库和地下商场等设施的管理,提高城市地下空间的使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此外,测绘技术在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和利用管理中,还可以支持城市的灾害防控工作。

地下空间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灾害风险的薄弱环节。

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或人为事故可能导致地下空间的变形、破坏或倒塌。

通过测绘技术的应用,可以实时监测地下空间的变形和破坏,在灾害发生前及时预警和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测绘技术中如何进行城市地下空间调查和测量

测绘技术中如何进行城市地下空间调查和测量

测绘技术中如何进行城市地下空间调查和测量城市地下空间是指城市地下建筑物、设施和地下管网等一切地下空间资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地下空间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测绘技术在城市规划、土地管理和工程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城市地下空间的调查和测量一直被认为是测绘技术中的难题。

那么,如何进行城市地下空间的调查和测量呢?一、数据收集城市地下空间的调查和测量需要获取大量有效的数据。

首先,要确保城市地下空间调查的目标明确,包括测量内容、测量范围以及测量精度等。

然后,可以利用各种现代仪器设备进行数据采集,比如激光雷达、地下雷达和地下水文地质仪器等。

这些设备可以对地下空间进行立体扫描和探测,提供详细的地下地形和地质信息。

二、数据处理获取到的原始数据需要进行处理,以得到准确的地下空间信息。

数据处理的方法包括点云数据处理、地下管网分析和地下盲区处理等。

点云数据处理是将激光雷达或者地下雷达获取到的散点数据构建成三维模型,可以通过数据配准和滤波等方法提高数据的精度和可靠性。

地下管网分析是根据采集到的地下管网数据,通过空间分析和网络分析等方法,建立起地下管网的拓扑关系,为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和管理提供可靠依据。

地下盲区处理是指在数据采集过程中搜索盲区,并通过合理布设探测设备补充数据,以获得更全面的地下空间信息。

三、地下空间设计和规划在进行城市地下空间调查和测量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地下空间的设计和规划。

地下空间的设计和规划需要综合考虑城市建设需要、地下空间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因素。

通过测绘技术提供的数据,可以对地下空间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合理的利用方案,包括地下停车场、地下商业区和地下交通系统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地下空间与地上空间的协调和融合,以确保城市地下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四、地下空间管理和监测城市地下空间的管理和监测是保障城市地下空间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测绘技术提供的数据,可以建立地下空间信息管理系统,对地下建筑物、设施和地下管网等进行统一管理和监测。

如何使用测绘技术进行城市地下空间的调查和利用

如何使用测绘技术进行城市地下空间的调查和利用

如何使用测绘技术进行城市地下空间的调查和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是指城市地面以下的一切空间,包括地下交通系统、地下商务中心、地下水系统、地下停车场等。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土地资源的有限,地下空间的调查和利用成为了优化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

测绘技术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工具,为城市地下空间的调查和利用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一、测绘技术在城市地下空间调查中的应用测绘技术在城市地下空间调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通过测绘技术可以实现对地下管线系统的调查和录入。

城市地下管线众多,包括给水管线、燃气管线、电力通讯管线等,通过测绘技术的应用,可以清晰地展现地下管线的布局和走向,进而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其次,测绘技术可以用于地下空间的地形测量。

通过采集地下空间的地形数据,可以了解地下空间的起伏和高低,为地下挖掘和利用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

再次,测绘技术可以应用于地下洞室的调查和测量。

在城市地下空间中存在着各种洞室,如地下仓库、地下停车场、地下商务中心等,测绘技术可通过采集洞室的布局、结构等信息,为地下洞室的规划和设计提供依据。

二、测绘技术在城市地下空间利用中的应用测绘技术在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测绘技术可以用于地下交通系统的规划和建设。

地下交通系统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有效途径,测绘技术可以通过采集地下道路的布局、线路的走向等信息,为地下交通系统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其次,测绘技术可以用于地下商务中心的规划和建设。

地下商务中心作为城市商业发展的创新方式,通过测绘技术可以确定商务中心的布局、结构和空间分配等,为商务中心的规划和建设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再次,测绘技术可以应用于地下停车场的建设。

城市停车难一直是困扰城市发展的问题,通过测绘技术可以确定地下停车场的位置、布局和容量等,为地下停车场的建设提供科学的依据。

三、测绘技术在城市地下空间调查和利用中的挑战与展望在测绘技术应用于城市地下空间调查和利用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印发广州市地下管线工程竣工信息入库工作指引的通知

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印发广州市地下管线工程竣工信息入库工作指引的通知

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印发广州市地下管线工程竣工信息入库工作指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公布日期】2022.04.18•【字号】穗建规字〔2022〕6号•【施行日期】2022.04.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印发广州市地下管线工程竣工信息入库工作指引的通知穗建规字〔2022〕6号各区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相关单位:现将《广州市地下管线工程竣工信息入库工作指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特此通知。

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2022年4月18日广州市地下管线工程竣工信息入库工作指引第一条为规范地下管线工程竣工信息入库,确保市地下管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动态更新,保障地下管线有序建设和安全运行,根据《广州市地下管线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范围内地下管线工程竣工信息入库的管理,应当遵守本指引。

第三条本指引所称地下管线,是指铺设于地下的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广播电视、工业、石油和天然气等管线及其附属设施,以及用于集中敷设上述管线的综合管廊。

本指引所称地下管线工程竣工信息,是指在地下管线工程覆土前,通过现场调查、测量所获取的地下管线种类、平面位置、走向、埋深(及高程)、规格、性质和材质等相关属性信息的电子数据文件。

第四条新建、改建、扩建地下管线工程的,地下管线建设单位应当向规划和自然资源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地下管线工程与道路、轨道交通、民防等市政工程同步建设的(含新建、改建、扩建管线工程),应当与主体市政工程同步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地下管线建设单位在组织编制管线综合规划方案或者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前,应当通过市地下管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查询既有地下管线现状资料,取得施工地段的地下管线资料后,合理制定施工方案,施工前开展现场详查,与管线权属单位现场核对情况,确保施工安全。

广州市人民政府令第133号——广州市城乡规划技术规定-广州市人民政府令第133号

广州市人民政府令第133号——广州市城乡规划技术规定-广州市人民政府令第133号

广州市人民政府令第133号——广州市城乡规划技术规定正文:----------------------------------------------------------------------------------------------------------------------------------------------------广州市人民政府令第133号《广州市城乡规划技术规定》已经2015年10月19日市政府第14届185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以公布,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市长:陈建华2015年11月4日广州市城乡规划技术规定(2012年3月27日市人民政府第14届10次常务会议通过2015年10月19日市人民政府第14届185次常务会议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实现城乡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法制化,保障城乡规划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城乡规划的制定、修改和实施,应当遵守本规定。

本市的规划区可以划分为城市规划区、镇规划区和村庄规划区。

第三条各项建设工程的规划管理和建设,应当按照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村庄规划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相关规划执行;尚未编制上述规划的,应当按照上层次城乡规划和本规定执行。

第四条本市按照规划的城市区位和功能定位要求,对各项建设实施规划密度分区管制。

规划密度分区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划定,具体控制指标和要求在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村庄规划中规定。

第五条城乡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强化国家中心城市地位、建设宜居城乡和现代产业体系的“首善之区”、建设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国际化大都市、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为目标,保持历史文化名城和“山、水、城、田、海”的城市格局,发挥城乡规划引领城乡建设、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的公共政策作用,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广州市人民政府令第153号——广州市地下管线管理办法

广州市人民政府令第153号——广州市地下管线管理办法

广州市人民政府令第153号——广州市地下管线管理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7.10.19•【字号】广州市人民政府令第153号•【施行日期】2018.01.01•【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广州市人民政府令第153号《广州市地下管线管理办法》已经2017年10月11日市政府第15届2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公布,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市长:温国辉2017年10月19日广州市地下管线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地下管线管理,合理利用地下空间资源,保障地下管线的有序建设和安全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地下管线,是指铺设于地下的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广播电视、工业、石油和天然气等管线及其附属设施,以及用于集中敷设上述管线的综合管廊。

第三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地下管线的规划、建设、维护、保护以及信息管理等活动,适用本办法。

法律、法规、规章对地下管线管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条市住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是本市地下管线的综合协调和综合管理部门,并组织实施本办法。

区人民政府指定的地下管线综合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下管线的综合协调和综合管理。

国土规划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地下管线的规划管理以及信息和档案管理。

发展改革、水务、工业信息、公安、交通、人民防空、安全生产监督、城市管理等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助做好地下管线的相关管理工作。

第五条鼓励地下管线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创新,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升地下管线质量标准,延长地下管线使用年限。

鼓励采用各类先进技术进行地下管线的定位、探测和管理。

鼓励采用综合管廊的方式敷设地下管线,规范引导非开挖技术在地下管线工程中的应用。

第二章规划和建设第六条市国土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会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地下管线建设单位组织编制全市地下管线综合规划,合理确定各类地下管线的空间位置、规模、走向等内容,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管线数据整合方案探讨

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管线数据整合方案探讨

智能管廊NO.10 202349智能城市 INTELLIGENT CITY 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管线数据整合方案探讨潘誉(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东 广州 510060)摘要:文章根据广州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管线数据升级项目需求,基于已有测绘成果以及调查和收集到的各类管线数据,采用几何特征关联、属性特征关联等矢量数据融合的方法整合多源数,较大程度上避免重复测量,降低大量数据处理人员成本,形成一套集管理信息、技术信息和地质灾害隐患信息于一体的准确、全面的地下管线数据库。

关键词:市政基础设施;地下管线;空间数据融合;管线数据处理中图分类号:TU99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1936(2023)10-0049-03DOI:10.19301/ki.zncs.2023.10.015Exploring a data integration scheme for underground municipalinfrastructure survey pipeline data in urban areasPAN Yu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pipeline data upgrading project of Guangzhou underground municipal infrastructure survey, based on the existing surveying and mapping results and various pipeline data collected and investigated, the paper adopts vector data fusion methods such as geometric feature association and attribute feature association to integrate multiple sources, which avoids repeated measurements to a large extent and reduces the cost of a large number of data processing personnel, to form a set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technical information and geological hazard information in one of the accurate, comprehensive underground pipeline database.Key words:municipal infrastructure; underground pipelines; spatial data fusion; pipeline data processing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存在统筹协调不够、运行管理不到位等问题[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广州市地下空间进行实地调查 收集各类相关资料 确定项目的工作内容与工作思路。
1. 项目概述
1.1项目工作内容
(1) 测绘技术标准的建立 (2) 地下空间设施的表达方式研究(既要考虑 二维亦要兼顾三维,既要实现图面更要落实建 库存储) (3) 地下空间设施普查测绘的实施:由规划 局主持,市城维费项目支持,全面实施现场调 查测绘工作。 (4)建设广州市城市规划地下空间设施数据 库及共享平台。
汇报完毕,谢谢大家!
2.3地下空间设施的表达
首先是属性定义,建立数据库,为成果数据的 长期保存与智能管理提供基础; 其次是图面表达,建立特色的地下空间设施平 面图例,扩大地下空间设施资料的应用范围; 第三,由于计算机系统与三维技术的进展,地 下空间设施的三维表达已成最新需求,可为管 理者、规划者提供直观可靠的展示手段。
2.项目重点、难点与解决 方案
地下空间设施
地下管线设施
地下建(构)筑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基础类设施
地 下 电 力 设 施
地 下 通 信 设 施
地 下 排 水 设 施
地 下 供 水 设 施
地 下 燃 气 设 施
地 下 热 力 设 施
地 下 工 业 管 道 设 施
地 下 输 油 管 道 设 施
地 下 综 合 管 沟 ( 廊 ) 设 施
2.项目重点、难点与解决 方案
三维城市模型限时自适应可视化
地上地下场景的平滑过渡浏览
3.结论与建议
(1)本次项目在广州市开启了地下空间设施普查测绘项目之先河,编制的 测绘 技术标准、数据标准、建库标准、表达规范以及建立的地下空间设施 数据库、地上地下二三维显示系统等,均为广州市城市测绘行业的开山之作 ,意义重大。 (2)由于时间、经验的不足,本次建立的各类标准、规范等必然存在着不 足,将在实际的工程项目推进中进行完善、提高。 (3)由于经费投入的局限,本项目的全面开展将以分区滚动的方式进行, 以“先重点区、核心区再周边区”的思路按年推进,力争早日覆盖广州市的 全市域范围。 (4)建议在城市规划竣工验收测量(包括建筑物、地铁及道路项目)中增 加地下空间设施信息的测绘调查工作,将之作为地下空间设施数据库的动态 更新手段。 (5)由于地下空间的特殊性,属性数据的获取必需采用测绘与调查相结合 、资料收集与现场调查相结合的多手段、多方法进行,确保成果资料的真实 性、完整性。
目的与作用
为地下空间的规划管理提供有效的依据 更好的服务于城市建设与管理 治理水浸街、路塌地陷、交通拥堵等“城市病”提供现状 数据。
广州市地下空间
空间模型
实 景
广州南站
1. 项目概述
准备工作
开展调研学习:
国内兄弟城市(重庆、昆明、天津等) 广州市地下空间相关的单位——人防办、地铁公司、城 建委等单位
2.项目重点、难点与解决 方案 地下空间设施的属性获取方式
地下空间设施的属性信息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得: (1)程序自动或统一赋值:如ID号、地建标识码、序列号、图幅号、行政区 、普查单位、普查时间、入库时间和更新时间等; (2)通过城市规划管理资料(放线资料、竣工验收资料、城建档案资料)提 取。在城市规划管理资料中可提取的属性有:地下空间建筑的外轮廓线、 权属部门、所在道路、地址描述、地面关联物、中心点坐标、出入口最大 地面高程、建筑规模、出入口数、建成时间和照片等属性项;地下空间建 筑各层的最大净空高和设施总数;地下空间出入口的朝向;地下空间建筑 连接通道的起止高程;地下道路高程点坐标;地下空间设施的所在地层、 设施类别、设施名称等属性项。 (3)通过测量获得:需要通过测量获取的属性主要是地下空间设施的空间位 置属性,如坐标、高程、宽度、净空等。 (4)通过数据的加工整理获得:如地下空间建筑的建筑面积、地下空间道路 的长度等属性项。
地 下 固 体 废 弃 物 输 送 设 施
地 下 公 共 服 务 设 施
地 下 工 业 及 仓 储 设 施
地 下 防 灾 减 灾 设 施 ( 含 民 防 工 程 )
地 下 交 通 设 施
地 下 居 住 设 施
浅 基 础
深 基 础
其 他 基 础
图1 广州市城市规划地下空间设施分类体系
2.项目重点、难点与解决 方案
广州市城市规划地下空间设施的普查及测绘
张志媛 广州市规划局
目 录
1. 项目概述
2.项目重点、难点与解决方案
3.结论与建议
1. 项目概述
开展城市地下空间设施普查及测绘工作
背景
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已成为人类生活空间的新拓展 配合《广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办法》的实施
任务
摸清城市地下空间设施情况,建立地下空间设施数据库
2.项目重点、难点与解决 方案
2.2广州市城市规划地下空间设施的分类
城市地下空间设施是指建设在城市规划地下空间,为 实现某种城市功能而规划建设的系统性设施, 城市地下空间以其功能及功能主特征为分类依据。 按照城市地下空间设施的功能,分为管线设施、建 构筑物、基础等。 由于广州市已全面开展了地下管线普查工作,基础 类的设施调查起来可操作性不强,因此本项目所关 注的地下空间设施仅指地下建(构)筑物设施。
2.项目重点、难点与解决 方案 技术规程共分11部分: 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地下空间资料收集、 控制测量、地下空间数据采集、数据标准与成图、 数据管理系统与建库、工程监理、 成果归档与验收、附录等
特 点 首次系统的建立地下空间普查测绘技术规程 覆盖从普查作业、监理、建库、成图与验收归档全过程 还有待完善
1. 项目概述
1.2项目工作思路
项目整体工作思路:
调查研究—>试验区—>标准建立—>全面开展。
实际普查测绘工作分为以下四个步骤进行: 地下空间建筑识别:内业识别加外业巡视。在内业识别的基础上 进行外业巡视,补充遗漏的地下空间建筑。
收集资料(包括放线测量资料、竣工验收测量资料、城市规划管 理档案资料),提取地下空间设施的属性信息,制作外业调查表 及调查底图。 外业调查、测绘。
2.3.2地下空间设施的图面表达
2.项目重点、难点与解决 方案
地下空间设施普查测绘的成果图名称为《广州市地下空间 设施平面图》,按1:500地形图的标准进行分幅,图号在原 图号前加“U”,如:U28-38-1(1)。 对于地下空间设施分布复杂或者多层地下空间的(例如上 述的多层地下室或停车场等),在地下空间设施平面图( 仅表示外轮廓线)表达的基础上,可采用分层平面图进行 表达。 为突出表示地下空间设施要素,地下空间设施平面图均为 彩色图,地下空间设施要素用彩色表示,相应图幅号的地 面地形图及地面地形地物要素可采用灰色、适当化简后以 背景图层显示。地面要素进行简化表示。
资料整理及数据入库。
2.项目重点、难点与解决 方案
三个关键问题 地下空间设施测量技术标准的制定 广州市城市规划地下空间设施的分类
地下空间设施的表达
2.项目重点、难点与 解决方案 2.1测量技术标准的制定
《广州市城市规划地下空间设施普查及测绘技术规程》 后续开展该项工作的技术依据
地下空间普查测量主要包括地面控制测量、地下起始数据的传递、地下控 制测量陀螺定向以及地下非可触地下空间设施的探测等。 地上部分与传统测量方法相同。 联系测量和地下起算数据传递可采用联系三角形法、陀螺经纬仪和铅垂 仪组合法、导线直接传递法以及激光投点法。 地下测量采用数字测量技术。 非可触地下空间设施的探测则可采用高密度电法、地质雷达等城市物探 技术。 研究这些方法在地下空间普查测量中的适用性、应用条 件和数据处理方案,确定相应的精度指标与作业要求。
2.项目重点、难点与解决 方案 2.3.1地下空间设施的属性定义及数据库建立
• 地下空间设施的属性可分为基本属性和附加属性。 • 基本属性是指所有地下空间设施均有的属性,所有 设施均需要提供其基本属性。包括:设施标识码、 设施代码、流水号、所在图幅号、名称、权属部门 、主管部门、所在道路、位置描述、行政区、建成 时间、测绘普查时间、入库时间、更新时间、坐标 、净空高等信息。 • 附加属性是根据行业特点和专业需要增加或减少的 属性项,如地下商场的面积、地下停车场的车位数 、交通道路的宽度长度等。
2.项目重点、难点与解决 方案
2.3.3地下空间设施的三维显示系统
由于地下空间设施的特殊性,二维表示有 一定的局限性,三维显示管理就显得尤为重 要。 本项目由广州市城规院主持开发了地下空 间二三维显示系统,实现了二三维一体化。
2.项目重点、难点与解决 方案
关键技术 (1)三维城市模型限时自适应可视化方法: 提高了三维场景浏览的帧速率,并且在同一个 视点,场景加载范围大大增强。 (2)地上地下场景的平滑过渡浏览技术:更灵 活的视角自由度,可以更顺畅地操作地下三维 空间浏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