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试卷(A-答案)
作物栽培学试卷A-考研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试卷与试题

作物栽培学试卷A-考研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试卷与试题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1. 小麦主茎叶蘖的发生符合______ 的规律。
答案:n-32. 小麦某一叶龄分蘖数(含主茎)等于 ______ 分蘖数之和。
答案:前2个3. 小麦小花集中退化的时间是 ______ 。
答案:四分体前后4. 主茎开始______ ,小麦全田总茎数达最大值,此时的分蘖数为______ 。
答案:拔节前最高分蘖数5. 小麦从开花到成熟,历经______ 过程、______ 过程和 ______ 过程。
答案:籽粒形成籽粒灌浆成熟6. 小麦主茎叶片根据发生的时间、着先的位置和功能可分为______ 和______ 2个功能叶组。
答案:近根叶茎生叶7. 世界春玉米产量的最高纪录是______;夏玉米为______ 。
答案:23222kg•hm2 16444kg•hm28. 中国玉米种植的6个产区是______ ;______ ;南方丘陵区;西北灌溉玉米区;青藏高原玉米区。
答案:北方春播玉米区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9. 玉米叶龄指数= ______;确定展开叶叶序的方法常用 ______ ;______;______ ;数叶脉法。
答案:主茎叶龄/主茎总叶片数×1000 标记叶序法数节根层次推断叶序法数光毛叶位法10. 通常,玉米的补偿点为______ ;光呼吸为______ ;因此,其碳同化效率高,产量潜力大。
答案: 0~10μl-1 0.05μmol•m-2•s-1•l11. 根据水稻种植制度和气候条件等,我国共分______个稻作区,山东省属于______ 稻作区。
答案: 6 华北单季12. 田间总茎蘖数与成穗数相同的时期,称为水稻的______ 期,此期一般在拔节前______ 天左右出现。
答案:有效分蘖终止 1513. 甘薯吸收氮、磷、钾的比例为 ______ ,甘薯是典型的喜 ______ 作物。
答案:2:1:4 钾14. 甘薯安全贮藏的适宜温度是 ______ ,如果温度低于______ 则发生冷害。
大田作物栽培试题+答案

大田作物栽培试题+答案1、小麦播后镇压能起到的作用是()。
A、提墒及促进种子萌发B、透气C、除草D、保温答案:A2、在同一田地上有顺序地轮换种植不同种类农作物的种植方式属于()。
A、套作B、连作C、间作D、轮作答案:D3、()是决定棉花产量的关键时期,也是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
A、苗期B、蕾期C、花铃期D、吐絮期答案:C4、我国南方种植的水稻以()主。
A、籼稻B、粳稻C、黏稻D、糯稻答案:A5、关于水稻花序和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稻的花序为圆锥花序B、外颖和内颖分别有3条、5条维管束C、粳稻多数有芒或长芒,茸毛较多而长D、雄蕊6枚、雌蕊1枚答案:B6、下列作物中,不属于经济作物的是()A、芦苇B、棉花C、高粱7、中国的中部和()是世界第一大农业发源地和栽培植物的起源中心。
A、西部山区B、西南地区C、沿海地区D、东北平原答案:A8、玉米榨油的主要部位是()A、胚乳B、胚C、玉米棒D、玉米秆答案:B9、玉米苗期以()生长为中心。
()A、茎秆B、叶片C、雌蕊D、根系答案:D10、玉米籽粒肥宜在籽粒()期施用。
A、形成B、灌浆C、乳熟D、黄熟答案:A11、生产上一般晒种()天为宜。
A、2--3B、3--4C、4--5D、1--2答案:D12、下列属于水稻基本型的是()A、早稻B、陆稻答案:D13、陆地棉蕾铃的脱落率-般为()A、0.3B、60--70%C、0.5D、0.6答案:B14、玉米苗期末一般真叶数量为()A、4--5片B、5--6片C、6--8片D、8--9片答案:C15、分蘖成穗为主的高产麦田,分蘖成穗比例为()A、50%B、60-80%C、80%以上D、90%答案:B16、农业生产的()是植物体获取的动植物产品。
A、对象B、本质C、物质D、种植业答案:A17、下列种植方式中,有作物共生期的是()A、间作和套作B、单作和混作C、单作和间作D、单作和套作答案:A18、水稻的断奶肥在()期施用。
作物栽培试卷(A-答案)

作物栽培试卷(A)——答案一、名词解释(共15分,每小题3分)1、有效分蘖:分糵在拔节后向两极分化,一部分出生较早的分糵继续生长,能抽穗结实,称有效分糵。
2、绿色栽培:指按照绿色农业生产体系,根据绿色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标准进行生产和加工的一整套技术体系。
3、小麦春化阶段:小麦从种子萌动开始后到生长锥伸长必须经过一个零上低温的阶段,然后才能抽穗、开花、结实,否则终生不实,这一现象称为小麦的春化现象。
4、马铃薯退化:马铃薯品种连续种植几代后,植株逐渐变矮、分枝逐渐减少、叶片皱缩、向上卷曲、生长势衰退、块茎变小、产量连年下降、最后失去种用价值,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退化5、烟草漂浮育苗—-所谓漂浮育苗,即采用质地很轻的泡沫塑料制成育苗盘,育苗盘的空穴中装上基质(人造土壤),种子播种在基质内,然后将育苗盘移到育苗池中漂浮在营养液表面完成整个育苗过程.二、填空题(共23分,每空0。
5分)1、作物按产品用途和植物系统相结合的方法分类,可将作物分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和绿肥作物三大类。
2、确定烤烟移栽期的依据有气候条件、种植制度、品种特性、育苗技术、成苗因素等.3、同品种的生育期,在同一地域,随纬度增高,生育期延长;纬度相近,随海拔增高,生育期延长;在同一地点,随播期推迟,生育期缩短。
同品种在不同条件下生育期的这种差异,也主要是营养生长期的差异。
不同生育期的品种异地播,一般生育期长的品种生育期的变化比生育期短的变化大。
4、作物栽培学的任务是根据作物品种的要求,为其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采取与之相配套的栽培技术措施,使作物品种的基因型得以表达,使其遗传潜力得以发挥.5、在杂交育种或制种时,为了使两亲本花期相遇,可根据亲本的温光反应特性调节播种期。
6、种子的萌发分为吸胀、萌动、发芽等3个阶段.7、粘稻和糯稻的区别主要在于胚乳淀粉性质的不同.粘稻胚乳含有15~30%的直链淀粉,其余为支链淀粉;糯稻胚乳几乎全部为支链淀粉.8、地膜保温育秧盖膜后秧苗管理可分为3个时期:密封期、炼苗期、揭膜期.9、烟田管理的“三一致”是指烟苗大小一致,烟株高矮一致,同部位烟叶成熟一致。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因子不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A. 温度B. 光照C. 湿度D. 土壤酸碱度答案:D. 土壤酸碱度2. 作物栽培中,常用于控制杂草生长的方法是:A. 施肥B. 浇水C. 施药D. 松土答案:C. 施药3. 以下哪种作物属于禾本科植物?A. 大豆B. 土豆C. 茄子D. 黄瓜答案:A. 大豆4. 以下哪种作物对温度要求较高?A. 大麦B. 小麦C. 玉米D. 水稻答案:D. 水稻5. 以下哪种灌溉方式节水效果最好?A. 喷灌B. 滴灌C. 淋灌D. 漫灌答案:B. 滴灌二、问答题1. 请简述作物栽培的生长周期。
答:作物栽培的生长周期一般包括播种期、幼苗期、生长期、开花期、结果期和收获期。
播种期是指将种子或种苗投入土壤中的时间,幼苗期是指从种子萌发到幼苗长成的阶段,生长期是指幼苗长成植株并达到一定产量的阶段,开花期是指植株开始开花的阶段,结果期是指植株结实并形成果实的阶段,收获期是指果实成熟并进行收割的阶段。
2. 请解释作物栽培中的密植和疏植的概念。
答:密植和疏植是作物栽培中调整植株间距的两种栽培模式。
密植是指将植株之间的距离缩短,增加单位面积内植株的数量,以增加产量。
密植可以利用土壤养分和水分,提高作物间竞争能力,但也容易导致病虫害传播和植株生长空间不足。
疏植则是指将植株之间的距离拉大,减少单位面积内植株的数量,以增加个体植株生长的空间和资源供应。
疏植能够改善植株生长环境,减少病虫害发生的机会,但也可能使得土壤养分和水分利用率降低。
3. 请列举一些常用的作物病害防治措施。
答:常用的作物病害防治措施包括以下几种:- 合理轮作:通过改变作物的种植顺序,减少病害在连作地区的发生和传播。
- 施用有机肥料:有机肥料可以改善土壤质地和供养微生物,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
- 种植抗病品种:选用具有较强抗病能力的作物品种,减少病害发生的可能性。
- 合理使用化学农药:根据病害类型选择适当的化学农药,并按照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剂量进行喷洒。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作物属于禾本科?A. 玉米B. 马铃薯C. 番茄D. 豌豆答案:A2. 作物栽培学研究的是以下哪个方面?A. 作物的遗传改良B. 作物的栽培技术C. 作物的病虫害防治D. 作物的加工方法答案:B3. 作物栽培学中,下列哪个不是栽培的基本要素?A. 种子B. 土壤C. 水分D. 肥料答案:C4. 作物栽培中,下列哪种灌溉方式最节水?A. 漫灌B. 滴灌C. 喷灌D. 沟灌答案:B5. 作物栽培学中,下列哪种轮作方式可以提高土壤肥力?A. 连续种植B. 轮作C. 间作D. 混作答案:B6. 作物栽培学中,下列哪种肥料属于有机肥料?A. 尿素B. 硫酸钾C. 骨粉D. 硝酸铵答案:C7. 作物栽培学中,下列哪种植物属于多年生作物?A. 小麦B. 玉米C. 大豆D. 葡萄答案:D8. 作物栽培学中,下列哪种植物属于自花授粉作物?A. 玉米B. 番茄C. 豌豆D. 花生答案:C9. 作物栽培学中,下列哪种病虫害防治方法属于物理防治?A. 喷洒农药B. 轮作C. 诱捕D. 修剪答案:C10. 作物栽培学中,下列哪种植物属于热带作物?A. 棉花B. 甘蔗C. 苹果D. 香蕉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作物栽培学是一门研究作物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科学。
答案:生长发育、产量形成2. 作物栽培学中,作物的生长发育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阶段。
答案:营养生长、生殖生长3. 作物栽培学中,作物的栽培方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保护地栽培。
答案:露地栽培、保护地栽培4. 作物栽培学中,作物的种植密度应根据________、________和作物特性来确定。
答案:土壤肥力、气候条件5. 作物栽培学中,作物的灌溉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和滴灌。
答案:漫灌、喷灌6. 作物栽培学中,作物的施肥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和适量。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计14分)1、温度三基点2、冻害3、作物需水临界期4、复种5、间作6、基本耕作7、杂草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1、()是指作物一生中通过光合作用和吸收作物所生产和累积的各种有机物的总量。
A.生物产量 B.经济产量 C.光合产量D.净生产量2、()是指栽培目的所需要的产品的收获量。
A.生物产量B.经济产量C.光合产量D.净生产量3、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称为()。
A.转化率B.经济产量C.经济系数D.产量构成4、()是谷类作物产量成分中的补偿能力最大的成分。
A.单位面积穗数B.单穗粒数C.种子千粒重D.颖花数5、经济系数最低的作物是()。
A.水稻B.马铃薯C.甜菜D.大豆6、谷类作物产量形成的主要特点是产量成分的()。
A.光合感化B.补偿能力C.彼此抑制D.彼此促进7、谷类作物小穗和XXX的发育除受遗传影响外,最大影响因素是()。
A.种植密度B.水肥供给C.病虫危害D.环境条件8、作物干物质积累量最大的时期是()。
A.缓慢增长期B.指数增长期C.直线增长期D.减慢停止期9、作物干物质积累速度最快的时期是()。
A.缓慢增长期B.指数增长期C.直线增长期D.减慢停止期10、叶面积与植株干重之比称为()。
A.相对生长率B.净同化率C.叶面积比率D.比叶面积三、多项选择题(多选、少选、漏选、错选均不给分,每小题1.5分,总计15分)1、农田生物的生态效应有()。
A.影响土壤肥力B.影响农田小气候C.改良土壤D.牢固流沙E.保持水土2、影响植物蒸腾速度的因素有()。
A.植物的形态结构B.植物的生理类型C.温度D.气流E.土壤水分的有效性3、作物通过春化,其低温诱导的时期一般在作物感光前进行,可在()。
A.处于萌动状态的种子时期B.苗期C.花芽分化期D.开花期E.授粉期4、冷害造成作物死亡的原因有()。
A.细胞间隙结冰B.水分代谢失调C.酶促反应平衡被破坏D.原生质被撕裂E.物质代谢平衡被打乱5、土壤污染的类型有()。
自考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

自考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作物栽培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科学?A. 作物病虫害防治B. 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栽培技术C. 作物遗传育种D. 土壤肥力管理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作物栽培的基本环节?A. 整地B. 播种C. 灌溉D. 收获答案:C3. 作物的种植密度应根据什么来确定?A. 作物种类B. 土壤肥力C. 气候条件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4. 作物轮作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提高土壤肥力B. 防止病虫害C. 增加作物产量D. 改善土壤结构答案:A5. 下列哪种肥料属于有机肥料?A. 尿素B. 过磷酸钙C. 硫酸钾D. 堆肥答案:D6. 作物生长过程中,哪种元素缺乏会导致叶片发黄?A. 氮B. 磷B. 钾D. 钙答案:A7. 什么是作物的“三叶期”?A. 作物生长的第一阶段B. 作物生长的第三阶段C. 作物生长的中期D. 作物生长的后期答案:A8. 作物栽培中,适宜的播种深度是多少?A. 1-2厘米B. 3-5厘米C. 6-8厘米D. 10厘米以上答案:A9. 下列哪种灌溉方式属于节水灌溉?A. 漫灌B. 喷灌C. 滴灌D. 沟灌答案:C10. 作物栽培中,为什么要进行中耕松土?A. 增加土壤通气性B. 减少水分蒸发C. 促进根系发展D. 所有以上原因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作物栽培学中的“三基点温度”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最低温度、最适温度、最高温度12. 作物的播种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条播、点播、撒播13. 作物生长调节剂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14. 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治疗为辅15. 作物栽培中,合理密植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作物栽培的基本要求?A. 土壤肥沃B. 充足的水分C. 适宜的温度D. 持续的噪音2. 作物生长周期中的“三基点”是指:A. 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最适温度B. 播种期、开花期、收获期C. 出苗期、分蘖期、成熟期D. 土壤温度、空气温度、水温3. 作物栽培中,氮肥的主要作用是:A. 促进作物根系发展B. 促进作物茎叶生长C. 促进作物果实成熟D. 增强作物的抗病能力4. 下列哪种灌溉方式属于节水灌溉?A. 大水漫灌B. 滴灌C. 沟渠灌溉D. 喷灌5. 作物栽培中,合理密植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作物产量B. 减少病虫害发生C. 降低生产成本D. 增加土壤肥力6. 作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 促进作物生长B. 防止作物早衰C. 增加作物抗病性D. 随意使用,无需控制剂量7. 下列哪项不是影响作物品质的因素?A. 品种选择B. 土壤条件C. 气候条件D. 种植者的性别8. 作物病虫害防治中,以下哪项措施不属于生物防治?A. 引入天敌B. 使用性信息素C. 喷洒化学农药D. 培养抗病品种9. 作物轮作制度的主要优点是:A. 减少土地利用率B. 减轻病虫害发生C. 增加作物种植成本D. 降低土壤肥力10. 作物栽培中,以下哪项措施不能提高作物的光能利用率?A. 合理密植B. 选用早熟品种C. 增加夜间光照D. 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作物栽培中的“三叶一心”是指作物在_________期长出的三片真叶和一片心叶。
12. 作物的需水量与_________、_________、作物种类和生长阶段等因素有关。
13. 作物栽培中,施肥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深施”。
14. 作物病虫害的防治策略应遵循“_________、_________、保护天敌”的原则。
15. 作物的播种密度过高会导致_________,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物栽培试卷(A)——答案一、名词解释(共15分,每小题3分)1、有效分蘖:分糵在拔节后向两极分化,一部分出生较早的分糵继续生长,能抽穗结实,称有效分糵。
2、绿色栽培:指按照绿色农业生产体系,根据绿色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标准进行生产和加工的一整套技术体系。
3、小麦春化阶段:小麦从种子萌动开始后到生长锥伸长必须经过一个零上低温的阶段,然后才能抽穗、开花、结实,否则终生不实,这一现象称为小麦的春化现象。
4、马铃薯退化:马铃薯品种连续种植几代后,植株逐渐变矮、分枝逐渐减少、叶片皱缩、向上卷曲、生长势衰退、块茎变小、产量连年下降、最后失去种用价值,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退化5、烟草漂浮育苗——所谓漂浮育苗,即采用质地很轻的泡沫塑料制成育苗盘,育苗盘的空穴中装上基质(人造土壤),种子播种在基质内,然后将育苗盘移到育苗池中漂浮在营养液表面完成整个育苗过程。
二、填空题(共23分,每空0.5分)1、作物按产品用途和植物系统相结合的方法分类,可将作物分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和绿肥作物三大类。
2、确定烤烟移栽期的依据有气候条件、种植制度、品种特性、育苗技术、成苗因素等。
3、同品种的生育期,在同一地域,随纬度增高,生育期延长;纬度相近,随海拔增高,生育期延长;在同一地点,随播期推迟,生育期缩短。
同品种在不同条件下生育期的这种差异,也主要是营养生长期的差异。
不同生育期的品种异地播,一般生育期长的品种生育期的变化比生育期短的变化大。
4、作物栽培学的任务是根据作物品种的要求,为其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采取与之相配套的栽培技术措施,使作物品种的基因型得以表达,使其遗传潜力得以发挥。
5、在杂交育种或制种时,为了使两亲本花期相遇,可根据亲本的温光反应特性调节播种期。
6、种子的萌发分为吸胀、萌动、发芽等3个阶段。
7、粘稻和糯稻的区别主要在于胚乳淀粉性质的不同。
粘稻胚乳含有15~30%的直链淀粉,其余为支链淀粉;糯稻胚乳几乎全部为支链淀粉。
8、地膜保温育秧盖膜后秧苗管理可分为3个时期:密封期、炼苗期、揭膜期。
9、烟田管理的“三一致”是指烟苗大小一致,烟株高矮一致,同部位烟叶成熟一致。
10、玉米从播种到成熟可分为苗期阶段、穗期阶段、花粒期阶段三个生育阶段。
11、绿色食品的显著特点:一是安全、无污染;二是优质、有营养;三是生产过程与生态环境保护紧密结合。
12、烟草适宜的前作有水稻、小麦、油菜等。
13、由于作物根系具有向水性,所以经常在苗期控制灌水,实行蹲苗,可促使根系下扎。
14、春小麦比冬小麦少两个生育时期,分别为越冬期和返青期。
三、选择题(共8分,每小题0.5分)1、水稻促花肥的施用期一般在叶龄余数(B )。
A、3.5B、2.5C、1.5D、0.52、根据水稻品种的“三性”,一般讲来,南种北引,宜选用(A )类型的品种,容易获得成功。
A、早熟早稻组B、晚熟晚稻组C、中熟中稻组D、晚熟中稻组3、玉米一生中的需水临界期是(C )。
A、播种~出苗B、拔节期C、抽雄~吐丝期D、乳熟~蜡熟期4、马铃薯收获的主产品是(C )A、籽粒B、地下块根C、地下块茎D、地中茎5、决定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首先是(C )。
A、环境B、措施C、品种D、肥料6、研究作物栽培的基本方法是进行(A )。
A、田间试验B、温室试验C、实验室栽培D、大田示范7、豆类作物的花序属(B )。
A、穗状花序B、总状花序C、肉穗花序D、圆锥花序8、我国油菜有白菜型、芥菜型、甘蓝型三大类型,其中(A )是白菜型油菜区别于其它油菜类型的显著特征特性。
A、主茎下部叶短叶柄,部分抱茎着生B、叶形呈披针形、匙形C、叶面密被茸毛D、种子黑色或黑褐色9、通常禾谷类作物发芽的标准是指种子萌发后胚根长至与种子等长,胚芽长达种子( B )时。
A、1/4B、1/2C、3/4D、等长10、对作物生育期长短影响最大的环境条件是(D )。
A、密度高低B、营养条件C、水分条件D、光温条件11、下列哪种情况最能在两地间相互引种成功(B )。
A、同经度的两地B、同纬度的两地C、同海拔的两地D、同生产水平的两地12、(A )是评价禾谷类作物营养品质的重要指标。
A、蛋白质含量及其氨基酸组分B、脂肪含量及有机酸组成C、总糖含量D、可溶性糖含量13、大面积生产上表明,每生产500kg稻谷及相应的稻草,需吸收N素约为( C )A、4.05~5.10kgB、15~19.1kgC、7.5~9.55kgD、4.5~7.01kg14、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称为C )。
A、转化率B、经济产量C、经济系数D、产量构成15、两种或两种以上生育季节相近的作物,按一定比例混合撒播或同行混播在同一田地上称为( C )。
A、间作B、套作C、混作D、轮作16、一般认为,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低于(A )时,就会阻碍水稻正常的生长。
A、2~4ppm;B、4~6ppm;C、6~8ppm;D、8~10ppm四、判断题(共10分,每小题1分)1、(F)烟草育苗后期及大田移栽初期遭遇较长时间的低温,容易导致底烘。
2、(F)油菜的粒重和含油量有70%-80%是在初花后的20天内形成的。
3、(T)硬粒型玉米通常比马齿型玉米的子粒品质要好。
4、(T)玉米属C4作物。
5、(T)我国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需由“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二元结构向“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结构转变。
6、(F)我国是世界栽培植物起源中心之一,玉米、马铃薯、甘薯等均起源于我国。
7、(T)作物栽培的任务,就是千方百计地改善环境,创造条件,使作物的遗传潜力得以最大表达。
8、(F)一般来说,早熟品种单株生产力低,晚熟品种单株生产力高,因此早熟品种群体产量一定低于晚熟品种。
9、(F)马铃薯地上茎、匍匐茎和块茎在一定条件下不能相互转化。
10、(T)解除种子的休眠可通过改变光、温、水、气等条件。
或采用如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和过氧化氢、硝酸盐等化学物质予以处理。
五、简答题(共20分,每小题5分)1、水稻晒田的作用和技术?(1)晒田的生理生态作用:①是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更新土壤环境,促进生长中心从蘖向穗的顺序转移,对培育大穂十分有利。
②是调整植株长相,促进根系发育,促进无效分蘖死亡,使叶和节间变短,杆壁变厚,植株抗到能力强。
(2)晒田技术:晒田根据气候、土壤、施肥和秧苗长势不同而掌握不同的晒田时期与晒田程度。
晒田一般多在水稻对水分不甚敏感的时期进行,以分蘖末期至有穗分化初期适宜。
晒田要视苗情和土壤而定。
苗数足,叶色浓,长势旺,肥力高的田应早晒、重晒,以人立不陷脚,叶片明显落黄为度;相反则应迟晒、轻晒或露田,田中稍紧皮,叶色略退淡即可。
2、小麦的穗有哪些特点?小花的结构如何?小麦的穗在植物学上称为复穗状花序,是由带节的穗轴和着生其上的小穗组成,穗轴由节位组成,每节着生一枚小穗(在同一穗的节上有时也见有复生或并列小穗)。
每个小穗由两片护颖、一个小穗轴(小枝梗)和数朵小花组成,每朵小花包括内颖、外颖、三个雄蕊、一个雌蕊和两个磷片。
3、简述玉米的施肥技术。
⑴基本原则施足基肥、用好种肥;轻施拔节肥;重施穗肥;适当施用,攻粒肥;根据情况,使用根外追肥。
⑵基肥基肥占总肥量的50%左右,过磷酸钙或其他磷肥应与有机肥堆沤后施用。
一般每公顷施硫酸铵或硝酸铵75~105kg为宜。
微量元素肥料用于拌种或浸种,用硫酸锌拌种时,每1kg种子用2~4g,浸种多采用0.2%的浓度。
⑶追肥①苗肥一般在幼苗4~5叶期施用。
②秆肥又称拔节肥,一般在拔节期,即基部节间开始伸长时追施,约占总追肥量的10%~30%。
③穗肥是指雄穗发育至四分体、雌穗发育至小花分化期追施肥料。
此时为玉米大喇叭口期,距出穗前10d左右,是决定雌穗大小和粒数多少的关键时期。
穗肥一般应重施,施肥量约占总追肥量的60%~80%左右,并以速效肥为宜。
④粒肥4、简述马铃薯的生育过程。
根据马铃薯的生育过程中的植株形态、生理指标将马铃薯生长分为五个阶段。
(1)块茎的萌发与出苗从种薯解除休眠,芽眼处开始萌芽、直到幼苗出土。
生长中心为芽和根系。
(2)幼苗的生长和匍匐茎的伸长(出苗至孕蕾)以茎叶生长和根系发育为中心,并有匍匐茎的伸长和发芽分化。
(3)块茎形成与茎叶生长(孕蕾至开花初期)此期从孕蕾开始,至主茎出现9-17片叶,地上部分开始开花,地下部块茎直径约3cm时结束,历时约20-30d。
块茎形成期是决定结薯多少的关键时期。
(4)块茎增长与茎叶繁茂(开花盛期至茎叶衰老)一般,块茎增长的最盛时期与地上部分盛花期相一致。
(5)淀粉积累与成熟(茎叶衰老至茎叶枯萎)开花结果后,茎叶生长缓慢直至停止,植株下部叶片黄枯,进入块茎淀粉积累期。
此期块茎体积不在增大,淀粉不断积累,块茎重量迅速增加,周皮加厚。
六、论述题(共24分,每小题8分)1、阐述水稻吸肥规律。
水稻的需肥量水稻必须从土壤中吸收一定量的等营养元素,才能正常生长发育,其中作为肥料施用的,主要是N.P.K.三要素。
水稻对N.P.K.三要素吸收,一般每生产稻谷和稻草各100kg时,吸收的数量为N:1.50-1.91kg,P2O5:0.81-1.02kg,K2O:1.83-3.82kg,三者的比例大致是2:1:3,栽培地区、品种类型、施肥水平、土壤特性、复种情况、产量水平等不同,对N.P.K.的吸收量也不一样。
水稻对营养元素的吸收,一般是移栽返青后逐渐提高,至抽穗前达最高,以后逐渐减少。
对N的吸收,以分蘖期最高,吸N量约占总量的50-60%,幼穗发育期次之,约占30-40%,结实成熟期仅占吸N总量的5-20%左右。
对P的吸收,以幼穗发育期为最高,占总吸收量的50%左右,分蘖期次之,结实成熟期仍吸收相当数量的P。
对K的吸收,以抽穗前最多,达90%以上,抽穗后吸收量很少,在分蘖盛期,中稻比早、晚稻吸K多,拔节到抽穗期中稻吸钾(K)量又比早、晚稻少。
同是中稻,品种不同,各生育期吸K量也不一样。
2、简述小麦温光反应.特性在生产上的应用。
⑴引种一般而言,北种南引,由于春化阶段要求低温,且通过时间长,光照阶段要求长日照,南方很难满足其要求,常表现迟熟,甚至不能正常抽穗,故引种不易成功;南种北引,低温、长日照能够满足,一般表现早熟,但抗寒性弱,易遭受冻害,难以越冬,产量低。
所以,原则上应从纬度相同或相近的生态区内引种,成功的可能性相当大。
⑵品种布局与播期冬性品种春化阶段要求温度低且时间长,早播年内不会拔节抽穗,同时还有利扎根分蘖,增穗增产;春性品种播种过早,因通过春化阶段温度范围较宽,且时间较短,则很快通过春化阶段而进入光照阶段,年内就有可能拔节抽穗,易遭受冻害而减产,所以应适当迟播。
⑶种植密度根据阶段发育与器官形成的关系,可调整播种量。
凡是冬性强,春化阶段较长的品种,分蘖力较强,基本苗应少些,应充分利用分蘖成穗;春性品种春化阶段较短,分蘖力相对较弱,应适当增加播种量,主要利用主茎成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