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书及其使用知识(精)
组工干部工具书

组工干部工具书一、引言组工干部是党的重要干部之一,负责党的组织工作和群众工作的组织者、协调者和推动者。
为了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组工干部需要掌握一些实用的工具书,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工作。
本文将介绍几本常用的组工干部工具书,并对其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二、《党务知识手册》《党务知识手册》是一本系统介绍党务知识的参考书。
它包含了党章、党纪、党规等基本内容,帮助组工干部全面了解和掌握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该手册还介绍了党内制度、组织体系等方面的内容,使组工干部能够准确把握和运用这些制度。
在使用《党务知识手册》时,组工干部应注意以下几点: - 系统学习:由于该手册内容繁多,组工干部应按照章节顺序进行学习,逐步深入理解。
- 理论联系实际:学习过程中,组工干部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应用能力。
三、《党建指南》《党建指南》是一本关于党建工作的指导手册。
它涵盖了党组织建设、党员教育、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的内容,为组工干部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指南和实用经验。
在使用《党建指南》时,组工干部应注意以下几点: -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该手册既有理论知识的介绍,也有案例分析和经验总结。
组工干部应注重理论学习,并将其与自己的实际工作相结合。
- 善于创新:该手册提供了一些常规操作方法,但是在具体实施中,组工干部需要根据自己所在单位的特点进行创新,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四、《群众工作手册》《群众工作手册》是一本关于群众工作的参考书。
它包含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调查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帮助组工干部更好地开展群众工作。
在使用《群众工作手册》时,组工干部应注意以下几点: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群众工作的核心是服务人民、倾听人民的声音。
组工干部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关注群众需求,解决实际问题。
- 灵活运用方法:该手册介绍了一些调查研究方法和分析技巧,组工干部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并善于灵活运用。
文献检索第四部分:工具书

提供某一领域或行业的常用资料、标准、操作指南等,实用性较强。
推荐
《中国统计年鉴》、《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汇编》等。
机构名录
概述
收录各类机构的基本信息,如政府机构、企事 业单位、社会团体等。
用途
了解机构概况、联系方式,便于业务联系和办 事。
推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机构名录》、《中国企业名录》等。
04 工具书的选择与使用
选择合适的工具书
根据研究主题选择
根据研究主题选择相应的工具书,如百科全书、年鉴、 辞典等。
考虑权威性和时效性
选择具有权威性的出版社和作者,同时注意出版时间, 以确保获得最新、最准确的信息。
考虑检索功能
选择具有强大检索功能的工具书,以便快速、准确地 查找所需信息。
使用工具书的注意事项
推荐
《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辞海》等。
百科全书
01
02
03
概述
全面系统地介绍各学科、 各领域的基础知识,条目 按主题分类,内容深入浅 出。
特点
具有权威性、全面性和简 明性,是学习和研究的重 要参考书。
推荐
《中国大百科全书》、 《不列颠百科全书》等。
年鉴与手册
年鉴
汇总某一领域或行业的年度资料,包括统计数据、政策法规、研 究成果等。
编排
工具书的编排方式通常采用分类或主题方式,也有混合编排方式。分类编排是 将内容按照学科或领域进行分类,主题编排则是按照主题或概念进行组织。
02 常用工具书介绍
字典与词典
字典
提供单字、词的音、形、义等基本信息,是学习 语言的基础工具。
词典
收录大量词汇,除了基本的解释外,还可能包括 用法、例句、近义词、反义词等。
第3章 参考工具书及其使用

•上面谈到的几点功能,只是就工具书的整体而言,具体到每一部书,其作用可 上面谈到的几点功能,只是就工具书的整体而言,具体到每一部书,
Company LOGO
3.1.3工具书的特点 工具书的特点 • 内容丰富,概括性强 内容丰富, 工具书是在大量普通图书的基础上,对人类已有的知识进行 提炼浓缩而成的信息密集型文献,能提供完整详尽、系统 概括的基本知识和高密度信息。 • 编排特殊,便于查检 编排特殊, 工具书十分讲究科学的编排形式和高效率的检索方法,或按 部首,或依笔划,或用号码,或以音序,或按分类,或按 时间,或按地域,并配备辅助索引。 • 准确可靠,权威性强 准确可靠, 工具书一般收录比较确定的、可靠的、公认的、权威的观点 和概念,而且论述精练、出处详明。此外,它还经常采用 修订、再版等形式及时更新和补充新的内容,以适应社会 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和客观实际。
Company LOGO
3.3 工具书选介
4.索引的种类 索引的种类 (2)内容索引。字句索引、主题索引、专名索引。其中字句索引 是从书中摘录字、词语、句子编成的索引。 如《论语引得》、 《汉书及补注综合引得》和《十三经索引》。专名索引是以书中 的人名、地名、书名为著录和检索对象的索引,如《二十四史纪 传人名索引》、《三国志地名索引》;主题索引是把出版物内论 及的各方面内容用主题词标引出来,指出其在出版物内的位置的 索引,如《马克思思格斯全集主题索引》等。
Company LOGO
2.指引门径,辅助治学 指引门径, 指引门径
我们可通过翻检查阅各种工具书,了解新知识或者新知识的线索,从而为我们的学习 和研究指引门径。
3.提示线索,提供参考 提示线索, 提示线索
从文献类型来说,工具书属于二次、三次文献,它是对一次文献的加工、整理和综合。 工具书是人们获取原始文献的桥梁和通道,利用工具书,能够较快地查出有关资料。
古代汉语课件(工具书)

(三)分类法
指某工具书按材料的性质编排,主要见于古代类书, 其它词典有时出现(如《尔雅》)。 1.按事物性质 如《尔雅》,按字、词的意义分为19类:释诂、释言、 释草、释鱼……等。 如《古今图书集成》,分为6汇编、32典,6109部, 每一部中又分汇考、总论、图表、列传、艺文、选句、 纪事、杂录、外编等子项目。 2.按学科系统(主要用于书目和索引等工具书)
(2)取角方法
Ⅳ.凡外围是‘口门門’的三类字,左右两下角改取里 面的笔形。
但上下左右有附加笔形的,都不在此例。
Ⅴ.一个笔形,前角已经用过,后角作为0。
二、古汉语常用工具书的一般排检法
(二)字音法
1.韵部法:主要运用于古代出版的工具书,如《经籍纂 诂》、《佩文韵府》等和各类韵书。 ●古人把音分为206韵,宋元以后并为106韵(平水韵), 大致按平(30)、上(29)、去(30)、入(17)四 声依次排列。 ●曲线查找举例: 上前喷吼如有意,耳尖卓立节踠奇。 先从新版《辞源》或《汉字大字典》查出“意”字属 “去声,志韵”,然后再查《佩文韵府》中去声的 “志韵”所属的“意”字,即可找出该句诗的出处。
2.词典(含虚词、方言、专门性词典等)
古代出版:
《尔雅》,(西汉)作者不详 《方言》,(西汉)扬雄(清代杭世俊撰《续方言》,补《方言》 所未备) 《释名》,(东汉)刘熙; 《小尔雅》,(汉)孔鲋 《广雅》,(三国· 魏)张揖;《埤雅》,(宋)陆佃 《尔雅翼》,(宋)罗愿; 《骈雅》,(明)朱谋玮 《通雅》,(明)方以智; 《叠雅》,(清)史梦兰 《恒言录》,(清)钱大昕(清代陈鳣撰《恒言广证》,补《恒言 录》所未备) 《通俗编》,(清)翟灏; 《经传释词》,(清)王引之 《助字辨略》,(清)刘淇 《语助》,(元)卢以伟(我国研究虚字用法最早的专书)
工具书介绍

社出版。全书正文12卷,另有《附录• 索引》1卷,至1994年全部出齐。
1997年出版3卷缩印本。同年,《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和香港商务印书 馆又联合推出了《汉语大词典》光盘版。
《汉语大词典》在内容上,突出的特点是注重“语文性”和“历史
性”。对古今一般汉语语词,系统清理,全面收录。而对没有进入一 般语词范围的专科词汇不收录。对词语的解释,义项完备,释义确切, 层次清楚,着重从词语的历史演变过程加以全面阐述。对大量在意义 上、形式上具有内在联系的词目,还作了关联处理,全面系统地展现 了语词在发展过程中的演化与变异。《汉语大辞典》共收录古今汉语 语词37万条,是当今世界上收录汉语语词数量最多的汉语语文词典。
二、分类排检法
分类排检法是把文献或知识内容,按照学科体系或事物性质分门
别类加以组织的排检方法。
分 类 排 检 法
学科体系 把文献或知识内容,按照学科属性和知识系统性类分的一种排检 分类法 方法。 书目、索引、文摘、年鉴等工具书多用此法。 事物性质 把知识内容按事物属性类分的一种排检方法。 分类法 类书、政书、年鉴、手册等类工具书多用此法。
英语词典举例
《牛津英语词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简称OED):原名为New
English Dictionary On Historical Principles。初版125分册,装订成10卷。1993年重印 为12卷,外加补编一卷,共13卷,改称现名。它收录了12世纪中期以来见于文献记载的几乎 全部英语词语,包括只出现一次的罕见词、现代书面和口语中的普通词汇、主要专业词汇、 大量的方言、俚语和稳定的科技用语,通过定义和例证追溯英语发展的历史。 OED在美国英语的收录上略显不足,可以作为其补充的有美国和加拿大按历史原则编纂的词 典,如《美国英语历史原则词典》(Dictionary of American English On Historical Principles)和《历史原则美语词典》(Dictionary of Americanisms On Historical Principles)等。
古代汉语常识(部分)

第一章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工具书:把所选定的领域里的知识或资料,按一定的编排方法汇集在一起,供人们查检使用。
工具书能够解答疑难问题,指引治学门径,能够告诉我们研究一个问题需要看那些书,并给我们提供一些研究线索。
提供研究资料。
但工具书中存在错误和时代局限性。
一、字典辞书的编排、注音与释义(一)编排方式:1.部首法:按部首进行编排,部首以笔画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在同一部首中,字的先后以笔画的多少而确定,笔画少的排在前面,笔画多的排在后面。
这种检字法的优点是容易掌握,但是部首不容易确定,而且查检的速度比较慢。
另外,要注意两点:(1)部首与汉字的偏旁不能相混:部首是统率汉字的一部之首,而偏旁是汉字结构中的一部分,在古代汉语中,左为偏,右为旁,上下左右合称为偏旁。
所以,部首和偏旁是有区别的两个概念。
(2)各个字典的部首并不一样。
《说文解字》的部首有540个,而《汉语大字典》的部首是200个,《康熙字典》的部首是214个。
2.笔画法:按照汉字的笔画的多少进行编排。
汉字笔画相同的,又根据横、竖、撇、折、点的顺序进行排列。
这种检字法的优点是容易掌握,但是,不熟悉汉字笔画、笔顺规则的容易出错,另外,查检的速度也不快。
3.音序法:按照汉字的汉语拼音使用的26个字母(或者是注音符号、平水韵等)的顺序进行编排。
这种检字法是目前最为流行的一种检字法。
只要您懂得汉语拼音,掌握起来是非常容易的,查检速度也比较快。
在古代汉语的工具书中,也有使用平水韵排列汉字的先后顺序的,也有按照平、上、去、入古代的四声进行编排的。
这种检字法的缺点是如果不知道汉字的拼音,就会无法查检,而且,汉语同音字太多,一个字往往有几十个同音字,给查检也带来一定的麻烦,另外,方言区的人在查检汉字时,往往会遇到平舌音与翘舌音、前鼻韵母与后鼻韵母、鼻音与边音等容易混淆的字音的困扰,直接影响了查检的速度。
4.号码法:按照四角号码(或者三角号码等其他号码)的顺序进行编排。
常用工具书简介

综合性词典兼具语文词典和知识性词典的特点,如《辞 海》、《辞源》。
常用工具书简介
(3)百科全书(Encyclopaedia):
百科全书有综合性和专科性之分。 《中国大百科全书》是我国从1980年起出版的第一部大 型综合性百科全书;《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则是一部专业性 百科全书。 百科全书还有其他分类法,如可以按照部头大小分为大 百科全书、小百科全书和单卷本百科全书等。
常用工具书简介
(4)类书: 中国古代特有的百科全书性质的工具书,辑录古籍中记 事、诗文、词语等资料,以供寻检和征引。因为主要采用以 类系事的分类编排方法,故称之为类书。
现存综合性类书中最著名的是唐代《艺文类聚》、宋代 《太平御览》、明代《永乐大典》和清代《古今图书集成》。 此外还有汇集某一门类知识或专考某一类事物的专门性 类书,如宋代《全芳备祖》,明代《三才图会》,清代《格 致镜原》等。
(12)地图: 地图大体分为普通地图、专业地图和历史地图三类: 普通地图综合反映地面事物和现象的一般特征,有助于 地理知识的学习和查阅。专业地图反映相关专业内容,如 《中国语言地图集》。
历史地图是反映人类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情况,内容包 括历代疆域、政区、政治形势、军事行动、经济和文化发展、 民族迁徙以及地理环境变迁等,如《中国历史地图集》。
常用工具书简介
2、工具书的种类 古今中外,工具书类型很多,划分方法也不尽相同,一般 认为工具书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字典、词典、百科全书、 类书、政书、书目、索引、年鉴、手册、表谱、图录、地图等。 (1)字典: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宋陈彭年等《广韵》(现存 最早的完整韵书)、清代《康熙字典》、《新华字典》、《中 华大字典》、《汉语大字典》、《甲骨文字典》。
工具书及其使用资料

2020/3/13
13
反切法在东汉末年已经产生,而推广盛行在魏 晋,一直沿用到清末。反切注音法就是用两个汉字 注出另一个汉字的读音,称为“某某切”(唐以前 称为“某某反”),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和声 调,合起来就是被注字的读音。如:
送 苏弄切。sū+nòng——sòng 田 徒年切。tú+nián——tián 由于语音变化,中古的很多反切根据现在的读 音,已经拼不出正确的读音来。要想完全掌握反 切,还必须了解汉语语音发展变化的历史和古今字 音的对应关系。
其四,标定义界,即用准确、简明的语言解释字义 所概括的对象的本质和特点。
吏 治人者也。从一从史,史亦声。
貘 似熊而黄黑色,出蜀中。从豸,莫声。
2020/3/13
20
5) 注音
许慎采用“读若”注音法。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其一,用音同音近字注音。如哙,咽也,从口,会声, 读若快。珣,读若宣。有时还用“读与某同”的格式, 如 ,读与私同 。 其二 引证具体材料,来限定注明读音。玤,石之似玉者, 以为系璧。从玉丰声,读若《诗》曰“瓜瓞菶菶”。䯜, 骨间黄水。从骨易声,读若《易》曰“夕惕若厉”。
2020/3/13
22
2.《说文》的流传和研究 (1)大徐小徐
现在通行的本子是北宋徐铉(916 ~ 991)校订的 本子,史称大徐本。徐铉字鼎臣,大徐本又称鼎臣本。 大徐本基本保持了许慎本子的原貌,但增补了一些被释 文字。他将经籍常见的而许慎未收的402字根据部首编 入每部之末,然后加以解说。因为这些增补的字前都冠 以“新附”,故被称为“新附字”。
2020/3/13
11
(3)按义序排列
义序法是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按照意义标准对字或词语
进行分类排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1 工具书及其使用的基本知识
6.1.1 工具书的概念
工具书是指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以特定的编排形式和检索方法,为人们迅速提供某方面的基本知识或资料线索,专供查阅的特定类型的图书。
6.1.2 工具书的特征
(1概括性和信息性
工具书是对大量文献进行提炼加工后形成的信息密集型文献,在内容上广采博收、高度浓缩,能提供完整、系统、概括的基本知识和高密度的信息资料。
(2检索性和查考性
工具书以科学的编排形式,严谨的机构体系,将原本松散无序的一次文献整合为有序的利用的知识,并且可供人们检索使用。
(3正确性和客观性
工具书一般摒弃不成熟的、有争议的、含糊不清的概念和知识,收录、客观介绍比较成熟的、可靠的、公认的、权威性的内容和观点。
6.1.3 工具书的类型
人们通常将工具书分为两大类别,即检索工具书和参考工具书。
检索工具书专门提供查找相关文献信息的线索,包括目录(书目、索引和文摘。
参考工具书是与检索工具书相对而言的,它是指根据人们的需要,把某一范围的知识或资料加以分析、综合概括或浓缩,并按照一定的方法排检,能够迅速并直接提供有关基本知识或数值(数据、事实的参考答案的图书。
参考工具书一般包括字
典、词典、类书、政书、百科全书、年鉴、手册、名录、指南、表谱、图录、总集、汇编等。
6.1.4 工具书的结构
工具书的结构大体上由前言、凡例(说明、目录、正文、辅助索引和附录补遗等几部分组成。
前言。
前言一般在工具书的最前面,主要说明工具书的编纂宗旨、编纂经过、收录范围、内容特点、使用价值等。
凡例(说明。
置于前言之后,主要介绍编纂体例、编排方法及细则、特定符号等,并辅之典型举例。
通过凡例,可以了解工具书的使用方法。
目录。
也称目次,置于凡例之后,主要反映工具书正文的编排方法,是查询正文的途径。
一般包括分类(主题类目表、词目笔画(或音序表、时间或地域表等。
正文。
是工具书的主体部分,是查阅的主要内容。
正文一般按目录表以连续号码编排。
辅助索引。
排列于正文之后,是供查阅正文部分的检索途径。
一般来说,辅助索引越多,检索途径就越广,检索效率也就越高。
附录。
附于工具书之后,包括与工具书有关的文章、图表、资料、索引等,或补充正文遗漏处须订正的事项。
其功能是扩大工具书查考功能,帮助理解正文。
6.1.5 工具书检索的特点
工具书检索(又称手工检索是检索人员采用人工匹配的方法进行检索的,它具有以下特点:
(1检索过程灵活
手工检索过程通过检索者手查、眼看、思考、比较、选择等步骤来完成,在检索过程中可以边查边考虑,如有不符合检索条件的可以及时改变检索策略。
(2检索结果准确
手工检索如果准备充分、策略得当,就能较为准确的命中检索结果,最终提供明确的文献线索或确切的知识内容,如数据、定义、公式、结论等。
(3检索不易查全
由于手工检索文献的标引深度较低,检索点较少,使得文献不容易被检索出来,检索的全面性就难得到保证。
另外,手工检索结果与检索者的检索策略和对检索工具的熟悉程度也有很大关系,如果检索者选择的检索策略不当,信息也很难查全。
(4检索速度不快
手工检索是通过人手翻阅检索工具书来检索,其速度比机器检索慢得多,尤其在检索较复杂的课题时,更是费时费力,效率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