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白鹿原》中的魔幻现实主义艺术技巧

合集下载

浅谈《白鹿原》中的魔幻现实主义艺术技巧

浅谈《白鹿原》中的魔幻现实主义艺术技巧

浅谈《白鹿原》中的魔幻现实主义艺术技巧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一部长篇小说《白鹿原》在当时逐渐消弭的文学界掀起了一股洪流,各界媒体、期刊以及出版社纷纷连载、出版,《白鹿原》一度成为诸位学者和文学评论者的研究对象。

翻开《白鹿原》,从清末民初到新中国初建,半个多世纪的风云变幻,一幅广阔的历史画面,带着黄土高原丰厚传统的文化内涵,向读者缓缓展开。

《白鹿原》虽然是现实主义作品,但又区别于传统的现实主义,陈忠实在对《白鹿原》的现实描写中掺杂了神话、魔幻的元素,他借鉴和吸收了拉美魔幻现实主义,这不仅仅在于挖掘关中文化的精神内涵,也在于通过白鹿原上近百年历史风云变幻展现儒家传统文化行将没落的悲剧命运,并在总体写实的基础上,对作品本身进行艺术上的创新,将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艺术技巧渗透进来,巧妙地融为一体,在当代文坛显得不同凡响。

而本文将就《白鹿原》中的魔幻现实主义艺术技巧做简单的分析与探讨。

一、利用各种魔幻的意象表达深刻的寓意在《白鹿原》中,最深刻而复杂的意象便为“白鹿”,对于“白鹿”,小说描写道:“一只雪白的神鹿,柔若无骨,欢欢蹦蹦,舞之蹈之,从南山飘逸而出,在开阔的原野上恣意嬉戏。

所过之处,万木繁荣,禾苗茁壮,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疫疬廓清,毒虫灭绝,万家乐康,那是怎样美妙的太平盛世!”在本文中,“白鹿”成为了白鹿原居民的命运之神,是真善美的化身,寄托着世代白鹿原居民的美好理想与愿望。

而与“白鹿”寓意恰好相反的则是“白狼”,白狼吸了猪血却不留痕迹,任何障碍都不能阻止它的攻击,揭示了社会动荡给广大人民带来的只有灾难,在白鹿原居民当中,白狼象征着永无止境的灾难,给人们带来了战争、瘟疫和死亡。

“白鹿“、“白狼”这些隐忍的象征,作者通过荒诞而魔幻的形式表现出来(例如白鹿原居民祈求白鹿使万物复苏),使得悲壮与苍凉的白鹿原的现实生活多了一份诗意化的神秘美。

二、将现实生活与人物神话化、魔幻化在《白鹿原》中的一些民间传说,作者赋予了一些神话的色彩。

电影《白鹿原》艺术风格与表现手法管窥

电影《白鹿原》艺术风格与表现手法管窥

2016年第19期故事片《白鹿原》在一片麦浪滚滚的镜头中展开画卷,一个厚重古老的秦人生活与命运、繁衍与斗争的历史扑面而来,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白鹿高原映入眼帘,一个中国近代女性辛酸悲凉的情感历程由此展开,随着宽银幕画面蒙太奇式的徐疾变化,电影把观众带入一个旧中国沧桑巨变、军阀混战、饥荒遍野、艰难求生、抗争命运、反抗枷锁的时代和陕西渭北高原天广地阔、浮云滚滚、麦浪金黄、老腔声声、黑夜里油灯闪烁、女人与孩子痛苦呻吟和呐喊的禁锢岁月。

一、 厚重的历史文化背景陈忠实的小说《白鹿原》通过两个家族史来透视民族灵魂的历史,它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力求正面关照中华文化以及这种文化培育的人格,力图站在时代的,民族的,特别是文化的高度来审视历史。

作品独尊文化视角,发现并描绘了一系列颇具魅力的人物,白嘉轩便是宗法文化的人格代表,而鹿子霖则是宗法文化另一极端的乡原式的贪婪和奸狡之徒。

《白鹿原》交织着政治、军事、党派、家族的争斗,它的精到之处是能将其转化为文化的冲突,而激发人性的冲突——礼教与人性、天理与人欲、心灵与肉体的冲突,于是,它呈现出文化交战的惨烈图景。

不可否认,这部作品有强烈的“史的意识”,小说以白鹿原为时空,展开了近半个世纪的重大历史变迁。

整部作品对传统文化的肯定多于批判,这是这部作品的现实主义表现的独到之处,也是其成为史诗巨著的价值所在和成功的主要因素。

原作中人物众多,关系复杂,有三组人物主线贯穿小说的始终,一组是白嘉轩、鹿子霖、田福贤的人物群体,田福贤是位政客,在风云变幻的历史和白、鹿两家的斗争中极尽所能,耍尽手段,游走江湖。

而白嘉轩则是宗法文化的人格代表,他正面肯定了宗法文化的生命力和儒家文化的爱人之心,比如抗税,替老百姓分忧;同时他又是位专制者,对不守本分的男女进行制裁,如极力阻挠黑娃和田小娥拜祠堂。

白嘉轩的形象决定了《白鹿原》的灵魂,但是电影中白嘉轩的形象塑造不够到位。

第二组人物群体是黑娃、白孝文、鹿兆鹏、鹿兆海和白灵,分别是匪、国、共三条线索。

试论《白鹿原》叙事艺术

试论《白鹿原》叙事艺术

试论《白鹿原》叙事艺术作者:严国卿来源:《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20期摘要:《白鹿原》小说既有拉美的魔幻主义风格,又有中国传统的古典小说结构,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在视角的选择上以及聚焦的模式上都有着不小的进步。

本文就根据评论界关于《白鹿原》叙事艺术的空白以及对原著的了解,对这一问题展开论述希望能够对于目前《白鹿原》叙事艺术空白有所补充,不足之处还望大家批评,纠正。

关键词:《白鹿原》;叙事艺术;讨论作者简介:严国卿(1971-),男,祖籍陕西省咸阳市乾县,现为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副编审职称,研究生学历,主要研究方向为美术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0-0-011993年《白鹿原》小说一经出版立刻引发了文坛对于小说的思想性,文化性,社会性,伦理性,民俗型与政治性的热烈讨论,同时小说中的艺术技巧也渐渐地被大家所探讨,虽然众说纷纭,但是不能改变的是著作者高超的对语言运用能力,无论是其结构还是叙述都在吸引着文坛以及评论界的目光。

一方面是作者给我们呈现史诗级的画面质感,而另一方面是作者客观的对于革命背景下普通民众的真实描述,都引来大家的关注。

本文广泛地吸收了前人的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独到的意见。

一、《白鹿原》小说概要《白鹿原》主要以陕西关中平原上的白鹿村为背景,生动的为读者呈现了白鹿两个家族,祖孙三代的爱恨情仇。

纵观全书可以看到满满的民族历史感,无论是人物的塑造还是语言的作用都给人以真实感。

小说的现实主义又与之前的革命现实主义不同,它的革命现实主义更加的偏向于政治观念,更加客观现实地体现出革命背景下普通民众的思想模式,大多数的小说创作偏向于人物的个性化而偏离了生活的原始,但是《白鹿原》给我们展示的却是最原始的生活,最原始的文学,它是在当今社会中鲜少存在的特有的文化属性与规律,用一个个相对于偶然的事件把全体人物紧密联系在一起。

二、《白鹿原》叙事艺术《白鹿原》的人物结构无论是在横向还是纵向都完美地体现了小说作者对于小说的整体性平衡,小说情节基本上采取了两条线索共同存在的方式,既有情节的碰撞,又似乎有效的平行,相对于独立的情节元素使得人物感情性格更加的丰满,强弱情节的设置使得文章更加富有节奏感,进而推进情节的不断发展。

《白鹿原》的创作手法与特色

《白鹿原》的创作手法与特色

6神州文学《白鹿原》的创作手法与特色许志勋武警警官学院摘要:著名作家陈忠实创作的作品《白鹿原》,堪称经典,在其一推出这部作品时,就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得到了各方赞誉。

不仅斩获得了茅盾文学奖的殊荣,还被译为多个国家的文字被广为流传。

在这篇长篇文学作品当中,运用了多种的创作手法,比如运用了反讽的手法、象征、意象等创作手法以及对于性描写的大胆探索等创作特色。

在本文当中,对《白鹿原》从创作手法的角度出发进行了解读,从而更好地理解到作品所具有的创作特点。

关键词:《白鹿原》;创作手法;特色在我国的九十年代,有不少作家创作了大量家族小说,《白鹿原》作为其中的经典之作,有着严谨的故事架构、引人入胜的情节,并塑造了丰满的人物形象,有着深邃的思想,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但最突出其创作成果的,还是《白鹿原》当中起着支撑作用的,对作品主题及思想内涵进行表达所运用的艺术手法与所具有的创作特色。

在下文的篇幅当中,对作品的创作手法与特色进行深入的阐述及分析,以加深对作品的领悟。

《白鹿原》在这部作品,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对人性进行了深层次的揭示,但是,最让人感觉到耳目一新、赞叹不已的是在作品运用的全新的创作手法,及富特色。

此创新之举充分体现了作者在这个领域当中的不断地开拓与探索。

一、《白鹿原》对现代主义艺术手法的运用,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得以呈现:(一)反讽手法的运用有不少的人是这样来看待《白鹿原》这部作品的,认为在本质上,此作品还是属于现实主义,然而,在细小的地方又可以发现作者对现代创作方法的运用,基于此更加凸显了作品超凡的艺术魅力。

对于这个方面,作者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现代作家不应该受到现实主义本来所具有的模式的限制,而是要有所发展,要以一种全新的叙事方式,对自己所体会到的历史与现实的内容及个体对于生命的体验进行展示。

在这部作品当中,在不少地方都用了反讽的表现手法。

比如,在文章的开篇之处,作者就写到作为主人公的白嘉轩曾经娶了六任妻子,但是六任妻子都以死亡而告终。

论白鹿原的叙事艺术

论白鹿原的叙事艺术
3、对人物性格研究过多,对勾画人物起重大作用的叙事角度研究几为零人物性格研究方面的代表文章有费秉勋的《谈白嘉轩》,有陈思广的《谁是<白鹿原>中的关换一黑娃形象的叙述学研究》等。陈涌在《关于陈忠实的创作》一文中对田小娥的悲剧命运给予了深刻分析,引起了评论界的注意。李星在《世纪末的回眸》中认为“白嘉轩是陈忠实贡献于中国和世界的中国家族文化的最后一位族长,也是最后一个男子汉。在他身上包容了伟大的中国文化传统全部的价值。”参见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编:《<白鹿原>评论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此观点也基本得到人们的赞同。但目前作品人物研究主要集中在性格阐释上,几乎没有人研究怎样通过笔墨凸现人物的性格。在叙事学理论中,叙事视角的设置对人物形象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叙述者通过对叙事距离的调节体现他对人物的评价,也往往通过选择是否进入人物内心来调节人物结构的主次轻重等等。没有看到叙事视角的变换,就难以真正理解人物的面貌。
关键词:叙事结构;叙事时间;叙事角度
The BaiLuYuan "by the power and power self-limited method, multi-purpose external form, with less focused on internal, the comment, review of the intervention and the irony of the intervention intervention is a useful disguise. The whole works in perspective inherits the classical novel tradition, focus on innovation has its own characters' tragedy by external focus. Works too much comment intervention is a weakness. In short, the BaiLuYuan "narrative structure by Latin American magic realism, classical Chinese novels in the 1980s, the prevalence of new historicism novels. It is the Chinese classic novel narrative time influence, the breakthrough. It basic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lly is the narrative Angle of Chinese, but in the use of a focus on innovation.

浅析《百年孤独》与《白鹿原》的魔幻性与现实性

浅析《百年孤独》与《白鹿原》的魔幻性与现实性
t h e r e f o r e t h e y p r e s e n t U S a h i s t o r i c a l p i c t u r e w h i c h i s c o l o r f u l a n d u n i q u e .
r e a l i t y .T h e n o v e l s c o mb i n e d t h e s h o k i n g r e a l i t y w i t h t h e f a n t a s y o r i g i n e d f r o m t h e my t h s . An d
1 作 品细节上 的魔幻性
《 百年孤独》 与《 白鹿原》 这两部作品中许多细节
描写都是充满着神奇与怪诞 的,主要灵感源于一些
个是来 自中国,两人的文化背景完全不同 ,然而他 们却不约而 同地采用 了魔幻现实 主义 的手法来 进
行 长篇小说 的创作 ,并 且都 取得 了很大 的成 就 。
真” 的魔幻现实 主义创作原则 ,怎样利用巧妙的构
思和想象 ,把触 目 惊心的现实和源于神话 、传说的
幻想结合起来 ,形成色彩斑斓 、风格独特的历史画
卷的。
部 著名 的代表作 ,那就是《 百年孤独》 与《 白鹿原》 。
尽 管 两 部作 品 的作者 加 西 亚 ・ 马尔 克 斯 与 陈忠 实 分 别 来 自不 同 的 国家 ,一 个 是来 自哥 伦 比亚 ,而另 一
节的发展等方面都充满 了魔幻性 ,但魔幻的外衣下隐藏的却是现实性。它们把触 目惊心的社会现
实和 源于神 话传 说 的幻 想结 合起 来 ,形成 了 色彩斑 斓 、风格 独特 的历 史 画卷 。
关键词

_白鹿原_的现实主义精神初探_夏祖恩

_白鹿原_的现实主义精神初探_夏祖恩

《白鹿原》的现实主义精神初探夏祖恩摘 要:陈忠实的小说《白鹿原》是一部反映渭河平原50年变迁的长篇巨著。

《白鹿原》的现实主义精神是深刻的,且多方位的。

有反映半个世纪时代巨变的历史现实主义,还有反映中国封建社会农业文化思想的现实主义、反映善恶兼有的人性现实主义、反映国共两党的政治实际的政治现实主义、反映世事变幻莫测,人生沉浮无准的尘世现实主义。

作者把现实主义精神凝结于小说之中。

《白鹿原》的重要价值便在于斯。

关键词:《白鹿原》;现实主义精神;初探中图分类号:I 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421(2000)03-0001-09陈忠实的小说《白鹿原》是一部反映渭河平原50年变迁的长篇巨著,展现一幅中国农村斑斓多彩、触目惊心的历史画卷。

《白鹿原》的主人公白嘉轩六娶六丧,小说神秘的序曲,预示着不祥。

果不其然,一个家族两代子孙,为争夺白鹿原的统治而争斗不已,映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活剧:巧取风水地,恶施美人计,孝子为匪,亲翁杀媳,兄弟相煎,情人反目……大革命、日寇入侵、三年内战,白鹿原翻云覆雨,王旗变幻,家仇国恨交错缠结,冤冤相报代代不已……古老的土地在新生的阵痛中颤栗。

这就是小说的主要内容。

小说《白鹿原》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长篇力作。

”其艺术成就令人瞩目。

本文爰就小说的现实主义精神作些探索。

一般说来,一部小说或多或少,直接或间接都有现实主义精神,否则,小说的价值意义就无以可言。

然而,小说《白鹿原》的现实主义精神更为凸显,《白鹿原》的重要价值便在于斯。

小说《白鹿原》的现实主义精神是深刻的,且多方位的。

有反映半个世纪时代巨变的历史现实主义;也有反映国共两党的政治实际的政治现实主义。

小说在人物的思想意识、品格人性、世宦沉浮等方面的描述上也浸染着现实主义色泽。

一、反映“白鹿原”半个世纪时代巨变的历史现实主义《白鹿原》小说开头伊始,就展现给读者一幅清末北伐战争时期的中国农村图景。

小说主人公白嘉轩的父亲白秉德是清末农民,那时的小农为免遭破产,拼死拼活在田间劳作。

《白鹿原》——一部荒诞现实主义的民族史诗

《白鹿原》——一部荒诞现实主义的民族史诗

2024年云南省临沧市小升初六年级数学应用题专项冲刺四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 得分:________一、应用题(精选150道题;要求一、审题:在开始解答前,应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的意思、数量关系、问题是什么,以及需要几步解答;二、注意格式:正确使用算式、单位和答语;三、卷面要求:书写时应使用楷书,尽量避免连笔,字迹稍大,并注意排版;四、π一律取值3.14。

)1.师徒两人同时加工一批零件,师傅每时加工45个,徒弟每时加工30个,几时后,师傅比徒弟多加工60个零件?2.甲乙两地相距496千米,一辆客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64千米,行驶1小时后,一辆货车从乙地开往甲地,每小时行56千米,货车开出几小时后与客车相遇?3.师徒二人4.5小时共同加工了270个零件.师傅平均每小时加工45个,徒弟平均每小时加工多少个?4.体育用品商店里一副羽毛拍55元,一个羽毛球3元.如果一副羽毛球拍和若干个羽毛球算一套体育用品,体育刘老师用250元买了这样的3套还找回22元,每套里有几个羽毛球?5.甲、乙两地相距270千米,一辆汽车以每小时52.5千米的速度从甲地驶向乙地,这辆汽车行驶4.75小时能否到达乙地?6.某校五年级有学生108人,六年级有学生96人.在一次全校活动中,要把两个年级的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小队,每个小队的人数最多是多少?7.一个养鸡场养鹅800只,养鸭970只,养鸡的只数比鹅、鸭的总数少150只,养鸡多少只?8.服装厂要加工一批服装.第一车间和第二车间同时加工60天正好完成.已知第一车间加工的服装占服装总数的45%,第二车间每天加工132件.第一车间每天加工多少件?9.一块梯形试验田,下底长18m,上底和高都是3.6m,这块试验田占地多少平方米?10.工厂组织三人外出学习小组,甲组28人,乙组33人,丙组41人,各乘汽车一辆,途中丙车出了故障,车上人需分乘甲乙两车,如何分配,才能使甲乙两车的人数相等?11.我们一共有30人要过河,大船可坐6人,租金35元,小船可坐4人,租金20元,怎样租船最省钱?12.王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一张长是32厘米,宽是15厘米的长方形彩纸,最多可以剪成边长是2厘米的正方形纸多少张?13.甲、乙两辆汽车从相距580千米的东、西两地相向而行,甲车平均每小时行48.6千米,当甲车行驶了80千米时,乙车每小时51.4千米时速度开始行驶.①乙车行驶了几小时和甲车相遇?②相遇时,乙车行驶了多少千米?14.今年植树节,学校种植了160棵松树,12棵没有成活,今年植树的成活率是多少?15.有甲、乙两粮仓,甲粮仓比乙粮仓多存粮36吨,现在从甲、乙两个粮仓各运走50吨粮食,这时乙粮仓剩下的是甲粮仓的1/5.甲乙两个粮仓原来各存粮多少吨?16.一个长方形,长是宽的4倍,长是24分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17.A、B两座城市相距1075千米.两辆汽车同时从甲城和乙城出发,相向而行,每小时分别行120千米和95千米.经过几小时两车相遇?18.六年级同学参加植树活动,成活90棵,9棵没有成活,成活率是多少百分数?19.停车场里有轿车和六轮卡车共25辆,一共有116个轮子,轿车和六轮卡车各有多少辆?20.王老师买了5个足球和3个篮球共花了505元,已知每个足球68元,那么每个篮球多少元?(列方程)21.同学们在操场上围成一个正方形玩游戏,每边18个同学,一共有几个同学在玩游戏?22.仓库里有一批大米,第一天运出全部大米的一半少2吨,第二天运出余下的一半多3吨,这时仓库里还剩下12吨,仓库里原有大米多少吨?23.甲、乙、丙三人比赛200米跑步,当甲跑到150米处,比乙领先25米,比丙领先50米,问(1)如果三人的速度不变,当甲跑到终点处,乙比丙领先多少米?(2)如果乙速度不变,丙提高一倍,那么丙能否在乙之前到达终点?如果丙到终点时,乙离终点多远?24.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是一个半透明的“方盒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白鹿原》中的魔幻现实主义艺术技巧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一部长篇小说《白鹿原》在当时逐渐消弭的文学界掀起了一股洪流,各界媒体、期刊以及出版社纷纷连载、出版,《白鹿原》一度成为诸位学者和文学评论者的研究对象。

翻开《白鹿原》,从清末民初到新中国初建,半个多世纪的风云变幻,一幅广阔的历史画面,带着黄土高原丰厚传统的文化内涵,向读者缓缓展开。

《白鹿原》虽然是现实主义作品,但又区别于传统的现实主义,陈忠实在对《白鹿原》的现实描写中掺杂了神话、魔幻的元素,他借鉴和吸收了拉美魔幻现实主义,这不仅仅在于挖掘关中文化的精神内涵,也在于通过白鹿原上近百年历史风云变幻展现儒家传统文化行将没落的悲剧命运,并在总体写实的基础上,对作品本身进行艺术上的创新,将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艺术技巧渗透进来,巧妙地融为一体,在当代文坛显得不同凡响。

而本文将就《白鹿原》中的魔幻现实主义艺术技巧做简单的分析与探讨。

一、利用各种魔幻的意象表达深刻的寓意
在《白鹿原》中,最深刻而复杂的意象便为“白鹿”,对于“白鹿”,小说描写道:“一只雪白的神鹿,柔若无骨,欢欢蹦蹦,舞之蹈之,从南山飘逸而出,在开阔的原野上恣意嬉戏。

所过之处,万木繁荣,禾苗茁壮,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疫疬廓清,毒虫灭绝,万家乐康,那是怎样美妙的太平盛世!”在本文中,“白鹿”成为了白鹿原居民的命运之神,是真善美的化身,寄托着世代白鹿原居民的美好理想与愿望。

而与“白鹿”寓意恰好相反的则是“白狼”,白狼吸了猪血却不留痕迹,任何障碍都不能阻止它的攻击,揭示了社会动荡给广大人民带来的只有灾难,在白鹿原居民当中,白狼象征着永无止境的灾难,给人们带来了战争、瘟疫和死亡。

“白鹿“、“白狼”这些隐忍的象征,作者通过荒诞而魔幻的形式表现出来(例如白鹿原居民祈求白鹿使万物复苏),使得悲壮与苍凉的白鹿原的现实生活多了一份诗意化的神秘美。

二、将现实生活与人物神话化、魔幻化
在《白鹿原》中的一些民间传说,作者赋予了一些神话的色彩。

例如祈雨仪式。

当地人将飞升上天的关羽奉为掌管人间风雨的神,在干旱之时,居民便会去关帝庙祈雨,其中白嘉轩作为在太阳暴晒下跪倒在庙前等待神灵恩泽的一名男性,被神灵选中,附在身上为人们祈雨。

在这场仪式中,关羽作为历史人物变成了神灵,祈雨变成了农业生产活动的重要仪式,民间风俗上升到神话、传说的概念,使书中所描绘的现实生活及人物更加魔幻化。

三、打破生与死、人与鬼的界限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常常描写死而复生、亡灵再现、人鬼对话等情节,来表达更为实际而深刻的文化内容。

例如在《白鹿原》中,田小娥败坏门风被鹿三刺死,她的灵魂和怨恨之气结成了各色蛾子给白鹿原带来了灾难,她附身于婆婆,告知自己被杀的过程;附身于鹿三,哭诉白鹿原的无情和专制。

田小娥幻化的亡灵亦真亦幻,带着魔幻色彩,从本质上讲,田小娥的亡灵是自我的旁白和内心的愤怒控诉,是对遗留了中国数千年的中国宗法文化对美好人性扼杀的批判与谴责。

四、结语
上个世纪,外国文学如一场暴风雪进入我国,纷涌而来,《百年孤独》、《幽灵之家》这些具备将魔幻与神话照进现实的特点的魔幻小说,唤醒了当代中国作家沉睡已久的民族意识与文化意识,使得他们以一种全新的现代化的视角审视民族文化,而陈忠实就是带着这种时代巨变的思考和文学新潮的冲激,吸纳了部分魔幻现实主义写作的特点,再以宏观的角度反顾历史,即从“一些单一的事件上超脱出来,进入一种对生活和人的规律性思考”,从而完成了这部民族秘史的创作。

根据以上的初步分析,《白鹿原》虽然在内容和写作风格上具有魔幻现实主义的特征,但也并非实际意义上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从某种意义上讲,《白鹿原》的创作手法是契科夫所说的“无条件的真实”的现实主义,实则是对中国传统的现实主义文学的进一步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