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纤维混凝土

合集下载

混凝土中添加聚丙烯纤维的作用与方法

混凝土中添加聚丙烯纤维的作用与方法

混凝土中添加聚丙烯纤维的作用与方法一、背景介绍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由水泥、骨料和水等原材料混合而成,具有高强度、耐久性好等优点。

然而,混凝土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如易开裂、易受温度变化影响等。

为了弥补这些缺陷,可以在混凝土中添加聚丙烯纤维。

本文将重点介绍混凝土中添加聚丙烯纤维的作用与方法。

二、聚丙烯纤维的特性聚丙烯纤维是一种由聚丙烯单体聚合而成的合成纤维,具有轻、柔软、耐腐蚀、防火等特点。

聚丙烯纤维可以用于各种不同的应用领域,如纺织品、卫生用品、建筑材料等。

在建筑材料领域,聚丙烯纤维具有以下特性:1.增强混凝土的韧性和耐久性。

2.改善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3.增强混凝土的抗冲击性能。

4.提高混凝土的抗渗透性。

5.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变形。

6.改善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三、混凝土中添加聚丙烯纤维的作用混凝土中添加聚丙烯纤维可以起到以下几个作用:1.增强混凝土的韧性和耐久性聚丙烯纤维可以增加混凝土的韧性和耐久性,使其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力和拉力,从而使混凝土更加牢固和耐用。

2.改善混凝土的抗裂性能混凝土中添加聚丙烯纤维可以有效地改善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减少混凝土因温度变化和干燥引起的裂缝,并且可以在混凝土表面形成一个均匀的纤维网,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和韧性。

3.增强混凝土的抗冲击性能聚丙烯纤维可以增强混凝土的抗冲击性能,减少混凝土受到外力冲击时的损伤和破坏,从而使混凝土更加耐用。

4.提高混凝土的抗渗透性混凝土中添加聚丙烯纤维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抗渗透性能,防止混凝土遭受水侵蚀,从而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5.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变形聚丙烯纤维可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变形,防止混凝土在干燥过程中出现裂缝和变形,从而使混凝土更加稳定和耐用。

6.改善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混凝土中添加聚丙烯纤维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减少混凝土受到冻融循环的影响,从而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四、混凝土中添加聚丙烯纤维的方法混凝土中添加聚丙烯纤维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直接添加法将聚丙烯纤维直接加入混凝土中,与水泥、骨料等原材料一起混合搅拌,使其均匀分散在混凝土中。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
1,聚丙烯纤维:
聚丙烯纤维包括聚丙烯单丝纤维和聚丙烯膜裂纤维,混凝土中多使用聚丙烯膜裂纤维。

聚丙烯膜裂纤维是一种束状的合成纤维,呈网状结构,耐化学腐蚀,可抗强碱、强酸(发烟硝酸除外),对人体无毒性,但是其耐燃性差、弹性模量低、极限延伸率大,表面具有憎水性,不易被水泥浆浸湿,且在紫外线或氧气作用下易老化。

使用前应放在黑色容器或袋中,以防止紫外线直接照射而老化。

聚丙烯纤维物理力学性能见表15-94。

2,应用领域:
聚丙烯纤维用于土木工程领域,多用于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提高抗冲击性及降低自身质量等。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既可用于制作预制品,也可用于现场施工。

如用于非承重挂板、人孔盖板、下水管、上水浮体等预制构件,用于车库工业地板的路面、停车场、构造钢板上组成的复合楼板、加固河堤等现浇构件。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 纤维体积率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 纤维体积率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纤维体积率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是一种采用聚丙烯纤维作为增强材料的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裂性能和抗冲击性能。

纤维体积率是衡量聚丙烯纤维混凝土中纤维含量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从纤维体积率的定义、影响因素和应用前景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纤维体积率的定义纤维体积率是指聚丙烯纤维在混凝土中所占的体积比例。

通常用百分比表示,其计算公式为:纤维体积率=纤维体积/混凝土体积×100%。

纤维体积率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性能,较高的纤维体积率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和抗冲击性能。

二、纤维体积率的影响因素1. 纤维类型:不同类型的聚丙烯纤维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其纤维体积率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也不同。

2. 纤维长度:纤维长度的增加会提高纤维体积率,从而增强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和抗冲击性能。

3. 纤维分散性:良好的纤维分散能够提高纤维体积率,使纤维更好地分布在混凝土中,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4. 混凝土配合比:合理的配合比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有利于纤维在混凝土中的分散和均匀分布,从而提高纤维体积率。

三、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应用前景1. 建筑领域: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可以用于制作墙体、地板和屋顶等建筑构件,提高构件的抗裂性能和抗冲击性能。

2. 道路工程: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可以用于制作路面和桥梁等道路工程,提高道路的承载力和耐久性。

3. 水利工程: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可以用于制作水坝和渠道等水利工程,提高水利工程的抗渗性和抗震性能。

4. 环境工程: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可以用于制作污水处理设备和垃圾填埋场等环境工程,提高设备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纤维体积率是衡量聚丙烯纤维混凝土中纤维含量的重要指标。

合理控制纤维体积率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和抗冲击性能,从而扩大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应用范围。

随着纤维材料和混凝土技术的不断发展,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在建筑、道路、水利和环境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试验研究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试验研究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试验研究聚丙烯纤维混凝土,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高大上是不是?但其实啊,它就是在普通的混凝土里,加入了聚丙烯纤维,像给混凝土穿了一层“防护服”,增强它的性能,提升它的抗裂性和耐久性。

说得直白点,大家平常见到的水泥、沙子、石子做的混凝土,遇到裂缝、强震或者老化,容易出现大大小小的破损。

而这聚丙烯纤维一加入,就像是在混凝土里埋了个“隐形战士”,能在它遭遇压力或者拉力时,起到一种“抗干扰”的作用,防止裂纹蔓延。

所以,这玩意儿特别适合用在一些对抗裂性要求特别高的地方,比如高速公路啊,地下停车场啊,甚至一些大型的建筑物。

你说起这个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啊,真是让人惊叹。

原本普通的混凝土,靠的是沙子石子等骨料承载重力,靠水泥粘结起来。

但是,它也有个小问题,就是受外力过大时容易开裂。

想象一下,你不小心踩到刚浇好的水泥地上,一踩就变成了裂缝,那画面是不是有点丢面子?不过,聚丙烯纤维的加入,简直就像是给水泥打了个“防弹衣”,不仅能减少裂缝的发生,还能增强混凝土的抗冲击性,延长使用寿命。

简直是混凝土界的“超级英雄”!而且这东西的好处可不仅限于抗裂和抗冲击,最牛逼的地方是它的“轻便”!你别看它在混凝土里加了些纤维,其实整个重量不会增加多少,反倒是混凝土的强度和耐用度都能得到很好的提升。

想想看,原本厚重的混凝土板,借着聚丙烯纤维的力量变得更加牢固结实,反而能节省材料,减少整体的自重。

这就好比你穿上了一件羽绒服,既保暖又不沉,穿着轻松还不容易感冒。

讲个小故事。

咱们在做试验研究的时候,就有过一次挑战。

那时候,研究人员像是上了战场一样,准备对混凝土进行各种“严酷”的测试。

各种压力、震动、拉伸,甚至有些极端条件下的摔打,都试过了。

结果呢?添加了聚丙烯纤维的混凝土,简直像是“钢铁侠”一样坚强,基本没什么大的破损。

甚至那些有裂缝的地方,也能看到聚丙烯纤维牢牢地把裂缝锁住,不让它继续扩展开来。

试验做完,大家都松了一口气,心里那个激动啊,仿佛打了场“王者荣耀”一波团战,最后满满的胜利感。

混凝土中添加聚丙烯纤维标准

混凝土中添加聚丙烯纤维标准

混凝土中添加聚丙烯纤维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道路等领域的材料。

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常常在其中添加各种添加剂。

聚丙烯纤维是一种常见的混凝土添加剂,具有良好的增强作用、抗裂性能和耐久性能。

本文旨在提供一个全面的具体的详细的标准,以指导混凝土中添加聚丙烯纤维的使用。

二、聚丙烯纤维的分类聚丙烯纤维可分为直纤维和波浪纤维两种。

直纤维又可分为单丝和多丝两种,其中多丝又可分为平行排列和交错排列两种。

波浪纤维又可分为单波和双波两种。

三、聚丙烯纤维的性能要求1.纤维长度:聚丙烯纤维的长度应在6mm至48mm之间。

2.直径:聚丙烯纤维的直径应在0.1mm至0.3mm之间。

3.拉伸强度:聚丙烯纤维的拉伸强度应不低于400MPa。

4.伸长率:聚丙烯纤维的伸长率应不低于10%。

5.熔点:聚丙烯纤维的熔点应不低于160℃。

6.溶解度:聚丙烯纤维应在水中不溶。

四、聚丙烯纤维的添加量1.混凝土的添加量:聚丙烯纤维的添加量应按混凝土总重量的0.1%至0.3%计算。

2.混凝土的配合比: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聚丙烯纤维的添加量进行调整,以保证混凝土的性能。

五、聚丙烯纤维的加入方式聚丙烯纤维的加入应分两次进行。

首先将一部分聚丙烯纤维与水混合,然后加入到混凝土中进行搅拌。

待混凝土搅拌均匀后,再将剩余的聚丙烯纤维加入混凝土中进行搅拌。

六、混凝土的性能要求添加聚丙烯纤维后的混凝土应满足以下要求:1.抗裂性能: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应显著提高,裂缝宽度应小于0.1mm。

2.抗冻性能: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应不低于F200级。

3.耐久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应不低于C50级。

七、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质量控制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聚丙烯纤维应符合国家标准,并应具有检验报告。

2.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混凝土的生产过程应符合国家标准,并应有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

3.成品的质量控制:混凝土应经过相应的质量检验,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后方可使用。

八、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施工要求1.搅拌:混凝土的搅拌应均匀,时间不少于3分钟。

聚丙烯纤维在水泥混凝土中的应用及技术标准

聚丙烯纤维在水泥混凝土中的应用及技术标准

聚丙烯纤维在水泥混凝土中的应用及技术标准一、前言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水泥混凝土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而聚丙烯纤维作为一种优秀的混凝土增强材料,近年来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聚丙烯纤维在水泥混凝土中的应用及技术标准。

二、聚丙烯纤维的性质聚丙烯纤维是一种以聚丙烯为主要原料的合成纤维。

它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的特点:1. 高强度:聚丙烯纤维的强度比钢筋还要高,可以有效地增强混凝土的抗拉性能。

2. 耐久性:聚丙烯纤维具有优异的耐久性,可以有效地防止混凝土的龟裂和开裂等问题。

3. 耐腐蚀:聚丙烯纤维不会受到酸碱、盐等物质的腐蚀,可以保证混凝土的长期稳定性。

4. 良好的分散性:聚丙烯纤维可以与混凝土中的水泥、砂、石料等材料良好地分散,使混凝土的整体性能得到提升。

三、聚丙烯纤维在水泥混凝土中的应用1. 增强混凝土的抗拉性能聚丙烯纤维可以有效地增强混凝土的抗拉性能,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整体强度。

在混凝土中添加适量的聚丙烯纤维,可以减少混凝土的开裂和龟裂,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2. 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聚丙烯纤维具有优异的耐久性,可以有效地防止混凝土的开裂和龟裂。

在混凝土中添加适量的聚丙烯纤维,可以减少混凝土的维修次数,降低工程成本。

3. 提高混凝土的抗冲击性能聚丙烯纤维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抗冲击性能,从而增强混凝土的整体强度。

在混凝土中添加适量的聚丙烯纤维,可以使混凝土更加坚固耐用,降低维修成本。

4. 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聚丙烯纤维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从而减少混凝土的开裂和龟裂。

在混凝土中添加适量的聚丙烯纤维,可以使混凝土更加稳定可靠,减少维修次数。

四、聚丙烯纤维在水泥混凝土中的技术标准1. 聚丙烯纤维的长度和直径聚丙烯纤维的长度和直径是影响混凝土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聚丙烯纤维的长度应大于等于6mm,直径应在0.15-1.5mm之间。

2. 聚丙烯纤维的含量聚丙烯纤维的含量是影响混凝土性能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它以聚丙烯纤维增强混凝土的性能,具备了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

本文将从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定义、性能特点、应用范围及前景等方面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是将聚丙烯纤维与混凝土充分混合后制成的一种新型复合材料。

聚丙烯纤维是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增强纤维,其拉伸强度高、耐腐蚀性好、抗裂抗冲击性能优异,可以有效地增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抗裂性能。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不仅具备了混凝土的优点,如耐火性、耐久性和抗冻融性等,还具备了聚丙烯纤维的优点,如高强度、轻量化和耐腐蚀等,因此在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主要性能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聚丙烯纤维的加入可以大大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有效地防止混凝土的裂缝发生和扩展。

其次,聚丙烯纤维的拉伸强度高,可以有效地增加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增强混凝土的整体力学性能。

第三,聚丙烯纤维具有较好的耐久性能,能够有效地抵抗酸碱腐蚀和氯盐腐蚀,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第四,聚丙烯纤维具有较好的抗冲击性能,可以有效地减少外力对混凝土的影响,提高混凝土的抗震能力。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在各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建筑工程中,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可以用于制作墙体、地板、梁柱等结构,增强整体的抗震性能和承载能力。

在交通工程中,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可以用于制作路面、桥梁、隧道等,提高道路的耐久性和承载能力。

在水利工程中,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可以用于制作水坝、渠道、堤坝等,提高水利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在环境工程中,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可以用于制作污水处理池、垃圾填埋场等,提高环境工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随着人们对建筑安全性和耐久性要求的提高,聚丙烯纤维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它具备了传统混凝土的优点,又具备了聚丙烯纤维的优点,可以在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抗裂性能、耐久性和稳定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掺量标准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掺量标准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掺量标准
正文: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聚丙烯纤维,可以显著提高其抗裂、抗渗、抗冲击等性能。

以下是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掺量标准的详细介绍:
1. 聚丙烯纤维的掺量应根据混凝土的设计要求和工程需要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纤维的掺量范围如下:
短纤维:_(此处填写具体数值,如:6-12 kg/m³)_
长纤维:_(此处填写具体数值,如:9-15 kg/m³)_
2. 在掺加聚丙烯纤维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纤维的长度应与混凝土的粗骨料粒径相匹配,纤维长度不宜过长,以免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

纤维的掺量应均匀分布,避免出现团聚现象。

掺加纤维的混凝土应采用强制式搅拌机进行搅拌,确保纤维在混凝土中均匀分布。

3. 掺加聚丙烯纤维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混凝土浇筑前,应先将纤维与水泥、砂、石等原材料充分混合。

浇筑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确保混凝土的流动性。

浇筑后,应及时进行养护,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总结及技术指南宁波市白溪水库建设指挥部国家电力公司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中国水利水电十二工程局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在水利工程中应用研究课题组2001年4月报告核定:葛其荣报告审查:高翔、李秋生报告编写:劳俭翁、朱强、钟秉章目录1、概述 (1)2、面板特征 (1)3、面板混凝土配合比 (2)3.1面板混凝土设计指标 (2)3.2面板混凝土设计配合比 (2)3.3混凝土材料的性能 (2)3.4现场生产性试验 (4)4、混凝土施工 (5)4.1现场施工准备 (5)4.2施工顺序及施工工艺 (6)4.3混凝土浇筑 (7)5、28#试验块施工 (10)5.1混凝土设计配合 (11)5.2现场生产性试验 (11)5.3试验块施工 (11)6、混凝土检测成果 (11)6.1现场施工检测成果 (11)6.2纤维均匀性检测 (13)6.3混凝土力学性能检 (13)6.4混凝土温度检测结 (15)6.5裂缝检测 (16)6.6裂缝成因分析 (16)7、施工经验 (17)附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在溢洪道陡槽底板中的应用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指南1、概述聚丙烯纤维作为工程建筑材料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已有二十多年发展历史,但其在水工建筑物中的应用尚有待进一步试验论证。

为此,白溪水库建设指挥部委托南科院针对白溪水库大坝Ⅱ期面板混凝土进行室内试验研究,并曾将阶段成果在溢洪道进口段作过施工试验,把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反馈给南科院,并进行了配合比修正。

并于8月份提供最终配合比室内试验成果报告,为验证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在大坝面板上施工适宜性,指挥部决定于9月份在Ⅱ期面板的少量板块上进行施工工艺性试验。

试验工作在精心组织下,按照《掺改性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现场试验(施工)措施》的内容和要求,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先进行面板1#块施工,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再进行3#块和9#块的施工。

经专家组评定,建议在Ⅱ期面板上应用。

通过试验块的经验总结,对试验块暴露出的问题,如坍落度及混凝土运输时间控制、压面困难、工序衔接等问题在后续块施工中采取了相应的对策,并对混凝土拌制方式进行改进。

为进一步检验聚丙烯掺量多少对混凝土质量及施工工艺的影响,于11月30日在28#块上进行了增加聚丙烯掺量(1.2kg/ m3 )的对比试验。

白溪水库Ⅱ期面板混凝土于2000年9月20日开浇至2000年12月5日结束,历时77天,共浇筑聚丙烯纤维混凝土11000 m3。

2、面板特征Ⅱ期面板共划分33个条块,除1#、33#板块外,其余均为12m宽板块,斜长由17.33m~78.33m。

1#试验块:最大板宽8.5m,最大斜长17.33m,平均厚度31.5cm,单块混凝土方量34.5m3,单块表面积109.4m2。

3#试验块:最大板宽12m,最大斜长40.32m,表面积408.2 m2,平均板厚33.5cm,单块混凝土方量136.7 m3。

28#块:最大板宽12m,最大斜长78.2m,表面积938.3m2,平均厚度36.8cm, 单块混凝土方量345.0m3(掺1.2Kg聚丙烯试验块)。

3、面板混凝土配合比3.1 面板混凝土设计指标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抗渗标号S8,抗冻标号D100,含气量4~5%,机口坍落度6~8cm,二级配混凝土,最大骨料粒径<40mm。

3.2面板混凝土设计配合比设计配合比由南科院提供,见表1、表2。

表1 聚丙烯混凝土设计配合比表2 施工配合比3.3混凝土材料的性能本工程所用混凝土材料种类见配合比表,各种材料的基本性能(检测成果)如下:3.3.1 水泥采用宁波海螺525#普通硅酸盐水泥,其物理力学性能见表3。

表3 水泥物理力学性能3.3.2 粉煤灰选用北仑电厂粉煤灰,试验结果(见下表4)符合Ⅱ级标准,满足设计要求。

表4 粉煤灰特性3.3.3聚丙烯纤维由方大纺织化纤有限公司提供(南科院资料),其性能标准见表5。

表5 聚丙烯纤维特性3.3.4 集料本工程所用集料为白溪河道天然砂砾石经筛分后获得,试验用集料的检验结果如表6:3.3.5 外加剂外加剂选用中国水利水电十二局科研所产品,其性能指标见表7、表8。

经检验,NMR高效减水剂、BLY引气减水剂符合国标规定的一等品要求。

3.4 现场生产性试验在面板试验块施工前,于9月19日,在工地试验室对南科院A-3配合比进行试拌,拌制方量0.0398m3,测试混凝土坍落度偏小,不能达到6~8cm要求,加水300cc后,重新拌制,实测坍落度为6.7cm。

试拌测试结果见表9。

表9 混凝土坍落度和凝结时间通过试拌对A-3配合比进行调整,并经南科院复核,调整后的混凝土配合比见表10。

表10 A-3*混凝土配合比4、混凝土施工4.1现场施工准备4.1.1 砂石料系统布置砂石料加工系统布置于下游右岸、距坝顶约1000m,为面板混凝土浇筑提供各种档骨料。

4.1.2 混凝土拌和系统布置坝顶填筑至▽173.38,宽约15m,长约400m,根据其长条形地势,采用一条龙布置方案,将100m的拌和系统布置在坝顶(见附图2)。

本系统配置0.75m3拌和机3台、16m长皮带机2台、电子秤配料机4台、ZL30装载机1台。

4.1.3 坝面布置坝坡上布置两台钢筋台,2台3t卷扬机,2套无轨滑动模板,均为14m,4台5t卷扬机。

每套滑模采用2台卷扬机牵引,每台钢筋台与用1台卷扬机牵引,牵引系统由卷扬机、配重块和滑轮组成。

坝面布置有混凝土卸料受料斗,后面连接溜槽,控制混凝土入仓,斜溜槽设置在钢筋网上,并用铁丝固定,每个仓面设置两条溜槽。

4.1.4 水、电布置在坝顶前沿布置1条4″水管用于混凝土拌和及面板养护。

水源以右岸趾板上的4″水泵直供为主,以左岸叶岙溪引水为辅。

施工用电从溢洪道变压器架线至施工现场,以满足拌和系统、混凝土浇筑及照明用电,同时在坝顶布置一台100kw柴油发电机供应急使用。

4.2 施工顺序及施工工艺4.2.1 施工顺序面板混凝土浇筑从右岸向左岸跳仓浇筑,即P1-2→P33-2(先浇块)→P2-2→P32-2(后浇块)。

4.2.2 施工工艺单块面板施工工艺流程框图4.3 混凝土浇筑4.3.1 混凝土拌制4.3.1.1 混凝土拌制方式的选择除1#试验块以外的面板混凝土拌制在坝顶拌和站进行,由2~3台750升拌和机完成,采用A-3*配合比(见表10)拌制混凝土。

为便于计量,每拌混凝土按0.591m3配料(三包水泥)。

砂石料秤量由电子秤完成,水泥、粉煤灰、聚丙烯纤维、外加剂人工投放,水泥每包50kg,粉煤灰每拌27kg,在出厂时秤量装袋,聚丙烯纤维每包0.532kg,由厂家出厂时秤量包装,外加剂按用量制作容器投放,各种材料设专人投放,并做好记录。

混凝土拌制时间为5min,先干拌1min,后湿拌4min,即先按中石、小石、水泥、粉煤灰、聚丙烯纤维顺序进料,再干拌,然后加水及液体外加剂,再湿拌。

经过试验块和前期几块面板施工,发现先干拌、后湿拌的拌制方法存在以下问题:⑴混凝土坍落度变化较大。

因干拌时水泥、聚丙烯纤维、黄砂、粉煤灰粘贴在搅拌机筒壁上,拌制后的混凝土坍落度较大。

经敲打筒壁后,粘贴在筒壁上的砂浆掉下,然后加入新的拌和料,而加水量不变,拌制后的混凝土坍落度又变小,故混凝土坍落度难以控制,影响混凝土质量。

⑵环境污染严重。

干拌时水泥、粉煤灰、聚丙烯纤维飞扬,使工作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并造成材料损失。

⑶生产效率低。

为减少粘贴在搅拌筒壁上水泥砂浆,每拌一次料后就需停止进料,用榔头敲打一阵后,再进料拌制混凝土,势必延长拌制时间。

用榔头敲搅拌筒壁,虽然能敲下筒壁上的部分水泥砂浆,但筒内刀片上的砂浆很难敲干净,随着拌制次数的增加,刀片上裹满了水泥砂浆,直接影响混凝土拌制质量,因此,必须经常停机,用人工凿除刀片上的砂浆,混凝土生产效率低。

针对上述问题,我局提出取消干拌程序,直接湿拌。

为慎重起见,于10月13日,在现场做干拌1min,湿拌4min与湿拌4min的对比试验,试验成果见表11。

表11 干拌、湿拌对比试验成果表从表11试验成果看,湿拌4min能满足设计要求,为寻找最佳搅拌时间,于10月23日,在坝顶拌和系统做湿拌时间的对比试验,检测结果见表12。

表12 湿拌时间对比试验成果表经过上述试验,最终选择湿拌5min方式拌制混凝土。

4.3.1.2 坍落度的调整坍落度大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运输、振捣、强度及外观质量。

坍落度过大混凝土运输过程中易分离,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值,且出模后混凝土易下塌,表面平整度差;坍落度过小混凝土在溜槽中易发生堵塞现象,滑行困难,入仓后难以振捣,滑模时阻力大,易拉裂。

因该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较快,现场试验室的试拌结果,1h后坍落度为零。

实际施工中坍落度0.5h后损失1/2。

为寻求最佳坍落度,在施工过程中经常检测机口和仓面坍落度,并结合施工时振捣、滑模、压面等情况及时调整机口坍落度。

1#试验块开始阶段曾出现坍落度地小,难以振捣现象,经及时调整后满足施工要求,后续块施工均得到较好的控制,将机口坍落度控制在4~6cm范围内,比配合比设计值低2cm。

4.3.2 混凝土运输混凝土运输由场外运输和仓面运输两部分组成。

4.3.2.1 场外运输因拌和系统布置在坝顶,运距较短,故采用0.4m3机动翻斗车可满足混凝土运输质量,途中运输在15min之内。

4.3.2.2 仓面运输仓面采用溜槽运输,为避免因日晒、雨淋而影响混凝土质量,同时也为防止飞石伤人,溜槽顶面采用防雨布遮盖。

4.3.3 混凝土浇筑4.3.3.1 混凝土入仓、振捣机动翻斗车将成品混凝土送至所浇块坝顶受料斗,由溜槽至浇筑仓面,采用人工移动溜槽端部,不断调整混凝土入仓部位,使仓面混凝土面高度均匀,并辅以人工平仓。

入仓后停留片刻,再进行振捣,出模后的平整度较好。

仓面设φ30mm 和φ50mm两种振捣器,其数量比普通混凝土振捣多1~2台,振捣时严格按要求操作,确保混凝土内部密实。

4.3.3.2 模板滑升模板滑升速度的控制要根据入仓强度、振捣质量、坍落度大小,是否抬模及出模后是否存在塌坍现象等因素确定,1#试验块平均滑升速度1.711m/h,3#试验块平均滑升速度1.721m/h,最大滑升速度1.898m/h,最小1.576m/h。

后续块施工最大滑升速度3.12 m/h,最小0.71 m/h,平均1.92 m/h。

4.3.3.3 压面混凝土出模后立即进行一次压面,待混凝土初凝结束前完成二次压面。

从实际施工情况看,此种混凝土比普通混凝土抹面难度大,表面不易光滑,工作效率降低,抹面泥工增加1倍(安排6~7人)。

4.3.4 养护、温度检测二次压面结束后立即覆盖塑料薄膜,终凝后掀掉薄膜,覆盖草帘,并进行不间断的洒水养护。

同时1#、3#试验块进行混凝土内外部温度检测,后续块仅进行气温和若干块混凝土内部温度的检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