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通风设计说明书参考

矿井通风设计说明书参考
矿井通风设计说明书参考

矿井通风设计说明书

1、设计依据概述

1.1、矿段地质、开拓生产情况

矿区本次深部开采设计对象主要为-530m标高以下的Ⅰ号矿体和V号矿体群。

本次深部开拓设计开采的-530m标高以下的矿体赋存地质条件与上部矿体单一、品位高、厚度大、且相对稳定、完整的赋存条件,有明显的差异。这将会增加深部开采的难度,需要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

1.11、-530m以下深部开采范围内的地质储量及岩石性质:

①Ⅰ号矿体,表内矿体重2.85t/m3 ,表外矿体重 2.79 t/m3。矿石量12万吨,平均品位4.13g/t,金金属量495.53Kg。矿体硬度系数f=7~8,顶底板f=11~

12.;

② V号矿体群体重2.74 t/m3,矿石量261万吨,平均品位6.38g/t,金金属量16708.82Kg。V号矿体及顶底板硬度系数与Ⅰ号矿体大体相似。顶板平均抗压强度110.99Mpa,矿体107.42Mpa,底板101.05Mpa。

-530m标高以下至-730m深部开采范围内全部设计地质储量,矿石量273万吨,平均品位6.29g/t,金金属量17204.35Kg。

③围岩体重:2.70 t/m3。

④矿岩松散系数:1.6。

⑤自燃性:无

本次设计生产规模为80万t/a。根据计算并结合矿山实际情况,确定Ⅴ号矿体开采范围内的服务年限为6年。

1.12、矿区地形及矿区气候概况

矿区地处望儿山北麓,西临莱州湾,处于低山丘陵向海湾平原过度地带,地势平坦开阔。地面标高23.42-26.65m。

地表水体主要为万深河,其发源于金华山-望儿山之间,流经矿区东侧,向北注入渤海,全长8km。该河上游汇水面积3.90km2,源近流短,属季节性河流。

矿区属北温带东亚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依山傍海,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全年平均气温12摄氏度左右,是我国北方著名的旅游避暑和休闲度假胜地。

年降水量约610mm,属于半湿润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651.9毫米,年平均气温11.8℃,年平均相对湿度68%,年平均日照时数2698.4小时,太阳辐射总量年平均值5224.4兆焦耳/平方米,年平均风速内陆地区3-4米/秒,沿海地区4-6米/秒,全市平均无霜期210天。

1.13、现在的开拓方式

自建矿以来,为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新城金矿进行了三次开拓工程建设,形成主斜井、主竖井—辅助斜坡道、主斜坡道等多种开拓方式共存的局面。

①开拓系统

结合各方案技术经济的比较及深部通风的要求,采用深部盲竖井+辅助斜坡道开拓。该方案是在-380m中段169勘探线附近,Ⅰ号与Ⅴ号矿体之间,井筒中心坐标X=4144888.000,Y=512638.000,开凿一条净直径为5.0m的盲竖井,下掘至-928m水平,服务到-830m中段,井筒深606m(包括58m井塔),盲竖井在-320m、-350m、-380m与主竖井联接。深部开采基建期的辅助斜坡道从-550m水平延深至-630m水平,其主干线坡度为14%,弯道段、缓坡段及分段平巷联接处的坡度为5%,斜坡道平均坡度约为9%。

135139143147151155159163167171175179183187191195199

0m -200m

+31m

-400m

-600m

-800m

②开拓巷道的位置、断面形状和规格

1. 盲竖井

盲竖井布置在-380m中段(-380m中段上部有58m高的井塔)169勘探线附近,Ⅰ号与Ⅴ号矿体之间,井筒中心坐标X=4144888.000,Y=512638.000,井筒净直径φ5.0m,断面规格为φ5.0m,如图4-1。由于本次设计开采范围内的矿体

毕业设计说明范文(艺术类)

XXX 大 学 (空一格,行距:单倍行距) (空四格,行距:单倍行距) 题 目: 女性时尚高跟鞋系列设计 学 院: 美术学院 专业、年级: 艺术设计专业2007级 3 班(产品造型方向) 姓 名: 学 号: 指 导 教师: 职称: 完 成 时间: 年 月 日

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设计作品及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成都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本设计及论文成果是本人在成都大学读书期间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取得的,设计及论文成果归成都大学所有,特此声明。 学生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具、装饰物品或日常生活用品都带有色彩。因此要对他们进行统一,使他们能在同一色调上进行细微的变化,达到和谐的效果。色彩的运用会受到人的年龄、性别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人的心理感受及联想与色彩的关系问题也是息息相关的。色彩还能造成不同的空间感,每个房间都不可能单独存在一种色调,不同的区域对色彩的要求也不一样。房间布置时应选择适合的“快乐”色彩,会有助于下班回到家里后松弛紧张的神经,觉客厅、卧室,有时也会因居住者秉性不同而有差异。 (空一格) :色彩;空间;心理;关系

utilization (空一行) room places the furniture, the decoration goods or the daily life thing all have the color. Therefore must carry on the unification to them, enables them to carry on the slight change in the identical tone, achieves the harmonious effect. The color utilization can receive human's age, the sex and so on each kind of factor influence, but human's psychological feeling and the association and the color relational question also is closely linked.The color also can create the different sense of space, each room is all impossible alone to have one kind of tone, the different region is dissimilar to the color request. When room arrangement should choose suitably “joyful” the color, can be helpful after gets off work gets in the home to relax the tense nerve, thought the relaxation is comfortable.The different room function is different, the color should not be same; Is the same function room, like is similarly the living difference differently. (空一格) Color ;Space ;

水闸设计说明书_毕业设计

水闸设计说明书专业方向:水利水电建筑工程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矿井开采课程设计—终结版

《矿井开采》课程设计 说 明 书 姓名: 班级: 学号:

目录 前言 第一章采区巷道布置 第一节采区储量与服务年限 第二节采区内的再划 第三节确定采区内准备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第二章采煤工艺设计 第一节采煤工艺方式的确定 第二节工作面合理长度的确定 第三节采煤工作面循环作业图表的编制 附表

前言 一、目的 1、初步应用《矿井开采》课程所学的知识,通过课程设计加深对《矿井开采》课程的理解。 2、培养安全工程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对编写采矿技术文件,包括编写设计说明书及绘制设计图纸进行初步锻炼。 3、为毕业设计中编写毕业设计说明书及绘制毕业设计图纸打基础。 二、设计题目 设计条件: 井田境界:采区倾斜长度2800m;采区走向长度1060m; 采区境界:采区倾斜长度700m;采区走向长度1060m; 8号煤层:煤层厚0.55-2.60m,平均1.39m。顶板为砂质泥岩,底板以砂质泥岩为主,地面标高+1210m~1480m;煤层埋藏稳定。(柱状图中的84煤层)煤的容重γ=1.5t/m3。煤质中硬偏软,坚固性系数f=1.0~2.5。 =200m3/h。矿井最大涌水量Q大=4矿井开采技术条件:矿井正常涌水量Q 正 30m3/h。瓦斯相对涌出量q=12.5m3/d·t;煤尘有爆炸性,无自然发火倾向。84号煤为低灰-高灰、特低硫-高硫贫煤,生产能力30万吨 三、课程设计内容

第一章采区巷道布置 第一节区储量与服务年限 1、采区生产能力选定为30万t/a 2、采区的工业储量、设计可采储量 (1) 采区的工业储量 Z g=H×L×m× γ ………………………………………(公式1-1) 式中:Z g---- 采区工业储量,万t;H---- 采区倾斜长度,700m; L---- 采区走向长度,1060m;γ---- 煤的容重,1.50t/m3; m---- 煤层煤的厚度,为1.39米; Z g=700×1060×1.39×1.50=154.7万t (2) 设计可采储量 Z K=(Z g-p)×C ……………………………………………………(公式1-2)式中:Z K---- 设计可采储量, 万t; Z g---- 工业储量,万t; p---- 永久煤柱损失量,万t; C---- 采区采出率,厚煤层可取75%,中厚煤层取80%,薄煤层85%。本设计条件下取80%。 P=30×2×1060×1.39×1.50+15×2×(700-30×2)×1.39×1.50=13.53万t P---- 上下两端永久煤柱损失量,左右两边永久煤柱损失量,万t; Z K=( Z g-p)×C=(154.7-13.53)×0.8=112.94万t (3)采区服务年限 T= Z K/A×K …………………………………………………………(公式1-3)式中:T---- 采区服务年限,a; A---- 采区生产能力,30万t; Z K---- 设计可采储量,112.94万t;

鹤岗矿业集团峻德煤矿240万吨年新矿井设计

摘要 本设计矿井为鹤岗矿业集团峻德煤矿240万吨/年新矿井设计,共 有2层可采煤层17#、21#。煤层工业牌号为1/3焦煤,设计井田的可 采储量20700Mt,服务年限为61a。设计采用以双立井为主的联合开拓 方式,划分两个水平,六个采区。达产时采区为一采区和二采区,各 布置一个工作面,联合布置,17#、21#层单独开采。采煤方法为走向 长壁下行垮落采煤法,采煤工艺为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工艺,顶板处理 方法为全部垮落法。 矿井通风方式为分区式,通风方法为抽出式,采区通风系统为轨道上山和运输上山进风,回风上山回风,采煤工作面采用“U”型上行式通风,掘进工作面采用压入式通风,矿井容易时期设计需风量为139 m3/s,困难时期设计需风量为146m3/s。进而选出矿井主要通风机型号为BD NO-22,电动机型号为YB355M2-8,且对矿井所需通风构筑物进行布置。 关键词:通风设计矿井通风系统通风阻力

Abstract The design of mine for Hegang Junde Coal Mining Group 2,400,000 tons / year of new mine design, a total of 2 coal seam layer 17 #, 21 #. Industrial grade coal is 1 / 3 coking coal, the design of mine recoverable reserves of 20700Mt, length of service for the 61a double shaft design combined to open up the way, divided into two levels, six mining area. Mining area at the middle of a mining area and the second mining area, the layout of a face, a joint arrangement, 17 #, 21 # layers separate mining. Mining methods to falling down a long wall coal mining law, mining technology for integrated mechanized top coal caving technology approach for the entire roof falling Act. Mine ventilation for partition type, the method of taking the type of ventilation, ventilation systems for the mining area and transport up the mountain track up the mountain into the wind, to wind up the mountain back to the wind, coal face using "U"-type upstream ventilation, the use of heading face pressure-in ventilation, mine design to be easy to time the wind was 139 m3 / s, designed to be a difficult time for the air flow 146m3 / s. Elected to the main mine fan model BD NO-22, the motor model YB35M2-8,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mine ventilation required to set up their equipment. Key words :ventilation design mine ventilation system ventilation resistance

毕业设计设计说明书范文

第一章塑件分析 1.1塑件结构分析 图1-1 塑件结构图 此制品是消声器上盖,现实生活中经常看到用到,是一个非常实际的产品。且生产纲领为:中批量生产,所以我们采用注射模具注射成型。 1.2 成型工艺性分析[1] 塑件材料为尼龙,因塑件用在空压机内,表面无光洁度要求。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其抗冲击强度比一般的塑料有显著的提高,具有良好的消音效果和自润滑性能。密度1.15 g/cm3, 成型收缩率:0.4~0.7%,平均收缩率为0.55%。 第二章确定模具结构

2.1模具结构的确定 塑料模具的种类很多,大体上分为:二板模,三板模,热流道模。 二板模缺点是浇口痕迹明显,产生相应的流道废料,不适合高效生产。本模具选择二板模其优点是二板模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成本低,成型周期短。 支撑板 分型面 定模侧 动模侧 图2.1 典型的二板模结构 模架为非标准件 定模座板: 400*200*25mm 定模板: 315*200*40mm 动模板: 315*200*32mm 支承板: 315*200*25mm 推秆固定板:205*200*15mm 推板: 205*200*20mm 模脚: 50*200*60mm 动模座板 400*200*25mm 2.2确定型腔数目 2.2.1塑件体积的计算 a. 塑件体积的计算 体积为:

V a = S a ×L a =(37×35-8×25)×10-(33×36-10.5×25) ×8 =12.60cm 3 b.计算塑件的重量 根据《塑料模具设计手册》查得密度ρ取1.12g/cm 3 所以,塑件单件的重量为:m=ρV =12.60?1.12 =14.11g 浇注系统的体积为:主流道+分流道+浇口=(6280+376.8*2+12*2)/1000 ≈7.05 cm 3 粗略计算浇注系统的重量:7.05*1.12=7.90g ≈8.0g(含有冷料穴料重) 总重量:14.11*2+8.0=36.22g 2.2.2 模具型腔数目的确定 模具型腔的数目决定了塑件的生产效率和模具的成本,确定模具型腔的方法也有许多种,大多数公司采用“按经济性确定型腔的数目”。根据总成型加工费用最小的原则,并忽略准备时间和试生产原料的费用,仅考虑模具费用和成型加工费,则模具费用为 21C nC Xm += 式中Xm ——模具费用,元; 1C ——每一个型腔的模具费用,元 2C ——与型腔数无关的费用,元。 成型加工费用为 n Y N X t j 60= 式中j X ——成型加工费用,元 N ——需要生产塑件的总数; t Y ——每小时注射成型的加工费,元/h ;n ——成型周期,min 。 总的成型加工费用为n Y N C nC X X X t j m 6021++=+= 为了使成型加工费用最小,令 0=dn dX ,则 n=2 上式为按经济性确定型腔数目为2。考虑到模具成型零件和抽芯结构的设计,模具

某煤矿初步设计

某煤矿初步设计

第一章序言 为了初步了解XX勘查区的煤炭资源赋存状况及地质构造情况,为后期资源评估开发提供依据,受宁夏庆华煤化有限公司委托,安徽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承接了该区二维地震勘查工程。 2009年8月,我单位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和专家对该区进行踏勘,并进行了相关试验,此后根据试验情况在认真分析甲方提供的该矿区文字说明和部分技术图纸的基础上,结合前期二维地震工作经验,参照原煤炭部颁发的《煤炭煤层气地震勘探规范》(MT/T897-2000),编制了本次二维地震勘探设计。 第一节地质任务 参照《煤炭煤层气地震勘探规范》MT/T 897-2000及甲方要求,拟定本次二维地震勘查的地质任务如下: 1、控制测线上煤层隐伏露头,其平面位置误差不大于150m; 2、控制测线上落差大于50m的断层,其平面位置误差不大于150m; 3、控制主要煤层底板的深度。 4、初步控制边界断层的位置。

第二节 勘探区范围 根据矿方提供图纸,控制勘查区范围的拐点坐标如下: 表1-2-1 拐点坐标一览表 拐点 X Y 1 4120461.1060 36387186.3506 2 4120431.5646 36389406.0747 3 4121356.5306 36389418.2609 4 4121351.8895 36389788.1757 5 4122276.7127 36389800.3160 6 4122272.2349 36390170.1927 7 4123659.6079 36390188.3378 8 4123693.8564 36387599.6776 9 4123231.2941 36387593.4861 10 4123236.2533 36387223.6235 图1-2-1 勘探区范围示意图 N

毕业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家居设计之现代简约风格作者姓名:xxx 班级学号:装饰艺术09A1 091043034 系部:艺术系 专业:装饰艺术设计 指导教师:xXx x 年x 月x日

家居设计之现代简约风格 摘要:现代简约风格是近来比较流行的一种风格,其室内布置整体设计就两个字概括“简约”。没有繁琐的装饰,不要附加物,只要能表达出意图即可,材料多为磨砂玻璃、不锈钢和石膏板等,地面、天花板均朴素、淡雅,无一多余饰物,显得简洁、舒适、大方,令人赏心悦目,这样的设计风格崇尚少即是多,装饰少,功能多,十分符合现代人渴求简单生活的心理。因而很受那些追求时尚又不希望受约束的青年人所喜爱。 关键词:设计风格简约材料心理关系

目录 摘要…………………………………………………………………………( 2 ) 前言…………………………………………………………………………( 4 ) 1.现代简约设计风格整体介绍………………………………………………( 5 ) 1.1 简约风格的基本特点…………………………………………………( 5 ) 1.2 简约风格中的色彩搭配体现和分析………………………………( 6 ) 2.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7 ) 2.1研究背景………………………………………………………………( 7 ) 2.2 研究意义………………………………………………………………( 7 ) 3.设计概述……………………………………………………………………( 8 ) 3.1 设计理念与原则………………………………………………………( 8 ) 3.2 客厅的设计……………………………………………………………( 8 ) 3.3 厨房的设计……………………………………………………………( 9 ) 3.4 主卧的设计……………………………………………………………( 9 ) 3.5书房的设计……………………………………………………………( 10 ) 3.6卫生间的设计…………………………………………………………( 10 ) 4.其他作品欣赏…………………………………………………………………( 10)结论……………………………………………………………………………( 11 )致谢……………………………………………………………………………( 12 ) 参考文献………………………………………………………………………( 13 ) 图录……………………………………………………………………………( 14 )

煤矿工作面设计开采说明书

第一章工作面地质条件 第一部分工作面位置 XX采区采煤工作面位于三采区轨道下山北翼,走向长600米,倾斜长90米,工作面地面标高+700~ +725米,工作面标高+132.2~ +182.5米。 1、地面位置:XX采区回采工作面位于XXX以西700米,地表多为耕地,荒坡,无水体。 2、井下位置及四邻采掘情况:XX采区回采工作面位于三采区轨道下山北翼,上部为xxxx工作面(已回采结束),其余均未开采。 3、回采对地面设施的影响:XX采区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对地面影响不大。 第二部分地质概况 一、煤层简述: 本工作面设计开采为煤层结构较简单,煤层赋存总体为单斜构造,煤层倾角9°,煤层平均厚度一般0.4~14米,平均厚度5米,局部含碳质泥岩、泥岩,夹矸厚度0.1~0.8米,1~3层,含夹矸较少,结构较简单但煤层厚度变化较大。 二、地质构造: 区内无陷落柱及岩浆岩发育。该工作面顶板较稳定,底板变化大,导致煤层厚度变化较大,该下巷掘进至F8点时曾揭露一条落差°

5275<8正断层,产状07—F3点处揭示F15米的断层。在5~3为 在对其改造中又揭示一条同期沉淀构造,倾向为230°,现均已对其改造。 三、煤层储量: XX采区工作面走向长600m,倾斜长90m,面积为61280.625㎡平均,平均煤厚为5m,煤层工业储量为413644.2T,回采率按90%,可采储量372279.8T。 四、水文: 该工作面地表为丘陵及冲沟,无地表水体。故受地表水之影响很小。其上部的13231采空区内的积水以基本放净,唯标高最低处的3/h15m 左右,下巷里段位处断层边缘,放水孔中有出水现象,水量在掘进时无出水现象,但应该预防因采动引发断层滞后突氺。下巷需留设移动泵坑,F8前需建造环形水仓;合理配备排水设备;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3/min。m m/min,正常涌水量0.35最大涌水量0.~1.5五、煤层顶底板岩性: 1、顶板岩性:工作面直接顶为灰白色中粒石英长石砂岩,厚层状,层面富含云母片,俗称大占砂岩,一般厚度为15~20米。伪顶为碳质泥岩或泥岩较松软,一般厚度为0~1.6米,局部发育,随采随落。 2、底板岩性:直接底为硅质泥岩或泥岩,松软遇水膨胀,容易造成底鼓或使巷道变形,平均厚度为6米。老底为泥灰岩,一般厚度米。4米,平均为5~3为

煤矿矿井初步设计和采区设计说明

煤矿矿井初步、采区设计 一、设计原则 ㈠遵循国家发布的与煤矿建设项目有关的政策、规程、规。 ㈡遵循上一阶段设计中所确定的主要技术原则及标准。 ㈢提高设计水平,保证设计质量。使设计的矿井实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二、设计的主要依据 ㈠已批准的煤矿矿井地质报告。 ㈡国家有关煤炭工业的技术政策、规程和规等。 ㈢其他有关支撑性文件及材料,如采掘工程平面图,煤层自燃倾向性、煤尘爆炸危险性、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等。 三、设计的主要程序及步骤 ㈠煤矿矿井设计的主要程序 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初步设计及安全专篇(其他专项设计,如瓦斯抽采工程初步设计、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专项设计)→施工图设计。 ㈡煤矿矿井设计的主要步骤

1、学习有关煤矿生产、建设的政策法规,收集有关地质和开采技术资料,掌握上级管理部门对设计的具体规定。 2、明确设计任务,掌握设计依据。 3、深入现场,调查研究。 4、研究方案,编制设计。 四、初步、采区设计的主要容 初步、采区设计的主要容分为说明书、图纸、设备清册及概算书。 按照煤矿安全监察局、省煤炭工业局下发的《省小型煤矿(井工、露天)初步设计及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制指导意见(试行)》、《煤炭工业五项设计编制容》及《煤炭工业矿井工程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标准》(GB/T50554-2010)等的要求,说明书主要容为前言、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井田开拓、大巷运输、采区布置及装备、矿井通风、矿井主要设备、地面生产系统、地面运输、总平面布置及防洪排涝、电气及通信、地面建筑、给排水、采暖及供热、节能减排、职业安全卫生、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建井工期、技术经济等18个章节。 图纸主要分为采用及新制图,其中新制的图纸主要有矿井开拓方式平剖面图、采区布置及主要机械设备布置平剖面图、巷道断面图册、矿井通风系统网络图、矿井反风系统图、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平面图、地面生产系统布置平面图、矿井地面总布置平面图、井下消防及防尘洒水平面图、通信系统图、井上下供电系统图、传感器布置平面图、监测监控系统平面图、井下压风管路系统图、矿井运输线路系统图等。

2019煤矿矿井供电设计

新临江煤矿(水井湾矿井) 供电设计 (一)矿井电源 设计矿井采用两回电源线路供电,一回、二回电源来自大竹木头变电站不同电源母线端,电压10kV ,供电距离2km ,采用一趟LGJ-3×70型架空线路输送至地面变电所。 (二)电源线路安全载流量及电压降校核 1、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电源线路截面 全矿计算电流: ) (A 17.699 .01032 .1078=??= I 14.6015 .117.69===J I A n e 2mm 来自大竹县木头变电站的不同母线段导线型号均采用LGJ-3×70。 2 mm <702 mm ,满足供电要求,并留有余地。 式中:矿井最大有功负荷。 2、按长时允许负荷电流校验电缆截面 线路LGJ-3×70允许载流量:环境温度为25℃时为275A (查表),考虑环境温度40℃时温度校正系数,则Ix=275×=(A ) Ix=>I= 3、电源线路压降校核 供电线路LGJ-3×70/10kV 单位负荷矩时电压损失百分数:当cos ∮=时为%/(查表) 则电源线路电压降为:△U 1%=×2×%=%<5% 式中:电源线路长取2km 。 来自大竹县木头变电站不同母线段两回电源线路电压降均符合要求。 (三)电力负荷 1、矿井采用机械化采煤,投产时期即为最大负荷时期。机电设备布置及使用情况统计详见表10-1。 设备总台数 47台 设备工作台数 36台 设备总容量 设备工作容量 有功负荷 无功负荷 视在功率 功率因数 按补偿后功率因数达到约,则所需补偿电容容量为 ??? ? ??---=1cos 11cos 1202??P Q ??? ? ??-?--?=195.095.01 182.082.012.1078Q = 考虑到电容易的配置及矿井负荷的变化情况,变电所电容易室安装BFMR11-420-3W 型高压电容自动补偿装置2套,补偿无功功率420kvar 。补偿后: 无功功率: 视在功率:

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说明书

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写作方法指导(仅供参考)毕业设计论文是毕业设计工作的总结和提高,与从事科研开发工作一样,必须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毕业设计论文应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能反映出作者所具有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毕业设计期间,尽可能多地阅读文献资料是十分重要的,这不仅能防止重复研究,而且可为毕业设计做好技术准备,还可以学习论文的写作方法。一篇优秀的论文对启发思维,掌握论文的写作规范很有帮助。 论文的写作方法多种多样,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格式,下面仅对论文中几个主要部分的写作方法提出一点参考性意见。 一、前言部分 前言部分也常用“引论”、“概论”、“问题背景”等作为标题,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 首先阐明选题的背景和选题的意义。选题需强调实际背景,说明在计算机研究中或部门信息化建设、管理现代化等工作中引发该问题的原因,问题出现的环境和条件,解决该问题后能起什么作用等。结合问题背景的阐述,使读者感受到此选题确有实用价值和学术价值,确有研究或开发的必要性。 前言部分常起画龙点睛的作用。选题实际又有新意,意味着研究或开发的方向对头,设计工作有价值。对一篇论文来说,前言写好了,就会吸引读者,使他们对你的选题感兴趣,愿意进一步了解你的工作成果。 二、综述部分 任何一个课题的研究或开发都是有学科基础或技术基础的。综述部分主要阐述选题在相应学科领域中的发展进程和研究方向,特别是近年来的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通过与中外研究成果的比较和评论,说明自己的选题是符合当前的研究方向并有所进展,或采用了当前的最新技术并有所改进,目的是使读者进一步了解选题的意义。 综述部分能反映出学生多方面的能力。首先,反映学生中外文献的阅读能力。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同行的研究水平,在工作中和论文中有效地运用文献,这不仅能避免

电气部分 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格式模版及要求(试行)

附件1 请注意 用于排版使用 不可套用内容 坚决杜绝雷同和抄袭!

摘要 根据红旗汽车修理厂生产、销售、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设计和开发了红旗汽车修理厂物流管理系统。 关键词:信息管理系统,B/S结构,物流管理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red flag auto repair plant production, sales, management of actual demand, which means car repair shop logistics management system development. Key word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B/S structure, goods carry

目录 第1章绪论 (1)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 1.3 主要设计内容及预期目标 (2) 1.4 章节内容简介 (3) 第2章需求分析 (4) 2.1 红旗汽车修理厂概况 (4) 2.1.1 修理厂规模及简单介绍 (4) 2.1.2 修理厂物资流通概况及相关流程 (5) 2.2 红旗汽车修理厂物资流通分析 (5) 2.2.1 物资流通管理的重要性 (5) 2.2.2 物资流通的业务流程图及分析 (5) 结论 (6) 致谢 (7) 参考文献 (8) 附录1 外文文献译文.................................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2 外文文献原文.................................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3 设计系统部分源代码 . (9)

毕业设计说明书格式

附件2: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 (本科毕业论文) 题 目:空腹桁架钢框架结构 受力性能分析及试验研究 院 (部)专 班 级: 土木013 姓 名: 张三 学 号: 2001888888 指导教师: 张九光 完成日期: 2005年6月30日

目 · ················ ····························Ⅲ ABSTRACT ·······································Ⅳ 1 前 言 1.1 空腹桁架钢框架的特点及研究意义....................1 1.2 空腹桁架钢框架的研究现状..............................................3 1.3 现有研究的不足及本文的研究内容. (5) 2 空腹桁架钢框架有限元建模及验证 2.1 引言..................................................................8 2.2 弹塑性分析方法简介...................................................12 2.3 ANSYS 在空腹桁架钢框架弹塑性分析中的应用............................18 2.4 ANSYS 分析模型正确性检验............................................20 2.4.1 ANSYS 分析模型概述.........21 2.4.1.1 ANSYS ........21 2.5 小结. (21) 3 3.1 引言.................................................................23 3.2 空腹桁架钢框架与普通钢框架力学性能对比...............................26 3.3 影响空腹桁架钢框架力学性能的因素. (29) 4 空腹桁架钢框架极限承载力试验研究 4.1 试验目的·····························································30 4.2 模型设计依据·························································32 4.3 试验概况·····························································35 4.4 试验过程描述·························································38 4.5 试验结果·························

杨岐乡杉窝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

一、作用、原则和编制依据: 由于矿区围煤层赋存条件较好,储量丰富,为充分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淘汰落后生产力、优化布局,提高产业集中度,提高矿井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化水平和矿井安全保障能力,延长矿井服务年限,进一步提高煤矿企业经济效益。 本设计在严格执行《上栗县岐乡杉窝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上栗县岐乡杉窝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安全专编》等有关规程、规的基础上,根据矿井地质构造,煤层赋存情况,矿井资源储量和矿井现有条件和状态,在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尽量做到因地制宜,生产环节简单,工程量小,投资省、见效快。 编制依据 1、省煤矿2011年6月编制《上栗县岐乡杉窝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 2、省煤矿2011年7月编制《上栗县岐乡杉窝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安全专编》。 3、省煤炭行业管理办公室《关于认真贯彻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文推进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的通知》(赣煤行管字[2010]134号文); 4、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 5、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1〕15号; 6、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试行)》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1〕33号)。

7、《煤炭工业矿井监测监控系统装备配置标准》(GB 50581-2010) 8、《矿井通风安全装备标准》(GB/T50518-2010); 9、《煤炭工业矿井工程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标准》(GB/T 50554-2010); 10、《煤矿井下消防、洒水设计规》(GB 50383-2006); 11、《煤矿井下排水泵站及排水管路设计规》GB 50451-2008; 12、《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规》GB50417-2007; 13、《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AQ1056-2008; 14、《煤矿安全规程》(2011版)、《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GB50399-2006)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条例和规定; 二、矿井及改扩建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上栗县岐乡杉窝煤矿位于上栗县城南东125°方位,直距约9km,矿区有简易公路与319国道在南源相连,至上栗县城14km,至市30km,该矿井由省煤矿设计,设计生产能力为0.6Mt/a,采用平硐开拓。利用现有+480m平硐为回风平硐,利用矿区围已施工的+428.91m平硐为主平硐,开采矿区+430m标高以下煤层。由于矿井煤层大多赋存在+400~+200m标高,设计采用平硐暗斜井开采,初期自+428主平硐开口布置主、副暗斜井至+270m标高作井底车场及相关硐室。主暗斜井兼作采区轨道上山、副暗斜井兼作采区回风上山,通过+430m运输石门将主暗斜井与主平硐连通,通过+430m回风石门及+430~+480m回风斜巷将副暗斜井与+480回风平硐连通,形成生产系统。后期在2煤底板布置轨道下山及回风下山至+200m标高,开采+270m~+200m标高煤层。 主暗斜井及后期轨道下山倾角28°,采用单钩串车混合提升,担负矿

毕业论文 设计 平台使用手册 学生

毕业论文(设计)平台使用手册(学生) 一、总体功能描述 本模块的主要功能是要对学生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申请、写作的管理,实现学生能通过网络完成整个论文写作的过程,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论文进行指导、评阅。 二、毕业论文(设计)申请及写作操作流程

三、操作指南 1.毕业论文(设计)申请 (1)进入毕业论文(设计)界面 在网院网站,用学生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登陆到学生平台,点击”毕业论文”,在右侧区域,点击“毕业论文(设计)平台”图片链接(如下图)。 (2)进入毕业论文(设计)平台后,如下图。 点击毕业论文(设计)申请,此时对学生进行筛选,在当前批次,只有满足总部基础信息设置的论文申请条件时,并已选毕业论文(设计)时且在总部规定的申请时间范围内学生才可进行毕业论文的申请。 进入以下界面 学生可以分别选择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第三志愿的论文方向,点击提交按钮,信息即被提交。(论文方向列表所调用的为总部设置的当前论文方向等信息列表。)如需要改志愿,在毕业论文申请的时间范围内,可点击以下的撤销按钮,进行重新申请。 论文方向申请之后,等待总部的论文方向和指导教师的分配,在总部发布分配结果之后,学生点击毕业论文(设计)申请结果查询,呈现以下界面 2.毕业论文(设计)写作 在总部规定的毕业论文/设计写作时间,进入毕业论文/设计平台,点击“毕业论文/设计写作”链接,进入毕业论文/设计各个阶段的写作。(如下图) 在总部规定的提交时间段内,学生可以点击提交按钮,进行开题报告、初稿、二稿、终稿这四个阶段论文的上传。且在规定的答辩申请时间段内可以提交参加答辩的申请。 (1)开题报告阶段稿件的提交 点击开题报告的提交按钮,进入开题报告阶段稿件提交界面,进行论文的上传(大小不超过2M,上传格式为压缩或.doc),填写论文题目(30字以内,包括标点符号)、摘要(400字以内,包括标点符号)及关键字(50字以内,包括标点符号)等信息,点击提交按钮后,系统自动提示红色字体“上传完成”,此时信息即被提交。信息提交后,指导教师即可对提交上来的论文进行指导和评阅。 在稿件提交阶段如果指导教师未对稿件进行评阅(即未写评语),学生可以重复提交此阶段的稿件。 (2)初稿阶段稿件的提交 点击初稿的提交按钮,进入初稿阶段稿件提交界面,进行论文的上传(大小不超过2M,上传格式为压缩或.doc),填写论文题目(30字以内,包括标点符号)、摘要(400字以内,包括标点符号)及关键字(50字以内,包括标点符号)等信息,点击提交按钮后,系统自动提示红色字体“上传完成”,此时信息即被提交。信息提交后,指导教师即可对提交上来的论文进行指导和评阅。 在稿件提交阶段如果指导教师未对稿件进行评阅(即未写评语),学生可以重复提交此阶段的稿件。 (3)二稿阶段稿件的提交 点击二稿的提交按钮,进入二稿阶段稿件提交界面,进行论文的上传(大小不超过2M,上传格式为压缩或.doc),填写论文题目(30字以内,包括标点符号)、摘要(400字以内,包括标点符号)及关键字(50字以内,包括标点符号)等信息,点击提交按钮后,系统自动提示红色字体“上传完成”,此时信息即被提交。信息提交后,指导教师即可对提交上来的论文进行指导和评阅。 在稿件提交阶段如果指导教师未对稿件进行评阅(即未写评语),学生可以重复提交此阶段的稿件。 (4)二稿阶段稿件的提交 点击终稿的提交按钮,进入终稿阶段稿件提交界面,进行论文的上传(大小不超过2M,上传格式为压缩或.doc),填写论文题目(30字以内,包括标点符号)、摘要(400字以内,包括标点符号)及关键字(50字以内,包括标点符号)等信息,点击提交按钮后,系统自动提示红色字体“上传完成”,此时信息即被提交。信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说明书

前言 毕业设计是采矿工程专业本科教学中最关键、最重要的的一个环节,它由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两部分组成.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在各位指导老师,各位同学的关心和帮助下,我圆满的完成了设计工作。 本矿井设计是根据XX煤矿的原地质资料进行编写的。设计中的一些重要数据和图表都是以其地质资料、底板等高线图、综合柱状图等为依据,按照《毕业毕业设计大纲》要求进行的。 在进行设计过程中,严格依照《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矿井采矿设计手册》的要求计算和设计,注重加强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方面的学习,并注重与其它课程的联系,特别是课本与规程的衔接与配合。 设计主要分为: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井田境界及储量、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井田开拓、矿井基本巷道、采煤方法和采区巷道布置、矿井通风及安全井下运输、矿井提升、矿井通风及安全、矿井排水、环境保护等。设计在内容上以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为主线,力求在阐明基础原理的基础上,密切结合矿井的条件,采用合适的开采方法进行开采,解决了设计中的各种主要技术问题。例如在方案法中对矿井的开拓方式进行多方案比较后选定,在多目标决策中阐明了井筒位置的确定问题。此外,对某些设计技术课题(井田开拓),在几种方法中,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论述。 本次设计得到了指导老师马岳谭以及采矿工程教研室各位老师的精心指导和大力帮助。在此,向各位老师表示诚挚的谢意!由于作者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本设计的错误和不妥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目录 第一章矿(井)田地质概况 (6) 1.1 矿(井)田位置及交通 (6) 1.1.1交通位置 (6) 1.1.2地形地貌 (7) 1.1.3气象及水文情况 (7) 1.1.4矿区概况 (7) 1.2 地质特征 (8) 1.2.1地层 (9) 1.2.2构造 (13) 1.3 矿体赋存特征及开发技术条件 (13) 1.3.1煤层及煤质 (13) 1.3.3水文地质 (16) 1.4矿井地质勘探类型及勘探程度评价 (20) 第二章井田开拓 (21) 2.1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21) 2.1.1矿井工作制度 (21) 2.1.2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21) 2.2矿井境界及储量 (22) 2.2.1井田境界 (22) 2.2.2资源/储量 (22) 2.3井田开拓 (23) 2.3.1工业场地及井口位置的选择 (23) 2.3.2井筒形式的确定 (24) 2.3.3井筒数目的确定 (24)

毕业设计作品设计说明书撰写说明及要求

附件一 毕业设计作品(产品)设计说明书 撰写说明及要求 在作品(产品)设计和实现过程中,每个工作流都产生了相关文档,如需求工作流有需求规格说明书,分析设计工作流有设计说明书,实现工作流有详细的源码,测试工作流产生了测试报告。将这些文档进行整理,就形成了作品(产品)设计说明书,设计说明书应按学院规定的结构、格式排版编写。 一、设计说明书的结构设定 设计说明书由前置部分、主体部分和后置部分三大部分组成。前置部分由封面、摘要、关键词和目录四部分组成,主体部分由绪论、正文、结论三大部分组成,后置部分由参考文献、致谢和附录三大部分组成。 (一)前置部分 1、封面。封面是毕业设计的门面,提供毕业设计说明书的相应信息。要求使用统一封面,封面样式附后,封面上的所有有关信息填写准确、完整、清晰。 2、摘要。摘要是毕业设计说明书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一般应说明毕业设计的工作目的、实验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等,而重点是结果和结论。摘要中一般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计算机程序,也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术语和非法定的计量单位。

摘要页置于中文题名页后,中文摘要一般为200~300汉字左右,摘要应包括关键词。 3、关键词。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而从毕业设计说明书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的单词或术语。一般选取3-5个词作为关键词,关键词位于摘要下方,另起一行,左对齐,关键词间用分号分隔,最后一个词后不打标点符号,如有可能,尽量用《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提供的规范词。 4、目录。目录即毕业设计说明书的提纲,由毕业设计说明书的章、节、小节、参考文献、致谢等的序号、名称和页码组成。另起一页排在摘要页之后,章、节、小节分别按相应要求标出。 (二)主体部分 1、绪论(或引言)。绪论简要说明设计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和分析、设计方法、设计思路、预期结果和意义等。绪论应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不要成为摘要的注释。一般教科书中有的知识,在绪论中不必赘述。 2、正文。正文是设计说明书的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可以包括:调查对象、实验和观测方法、仪器设备、材料原料、实验和观测结果、计算方法和编程原理、数据资料、经过加工整理的图表、形成的观点、导出的结论、完成的设计等。 毕业设计说明书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真切,准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设计中引用他人的观点、结果及图表与数据必须注明出处,在参考文献中一并列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