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癌症区域医疗中心疑难危重症病种清单

合集下载

肿瘤专科医院国家癌症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2019年版)

肿瘤专科医院国家癌症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2019年版)

肿瘤专科医院国家癌症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2019年版)目录一、基本要求 (2)二、医疗服务能力 (3)三、教学能力 (5)四、科学研究能力 (7)五、癌症临床试验能力 (8)六、承担公共卫生任务情况 (9)七、落实医改相关任务情况 (10)八、医院绩效 (11)附表1.疑难危重症病种清单 (12)附表2.疑难危重症病种清单 (12)附表3.核心技术清单 (22)一、基本要求国家癌症区域医疗中心应当为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或具备相应肿瘤专科能力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所处地理位置应当交通便利,方便区域内癌症患者就医,开展的诊疗科目齐全,有与之配套的完善的医技科室,有满足医疗、教学和科研所需的医疗仪器设备、高水平人才梯队和信息化水平,有健全的医院管理制度。

医院具备较强的医疗服务辐射力和影响力,能够承担区域内疑难危重症的诊断与治疗、医学人才培养及医学科学研究等工作,其医疗技术水平、临床服务能力、医疗质量和安全、教学和科研能力达到国内或区域内领先水平。

医院切实落实医疗机构依法执业主体责任。

具体应当满足以下条件:(一)应当为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或具备相应肿瘤专科能力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二)近三年年均收治癌症患者≥5万人次,其中疑难危重病例数≥60%,肿瘤三级、四级手术病例占比≥85%;(三)肿瘤放射治疗年总人次≥5千人次,直线加速器≥5台,并有后装近距离治疗设备;(四)年均病理会诊量≥1.5万次;(五)重症监护室(ICU)床位数占医院床位总数≥1%;(六)须获得肿瘤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二、医疗服务能力主要临床专科(肿瘤外科、肿瘤内科、妇科、放射治疗科、影像诊断科、病理科、麻醉科等)医疗服务能力达到区域内领先水平;相应肿瘤专科护理能力达到区域内领先水平;具备组织开展临床研究的能力,配合国家癌症中心和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将临床科研成果向临床应用转化。

(一)临床/医技科室设置。

能提供内科、外科、麻醉科、妇科、放射治疗科、影像诊断科(包括X线、CT、MRI等)、超声科、检验科、病理科、内镜科、重症医学科、输血科、核医学科、PET-CT中心、药剂科、营养科、中医科、疼痛科等诊疗服务。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关于印发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关于印发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关于印发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部,民政部,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日期】2023.10.30•【文号】国卫医急发〔2023〕30号•【施行日期】2023.10.3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健康促进正文关于印发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的通知国卫医急发〔2023〕3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发展改革委、教育厅(教委,教育局)、科技厅(局)、民政厅(局)、财政厅(局)、生态环境厅(局)、农业农村农牧厅(局、委)、乡村振兴局、医保局、中医药局、疾控局、药监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各监管局:为贯彻党中央关于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决策部署,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和《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要求,深入开展癌症防治专项行动,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健康,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3个部门联合制定了《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

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民政部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国家药监局2023年10月30日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为贯彻党中央关于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决策部署,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要求,在《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实施方案(2019-2022年)》阶段性工作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癌症防治工作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提高病例分型填报质量 完善医院病种构成

提高病例分型填报质量 完善医院病种构成

提高病例分型填报质量完善医院病种构成病例分型是病案首页的一项重点指标,填报质量直接影响医院病种构成的合理性、绩效管理等多方面。

本文对某医院2014年~2015年病案首页该指标的填写情况进行分析,针对填写缺陷及其原因,实施系列整改,整改后该指标的数据质量得到明显提高,有助于医院病种构成的管理与评价。

标签:病案首页;病例分型;CD型率;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1 背景与现状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以及按病种付费模式的普及[1],住院病案首页作为临床诊疗信息的浓缩和数据来源,越来越引起关注,首页重点指标的内涵质量,也越来越得到重视[2]。

病例分型是2012版住院病案首页新增的重点指标之一,主要根据患者病情复杂程度、是否需紧急处理、诊治难度、预后等分为一般、急、疑难和危重。

其中,一般(A)是指病种单纯,诊断明确,病情较稳定,不需紧急处理的一般住院患者;急(B)是指病种单纯,病情较急而需紧急处理,但生命体征尚稳定,不属疑难危重病例;疑难(C)是指病情复杂,诊断不明或治疗难度大,有较严重并发症发生,预后较差的疑难病例;危重(D)是指病情危重复杂,生命体征不稳定或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需做紧急处理的疑难危重病例。

其中,CD型率(疑难危重症占有比例)反映了医院收治病患的疾病种类,是衡量医院诊疗水平的重要参考。

然而,由于病例分型具有主观性,没有统一的、硬性的判断标准,临床填写时错误也较多[3]。

本文对某大型三甲医院2014年前3季度的首页该指标的填报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平均每季度CD型率只有5.4%,远远低于《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要求的50%,也不符合医院的实际情况。

2 填写缺陷的原因分析对病例分型填写情况进行分析,发现造成填写缺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2.1首页填写培训效果欠佳虽然医院开展了病案首页填写培训,但培训内容没有针对缺陷较多的指标进行深入讲解,也没有建立有效的考勤登记来确保所有临床医师都参加培训,使医师对首页指标的概念不清晰,不了解填写的方法和依据。

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

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

附件2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一、基本要求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应当具有区域领先的医疗、教学、科研、管理水平,具有较为丰富的严重复杂创伤救治经验,在区域创伤救治体系建设中处于引领地位。

配套设施完善,创伤救治相关的诊疗科目齐全,人才梯队结构合理,具有能够满足医疗、教学、科研所需的医疗设施、设备,且有相对成熟合理的运行机制。

坚持公益性,认真落实医改相关工作要求,具备承担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援救治的能力和经验。

承担区域内创伤救治中的临床、教学、科研等方面的技术指导,积极参加创伤医学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本区域创伤医学发展。

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应当满足以下基本条件:(一)创伤中心实体化,规模满足功能定位,具备独立的创伤复苏单元、创伤病房、创伤重症监护病房,有完善的组织架构和相关专业固定的医务人员,医院每年向创伤中心投入一定的建设发展经费;(二)建立创伤综合救治团队,由核心科室(专业)和支撑科室(专业)固定人员组成,其中核心科室(专业)包括普通外科、神经外科、骨科、泌尿外科、胸外科、急诊医学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支撑科室(专业)包括心脏大血管外科、烧伤科、整形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精神科、康复医学科、介入放射科、中医科、输血科等;(三)核心科室(专业)与支撑科室(专业)中获得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分别≥1个。

二、医疗服务能力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应当具备常见创伤、严重创伤和创伤并发症的综合诊疗能力,掌握严重创伤救治所涉及的各项关键技术。

具备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并具有将科研成果向临床转化的能力,推动区域内创伤医疗救治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一)临床、医技科室设置。

具有独立设置的创伤中心以及普通外科、神经外科、骨科、泌尿外科、胸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烧伤科、整形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精神科、急诊医学科、康复医学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医学检验科、输血科、医学影像科、介入放射科、中医科。

国家癌症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2019版)

国家癌症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2019版)

国家癌症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2019版)一、基本要求国家癌症区域医疗中心应当为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或具备相应肿瘤专科能力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所处地理位置应当交通便利,方便区域内癌症患者就医,开展的诊疗科目齐全,有与之配套的完善的医技科室,有满足医疗、教学和科研所需的医疗仪器设备、高水平人才梯队和信息化水平,有健全的医院管理制度。

医院具备较强的医疗服务辐射力和影响力,能够承担区域内疑难危重症的诊断与治疗、医学人才培养及医学科学研究等工作,其医疗技术水平、临床服务能力、医疗质量和安全、教学和科研能力达到国内或区域内领先水平。

医院切实落实医疗机构依法执业主体责任。

具体应当满足以下条件:(一)应当为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或具备相应肿瘤专科能力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二)近三年年均收治癌症患者≥5万人次,其中疑难危重病例数≥60%,肿瘤三级、四级手术病例占比≥85%;(三)肿瘤放射治疗年总人次≥5千人次,直线加速器≥5台,并有后装近距离治疗设备;(四)年均病理会诊量≥1.5万次;(五)重症监护室(ICU)床位数占医院床位总数≥1%;(六)须获得肿瘤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二、医疗服务能力主要临床专科(肿瘤外科、肿瘤内科、妇科、放射治疗科、影像诊断科、病理科、麻醉科等)医疗服务能力达到区域内领先水平;相应肿瘤专科护理能力达到区域内领先水平;具备组织开展临床研究的能力,配合国家癌症中心和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将临床科研成果向临床应用转化。

(一)临床/医技科室设置。

能提供内科、外科、麻醉科、妇科、放射治疗科、影像诊断科(包括X线、CT、MRI等)、超声科、检验科、病理科、内镜科、重症医学科、输血科、核医学科、PET-CT中心、药剂科、营养科、中医科、疼痛科等诊疗服务。

(二)疑难病种诊疗能力。

近三年收治肿瘤病例中恶性肿瘤占比≥90%,提供针对疑难危重症(清单详见附表1)的治疗服务,覆盖清单所列疑难危重症病种≥80%。

附表1-疑难危重症病种清单

附表1-疑难危重症病种清单
12
2型糖尿病性坏疽
E11. 505
13
2型糖尿病伴有多个并发症
E11. 700、E11.700x033
14
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
E11.40UG63. 2*
15
糖尿病伴有醸症酸中毒
E14.100, E14. 100x011
16
糖尿病性酮症
E14. 100x012
17
糖尿病肾病V期
E14.200x215+N08. 3*
E24. 300
77
原发性色素性结节状肾上腺皮质病
E24. 800x001
78
大结节性肾上腺皮质增生
E27. 807
79
醛固酮增多症
E26.900、E26. 900x001
80
原发性醛固酮过多症
E26. 000、E26.001、 E26.000x002
81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E25.004、E25. 000
6
1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
E10. 401+G63. 2*
7
2型糖尿病伴有原症酸中毒
E11. 100、E11. 101
8
2型糖尿病性酮症
E11. 103
9
2型糖尿病肾病V期
E11.200x215+N08. 3*
10
2型糖尿病性增殖性视网膜病
E11. 300x031+H36. 0*
11
2型糖尿病足病
E11. 503
41
甲状旁腺良性肿瘤
D35. 100
42
异位甲状旁腺良性肿瘤
D35.100x002
43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E20.000x003、E20.000x012

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实施方案

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实施方案

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精神,加强医疗服务体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完善区域优质医疗资源配置,推动市级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提升市级医院的诊疗服务能力,高水平打造与“**新兴城市”相适应的市级区域医疗中心,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持续有效提升全市医疗水平,进一步推动健康XX建设,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坚持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坚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改善就医体验为目标,以不断强化学科建设、优化人才队伍、提升诊疗服务能力为重点,切实提高市级医院的疑难危重症处置水平。

二、工作目标(一)总体目标在市卫生健康委的统筹指导下,依托XX市第一人民医院、XX 市人民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共同建设全市区域医疗中心,加强资源整合,有针对性地补短板、强弱项、促发展、提质量,加快形成区域医疗服务“高地”,最大限度减少异地就医,持续提升市级医院的诊疗服务能力,到2025年,市级公立医院整体实力迈入全省前列。

(二)具体目标1学科建设目标。

(1)强专科:建成“1336”重点专科。

巩固7个省级重点专科,12个市级重点专科做好常态化管理。

对在建的3个省级重点专科、14个市级重点专科实行目标管理,力争通过验收评审。

推荐申报省级重点专科2-4个,市级重点专科9-12个。

力争到2025年拥有13个省级重点专科,36个市级重点专科。

(2)建中心:建设“82Γ治疗检查中心。

8大疑难危重与特色治疗中心即:建成创伤救治中心,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创面修复与医学美容中心、肿瘤治疗、口腔医学中心,畅通疑难危重患者快速救治通道,提高疑难危重患者的救治能力;2023年力争通过高级卒中中心现场评审;2025年建成区域化胸痛救治中心及胸痛救治联盟。

2大检查中心即:区域医学检验中心(建设1个IS015189标准化实验室),区域医学影像中心。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工作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工作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20.05.01•【文号】国卫办医函〔2020〕357号•【施行日期】2020.05.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机构与医师正文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20〕35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国家创伤医学中心、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2017年开始,我委印发了《“十三五”国家医学中心及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规划》(国卫医发〔2017〕3号),启动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规划设置工作,依托高水平医院设置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打造医学高地,提升整体和区域医疗服务能力,减少患者跨区域就医,助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各地高度重视,结合本地实际和医院发展现状,制定委省共建方案,组织符合设置标准的医院进行申报,现已完成了心血管、癌症、老年、儿童、创伤、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等类别的国家医疗中心设置工作。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快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完成委省共建工作,促进医疗资源合理分布和均衡发展,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一、统筹推进国家级中心设置建设工作(一)加大对国家医学中心支持力度。

各相关省卫生健康委要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对各国家医学中心予以支持,加大在基础建设、设备配备等方面的投入,推进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在人员编制、招人用人、薪酬分配等方面给予更大自主权,探索符合国家医学中心功能定位的补偿机制,实行适应国家医学中心发展规律的医保政策,鼓励创新药物和技术使用,支持开展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多措并举促进国家医学中心发挥辐射引领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癌症区域医疗中心疑难危重症病种清单序号疾病名称疾病诊断名称疾病诊断编码范围(国家临床版2.0)1食管结核食管结核A18.800x014+K23.0* 2脓毒症脓毒血症A41.9013舌根癌舌根恶性肿瘤C014舌癌舌恶性肿瘤C025齿龈癌牙龈恶性肿瘤C036口底癌口底恶性肿瘤C047软/硬腭恶性肿瘤腭恶性肿瘤C058口腔其他和未特指癌口恶性肿瘤C069腮腺癌腮腺恶性肿瘤C0710大涎腺其他和未特指癌大涎腺恶性肿瘤C0811扁桃体癌扁桃体恶性肿瘤C0912口咽癌口咽恶性肿瘤C1013鼻咽癌鼻咽恶性肿瘤C1114下咽癌下咽恶性肿瘤C1315下咽、颈段食管癌放疗后复发下咽恶性肿瘤/颈部食管恶性肿瘤C13/C15.016唇、口腔和咽其他癌唇、口腔和咽其他恶性肿瘤C1417食管癌食管恶性肿瘤C1518食管癌颈部食管恶性肿瘤/食管上三分之一的恶性肿瘤C15.0/C15.319食管癌胸部食管恶性肿瘤/食管中三分之一的恶性肿瘤C15.1/C15.420食管癌腹部食管恶性肿瘤/食管下三分之一的恶性肿瘤C15.2/C15.521贲门恶性肿瘤贲门恶性肿瘤C16.0 22胃食管交界癌食管胃连接处恶性肿瘤C16.0 23胃癌胃恶性肿瘤C1624十二指肠癌十二指肠恶性肿瘤C17.025小肠胃肠道间质瘤小肠恶性肿瘤/小肠交界恶性肿瘤C17+M89360/3/D37.2+M89360/126结肠癌结肠恶性肿瘤C1827回盲部早期结肠癌回盲部恶性肿瘤C18.028不可切除结直肠癌肝转移结直肠恶性肿瘤C18-C20 29BRAF突变结直肠癌结直肠恶性肿瘤C18-C20 30HER2阳性结直肠癌结直肠恶性肿瘤C18-C20 31直肠乙状结肠交接癌直肠乙状结肠连接部恶性肿瘤C1932直肠癌直肠恶性肿瘤C2033肛管癌肛管恶性肿瘤C21.134原发性肝细胞肝癌肝细胞癌C22.035原发性肝内胆管细胞癌肝内胆管癌C22.136胆囊癌胆囊恶性肿瘤C2337肝门胆管癌肝门胆管恶性肿瘤C24.000x007 38远端胆管癌胆道恶性肿瘤C2439胆管癌胆道恶性肿瘤C2440胰腺壶腹部腺癌法特壶腹恶性肿瘤C24.141胰腺癌胰恶性肿瘤C2542胰腺神经内分泌癌和高增殖活性的胰腺神经内分泌瘤胰恶性肿瘤C25+M82460/343胰尾癌胰尾恶性肿瘤C25.2 44鼻腔和中耳的恶性肿瘤鼻腔和中耳的恶性肿瘤C30 45鼻窦恶性肿瘤鼻窦恶性肿瘤C31 46副鼻窦癌鼻窦恶性肿瘤C31 47喉癌喉恶性肿瘤C32 48气管癌气管恶性肿瘤C33 49肺癌肺恶性肿瘤C34 50主支气管恶性肿瘤,主支气管恶性肿瘤,C34.0 51肺上叶恶性肿瘤肺上叶恶性肿瘤C34.1 52肺中叶恶性肿瘤肺中叶恶性肿瘤C34.253肺下叶恶性肿瘤肺下叶恶性肿瘤C34.354右肺中上叶恶性肿瘤右肺中上叶恶性肿瘤C34.800x001/C34.801 55右肺中下叶恶性肿瘤右肺中下叶恶性肿瘤C34.800x002/C34.802 56左肺上下叶恶性肿瘤左肺上下叶恶性肿瘤C34.800x003/C34.80357广泛期小细胞肺癌肺恶性肿瘤+小细胞癌C34+(M80410/3-M80453/3)58胸腺恶性肿瘤胸腺恶性肿瘤C3759纵隔恶性肿瘤纵隔恶性肿瘤C38.1-360纵隔肿瘤纵隔肿瘤D38.361胸膜肿瘤胸膜肿瘤D38.262上肢长骨恶性肿瘤上肢长骨恶性肿瘤C40.063下肢长骨恶性肿瘤下肢长骨恶性肿瘤C40.264膝关节恶性肿瘤膝关节恶性肿瘤C40.200x005 65下肢软组织恶性肿瘤下肢软组织恶性肿瘤C49.266上肢软组织恶性肿瘤上肢软组织恶性肿瘤C49.167颅面部神经纤维瘤颅面神经良性肿瘤D33.3+M95400/0 68脊柱恶性肿瘤脊柱恶性肿瘤C41.269骨盆恶性肿瘤骨盆恶性肿瘤C41.470上肢恶性黑色素瘤上肢(包括肩)恶性黑色素瘤C43.671下肢端恶性黑色素瘤下肢(包括髋)恶性黑色素瘤C43.772恶性胸膜间皮瘤胸膜间皮瘤C45.073腹膜后恶性肿瘤腹膜后腔恶性肿瘤C48.074腹膜后肿瘤腹膜后肿瘤D48.375软组织肉瘤结缔组织和软组织恶性肿瘤C4976躯干结缔组织恶性肿瘤躯干结缔组织和软组织的恶性肿瘤C49.677局部晚期乳腺癌乳房恶性肿瘤C5078初诊四期乳腺癌乳房恶性肿瘤C5079不可触及乳腺癌乳房恶性肿瘤C5080多中心乳腺癌乳房恶性肿瘤C5081隐匿性乳腺癌乳房恶性肿瘤C5082乳腺癌乳房恶性肿瘤C5083曲妥珠单抗耐药的HER2阳性乳腺癌乳房恶性肿瘤C5084内分泌治疗耐药的复发转移性管腔型乳腺癌乳房恶性肿瘤C5085三阴性乳腺癌乳房恶性肿瘤C5086多程治疗后的HER2阳性乳腺癌乳房恶性肿瘤C5087妊娠期乳腺癌乳房恶性肿瘤C5088乳腺髓样癌乳房恶性肿瘤C50+M85100/3 89外阴恶性肿瘤外阴恶性肿瘤C5190外阴恶性黑色素瘤外阴恶性肿瘤+恶性黑色素瘤C51+M87200/3 91阴道恶性肿瘤阴道恶性肿瘤C5292阴道恶性黑色素瘤阴道恶性肿瘤+恶性黑色素瘤C52+M87200/3 93宫颈恶性肿瘤子宫颈恶性肿瘤C5394宫颈恶性黑色素瘤宫颈恶性肿瘤+恶性黑色素瘤C53+M87200/3 95子宫内膜恶性肿瘤子宫内膜恶性肿瘤C54.196子宫恶性肿瘤子宫体恶性肿瘤/子宫恶性肿瘤C54/C55 97卵巢恶性肿瘤卵巢恶性肿瘤C5698卵黄囊瘤卵巢恶性肿瘤+内胚窦瘤C56+M90710/3 99输卵管恶性肿瘤输卵管恶性肿瘤C57.0 100阴茎癌,腹股沟淋巴结转移阴茎恶性肿瘤C60101前列腺癌,新辅助治疗后前列腺恶性肿瘤C61102前列腺癌,放疗后前列腺恶性肿瘤C61103前列腺癌,TURP术后前列腺恶性肿瘤C61104前列腺癌前列腺恶性肿瘤C61105去势抵抗型前列腺癌前列腺恶性肿瘤C61106睾丸恶性肿瘤,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睾丸恶性肿瘤C62107睾丸非精原细胞瘤睾丸恶性肿瘤C62108肾巨大肿瘤肾肿瘤D41.001 109肾完全内生性肿瘤肾肿瘤D41.001 110特殊位置肾肿瘤肾肿瘤D41.001 111肾癌伴肾静脉瘤栓肾恶性肿瘤C64112肾癌伴腔静脉瘤栓肾恶性肿瘤C64 113肾癌腹腔转移肾恶性肿瘤C64 114肾盂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肾盂恶性肿瘤C65 115肾盂癌肾盂恶性肿瘤C65 116输尿管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输尿管恶性肿瘤C66 117膀胱癌膀胱恶性肿瘤C67 118脐尿管癌脐尿管恶性肿瘤C67.7 119眼和附器恶性肿瘤眼恶性肿瘤C69 120脑脊膜恶性肿瘤脑脊膜恶性肿瘤C70 121大脑胶质瘤脑恶性肿瘤C71 122脑瘤脑恶性肿瘤C71 123小脑转移瘤小脑继发恶性肿瘤C79.309 124小脑胶质瘤小脑恶性肿瘤C71.6125颅底肿瘤颅底恶性肿瘤/颅底脑膜瘤/颅底良性肿瘤/颅底肿瘤C71.900x006/D32.000x038/D33.202/D43.200x004126颅底沟通肿瘤颅底沟通恶性肿瘤/颅底沟通肿瘤C72.800x002/D43.200x003127髓内恶性肿瘤脊髓恶性肿瘤C72.0128局部晚期甲状腺癌累及喉、气管、食管、动脉甲状腺恶性肿瘤C73129甲状腺癌甲状腺恶性肿瘤C73130盆腔肿瘤盆腔肿瘤D48.700x009/D48.715/D48.716131腹腔假粘液瘤腹部恶性肿瘤C76.2+M84701/3 132肺转移瘤肺继发恶性肿瘤C78.0133广泛腹膜转移的胃肠道肿瘤腹膜后和腹膜继发性恶性肿瘤C78.6134肝转移癌肝继发恶性肿瘤C78.7135复发转移性头颈部肿瘤头部继发恶性肿瘤/颈部继发恶性肿C79.800x806/C79.834/C瘤/头颈部皮肤继发恶性肿瘤79.201-C79.203 136脑转移瘤脑和脑膜继发性恶性肿瘤C79.3 137恶性肿瘤脑转移脑和脑膜继发性恶性肿瘤C79.3 138恶性肿瘤脑膜转移脑和脑膜继发性恶性肿瘤C79.3 139大脑转移瘤大脑继发恶性肿瘤C79.302 140小脑转移瘤小脑继发恶性肿瘤C79.309 141骨转移瘤骨和骨髓继发性恶性肿瘤C79.5 142盆骨继发恶性肿瘤盆骨继发恶性肿瘤C79.500x024 143下肢骨继发恶性肿瘤下肢骨继发恶性肿瘤C79.508 144脊柱继发恶性肿瘤脊柱继发恶性肿瘤C79.509 145肾上腺转移瘤肾上腺继发性恶性肿瘤C79.7 146关节继发恶性肿瘤关节继发恶性肿瘤C79.500x011 147霍奇金氏淋巴瘤霍奇金病C81148淋巴瘤恶性淋巴瘤C81-C85 149非霍奇金氏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C82-C85 150复发难治性B细胞淋巴瘤B-细胞淋巴瘤C85.1151晚期儿童间变细胞淋巴瘤间变性大B细胞淋巴瘤/间变大细胞淋巴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K阳性C83.305+M96805/3/C85.709+M97142/3/C85.721+M97141/3152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原发中枢神经系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C83.300x006153晚期儿童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免疫母细胞(弥漫性)非霍奇金淋巴瘤C83.4154晚期儿童伯基特淋巴瘤伯基特淋巴瘤C83.7+M96870/3 155伯基特淋巴瘤伯基特淋巴瘤C83.7+M96870/3 156套细胞淋巴瘤外套细胞性淋巴瘤C83.812+M96730/3 157蕈样霉菌病蕈样真菌病C84.000+M97000/3 158外周T细胞淋巴瘤周围T细胞淋巴瘤C84.4159NK/T淋巴瘤NK/T-细胞淋巴瘤C85.707+M97190/3 160脾淋巴瘤脾淋巴瘤C85.900x020 161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白血病T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C91.000x016 162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胰良性肿瘤D13.6+M85030/0163胰腺囊腺瘤胰良性肿瘤D13.6+M84400/0 164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胰腺交界性肿瘤D37.700x003+M84520/1165胰腺导管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胰腺交界性肿瘤D37.700x003/D37.705/D37.706166脊柱良性肿瘤脊柱良性肿瘤D16.6 167脾血管瘤脾血管瘤D18.000x044 168腹膜后脂肪瘤腹膜后脂肪瘤D17.702 169腹膜后巨大肿瘤腹膜后肿瘤D48.3 170脑膜瘤脑膜瘤D32171脑室肿瘤脑室肿瘤D43.000x002/D43.002/D43.003172后颅窝良性肿瘤颅窝良性肿瘤D33.200x003 173三叉神经鞘瘤三叉神经良性肿瘤D33.305+M95600/0 174听神经鞘瘤听神经良性肿瘤D33.308+M95600/0 175髓内肿瘤脊髓肿瘤D43.4176垂体瘤垂体瘤D35.2177颅咽管瘤颅咽管交界性肿瘤D44.4+M93500/1178脊柱交界性肿瘤脊柱交界性肿瘤D48.000x006/D48.012/D48.013179室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I47.2180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J80181呼吸衰竭呼吸衰竭J96182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食管炎K20183返流性食管病变食管返流K21.0/K21.900/K21.901 184贲门失弛缓贲门弛缓不能K22.0185食管良性溃疡食管溃疡K22.1186贲门炎性增生性病变贲门狭窄K22.2187慢性胃炎慢性胃炎K29.5188炎症性肠病溃疡性肠炎K51189急性肝衰竭急性肝衰竭K72.0190胰腺囊肿性病变胰腺囊肿K86.2191胆管细胞癌胆管癌C22.101+M81600/3192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神经内分泌肿瘤/癌D37.700x003+M82402/1 /C25+M82460/3193胃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神经内分泌肿瘤/癌M82402/1/M82460/3 194转移性神经内分泌癌转移性神经内分泌癌M82460/6195炎性乳癌乳房恶性肿瘤C50196炎性乳腺癌乳房恶性肿瘤C50197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嗜铬细胞瘤/恶性嗜铬细胞瘤D35.0+M87000/0 /C74+M87000/3198异位嗜铬细胞瘤嗜铬细胞瘤/恶性嗜铬细胞瘤M87000/0/M87000/3 199转移性黑色素瘤转移性黑色素瘤M87200/6200胃的胃肠道间质瘤胃肠道间质性瘤/恶性胃肠道间质瘤D37.1+M89360/1 /C16+M89360/3201恶性间质瘤恶性胃肠道间质性瘤M89360/3202小肠间质瘤胃肠道间质性瘤/恶性胃肠道间质瘤D37.2+M89360/1 /C17+M89360/3203野生型胃肠道间质瘤胃肠道间质性瘤/恶性胃肠道间质瘤M89360/1/M89360/3 204高危型生殖细胞肿瘤生殖细胞瘤M90610/3-M90650/3 205恶性畸胎瘤恶性畸胎瘤M90800/3206急性肾衰竭急性肾衰竭N17207浆细胞性乳腺炎浆细胞性乳腺炎N61.x06208心源性休克心源性休克R57.0209感染性休克感染性休克R57.2210急性肾功能不全急性肾功能不全N17.900x002/ N17.900x003/ N17.900x004211直肠癌术前放疗恶性肿瘤术前放射治疗Z51.001212直肠癌术后放疗恶性肿瘤术后放射治疗Z51.002 213复发转移直肠癌放疗恶性肿瘤放射治疗Z51.003214大面积(>体表面积1%)皮肤恶性肿瘤皮肤恶性肿瘤C43/C44215转移性皮肤恶性肿瘤皮肤继发性恶性肿瘤C79.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