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初一)生物 呼吸作用(一)
七年级生物植物的呼吸作用_图文

五、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
光能
二氧化碳 + 水 叶绿体 有机物(储能) + 氧气
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分解
有机物(储能)+ 氧 线粒体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五、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进行场所
叶绿体
线粒体
对光需求 物质变化 能量变化
在光下进行 有光无光均可进行
实验验证 : “实验一”说明 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时吸收 氧气
:
“实验二”说明 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时释放 二氧化碳
:
“实验三”说明: 萌发的种子进行呼
吸时产生 热量
三 、呼吸作用的公式和实质
有机物(储能)+氧气 线粒体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四 、植物呼吸作用的意义
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无机物合成有 机物
贮存能量
有机物分解成 无机物
释放能量
在黑暗 处
在光 下
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同时进行
光合作用停止, 只进行呼吸作用
六、植物的呼吸作
用与人类生产、生 活的关系
水果的低温保鲜 水果的低温保鲜
粮食的保存 粮食的保存
13.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实质上都包含着两个
转化:一是 物质 转化,二是 能量 转 化。呼吸作用所分解的 有机物 正是光合作 用的产物;呼吸作用所释放的 能量 ,正 是光合作用储存在 有机物 的 能量 。
实验验证 :
第2节 呼吸作用
一、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
提出问题: 植物的呼吸作用吸入什么气体?呼出什么气体? 作出假设: 植物的呼吸作用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七年级生物呼吸作用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呼吸作用知识点七年级生物呼吸作用知识点在平平淡淡的学习中,是不是听到知识点,就立刻清醒了?知识点就是学习的重点。
掌握知识点是我们提高成绩的关键!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年级生物呼吸作用知识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名词:1、呼吸作用(不是呼吸):指生物体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它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2、有氧呼吸:指细胞在有氧的参与下,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
3、无氧呼吸:一般是指细胞在无氧的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等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4、发酵:微生物的无氧呼吸。
语句:1、有氧呼吸:①场所:先在细胞质的基质,后在线粒体。
②过程:第一阶段、(葡萄糖)C6H12O6→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细胞质的基质);第二阶段、2C3H4O3(丙酮酸)→6CO2+20[H]+少量能量(线粒体);第三阶段、24[H]+O2→12H2O+大量能量(线粒体)。
2、无氧呼吸(有氧呼吸是由无氧呼吸进化而来):①场所:始终在细胞质基质②过程: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相同;第二阶段、2C3H4O3(丙酮酸)→C2H5OH(酒精)+CO2(或C3H6O3乳酸)②高等植物被淹产生酒精(如水稻),(苹果、梨可以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高等植物某些器官(如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产生乳酸,高等动物和人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
3、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和联系①场所: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②O2和酶: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不需O2,;第三阶段:需O2,第一、二、三阶段需不同酶;无氧呼吸--不需O2,需不同酶。
③氧化分解:有氧呼吸--彻底,无氧呼吸--不彻底。
④能量释放:有氧呼吸(释放大量能量课后练习:1.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把呼吸作用比作碳和氢的“缓慢燃烧过程”,现在理解也有些道理,原因是呼吸作用和物质的燃烧共同点()①都是物质的氧化分解过程②都能产生二氧化碳等产物③都能释放能量④都能产生ATP⑤都能在细胞外进行⑥都必需在细胞内进行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⑥2.呼吸作用也叫细胞呼吸,因为()A.呼吸作用必需在细胞内才能完成B.所有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C.细胞的能量“通货”是ATPD.所有细胞必需通过呼吸作用才能获得ATP3.细胞呼吸方式有所不同,不同细胞呼吸方式也能产生相同的物质和能量是()A.CO2和ATPB.C2H5OH和ATPC.乳酸和ATPD.丙酮酸和热量4.有氧呼吸的场所是()A.细胞质基质B.线粒体C.叶绿体D.活细胞内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糖类: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脂肪:供能物质,单位质量释放能量最多;但一般情况下,脂肪作为备用的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维生素: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提供能量,含量少,对人体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维生素A:促进人体正常的发育,增强抵抗能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
七年级(初一)生物 生物 第4章呼吸作用

过低:(1)无氧呼吸产生酒精;(2)能量不足,有机物过度消耗;(3)没有丙酮酸氧化过程,缺乏新物质合成的原料。
3、CO2 是呼吸作用的最终产物,当外界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增高时,脱羧反应减慢,呼吸作用受到抑制。
4、机械损伤 机械损伤会显著增加呼吸速率, 因此在运输、储藏多汁果实、蔬菜时,尽可能防止机械损伤。
二、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Significances)
(一)呼吸作用提供植物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大部分能量
(二) 呼吸过程为其他化合物合成提供原料
三、呼吸速率和呼吸商
1、呼吸速率 植物的呼吸速率可以用植物的单位鲜重、干重或原生质(以含氮量)表示,或者在一定时间内所放出的二氧化碳的体积,或所吸收的氧气的体积来表示。
2、呼吸商 呼吸商(RQ)是表示呼吸底物的性质和氧气供应状态的一种指标。植物组织在一定时间(如1h)内,放出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与吸收氧气的物质的量的比率叫作呼吸商。
当呼吸底物是糖类(如葡萄糖)而又完全氧化时,呼吸商是1。如果呼吸底物是一些富含氢的物质,如脂肪或蛋白质,则呼吸商小于1。如果呼吸底物只是一些比糖类含氧多的物质,如已局部氧化的有机酸,则呼吸商大于1。
区别:
光 合 作 用
呼 吸 作 用
1、以CO2和水为原料
1、以O2和有机物为原料
2、产生有机物和O2
2、产生CO2和水
3、叶绿素捕获光能
3、有机物的化学能暂存于ATP或散热
4、通过光合磷酸化产生ATP
4、通过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磷酸化形成ATP
5、H2O的H转移到NADP(形成NADPH)
5、有机物的H转移到NAD(形成NADH)
最适温度保持稳态的最高呼吸速率的温度,一般植物为25~35℃高于光合最适温度,处于此温度,净光合积累由于呼吸消耗而减少,对生长不利。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呼吸作用》课件

能量变化情况 联系
储存能量
释放能量
对峙统一, 相互联系
谢谢吸取了氧气
实验二:种子萌发时释放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萌
煮
发
熟
的
的
种
种
子
子
甲装置
乙装置
实验现象:甲装置澄清石灰水__变__浑__浊_____。
实验结论: 种子在呼吸作用中产生_二__氧__化__碳___
。
实验三:种子萌发时释放能量
甲瓶
乙瓶
实验现象:甲瓶温度计__上__升____,乙瓶温度计基__本__不_变___ 。 实验结论: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中产生 _热__量_____。
三、呼吸作用的概念及意义
1、呼吸作用的反应式::
氧气 + 有机物 线粒体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
2、呼吸作用的概念:
2、呼吸作用的概念: 植物体吸取氧气,将体内的有机物分解 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储存的能量释 放出来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3、呼吸作用意义:
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
一部分用于植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
一部分转变成热量散失;
因此,植物的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 提供了动力。
课堂练习:
1.植物体进行呼吸作用的时间是( C)
A.只在白天
B.只在光下
C.在白天和黑夜 D.只在晚上
2.植物体进行呼吸作用的部位是(D)
A.只在叶片中 B.只在萌发的种子中 C.只在根系中 D.在所有的活细胞中都能进行
3.潮湿的谷堆会发热,这是因为植物细胞在进行(B )
于是在卧室里摆放多盆绿色植
物。你认为这种做法科学吗?
为什么?
七年级上册植物的呼吸作用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植物的呼吸作用知识点植物不仅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还能进行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是指植物组织通过氧气和有机物产生能量的过程。
此过程中,植物将氧气吸入,并释放出二氧化碳。
以下是七年级上册植物的呼吸作用知识点。
一、呼吸作用的类型植物呼吸作用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
有氧呼吸是指植物在有氧气的情况下利用有机物质和氧气进行能量转化。
这种呼吸方式能够释放大量的能量,但需要消耗氧气和有机物。
无氧呼吸是指植物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利用有机物质发生能量转化。
这种呼吸方式产生的能量相对有氧呼吸方式较少,同时会产生乙醛、丙酮等对植物有害的化学物质。
二、呼吸作用的地点植物的呼吸作用发生在细胞的线粒体中。
细胞中的线粒体是呼吸器官,其内部能够运用氧气和有机物质进行有氧呼吸作用。
三、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关系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太阳能和二氧化碳产生有机物质和氧气的过程。
呼吸作用则是利用氧气和有机物质产生能量的过程。
两者形成相互依存关系,呼吸作用需要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质和氧气来进行,而光合作用则需要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四、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植物的呼吸作用受许多因素影响,主要有温度、湿度和有机物浓度等。
在适宜温度和湿度下,呼吸作用会更为旺盛。
五、植物呼吸作用对环境的影响植物呼吸作用会消耗大量的氧气并释放出二氧化碳,产生一定的环境影响。
但是由于植物也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其对环境贡献是正面的。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能够为其他生物提供呼吸氧气,同时吸收二氧化碳,对减缓全球气候变化有积极作用。
以上是植物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点。
了解这些知识对于加深对植物生长、发育和生态作用的理解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物课件呼吸作用课件

B. 只在晚上进行
C. 只在最佳温度下进行 D. 白天、晚上都可以进行
4、农民经常给庄稼松土,有利于植物生长,是
因为( A )
A.空气流通,促进植物根的呼吸作用
B.缺肥,妨碍植物的光合作用
C.缺水,妨碍植物的光合作用
D.土块太硬,根不能深扎
5、夏天,人们经常用冰箱贮藏蔬菜水果来到达
保鲜效果,其道理是( C
练一练
1、植物体进行呼吸作用的部位是( D )。
A.只在种子中
B.只在叶片中
C.只在根系中
D.植物体的各个器官
2、萝卜贮藏久了会空心,这是因为( B )。 A.光合作用减弱 B.体内有机物大量分解 C.呼吸作用减弱 D.体内水分大量流散
3、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 只在白天进行
刚收的谷子堆在家里,时间长 了谷子堆里热乎乎的,你知道这是 为什么吗?你还能告知农民伯伯如 何存放谷物比较好吗?
A装置
B装置
本节小结
1.呼吸作用的反应式
有机物 +氧气
(储存能量)
线粒体
二氧化碳+水+能量
2.呼吸作用的原料: 有机物、氧气 产物: 二氧化碳、水 条件: 有光无光均可 场所: 线粒体 实质: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
A.温度低,不利于细菌生存
B.低温能降低水分蒸发
C.温度低,呼吸作用弱,有机物消耗少
D.低温能抑制光合作用
A装置
B装置
一、视察植物的呼吸现象
实验1、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会吸取氧气吗?
甲
乙
演示1:种子萌发时吸取氧气
2、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时释放二氧化碳吗?
小常识: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5章第二节《呼吸作用》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5章第二节《呼吸作用》知识点第5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第二节呼吸作用一、呼吸作用概念、反应式和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2、呼吸作用表达式是: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3、场所:所有的活细胞(主要在线粒体内)4、条件: 有光无光都可以,白天晚上都能进行。
5、原料:有机物和氧气。
6、产物:二氧化碳和水。
7、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8、意义: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9、呼吸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1)温室种植农作物时,适当降低夜间温度,可以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从而提高农作物产量。
(2)贮存粮食种子时采用低温、干燥和通风的方法,贮存蔬菜水果时采用低温保存或覆盖保鲜膜隔绝空气,都是为了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抑制呼吸作用可简记为:低温、低水、低氧、高二氧化碳。
(3)农田适时松土,遇涝排水,主要是为了使根得到充足的氧气,促进根的呼吸作用。
(4)土壤板结影响草生长的主要原因是土壤缺少氧气,影响草根的呼吸。
二、呼吸作用的探究实验(结合呼吸作用表达式理解)实验一:温度计示数增高说明:种子在萌发时放出热量。
实验二:澄清石灰水变混浊说明种子萌发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实验三:蜡烛的熄灭说明种子萌发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在上述实验中,也可以用新鲜的豆苗和用沸水烫过的豆苗来代替,但是一定要注意用不透光的黑色瓶子来进行实验,目的是防止瓶中植物在进行呼吸作用的同时也进行光合作用,影响实验结果。
➢验证氧气: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验证淀粉:碘液(变蓝)。
➢验证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曲线图1、外界条件对呼吸作用的影响:1、若此图代表光合作用,则:A是二氧化碳;C是氧气;B是水分;D是有机物。
若此图代表呼吸作用,则A是氧气,C是二氧化碳。
七年级生物学呼吸作用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学呼吸作用知识点生物学的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内的氧气和能量转换为二氧化碳、水和ATP(三磷酸腺苷)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探讨七年级生物学呼吸作用的知识点及其重要性。
1. 呼吸过程呼吸作用可以分为两个过程,即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有氧呼吸发生在细胞内线粒体里。
首先,呼吸物质要进入细胞。
氧气通过肺部、血管和血红蛋白运输到细胞内。
而葡萄糖则从消化道进入体内,然后在血液中运输至细胞内。
然后,葡萄糖在细胞内通过几个反应的过程,转化成丙酮酸,最终通过Krebs循环和电子传递链产生ATP。
无氧呼吸是在缺氧的条件下进行的。
当氧气供应不足时,生物体会采用无氧呼吸来维持生命。
它是通过发酵将葡萄糖转化为酸乳和酒精来产生少量的ATP。
2. 呼吸器官人类的呼吸器官是肺部。
当我们呼吸深呼吸时,氧气进入肺部,而二氧化碳从肺部呼出。
除了肺部外,人类体内还有其他重要的呼吸器官,比如鼻子、喉咙和支气管等。
3. 呼吸的重要性呼吸是我们身体维持生命的重要过程。
它可以使我们的身体吸取氧气,把二氧化碳呼出体外。
如果呼吸系统出现问题,就会影响我们的健康。
呼吸系统问题可能会导致氧气不足,从而引发头晕、胸闷、咳嗽等症状。
此外,它还可能影响身体免疫系统的功能。
4. 呼吸作用与身体健康的关系呼吸作用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
通过良好的呼吸实践,我们可以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例如,正常的呼吸可以减轻压力和紧张感,帮助控制情绪。
此外,定期做一些有氧运动也可以提高肺部的健康状况,使我们更有活力。
总结生物学呼吸作用是人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
正确的呼吸实践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身体健康。
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更深入地学习呼吸作用,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身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吸作用(二)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知道无氧呼吸的类型及其与有氧呼吸的异同点;理解酵母菌酒精发酵的方法和原理;知道分解代谢释放的能量是如何被利用的。
2.能力方面:能设计相关实验,提高实验的设计能力、操作能力、分析评价能力,以及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方面: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养成团结合作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
实验设计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作用实验设计
四、课前准备:把教室内的桌子合并起来,全班分成6组。
五、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每班请一位生物研究型小组的同学先展示自制的酒酿,然后再介绍自制酒酿的过程。
为什么这么做呢?酒酿的主要原理是酵母菌在缺氧的条件下,将淀粉分解,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并释放能量。
这样的过程叫做无氧呼吸。
复习上节课内容(一、呼吸作用的概念:
呼吸作用又称生物氧化,是生物体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
分解的有机物主要是以葡萄糖为代表的糖类。
二、呼吸作用的类型: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1、有氧呼吸的概念和反应式:
有氧呼吸是细胞在有氧的条件下,将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
2、无氧呼吸
(1)、概念和过程
自然界中的某些生物或生物的某些组织,可以在缺氧的条件下把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因为未彻底分解有机物,所以能量释放较少。
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内与有氧呼吸相同
(2)类型:
(3)微生物的无氧呼吸类型:
能量酶++−→−++O H CO CO O H O H C 22226
12612666能量酶+−→−36361262O H C O H C 能量酶++−→−25261262CO OH H C O H C
微生物在缺氧条件下的呼吸,通常称为发酵。
根据产物的不同,分为酒精发酵和乳酸发酵。
(4)微生物的呼吸作用类型
好氧微生物如醋酸菌、酒花菌等。
厌氧微生物如乳酸菌
兼氧微生物如酵母菌在正常情况下进行有氧呼吸,将糖分解,产生能量,供本身活动所需,并繁殖大量细胞。
在缺氧条件下,酵母菌将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称为酒精发酵。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作用
根据所提供的实验仪器和试剂,设计实验探究生物在不同供氧条件下的呼吸作用。
1、实验材料:酵母菌
2、实验仪器和试剂:5%葡萄糖液、大试管2支、小试管4支、
烧杯、铁架台、铁夹、、精密PH试纸、带有导管的橡皮塞、
石蜡油、0.5%BTB或澄清石灰水、蒸馏水
3、实验原理:(让学生回答)酵母菌是兼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
将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
在缺氧条件下,
酵母菌将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释放少量能量。
4、实验步骤:
*老师提问:(1)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原料是什么?5%葡萄糖液
(2)设计生物学实验的三原则是:对照、单一变量和平行重复原
则
(3)本实验的单一变量是:有氧和缺氧
怎么来制造有氧和缺氧条件:橡皮球通过直导管向培养液内鼓入空气、加石蜡油浮于培养液表面,形成油膜,并试管加塞。
(4)怎样制造酵母菌培养液的适宜培养条件:水浴加热,温度保持在35—38。
C。
为什么?酶作用的最适温度。
为了节约时间,
我们直接用热水调到合适温度。
为什么不可以直接加热?温度较难控制和受热不均匀。
(5)怎样说明酵母菌有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或者使兰色BTB变黄色。
因为PH=7.6呈兰色,
PH-6.0呈黄色。
(6)怎样说明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酒精?二氧化碳同上。
酒精:取1毫升培养液加入少量K2CrO7和3滴浓H2SO4
于小试管中,摇匀后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颜色变化。
这个过程
由老师演示。
(7)试管加热时注意:均匀和勿把管口对着同学。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方案,然后派一名同学交流讨论结果。
2—3组。
老师定出参考实验方案:(1)大试管和小试管分别编号。
(2)甲、乙大试管内分别加入四分之一酵母块和50毫升5%葡萄糖液,分别摇匀。
(3)甲大试管中稍加石蜡油,使浮于培养液表面,形成油膜,试管加塞,保温于35—38。
C水浴。
见有小气泡逸出,用导管通入BTB试剂,观察颜色变化,记录自有小气泡至变色时间。
(4)乙大试管加塞后,保温于35—38。
C水浴,不时以橡皮球通过直导管向培养液内鼓入空气。
待培养液有小气泡逸出,用导管通入BTB试剂,观察颜色变化,记录自有小气泡至变色时间。
(5)将甲、乙试管的导气管末端用清水冲洗后,分别插入已知PH值的等量蒸馏水中,3分钟后,分别测试水溶液的PH值并记录。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老师巡视。
5、实验结果:以小组为单位一名同学交流实验结果。
2—3组。
如果实验没有预期的结果,请分析原因。
老师演示实验:说明酵母菌无氧呼吸有酒精产生:
老师演示
1、取三支试管并编号。
2、三支食管分别加入1毫升酒精、甲、乙大试管中的培养液各1毫升,
分别注入三支小试管中。
3、分别加入1滴K2CrO7和3滴浓H2SO4于小试管中,摇匀后在酒精灯上加
热,观察试管内液体颜色变化。
这个过程由老师演示。
问学生:1号试管的作用、1和2比较说明什么?
甲大试管中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根据记录结果有氧条件下,分解葡萄糖的速度快,二氧化碳产生的多。
事实上能量也释放的多。
演示实验:萌发的黄豆种子和未萌发的黄豆种子分别放在2个锥形瓶中,中间插一支温度计,比较温度高低。
请一位学生上来读出温度。
这个实验说明萌发的种子有氧呼吸旺盛,释放的能量多。
复习上面的反应式,说明有氧呼吸将有机物彻底分解成无机物,所以释放的能量多。
简单介绍葡萄酒的配制过程,请学生说明原因:
第一步葡萄果汁+白糖+酵母菌于容器内,每天搅拌二至三次,温度保持在15—20摄氏度左右,3—5天。
原因:让酵母菌先进行有氧呼吸以增加酵母菌数量。
第二步断绝与空气接触,温度保持在15—20摄氏度左右,约7天。
原因:让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老师补充发酵是产生大量酒精,足以妨碍酵母菌的生长和繁殖。
若酒精的浓度达14%或以上,酵母菌便死
亡,因此一般葡萄酒和啤酒所含酒精成分都不超过14%。
第三步:气泡不再发生时,盖上盖子。
原因:气泡不再发生说明葡萄汁已全部发酵,因为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老师把材料上红葡萄酒的制作介绍给学生,课后阅读。
无氧呼吸在食品工业应用的非常广泛。
例如:酿酒、制酸奶、制酸菜。
(5)高等生物的无氧呼吸:老师举例。
三、能量的利用
作业:用青菜或萝卜制作泡菜。
如果不会可以问家长,想一想,为什么这样做,到时带来学校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