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疾病ppt课件(1)
合集下载
风湿性疾病PPT课件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dsDNA、抗Sm抗体、ANA
干燥综合征(pSS)
SSB抗体、SSA抗体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抗RNP抗体、ANA
皮肌炎/多肌炎(DM/PM) Jo-1抗体
硬皮病(SSc)
Scl-70抗体、抗着丝点抗体
类风湿关节炎
RF、CCP、AKA、抗核周因子(APF)
韦格纳肉芽肿
c-ANCA( PR3 )
*具备4条或4条以上,敏感性94%,特异性89%
2009年ACR/EULAR的RA分类标准
A 关节受累情况
1个大关节
0
2~10个大关节
1
1~3个小关节(有或无大关节受累)
2
4~10个小关节(有或无大关节受累)
3
﹥10个关节受累(至少有1个小关节受累)
5
B 血清学检测(至少需要1项检测结果)
RF和抗CCP抗体均阴性
3.退行性变
骨关节炎(原发性、继发性)。
4.与代谢和内分泌相关的风湿病
痛风、假性痛风、马方综合征、免疫缺陷病等。
美国ACR 1993年分类方法
5.和感染相关的风湿病
反应性关节炎、风湿热等。
6.肿瘤相关性风湿病
原发性(滑膜瘤、滑膜肉瘤等); 继发性(多发性骨髓瘤、转移瘤等)。
7.神经血管疾病
神经性关节炎、压迫性神经病变(周围神经受压、神经根 受压等)、雷诺病等。
风湿性疾病临床分类
弥漫性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CTD) 脊柱关节病(Seronegative Spondyloarthropathy,SpA )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 晶体性关节炎(crystal-induced arthritis)
风湿性疾病PPT课件

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在风湿性疾病的非药物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包 括物理疗法、按摩、运动疗法等,这些方法有助于缓解疼 痛、改善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生活方式调整
生活方式调整如健康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作息时 间等,有助于预防和控制风湿性疾病的进展,提高患者的 生活质量。
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如针灸、中药汤剂等在风湿性疾病治疗中具有一 定的疗效,能够缓解症状、改善关节功能。
分类
风湿性疾病可根据病因、发病机 制、临床表现等进行分类,有助 于对不同类型风湿性疾病的认识 和治疗。
发病机制与病因
发病机制
风湿性疾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涉 及免疫、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其 中免疫反应在风湿性疾病的发病中起 着重要作用。
病因
风湿性疾病的病因多样,可能与感染 、免疫异常、遗传、内分泌等因素有 关,不同类型风湿性疾病的病因可能 不同。
社会支持和心理干预在风湿性疾病的预防和保健中也受到关注,良好的
社会支持和心理状态有助于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提高治疗
效果和生活质量。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物理治疗
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 避免过度饮食等。
如热敷、按摩、针灸等,有助于缓解 关节疼痛和肌肉僵硬。
康复训练
关节活动度训练
在疼痛可忍受的范围内进行关节 活动度训练,以保持关节的正常
功能。
肌肉力量训练
进行适当的肌肉力量训练,增强 肌肉力量,提高关节稳定性。
平衡与协调训练
进行平衡与协调训练,以改善身 体的协调性和稳定性,预防跌倒
小分子药物
小分子药物在风湿性疾病治疗中也有重要应用,如JAK抑 制剂等,这些药物能够干扰风湿性疾病发病过程中的信号 转导,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风湿性疾病 ppt课件

1、风湿病患者大量存在。
2、该类疾病病因不明,缺乏特异性治疗, 可引起相当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 3、随着基础免疫学研究的快速发展,对 该类疾病发病机制及新的诊断治疗方法不 断出现。
4、与其它学科、专业关系密切
ppt课件 11
三、常见风湿性疾病的发病情况:
风湿性疾病在我国发病并不少见,据 流行病学调查以16岁以上人群为例 RA 0.32%-0.36% AS 0.25% SLE 0.07% pSS 0.3% OA 50岁以上50%
是指一大类病因各不相同,但均累及关节 及其周围组织的疾病.
ppt课件
6
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 CTD):一般是指病变主要发生于结缔组 织,具有组织的粘液样水肿、纤维蛋白 样变性及坏死性血管炎等基本病理变化 的一组疾病。是风湿性疾病的一大类.
ppt课件
7
ppt课件
4
风湿(Rheuma)源于古希腊语, 指一种流动的物质。反映了最初人们 推想体液的失调或异常流动导致疾病。 Rheuma一词早在西方意同 Catarrhos(卡他尔,即炎症)含疼 痛意思.目前认为风湿是指关节、关节 周围软组织、肌肉、骨出现的慢性疼 痛。
ppt课件
5
风湿性疾病( rheumatic diseases)
风湿性多肌痛 脂膜炎 复发性多软骨炎 结节红斑
ppt课件 15
并发脊柱炎的关节炎(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
(1)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
(2)Reiter综合征(Reiter syndrome RS)
(3)银屑病关节炎(psoriatic arthritis PsA)
2、该类疾病病因不明,缺乏特异性治疗, 可引起相当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 3、随着基础免疫学研究的快速发展,对 该类疾病发病机制及新的诊断治疗方法不 断出现。
4、与其它学科、专业关系密切
ppt课件 11
三、常见风湿性疾病的发病情况:
风湿性疾病在我国发病并不少见,据 流行病学调查以16岁以上人群为例 RA 0.32%-0.36% AS 0.25% SLE 0.07% pSS 0.3% OA 50岁以上50%
是指一大类病因各不相同,但均累及关节 及其周围组织的疾病.
ppt课件
6
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 CTD):一般是指病变主要发生于结缔组 织,具有组织的粘液样水肿、纤维蛋白 样变性及坏死性血管炎等基本病理变化 的一组疾病。是风湿性疾病的一大类.
ppt课件
7
ppt课件
4
风湿(Rheuma)源于古希腊语, 指一种流动的物质。反映了最初人们 推想体液的失调或异常流动导致疾病。 Rheuma一词早在西方意同 Catarrhos(卡他尔,即炎症)含疼 痛意思.目前认为风湿是指关节、关节 周围软组织、肌肉、骨出现的慢性疼 痛。
ppt课件
5
风湿性疾病( rheumatic diseases)
风湿性多肌痛 脂膜炎 复发性多软骨炎 结节红斑
ppt课件 15
并发脊柱炎的关节炎(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
(1)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
(2)Reiter综合征(Reiter syndrome RS)
(3)银屑病关节炎(psoriatic arthritis PsA)
风湿性疾病总论pptppt课件【54页】

4、磁共振显像 ( MRI ) :对脑病脊髓炎、骨坏 死、软组织脓肿 、肌肉外伤、肌炎急性期诊断均有帮助。
27
5、血管造影 :对血管炎的诊断及病变范围有 帮助。
6、组织活检 :确定病变性质、程度均有帮助, 例干燥综合征的唇腺活检,对确诊是一重要手段。肾组织 活检对狼疮肾炎的分型、预后、采取何种治疗均有帮助。
风湿性疾病总论 1
● 概念:风湿性疾病(Rheumatic Disease)是 一大类病因不同,但均可累积骨、关节及关节周围软 组织,包括肌肉、韧带、滑囊、筋膜的一组疾病。
2
● ● 风湿性疾病的病因列举如下:
感染性:反应性关节炎、风湿热 免疫性: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如 SLE、RA、SS等 代谢性:痛风 内分泌性:肢端肥大症 退化性:骨关节炎 地理环境:大骨节病与水、食物、中低硒、真
病名
OA SSc RA AS pSS PM/DM SLE 痛风 血管炎
表9-1-2 风湿病的病理特点
靶器官病变
炎症性
非炎症性
关节软骨变性
皮下纤维组织增生
滑膜炎
附着点炎
唾液腺炎、泪腺炎
肌炎
小血管炎
关节腔炎症
大、中、小动脉和静脉炎
9
病理改变是以炎症反应和血管病变为基础:
1. 炎症性反应除痛风性关节炎是因尿酸盐结晶所致外,其 余的大部分因免疫反应引起,表现为局部组织出现大量 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浸润和聚集。
37
NSAIDs的副作用
可以说没有一个NSAIDs在使用中是绝对无副作用的。 传统NSAIDs抑制COX1导致组织血流灌注量下降,胃酸分泌
增加出现胃肠道副作用如胃痛、出血、穿孔等,重者危及 生命,长期使用造成肾小管及肾间质病变。 此外NSAIDs还可引起肝损伤,软骨细胞生长受抑制,血细 胞三系减少,过敏反应及神经系统病变。
27
5、血管造影 :对血管炎的诊断及病变范围有 帮助。
6、组织活检 :确定病变性质、程度均有帮助, 例干燥综合征的唇腺活检,对确诊是一重要手段。肾组织 活检对狼疮肾炎的分型、预后、采取何种治疗均有帮助。
风湿性疾病总论 1
● 概念:风湿性疾病(Rheumatic Disease)是 一大类病因不同,但均可累积骨、关节及关节周围软 组织,包括肌肉、韧带、滑囊、筋膜的一组疾病。
2
● ● 风湿性疾病的病因列举如下:
感染性:反应性关节炎、风湿热 免疫性: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如 SLE、RA、SS等 代谢性:痛风 内分泌性:肢端肥大症 退化性:骨关节炎 地理环境:大骨节病与水、食物、中低硒、真
病名
OA SSc RA AS pSS PM/DM SLE 痛风 血管炎
表9-1-2 风湿病的病理特点
靶器官病变
炎症性
非炎症性
关节软骨变性
皮下纤维组织增生
滑膜炎
附着点炎
唾液腺炎、泪腺炎
肌炎
小血管炎
关节腔炎症
大、中、小动脉和静脉炎
9
病理改变是以炎症反应和血管病变为基础:
1. 炎症性反应除痛风性关节炎是因尿酸盐结晶所致外,其 余的大部分因免疫反应引起,表现为局部组织出现大量 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浸润和聚集。
37
NSAIDs的副作用
可以说没有一个NSAIDs在使用中是绝对无副作用的。 传统NSAIDs抑制COX1导致组织血流灌注量下降,胃酸分泌
增加出现胃肠道副作用如胃痛、出血、穿孔等,重者危及 生命,长期使用造成肾小管及肾间质病变。 此外NSAIDs还可引起肝损伤,软骨细胞生长受抑制,血细 胞三系减少,过敏反应及神经系统病变。
第一节 风湿性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ppt课件

2
定义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简称再障。系多种病因引起的造血障碍, 导致红骨髓总容量减少,代以脂肪髓,造血衰竭,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 现的一组综合症。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WH
3
诊断
1987年第四届全国再障学术会议修订的再障诊断标准如下:①全血细胞减 少,网织红细胞百分数<0.01,淋巴细胞比例增高。②一般无肝、脾肿大。③ 骨髓检查显示至少一部位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如增生活跃,巨核细胞应明 显减少,骨髓小粒成份中应见非造血细胞增多。有条件者应作骨髓活检等检 查)。④能除外其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中的难治性贫血、急性造血功能停滞、骨髓纤维化、急 性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等。⑤一般抗贫血药物治疗无效。 再障的分型诊断标准:重型再障,发病急,贫血进行性加重,严重感染和出 血。血象具备下述三项中的两项:① 网织红细胞绝对值<15X109/L 。②中 性粒细胞<0.5X109/L.。③血小板<20X109/L。骨髓增生广泛重度减低。 非重型再障指达不到重型再障诊断标准的再障。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WH
5
2、慢性型 起病和进展较缓慢,病情较急性型轻。 ⑴、贫血:慢性过程,常见苍白,乏力、头昏、心悸、活动后气短等。经输 血症状改善,但维持时间不长。 ⑵、感染:高热比急性型少见,感染相对容易控制。 ⑶、出血:出血倾向较轻,以皮肤出血为主,内脏出血少见。久治无效的晚 期病人有发生脑出血者。此时,病人可出现剧烈的头痛和呕吐。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WH
风湿性疾病护理PPT课件

些并发症会加重病情并影响同的并发症,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如定期进行心血管检
查、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03
注意事项
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建议,遵守医嘱,定期进行复查和评估,
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也有助
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05
风湿性疾病的健康教育
药物治疗教育
1 2
药物治疗的原则与选择
讲解药物治疗的原则、适应症和禁忌症,以及常 用药物的作用机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药物治疗的副作用与处理
介绍药物治疗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和处理方法,提 醒患者注意观察和及时处理。
3
药物治疗的依从性与效果评估
强调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对治疗效果的影响,以及 治疗效果的评估方法。
运动与康复
康复训练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如关节活动度训练、 肌肉力量训练等,以改善关节功能。
适度运动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游泳等,以 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避免剧烈运动
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使用关节,以免加重关节损 伤。
03
风湿性疾病的药物治疗与 护理
非甾体抗炎药
总结词
非甾体抗炎药是治疗风湿性疾病的常用药物,具有抗炎、止痛和退热的作用。
生活方式教育
饮食调整与营养支持
介绍适合风湿性疾病患者的饮食原则和营养支持方法,如控制炎 症、减轻关节疼痛等。
运动与康复锻炼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和康复锻炼,以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关 节灵活性和减轻疼痛。
休息与睡眠
强调休息和睡眠对风湿性疾病恢复的重要性,指导患者合理安排 作息时间。
定期复查与随访
复查项目的选择与意义
风湿性疾病护理ppt 课件
风湿病汇报ppt课件【29页】

分类
根据病因和临床表现,风湿病可分为十大类,包括弥漫性结缔组织病、脊柱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病、代谢和内分 泌相关风湿病、感染相关风湿病、肿瘤相关风湿病、神经血管疾病、骨与软骨病变、非关节性风湿病以及其他有 关节症状的疾病。
发病原因及机制
发病原因
风湿病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包括遗 传因素、感染因素、免疫因素、代谢 因素、内分泌因素、环境因素等。
手术治疗等。
痛风性关节炎
定义
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尿酸盐沉积在关 节囊、滑囊、软骨、骨质和其他组织 中而肿、发热等。
病因
与高尿酸血症有关,尿酸盐结晶沉积 在关节内引发炎症反应。
治疗
药物治疗(如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 药等)、饮食控制(减少高嘌呤食物 摄入)等。
03
实验室检查与辅助检查方 法
处理方法总结及效果评价
01
关节畸形的处理
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 治疗等方法,改善关节功能,减
轻患者痛苦。
03
肺部感染的处理
根据感染类型和严重程度,选用 合适的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进 行治疗,同时加强患者免疫力。
02
心血管疾病的处理
针对心血管并发症,采用药物治 疗、心脏康复等措施,降低患者
死亡风险。
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核磁共振(MRI)检查
03
对软组织病变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可发现早期滑膜炎、肌腱炎
等病变。
其他辅助检查方法
关节穿刺及滑液检查
通过关节穿刺获取滑液,进行细胞计数、蛋白质定量和免疫学检查等,有助于 关节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活体组织检查
通过手术或穿刺等方法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对风湿病的诊断和分类 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创伤性和风险性,通常不作为首 选检查方法。
根据病因和临床表现,风湿病可分为十大类,包括弥漫性结缔组织病、脊柱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病、代谢和内分 泌相关风湿病、感染相关风湿病、肿瘤相关风湿病、神经血管疾病、骨与软骨病变、非关节性风湿病以及其他有 关节症状的疾病。
发病原因及机制
发病原因
风湿病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包括遗 传因素、感染因素、免疫因素、代谢 因素、内分泌因素、环境因素等。
手术治疗等。
痛风性关节炎
定义
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尿酸盐沉积在关 节囊、滑囊、软骨、骨质和其他组织 中而肿、发热等。
病因
与高尿酸血症有关,尿酸盐结晶沉积 在关节内引发炎症反应。
治疗
药物治疗(如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 药等)、饮食控制(减少高嘌呤食物 摄入)等。
03
实验室检查与辅助检查方 法
处理方法总结及效果评价
01
关节畸形的处理
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 治疗等方法,改善关节功能,减
轻患者痛苦。
03
肺部感染的处理
根据感染类型和严重程度,选用 合适的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进 行治疗,同时加强患者免疫力。
02
心血管疾病的处理
针对心血管并发症,采用药物治 疗、心脏康复等措施,降低患者
死亡风险。
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核磁共振(MRI)检查
03
对软组织病变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可发现早期滑膜炎、肌腱炎
等病变。
其他辅助检查方法
关节穿刺及滑液检查
通过关节穿刺获取滑液,进行细胞计数、蛋白质定量和免疫学检查等,有助于 关节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活体组织检查
通过手术或穿刺等方法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对风湿病的诊断和分类 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创伤性和风险性,通常不作为首 选检查方法。
风湿性疾病ppt课件

思考题: 1. 患者可初步诊断为什么疾病? 2. 适宜采取何种治疗?
20
【概述】
• RA是以关节和关节周围组织非化脓性炎症为主的自身免疫 性疾病,常伴关节外症状 • 关节腔滑膜炎症、渗液、细胞增殖、肉芽肿形成,软骨及 骨组织破坏,最后关节强直及功能障碍
• 多侵犯小关节,如手、足及腕关节等,常为对称性,呈慢 性经过
3
第二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
a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
4
【案例分析】
女,25岁,半年来无明显诱因出现低热、全身乏力, 食欲减退,伴四肢关节疼痛,自服抗菌药物无效。查体: 体温37.8℃,颧部可见片状红色斑疹,心肺无异常发现, 无肝脾肿大。双手指掌、指间、腕关节肿胀压痛。实验室 检查:Hb85g/L,WBC3.2×109/L,N0.85,L0.15, PLT130×109/L;血沉100mm/h;尿蛋白(++)。 问题: 1、患者可初步诊断为什么疾病? 2、为确诊及鉴别,还可进行哪些检查? 3、用哪些方法和(或)药物治疗比较合适?
1.颧部红斑;2.盘状红斑;3.光过敏;4.口腔溃疡; 5.非侵蚀性关节炎,≥2个外周关节; 6.浆膜炎:胸膜炎或心包炎; 7.肾病变:蛋白尿(>0.5g/d)或细胞管型尿; 8.神经系统病变:癫痫发作或精神症状; 9.血液系统异常:溶血性贫血或血白细胞减少或淋巴 细胞绝对值减少或血小板减少; 10.免疫学异常:狼疮细胞阳性或抗ds-DNA抗体或抗Sm 抗体阳性或梅毒血清试验假阳性; 11.抗核抗体阳性 • 在以上11项中4项或4项以上阳性者可诊断为SLE。
7
【临床表现】
• 全身症状 :低热、乏力、体重下降 • 皮肤、粘膜损害 1.颊部红斑 2.光过敏 3.大疱性红斑狼疮、盘状红斑、脱发等 4.粘膜溃疡
20
【概述】
• RA是以关节和关节周围组织非化脓性炎症为主的自身免疫 性疾病,常伴关节外症状 • 关节腔滑膜炎症、渗液、细胞增殖、肉芽肿形成,软骨及 骨组织破坏,最后关节强直及功能障碍
• 多侵犯小关节,如手、足及腕关节等,常为对称性,呈慢 性经过
3
第二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
a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
4
【案例分析】
女,25岁,半年来无明显诱因出现低热、全身乏力, 食欲减退,伴四肢关节疼痛,自服抗菌药物无效。查体: 体温37.8℃,颧部可见片状红色斑疹,心肺无异常发现, 无肝脾肿大。双手指掌、指间、腕关节肿胀压痛。实验室 检查:Hb85g/L,WBC3.2×109/L,N0.85,L0.15, PLT130×109/L;血沉100mm/h;尿蛋白(++)。 问题: 1、患者可初步诊断为什么疾病? 2、为确诊及鉴别,还可进行哪些检查? 3、用哪些方法和(或)药物治疗比较合适?
1.颧部红斑;2.盘状红斑;3.光过敏;4.口腔溃疡; 5.非侵蚀性关节炎,≥2个外周关节; 6.浆膜炎:胸膜炎或心包炎; 7.肾病变:蛋白尿(>0.5g/d)或细胞管型尿; 8.神经系统病变:癫痫发作或精神症状; 9.血液系统异常:溶血性贫血或血白细胞减少或淋巴 细胞绝对值减少或血小板减少; 10.免疫学异常:狼疮细胞阳性或抗ds-DNA抗体或抗Sm 抗体阳性或梅毒血清试验假阳性; 11.抗核抗体阳性 • 在以上11项中4项或4项以上阳性者可诊断为SLE。
7
【临床表现】
• 全身症状 :低热、乏力、体重下降 • 皮肤、粘膜损害 1.颊部红斑 2.光过敏 3.大疱性红斑狼疮、盘状红斑、脱发等 4.粘膜溃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退行性变 骨关节炎(原发性,继发性) 4.与代谢和内分泌相关的风湿病 痛风、假性痛风、
马方综合征、免疫缺陷病等
7
风湿性疾病的分类
5.和感染相关的风湿病 反应性关节炎、风湿热等 6.肿瘤相关的风湿病 A.原发性(滑膜瘤、滑膜肉瘤
等);B.继发性(多发性骨髓瘤、转移瘤等) 7.神经血管疾病 神经性关节病、压迫性神经病变
27
治疗
1.一般治疗
2.药物治疗
(1)非甾体类抗炎药 (2)慢作用抗风湿药 (3)糖皮质激素
非甾体类抗炎药主 要用于止痛、消肿,但 不能改变病程进展,应 与慢作用抗风湿药同服
3.外科手术治疗 包括关节置换和滑膜切除手术
28
预后
大多数RA患者病程迁延,在病程早期的2~3年内
致残率较高,如未能及时诊断和及早合理治疗,3 年内关节破坏达70%
(4)补体及免疫球蛋白:总补体及补体C3、C4成分可降 低
12
风湿性疾病的实验室和其 他检查
3.其他检查 包括人类白细胞抗原检测、关节液检查、 病理检查等
1应卧床
休息;慢性缓解期患者鼓励病人及早下床活动,防止 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2.药物治疗
治疗的早晚和治疗方案的合理性对预后有重要的
影响
29
30
第三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
31
学习目标
1.掌握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 断、治疗措施
1.掌握 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2.熟悉 类风湿关节炎的实验室检查特点 3.了解 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和预 后
18
主要内容
概述 病因 发病机制 病理 临床表现
19
主要内容
并发症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诊断与鉴别诊断 治疗 预防
20
概念
尚无定论
22
病理
基本病理变化是滑膜炎及血管炎,其中,滑膜 炎是类风湿关节炎病变的基础,血管炎则是类风湿关 节炎关节外病变的基础
(1)关节病变: 在急性期主要表现为滑膜的充血水 肿和渗出及细胞浸润,病情进入慢性期,主要为滑膜增厚
(2)类风湿性血管炎:可发生在关节外的任何组织, 主要累及中、小动脉和(或)静脉
内科疾病防治
1
第七章 风湿性疾病
2
第一节 概论
3
学习目标
了解:风湿性疾病的分类、病因、常见症状、体征及 诊断
4
内容提要
1.风湿性疾病的分类 2.风湿性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3.风湿性疾病的病理 4.风湿性疾病的临床表现 5.风湿性疾病的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6.风湿性疾病的治疗
5
风湿性疾病的概念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以对称性多关节炎症和骨
质破坏为主要特征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本病是慢性、对称性、进行性、侵蚀性疾病,发
作与缓解交替进行,如不接受适当的治疗,病情 逐渐加重,晚期可出现受累关节强直、畸形,功 能严重障碍,甚至致残
21
病因和发生机制
至今未明 可能为
(1)感染因子 (2)免疫因素 (3)遗传易感性 (4)其他
(1)非甾体类抗炎药 (2)糖皮质激素 (3)改变病情抗风湿药 (4)生物制剂
14
风湿性疾病的预防
1.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 2.避免各种诱因 ①避免日光直射和紫外线照射。②
忌食诱发或加重本病的食物和药物。③及时清除体 内感染灶 3.活动期避免妊娠、分娩
15
16
第二节 类风湿关节炎
17
学习目标
(周围神经受压、神经根受压等)、雷诺病等 8.骨与软骨病变 骨质疏松、骨软化、肥大性骨关节
病、弥漫性原发性骨肥厚、骨炎等
8
风湿性疾病的分类
9.非关节性风湿病 关节周围病变、椎间盘病变、特 发性腰痛、其他痛综合征(如精神性风湿病)等
10.其他有关节症状的疾病 关节周期性风湿病、间 歇性关节积液、药物相关的风湿综合征、慢性活动 性肝炎
23
临床表现——关节表现
1.晨僵 晨僵持续时间和病情严重程度成正比,是观 察本病活动的指标之一
2.疼痛与压痛 是本病的首发表现 3.关节肿胀 关节腔内积液量增加或关节周围的软组
织水肿 4.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 多见于晚期患者
24
临床表现——关节外表现
1.类风湿结节 是本病较特异的皮肤表现,是病情活 动的标志
9
风湿性疾病的病因和发病 机制
1.病因——未明 可能的有关因素
遗传 性激素 环境:如感染、紫外线、食物、药物等
2.发病机制——未明 主要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
10
风湿性疾病的临床表现
1.全身症状 以发热最常见,常伴疲乏 2.皮肤与黏膜 蝶形红斑、盘状红斑、类风湿结节等 3.关节与肌肉 关节疼痛,常累及指、腕、膝、踝等 4.脏器损害 肾、心血管、肺、消化系统、神经系统、
2.类风湿血管炎 是关节外病变的病理基础 3.肺部 肺受累很常见,肺间质病变最常见 4.心脏 心包炎最常见 5.神经系统 6.血液系统 7.干燥综合征 出现口干、眼干、关节痛三大症状
25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1)血液检查 (2)血沉、C反应蛋白 (3)自身抗体
1))类风湿因子 2)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4)关节滑液 (5)X线检查
血液系统等 5.其他
11
风湿性疾病的实验室和其 他检查
1.常规检查
2.免疫学检查
(1)自身抗体:是风湿性疾病的一大特点,也是诊断的 依据之一。常用的有:①抗核抗体;②抗双链DNA抗体; ③抗Sm抗体;④抗RNP抗体、抗SSA抗体等
(2)抗磷脂抗体:包括狼疮抗凝物、抗心磷脂抗体等
(3)类风湿因子:其滴度升高与疾病严重性相关
风湿性疾病简称风湿病,是指主要影响骨、关 节及周围软组织(包括肌肉、肌腱、韧带、神经等) 为主,并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多个脏器的一组以内科 治疗为主的疾病
6
风湿性疾病的分类
1.弥漫性结缔组织病 类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硬 皮病、多肌炎、重叠综合征、血管炎病等
2.脊柱关节病 强直性脊柱炎、Reiter综合征、银屑 病关节炎、未分化脊柱关节病等
抗环瓜氨酸肽 抗体对于早期诊断 RA非常重要,在诊 断中阳性率为66%, 特异性达90%以上
26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标准 目前多采用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院修正
的诊断标准
2.鉴别诊断
(1)骨关节炎 (2)强直性脊柱炎
标准共7项,凡具备其 中4项即可诊断本病
(3)银屑病关节炎
(4)系统性红斑狼疮
(5)风湿性关节炎
马方综合征、免疫缺陷病等
7
风湿性疾病的分类
5.和感染相关的风湿病 反应性关节炎、风湿热等 6.肿瘤相关的风湿病 A.原发性(滑膜瘤、滑膜肉瘤
等);B.继发性(多发性骨髓瘤、转移瘤等) 7.神经血管疾病 神经性关节病、压迫性神经病变
27
治疗
1.一般治疗
2.药物治疗
(1)非甾体类抗炎药 (2)慢作用抗风湿药 (3)糖皮质激素
非甾体类抗炎药主 要用于止痛、消肿,但 不能改变病程进展,应 与慢作用抗风湿药同服
3.外科手术治疗 包括关节置换和滑膜切除手术
28
预后
大多数RA患者病程迁延,在病程早期的2~3年内
致残率较高,如未能及时诊断和及早合理治疗,3 年内关节破坏达70%
(4)补体及免疫球蛋白:总补体及补体C3、C4成分可降 低
12
风湿性疾病的实验室和其 他检查
3.其他检查 包括人类白细胞抗原检测、关节液检查、 病理检查等
1应卧床
休息;慢性缓解期患者鼓励病人及早下床活动,防止 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2.药物治疗
治疗的早晚和治疗方案的合理性对预后有重要的
影响
29
30
第三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
31
学习目标
1.掌握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 断、治疗措施
1.掌握 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2.熟悉 类风湿关节炎的实验室检查特点 3.了解 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和预 后
18
主要内容
概述 病因 发病机制 病理 临床表现
19
主要内容
并发症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诊断与鉴别诊断 治疗 预防
20
概念
尚无定论
22
病理
基本病理变化是滑膜炎及血管炎,其中,滑膜 炎是类风湿关节炎病变的基础,血管炎则是类风湿关 节炎关节外病变的基础
(1)关节病变: 在急性期主要表现为滑膜的充血水 肿和渗出及细胞浸润,病情进入慢性期,主要为滑膜增厚
(2)类风湿性血管炎:可发生在关节外的任何组织, 主要累及中、小动脉和(或)静脉
内科疾病防治
1
第七章 风湿性疾病
2
第一节 概论
3
学习目标
了解:风湿性疾病的分类、病因、常见症状、体征及 诊断
4
内容提要
1.风湿性疾病的分类 2.风湿性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3.风湿性疾病的病理 4.风湿性疾病的临床表现 5.风湿性疾病的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6.风湿性疾病的治疗
5
风湿性疾病的概念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以对称性多关节炎症和骨
质破坏为主要特征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本病是慢性、对称性、进行性、侵蚀性疾病,发
作与缓解交替进行,如不接受适当的治疗,病情 逐渐加重,晚期可出现受累关节强直、畸形,功 能严重障碍,甚至致残
21
病因和发生机制
至今未明 可能为
(1)感染因子 (2)免疫因素 (3)遗传易感性 (4)其他
(1)非甾体类抗炎药 (2)糖皮质激素 (3)改变病情抗风湿药 (4)生物制剂
14
风湿性疾病的预防
1.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 2.避免各种诱因 ①避免日光直射和紫外线照射。②
忌食诱发或加重本病的食物和药物。③及时清除体 内感染灶 3.活动期避免妊娠、分娩
15
16
第二节 类风湿关节炎
17
学习目标
(周围神经受压、神经根受压等)、雷诺病等 8.骨与软骨病变 骨质疏松、骨软化、肥大性骨关节
病、弥漫性原发性骨肥厚、骨炎等
8
风湿性疾病的分类
9.非关节性风湿病 关节周围病变、椎间盘病变、特 发性腰痛、其他痛综合征(如精神性风湿病)等
10.其他有关节症状的疾病 关节周期性风湿病、间 歇性关节积液、药物相关的风湿综合征、慢性活动 性肝炎
23
临床表现——关节表现
1.晨僵 晨僵持续时间和病情严重程度成正比,是观 察本病活动的指标之一
2.疼痛与压痛 是本病的首发表现 3.关节肿胀 关节腔内积液量增加或关节周围的软组
织水肿 4.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 多见于晚期患者
24
临床表现——关节外表现
1.类风湿结节 是本病较特异的皮肤表现,是病情活 动的标志
9
风湿性疾病的病因和发病 机制
1.病因——未明 可能的有关因素
遗传 性激素 环境:如感染、紫外线、食物、药物等
2.发病机制——未明 主要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
10
风湿性疾病的临床表现
1.全身症状 以发热最常见,常伴疲乏 2.皮肤与黏膜 蝶形红斑、盘状红斑、类风湿结节等 3.关节与肌肉 关节疼痛,常累及指、腕、膝、踝等 4.脏器损害 肾、心血管、肺、消化系统、神经系统、
2.类风湿血管炎 是关节外病变的病理基础 3.肺部 肺受累很常见,肺间质病变最常见 4.心脏 心包炎最常见 5.神经系统 6.血液系统 7.干燥综合征 出现口干、眼干、关节痛三大症状
25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1)血液检查 (2)血沉、C反应蛋白 (3)自身抗体
1))类风湿因子 2)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4)关节滑液 (5)X线检查
血液系统等 5.其他
11
风湿性疾病的实验室和其 他检查
1.常规检查
2.免疫学检查
(1)自身抗体:是风湿性疾病的一大特点,也是诊断的 依据之一。常用的有:①抗核抗体;②抗双链DNA抗体; ③抗Sm抗体;④抗RNP抗体、抗SSA抗体等
(2)抗磷脂抗体:包括狼疮抗凝物、抗心磷脂抗体等
(3)类风湿因子:其滴度升高与疾病严重性相关
风湿性疾病简称风湿病,是指主要影响骨、关 节及周围软组织(包括肌肉、肌腱、韧带、神经等) 为主,并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多个脏器的一组以内科 治疗为主的疾病
6
风湿性疾病的分类
1.弥漫性结缔组织病 类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硬 皮病、多肌炎、重叠综合征、血管炎病等
2.脊柱关节病 强直性脊柱炎、Reiter综合征、银屑 病关节炎、未分化脊柱关节病等
抗环瓜氨酸肽 抗体对于早期诊断 RA非常重要,在诊 断中阳性率为66%, 特异性达90%以上
26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标准 目前多采用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院修正
的诊断标准
2.鉴别诊断
(1)骨关节炎 (2)强直性脊柱炎
标准共7项,凡具备其 中4项即可诊断本病
(3)银屑病关节炎
(4)系统性红斑狼疮
(5)风湿性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