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轮作与连作
耕作学——精选推荐

耕作学耕作学第⼀章引论部分⼀、填空题1、耕作制度包括与两部分,以为中⼼,为基础。
2、是指⼀个地区或⽣产单位的作物组成、配臵、熟制与种植⽅式的综合。
3、养地制度是与相适应的以提⾼⼟地⽣产⼒为中⼼的⼀系列技术措施,包括,,⽔分供求平衡,以及等。
4、耕作制度的功能包括2个⽅⾯:即功能和功能。
5、与单项技术不同,耕作制度的技术体系特点往往带有较强的,,和。
6、我国耕作制度发展的战略⽬标是:,,和。
7、耕作学的研究对象是:。
8、耕作学从性质上属于⾃然科学,但它与社会经济条件有着⼗分密切的关系。
它是,有很强的,但也包含着⼀定宏观布局的软科学内容。
⼆、选择题1、耕作制度包括的2⼤部分:A.种植制度B.旱作农业C.养地制度D.农牧结合2、下列哪⼀个不属于种植制度范畴:A.作物布局B.熟制C.平衡施肥D.种植⽅式3、耕作制度在农业发展中的功能体现在:A.减少投⼊B.技术指导C.宏观调控与决策D.⾼产优质4、下⾯哪项不是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A.⽣产程序机械化B.⽣产技术科学化C.农业主体知识化D.作物管理⼯业化5、我国可持续农业的科学体系有:A.多熟种植B.节⽔农业C.营养管理D.农制改⾰三、名词解释1、耕作制度2、种植制度3、养地制度4、农作制度四、简答题1、耕作制度在农业⽣产中的功能。
2、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有哪些?3、中国农业现状及存在问题有哪些?五、论述题1、耕作制度的含义?包括哪两⼤部分内容?2、简述为什么要建⽴合理的耕作制度?3、论述中国农业的发展趋势?4、我国可持续农业的科学技术体系包括哪些⽅⾯?5、请提出当前耕作制度研究中你认为急需要解决的⼏个重⼤问题,并阐述你的理由,分析可能解决的途径。
6、试分析改⾰开放以来我国粮⾷⽣产的态势,并综合论述我国是否能⾃⼰解决16亿⼈⼝的吃饭问题?第⼆章作物布局⼀、填空题1、作物布局是指⼀个区或⽣产单位作物结构与配臵的总称。
作物结构包括、、和等,配臵是指作物在区域或⽥地上的分布,即解决、与的问题。
轮作与连作

第五章轮作与连作第一节轮作换茬的作用与应用一、轮连作概念与我国轮连作状况(一)轮、连作概念种植业生产对耕地的利用是连续性的, 由于栽培植物种类繁多, 人类对农产品的需求多种多样, 因此, 在一块农田上就存在先种什么作物, 后种什么作物的顺序安排问题。
轮作(crop rotation)是在同一田地上有顺序地轮换种植不同作物的种植方式。
如一年一熟条件下的大豆→小麦→玉米三年轮作, 这是在年间进行的单一作物的轮作。
在一年多熟条件下既有年间的轮作, 也有年内的换茬, 如南方的绿肥一水稻一水稻→油菜一水稻一水稻→小麦一水稻一水稻轮作, 这种轮作由不同的复种方式组成, 因此, 也称为复种轮作。
连作(continuous cropping)与轮作相反, 是在同一田地上连年种植相同作物的种植方式。
而在同一田地上采用同一种复种方式称为复种连作。
生产上把轮作中的前作物(前茬)和后作物(后茬)的轮换, 通称为、换茬”或“倒茬”连作也叫“重茬”。
(二)我国轮连作状况我国不论是在国营农场还是在广大农村, 作物大部分实行比较灵活的换茬式轮作(田块大小不等, 缺乏明显的周期性与空间轮换)或连作。
着重考虑前后茬病害以及作物茬口衔接关系。
特别是对于某些经济作物, 如西瓜、亚麻、红麻、蔬菜等, 土传性病害多, 必须换茬轮作, 否则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
在生产条件优越和商品经济发达的地区, 连作和自由作的面积日益扩大, 从需求出发更换作物(也缺乏明显的规律性)。
我国主要农区的小麦、玉米、水稻和棉花等多实行连作或复种连作, 在生产水平较高的水浇地和水田上, 复种连作占绝对优势。
调查资料表明, 绿肥作物在我国南方作物轮作中还占一定位置, 而在广大的黄淮海平原地区已几乎不占什么位置。
在生产水平较低的旱薄地上, 为了养地, 豆科作物尚占一定比重, 而在生产水平高的水浇地上已不靠豆科作物培肥地力, 这是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与肥料(尤其是化肥)施用量的增加, 生物养地作用的重要性减少所发生的重大变化。
《轮作与连作作业设计方案-农作物生产》

《轮作与连作》作业设计方案一、作业设计目标:本次作业设计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轮作与连作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掌握其原理和实践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作业设计内容:1. 理论进修:学生通过阅读相关资料和教室讲解,了解轮作与连作的定义、原理、优点和注意事项。
2. 实地考察:学生分组到农田实地考察,观察不同作物的轮作与连作情况,了解实际操作过程。
3. 实验设计: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项轮作或连作实验,包括选取作物种类、确定种植面积、制定种植计划等。
4. 实验实施:学生按照实验设计方案,实地种植作物,并记录发展情况、产量情况等数据。
5. 结果分析: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轮作与连作对作物发展的影响,总结经验和教训。
三、作业设计步骤:1. 第一周:学生进行理论进修,了解轮作与连作的基本观点和原理。
2. 第二周:学生分组到农田实地考察,记录观察结果并撰写实地报告。
3. 第三周:学生根据实地考察结果,设计一项轮作或连作实验,并提交实验设计方案。
4. 第四至第六周:学生按照实验设计方案,实地种植作物,并记录数据。
5. 第七周: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结果分析和总结。
四、作业评判标准:1. 理论进修:学生能够准确阐述轮作与连作的定义、原理、优点和注意事项。
(占比20%)2. 实地考察:学生能够准确记录农田实地考察结果,并撰写详细报告。
(占比20%)3. 实验设计: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合理可行,包括选取作物种类、确定种植面积、制定种植计划等。
(占比20%)4. 实验实施:学生按照实验设计方案进行实地种植,并记录数据准确完备。
(占比20%)5. 结果分析:学生能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轮作与连作对作物发展的影响,并总结经验和教训。
(占比20%)五、作业设计效果: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将深入了解轮作与连作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掌握其实践方法,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同时,通过实地考察和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增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轮作与连作导学案-农作物生产》

《轮作与连作》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入引导在农业生产中,轮作和连作是两种常见的种植方式。
你知道它们之间有什么差别吗?今日我们将进修《轮作与连作》这一话题,了解它们的特点、优缺点以及适用状况。
二、目标导向1. 了解轮作和连作的定义和特点。
2. 精通轮作和连作的优缺点。
3. 能够依据详尽状况选择合适的种植方式。
三、知识讲解1. 轮作:轮作是指在同一块土地上,不同作物按照一定的次序交替种植,以达到保卫土壤、增加产量、缩减病虫害的目标。
轮作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缩减土壤退化的可能性。
2. 连作:连作是指在同一块土地上,同一种作物连续种植多年。
连作可以提高作物产量,便利管理和操作,但也容易导致土壤疾病的传播和土壤肥力的下落。
3. 轮作与连作的优缺点:- 轮作的优点:有利于土壤保卫和改良,缩减病虫害的发生,增加作物产量。
- 轮作的缺点:需要更多的管理和规划,不适合悉数作物和地区。
- 连作的优点:便利管理和操作,提高作物产量。
- 连作的缺点:容易造成土壤病虫害的传播,导致土壤肥力下落。
四、案例分析以小麦和玉米的种植为例:- 若果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种植小麦多年,可能会导致土壤中病虫害的积累,影响作物产量。
- 若果接受轮作的方式,将小麦和玉米交替种植,可以有效缩减病虫害的发生,增加产量。
五、练习训练1. 请列举出轮作和连作的优点和缺点。
2. 若果你是一名农夫,你会选择轮作还是连作?为什么?六、知识稳固1. 轮作和连作分别指什么?2. 你认为在什么状况下适合选择轮作?在什么状况下适合选择连作?七、拓展延伸1. 请调查当地农业生产中常用的轮作和连作方式,了解其效果和适用状况。
2. 你认为将来农业生产中轮作和连作的比例会如何变化?为什么?八、总结反思通过今日的进修,你对轮作和连作有了更深度的了解吗?你觉得哪各种植方式更适合当地的农业生产?期望你能在实际生产中灵活运用这些知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以上就是本次《轮作与连作》导学案的内容,希會对同砚们的进修有所援助。
轮作与连作

1915-1935 1935-1950
玉米→小麦→红三叶草 玉米→小麦→红三叶草
第四章
轮作与连作
轮作的含义与作用
在化肥工业高度发达的今天,也应重视轮作。 如美国的玉米带长期的玉米轮作,加之耕作管 理不当,土壤侵蚀加重、病害严重,产量下降,迫 于这些原因,农场主不得不缩短玉米连作年限,实
施肥情况 不施肥 不施肥
前作 大豆 玉米
产量 1845 2305.5
% 80.1 100.0
基肥25.5吨,追施硫铵79.5公斤
大豆
2902.5
120.1
第四章
轮作与连作
连作的应用
表4-18 各种作物施肥与不施肥对其产量的影响
作物施肥与 产量的关系
无肥区 籽实 施肥区 无肥区 施肥区 44.5 65.9 61.7 85.7 41.6 64.2 38.0 38.9 45.5 39.2 7.8 48.1 97.6 78.3 86.8 61.4 24.2 25.7 33 56 大麦 31.4 黍 78.0 荞麦 44.0 油菜籽 15.0 大豆 94.5 小豆 43.3 马铃薯
玉米均属年内连作。
在一年一熟地区,连年在同一块地上种植玉
米、小麦、高梁或棉花者,则属于年间连作。
第四章
轮作与连作
连作的应用
二、连作与作物种类 按作物对连作的反应,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为不宜连作的作物,如茄科、豆科、 葫芦科和菊科作物、以及亚麻,大麻、甜菜等。
第四章
轮作与连作
连作的应用
同科的作物对连作的反应也不完全一样,
第 五 章 种植制度-农经(2013.11.5)

我 国 二 熟 制 稻 田 主 要 复 种 方 式
• (3)一年三熟制
– 稻田三熟制
• 旱地一年三熟制
– 小麦/玉米/红薯
我国复种的特点
• 套作复种和接(平、换)茬复种。 • 耐寒作物(小麦为主)与喜温作物的搭配。
(二) 间、套作
• 1 概念
– 净作(清作,单作):一个完整的生育期内,只种植 一种作物。
• 春玉米→冬小麦—夏大豆 … … …二年三熟制※ • 春玉→冬小麦—夏甘薯 … … …二年三熟制※ • 冬小麦—夏大豆(绿豆、糜谷)→冬小麦—夏休闲
… … …二年三熟制 冬小麦→冬小麦—夏玉米 … … …二年三熟制 春甘薯→冬小麦—夏花生、夏芝麻、夏大豆 … … …二年三熟制
作
物
历
• (2)一年二熟制
第 五 章 种植制度
• 一 种植制度 • 二 作物布局 • 三 种植方式
• (一) 复 种 • (二) 间套作 • (三) 轮、连作
一 种植制度
• (一 )种植制度的含义
: 种植制度示意图
作物种植在时间(不同年度)上是轮作,连作,广义看复 种与休闲都是在时间上对土地的利用不同;若从时间上(年度 内)缩短就成为间、套作;若再进一步缩短就成为了混作(同 时播种),所以间、套、混也可以认为是轮作的变型。
种植方式: 采用轮作,连作,休闲.复种,间,套作及 混作等. 在空间上是涉及到在不同地块上种什么作物类型,品种和种 植多少面积。
•
所以种植业是通过作物栽培在空间和时间上永续利用土 地而进行的作物生产。从广义的角度分析,在时间上就是种植 方式,从空间上土地利用就是作物布局,这二者的结合就是种 植制度。很显然种植制度是农业生产上全局性问题
– 旱地一年二熟
园艺学复习资料

1、什么叫轮作和连作,连坐有什么害处?克服方法有哪些?连作即在一定的时间内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种几次同一作物的种植制度。
轮作即在同一块土地上,按一定的年限轮换种植不同种类的作物,其循环期短则数月,在一年内种几茬不同作物;长则3~7年或更长时间。
轮作是克服连作障碍的最好方法。
连作的坏处:连坐会导致病虫害严重土壤理化性状与肥力不均营养元素缺乏有害物质积累从而影响作物质量和品质,导致连作障碍. 克服方法:轮作,多施有机肥,排水洗盐,采用无土栽培等.2、什么叫实生苗?实生苗在园艺栽培中用途?实生苗是指利用种子繁殖培育成的苗木.用途:1)方法简单,易于掌握;2)种子来源广,数量大,便于大量繁殖;3)根系发达,适应性广且强;4)实生苗结果晚,变异性强。
3、什么叫层积?层积催芽要点是什么?层积是指将种子进行低温沙藏处理,是一种促进种子后熟的方法. 要点:混合比例:小种子,1:3~5;大种子,1:5~10;湿度:手握成团,一触即散(50%)温度:-5~5 ℃,或冰箱、冰柜, 时间:12月下旬~1月下旬,(一般3月中旬为播种期4、嫁接和嫁接苗?果树上要用嫁接苗建园?嫁接:把优良品种植株上的芽或带芽的枝条,接到另一植株的枝、干或根上,产生愈合组织接口愈合,成为一个新植株的方法。
嫁接苗:采用嫁接的方法,将一种植物的枝或芽接到另一种植物上培育成的苗木。
1)抗逆性强,能扩大栽培范围;2)可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变异小;3)保持优良品系4)促进杂种实生苗的提早结果,缩短育种进程5、什么是园艺植物?包括哪些内容?园艺植物是一类供人类观赏的植物,包括果树蔬菜花卉茶树等6、什么叫蔬菜?什么是花卉?凡是用于佐餐的植物均称做蔬菜花卉是指具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7、什么是砧木和接穗?嫁接对砧木和接穗有什么要求?接穗:用于嫁接的芽或枝称为接芽或接穗。
砧木:承受接芽或接穗的部分称为砧木。
要求:1)砧木和接穗的亲和力,2)砧木与接穗的质量,3)嫁接时期,4)外界环境条件:温度、湿度、光,温度:过高过低均不利于愈伤组织产生。
第五章 轮作与连作

4、重茬 、
同一田块先后种植同一作物的作物接茬(连接) 同一田块先后种植同一作物的作物接茬(连接) 方式。可指一年内,也可指年度间。 连作) 方式。可指一年内,也可指年度间。(连作)
大豆- 大豆- 大豆(一年一熟) 大豆-→大豆-→大豆(一年一熟) 小麦-水稻-水稻- 小麦-水稻-水稻(一年三熟) 小麦-水稻-水稻-→小麦-水稻-水稻(一年三熟) 相关的概念: 相关的概念: 前茬:生产上把轮作中的前作称为前茬。 前茬:生产上把轮作中的前作称为前茬。 后茬: 后茬:生产上把轮作中的后作物称后茬 倒茬: 倒茬:换茬 连作? 换茬 重茬 连作? 轮作与换茬,后者更普遍、更灵活。 轮作与换茬,后者更普遍、更灵活。
小麦-水稻― 大麦-棉花- 小麦- 小麦-水稻―→大麦-棉花-→小麦-水稻
(一年两熟,两年一轮) 一年两熟,两年一轮)
肥 - 稻 - 稻 ―→ 油-稻 -稻 ―→麦 -稻- 稻
(一年三熟,三年一轮) 一年三熟,三年一轮)
5
水旱轮作
大麦-水稻-水稻→马铃薯/玉米-水稻→大麦-水稻- 大麦-水稻-水稻→马铃薯/玉米-水稻→大麦-水稻-水稻 (一年三熟,两年一轮) 一年三熟,两年一轮) 玉米-大豆→水稻-水稻→玉米- 玉米-大豆→水稻-水稻→玉米-大豆 (一年两熟,两年一轮) 一年两熟,两年一轮) 麦(油、休闲)-稻-稻→棉花→麦(油、休闲)-稻-稻 休闲) 棉花→ 休闲)
4.26(1.42) 1 3.22 1.50 3.00 1 1 1
12
• 对土壤中难溶性磷吸收能力:
– 小麦、玉米、棉花少 小麦、玉米、 – 油菜、荞麦、燕麦多 油菜、荞麦、
• 对土壤中水分吸收能力: 对土壤中水分吸收能力:
– 水稻、玉米多 水稻、 – 谷子、甘薯少 谷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连作
三、连作的应用
(二) 连作应用的可能性
1.作物耐连作特性允许连作
品种特性(不怕):可以连作,水稻,玉米
(1)物理技术:土壤消毒,嫁接 (2)化学技术:平衡施肥 (3)农业技术:水旱熟制连作
2.新技术推广应用允许连作
§3 轮作在现代农业中的意义
首先,轮作可以均衡地利用土壤中的养分,使 不同作物互为营养条件。这一作用和现代农业 中大量化肥的施用来比较 其次,从轮作抑制土壤病虫害和农药的使用来 进行分析 再者,从杂草防除来进行分析 最后,从最主要的生产资料——土壤来看 总之,即使是在现代农业中,轮作仍是一项经 济有效的农业增产技术措施。
单作轮作:小麦―→大豆―→玉米(一年一熟,三 年一轮) 复种轮作:春玉米-→小麦-花生(两年三熟, 两年一轮);小麦-水稻―→大麦-棉花(一年两 熟,两年一轮) 水旱轮作:大麦-水稻-水稻-→马铃薯/玉米- 水稻(一年三熟,两年一轮)
§1 轮作换茬的意义与作用
一、概念
换茬——就是指前后作物茬口的调换,又称 为倒茬。
4. 合理利用农业资源,经济有效地提高作物产量
§1 轮作换茬的意义与作用
三、轮作换茬的作用
(二)不同条件下轮作作用的特点
1.低投入的传统农业阶段 2.高投入的现代农业阶段 1.水旱轮作(paddy-upland rotation) 是指在同一田 地上有顺序地轮换种植水稻和旱作物的种植方式。 2.草田轮作(grassland rotation) 是指在田地上轮换 种植多年生牧草和大田作物的种植方式 。
第五章 轮作与连作
CROP ROTATION and CONTINUOUS CROPPING
第五章 轮作与连作
§1 §2 §3 §4
轮作换茬的意义与作用 连作 轮作在现代农业中的意义 茬口
§1 轮作换茬的意义与作用
一、概念
轮作(Crop rotation)——指在同一块地上, 在一定年限内,有顺序地轮换种植不同作物 的种植方式。
129
172
176
158 122
§2 连作
三、连作的应用
(一)连作应用的必要性
1.社会需要决定连作
大宗作物:面积大,轮不过来,稻、麦、棉
资源限制:水田,低洼田,新疆棉花 效益驱使:烟草、蔬菜、瓜果 国家计划:国家大量收购,棉花,小麦,甜菜
2.资源利用决定连作
3.经济效益决定连作
4.作物结构决定连作
§2 连作
二、不同作物对连作的反应
小麦长期连作对产量的影响
时期(年) 1-10 11-20 21-30
不施肥区 77 72 65
有机肥区 126 154 167
化肥区 162
182
140
173 174 169 123
31-40
41-50 51-60 61-70 71-80
47
57 55 49 41
§1 轮作换茬的意义与作用
一、概念
定区式轮作:轮作的田区数=轮作周期年数
第一年 小麦 小麦
小麦—谷子
轮作顺序:小麦→小麦→小麦—谷子→豌豆
轮作周期(时间) 轮作区(空间)
第二年 小麦
小麦—谷子
第三年
小麦—谷子
第四年 豌豆 小麦 小麦
小麦—谷子
I II III IV
豌豆
豌豆 小麦
豌豆 小麦 小麦
换茬式轮作
§1 轮作换茬的意义与作用
二、轮作换茬的发展及在农业上的意义 三、轮作换茬的作用
(一)轮作换茬的基本作用
1. 轮作有利于减轻农作物病虫草害 2. 协调不同茬口土壤营养水分供应
(1)从吸收养分的种类、数量和比例来看 (2)从作物对营养元素的利用能力来看 (3)从需要水分的数量、时期和能力来看 (4)从作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范围来看
§4 茬口
茬口(previous crop with its stubble field):在 作物轮(连)作中,给予后作物以种种影响的 前茬作物及其茬地的泛称。 茬口特性是指栽培某一作物后的土壤生产性能, 是作物生物学特性及其栽培技术措施对土壤共 同作用的结果。
§4 茬口
一、茬口特性的形成
春播作物→冬小麦—夏播作物→冬小麦—夏播作物→冬小麦—夏播作物 玉、甘、豆 玉、绿、甘 玉、豆、甘 玉、豆、甘
(1) (2) (3) (4) 从时间上看:甘薯不适合作小麦前茬,故(1)、(2)、(3)位去掉甘薯, 甘薯只能安排在第四位上。从地力和养地作物后效看:(1)、(2)、 (3)位上安排绿豆养地作物为好。从产量上看:(1)、(3)位上安排玉 米又较好,尤其在第(1)位上,春玉米产量潜力大,且已指明以小麦、 玉米为主。 所以应为:春玉米→冬小麦—绿豆→冬小麦—玉米→冬小麦—甘薯
小麦→大豆→玉米(一年一熟,连年换茬,每季 换茬) 玉米-玉米→水稻-水稻(一年两熟,两年一轮, 连年换茬,年际换茬,年内不换茬) 小麦-水稻→小麦-水稻(一年两熟,每季换茬, 年际换茬,但不是轮作)
§1 轮作换茬的意义与作用
一、概念
连作(continuous cropping)——指在同 一块地上连年种植相同作物的种植方式。
根据作物重要性程度
优先安排粮食、棉花、主产作物与好茬口农田
突出病虫草害关系
换茬,抗病,中耕
豆科、禾本科 减少矛盾,平衡稳产 主体茬口,轮作制度,种植方式
按照用养结合原则
考虑季节矛盾
坚持主体稳定
§4 茬口
拟订冬小麦、玉米、绿豆、甘薯四年七作制(以冬小麦、玉米为 主): 以小麦、玉米为主,四年七作,这里面必须有复种,有三年是一年 二作,有一年是一年一作,且以春播为好。玉米、绿豆、甘薯均可; 复种中,上茬冬小麦,下茬有玉米、绿豆、甘薯;冬小麦的前茬: 玉米、绿豆,甘薯收获期晚不合适。所以其轮作顺序为:
①根际微生物发生变化,病害多; ②根分泌物对作物生长造成危害。
§2 连作
二、不同作物对连作的反应
(二)耐短期连作作物
甘薯、紫云英、苕子等作物 有一些反应,可连作2-3年
§2 连作
二、不同作物对连作的反应
(三)耐连作作物
水稻、棉花、麦类、玉米等 水稻
通气组织发达,对土壤通气性要求较低 水稻与旱作物轮作,阻止土壤种还原性有毒物质的积累 小麦,玉米 肥料充足,产量稳定 肥料不足,减产显著 棉花 根系发达养分吸收均衡 无病,足肥,连作百年以上
§1 轮作换茬的意义与作用
二、轮作换茬的发展及在农业上的意义 三、轮作换茬的作用
(一)轮作换茬的基本作用
3. 改善土壤中物理、化学、生物学性状,调节土壤肥力
(1)豆科作物在轮作中可以改善N素营养 (2)轮作可以调节土壤有机质状况 (3)轮作可以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况 (4)可以改善土壤的化学性状(避免不利因素的产生) (5)轮作能改善土壤中的生物学性状
玉米小麦三 小麦连作 叶草轮作
早熟禾草皮
玉米连作 犁耕休闲
水土流失
0.76 12.0
164 1711
6.23 13.8
1144 207
22.63 23.3
2476 56
44.19 29.4
3818 28
92.பைடு நூலகம்6 30.3
7758 13
径流率
径流失土率 侵蚀10cm 耗年
§4 茬口
四、茬口顺序与安排
2.品种更换
3.农业技术措施
§2 连作
二、不同作物对连作的反应
(一)忌连作的作物
1.茄科:马铃薯、烟草、番茄;胡芦科:西瓜;亚麻; 甜菜等为典型代表。极为敏感,生长受阻,植株矮小, 发育异常,减产严重,甚者绝收。5-6年才能种植一次 2.以禾本科的陆稻,豆科的豌豆、大豆、蚕豆、菜豆, 麻类的大麻、黄麻,菊科的向日葵,茄科的辣椒等作物 为代表。比较敏感,3-4年才能种植一次 忌连作的原因
土壤养分和有机质的含量 :黑茬(油茬)、白茬、 平茬 土壤水分 :润茬、干茬 土壤温度:冷茬、热茬 土壤特性 :软茬、硬茬 收获期早晚 杂草病虫害 植物和微生物分泌物 :辣茬、甜茬 农业技术措施
§4 茬口
二、后茬作物对茬口的适应性
要求严格的作物:即后作对前茬选择较为严格
不连作
各种豆科作物的根冠比与含氮率 大豆 豌豆 苜蓿
三叶草
白花草木樨
地上
干物质
87.8 12.2
2.58 1.91
85.5 14.5
2.70 1.45
73.5 26.5
2.41 2.04
66.5 33.5
2.96 2.07
66.5 33.5
2.70 2.34
地下
蛋白 (%) 地上 地下
不同种植与水土流失
单作连作:小麦→小麦→小麦(一年一熟,连作) 复种连作:小麦-水稻→小麦-水稻(一年两熟, 连作);小麦/棉花→小麦/棉花(一年两熟,连 作);小麦/玉米-水稻→小麦/玉米-水稻(一年 三熟,连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