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髋关节翻修流程
人工髋关节翻修(感染)

知情同意书一、疾病介绍和治疗建议1.医生已告知我患有: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主要用于人工髋关节初次置换术后因为感染、假体位置不良、关节不稳、磨损、假体松动移位或断裂等并发症时,需要将原假体取出,经过/不经骨水泥旷置术后进行假体再置换。
可以有效控制感染,并有效解决因假体问题导致的关节疼痛、功能障碍和畸形等问题。
翻修术是一个较初次手术更为复杂的手术,术前讨论制定的手术方案在术中根据具体情况可能发生变化。
术者根据术中情况决定最终的手术方案。
人工关节有一定使用年限。
2. 医生充分告知我病情及治疗方法,治疗方法分为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①保守治疗属无创治疗,无麻醉及手术风险,但关节疼痛、功能障碍可能无明显改善。
②手术治疗属有创治疗,有麻醉及手术风险,但能尽可能恢复关节功能,缓解关节疼痛,改善生活质量。
在充分了解、知悉明白我的病情及治疗方法后,我自愿选择行:(可能一期骨水泥旷置、二期假体再置换,但术中据情况也可能一期即假体再置换,若一期置换可能全换或只换臼及球头等可能)。
3. 替代医疗方案:①非手术治疗,但患方不愿选择非手术治疗;②麻醉意外等,可能需要终止手术,患方同意;③术中据情况可能改变手术方式,患方同意;④必要时可能需转上级医院,患方同意。
4. 根据病情有不同的人工关节可供选择,且每种关节都有可能有不同的预后效果及不等的材料费用。
我自愿选择如下:A(一期骨水泥旷置的不选此项)全髋关节的界面选择:a 金属球头对聚乙烯臼;b 陶瓷球头对聚乙烯臼;c 陶瓷球头对陶瓷臼(患方授权医方在术中根据情况改变界面对合,假体价位随之改变)B(一期骨水泥旷置的不选此项)假体价位的选择:a 国产最低价(约万);b 国产(约万);c 进口(约万)。
(患方授权医方在术中根据情况改变界面对合,假体价位随之改变)5. 术中据情况必要时可能需要植骨。
若需植骨患方自愿选择购买同种异体骨,暂不愿另行切口取自体骨植骨(但必要时也可能需要取自体骨)。
髋关节假体翻修

病情及全身情况评估:由于翻修术较初次手术难度更大、更复杂, 手术时间也较长, 加之老年病人常伴有各种慢性疾病, 因此术前应正确评估病人对手术的耐受程度, 详细询问病史, 对病人进行全面系统的体格检查, 及时发现和治疗现有疾病, 警惕潜在疾病发作, 监测并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 达到置换手术的要求。 术前康复训练: 责任护士按照宣传手册教会功能锻炼的方法,包括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踝关节跖曲背伸练习、直腿抬高练习、引体向上练习及拐杖和助行器的使用方法。行翻修术的大多是高龄患者,文化层次低,对康复知识的宣教即需要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又需要反复进行,才能达到预期目标。很多老年人术前有吸烟史,不但要求患者戒烟,还要指导做深呼吸、咳嗽,每日数次,尤其是清晨起床后效果更佳,现身示范缩唇呼吸的方法,以此预防术后呼吸道感染。了解并指导助行器、拐杖的使用方法。
感谢您的观看!
第19页/共19页
第9页/共19页
术后护理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人工髋关节翻修术创伤大, 术中出血多, 为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 DVT ) , 术后一般不用止血剂而用抗凝剂, 出血的可能性增加。另外, 病人多为高龄老人,代偿能力较差, 故术后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持续低流量吸氧, 使用心电监护动态监测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变化。密切观察和掌握输液速度, 防止发生急性肾衰竭和肺水肿; 对肾功能不全者, 注意观察尿量。! 观察体温的变化, 术后3 d 内体温在38. 5 ∃ 以下, 多为吸收热, 应向病人做好解释并给予物理降温。∀ 观察和记录患肢的肿胀程度、肤色、温度、感觉、浅静脉充盈情况, 及时发现并预防DVT 的形成。 引流管护理:术后保持负压引流通畅, 可用别针将其固定在床单上, 防止引流管滑脱或折叠、屈曲; 术后1 h~ 2 h 引流量多, 易堵塞管腔, 要经常捏压引流管。负压引流装置应防止其漏气, 当负压下降到一定程度后应重新启动, 以保持有效负压引流。为防止功能锻炼时引流液倒流, 发生逆流导致细菌进入创面, 应提前夹闭, 功能锻炼结束后再开放引流管[2] 。负压瓶每天更换1 次, 如引流出血性液体多时, 应及时更换, 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定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 若引流液为鲜红色, 量较多, 提示有新的出血, 应及时通知医生。若病人术后病情平稳, 术后第2 天引流量少于50 mL, 应拔除引流管。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的全髋关节翻修术课件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Coleman对31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发现股骨头置换术后经过38个月随访,有67%的患者出现 髋臼磨损(>1 mm)。
---Coleman SH, et al. Failure of bipolar hemiarthroplasty: a retrospective review of 31 consecutive bipolar prostheses converted to total hip arthroplasty. Am J Orthop, 2001, 30: 313-319.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对我院1997.6—2000.6收治的56例人工股骨头 置换术后的全髋关节翻修术进行随访,并对 手术指征、假体选择及手术技术等方面进行 回顾性分析。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1例(1.8%)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手术方法㈠
❖ 髋关节后外侧手术入路 ❖ 股骨假体柄的取出:
①松动假体柄的取出 ②牢固固定骨水泥假体柄的取出 ③牢固固定非骨水泥假体柄的取出 ④大转子延长截骨术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康复
❖ 术后立即开始踝关节伸屈锻炼。 ❖ 术后第1天开始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 ❖ 术后第2天,未行结构性植骨的患者可用步行
器或双拐辅助行走;行结构性植骨的患者,2 周后可以部分负重。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髋关节的翻修术

赵 德 宝
四 术年 后六
月
边秀兰
术前
边 秀 兰 术 后 像
王金铭左髋 翻修术前
王金铭 髋臼磨损
王金铭左髋 翻修术后
雷去疾 女 右股骨颈骨折 1996年4月17日
雷去疾 术前
雷去疾 右股骨头置换 术后1月
雷去疾 右股骨头置换 术后4个月
雷去疾 右股骨头置换 术后6月
雷去疾 右股骨头置换 术后6月
雷去疾 右股骨头置换 术后9月
雷去疾 右股骨头置换 术后3年4月
雷去疾 右股骨头置换 术后3年4月
术后6年 假体松动
术后6年半 假体松动下沉
雷去疾 右髋翻修术后
付俊英
左髋双动股骨头 置换术后
付俊英 左髋双动股骨头
置换术后
付俊英 左髋翻修术后
李东 左THR术后感染
假体松动
李东
左THR术 后感染
窦道形成
李东 左THR术后感染
旷置术后
李东 左髋旷置术后
翻修术后
王志林 左THR术后松动
王志林 左THR术后
骨水泥填充
王志林 左髋翻修术后
吉瑞明
吉瑞明 左髋OA 后脱位
吉 瑞 明
术 后 脱 位
吉 瑞 明Leabharlann 复石 位膏 术固 后定许金凤 右髋术前
许金凤 右髋术前
许金凤 右髋术后脱位
许金凤 右髋术后脱位
许金凤 右髋脱位翻修术后
右髋翻修术后
李德珍
李李德 珍德 珍
李德珍 右髋翻修术后
右髋翻修术后
王玉珍
王玉珍
王玉珍 右髋翻修术后
柴惠云 左股骨颈骨折
柴惠云 左股骨颈骨折
左股骨颈骨折 空心钉固定术后
全髋关节翻修术

全髋关节翻修术摘要:人工髋关节翻修术是一种难度较大且临床需要日益增多的手术,对适应证的选择、骨缺损的程度、移植骨及假体的选择和固定的了解是必要的。
本文总结近年来此方面的进展关键词髋关节翻修术髋臼缺损重建术髋关节翻修术是指通过重新植入能够牢固固定的新假体及恢复(或基本恢复)关节的解剖形态而恢复关节功能[1]。
随着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广泛开展,由于无菌性松动、骨溶解、感染、骨折假体断裂、位置不佳、脱位等原因而致的疼痛及关节功能障碍日益增多,因而髋关节翻修术的绝对数量也在增加[2]。
但翻修术较THA而言花费高、技术复杂、对手术技巧和临床经验要求较高,因而显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就全髋关节翻修术中假体的选择和固定及骨缺损的修复重建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1 假体的选择和固定1 .1 髋臼假体选择和固定翻修手术中的首要问题是假体及其固定方式的选择。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在翻修术中应选用翻修假体,应用普通假体做翻修术,其失败率很高[3]。
至今用于翻修术的髋臼假体种类有骨水泥型和非骨水泥型假体、双极杯、髋臼加强环等。
现在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植骨后,若髋臼侧宿主骨对髋臼假体的覆盖率大于50%,可采用非骨水泥型髋臼[4];对髋臼假体覆盖率小于50%,由于剩余宿主骨不能很好的支撑髋臼假体,就有必要选择结构性骨移植或特殊的髋臼假体。
现特殊的髋臼假体种类较多,如X-Change金属网的使用,表面多孔的压配髋臼假体(porous press-fit component)、订做型髋臼假体、高中心髋臼假体、椭圆形髋臼假体、不对称髋臼假体等。
还有为修补薄弱的髋臼内壁和髋臼前后柱,防止髋臼假体向内或向上移位而研制的金属加强环(reinforcement ring) Burch-Schneider 支架、GAP 杯、抗内突支架、三翼臼杯等多种金属材料[5-6]。
目前在髋臼假体的类型上多选用有金属壳带多孔表面的非骨水泥型髋臼杯,因其疗效确切而被推崇为髋臼翻修术的“金标准”[7]。
髋关节翻修手术步骤

髋关节翻修手术步骤
髋关节翻修手术是一种复杂的手术,需要高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以下是一般的髋关节翻修手术步骤,但请注意,具体的手术步骤可能因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偏好而有所不同。
1. 术前评估: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包括病史、体检、影像学检查等,以确定手术的适应证和手术方案。
2. 麻醉:患者通常会接受全身麻醉或脊髓麻醉。
3. 切口:医生会在髋关节周围做一个切口,以暴露髋关节。
4. 取出假体:医生会小心地取出之前植入的假体。
5. 清理关节:医生会清理髋关节,去除骨水泥、瘢痕组织和其他障碍物。
6. 准备骨骼:医生会根据需要准备骨骼,以确保新的假体能够牢固地固定在骨骼上。
7. 植入新假体:医生会选择适合患者的新假体,并将其植入髋关节。
8. 固定假体:医生会使用螺钉或其他固定装置将假体固定在骨骼上。
9. 关闭切口:手术完成后,医生会关闭切口,并用缝线固定。
10. 术后护理:患者需要在术后进行一段时间的康复和护理,以确保手术效果和恢复。
需要注意的是,髋关节翻修手术是一种复杂的手术,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感染、出血、假体松动等。
因此,患者在手术前应该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了解手术的风险和并发症,并在手术后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康复和护理。
髋关节翻修置换器械介绍和跟台指南

SL柄器械介绍及手术操作技巧骨科用户服务部一、器械介绍二、器械操作流程三、手术实例目 录SL型 铰刀(D12-D22)SL型试模D14-D22假体取出器连接把手柄安装器把手髓腔开口器球头打入器方骨凿试头取头器假体取出杆柄安装器取出器连接头一、器械介绍二、器械操作流程三、手术实例目 录l 1、股骨截骨板l 2、股骨截骨l 3、股骨取头l 4、髋臼暴露l 5、削磨髋臼窝l 6、螺纹试杯安装试验l 7、安装髋臼假体l 8、安装髋臼螺钉2器械操作流程l 9、髋臼内衬的放置l 10、股骨开口l 11、股骨扩髓l 12、股骨SL柄试模打入l 13、试模复位l 14、试模取出l 15、假体安装一、股骨截骨板股骨截骨准备,将截骨模板放置在股骨轴中线上确定截骨平面,截骨线与股骨干成角45°,一般位于小转子上方1cm-1.5cm,参考点为大转子和小转子,用摆据进行截骨从小转子水平测量股骨距水平截骨指示板(圆柄器械包)作用:用于确定截骨平面,并用电刀标记截骨线工具的检查:表面是否平整,有无变形,刻度是否清晰可见二、股骨截骨一定要与股骨颈的冠状面垂直,跟台人员测试动力电源,清点器械,准备电动摆据和锯片摆据摆据锯片安装作用:截骨工具的检查:安装电池检查主机好坏,安装锯片看是否配套(一宽一窄)并检查锯片有无断裂是否锋利,主体后盖有无松动和不匹配,同时准备两个电池以及充电器。
三、股骨取头用股骨头取出器沿股骨头截骨面垂直方向旋入股骨头,旋紧后沿球面方向上、下、左、右旋转至股骨头完全脱离髋臼,跟台人员准备股骨头取出器股骨头取出器作用:将股骨头持紧后便于取出工具的检查:股骨头取出器尖端是否完好无断裂四、髋臼暴露在髋臼前沿髂腰肌之间上髋臼拉钩,此处注意拉钩应紧贴髋臼缘的骨皮质,以免损伤骨神经血管。
清理髋臼盂唇、剩余的关节囊等软组织及骨赘,暴露出髋臼的骨性边缘(注意保护髋臼前后的重要结构),跟台人员准备髋臼拉钩髋臼拉钩作用:髋臼暴露工具的检查:髋臼拉钩尖端是否完好无断裂,弯曲弧度正常五、削磨髋臼窝在髋臼锉Φ42mm~Φ62mm每间隔2mm一个,从最小号髋臼锉开始,注意髋臼锉动力连接杆的外展及前倾角度,逐号增加髋臼锉磨削髋臼软骨,直至磨削面开始均匀渗血,记下该髋臼锉型号,跟台人员安装髋臼锉动力连接杆、连接动力,每次向手术医生报告髋臼锉尺寸髋臼锉动力连接杆髋臼锉作用:用装配好的髋臼锉从小到大依次磨削髋臼,磨至髋臼内表面有80%以上的渗血面工具的检查:动力连接杆尖端快接口与髋臼锉是否匹配六、螺纹试杯安装试验髋臼可靠度选择同于最后一个髋臼锉直径的螺纹试杯,可使用髋臼定位器辅助工具定位外展 45±5°,前倾15±5°安装螺纹试杯试验髋臼的可靠度,跟台人员准备好髋臼杯试模,并记下试模尺寸快换把手试杯连接柄髋臼定位器试杯作用:根据髋臼定位器确定试杯安放的前倾角和外展角,试杯的大小型号可确定假体型号工具的检查:试杯型号齐全,快接把手接能和连接柄,试杯适配七、安装髋臼杯假体多半径髋臼杯假体选择时同于最Array后一个螺纹试杯直径,连接臼杯安装器,以外展 45±5°,前倾15±5°安装臼杯假体并用合适力度击入跟台人员根据髋臼试模选好髋臼假体,并把髋臼假体安装到髋臼把持器上八、安装髋臼螺钉根据术中评估是否需要使用髋臼螺钉,打孔时将导向器插入髋臼杯的钉孔内,动力装置连接软钻头,穿过导向器,保持钻头与髋臼假体垂直;钻完后,用持钉钳夹住螺钉,万向改锥插入螺钉孔内,沿着钉孔方向推入,跟台人员准备好软钻,导向器,万向改锥,持钉钳,螺钉作用:软钻连接电钻和导向器配套使用,确定钉孔,钻孔,用髋臼测深尺测量确定使用髋臼螺钉的长度,用持钉钳夹住钉尾配合万向改锥确定钉孔进行植钉工具的检查:软钻头是否完好有无断裂,万向改锥是否配套软钻导向器万向改锥持钉钳九、髋臼内衬的放置内衬分为聚乙烯高边防脱内衬,放置位置为后上方右侧11点,左侧13点口诀:“左 1 右 11”;陶瓷内衬,无高边防脱作用:用快换把手连接连接杆和内衬打入器,将内衬放置于合适位置后用槽锤击入工具的检查:内衬打入器型号齐全,快接把手接能和连接柄,内衬打入器适配内衬打入器快换把手试杯连接柄十、股骨开口将开口器贴近股骨后方骨皮质,向股骨髓腔凿出一长方形骨槽,并向大转子方向加深开窗,其方向与股骨干轴线平行,跟台员准备好开口器、槽锤槽锤作用:股骨近端开髓工具的检查:髓腔开口器尖端是否锋利,有无缺损变形,槽锤手柄是否牢固可靠。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

低毒力感染
李德珍
李李德德珍 珍
李德珍 翻修术后海慈病人源自海慈病人李桂祥李桂祥
李桂祥
李桂祥 翻修术后
李桂祥 翻修术后半年
李北均
李北均 翻修术后
黄素玲
黄素玲 翻修术后
王玉珍
王玉珍
右THR术后 假体松动
王玉珍 翻修术后
王玉珍 翻修术后6个月
翻修术后8个月
翻修术后 1年
2.疼痛及下肢比原来变短;
3.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如果病人 出现关节的疼痛,特别是负重疼,在排 除了其它因素后出现疼,考虑为假体出 现问题。
三、X-ray检查:
髋关节的X光片 (正侧位)
早期的X光片表 现为假体周围有 一透亮带,晚期 可见假体下沉、 移位,甚至出现 骨溶解。
四、实验室检查:
七、术中并发症:
假体取出困难:大粗隆骨折 再置换假体穿出股骨骨干 出血 血管、神经损伤(臼)
假体取出困难:大粗隆骨折
吴开珍
吴开珍 术中
吴开珍 翻修术后
吴开珍 术后2年
再置换假体穿出股骨骨干
魏荣 第一次手术后
魏荣 第一次翻修
术后
魏荣 二次翻修术后
魏荣
二次翻修 术后
八、术后并发症:
1.伤口感染 2.关节脱位 3.双下肢不等长 4.功能活动障碍
许金凤
许金凤 术后脱位
许金凤 再次翻修术后
九、术后注意事项:
1.负重晚 2.康复锻炼 3.避免外伤
十、翻修术的原则:
只翻修松动的假体
十、总结:
髋关节翻修手术与primary手术有着本质的区别, 每个病例都不同,手术的方式及手术的时间、手术 的预后均不同。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工髋关节翻修流程
本文适用于人工关节从业者及对人工关节置换有需求的病患家属。
版权归原作者,向Pro Krause致敬!
Reasons for failure of arthroplasty关节置换失败的原因
►Infection 感染
►Instability 关节系统不稳定
►wear磨损
►Trauma 创伤
►Failure of the implant 假体植入失败
Infection-rate after arthroplasty关节置换后的感染率
►1- 2% after TKA 膝关节置换后1%-2%的感染率
► < 1% after THA 髋关节置换后<1%的感染率
►5,6% in revision TKA 膝关节翻修术的感染率为5.6%
►3,2% in revision THA 髋关节翻修术的感染率为3.2%
如果病人出现超过3种下列症状,很可能发生了感染:感染临床症状、C反应蛋白>13mg/dl、血沉速率>22.5ml/h
►Revision Arthroplasties are becoming more人工关节翻修术越来越常见
►Reasons for failure : wear, loosening (late), instability, infection (early)翻修原因:晚期翻修的原因主要是磨损和假体松动,早期翻修的原因的假体不稳及感染
►Reinforcement rings = gold standard 加强杯=金标准
►Augments/ bone transplants for bone defects 对于骨缺损的病人使用垫片/骨移植►Modularity more and more necessary 在翻修术中使用组配型假体越来越有必要►Expierence of the surgeon and the team 医师及其团队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