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动系统设计说明书
汽车制动系统设计说明书

目录1、汽车制动系统概述及设计要求 (4)1.1 概述 (4)1.1.1制动系统的组成 (4)1.1.2 制动系统的类型 (4)1.2 设计制动系统时应满足的要求 (5)2、整车性能参数: (6)3、制动器形式的选择 (6)4、鼓式与盘式制动器主要参数的确定 (8)4.1制动鼓内径D (8)4.2摩擦衬片宽度b和包角β (8)4.3摩擦衬片起始角 0 (9)4.4制动器中心到张开力0F作用线的距离e (10)4.5制动蹄支撑点位置坐标a和c (10)4.6摩擦片摩擦系数 (10)4.7制动盘直径D (10)4.8制动盘的厚度h (11)4.9摩擦衬块内外半径的确定 (11)4.10制动衬块工作面积A (11)5、鼓式制动器主要零部件的设计 (12)5.1制动蹄 (12)5.2制动鼓 (12)5.3摩擦衬片 (13)5.4摩擦材料 (14)5.5蹄与鼓之间的间隙自动调整装置 (14)5.6制动支承装置 (16)5.7制动轮缸 (16)5.8张开机构 (16)6、盘式制动器主要零部件设计计算 (17)6.1 滑动钳体 (17)6.2 固定支架 (17)6.3 制动盘 (17)6.4 制动块 (17)6.5同步附着系数的确定 (19)6.6地面对前、后轮的法向反作用力 (19)6.7制动力分配系数的确定β[]4 (20)6.8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矩的确定[]4 (20)6.9应急制动和驻车制动所需的制动力矩[]1 (21)6.9.1应急制动 (21)6.9.2驻车制动 (22)6.9.3衬片磨损特性的计算 (23)7、制动驱动机构的设计与计算 (25)7.1 制动驱动机构的形式 (25)7.2 分路系统 (26)7.3 液压制动驱动机构的设计计算 (28)7.3.1 制动轮缸直径的确定 (28)7.3.2 制动主缸直径的确定 (29)7.3.3制动踏板力p F和制动踏板工作行程p S (30)7.3.4真空助力器的设计计算 (31)8、制动性能分析 (31)8.1制动性能评价指标 (31)8.2 制动效能 (31)8.3 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32)8.4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32)8.5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分析 (32)8.6制动减速度j和制动距离S (34)参考文献 (35)1、汽车制动系统概述及设计要求1.1 概述使行驶中的汽车减速甚至停车,使下坡行驶的汽车的速度保持稳定,以及使已经停驶的汽车保持不动,这些作用统称为汽车制动。
汽车制动系统说明书

DRIVING BrakingSlow down or stop your vehicle, and keep it from moving when parked.Foot BrakePress the brake pedal to slow down or stop your vehicle from moving.Brake Assist SystemDuring hard or emergency braking, the system increases braking force. The brake pedal may move slightly or make a noise; this is normal. Continue to hold the brake pedal firmly down.Anti-Lock Brake System (ABS)During hard or emergency braking, the system rapidly pumps the brakes to prevent wheel lockup and help you maintain steering control. The brake pedal may pulsate slightly during ABS operation; this is normal. Do not pump the brake pedal, and continue to hold it firmly down.The ABS may not function correctly if you use an incorrect tire type and size. Electric Parking BrakeKeep your vehicle from moving while parked using a simple switch.To apply: Pull up the switch. The BrAKe indicatorappears in the instrument panel.To release: Press the brake pedal and make sureyour seat belt is fastened. Press the switch downto release.You can also lightly press the accelerator pedal (and release the clutch pedal for manual transmission) if your seat belt is fastened, the vehicle is on, and the shift lever is in Drive (D) or reverse (r) (or a gear is engaged for manual transmission).Pull up to apply. Press down to release.DRIVINGAutomatic Brake HoldMaintains rear brake hold even after the brake pedal is released. Make sure the vehicle is on and your seat belt is fastened when operating this feature.1.Press the BrAKe HoLD button behind the shiftlever. The BrAKe HoLD indicator appears in theinstrument panel.2.With the shift lever in Drive (D) or Neutral (N),press the brake pedal and come to a completestop. The HoLD indicator appears, and brakehold is applied. release the brake pedal.Press the accelerator pedal (or shift into a gear and release the clutch pedal for manual transmission) to cancel brake hold and start moving.To turn off brake hold: Press the brake pedal and press the BrAKe HoLD button again.Automatic brake hold cancels when:•Braking is applied for more than 10 minutes.•The electric parking brake is engaged.•The foot brake is pressed and the shift lever* is moved to Park or reverse.•The engine stalls (manual transmission).•The driver’s seat belt is unfastened.•The engine is turned off.•There is a problem with the automatic brake hold system.。
锐志制动系统设计说明书

制动系统课程设计姓名:詹东东学号:20110402226指导老师:宋晓琳2015年1月目录目录 (1)一、制动系统主要参数数值 (2)二、制动方案 (2)三、制动系统主要参数的确定 (3)3.1制动盘直径D (3)3.2制动盘厚度的选择 (3)3.3摩擦衬块内半径R1和外半径R2 (3)3.4摩擦衬块工作面积 (3)3.5摩擦衬块摩擦系数f (4)四、制动系统相关计算 (4)4.1同步附着系数的分析 (4)4.2地面对前、后轮的法向反作用力 (5)4.3制动器有关计算 (5)4.3.1确定前后制动力矩分配系数 (5)4.3.2制动器制动力矩的确定 (5)4.3.3盘式制动器的制动力计算 (6)4.3.4 应急制动力矩 (7)4.3.5驻车制动力矩 (7)4.4衬块磨损特性的计算 (8)4.5液压制动驱动机构的设计计算 (10)4.5.1前轮制动轮缸直径d的确定 (10)4.5.2制动主缸直径0d的确定 (10)4.6 制动踏板力p F和制动踏板工作行程p S (11)五、制动器主要零部件的结构设计 (12)5.1制动盘 (12)5.2制动钳 (12)5.3制动块 (12)5.4摩擦材料 (12)5.5制动轮缸 (12)六、设计图纸 (13)6.1装配简图 (13)6.2摩擦盘 (13)6.3摩擦衬块 (14)七、心得体会 (15)参考文献 (16)一、制动系统主要参数数值锐志汽车相关主要参数编号 名称 符号 数值 单位 1 满载质量 M 0 1955 kg 空载质量 M 1580 kg 2 重力 G 19159 N 3 质心高(满载) h g 700 mm 4 质心高(空载)h g 4 轴距L 2850 mm 5质心至前轴的距离(满载)a1425mm6 质心至后轴的距离(满载) b 1425 mm 7 前轴负荷(满载) W f 9579.5 N 8 后轴负荷(满载)W r 9579.5 N 9轮距l1535mm轮胎相关参数轮胎有效半径=轮辋半径+(名义断面宽度×高宽比)二、制动方案丰田锐志属于运动性轿车,驱动方式为前置后驱,悬架形式为前双叉臂、后多连杆,制动系统采用的是前通风盘式、后盘式制动器。
长安之星2汽车制动系设计说明书概要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题目:汽车制动系设计专业:班级:宿舍:学生:组长:组员:指导老师:简介制动系统是汽车上用以使外界(主要是路面)在汽车某些部分(主要是车轮)施加一定的力,从而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强制制动的一系列专门装置。
制动系统作用是:使行驶中的汽车按照驾驶员的要求进行强制减速甚至停车;使已停驶的汽车在各种道路条件下(包括在坡道上)稳定驻车;使下坡行驶的汽车速度保持稳定。
对汽车起制动作用的只能是作用在汽车上且方向与汽车行驶方向相反的外力,而这些外力的大小都是随机的、不可控制的,因此汽车上必须装设一系列专门装置以实现上述功能。
目录绪论 (5)1 汽车制动系统概述及设计要求 (6)1.1 概述 (6)1.1.1制动系统的组成 (6)1.1.2 制动系统的类型 (6)1.2 设计制动系统时应满足的要求 (7)2 整车性能参数 (7)3 制动器形式的选择 (8)3.1 鼓式制动器 (8)3.2 盘式制动器 (8)3.2.1 全盘式制动器 (8)3.2.2 钳盘式制动器 (9)3.3 选型 (10)4 鼓式与盘式制动器主要参数的确定 (11)4.制动鼓直径D (11)4.2摩擦衬片宽度b和包角β (12)4.3摩擦衬片起始角 0 (13)4.4制动器中心到张开力0F作用线的距离e (13)4.5制动蹄支撑点位置坐标a和c (13)4.6摩擦片摩擦系数 (14)4.7制动盘直D (14).4.8制动盘的厚度h (14)4.9摩擦衬块内外半径的确定 (14)4.10制动衬块工作面积A (14)5 鼓式制动器主要零部件的设计 (14)5.1制动蹄 (14)5.2 制动鼓 (16)5.3 摩擦衬片 (17)5.4 摩擦材料 (18)5.5蹄与鼓之间的间隙自动调整装置 (19)5.6 制动支承装置 (20)5.7 制动轮缸 (20)5.8张开机构 (20)6 盘式制动器的设计计算 (20)6.1 同步附着系数的确定 (21)6.2 制动力分配系数的确定 (22)6.3 前、后轮制动器制动力矩的确定 (24)6.4应急制动和驻车制动所需的制动力矩 (27)6.4.1应急制动 (27)6.4.2驻车制动 (28)6.5陈片磨损特性的计算 (29)7 制动驱动机构的设计与计算 (31)7.1制动驱动机构的形式 (31)7.2分路系统 (32)7.3页压制动驱动机构的设计计算 (33)7.3.1制动轮缸直径的确定 (33)7.3.2制动主缸直径的确定 (34)7.3.3制动踏板力和制动踏板工作行程p S (36)7.3.4真空助力器的设计与计算 (38)8 制动器零部件设计 (38)7.1 滑动钳体 (38)7.2 固定支架 (38)7.3 制动盘 (38)7.4 制动块 (39)结束语 (40)总成图 (41)参考文献 (42)绪论一个国家汽车工业的发展水平反映出该国家的整体工业水平。
毕业设计阁瑞斯轻型客车制动系统设计说明书

摘要随着高速公路的不断发展,汽车车速的不断提高,车流密度也不断增大。
现代汽车对制动系的工作可靠性要求日益提高。
因为只有制动性能良好,制动系工作可靠的汽车才能充分发挥出其高速行驶的动力性能并保证行驶的安全性。
由此可见,本次制动系统设计具有实际意义。
对于福田风景轻型客车的制动系统设计,首先制定出制动系统的结构方案,本设计确定采用前盘后鼓式制动器,串联双腔制动主缸,HH型交叉管路布置。
其次计算制动系统的主要设计参数(确定同步附着系数,制动力分配系数,制动器最大制动力矩),制动器主要参数设计和液压驱动系统的参数计算。
再次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制装配图,布置图和零件图。
最终进行制动力分配编程,对设计出的制动系统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价分析。
通过本次设计的计算结果表明设计出的制动系统是合理的、符合标准的。
其满足结构简单、成本低、工作可靠等要求。
关键词:福田风景轻型客车;制动系统设计;前盘后鼓式制动器;制动主缸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highways,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vehicle speed, traffic density has increased continuously. Hyundai Motor brake on the work of the increasing reliability requirements. Only good braking performance, the braking system of reliable car to give full play to its high-speed driving performance and to ensure that the momentum on security. Evidently, this braking system design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For the design of Foton View Light Bus,First developed structure of the braking system, the design determined by pre-and post-drum brakes, dual-chamber tandem brake master cylinders, HH-cross-line layout. This was followed by calculation of the main braking system design parameters (attachment coefficient determined simultaneously, the braking force distribution coefficient, the biggest brake brake torque), the main parameters of design and brake hydraulic drive system parameters. Drawing once again use computer-aided design assembly drawing, layout plans and parts. Final braking force distribution of programming, the design of the braking system of indicators to evaluate the analysis.Through this design calculations designed to show that the braking system is reasonable, in line with standards. To meet its structure is simple, low cost, reliability requirements.Keywords:Foton View Light Bus;Brake System Design;Qianpanhougu brake;Brake master cylinders目录第1章绪论 (1)1.1制动系统工作原理 (1)1.2汽车制动系统的组成 (2)1.3汽车制动系统的类型 (2)1.4 汽车制动系统的功用和要求 (3)1.4.1 汽车制动系统的功用 (3)1.4.2 汽车制动系统的设计要求 (3)第2章制动系统设计方案 (4)2.1 制动器结构形式方案 (4)2.2液压制动管路布置方案 (6)2.3制动主缸的设计方案 (7)2.4制动驱动机构形式方案 (8)2.4.1简单制动系 (9)2.4.2动力制动系 (9)2.4.3伺服制动系 (9)第3章制动系统主要参数确定 (10)3.1 轻型货车主要设计参数 (10)3.2 同步附着系数的确定 (10)3.3 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系数β的确定 (11)3.4 前后制动器最大制动力矩的确定 (12)3.5 制动器主要参数的确定 (12)3.5.1 制动鼓直径D的确定 (12)3.5.2 制动器主要参数的确定b和包角θ的确定 (13)θ的确定 (13)3.5.3 摩擦衬片起始角3.5.4 制动器中心到张开力作用线距离e的确定 (13)3.5.5 制动蹄支销连线至制动器中心值a的确定 (13)3.5.6 支销中心距c2的确定 (13)3.5.7 摩擦片摩擦系数μ的确定 (13)第4章制动器的设计与计算 (14)4.1 前、后鼓式制动器制动转矩计算 (14)4.1.1 制动蹄的压力中心 (14)4.1.2 制动蹄的效能因数 (14)4.1.3 每一制动器的制动转矩 (15)4.2 制动性能计算 (15)4.2.1 制动减速度j (15)4.2.2 制动距离 (15)第5章制动驱动机构设计 (17)5.1 制动轮缸直径d的确定 (17)d的确定 (17)5.2 制动主缸直径F的确定 (17)5.3 制动踏板力P5.4 制动踏板工作行程的确定 (18)第6章评价分析 (19)6.1 汽车制动性能评价指标 (19)6.2 制动效能 (19)6.3 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19)6.4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19)6.5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 (20)6.5.1 地面对前、后车轮的法向作用力 (20)6.5.2 理想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 (21)6.6 制动系统的发展趋势 (22)第7章结论 (26)参考文献 (27)致谢 (28)附录一外文翻译 (29)附录二相关程序 (38)第1章绪论汽车制动系是用于使行驶中的汽车减速或停车,使下坡行驶的汽车的车速保持稳定以及使已停驶的汽车在原地(包括在斜坡上)驻留不动的机构。
汽车制动系统计算

后
b.
F1
Gb L hg
jd1 max
F1 m
g b L hg
前
F 2
Ga L hg
j d 2 max
F 2 m
g a L hg
制
S
1 3.6
(t1
t2 ) v 2
v2 25.92 jmax
根
a
2
b
L
g g
0 .8
各个设计方案均能满足法规对行车制动性能的要求,同时也满足设计要求。 4 ) 助施力器失效时,制动力完全由人力操纵踏板产生,最大踏板力要求:N1类车700N。 加
△g2—鼓式制动器的蹄、鼓间隙
△g3—鼓式制动器摩擦衬片的厚度公差
(3)储油壶总容量Vmax
空载同步附着系数
0
车满载同步附着系数
' 0
型
标杆
方案
P201-NAM-SD-DP-G3-2
选配方案(四轮盘式)
Fif
Fir
图2 车型的I曲线与β线 ©版权归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
第 4 页,共 13 页
制动系统方案设计计算说明书
P201-NAM-SD-DP-G3-2
通 过 1、在空载状态下,地面附着系数为0.8,标杆管路压力达到6MPa,管路压力达到5MPa,选 配方案管路压力达到5MPa,制动器发生抱死,此时后轴早于前轴抱死,这时整车稳定性非常差 。需要ABS进行调节。
n1、n2—前、后制动器单侧油缸数目(仅对盘式制动器而言)
Kv—考虑软管膨胀时的主缸容积系数,汽车设计推荐:轿车 =1.1,货车 =1.3
其中 要根据制动器的类型、参考同类车型确定,对鼓式制动器:汽车设计推荐δ=2-2.5mm;汽车工 程手册推荐3.5-5.5(考虑软管膨胀量及磨损间隙不能自调的影响),公司目前车型均可实现间隙
捷达轿车制动系统毕业设计说明书

共用的制动器,但行车制动是由液压经制动轮缸产生制动蹄的张开力进行制动,而驻车制动则是用制动操纵手柄通过钢索拉绳及杠杆等机械操纵系统进行操纵。
双向增力式制动器也广泛用作汽车的中央制动器,因为驻车制动要求制动器正向、反向的制动效能都很高,而且驻车制动若不用于应急制动时也不会产生高但由于结构问题使它在制动过程中散热和排水性能差,容易导致制动效率图2—3 制动主缸工作原理图撤出踏板力后,制动踏板机构、主缸前、后腔活塞和轮缸活塞在各自的回(a )铸造制动鼓;(b),(c)组合式制动鼓1- 冲压成型幅板;2- 铸造鼓筒;3- 灰铸铁内鼓筒;4- 铸铝合金制动鼓图 3.3制动鼓中型,重型载货汽车和中型,大型客车多采用灰铸铁HT200或合金铸铁制造的制动鼓(见图3-3(a ));轻型货车和一些轿车则采用由钢板冲压成型的的辐板与铸铁鼓筒部分铸成一体的组合式制动鼓(见图3-3(b ));带有灰铸铁内鼓筒的铸铝合金制动鼓(见图3-3(c ))在轿车上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
铸铁内鼓筒与铝合金制动鼓也是铸到一起的,这种内镶一层珠光体组织的灰铸铁作为工作表现,其耐磨性和散热性都很好,而且减小了质量。
制动鼓相对于轮毂的中如图3-3所示,是以直径为的圆柱表面的配合来c d 定位,并在两者装配紧固后精加工制动鼓内工作表面,以保证两者的轴线重合。
两者装配后还需进行动平衡。
其许用不平衡度对轿车为15~20N·cm ;对货车30—40N·cm 。
微型轿车要求其制动鼓工作表面的圆度和同轴度公差。
mm 制动鼓鼓壁厚的选取主要是从其刚度和强度方面考虑。
壁厚取大些也有利于增大其热容量,但实验表明,壁厚由增至时,摩擦表面的平均最高温11mm 20mm 度变化并不大。
一般铸造制动鼓的壁厚:轿车为;中,重型载货7~12mm mmprimary purpose of the brake is to hold the vehicle stationary while it is unattended. The parking brake is mechanically operated by when a separate parking brake foot pedal or hand lever is set.The brake system is composed of the following basic components: the “master。
自-捷达轿车制动系统毕业设计说明书

解放CA1093汽车参数第一章绪论1.1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从汽车诞生时起,车辆制动系统在车辆的安全方面就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近年来,随着车辆技术的进步和汽车行驶速度的提高,这种重要性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它不仅是衡量汽车好坏的一个指标,重要的是它还关系到乘车人员的生命安全问题。
在选购汽车方面客户也比较看重此项的好坏,所以研究制动系统对于开拓市场,增加汽车销量也有重要作用。
汽车制动系统种类很多,形式多样。
传统的制动系统结构型式主要有机械式、气动式、液压式、气—液混合式。
它们的工作原理基本都一样,都是利用制动装置,用工作时产生的摩擦热来逐渐消耗车辆所具有的动能,以达到车辆制动减速,或直至停车的目的。
捷达王CT作为轿车,要求制动系统制动平顺,制动距离更短,制动过程中避免因制动效能过高而导致的车轮抱死的情况,满足汽车的安全性和乘员舒适性,因此制动系统的良好设计有利于提高汽车的整体性能。
汽车制动系是汽车底盘上的一个重要系统,它是制约汽车运动的装置,使汽车以适当的减速度降速行驶直至停车。
在下坡行驶时,使汽车保持适当的稳定车速。
它还使汽车能可靠的停靠在原地或坡道上。
汽车的制动性能直接影响汽车的行驶安全性。
随着公路业的迅速发展和车流密度的日益增大,人们对安全性、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为保证人身和车辆的安全,必须为汽车配备十分可靠的制动系统。
所以研究制动系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2 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1)制动控制系统的历史最原始的制动控制只是驾驶员操纵一组简单的机械装置向制动器施加作用力,这时的车辆的质量比较小,速度比较低,机械制动虽已满足车辆制动的需要,但随着汽车自质量的增加,助力装置对机械制动器来说已显得十分必要。
这时,开始出现真空助力装置。
1932年生产的质量为2860kg的凯迪拉克V16车四轮采用直径419.1mm的鼓式制动器,并有制动踏板控制的真空助力装置。
林肯公司也于1932年推出V12轿车,该车采用通过四根软索控制真空加力器的鼓式制动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 本次制动系统设计的意义 (2)1.2 本次制动系统应达到的目标 (2)1.3 本次制动系统设计内容 (3)1.4 汽车制动系统的组成 (3)1.5 制动系统类型 (3)1.6 制动系工作原理 (3)第二章汽车制动系统方案确定 (4)2.1 汽车制动器形式的选择 (5)2.2 鼓式制动器的优点及其分类 (6)2.3 盘式制动器的缺点 (8)2.4 制动驱动机构的结构形式 (8)2.4.1 简单制动系 (9)2.4.2 动力制动系 (9)2.4.3 伺服制动系 (10)2.5 制动管路的形式选择 (10)2.6 液压制动主缸方案的设计 (12)第三章制动系统主要参数的确定 (14)3.1 轻型货车主要技术参数 (14)的确定 (14)3.2 同步附着系数的3.3 前、后轮制动力分配系数 的确定 (15)3.4 鼓式制动器主要参数的确定 (16)3.5 制动器制动力矩的确定 (18)3.6 制动器制动因数计算 (19)3.6.1 制动器制动因数计算 (19)3.6.1 制动器制动因数计算 (20)3.7 鼓式制动器零部件的结构设计 (21)第四章液压制动驱动机构的设计计算 (24)4.1 制动轮缸直径d的确定 (24)的计算 (25)4.2 制动主缸直径d4.3 制动踏板力F (26)P4.4 制动踏板工作行程Sp (26)第五章制动性能分析 (27)5.1 制动性能评价指标 (27)5.2 制动效能 (27)5.3 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27)5.4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28)5.5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 (28)5.5.1 地面对前、后车轮的法向反作用力 (29)5.6 制动减速度j (29)5.7 制动距离S (29)5.8 摩擦衬片(衬块)的磨损特性计算 (30)5.9 汽车能够停留在极限上下坡角度计算 (32)第六章总结 (33)参考文献 (34)一.绪论汽车工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汽车工业的生产水平,能够代表一个国家的整个工业水平,汽车工业的发展,能够带动各行各业的发展,进而促进我国工业生产的总体水品。
所以重视发展汽车工业,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汽车工业受到国外同行业的强烈竞争,而我国汽车工业起步比较晚,生成技术水平较低,因而改进和提高我国的汽车性能及其机构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这关系到我国汽车工业的生存与发展的大事。
汽车的行驶速度是汽车的一个重要性能参数。
尽可能提高汽车的行驶速度,是提高运输生产率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但必须保证行驶的安全性为前提。
因此在道路宽阔平坦,人流和车流又较小的情况下,汽车可以用高速度行驶,而在转向或者行驶在不平路面或两车交会时,都必须降低车速,特别是在遇到障碍物,或者碰撞行人或其他车辆危险时,更需要在尽可能短的距离内将车速降低到最低,甚至为零。
如果汽车不具备这一性能,高速行驶就不可能实现。
汽车在下长坡时,在重力作用下,有不断加速到危险程度的倾向,此时应当将车速限制在一定的安全性以内,并保持稳定。
此外对已停驶的汽车,应使其可靠的驻留在原地不动。
上述使行驶中的汽车减速甚至行车,使下坡行驶的汽车速度保持稳定,以及使已静止的汽车保持不动,这些作用叫做制动。
保证这些性能的系统叫制动系统因此对汽车制动系统的研究,开发是汽车工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如何改善汽车的制动效能,改善制动器的结构使一个重要环节。
本人所设计的车型为五十铃轻型货车制动系统,在结构上做了一些改进,采用了自动调节间隙结构,即自动调节制动器摩擦片与制动鼓的间隙,来保证在摩擦片磨损的情况下,汽车的制动效果仍然符合设计要求。
由于本人缺乏设计经验,及实践经验不足,在设计过程中会出现不少错误,希望各位老师给予指教。
1.1 本次制动系统设计的意义在交通运输中,公路运输日益成为主要的交通运输形式。
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使汽车运输速度加快。
但是,在提高车速的同时,汽车应能够及时地制动,减速,停车。
特别是在人流、车流比较大的道路上行车,安全行驶是最重要的前提条件。
对汽车起制动作用的只能是作用在汽车上且方向与汽车行驶方向相反的外力,作用在行驶汽车上的滚动阻力,上坡阻力,空气阻力都能对汽车起制动作用,但这些外力的大小都是随机的、不可控制的,因此汽车上必须装设一系列专门装置以便驾驶员能根据道路和交通情况,利用装在汽车上的一系列专门装置,迫使路面在汽车车轮上施加一定的与汽车行驶方向相反的外力,对汽车进行一定程度的强制制动。
这种可控制的对汽车进行制动的外力称为制动力,用于产生制动力的一系列专门装置称为制动系统。
制动系统的作用:使行驶中的汽车按照驾驶员的要求进行强制减速甚至停车;使已停驶的汽车在各种道路条件下稳定驻车;使下坡行驶的汽车速度保持稳定。
制动系直接影响着汽车行驶的安全性和停车的可靠性。
本设计通过合理的结构分析,制动器形式的确定,并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计算及结构设计,缩短了制动距离、保证制动系统具有良好的制动效能的热稳定性与水稳定性以及良好的操纵稳定性,对保证制动系统工作可靠具有理论与实际意义。
1.2 本次制动系统应达到的目标1.具有良好的制动效能2.具有良好的制动效能的水稳定性3.制动时汽车操纵稳定性好4.制动效能的热稳定性好5.摩擦副磨损后,应有能消除因磨损而产生间隙的机构,且调整间隙工作容易,设置自动调整间隙机构1.3 本次制动系统设计内容1.前后制动器设计参数计算、结构设计2.制动主缸设计主缸参数计算、结构设计3.制动管路布置设计,实现双管路布置1.4 汽车制动系统的组成1.供能装置——包括供给、调节制动所需能量以及改善传能介质状态的各种部件。
2.控制装置——包括产生制动动作和控制制动效果的各种部件,如制动踏板、制动阀等。
3.传动装置——包括将制动能量传输到制动器的各个部件。
4.制动器——产生阻碍车辆的运动或运动趋势的力的部件。
1.5制动系统类型1.按制动系统的功用分类行车制动系统、驻车制动系统、第二制动系统、辅助制动系统2.按制动系统的制动能源分类人力制动系统、动力制动系统、伺服制动系统。
1.6 制动系工作原理一个以内圆面为工作表面的金属制动鼓固定在车轮轮毂上,随车轮一同旋转。
在固定不动的制动底板上,有两个支承销,支承着两个弧形制动蹄的下端。
制动蹄的外圆面上又装有一般是非金属的摩擦片。
制动底板上还装有液压制动轮缸,用油管与装在车架上的液压制动主缸相连通。
主缸中的活塞可由驾驶员通过制动踏板来操纵。
制动系统不工作时,制动鼓的内圆面与制动蹄摩擦片的外圆面之间保持由一定的间隙,使车轮和制动鼓可以自由转动。
要使行驶中的汽车减速,驾驶员应踩下制动踏板,通过推杆和主缸活塞,使主缸内的油液在一定压力下流入轮缸,并通过两个轮缸活塞推动两制动蹄绕支撑销转动,上端向两边分开而以其摩擦片压紧在制动鼓的内圆面上。
这样,不旋转的制动蹄就对旋转的制动鼓作用一个摩擦力矩,其方向与车轮行驶方向相反。
制动鼓将该力矩传到车轮后,由于车轮与路面间有附着作用,车轮对路面作用一个向前的圆周力,同时路面也对车轮作用着一个向后的反作用力,即制动力。
制动力由车轮经过车桥和悬架传给车架及车身,迫使整个汽车产生一定的减速度,制动力越大,则汽车减速度越大。
当放开制动踏板时,复位弹簧将制动蹄拉回复位,摩擦力矩和制动力消失,制动作用即行终止。
图1-1二.汽车制动系统方案确定汽车制动系统的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设计,它涉及到制动系统的整体设计和零件设计,设计要求中既体现了对整体的要求,又有对各零件各自性能的要求。
对制动系整体性能,除了上面所说的以外,还有使用性能良好,故障少等要求。
对零部件除了能实现各自功能外,还要求它与其他组装起来的配合能力,协作能力良好,因此,在制动系统设计前,应先提出制动系统综合设计方案。
2.1 汽车制动器形式的选择1.制动器按其直接作用对象的不同可分为车轮制动器和中央制动器。
前者的旋转元件固定装在车轮或半轴上,即制动力矩直接作用在两侧车轮上。
后者的制动力矩必须经过驱动桥在分配到两侧车轮上。
车轮制动器一般用于行车制动,也有兼用第二制动和驻车制动的。
中央制动器用于驻车制动,其优点式制动力矩须经过驱动轴放大后传到车轮。
因而容易满足操纵手力小的要求,但在应急制动时往往造成传动轴超载。
现在,由于车速高,对应急制动的可靠性要求更严格。
在中、高级轿车及总重在15T以下的货车上,多在后轮制动器上附加手动机械驱动机构,也不再设置中央制动器。
2.制动器所用张开式装置的型式可分为液压轮缸、非平衡式凸轮式、平衡凸轮式、楔块式机械张开机构3.制动系按制动能量的传输方式制动系统可分为机械式、液压式、气压式、电磁式等。
同时采用两种以上传能方式的制动系称为组合式制动系统。
本次设计的轻型货车采用的是液压式制动系统。
4.一般制动器都是通过其中的固定元件对旋转元件施加制动力矩,使后者的旋转角速度降低,同时依靠车轮与地面的附着作用,产生路面对车轮的制动力以使汽车减速。
凡利用固定元件与旋转元件工作表面的摩擦而产生制动力矩的制动器都成为摩擦制动器。
目前汽车所用的摩擦制动器就其摩擦副的结构型式可分为鼓式和盘式带式三大类。
他们的区别在于前者的摩擦副中的旋转元件为制动鼓,其圆柱面为工作表面;后者的摩擦副中的旋转元件为圆盘壮制动盘,其端面为工作表面。
带式之用做中央制动器。
本次设计轻型货车制动器为双鼓式液压轮缸式制动器2.2 鼓式制动器的优点及其分类鼓式制动器具有自刹作用:由于刹车时令蹄片外张,车轮旋转连带着外张的刹车鼓扭曲一个角度,刹车时蹄片外张力(刹车制动力)越大,则情形就越明显,因此,一般大型车辆还是使用鼓式刹车,除了成本较低外,大型车与小型车的鼓刹,差别只有大型车采用气动辅助,而小型车采用真空辅助来帮助刹车。
鼓式制动器制造技术要求比较低,因此制造成本要比碟式刹车低。
所以本次设计所采用的制动器为鼓式制动器。
鼓式制动器有内张型和外束型两种。
前者的制动鼓以内圆为工作表面,应用广泛。
后者制动鼓的工作表面则是外圆柱面,应用较少。
鼓式制动器按蹄的类型还分为领从蹄式制动器如图a,双领蹄式如图b,双向双领蹄式如图c,双从蹄式如图d,单向自增力式如图e,双向自增力式制动器如图f。
比较各种制动器的效能因数于摩擦系数可知:增力式制动器效能最高、双领蹄次之、领从蹄又次之、而双从蹄效能最低。
但若就效能因数稳定性而言,名词排列正好相反,双从蹄最好,增力式最差。
双领蹄式制动器正向效能相当高,但倒车时则变成双从蹄式,效能大降。
很多中级轿车的前轮制动器采用双领蹄式,这是由于这类汽车前进制动时前轴的动轴荷及附着力大于后轴,倒车制动时则相反,正与这种制动器的特点相适应。
双向双领蹄式制动器在前进和倒退制动时效能不变,故广泛应用于中,轻型货车及部分轿车的前后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