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_轿车盘式制动器结构设计
盘式制动器-毕业设计

1.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汽车的设计与生产涉及到许多领域,其独有的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等众多指标,也对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汽车制动系统是汽车行驶的一个重要主动安全系统,其性能的好坏对汽车的行驶安全有着重要影响。
随着汽车的形式速度和路面情况复杂程度的提高,更加需要高性能、长寿命的制动系统。
其性能的好坏对汽车的行驶安全有着重要影响,如果此系统不能正常工作,车上的驾驶员和乘客将会受到车祸的伤害。
汽车是现代交通工具中用得最多、最普遍、也是运用得最方便的交通工具。
汽车制动系统是汽车底盘上的一个重要系统,它是制约汽车运动的装置,而制动器又是制动系中直接作用制约汽车运动的一个关键装置,是汽车上最重要的安全件。
汽车的制动性能直接影响汽车的行驶安全性。
随着公路业的迅速发展和车流密度的日益增大,人们对安全性、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保证人身和车辆安全,必须为汽车配备十分可靠的制动系统。
车辆在形式过程中要频繁进行制动操作,由于制动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交通和人身安全,因此制动性能是车辆非常重要的性能之一,改善汽车的制动性能始终是汽车设计制造和使用部门的重要任务。
现代汽车普遍采用的摩擦式制动器的实际工作性能是整个制动系中最复杂、最不稳定的因素,因此改良制动器机构、解决制约其性能的突出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汽车制动器的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对制动器的早期研究侧重于试验研究其摩擦特性,随着用户对其制动性能和使用寿命要求的不断提高,有关其基础理论与应用方面的研究也在深入进行。
目前,汽车所用的制动器几乎都是摩擦式的,可分为鼓式和盘式两大类。
盘式制动器被普遍使用。
但由于为了提高其制动效能而必须加制动增力系统,使其造价较高,故低端车一般还是使用前盘后鼓式。
汽车制动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能量转换过程,它把汽车行驶时产生的动能转换为热能。
高速行驶的汽车如果频繁使用制动器,制动器因摩擦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使制动器温度急剧升高,如果不能及时的为制动器散热,它的效率就会大大降低,影响制动性能,出现所谓的制动效能热衰退现象。
轿车后轮盘式制动器设计毕业设计

目录第一章绪论 (1)制动系统的大体概念 (1)制动系统进展史 (2)研究方向 (3)课题要紧内容: (3)课题研究方案: (4)第二章制动器的结构形式选择 (5)盘式制动器结构形式 (5)鼓式制动器结构形式简介 (5)7250型轿车制动器结构的最终确信 (7)第三章制动器要紧参数选择 (9)制动力与制动力分派系数 (9)同步附着系数 (14)制动强度和附着系数利用率 (16)制动器最大制动力矩 (17)制动器因数 (19)驻车制动计算 (19)鼓式制动器要紧参数的确信 (21)第四章制动器的设计 (23)盘式制动器要紧参数的确信 (23)摩擦衬块的磨损特性计算 (24)比能量耗散率 (24)比滑磨功 (25)盘式制动器制动力矩的计算 (26)第五章盘中鼓制动器现状与以后 (29)盘式制动器取代鼓式缘故 (29)鼓式制动器现状 (30) (30)盘中鼓式制动器以后 (31)盘中鼓需要进展的方向 (33)第六章制动器要紧零部件的结构设计 (34)制动盘 (34)制动钳 (35)制动块 (35)摩擦材料 (35)制动器间隙的调整方式及相应机构 (36)第七章制动性能分析。
(38)制动性能评判指标 (38)制动效能 (38)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39)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固性 (39)制动器制动力分派曲线分析 (40)参考文献 (42)第一章绪论1.1制动系统的大体概念令正在运行的车辆速度降低以至于停车,或当进行下坡路段时能够用来稳固车辆的行驶速度,也能够令停在道路上的车维持不动,将能够完成如此相应功能的部件确实是咱们常说的车辆制动器;在车上装备一系列实现能够完成制动这一个功能装置,以便帮忙驾驶员依照交通情形和路况做出相应反映与操作,这些对汽车进行外力可控的装置系统被称为制动系,而实现这功能的外力确实是咱们说的制动力。
将那些令正在前进中的汽车速度下降或停车的系统称为行车制动;令静止的汽车静止在最开始停车的位置的制动系确实是驻车制动。
轿车盘式制动器毕业设计

摘要轿车的设计与生产涉及到了很多的领域,其安全性、经济性、动力性的相关指标,对设计提出了较高要求。
轿车制动系统是轿车正常行驶的重要主动安全系统,其性能的好坏对轿车的正常行驶安全有着重要影响。
伴随着轿车行驶速度和路面复杂程度的变化,迫切需要更高性能的制动器。
由于制动系统的重要性,本次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轿车制动器的结构类型设计。
本文从制动系统的作用和设计的要求出发,对各种样式制动器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并依据已给的设计参数,进行方案分析验证及校核。
得出,轿车的前后轮均采用浮钳盘式制动器。
在此基础上,选择了真空助力式伺服制动系统和双管路系统,选用了间隙自动调节装置。
依据设计和计算出的数据,分别用AUTO CAD和CATIA软件绘制出了该制动器的二维图和三维建模。
关键词:制动器;设计;建模ABSTRACTThe design and production of cars involved a lot of fields, the safety, economy and power of the relevant indicators, the design of a higher demand. Car braking system is an important active safety system, and its performance has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normal running safety of the car. Along with the change of the speed of the car and the complexity of the road surface, it is urgent to need a better performance of the brake.Due to the importance of the braking system,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design is to design the structure type of the car brake. In this paper,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various styles of brake are compared, based on the function and design requirements of the braking system, and the design parameters are given.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floating caliper disc brake is used in the front and back wheels of the car. On this basis, the selection of vacuum assisted brake servo system and dual system, use the automatic clearance adjustment device.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and calculation of the data, respectively, using CAD AUTO and CATIA software to draw the two-dimensional map and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of the brake.Key words: brake; design; modeling目录摘要 (I)1 绪论 (1)1.1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1.2轿车制动器的发展状况 (1)2 研究课题简介 (3)2.1课题主要内容 (3)2.2课题研究方案 (3)2.3本章小结 (4)3 制动器的结构形式 (5)3.1制动系统的基本概念 (5)3.2鼓式制动器结构形式简介 (6)3.3盘式制动器结构形式简介 (8)3.4盘式制动器的优缺点 (9)3.5该轿车制动器结构的最终选择 (9)3.6本章小结 (10)4 制动器主要参数及其选择 (11)4.1制动力与制动力分配系数 (11)4.2同步附着系数 (15)4.3制动强度和附着系数利用率 (16)4.4制动器最大制动力矩 (17)4.5制动器因数 (19)4.6盘式制动器主要参数的确定 (19)4.7本章小结 (20)5 制动器的设计计算 (21)5.1摩擦衬块的磨损特性计算 (21)5.2制动器的热容量和温升核算 (22)5.3盘式制动器制动力矩的计算 (23)5.4驻车制动计算 (24)5.5本章小结 (25)6 制动器主要零部件的结构设计 (26)6.1制动盘 (26)6.2制动钳 (26)6.3制动块 (27)6.4摩擦材料 (27)6.5制动轮缸 (28)6.6制动器间隙 (28)6.7本章小结 (29)7 制动驱动机构的结构形式选择与设计计算 (30)7.1 制动驱动机构的结构型式选择 (30)7.2 制动管路的多回路系统 (32)7.3 液压制动驱动机构的设计计算 (33)7.3.1制动轮缸直径与工作容积 (33)7.3.2制动主缸直径与工作容积 (35)7.3.3制动踏板力与踏板行程 (35)7.3.4制动主缸 (36)7.4 本章小结 (36)8 CATIA建模 (37)8.1CATIA软件 (37)8.2绘制的主要CATIA零件图 (38)结论 (40)参考文献 (41)致谢 (43)附录A (44)附录B (53)1绪论1.1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轿车的构设和产出涉及到许多范围,对构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盘式制动器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作业)毕业设计(论文、作业)题目:盘式制动器设计分校(点):浦东分校年级、专业:12 机电一体化教育层次:大学专科学生姓名:乔倪杰学号:128041103指导教师:诸杭完成日期:目录Abstract (II)1 绪论 (1)1.1 制动器的作用 (1)1.2 制动器的种类 (1)1.3 制动器的组成 (1)1.4 对制动器的要求 (3)1.5 制动器的新发展 (4)2 制动器的结构形式及选择 (5)2.1 制动器的种类 (5)2.2 盘式制动器的结构型式及选择 (6)3 盘式制动器的设计 (7)3.1 盘式制动器的结构参数与摩擦系数的确定 (8)3.2 制动衬块的设计计算 (9)3.3 摩擦衬块磨损特性的计算 (10)3.4 制动器主要零件的结构设计 (11)4 制动驱动机构的结构型式选择与设计计算 (12)4.1 制动驱动机构的结构型式选择 (13)4.2制动管路的选择 (14)4.3 液压制动驱动机构的设计计算 (15)5 盘式制动器的优化设计 (17)5.1 优化设计概述 (17)5.2 解决优化设计问题的一般步骤及几何解释 (17)5.3 常用优化方法 (18)5.4 制动系参数的优化 (18)6 结论 (19)致谢 (21)参考文献 (22)附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摘要汽车的制动系是汽车行车安全的保证,许多制动法规对制动系提出了许多详细而具体的要求,这是我们设计的出发点。
从制动器的功用及设计的要求出发,依据给定的设计参数,进行了方案论证。
对各种形式的制动器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后,选择了前盘的形式。
这样,制动系有较高的制动效能和较高的效能因素稳定性。
随后,对盘式制动器的具体结构的设计过程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选择了简单液压驱动机构和双管路系统,选用了间隙自动调节装置。
在设计计算部分,选择了几个结构参数,计算了制动系的主要参数,盘式制动器相关零件以及驱动机构的设计计算。
盘式制动器_毕业设计说明书参考

盘式制动器_毕业设计说明书参考(以下是机械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说明书范例,供参考)毕业设计题目:盘式制动器设计一、题目来源及背景盘式制动器是用于汽车、摩托车等机动车辆的制动装置之一,具有制动力矩大、耐磨损、散热快等优点。
本毕业设计项目充分利用机械设计、材料学等方面知识,对盘式制动器的制动器件进行设计。
二、设计要求1. 主要技术指标:(1)制动力矩:大于100 N·m(2)使用寿命:大于2×10⁴次(3)材料:盘式制动器盘采用GCr15;制动蹄采用40Cr;制动片采用半金属材料。
2. 设计思路(1)整体结构设计:盘式制动器的整体结构以制动盘、制动蹄、制动片、制动器液压缸等组成。
其中,制动盘为主动件,制动蹄和制动片为被动件,液压缸提供制动力。
(2)制动盘设计:制动盘是盘式制动器的核心部件,由于需要承受制动力矩,因此采用GCr15高强度材料。
制动盘的直径和厚度由制动力矩、车辆重量等因素决定。
(3)制动片设计:制动片采用半金属材料,能够在制动过程中承受高温、高压。
制动片的表面采用刻花纹路,以增加摩擦面积和摩擦系数。
(4)制动蹄设计:制动蹄采用40Cr合金钢,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硬度。
制动蹄的设计应考虑制动片与制动盘之间的间隙,以确保能够实现完整制动。
(5)液压缸设计:液压缸的设计应考虑到制动盘的直径和轮轴间隙,能够提供足够的制动力矩。
液压缸的设计也应考虑到防泄漏、稳定等因素。
三、设计过程1. 制动盘设计(1)根据制动力矩、车辆重量等因素确定制动盘的直径和厚度。
(2)采用CAD软件进行3D建模,并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出制动盘在制动力矩作用下的应力分布情况和变形情况。
(3)结合分析结果,调整制动盘的厚度和结构。
(4)根据制动盘的设计尺寸和结构参数,进行加工和表面处理,确保制动片和制动盘之间具有充分的接触面积和摩擦力。
2. 制动片设计(1)选择半金属材料作为制动片材料。
根据制动盘的直径和表面处理情况,设计制动片的形状和尺寸。
本科毕业设计_盘式制动器设计说明

本科毕业设计SQR6468轻型客车前制动器设计某某某燕山大学2015年 6 月22日本科毕业设计SQR6468轻型客车前制动器设计学院:专业:车辆工程学生:某某某学号: 3指导教师:某某某答辩日期: 2015.6.22燕山大学毕业设计任务书摘要本文首先对汽车制动器原理和对各种各样的制动器进行分析,详细地阐述了各类制动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优缺点.再根据轻型客车的车型和结构选择了适合的方案.根据市场上同系列车型的车大多数是滑钳盘式制动器,而且滑动钳式盘式制动器结构简单,性能居中,设计规,所以我选择滑动钳式盘式制动器.本文探讨的是一种结构简单的滑动钳式盘式制动器,对这种制动器的制动力,制动力分配系数,制动器因数等进行计算.对制动器的主要零件如制动盘、制动钳、支架、摩擦衬片、活塞等进行结构设计和设计计算,从而比较设计出一种比较精确的制动器.本文所采用的设计计算公式均来自参考资料。
本设计主要针对轻型客车前制动器设计,首先计算数据,完成二维装配图和二维零件图绘制,然后利用CATIA软件进行三维建模。
以更清楚的表达盘式制动器结构。
关键词盘式制动器;制动力;制动力分配系数;制动器因数;CATIA软件AbstractThis paper first principle of the car brake and brake on a wide range of analysis,a detailed exposition of the structure of various types of brake, 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working principle. Accordance with Minibus models and structure chosen for the program Under series models on the market with most of the cars leading trailing, and leading trailing simple structure, performance, middling, design specifications, so I chose to receive from the Sliding Disc brake. This paper is a simple structure recipients from the Disc brake, the brake system of this power, braking force distribution coefficient, such as brake factor calculation. brake on the main parts such as brake pan, brake caliper, bracket, friction linings, piston for structural design and design, design and comparison A more precise brake used in the design of this formula are calculated from the reference.This design mainly in view of the light bus front brake design, calculation data first, finish 2 d assembly drawing and 2 d part drawing, And then using CATIA software for 3 d modeling, to more clearly express the structure of disc brake.Key words Disc brakes;Power system;Power distribution coefficient systemBrake factor CATIA software目录摘要 (II)Abstract (II)第1章绪论 (1)1.1 课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3 盘式制动器结构形式及其选择 (3)1.3.1 盘式制动器的结构形式 (3)1.3.2 盘式制动器的优缺点 (4)1.3.3 本设计盘式制动器的选择 (5)1.4 浮钳盘式制动器 (5)1.4.1 浮钳盘式制动器的结构 (5)1.4.2 浮钳盘式制动器的工作原理 (6)1.4.3 制动间隙调整原理 (7)1.5 本文研究容 (8)第2章制动系的主要参数及其选择 (9)2.1 任务书给定设计基本参数 (9)2.2 受力分析 (9)2.3 同步附着系数的确定及计算 (13)2.4 制动力、制动强度、附着系数利用率的计算 (15)2.4.1 满载时的情况 (15)2.4.2 空载的情况 (17)2.5 制动器最大制动力矩的计算 (19)2.6 本章小结 (19)第3章盘式制动器的结构设计 (20)3.1 盘式制动器结构设计的任务和步骤 (20)3.2 盘式制动器的主要零部件设计和三维造型 (20)3.2.1 制动盘 (21)3.2.2 制动衬块 (22)3.2.3 制动钳 (23)3.2.4 制动钳支架 (24)3.2.5 盘式制动器总成装配图 (26)3.3 本章小结 (26)第4章盘式制动器的校核计算 (27)4.1 摩擦衬块的磨损特性计算 (27)4.2制动器的热容量和温升的核算 (28)4.3 盘式制动器制动力矩的校核 (29)4.4 本章小结 (32)结论 (33)参考文献 (34)致 (36)附录1 (38)附录2 (364)附录3 (48)第1章绪论1.1 课题背景对制动器的早期研究侧重于试验研究其摩擦特性,随着用户对其制动性能和使用寿命要求的不断提高,有关其基础理论与应用方面的研究也在深入进行。
盘式制动器毕业设计本科

盘式制动器毕业设计本科-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摘要国内汽车市场迅速发展,然而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带来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而制动系统则是汽车主动安全的重要系统之一。
汽车制动系使行驶中的汽车减速或停车、使下坡行驶的汽车车速保持稳定以及使已停驶的汽车在原地(包括在斜坡上)驻留不动的机构。
随着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和车速的提高以及车流密度的日益增大,为了保证行车安全,汽车制动系的工作可靠性显得日益重要。
也只有制动性能良好、制动系工作可靠的汽车,才能充分发挥其动力性能。
本说明书主要介绍了雅力士轿车前制动器的设计。
首先介绍了汽车制动系统的结构、分类,并通过对鼓式制动器和盘式制动器的结构及优缺点进行分析。
最终确定方案采用液压双回路前盘后鼓式制动器。
关键词:制动、盘式制动器、设计参数、制动性能。
ABSTRACTDomestic automobile market developing quickly, however,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auto possession, bring security i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and brake system is the important car active safety system one. The brake is a moving car slow down or stop, make the downhill cars speed stability and make already in place of the car they offend (including in slope) stay fixed institution.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highway speed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raffic density and increases day by day, in order to guarantee safety, car brake system reliability of work appear increasingly important. Also only brake performance is good, brake system reliable car and fully play its dynamic performance this manual mainly introduces the design of the car brake system yaris.First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automobile braking system structure, classification, and through to the drum brake disc brake and the structure 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re analyzed. Ultimately determine the scheme adopts hydraulic double circuit with disk and drum brake system.Key words: brake、disk brake 、 design parameters、 braking performance目录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毕业设计论文轿车盘式制动器设计及优化

行车制动装置和驻车制动装置,都由制动器和制动驱动机构两部分组成。
任何制动系都是由以下4个部分组成:
(1)供能装置。包括供给、调节制动所需能量以及改善传能介质的各个部件。
(3)制动稳定性好。由于盘式制动器的制动力矩与其制动油缸的活塞推力及摩擦系数成线性关系,还由于无自行增势作用,因此在制动过程中制动力矩增长较缓和,与鼓式制动器相比,能保证高的制动稳定性。
(4)制动力矩与汽车前进和后退的行驶状态无关。
(5)在输出同样大小的制动力矩条件下,盘式制动器的结构尺寸和质量比鼓式的要小。
摩擦式制动器按其旋转元件的形状又可分为鼓式和盘式两大类。
鼓式制动器又分为内张型鼓式制动器和外束型鼓式制动器。由于外束型鼓式制动器通常简称为带式制动器,而且在汽车上已很少采用,所以内张型鼓式制动器通常简称为鼓式制动器,而通常所说的鼓式制动器即是内张型鼓式结构。
盘式制动器的旋转元件是一个垂向安放且以两侧面为工作面的制动盘,其固定摩擦元件一般是位于制动盘两侧并带有摩擦片的制动块。当制动盘被两侧的制动块夹紧时,摩擦表面便产生作用于制动盘上的摩擦力矩。盘式制动器常用作轿车的车轮制动器,也可用作各种汽车的中央制动器。
(2)控制装置。包括产生制动作用和控制制动效能的各个部件。
(3)传动装置。包括将制动能量传到制动器的各个部件及管路,如制动主缸、轮缸及连接管路。
(4)制动器。产生阻碍车辆运动或运动趋势的力的部件。一般通过固定元件与旋转元件工作表面之间的摩擦作用来实现。
较完善的制动系还应具有制动力调节装置、报警装置、压力保护装置等附加装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毕业论文(设计)题目:轿车盘式制动器结构设计摘要汽车的设计与生产涉及到许多的领域,其独有的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等众多指标,也对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汽车制动系统是汽车行驶的一个重要主动安全系统,其性能的好坏对汽车的行驶安全有着重要影响。
随着汽车的行驶速度和路面情况复杂程度的提高,更加需要高性能,长寿命的制动系统。
鉴于制动系统的重要性,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是轿车制动器结构设计。
本文从制动系的功用及设计的要求出发,依据给定的设计参数,进行了方案论证,对各种形式制动器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后,在前盘后鼓的基础上改为前后均为盘式制动器。
在此基础上选择了简单液压驱动机构和双管路系统,选用了间隙自动调节装置,采用比例阀作为制动力的调节装置。
仿真结果表明,轿车制动器结构的设计保持了制动力分配系数的稳定,改善了汽车的制动稳定性,简化了汽车的制动装置,减轻了整车质量,从而提高了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关键词:制动钳,制动盘,制动轮缸,制动衬片ABSTRACTAutomobile design and production are involved in many fields, its unique safety, economy, comfort and so many indicators, also raised taller requirement to the design. Automobile braking system is an important vehicle active safety system, and its performance depends on car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road safety. As the vehicle of the speed and pavement situation was complex degree rise, more require high-performance, long life of brake system.In view of the importance of brake system, the design of the main content is a transport vehicles, the brake from brake system function and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 of design parameters, given the scheme comparison. On all forms of brake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re discussed, based on HouGu have in QianPan instead of before and after are disc brakes, maintain braking force distribution coefficient, improves the stability of the braking stability and simplify the automobile braking device, reduce the vehicle quality, thereby improving the car while driving in the process of security and stability. Choose a simple hydraulic driving mechanism and double pipeline system, chose clearance automatic adjusting device, proportional valve as brake force adjusting deviceKeywords: brake disc, Brake wheel cylinder, Brake caliper, Braking facings formulations轿车盘式制动器结构设计1、引言1.1 汽车制动系概述使行驶中的汽车减速甚至停车,使下坡行驶的汽车的速度保持稳定,以及使已经停驶的汽车保持不动,这些作用统称为汽车制动。
对汽车起到制动作用的是作用在汽车上,其方向与汽车行驶方向相反的外力。
作用在行驶汽车上的滚动阻力,上坡阻力,空气阻力都能对汽车起制动作用,但这外力的大小是随机的,不可控制的。
因此,汽车上必须设一系列专门装置,以便驾驶员能根据道路和交通等情况,借以使外界在汽车上某些部分施加一定的力,对汽车进行一定程度的强制制动。
这种可控制的对汽车进行制动的外力,统称为制动力。
这样的一系列专门装置即成为制动系。
1. 制动系的功用:使汽车以适当的减速度降速行驶直至停车;在下坡行驶时,使汽车保持适当的稳定车速;使汽车可靠的停在原地或坡道上。
2. 制动系的组成任何制动系都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组成部分:(1)供能装置——包括供给、调节制动所需能量以及改善传能介质状态的各种部件。
其中,产生制动能量的部位称为制动能源。
(2)控制装置——包括产生制动动作和控制制动效果的各种部件。
(3)传动装置——包括将制动能量传输到制动器的各个部件。
(4)制动器——产生阻碍车辆的运动或运动趋势的力的部件,其中也包括辅助制动系中的缓速装置。
较为完善的制动系还具有制动力调节装置以及报警装置、压力保护装置等附加装置。
3. 制动系的类型(1)按制动系的功用分类1)行车制动系——使行使中汽车减低速度甚至停车的一套专门装置。
2)驻车制动系——是以停止的汽车驻留在原地不动的一套装置。
3)第二制动系——在行车制动系失效的情况下,保证汽车仍能实现减速或停车的一套装置。
在许多国家的制动法规中规定,第二制动系是汽车必须具备的。
4)辅助制动系——在汽车长下坡时用以稳定车速的一套装置。
(2)按制动系的制动能源分类1)人力制动系——以驾驶员的肢体作为唯一的制动能源的制动系。
2)动力制动系——完全靠由发动机的动力转化而成的气压或液压形式的势能进行制动的制动系。
3)伺服制动系——兼用人力和发动机动力进行制动的制动系。
按照制动能量的传输方式,制动系又可分为机械式、液压式、气压式和电磁等。
同时采用两种以上传能方式的制动系,可称为组合式制动系。
汽车制动系统是一套用来使四个车轮减速或停止的零件。
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制动动作开始。
踏板装在顶端带销轴的杆件上。
踏板的运动促使推杆移动,移向主缸或离开主缸。
主缸安装在发动机室的隔板上,主缸是一个由驾驶员通过踏板操作的液压泵。
当踏板被踩下,主缸迫使有压力的制动液通过液压管路到四个车轮的每个制动器。
液压管路由钢管和软管组成。
它们将压力液从主缸传递到车轮制动器。
盘式制动器多用于汽车的前轮,有不少车辆四个车轮都用盘式制动器。
制动盘装在轮级上、与车轮及轮胎一起转动。
当驾驶员进行制动时,主缸的液体压力传递到盘式制动器。
该压力推动摩擦衬片靠到制动盘上,阻止制动盘转动。
图1-1 汽车制动系统的基本部件1.液压助力制动器2.主缸和防抱死装置3.前盘式制动器4.制动踏板5.驻车制动杆6.防抱死计算机7.后盘式制动器防止制动时车轮被抱死有利于提高汽车在制动过程中的转向操纵性和方向稳定性,缩短制动距离,所以近年来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在汽车上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和应用。
此外,由于含有石棉的摩擦材料在石棉有致癌公害问题已被淘汰,取而代之的各种无石棉型材料相继研制成功。
1.2 设计的意义制动器是影响汽车安全性的一个重要部件。
因此,能够设计,制造出具有高制动性、可靠性的制动器是改善汽车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
本次设计遵循以下原则:首先满足制动器效能,再考虑降低生产成本,减少体积和质量,在选择材料和机械加工方法中还要考虑环保问题。
本制动系采用X型双回路系统以提高制动系的可靠性,在一个回路失效时,其制动效能仍可保持原制动效能的50%。
采用真空助力器,使操纵更轻便,减少驾驶员的疲劳。
在前、后轮的制动力分配计算中采用了最新计算公式,使制动力分配更合理,提高了汽车的制动稳定性。
总之,通过本次设计,使制动器性能得到改善、成本降低,与此同时,还减少了制动器生产及使用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本次设计在于改善汽车的制动系统,提高整车的制动性能,保证人乘的安全性。
2 制动器设计方案的论证和选择2.1制动器设计要求1.具有足够的制动效能。
行车制动能力是用一定制动初速度下的制动减速度和制动距离两相指标来评定的;驻坡能力是以汽车在良好路面上能可靠的停驻的最大坡度来评定的。
详见GB/T7258-2004制动距离:是指机动车在规定的初速度下急踩制动时,从脚接触制动踏板(或手触动制动手柄)时起至机动车停住时止机动车驶过的距离。
制动减速度:是指机动车制动时车速对时间的导数。
制动稳定性要求:是指制动过程中机动车的任何部位(不计入车宽的部位除外)不允许超出规定宽度的试验通道的边缘线。
表(1)制动距离和制动稳定性要求机动车类型制动初速度km/h满载检验制动距离要求m空载检验制动距离要求m试验通道宽度m三轮汽车20 ≤5.0 2.5 乘用车50 ≤20.0 ≤19.0 2.5 总质量不大于3500kg 的低速货车30 ≤9.0 ≤8.0 2.5 其它总质量不大于3500kg 的汽车50 ≤22.0 ≤21.0 2.5 其它汽车、汽车列车30 ≤10.0 ≤9.0 3.0 两轮摩托车30 ≤7.0 ——边三轮摩托车30 ≤8.0 2.5 正三轮摩托车30 ≤7.5 2.3 轻便摩托车20 ≤4.0 ——轮式拖拉机运输机组20 ≤6.5 ≤6.0 3.0 手扶变型运输机20 ≤6.5 2.3表(2)制动减速度和制动稳定性要求机动车类型制动初速度km/h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m/s2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m/s2试验通道宽度m三轮汽车20 ≥3.8 2.5乘用车50 ≥5.9 ≥6.2 2.5总质量不大于3500kg 的低速货车30 ≥5.2 ≥5.6 2.5其它总质量不大于3500kg 的汽车50 ≥5.4 ≥5.8 2.5其它汽车、汽车列车30 ≥5.0 ≥5.4 3.02. 工作可靠。
行车制动装置至少有两套独立的驱动制动器的管路,当其中一套管路失效时,另一套完好的管路应保证汽车制动能力不低于没有失效时规定值的30%。
行车和驻车制动装置可以有共同的制动器,而驱动机构则各自独立。
3. 在任何速度下制动时,汽车都不应丧失操纵性和方向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