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作物种质资源研究现状
江西省野生猕猴桃种质资源调查

落叶果树 2019,51(3):22-24Deciduous Fruits ·综合评议· DOI : 10.13855/ki.lygs.2019.03.008 江西省野生猕猴桃种质资源调查王丽华,董官勇,庄启国,张茜,李明章∗(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猕猴桃育种及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中国-新西兰猕猴桃联合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15) 摘 要:对江西省野生猕猴桃资源进行实地调查,了解了其分布、种类和数量等情况,共收集不同野生猕猴桃资源369份,其中中华野生资源345份,占调查资源总量的93.50%,其他的野生猕猴桃资源中,美味猕猴桃3份,占调查资源总量的0.81%;软枣猕猴桃1份,占0.27%;京梨猕猴桃8份,占2.17%;毛花猕猴桃8份,占2.17%;阔叶猕猴桃4份,占1.08%。
野生猕猴桃资源为猕猴桃育种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关键词:江西省;野生猕猴桃;种质资源 中图分类号: S66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910(2019)03-0022-03收稿日期:2018-08-13基金项目:2015年四川省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四川省“十三五”农作物及畜禽育种攻关项目(2016NYZ0034);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2016TZYD0001);四川省科技厅国合项目(2016HH0095)共同支持。
∗通讯作者:李明章(1963-),男,四川新都人,研究员,从事猕猴桃资源与育种研究工作。
E -mail:limzhang@作者简介:王丽华(1979-),女,四川通江人,副研究员,从事猕猴桃资源与育种研究工作。
E -mail:514935456@ 猕猴桃为猕猴桃科(Actinidiaceae)猕猴桃属(Actinidia Lindl),多年生藤本植物,雌雄异株,原产于中国。
猕猴桃属有54个种21个变种,共75个分类单元,其中中国有52个种,73个分类单元[1]。
江西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实施方案

江西省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1〕8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的意见》(国办发〔2013〕109号)、《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和《农业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关于印发<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30年)>的通知》(农种发〔2015〕2号)和《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农办种〔2015〕26号)有关精神和要求,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的意义农作物种质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事关国家核心利益,具有公益性、基础性、长期性等显著特点。
(一)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征集是摸清我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家底的关键举措。
江西地处中国东南部,属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生态类型多样,农作物种类繁多,是我国种质资源丰富省份之一。
近年来,受气候、耕作制度和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特别是城镇化、工业化和现代化快速发展的影响,导致大量地方品种迅速消失,作物野生近缘植物资源也因其赖以生存繁衍的栖息地遭受破坏而急剧减少。
因此,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全面普查和征集,查清我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家底,对保护我省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多样性,维护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与收集是丰富我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基因库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各国围绕重要基因发掘、创新和利用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人类未来面临的食物、能源和环境危机的解决都有赖于种质资源的占有与利用,作物种质资源越丰富,基因开发潜力越大,生物产业的竞争力就越强。
通过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和收集,收集一批珍稀种质资源,并对收集的种质资源进行鉴定、保存,深入研究、发掘优异基因,既能丰富我省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又能为我省农业生物育种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基因和新种质。
江西野生果树种质资源及其利用研究进展

江西野生果树种质资源及其利用研究进展王惠明;吴庭观;王璠;周青辉;陈东元;余江平【摘要】We introduced germplasm resources of wild fruit trees in main forestry regions and nature reserves of Jiangxi Province as well as the distribution of wild fruit trees and its utilization in Jiangxi.We pointed out the problems in the utilization of wild fruit germplasm in Jiangxi, and looked forward to the research direction in the futur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Jiangxi had abundant wild fruit trees resources.There were 878 species and varieties, belonged to 54 families, 129 genera.Most of them belonged to Rosaceae, Lauraceae, Fagaceae, Vitaceae, Actin-idiaceae, Aquifoliaceae and Caprifoliaceae.The main germplasm resources of wild fruit trees in south-central Jiangxi belonged to Fagaceae, Lauraceae, Aquifoliaceae, Proteaceae, Myrtaceae,Palmae,etc;and fruit tree resources in North Jiangxi belonged to Anacardiaceae, Betulace-ae, Magnoliaceae, Lauraceae, Fagaceae and Celastraceae;most species and varieties in Pinaceae, Vitaceae and Actinidiaceae, Rosaceae were widely distributed in Jiangxi.However,the utilization of wild fruit tree resources were limited.%综述了江西省野生果树资源种类、分布及利用`情况,指出了目前江西野生果树种质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江西野生果树种质资源丰富,现有野生果树种和变种共878种,分属于54科129属,这些野生果树主要集中在蔷薇科、樟科、壳斗科、葡萄科、猕猴桃科、冬青科、忍冬科和榆科.赣中南地区野生果树主要集中在壳斗科、樟科、冬青科、山龙眼科、桃金娘科、棕榈科等;赣北地区主要的野生果树集中在漆树科、桦木科、木兰科、樟科、壳斗科、卫矛科等.松科、葡萄科、猕猴桃科及蔷薇科等种类在全省有广泛分布.目前,江西野生果树资源利用较少,还有待挖掘.【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7(045)003【总页数】4页(P4-6,9)【关键词】野生果树;种质资源;利用现状;江西【作者】王惠明;吴庭观;王璠;周青辉;陈东元;余江平【作者单位】江西省农业环境监测站,江西南昌330046;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江西南昌330200;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江西南昌330200;江西省农业环境监测站,江西南昌330046;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江西南昌330200;江西省分宜县农业局,江西分宜336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02野生果树是一类可食用、可作为食品加工原料或可以作为栽培植物砧木的植物。
江西省栀子种质资源现状调查与分析

江西省栀子种质资源现状调查与分析【摘要】重点介绍江西省栀子的分布情况、种质资源类型、开发利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开发利用的前景等内容,为开发利用江西省的栀子资源提供一些原始资料,并且为栀子的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江西省栀子种质资源栀子 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又名黄栀子、红栀子、山栀,为茜草科多年生常绿灌木,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较耐旱,忌积水[1]。
以果实入药,具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的功效,用于热病心烦、黄疸尿赤、热淋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2]。
现代研究表明栀子还有利胆作用、止血作用、镇静、降温作用、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抗炎作用、降血压作用等[3]。
除药用外,栀子还是重要的天然黄色素原料,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工等行业。
目前纯天然黄色素在食品业、染色业中所占比例仅为10%,而国内每年以20%~30%的需求速度增长,市场价格长期趋势稳中有涨,因此目前种植栀子的前景比较看好[4]。
1 调查方法江西是栀子的主产区之一,目前人工种植面积超过26 667 ha。
赣中丘陵主要为红壤,较适合发展栀子种植产业。
本次调查是在前期文献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栀子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特性,以研究人员深入到各个县、市为主,依靠当地农业部门以及药材部门为辅的方法进行实地考察,并对目前江西省栀子种植规模较大的地区如新干、金溪、丰城、樟树等地进行重点考察。
2 调查结果在调查中发现了江西省栀子主要用途有两个,一是以新干县、永丰县、进贤县、临川市等为代表的其栀子主要供提取色素用,二是以金溪、丰城、樟树为代表的栀子加工为药材供药用。
由于近年来大规模的人工种植,病虫害明显增多,栀子的抗性呈下降趋势,产量、质量也随之下降,从而严重影响了江西栀子产业化的发展。
因此,开展栀子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优良种质,对开展栀子品种选育工作有重要意义,对人工栽培种植栀子出现的许多问题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改善;并且通过调查加强对我省野生栀子资源的保护。
县域种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以江西省铅山县为例

栽培育种ZAIPEIYUZHONG科技兴农县域种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以江西省铅山县为例胡慧颖(江西省铅山县农业农村局,江西铅山 334500)摘 要 铅山县是江西省粮食生产大县,为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县之一,当地种业的发展与江西省粮食生产安全密切相关。
结合铅山县粮食生产实践,总结了铅山县种业发展现状,分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发展对策,为县域种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指导。
关键词 种业;粮食;铅山县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必须要加快种业现代化发展,这就需要积极转变农作物育种方向,将种业在农业发展中的先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确保粮食生产由数量型过渡到质量安全型,为粮食的安全生产提供保障[1]。
水稻是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占世界水稻种植总面积近20%,水稻单产比印度的产量高近1倍,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我国制种技术水平较高,尤其是杂交稻的育种及制种技术[2]。
近年来,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著,但是受到水稻优良品种研发以及推广力度不足等因素的影响,优质水稻品种在市场上未建立起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品牌,在国内国际高端市场上发展优势不明显[3]。
江西省是我国南方地区的主要水稻生产区,其中铅山县等县域作为重要的水稻生产县,其水稻的发展情况与该省水稻产业的发展水平有着密切联系,而水稻产业发展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即为种业发展[2]。
随着农业市场经济形势不断变化,江西省在2016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指导下深入贯彻实施、推进种业改革,铅山县在此背景下积极响应政策,在种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现结合铅山县实践,对县域种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对策等方面开展相关探讨。
1 铅山县种业发展现状铅山县地处江西省东北部,位于亚热带温湿气候区,气候温和、光照资源丰富、降水量充足、四季分明,非常适合发展粮食作物,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
近年来,铅山县在国家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立足县情,积极推进农业、种业强县的战略,在财政资金以及科技创新方面加大了投入,采取多种措施,以促进种业健康发展、推动县域农村经济快速发展[2]。
江西省种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江西省种业发展现状及前景盛根龙 曾庆忠(江西省种子管理局,南昌330000)1 现状与困难1.1 市场容量较大 江西是农业大省,同时也是种业大省。
常年水稻种植面积5000万亩,在农业生产中水稻种植占绝对主导地位,水稻种植规模居全国第3位。
本省年商品种子市场用种量约1亿kg ,市场价值18亿元左右。
但江西种业目前研发机制改革步伐不快,产学研融合不深,育种资源和人才流动不畅,科研投入普遍不足,导致出品种难,出好品种更难,外省种子企业占40%以上的市场份额。
1.2 生产能力较强 水稻杂交种子生产 省内分为赣中南春制、赣中北夏制、赣南秋制三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其中宜黄县为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大县,常年杂交水稻制种面积20万亩左右,产种4000万kg 左右,其中约40%为省外代制。
常规稻良种繁育 基地主要分布在环鄱阳湖区、赣抚平原、吉泰盆地等区域,年均繁育面积约20万亩,产种8500万kg 左右。
蔬菜种子生产 江西省优势蔬菜种子为豇豆和辣椒,生产经营豇豆种子约200万kg ,约占全国同类种子市场30%;生产销售杂交辣椒种子2.2万kg 左右,约占全国同类种子市场20%。
目前,普遍存在基地设施设备不完美,产业化程度不高的问题。
1.3 企业规模较小 目前,在江西注册的种子企业有101家,其中,育繁推一体化A 证企业3家,省级颁证B 证企业23家,市、县两级颁证C 、D 证企业75家。
截至2016年底,全省种子企业资产总额18.7亿元,其中5家资产总额达1亿元以上。
2016年全省企业经营商品种子6380万kg ,企业销售总收入13亿元。
2016年全省企业科研投入6578万元,省辖种子企业的自有品种市场占有率逐年上升。
近年来,江西种业市场格局由过去“被动挤压”逐步转向“并跑赶超”的态势,但“小、散、弱”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目前还没有1家在主板上市的种子企业,与种业大省不匹配。
1.4 南繁地位较高 江西省南繁始于20世纪70年代,90年代末逐步确定了南繁大省地位,被农业部称为“全国杂交水稻制种的一面旗帜”。
江西农产品发展调研报告

江西农产品发展调研报告1. 调研背景江西省,位于中国中部地区,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优美的自然环境,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之一。
为了促进江西农产品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以进一步了解江西农产品的发展现状和潜力。
2. 农产品资源丰富江西省拥有广阔的耕地和多样化的气候条件,使得农产品资源非常丰富。
稻谷、茶叶、水果、蔬菜等农产品在江西都有广泛的种植和生产。
江西的稻米以丰富的营养和优质口感而闻名,被誉为“江南稻米”。
此外,江西还是茶叶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素有“江南绿茶之乡”的美誉。
丰富的茶叶资源为江西农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同时,江西还是水果和蔬菜生产的重要省份,香蕉、柚子、草莓、花椰菜等品种都在江西取得了不错的产量和质量。
3. 农产品加工和销售情况调研中我们发现,江西省的农产品加工技术相对滞后,主要以传统的加工方法为主。
农产品的初加工程度较低,导致很多农产品的附加值较低,无法满足消费者不断提高的需求。
此外,江西省的农产品销售渠道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大部分农产品通过传统的批发市场进行销售,缺乏直接面向消费者的渠道,限制了农产品的销售价值。
同时,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和营销能力也有待提高,无法有效推广农产品,降低了市场竞争力。
4. 农产品发展的机会和挑战江西省农产品发展具有一定的机会和挑战。
一方面,江西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这为农产品的开发和生产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农业科技的应用和农产品的加工升级,可以提高江西农产品的附加值,拓展市场空间。
另一方面,江西农产品的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市场竞争的加剧,其他农产品产区的崛起,可能会对江西的农产品销售形成一定的竞争压力。
其次是农产品生产的环境保护问题,农业活动对水资源和土地资源造成一定的压力,需要加强环保意识和技术支持。
5. 推动农产品发展的措施为了促进江西农产品的发展,我们提出以下措施:5.1 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加强研发,提高农产品的初加工程度,增加附加值。
江西省蔬菜种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江西省蔬菜种业发展现状及建议邓志文 钟家富(江西省种子管理局,南昌330046)摘要:在优化农业结构,着力打造种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分析了江西省蔬菜种业目前发展现状:企业已初具规模、研发体系基本形成、种子市场加以巩固、产业布局加速推进。
深度剖析了存在的问题:创新力不足、生产经营手段不活、基础设施不厚、品种保护意识不强。
提出构建资源共享和转化平台、引导种业资本改造、创建优势种苗生产基地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蔬菜种业;现状;问题;建议当前,我国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蔬菜种业作为农作物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蔬菜种子虽不及大田作物的用种量和规模大,但是其在创新性、价值链延伸、产业发展空间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承载着农业创汇增收的新希望。
全面分析江西省蔬菜种业发展现状及发展瓶颈,对于推进蔬菜产业化进程,提升全省蔬菜种业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1 发展现状1.1 蔬菜种业发展已初具规模 目前,全省共有91家蔬菜种子企业,其中省发证企业有3家,市县级发证企业88家,主要分布在丰城市(43家)、南昌市(21家)。
2017年全省蔬菜种子企业总资产为5.8亿元,其中,瓜菜类种子生产经营量1437万kg ,全省蔬菜种子销售总额3.67亿元,销售利润7396万元,年营业额超过1000万元的企业有6家。
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品种为辣椒、豇豆、鲜食玉米、西甜瓜、苦瓜、瓠子、红芽芋等,涵盖大众消费的主要蔬菜品种。
蔬菜种业以民营企业或家族式企业为主并逐步壮大,初具规模。
1.2 蔬菜种业研发体系已基本形成 以科研院所为主的公益性专业研究机构和种子企业相结合的蔬菜种业研发体系正逐步形成,成立了江西省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和江西辣椒工程研究中心,承担着全省蔬菜种质资源的收集、引进、保存、鉴定评价及创新利用。
全省蔬菜新品种选育主要以辣椒、豇豆、西瓜等品种为主,自“十二五”以来,全省获8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赣椒15号通过国家辣椒品种鉴定,14个蔬菜新品种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不仅植物种质资源丰富,而且在历史 上较早利用了植物资源。江西省万年县仙人 洞—吊桶环遗址发现了10000年前的栽培稻 遗存,是至今发现的人类最早采集利用和栽 培利用水稻的遗址,证明了江西是世界稻作 起源中心。
江西还有丰富的地方特色种质资源。南丰 蜜桔、万年贡米等名扬天下。江西省九江 苦荞地方品种在上世纪80年代是全国产量 最高的品种,在全国大面积推广,现在陕 北、甘肃等荞麦主产区仍在种植。
近年来,随着农业开发的深入,农田水利工程的 扩大和道路、沟渠硬化,以及脐橙、蜜桔等果树 面积的增加,农作物野生植物资源生境破坏严重, 一些野生植物资源面临消失的危险。由于农作物 品种的不断更新,许多地方品种也在不断丢失失 传。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工作非常严峻。只有 通过收集保存,才能尽可能多的让宝贵的各种种 质资源得到留存,为将来的开发利用提供物质基 础。
草丛矮缩病是南亚地区水稻生产的主要病 害,国际水稻研究所用尼瓦拉野生稻中的 抗草丛矮缩病的材料与栽培稻IR24进行杂 交获得抗病品系IR1737之后,又用IR1737 作亲本,选育出了世界著名的抗草丛矮缩 病水稻品种IR36。
我国利用野生水稻中的不育株,转育成了 三系水稻的不育系和保持系,成功实现了 杂交水稻的三系配套,在生产上大面积应 用,增产粮食近亿吨。
三、江西省农作物种质资源 收集保护利用研究概况
江西省在上世纪50-60年代,即响应农业部关于 “从速调查收集农家品种,整理祖国农业遗产”的 通知,积极开展农作物品种资源的收集利用工作, 并且选育出了“南特号”、“莲塘早” 等全国知名 水稻品种。 文革后,自上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江西省开展了 各种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利用的相关研究工作。
2001-2010年与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合作,承 担了2000余份野生大豆、6000余份栽培大 豆种质资源、200余份花生种质资源、500 余份高粱资源繁种更新、农艺性状鉴定工 作。承担了250份栽培大豆的精准鉴定工作。
收集保存了水稻种质资源10662份,其中地方稻 3172份、育成品种518份、国外引种6698份、杂 交稻亲本57份、野生稻217份,使江西省成为我 国保存稻种资源最多的省份之一。从江西地方种 质资源中,筛选出许多具有各种优异性状的种质 资源;创制了一批新种质;培育了一系列新品种, 其中赣晚籼19号和赣晚籼30号两个优质新品种 分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创建了稻种资 源数据库,向全国20多个省的水稻工作者提供稻 种资源5000余份次。
《江西种子植物名录》(2010年中国林业 出版社出版,作者刘仁林)共记载江西种 子植物4452种,隶属于200科,1160属。 其中,栽培植物312种71属6科,野生植物 4057种1054属185科。该书不包括农作物 种质资源,但是包括许多食用植物资源, 许多也是野生农作物资源。
江西省野生农作物资源很多。如:野生稻、野 生大豆、野生芥菜、野生油菜、野生藠头以及 野生柿子、野生葡萄、野生猕猴桃等作物野生 资源非常丰富。 现在,江西省的东乡野生稻被公认为是世界上 纬度最北的野生稻,以其强耐寒性等优良基因 特点,受到学术界高度重视。
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中国、德国、前 苏联、保加利亚、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 通过小麦与黑麦进行远缘杂交育成了一系 列四倍体、六倍体、八倍体小黑麦,其中 德国育成的高加索、阿芙乐尔、山前麦、 劳夫林10等品种在国际上大面积推广,而 且成为后来小麦育种的骨干亲本,为人类 的小麦生产和育种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
上世纪70-80年代,对江西省主要农作物, 开展了种质资源调查、收集、鉴定等方面 研究工作,对水稻、油菜、花生、大豆、 芝麻等农作物主要地方品种进行了登记, 交国家相关研究机构进行全国统一编目, 并且正式出版发行。蔬菜主要地方品种则 由省农业厅和农科院共同编写出版了《江 西蔬菜品种志》。
“十五”期间承担了国家基础性项目“特殊地区 (赣南)作物种质资源的考察、搜集与研究利 用”,考察收集了水稻、油菜、花生、大豆、 芝麻、食用豆、各类蔬菜等种质资源1700余份, 并对所有资源进行了农艺性状鉴定、编目。 2004年与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合作对江西省64个 县野生大豆种质资源进行了考察搜集,在52个 县(区)发现收集了202份野生大豆。2005年 开展了江西玉米种质资源的收集,在赣西北山 区武宁、修水等县共收集到了山区特色玉米资 源30余份。2013年以来在全省收集了芝麻种质 资源300余份、柿子资源70余份。
所以说农作物种质资源是选育高产、抗病、 优质农作物新品种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收集 保护和利用好农作物种质资源对于提升农产品品 质,增强农作物的抗性,保障农产品供给,提高 农业生产经济效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江西省作物种质资源的基本情况
江西位于亚热带中部,长江中下游南岸, 南岭以北,襟江带湖,山水纵横,地形复 杂,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自然条件优越, 土壤类型多样。多样的生态环境适于多样 植物生长繁衍,造就了江西省丰富多样的 植物资源,既有亚热带植物,也有部分热 带植物和部分暖温带植物。根据有关资料 统计,江西有高等植物5000余种,占全国 植物草, 小麦与山羊草,小麦与簇毛麦,小麦与赖 草,小麦与新麦草,小麦与冰草,小麦与 旱麦草,小麦与鹅观草,玉米与类玉米, 玉米与摩擦禾,栽培棉与野生棉,栽培大 豆与野生大豆和半野生大豆,油菜与诸葛 菜,油菜与拟南芥,油菜与蔊菜等多种作 物的远缘杂交,在提高这些作物的抗性、 品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极大地丰富 了这些作物的遗传背景。
江西省作物种质资源研究现状
戴兴临
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利用研究的重要意义 江西省作物种质资源的基本情况 江西省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利用研究的概况
对本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收集工作的建议
一、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利用研究 重要意义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其中,美国过去 一直是我国进口大豆的供应国。现在受到南美国 家的竞争,中国进口的美国大豆依然达到3000 万吨/年(约1亿亩),占我国进口大豆的30% 多。美国现在年种植大豆5亿亩以上。然而,自 上世纪50年代起大豆出现了孢囊线虫病,并且很 快在美国蔓延开来,损失严重。后来,他们利用 从我国引去的小黑豆与本国栽培的大豆杂交,80 年开始育成了FORREST等抗病品种,很好地控 制了孢囊线虫病。而这些抗病品种的抗病基因都 来自于我国的一个小黑豆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