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风格中的结构与解构

合集下载

时装设计中“结构”与“解构”的分与合

时装设计中“结构”与“解构”的分与合

时装 设计 主要运用 服装 线条 的 概念 , “ 服 装是 通过 线条 的结合 而展 开 的 , 其式 样 的演 变 , 是 凭着 线条
的操 纵而产 生 的 。线 条 以其特 有 的方 向性 和运动
1 时装设计 中的“ 结构 ”
“ 结构一词 源 于现代语 言学理 论 ,它认 为每 一
个 单词就 是一个 符号 , 这 些符号 必需 以某 种方式 连

之后所呈现出的一种体积与夸张感为最终 目的 。将 西方立体构 成思维运用 于时装设计 中, 不断地 将人 体 立体化 、 造型化 , 与此同时确定并符合人 体结构的 时装 。
时装设计 中结构风格特点 :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7 — 2 4
作者 简介 : 李鑫( 1 9 8 9 一) 。 男, 硕士研 究生。
化规律 有着重 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
【 1 】 胡莉虹 , 周莉英. 耸肩袖纸样结构解析[ J ] . 广西轻 工 图9 一 a 图9 一 b 图9 一 c
业, 2 0 1 1 ; ( 8 ) .
反对统一稳定的结 构 。
理念为 基础 , 更加关 注人在 自然与 自身结 合的基 础
上反映 的一种天人合一 的境界 。
3 “ 结构” 与“ 解构” 之 融合
在现 今物 质 与经济 迅速 膨胀 、物欲 横流 的年
代, 人们 的生活 水平有 很 大 的提高 , 对 于设计 的要
2 . 1 “ 结构” 与“ 解构” 在 时装设计 中的 内在联 系 “ 解构 ” 本 身是在 “ 结构 ” 的基础上 的一种 变化 ,
分析 , 通过 对 这 两种 时装 风格 进行 综合 归纳 , 最终 总结 出一种 新 的设 计思路 与 设计 方 法。

解构主义和结构主义

解构主义和结构主义
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
李 瑶 112218301431 殷 黎 112218301435 牛淑玉 112218301432
结构主义 基本特征
结构主义称“构成主义”,1913年至1917年 在俄国形成,视现代西方流行的一种艺术流派。 它排斥艺术的思想性、形象行和民族传统,大多 表现为对绝对抽象形式和非写实化的追求。凭长 方形、圆形和直线构成抽象的造型,突出表现某 种形式结构。
结构主义 代表服装师
聪明,英俊,富有魅力的Tom Ford就像个天生服装设计领域的主宰者, 2004年他离开GUCCI是说“GUCCI和YSL在我离开后变化很大,GUCCITom Ford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我经历过辉煌,但我不会对它产生依赖。” 如今的Tom Ford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品牌,并且建立了自己的个人网站。
表面上,结构主义设计师关心人体各个部位的起伏与转折变化, 但真正关心的是服装在穿着时的立体层次与空间感。
结构主义 代表服装师
姓名: 汤姆·福特 Tom Ford 国家: 美国 创建年代:2004 创始人: 汤姆·福特 Tom Ford 所属集团:曾属GUCCI旗下品牌,后独立。 消费人群:时尚群体
虽然是春夏系列,但皮革、皮草这些秋冬常用元素被Tom Ford大量使用;迷幻的玻璃花窗图案和蕾丝装饰为强势的 服装中注入无限柔美。
解构主义 基本特征
解构主义顾名思义,有着“分解与构成结构” 的意思,解构主义一词是与结构主义 相对的,可 认为是对结构的破坏与重组。
解构主义的产生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密 不可分 。
解构主义 设计准则
1、总体风格 解构主义的服装风格是后现代风格的重要组成之一,其总
体风格可以用反常规、反对称、反完整来加以形容,他已经或 者尝试超脱时装设计的已有程式和秩序。

PPT解构主义,结构主义

PPT解构主义,结构主义

以为每一个人对美的标准是在他踏入成人时期形成的。我也虽想跟
七十年代划清界限,但心目中仍然对那段时间里的事与物有感情虽 然我刻意不去想那年代的东西,但最后的设计还是受到了影响 。
Tom Ford 2011年春夏
Tom Ford 2011年秋冬
Tom Ford 2012年春夏
塑 造 华 丽 70 年 代 风 格
聪明,英俊,富有魅力的Tom Ford就像个天生服装设计领域的 主宰者,2004年他离开GUCCI是说“GUCCI和YSL在我离开后变化 很大,GUCCI-Tom Ford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我经历过辉煌,但 我不会对它产生依赖。”如今的Tom Ford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品 牌,并且建立了自己的个人网站。
解构主义
• 三宅一生
名:三宅一生 Issey Miyake 国家:日本 创建年代: 1970年 创始人:三宅一生 所属集团:资生堂 消费人群:东西方中上阶层前卫人士 产品类别:高级成衣、香水、腕表等
品牌简介
• Issey Miyake 三宅一生 •
Issey Miyake(三宅一生)是一个为国际所公认的日本时装品牌。它根 植于日本的民族观念、习俗和价值观,产品张扬着鲜明的日本民族风 格,使得该品牌不仅仅确立了自身的国际地位,同时也确立了东京为 国际时装之都的地位,并多次获得世界级的时装奖项。 • 三宅一生最富盛名的特征莫过于对皱折布料出神入化的运用,不论是 压皱细折,到无一定规则可言的乱折型式、折扇折等。其余亦运用丝 料、人造纤维,还有弹性极强的莱卡布折等等来营造不同的褶子效果。 随时不断开发新布料的Issey Miyake,的确令时尚圈所有人士啧啧称奇, 惊艳不已。因此,所有的时尚圈内的人士,几乎是人人拥有三宅一生 的作品,尤其参与各种秀场或是重要盛会,都不难于现场看到时尚人 士对于Issey Miyake的青睐。 • Issey Miyake还拥有其支线品牌PLEATS PLEASE等。

服装结构中的解构主义

服装结构中的解构主义

服装结构中的解构主义解构主义的来源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顾名思义,有着“分解与构成结构”的意思,解构主义一词是与结构主义(Constructionism)相对的,可认为是对结构的破坏与重组。

解构主义的产生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密不可分说到解构主义的来源,要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说起。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正是现代主义和国际主义从鼎盛而走向瓦解的时候。

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膨胀,精神审美要求的提高,现代主义的“功能第一,形式第二”的设计风格遭到质疑。

一场名为后现代主义的,反对国际主义和现代主义的新的批判挑战形式孕育而生。

典型的现代主义风格的高厦,美国芝加哥的席尔斯大楼(Sears Tower)。

规整的方形建筑,尽可能的利用空间,给人严肃冷漠的感觉。

然而随着设计风格的发展,后现代主义(Post Modernism)的以装饰为中心、历史主义为借鉴手段、折衷主义为方法的过分粉饰的表现形式,和有时过分注重娱乐性的设计理念,遭到了部分人的反对。

此时,作为后现代时期(Post Modern)一种探索形式,重视个体,强调部件,反对整体统一的解构哲学得到了少数设计师的认同,解构主义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

注重表现和娱乐性的后现代主义作品格雷夫斯1985年为意大利阿勒西公司设计的水壶。

在壶嘴处有一个小鸟的形象,此壶被认为是一件经典的后现代主义作品。

解构主义和典型的后现代主义的不同在于,同样是反对现代主义,解构主义更倾向于以对结构的重组来诠释现代主义,它没有后现代主义那般激烈,可以说是介乎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之间的一种探索形式解构主义建筑。

美国解构主义大师弗兰克盖里1994年设计的巴“美国文化中心”是解构主义的代表作。

他的设计采用解构的方式,将完整的建筑整体破碎然后重新组合,形成鲜明的空间和形态。

解构主义登上服装舞台当解构主义在设计界渐渐被熟知的时候,对社会文化和流行导向极为敏感的服装界也悄然发生了改变。

PPT解构主义,结构主义

PPT解构主义,结构主义

Tom Ford 2011年春夏
Tom Ford 2011年秋冬
Tom Ford 2012年春夏
塑 造 华 丽 70 年 代 风 格
Tom Ford 2012春夏女装
• Tom Ford本场秀非常glamour(这个是我们可以想到 的),面料做工宛如高级定制。除了那些最讨Tom Ford的粉丝们喜欢的沙漏轮廓和强烈的感官效果(他 从90年代Gucci时代就玩的招数)以外,这一季还加入 了拉斐尔前派那种浪漫主义风格的乡村刺绣衬衫(就 像马蒂斯最爱画的那种),有着文艺复兴时代袖管、 廓形灵感来自伦敦六七十年代的Ossie Clark设计风格 的裙装。女士们下个春天的生活要是没有这些海葵紫 的色丁绸战壕风衣、亮粉色雪纺休闲裤就是不完整的。 • 他最知道如果利用女性的曲线,铅笔裙、及膝的长度、 鱼尾,勒得紧紧的腰带,70年代波西米亚风格的乡村 衬衫,搭配金属细高跟鞋……无一不让我们想起他在 Gucci和Yves Saint Laurent那些日子的设计。
• H&M
名: 国家: 创建年代: 创始人: 所属集团: 消费人群: 设计师简介:
解构主义
• 三宅一生
名:三宅一生 Issey Miyake 国家:日本 创建年代: 1970年 创始人:三宅一生 所属集团:资生堂 消费人群:东西方中上阶层前卫人士 产品类别:高级成衣、香水、腕表等
品牌简介
• Issey Miyake 三宅一生 • Issey Miyake(三宅一生)是一个为国际所公认的日本时装品牌。它根 植于日本的民族观念、习俗和价值观,产品张扬着鲜明的日本民族风 格,使得该品牌不仅仅确立了自身的国际地位,同时也确立了东京为 国际时装之都的地位,并多次获得世界级的时装奖项。 • 三宅一生最富盛名的特征莫过于对皱折布料出神入化的运用,不论是 压皱细折,到无一定规则可言的乱折型式、折扇折等。其余亦运用丝 料、人造纤维,还有弹性极强的莱卡布折等等来营造不同的褶子效果。 随时不断开发新布料的Issey Miyake,的确令时尚圈所有人士啧啧称奇, 惊艳不已。因此,所有的时尚圈内的人士,几乎是人人拥有三宅一生 的作品,尤其参与各种秀场或是重要盛会,都不难于现场看到时尚人 士对于Issey Miyake的青睐。 • Issey Miyake还拥有其支线品牌PLEATS PLEASE等。

服装设计风格中的结构与解构-服装设计论文-设计论文

服装设计风格中的结构与解构-服装设计论文-设计论文

服装设计风格中的结构与解构-服装设计论文-设计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引言:所谓服装风格,主要是指在一定时代和社会文化背景之下,注重从造型、结构、工艺、面料、色彩等服装的表现方式所综合反映出的审美特征与审美认知。

一般而言,服装风格可以分为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这两种风格。

结构主义服装风格主要是以人的肢体造型为基础,强调服装造型的立体感、扩张感、比例感与层次感,并具有极强的秩序感,充分反映了西方传统服装的审美理念。

解构主义服装风格则是建立在东方及现代服装审美理念的基础之上,并且以逆向思维进行服装设计构思,将服装造型的基本构成元素进行拆分、组合,形成奇突的外形结构特征。

这两种风格的服装具有自身的特点,本文着重对这两种风格服装设计进行分析,以为服装设计中如何有效地运用这两种风格提供理论基础。

一、结构主义服装风格1、结构设计方面服装设计中的结构主义风格中的结构设计主要表现为其以人体为出发点,也就是说服装设计师应该按照人体的整体曲线对服装进行设计和立体裁制,通过裁剪和缝制两种方式将平面的布料变成立体的服装,从而使服装能够表现出较强的立体感,使穿着者从任何角度看都能具有明显的表现力和美感。

另外,在以结构主义风格进行服装设计时,服装设计师通过省道、分割线、折裥、褶皱和衬垫等结构设计语言,才能够充分地表现出人体曲线美和立体感。

2、内部结构线的运用分析在结构主义风格服装设计中的内部结构设计是理性的,这就要求服装设计师在设计服装时候应该注意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应该注意通过平面的衣片去尽可能精确地拟合人体曲面,运用省道、分割线、褶裥等结构设计要素实现收紧腰部和突出胸部、臀部等这样的立体效果。

当然,省道、分割线、褶裥应该按照人体对应的位置所确定,比如省尖设置应该确保其能够指向人体的胸点,而分割线则能够通过人体曲率的最大处,褶裥则就要设置在人体的腰间和袖山这些地方。

二是为了确保服装结构合理化,应该注意按照人体曲面区域将服装的衣片分为上身的前衣身、后衣身、袖片、领片和下身的裙片、裤前片、裤后片。

浅谈解构主义在服装设计的应用

浅谈解构主义在服装设计的应用

浅谈解构主义在服装设计的应用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科技的迅速发展,让越来越多的人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越来越注重自己外表,让自己看上去更加美丽,更加的有魅力。

因此,服装设计方面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人们对于服装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服装设计师的水平也越来越高。

在服装界,有了更多的表现形式,让越来越多的服装表现出来了自己独特的内涵,每种服装都有自己的特色,服装设计中运用了更多的表现形式,比如解构主义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表现出来了服装的特别性。

因此,本文就解构主义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阐述了解构主义的内涵、解构主义的在服装设计中的意义与作用、解构主义的风格及其特征、解构主义的表现形式。

标签:解构主义;服装设计;内涵;应用前景解构主义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是在后现代主义和反对国际主义、现代主义的新批判形式中产生。

解构主义涉及哲学、社会、历史、文学和艺术设计等方面,代表着对事物结构的分解、构成和重组,在国际社会中产生重要的影响。

之后,许多国际优秀服装设计师从事于对解构主义的探索和应用,将解构主义与时尚文化相结合,把服装设计标新立异地融入到现代解构设计之中,让人耳目一新。

解构主义服装设计不拘泥于传统服装造型和样式,摒弃传统的服装结构形式,在服装的文化、结构、色彩、图案、材料和配饰等方面分析归纳,充分发挥设计师的思维模式和设计方法,呈现出多样化的服装设计时尚审美造型和丰富的精神价值。

解构主义的服装时尚设计是对图像样式和抽象形态的归纳处理,是对服装结构、色彩及图案,服装材料和配饰等方面的解构设计。

一、服装结构的解构主义服装结构包括内部结构和外部轮廓,不同服装的整体造型和风格款式决定不同的服装结构特征。

服装设计师经常通过分析服装内部结构和轮廓版型的设计特征,细分和概括设计样式,并将传统的衣料结构进行重新分解和组合,创造出崭新的服装结构样式。

人体的肢体结构和支撑部位对服装廓形形态要求不同,设计师结合服装廓形的变化关系对各功能部分分解、组合和拼贴,使服装整体廓形形式富有韵律变化和设计美感,体现廓形多样的造型特征和情感取向。

服装设计风格中的结构与解构

服装设计风格中的结构与解构

服装设计风格中的结构与解构摘要:当今,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服装选择方面,越来越重视服装的风格和个性,通常意义上的服装风格就是指服装的整体造型、服装的结构及其工艺、面料等的结合体,最终反映出来的审美特征和审美能力,也代表了人们的一种审美认知。

除此之外,对于服装风格的定义也离不开一定的时代文化背景,也就是说服装的风格是要结合时代的因素来考量的,不同的时代下,由于其生产力的不同,政治经济的不同,文化文明的程度不同,都会在风格方面体现出不同的特色和特点。

也是在不同的时代背景发展下,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对于服装的风格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于人们的审美理念等也产生了观念上的新融合,同时这也是服装设计上的发展助力。

关键词:服装设计风格;结构;解构引言服装风格就是指人们常用的服装的结构造型和工艺条件等进行综合的反应过程,这也是人们对于服装设计风格的审美认知和评定。

服装风格会受到来自社会文化背景的直接影响,不同的社会发展过程当中服装的内在形式和外观风格都会有着不同的特定。

近代的服装发展受到来自结构和解构主义的影响,不同区域当中的审美理念也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出现融合的情形,这对于服装发展来说是有利的。

1结构与解构概述1.1结构主义自结构主义服装设计风格推出开始,就被广大群众所喜爱,并逐渐成为主流风格。

其主要根据人们的真实体态进行设计,强调服装的上身效果,同时注重层次效果和整体比例。

1.2解构主义基于解构主义的服装设计,融入了更多的现代理念及元素,添加了大量的东方色彩,且体态也不再是基础框架,服装的塑形作用被弱化。

结构和解构属于相反的状态,解构的风格设计将全部元素实施分解后重组,以形成更为自然放松的服装效果。

2服装设计风格中的结构与解构2.1设计风格欧洲人的饮食文化是以大量的糖、肉为主,这导致欧洲人普遍体型偏胖。

从欧洲国家诞生的品牌,在进行服装设计时,多以宽松、肥大的服装版型为设计基础。

而在欧洲涌入大量非洲、地中海劳动人口后,以低体力劳动的传统服装无法满足大量劳动人口需求,所以服装设计也逐渐变成直线剪裁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服装设计风格中的结构与解构服装风格,一方面是指由造型、结构、工艺、面料、色彩等服装的表现方式所综合反映出的审美特征与审美认知;另一方面,是在一定时代社会文化背景下,外观效果与内在形制的统一体现,具有一定的可辨认的差别。

概括地讲,“服装风格是任何已知时期或文化中服装的主导式样”。

结构主义服装风格,也可被称为建筑主义或构成主义服装风格,它以人的肢体1 w" x3 P$ q, `+ U+ B4 a& K4 K- a+ n+ _造型为基础,强调服装造型的立体感、扩张感、比例感与层次感,并具有极强的秩序感,充分反映了西方传统服装的审美理念。

与西方传统的窄衣结构截然不同,解构主义服装风格不再强调服装的适体、塑型。

它建立在东方及现代服装审美理念的基础上,以逆向思维进行服装设计构思,将服装造型的基本构成元素进行拆分、组合,形成奇突的外形结构特征。

8 z9 j9 b5 _. F: l+ o% f5 E在当代服装历史发展与形制演变的过程中,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服装风格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它们具有相互排斥的外观特征与形制理念,好像是服装形式发展中的两极。

对于这两种具有相反设计理念与视觉效果的服装风格的研究,不仅可以从设计的角度熟悉服装造型与设计语言,更可以从文化的角度了解近现代东西服饰审美观念的融合。

8 a u! r1 S3 X+ M* V) |; K一、结构主义服装风格" t- V! x0 M) S0 C2 S# Y0 gN, k- w) B% D1 p/ N/ I% M$ c自中世纪哥特时期后,西方社会文化中性别的极端分化,导致服装上对性差别的极度夸张和强调。

男子以上半身的体积感变迁为中心,女子服装以下半身的体积感变迁为中心,展开各种外形设计。

对于结构、形体与空间之美的追求,构成了结构主义服装风格的显著特征。

此外,自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西方美学领域所提出的以数为基点、按固定比例的黄金分割,运用排列、分割、比例和秩序等形式的美学要素,也毫无例外地对西方传统服装,即结构主义风格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结构主义时装不但注重服装严谨的结构设计,而且更醉心于服装三维空间效果的表现,具有较强的建筑学造型因素。

在服装造型上强调外观形式上的变化,外观上具有比较复杂的形式美感,夸张而富于变化。

以女服中的裙撑为例,18世纪罗可可时期的巴尼尔裙撑、19世纪的克里诺林裙撑和巴瑟尔后裙撑都具有非常夸张的造型,使用重叠的方法将褶皱置于女裙的后臀部位,使其臀部高高翘起。

此外,在欧洲被女性长期使用的紧身胸衣,被辅以细密的褶皱使胸部显得更加明显,从而达到了塑造女性丰满形体的目的。

但结构主义服装风格对形式过分追求,使服装本身脱离人体,以至于达到了削足适履的程度,给人体造成了一定的束缚。

( H& b" P0 `$ s( @表面上,结构主义设计师关心人体各个部位的起伏与转折变化,但真正关心的是服装在穿着时的立体层次与空间感。

他们把人体的基本形作为时装设计的出发点,通过各种服装语言,将人体不断立体化,与此同时也赋予了服装一种独立的空间结构。

这种注重精巧结构的时装能完全脱离人体而独立存在,服装的立体效果是结构主义服装设计风格的最终目标。

6 B* U; C* u1 }& D* |1 Y0 n, X2 o9 ]# M) A4 p5 T( r+ t5 y# b: {7 Z2 d5 v Y% Q) y& a二、新外观与结构主义风格8 n7 B. G% }, C5 ^3 h5 i! W' s* i0 B5 B0 \. F. y6 d5 R7 d5 Y7 j) z1947年2月12日,世界知名品牌Christian Dior的创始人迪奥推出了“新外观(New Look)” 时装系列,为巴黎时装的复兴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随后的几年中,迪奥公司又推出了“垂直造型”及“郁金香造型”。

1952年,迪奥时装开始放松腰部曲线,提高裙子下摆,1953年更是把裙底边提高到离地40厘米。

1954年设计的收减肩部幅宽,增大裙子下摆的“H”型,以及同年发布的“Y型”系列。

这些简洁年轻的直线型设计,体现着那种纤细华丽的风格,并遵循着传统女性的审美标准。

7 N0 F$ o$ y' B$ d) K直至1957年逝世,迪奥推出了A型(1955年春)、Y型(1955年秋)、H型(1956年)、“纺锤型”等一系列服装造型设计,在当时轰动一时、引发人们无限联想的新外观,均是在服装的结构比例与外观廓型上作出与以往大不相同的调整与变化得来的。

$ X. r6 L7 ~6 F在当代世界服装发展的历史演变中,具有结构主义服装风格特征的设计师非常多,如皮尔·卡丹、巴伦加西亚、阿玛尼、拉格菲尔德、蒙他那、卡布奇、谢马斯克、詹姆士、迪奥和法亥等。

在他们之间,有些人喜欢运用变化的曲线和比较夸张的外轮廓来塑造服装形体,如迪奥和詹姆士;也有一些设计师擅长将圆形和方形等简单和对比强烈的几何形状放在一起,使服装具有造型明确、严肃庄重的外观效果,如皮尔·卡丹和古亥格等。

. A& f9 S" c' P# I* E; A9 Q2 t& Y6 q. m三、解构主义服装风格是历史的产物, J8 b7 R9 N: T9 v7 b* [- K解构主义作为一种服装风格,如同欧美各国所流行过的其它服装风格一样,在20世纪70 年代兴起,在80年代传播,至今还保持着对世界服饰文化的广泛影响,它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和思想文化根源,充斥于哲学、社会学、文学艺术、心理学,以及实际生活本身。

+ D% s7 v4 x/ v _' t0 l1973年10月,中东战争引发了石油危机,这种冲击带来一系列社会变动,使全世界对于中东地区非常关心。

由于产油国积聚的美元过剩,阿拉伯顾客对高级时装等奢侈品需求的急剧增加,导致了宽松肥大的服装样式的流行。

此外,由于欧洲劳动力的升值,为了降低成本,时装界采用直线剪裁手段,缝制起来省事,又利于批量生产。

甚至有的成衣商认为:“用最短的缝纫线能完成一件成衣的设计是最优秀的设计”。

在反体制思潮和反传统运动大背景的冲击下,解构主义服装风格开始在世界服装流行舞台显露,并极大地丰富了世界服装文化。

直线剪裁时装的流行,使日本的一批设计师有机会进入国际时装界,改变了当时巴黎高级时装的流行风貌。

“这是继波尔·波阿莱去掉紧身胸衣之后,60年代克莱究的几何学式样以来,西方服饰文化的又一次碰撞和交融,推动西洋服饰文化朝着东、西混合的国际化方向发展。

”其中较为知名的代表有三宅一生(Issey Miyake)、山本耀司(Yohji Yamamoto)、川久保玲(Rei Kawakubo)、高田贤三(Kenzo Takada)、森英惠(Hanae Mori)等。

山本耀司(Yohji Yamamoto)、Spring/Summer 19834 V: p4 e& e8 F# q; G4 [三宅一生(Issey Miyake)1970s: ]7 C2 x( C( w2 z+ s6 c# ^/ t. l# w2 R- { N$ z% A0 J# @$ D; t4 D" e" ]5 d0 i w3 F# {2 Q& A川久保玲(Rei Kawakubo)1987# g! @0 ?; W9 Z& j* m8 |, v3 I. f/ Y1 \& r" F% q' | I) m) B( t5 F. v3 y( P) ]7 K+ b, |" i% k" R森英惠(Hanae Mori)1970s1 W6 W9 I4 w- G q! I) s被誉为“面料魔术师”的三宅一生,最先提出了“给我褶裥”的口号,倡导以无结构设计模式,取代西方传统的紧身型结构主义设计风格。

1971年2月,三宅一生在东京第一次展示他的新时装系列,采用柔道服的粗棉布做成时装。

1983年,三宅一生在巴黎展示的服装系列,因选用鸡毛编织的面料而**了巴黎时装舞台。

8 a" o% M, S1 z' ~: q5 \: U# kT1 S& U* U! h" g I0 {三宅一生(Issey Miyake)Seashell Coat, Coat, 1985& L j4 c# d) f0 u& z3 B6 B+ E' |1 C/ c1992年他推出的褶皱系列成了他的标志,而且这种结构简单、造型流畅的面料和设计已被许多不同年龄和气质的女性所采纳。

这种布满细小而整齐紧密的褶皱面料被设计成变化多端的衣裙,它们既贴体又无束缚感。

三宅一生借鉴立体裁剪的方法,运用东方平面构成的观念,在服装设计中运用前开包裹型、挂覆型、贯头型等包裹缠绕的直裁技术。

在对服饰造型手法的运用上,一反过去西式服装通过各种精致、准确的省裥、衬垫工艺实现的充分和体的造型方式。

摆脱了西方时尚界传统的按人体造型结构进行立体裁剪造型模式,即:“体形型”,以独到的逆向思维进行创意。

掰开、揉碎,再组合,形成奇突的无结构设计模式,开创了基于东方传统制衣技术模式的解构主义设计风格。

O: L. `* p% r Q/ _# {三宅一生(Issey Miyake)fall/winter 1994–1995* h: [$ C3 j1 C* Y9 m3 c. U$ C; A/ @; v5 j; f9 } }0 l- p* h& G5 w+ u+ I$ s8 @3 C. ?1 \! ~5 c/ l; u9 K2 A$ l“体形造就服装,服装改变体形”,是川久保玲重新为服装视觉空间下的定义。

1997年,川久保玲将当年春季时装发布会的主题命名为Dress Meets Body,意思是将服装和身体融合为一,结合成一种新的外型轮廓。

她打破了时装界的一贯模式:在制作服装时,川久保玲像制作日本和服那样,不把多余的布料剪去,而让其随意留着,使衣服呈现出宽松肥大的效果。

在细节处理上,她使用颠倒错乱的口袋,不强调肩线的手法,而注重层层相叠的多层次组合,织料与颜色撷取上的微幅夸大,围裹、抽折等细部处理技巧,体现不平衡感和下坠感,布料呈现出仿佛被撕开般的怪异。

, v( E" j0 Q4 P7 ~( k$ n6 m{7 `5 Z: P+ {: V' m. B) z川久保玲(Rei Kawakubo)19979 b+ L0 n. x* C5 R; w) B7 X% Q+ @8 n- z# e: O- f' ?1 U四、解构主义改变了服装设计的最终目标 3 }) j2 Q% C0 _6 {, W% g在《时装,伟大的创造者们》一书中,著名服装学者凯洛林·里诺滋·米尔布克对解构主义时装作了详细的介绍,其要点如下:“解构主义时装,最显著的特点是:在身体与服装之间所保留的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