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布罗德曼分区系统及各区的位置及功能简介
Brodmann分区系统及脑结构

B r o d m a n n分区系统及脑结构(总4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人类大脑皮层的Brodmann分区以下列出人类大脑皮层的Brodmann分区系统。
1,2和3区:体感皮层(习惯上常称为“3,1和2区”)4区 - 初级运动皮层5区 - 体感联合皮层6区 - 前运动皮层和辅助运动区7区 - 体感联合皮层8区 - 包括额页眼动区(Frontal eye field)9区 - 后外侧前额叶皮层10区 - 额极区(上额回和中额回最前侧的部分)11区 - 额眶区(眶回,直回和上额回前侧的一部分)12区 - 额眶区(上额回和下前回之间的区域)13区 - 岛皮层17区 - 初级视皮层18区 - 视觉联合皮层19区 - 视觉联合皮层20区 - 下颞回21区 - 中颞回22区 - 上颞回,其前侧部分属于韦尼克区23区 - 下后扣带皮层24区 - 下前扣带皮层25区 - 膝下皮层26区 - 压外区(Ectosplenial area)28区 - 后内嗅皮层29区 - 压后扣带皮层30区 - 扣带皮层的一部分31区 - 上后扣带皮层32区 - 上前扣带皮层34区 - 前扣带皮层,位于海马旁回35区 - 旁嗅皮层,位于海马旁回36区 - 海马旁皮层37区 - 梭状回 538区 - 颞极区39区 - 角回,韦尼克区的一部分40区 - 缘上回,韦尼克区的一部分41,42区 - 初级听皮层和听觉联合皮层43区 - 中央下区(Subcentral area)44区 - 三角部,布洛卡区的一部分45区 - 岛盖部,布洛卡区的一部分46区 - 上外额叶皮层47区 - 下额页皮层48区 - 下脚后区,颞叶内侧的一小部分49区 - 岛旁区,位于颞叶和岛叶的交界处。
Areas 3, 1 & 2 - Primary Somatosensory Cortex (frequently referred to as Areas 3, 1, 2 by convention)Area 4 - Primary Motor CortexArea 5 - Somatosensory Association CortexArea 6 - Premotor cortex and Supplementary Motor Cortex (Secondary Motor Cortex)(Supplementary motor area)Area 7 - Somatosensory Association CortexArea 8 - Includes Frontal eye fieldsArea 9 - 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Area 10 - Anterior prefrontal cortex (most rostral part of superior and middle frontal gyri)Area 11 - Orbitofrontal area (orbital and rectus gyri, plus part of the rostral part of the superior frontal gyrus)Area 12 - Orbitofrontal area (used to be part of BA11, refers to the area between the superior frontal gyrus and the inferior rostralsulcus)Area 13 and Area 14* - Insular cortexArea 15* - Anterior Temporal LobeArea 17 - Primary visual cortex (V1)Area 18 - Secondary visual cortex (V2)Area 19 - Associative visual cortex (V3)Area 20 - Inferior temporal gyrusArea 21 - Middle temporal gyrusArea 22 - Superior temporal gyrus, of which the caudal part is usually considered to contain the Wernicke's areaArea 23 - Ventral Posterior cingulate cortexArea 24 - Ventral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rea 25 - Subgenual cortexArea 26 - Ectosplenial areaArea 27 - Piriform cortexArea 28 - Posterior Entorhinal CortexArea 29 - Retrosplenial cingulate cortexArea 30 - Part of cingulate cortexArea 31 - Dorsal Posterior cingulate cortexArea 32 - Dorsal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rea 33 - Part of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rea 34 - Anterior Entorhinal Cortex (on the Parahippocampal gyrus)Area 35 - Perirhinal cortex (on the Parahippocampal gyrus)Area 36 - Parahippocampal cortex (on the Parahippocampal gyrus)Area 37 - Fusiform gyrusArea 38 - Temporopolar area (most rostral part of the superior and middle temporal gyri)Area 39 - Angular gyrus, considered by some to be part of Wernicke's areaArea 40 - Supramarginal gyrus considered by some to be part of Wernicke's areaAreas 41 & 42 - Primary and Auditory Association CortexArea 43 - Subcentral area (between insula andpost/precentral gyrus)Area 44 - pars opercularis, part of Broca's areaArea 45 - pars triangularis Broca's areaArea 46 - 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Area 47 - Inferior prefrontal gyrusArea 48 - Retrosubicular area (a small part of the medial surface of the temporal lobe)Area 49 - a retrohippocampal isocortical structure. It receives numerous subcortical and cortical inputs, and sends major projections to the superficial layers of the entorhinal cortexArea 50 –Area 51 -Area 52 - Parainsular area (at the junction of the temporal lobe and the insula)(*) Area only found in non-human primates.端脑由左、右大脑半球、基底核构成,连接两半球的是胼胝体。
大脑的解剖结构和功能——德曼分区

大脑的解剖结构和功能——xxxx分区系统xxxx分区是一个根据将划分为一系列解剖区域的系统。
中所谓细胞结构(Cytoarchitecture),是指在染色的脑组织中观察到的的组织方式。
xxxx分区1909年由医生(Korbinian Brodmann)提出。
根据皮质细胞的类型及纤维的疏密把大脑皮质分为52个区,并用数字给予表示。
Brodmann Area 1, BA1Brodmann Area 2, BA2Brodmann Area 3, BA3位置:位于中央后回 (postcentral gyrus) 和前顶叶区。
功能:分别为体感皮层内侧、末尾和前端区,BA1、BA2、BA3共同组成体感皮层;具备基本体感功能(first somatic sensory area)接受对侧肢体的感觉传入。
Brodmann Area 4, BA4位置:位于中央前回(precentral gyrus),中央沟(central sulcus)的内侧面功能:初级运动皮层(first somatic motor area),包含“运动小人”(motor homunculus )。
控制行为运动,与BA6 (前)和BA3 、BA2 、BA1、(后)相连,同时与丘脑腹外侧核相连。
体感小人(Somatosensory Homunculus )传入体感信息较多的身体区域获得的皮层代表区域较大。
比如手部在初级体感皮层中的代表区域比背部的大。
体感皮质定位可用“体感小人”(Somatosensory homunculus)来表示。
Brodmann Area 5, BA5位置:位于顶叶前梨状皮质区(梨状皮质piriform cortex为下边缘皮质的组成部分)。
功能:与BA7形成体感联合皮层。
Brodmann Area 7, BA7位置:位于顶叶皮质顶部,体感皮层后方,视觉皮层(visual area)上方。
功能:将视觉和运动信息联合起来;与BA5形成体感联合皮层;视觉-运动协调功能。
Brodmann分区系统 - 人类大脑皮层的

Brodmann分区系统- 人类大脑皮层的Brodmann分区1,2和3区:体感皮层(习惯上常称为“3,1和2区”)4区- 初级运动皮层5区- 体感联合皮层6区- 前运动皮层7区- 体感联合皮层8区- 包括额页眼动区(Frontal eye field)9区- 后外侧前额叶皮层10区- 额极区(上额回和中额回最前侧的部分)11区- 额眶区(眶回,直回和上额回前侧的一部分)12区- 额眶区(上额回和下前回之间的区域)13区- 岛皮层17区- 初级视皮层18区- 视觉联合皮层19区- 视觉联合皮层20区- 下颞回21区- 中颞回22区- 上颞回,其前侧部分属于韦尼克区23区- 下后扣带皮层24区- 下前扣带皮层25区- 膝下皮层26区- 压外区(Ectosplenial area)28区- 后内嗅皮层29区- 压后扣带皮层30区- 扣带皮层的一部分31区- 上后扣带皮层32区- 上前扣带皮层34区- 前扣带皮层,位于海马旁回35区- 旁嗅皮层,位于海马旁回36区- 海马旁皮层37区- 梭状回38区- 颞极区39区- 角回,韦尼克区的一部分40区- 缘上回,韦尼克区的一部分41,42区- 初级听皮层和听觉联合皮层43区- 中央下区(Subcentral area)44区- 三角部,布洛卡区的一部分45区- 岛盖部,布洛卡区的一部分46区- 上外额叶皮层47区- 下额页皮层48区- 下脚后区,颞叶内侧的一小部分49区- 岛旁区,位于颞叶和岛叶的交界处。
人类的大脑皮层两半球,在功能划分上,大体上是左半球管右半身,右半球管左半身。
每一半球的纵面,在功能上也有层次之分,原则上是上层管下肢,中层管躯干,下层管头部。
如此形成上下倒置,左右分叉的微妙构造。
在每一半球上,有各自分区为数个神经中枢,每一中枢各有其固定的区域,分区专司形成大脑分化而又统一的复杂功能。
在区域的分布上,两半球并不完全相同:其中布氏语言区与威氏语言区,只分布在左脑半球,其它各区则两半球都有。
布罗德曼分区系统

听觉皮区:位于颞横回中部(41、42区), 又称Heschl氏回。每侧皮质均按来自双耳的 听觉冲动产生听觉。 嗅觉皮质区:位于嗅区、钩回和海马回的前 部(25、28、34)和35区的大部分)。每侧 皮质均接受双侧嗅神经传入的冲动。 内脏皮质区:该区定位不太集中,主要分布 在扣带回前部、颞叶前部、眶回后部、岛叶、 海马及海马钩回等区域。
位置 位于顶叶前梨状皮质区(梨状皮质为下边缘 皮质的组成部分) 功能 与BA7形成体感联合皮层
位置 位于顶叶皮质顶部,体感皮层后方,视觉皮 层上方 功能 将视觉和运动信息联合起来 与BA5形成体感联合皮层 视觉-运动协调功能
位于初级躯体感觉 皮层后方(BA5、 BA7) 整合各种感觉传入 -触压觉、其它感觉 利用以往储存的感 觉体验
Brodmann Area 1, BA1 Brodmann Area 2, BA2 Brodmann Area 3, BA3 位置 位于中央后回和前顶叶区 功能 分别为体感皮层内侧、末尾和前端区,BA1、 BA2、BA3共同组成体感皮层 具备基本体感功能 接受对侧肢体的感觉传入
位置 位于颞叶侧面,在BA20上方、BA40和BA41下 方,颞中回区 功能 语言和听觉处理
位置 位于颞叶 功能 后一部分包含韦尼克区(包括颞上回、颞中 回后部、缘上回以及角回。是大脑写中枢、 视觉性语言中枢。韦尼克区的损伤将产生严 重的感觉性失语症。 ) 负责语言理解
位置位于枕叶扣带皮层后端末端极限到达顶作为边缘系统的一部分与杏仁核和眶额皮层和海马相连接位置位于扣带皮层腹节作为边缘系统的一部分与杏仁核和眶额皮层和海马相连接位置位于膝下皮层功能与嗅觉有关位置压外区位于扣带回峡谷处位置压后扣带皮层位置压部后颗粒皮质扣带回的一部分位置海马旁回的延髓部分位置后内嗅皮层位置上后扣带皮层功能情感处理和识别位置上前扣带皮层位于顶叶功能负责决策制定的过程位置前扣带皮层位于海马旁回位置旁嗅皮层位于海马旁回位置海马旁皮层位置颞极区颞上回颞中回的延髓部分功能与记忆和情感有关位置角回韦尼克区的一部分位于顶叶功能语义加工位置缘上回韦尼克区的一部分外侧沟上端末位置初级听觉皮层位于颞叶外侧沟内侧的前位置听觉联合皮层位于颞叶在外侧沟的边沿位置中央下区subcentralarea位置三角部布洛卡区运动性言语中枢的一部分位于额下回功能与语言的产生有关位置岛盖部布洛卡区的一部分位于额叶皮层额下回的三角区外侧沟上边界的上方功能执行语义任务和文字的产生位置上外额叶皮层为位于额叶的额中回上同时是前额叶皮层的一部分功能行政职能位置下额页皮层位于额叶眶回表面功能处理语言中的语法位置下脚后区颞叶内侧的一小部分位置岛旁区位于颞叶和岛叶的交界处位置位于颞叶外侧沟的内侧功能听觉处理皮质运动区
Brodmann分区系统及脑结构

人类大脑皮层的Brodmann分区以下列出人类大脑皮层的Brodmann分区系统.Areas 3, 1 & 2 - Primary Somatosensory Cortex <frequently referred to as Areas 3, 1, 2 by convention>Area 4 - Primary Motor CortexArea 5 - Somatosensory Association CortexArea 6 - Premotor cortex and Supplementary Motor Cortex <Secondary Motor Cortex><Supplementary motor area>Area 7 - Somatosensory Association CortexArea 8 - Includes Frontal eye fieldsArea 9 - 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Area 10 - Anterior prefrontal cortex <most rostral part of superior and middle frontal gyri>Area 11 - Orbitofrontal area <orbital and rectus gyri, plus part of the rostral part of the superior frontal gyrus>Area 12 - Orbitofrontal area <used to be part of BA11, refers to the area between the superior frontal gyrus and the inferior rostral sulcus> Area 13 and Area 14* - Insular cortexArea 15* - Anterior Temporal LobeArea 17 - Primary visual cortex <V1>Area 18 - Secondary visual cortex <V2>Area 19 - Associative visual cortex <V3>Area 20 - Inferior temporal gyrusArea 21 - Middle temporal gyrusArea 22 - Superior temporal gyrus, of which the caudal part is usually considered to contain the Wernicke's areaArea 23 - Ventral Posterior cingulate cortexArea 24 - Ventral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rea 25 - Subgenual cortexArea 26 - Ectosplenial areaArea 27 - Piriform cortexArea 28 - Posterior Entorhinal CortexArea 29 - Retrosplenial cingulate cortexArea 30 - Part of cingulate cortexArea 31 - Dorsal Posterior cingulate cortexArea 32 - Dorsal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rea 33 - Part of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rea 34 - Anterior Entorhinal Cortex <on the Parahippocampal gyrus> Area 35 - Perirhinal cortex <on the Parahippocampal gyrus>Area 36 - Parahippocampal cortex <on the Parahippocampal gyrus>Area 37 - Fusiform gyrusArea 38 - Temporopolar area <most rostral part of the superior and middle temporal gyri>Area 39 - Angular gyrus, considered by some to be part of Wernicke's area Area 40 - Supramarginal gyrus considered by some to be part of Wernicke's areaAreas 41 & 42 - Primary and Auditory Association CortexArea 43 - Subcentral area <between insula and post/precentral gyrus> Area 44 - pars opercularis, part of Broca's areaArea 45 - pars triangularis Broca's areaArea 46 - 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Area 47 - Inferior prefrontal gyrusArea 48 - Retrosubicular area <a small part of the medial surface of the temporal lobe>Area 49 - a retrohippocampal isocortical structure. It receives numerous subcortical and cortical inputs, and sends major projections to the superficial layers of the entorhinal cortexArea 50 –Area 51 -Area 52 - Parainsular area <at the junction of the temporal lobe and the insula><*> Area only found in non-human primates.端脑由左、右大脑半球、基底核构成,连接两半球的是胼胝体.大脑半球的外形1.三个面每侧大脑半球可分为上外侧面、内侧面和下面三个面.2.三个叶间沟中央沟、外侧沟、顶枕沟.3.五个叶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岛叶.4.主要沟回<1>额叶:中央前沟、额上沟、额下沟、中央前回、额上回、额中回、额下回.<2>顶叶:中央后沟、中央后回、角回、缘上回等.<3>颞叶:颞上沟、颞下沟、颞上回、颞中回、颞下回、颞横回等.<4>内侧面:扣带沟、距状沟、侧副沟、扣带回、中央旁小叶、海马旁回等.<5>下面:嗅球、嗅束等.1.大脑皮质机能区<1>躯体感觉区: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后部.<2>躯体运动区: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3>视区:距状沟两侧皮质.<4>听区:颞横回.<5>语言中枢1>听觉语言中枢:缘上回.2>视觉语言中枢:角回.3>书写中枢:额中回后部.4>运动性语言中枢:额下回后部.大脑结构详解大脑<Brain>包括左、右两个半球与连接两个半球的中间部分,即第三脑室前端的终板.大脑半球被覆灰质,称大脑皮质,其深方为白质,称为髓质.髓质内的灰质核团为基底神经节.在大脑两半球间由巨束纤维—相连.具体内容有大脑半球各脑叶、大脑皮质功能定位、大脑半球深部结构、大脑半球内白质、嗅脑和边缘系统五大部分.各叶的位置、结构和主要功能如下:1、额叶:也叫前额叶.位于中央沟以前.在中央沟和中央前沟之间为中央前回.在其前方有额上沟和饿下沟,被两沟相间的是额上回、额中回和额下回.额下回的后部有外侧裂的升支和水平分支分为眶部、三角部和盖部.额叶前端为额极.额叶底面有眶沟界出的直回和眶回,其最内方的深沟为嗅束沟,容纳嗅束和嗅球.嗅束向后分为内侧和外侧嗅纹,其分叉界出的三角区称为嗅三角,也称为前穿质,前部脑底动脉环的许多穿支血管由此入脑.在额叶的内侧面,中央前、后回延续的部分,称为旁中央小叶.负责思维、计划,与个体的需求和情感相关.2、顶叶:位于中央沟之后,顶枕裂于枕前切迹连线之前.在中央沟和中央后沟之间为中央后回.横行的顶间沟将顶叶余部分为顶上小叶和顶下小叶.顶下小叶又包括缘上回和角回.响应疼痛、触摸、品尝、温度、压力的感觉,该区域也与数学和逻辑相关.3、颞叶:位于外侧裂下方,由颞上、中、下三条沟分为颞上回、颞中回、颞下回.隐在外侧裂内的是颞横回.在颞叶的侧面和底面,在颞下沟和侧副裂间为梭状回,,侧副裂与海马裂之间为海马回,围绕海马裂前端的钩状部分称为海马钩回.负责处理听觉信息,也与记忆和情感有关.4、枕叶位于枕顶裂和枕前切迹连线之后.在内侧面,,距状裂和顶枕裂之间为楔叶,与侧副裂候补之间为舌回.负责处理视觉信息.5、岛叶:位于外侧裂的深方,其表面的斜行中央钩分为长回和短回.6、边缘系统:与记忆有关,在行为方面与情感有关.大脑的总结构大脑皮质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最高级中枢,各皮质的功能复杂,不仅与躯体的各种感觉和运动有关,也与语言、文字等密切相关.根据大脑皮质的细胞成分、排列、构筑等特点,将皮质分为若干区.现在按Brodmann提出的机能区定位简述如下:·皮质运动区:位于中央前回〔4区〕,是支配对侧躯体随意运动的中枢.它主要接受来自对侧骨骼肌、肌腱和关节的本体感觉冲动,以感受身体的位置、姿势和运动感觉,并发出纤维,即锥体束控制对侧骨骼肌的随意运动.返回皮质运动前区:位于中央前回之前〔6区〕,为锥体外系皮质区.它发出纤维至丘脑、基底神经节、红核、黑质等.与联合运动和姿势动作协调有关,也具有植物神经皮质中枢的部分功能.·皮质眼球运动区:位于额叶的8枢和枕叶19区,为眼球运动同向凝视中枢,管理两眼球同时向对侧注视.皮质一般感觉区:位于中央后回〔1、2、3区〕,接受身体对侧的痛、温、触和本体感觉冲动,并形成相应的感觉.顶上小叶〔5、7〕为精细触觉和实体觉的皮质区. ·额叶联合区:为额叶前部的9、10、11区,与智力和精神活动有密切关系.·视觉皮质区:在枕叶的距状裂上、下唇与楔叶、舌回的相邻区〔17区〕.每一侧的上述区域皮质都接受来自两眼对侧视野的视觉冲动,并形成视觉.·听觉皮区:位于颞横回中部〔41、42区〕,又称Heschl氏回.每侧皮质均按来自双耳的听觉冲动产生听觉.·嗅觉皮质区:位于嗅区、钩回和海马回的前部〔25、28、34〕和35区的大部分〕.每侧皮质均接受双侧嗅神经传入的冲动.·内脏皮质区:该区定位不太集中,主要分布在扣带回前部、颞叶前部、眶回后部、岛叶、海马与海马钩回等区域.·语言运用中枢:人类的语言与使用工具等特殊活动在一侧皮层上也有较集中的代表区〔优势半球〕,也称为语言运用中枢.它们分别是:①运动语言中枢:位于额下回后部〔44、45区,又称Broca区〕.②听觉语言中枢:位于颞上回42、22区皮质,该区具有能够听到声音并将声音理解成语言的一系列过程的功能.③视觉语言中枢:位于顶下小叶的角回,即39区.该区具有理解看到的符号和文字意义的功能.④运用中枢:位于顶下小叶的缘上回,即40区.此区主管精细的协调功能.⑤书写中枢:位于额中回后部8、6区,即中央前回手区的前方.返回大脑半球深部结构·基底神经节:基底神经节是大脑皮质下的一组神经细胞核团,它包括纹状体、杏仁核和屏状核〔带状核〕.纹状体又包括尾状核、豆状核两部分.纹状体是丘脑锥体外系重经结构之一,是运动整合中枢的一部分.它主要接受大脑皮质、丘脑、丘脑底核和黑质的传入冲动,并与红核、网状结构等形成广泛的联系,以维持肌张力和肌肉活动的协调.·内囊:内囊位于豆状核、尾状核和丘脑之间,是大脑皮层与下级中枢之间联系的重要神经束的必经之路,形似宽厚的白质纤维带.内囊可分三部,额部称前肢,枕部称后肢,两部的汇合区为膝部.。
脑功能区定位

• 损伤导致双眼对侧视野偏 盲。
听觉皮质区
• 位置:颞叶的颞横回 中部(41、42区)
• 特点:一侧听中枢接 受两耳的听觉,以对 侧为主,一侧损伤, 出现听力减退。
• 耳蜗底部高音调冲动 投射到感受区的后内 侧部,耳蜗顶部的低 音调冲动投射到感受 区的前外侧部。
嗅觉皮质区
• 位置:嗅区、钩回和 海马回前部(25、28、 34、35区的大部分)
后肢的投射纤维:
下肢
下行:
皮质脊髓束(锥体束)
皮质红核束
顶枕颞桥束 上行:
丘脑中央辐射
丘脑中央辐射
视辐射(豆状核后部通过)
听辐射(豆状核下部通过)
丘脑前辐射
皮质红核束 顶枕颞桥束
听辐射 视辐射
内囊前肢损伤
前肢损伤:
• 损伤额桥束和丘脑前 辐射
• 额桥束是脑的投射纤 维,是额叶脑桥小脑 径路的纤维,通过内 囊前肢,损伤可产生 对侧肢体共济失调, 步态不稳。
听辐射 视辐射
内囊完全损伤
一侧内囊完全损伤:
• 主要损伤下行的皮质 核束及皮质脊髓束, 上行的丘脑中央辐射 、视辐射 皮质脊
• 出现“三偏”综合征 髓束 ,即
– 对侧上运动神经 元性瘫痪
皮质核束
上肢 躯干
下肢
– 偏身感觉缺失
– 对侧视野的同向 偏肓。
丘脑中央辐射
皮质红 核束
顶枕颞 桥束
听辐射 视辐射
3、1、2 57
57
3、1、2
人体各部在 躯体感觉区 的定位关系
(1)対侧倒置
(2)范围大小 和感 觉的精细程度成正比
(2)第二躯体感 觉区
•中央前、后回的最 下端,大脑外侧沟的 上壁。(43区) •和全身的痛觉信号 有关。
brodman分区

Brodmann分区是一个根据细胞结构将大脑皮层划分为一系列解剖区域的系统神经解剖学中所谓细胞结构(Cytoarchitecture),是指在染色的脑组织中观察到的神经元的组织方式。
分区系统包括每个半球的52个区域。
其中一些区域今天已经被细分,例如23区被分为23a 和23b区等。
从物种间差异来讲,同一分区号码在不同的物种间并不一定代表相似的区域1,2和3区:体感皮层(习惯上常称为“3,1和2区”)4区- 初级运动皮层5区- 体感联合皮层6区- 前运动皮层7区- 体感联合皮层8区- 包括额页眼动区(Frontal eye field)9区- 后外侧前额叶皮层10区- 额极区(上额回和中额回最前侧的部分)11区- 额眶区(眶回,直回和上额回前侧的一部分)12区- 额眶区(上额回和下前回之间的区域)13,14区- 岛皮层15区- 前颞叶16区- 岛皮层17区- 初级视皮层18区- 第二视觉皮层19区- 视觉联合皮层20区- 下颞回21区- 中颞回22区- 上颞回,其前侧部分属于韦尼克区23区- 下后扣带皮层24区- 下前扣带皮层25区- 膝下皮层26区- 压外区(Ectosplenial area)28区- 后内嗅皮层29区- 压后扣带皮层30区- 扣带皮层的一部分31区- 上后扣带皮层32区- 上前扣带皮层33区- 前口扣带皮层的一部分34区- 前嗅皮层,位于海马旁回35区- 旁嗅皮层,位于嗅脑沟36区- 海马旁皮层37区- 梭状回38区- 颞极区39区- 角回,韦尼克区的一部分40区- 缘上回,韦尼克区的一部分41,42区- 初级听皮层和听觉联合皮层43区- 中央下区(Subcentral area)44区- 岛盖部,布洛卡区的一部分45区- 三角部,布洛卡区的一部分46区- 上外额叶皮层47区- 下额页皮层48区- 下脚后区,颞叶内侧的一小部分49区- 岛旁区,位于颞叶和岛叶的交界处。
大脑布罗德曼分区系统及各区的位置及功能简介

BA1, BA2,BA3位置:位于中央后回和前顶叶区功能:分别为体感皮层内侧、末尾和前端区,BA1、BA2、BA3共同组成体感皮层,具备基本体感功能,接受对侧肢体的感觉传入BA4位置:位于中央前回,中央沟的内侧面功能:初级运动皮层,包含“运动小人”(motor homunculus )控制行为运动,与BA6 (前)和BA3 、BA2 、BA1、(后)相连,同时与丘脑腹外侧核相连BA5位置:位于顶叶前梨状皮质区(梨状皮质为下边缘皮质的组成部分)功能:与BA7形成体感联合皮层BA7位于顶叶皮质顶部,体感皮层后方,视觉皮层上方将视觉和运动信息联合起来,与BA5形成体感联合皮层,视觉-运动协调功能感觉区——体感联合区位于初级躯体感觉皮层后方(BA5、BA7),整合各种感觉传入-触压觉、其它感觉,利用以往储存的感觉体验BA6位置:位于额叶,中央前回前端区功能:与BA8共同构成前运动皮层,指导感官运动,辅助运动区(控制身体的近端和躯干肌肉)BA8位于额叶,与BA6共同构成前运动皮层,包括额叶眼动区,控制眼球的随意运动-尤其与眼球的追随运动有关;运动规划BA9位置:位于额叶BA10位置:位于额叶,额下回顶部的延髓区(上额回和中额回最前侧的部分)BA11位置:位于额叶内侧腹面,前额皮层区(眶回,直回和上额回前侧的一部分)联合区——前额叶BA9、BA10、BA11共同构成前额叶皮层执行认知功能,思维和知觉的所有方面,信息的记忆和回忆,解决问题,情绪,与前脑的边缘部分有密切的联系。
BA12位置:位于上额回和下前回之间的区域(额眶区)BA13, BA14,BA15,BA16位置:位于岛叶功能:处理收敛信息产生的一种感官经验(如厌恶、不安的感觉),与情感相关前岛叶有嗅觉、味觉、边缘功能,同时后岛与听觉、自主感觉-运动功能有关还与上瘾有关BA17位置:位于枕叶内侧面(初级视觉皮层,纹状皮质V1)功能:视觉信息加工的初步场所方位柱、眼优势柱组织接收来自外侧膝状体(丘脑后外侧的下方)的信息沿背、腹途径将信息发送到其他视觉区BA18位置:位于枕叶,包括部分楔回、舌回和外侧枕叶回,部分纹外皮层(二级视觉皮层,V2,纹外视觉皮层)功能:视觉处理(视觉联合皮层)BA19位置:位于枕叶功能:视觉处理与BA18构成视觉联合皮层, BA20位置:位于颞下回功能:更高水平的信息处理视觉腹侧通路感觉区——腹背侧通路腹侧通路–进入颞叶下部(BA20、BA37)负责物体、文字、面孔的识别,即“是什么”背侧通路–延伸至中央后回(BA39、BA40)感知空间关系,即“在哪里”BA21位置:位于颞叶侧面,在BA20上方、BA40和BA41下方,颞中回区功能:语言和听觉处理BA22位置:位于颞叶功能:后一部分包含韦尼克区(包括颞上回、颞中回后部、缘上回以及角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A1, BA2,BA3位置:位于中央后回和前顶叶区功能:分别为体感皮层内侧、末尾和前端区,BA1、BA2、BA3共同组成体感皮层具备基本体感功能接受对侧肢体的感觉传入BA4位置:位于中央前回,中央沟的内侧面功能:初级运动皮层包含“运动小人”(motor homunculus )控制行为运动与BA6 (前)和BA3 、BA2 、BA1、(后)相连同时与丘脑腹外侧核相连BA5位置:位于顶叶前梨状皮质区(梨状皮质为下边缘皮质的组成部分)功能:与BA7形成体感联合皮层BA7位置位于顶叶皮质顶部,体感皮层后方,视觉皮层上方功能将视觉和运动信息联合起来与BA5形成体感联合皮层视觉-运动协调功能感觉区——体感联合区位于初级躯体感觉皮层后方(BA5、BA7)整合各种感觉传入-触压觉、其它感觉利用以往储存的感觉体验BA6位置:位于额叶,中央前回前端区功能:与BA8共同构成前运动皮层指导感官运动辅助运动区(控制身体的近端和躯干肌肉)BA8位置位于额叶功能与BA6共同构成前运动皮层包括额叶眼动区,控制眼球的随意运动-尤其与眼球的追随运动有关运动规划BA9位置:位于额叶BA10位置:位于额叶,额下回顶部的延髓区(上额回和中额回最前侧的部分)BA11位置:位于额叶内侧腹面,前额皮层区(眶回,直回和上额回前侧的一部分)联合区——前额叶BA9、BA10、BA11共同构成前额叶皮层执行认知功能思维和知觉的所有方面信息的记忆和回忆解决问题情绪与前脑的边缘部分有密切的联系BA12位置:位于上额回和下前回之间的区域(额眶区)BA13, BA14,BA15,BA16位置:位于岛叶功能:处理收敛信息产生的一种感官经验(如厌恶、不安的感觉),与情感相关前岛叶有嗅觉、味觉、边缘功能,同时后岛与听觉、自主感觉-运动功能有关还与上瘾有关BA17位置:位于枕叶内侧面(初级视觉皮层,纹状皮质V1)功能:视觉信息加工的初步场所方位柱、眼优势柱组织接收来自外侧膝状体(丘脑后外侧的下方)的信息沿背、腹途径将信息发送到其他视觉区BA18位置:位于枕叶,包括部分楔回、舌回和外侧枕叶回,部分纹外皮层(二级视觉皮层,V2,纹外视觉皮层)功能:视觉处理(视觉联合皮层)BA19位置:位于枕叶功能:视觉处理与BA18构成视觉联合皮层, BA20位置:位于颞下回功能:更高水平的信息处理视觉腹侧通路感觉区——腹背侧通路腹侧通路–进入颞叶下部(BA20、BA37)负责物体、文字、面孔的识别,即“是什么”背侧通路–延伸至中央后回(BA39、BA40)感知空间关系,即“在哪里”BA21位置:位于颞叶侧面,在BA20上方、BA40和BA41下方,颞中回区功能:语言和听觉处理BA22位置:位于颞叶功能:后一部分包含韦尼克区(包括颞上回、颞中回后部、缘上回以及角回。
是大脑写中枢、视觉性语言中枢。
韦尼克区的损伤将产生严重的感觉性失语症。
)负责语言理解BA23位置:位于枕叶,扣带皮层后端,末端极限到达顶枕沟功能:作为边缘系统的一部分,与杏仁核和眶额皮层和海马相连接参与情绪系统BA24位置:位于扣带皮层腹节功能:作为边缘系统的一部分,与杏仁核和眶额皮层和海马相连接参与情绪系统BA25位置:位于膝下皮层功能:与嗅觉有关BA26位置:压外区,位于扣带回“峡谷”处功能:记忆系统的一部分响应偶发事件BA29位置:压后扣带皮层功能:记忆系统的一部分响应偶发事件BA30位置:压部后颗粒皮质,扣带回的一部分功能:记忆系统的一部分响应偶发事件BA27位置:海马旁回的延髓部分功能:记忆系统的一部分BA28位置:后内嗅皮层BA31位置:上后扣带皮层功能:情感处理和识别BA32位置:上前扣带皮层,位于顶叶功能:负责决策制定的过程BA34位置:前扣带皮层,位于海马旁回BA35位置:旁嗅皮层,位于海马旁回BA36位置:海马旁皮层边缘叶,由隔区、扣带回、海马旁回、海马钩及其深面的海马、齿状回、颞极(1-7)和脑岛前部构成,呈“C”形围绕在胼胝体周围,其功能与控制调节内脏活动有关;边缘叶和与内脏活动有关的皮质下核团构成,如下丘脑、丘脑前核、杏仁体、中脑被盖部分结构、隔核。
BA37位置:梭状回,位于颞叶,颞下沟和侧副沟之间功能:多模态联合高阶对象和人脸识别BA38位置:颞极区,颞上回、颞中回的延髓部分功能:与记忆和情感有关BA39位置:角回,韦尼克区的一部分,位于顶叶功能:语义加工BA40位置:缘上回,韦尼克区的一部分,外侧沟上端末功能:次级体感皮层响应躯体刺激,完成结构区分任务BA41位置:初级听觉皮层,位于颞叶,外侧沟内侧的前颞横回区功能:早期听觉信息处理低频率多集中在喙侧高频率多集中在尾/内侧BA42位置:听觉联合皮层,位于颞叶,在外侧沟的边沿处功能:早期听觉信息处理低频率多集中在喙侧高频率多集中在尾/内侧BA43位置:中央下区(Subcentral area)BA44位置:三角部,布洛卡区(运动性言语中枢)的一部分,位于额下回功能:与语言的产生有关BA45位置:岛盖部,布洛卡区的一部分,位于额叶皮层,额下回的三角区,外侧沟上边界的上方功能:执行语义任务和文字的产生BA47位置:下额页皮层,位于额叶,眶回表面功能:处理语言中的语法BA46位置:上外额叶皮层,为位于额叶的额中回上,同时是前额叶皮层的一部分功能:行政职能BA48位置:下脚后区,颞叶内侧的一小部分BA49位置:岛旁区,位于颞叶和岛叶的交界处BA52位置:位于颞叶,外侧沟的内侧功能:听觉处理总结皮质运动区:位于中央前回(4区),是支配对侧躯体随意运动的中枢。
它主要接受来自对侧骨骼肌、肌腱和关节的本体感觉冲动,以感受身体的位置、姿势和运动感觉,并发出纤维,即锥体束控制对侧骨骼肌的随意运动皮质运动前区:位于中央前回之前(6区),为锥体外系皮质区。
它发出纤维至丘脑、基底神经节、红核、黑质等。
与联合运动和姿势动作协调有关,也具有植物神经皮质中枢的部分功能。
皮质眼球运动区:位于额叶的8枢和枕叶19区,为眼球运动同向凝视中枢,管理两眼球同时向对侧注视。
皮质一般感觉区:位于中央后回(1、2、3区),接受身体对侧的痛、温、触和本体感觉冲动,并形成相应的感觉。
顶上小叶(5、7)为精细触觉和实体觉的皮质区。
额叶联合区:为额叶前部的9、10、11区,与智力和精神活动有密切关系。
视觉皮质区:在枕叶的距状裂上、下唇与楔叶、舌回的相邻区(17区)。
每一侧的上述区域皮质都接受来自两眼对侧视野的视觉冲动,并形成视觉。
听觉皮区:位于颞横回中部(41、42区),又称Heschl氏回。
每侧皮质均按来自双耳的听觉冲动产生听觉。
嗅觉皮质区:位于嗅区、钩回和海马回的前部(25、28、34)和35区的大部分)。
每侧皮质均接受双侧嗅神经传入的冲动。
内脏皮质区:该区定位不太集中,主要分布在扣带回前部、颞叶前部、眶回后部、岛叶、海马及海马钩回等区域。
语言运用中枢:人类的语言及使用工具等特殊活动在一侧皮层上也有较集中的代表区(优势半球),也称为语言运用中枢。
它们分别是:①运动语言中枢:位于额下回后部(44、45区,又称Broca区)。
②听觉语言中枢:位于颞上回42、22区皮质,该区具有能够听到声音并将声音理解成语言的一系列过程的功能。
③视觉语言中枢:位于顶下小叶的角回,即39区。
该区具有理解看到的符号和文字意义的功能。
④运用中枢:位于顶下小叶的缘上回,即40区。
此区主管精细的协调功能。
⑤书写中枢:位于额中回后部8、6区,即中央前回手区的前方。
运动中枢:位于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相当于4、6区。
功能:管理对侧肢体骨骼肌的运动。
感觉中枢:位于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的后部,相当于3、1、2区。
功能:接受对侧半身的感觉。
语言中枢:运动性语言中枢,位于额下回后部(44、45区),损伤:运动性失语症;书写中枢,位于额中回后部(8区),损伤:失写症;听觉性语言中枢,位于颞上回的后部(22区),损伤:感觉性失语症;视觉性语言中枢,位于顶下小叶的角回(39区),损伤:失读症。
听觉区:位于颞横回(41、42区),功能:接受双侧听觉传入。
平衡区:颞上回前方的大脑皮层味觉区:岛盖皮质和岛叶皮质的前部嗅觉区:海马旁回钩的内侧部及其附近视觉区:位于距状沟上下的枕叶皮质(17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