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腓骨骨折的治疗方法
胫腓骨骨折手术步骤

胫腓骨骨折手术步骤
1.麻醉:一般采用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
2.消毒:对手术区域进行严格的消毒,以防止感染。
3.复位:在手术前,医生会先对骨折部位进行复位。
复位的方法包括闭合复位和切开复位,具体方法取决于骨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4.固定:复位后,医生会用钢板或髓内钉等固定材料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
固定材料的选择取决于骨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5.缝合:固定完成后,医生会对伤口进行缝合。
如果需要植皮或肌肉等组织,医生也会在此时进行移植。
6.包扎:缝合完成后,医生会对伤口进行包扎,以保护伤口并减少感染的风险。
7.康复:手术后,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以促进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
需要注意的是,胫腓骨骨折手术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手术,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操作。
手术后患者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康复训练,以保证手术效果。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避免摔倒等意外情况的发生,以免再次导致骨折。
总的来说,胫腓骨骨折手术步骤包括麻醉、消毒、复位、固定、缝合、包扎和康复训练等步骤。
手术后患者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康复训练,以保证手术效果。
胫腓骨骨折诊疗方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专病)项目重点病种临床诊疗方案重庆市万州区中医院骨伤科胫腓骨干骨折胫腓骨干骨折(fracture of shaft of tibia and fibula)是指胫骨结节、腓骨小头以下至内、外踝以上的骨折。
其中以胫腓骨双骨折最多,单纯胫骨骨折次之,单纯腓骨骨折少见。
本病在全身长骨骨折中发生率较高,约占全身骨折的13.7%,各年龄组均可发生,以青壮年和10岁以下儿童多见。
一、诊断本病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骨伤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001.9—94)进行诊断。
(一)诊断依据1、病史:具有外伤史。
2、症状体征:局部肿胀,疼痛,压痛明显,畸形,局部可及骨擦感、异常活动,功能丧失。
上1/3骨折可引起血管、神经损伤。
3、影像学检查:X线摄片检查可明确诊断及骨折分类、移位情况。
(二)诊断分型我院采用AO(Muller 1990)骨折分类,将胫腓骨骨干骨折分为A、B、C、三型,其中每一种分型之下又包括三个亚型。
A型=简单骨折A1:简单骨折,螺旋形A2:简单骨折,斜形(>30°)A3:简单骨折,横断(<30°)B型=蝶型骨折B1:蝶形骨折,螺旋蝶形B2:蝶形骨折,弯曲蝶形B3:蝶形骨折,粉碎蝶形C型=复杂骨折C1:复杂骨折,螺旋形C2:复杂骨折,多段C3:复杂骨折,无规律(三)证候分类1、胫腓骨上段骨折:小腿上段肿胀,压痛明显,骨折线在胫腓骨上1/3处。
2、胫腓骨中段骨折:小腿中段肿胀,压痛明显,骨折线在胫腓骨中1/3处。
3、胫腓骨下段骨折:小腿下段肿胀,压痛明显,骨折线在胫腓骨下1/3处。
(四)分期根据病程可以分为早、中、晚三期。
早期:伤后1—2周内。
中期:伤后3—4周左右。
晚期:伤后4周以上。
二、治疗(一)治疗原则胫腓骨骨折的治疗,主要是恢复小腿长度、对线及负重功能。
因此,应重点处理胫骨骨折。
对骨折端的成角畸形和旋转移位,应予以完全纠正,避免影响膝、踝关节的负重功能和发生关节劳损。
胫腓骨骨折诊疗方案

胫腓骨骨折诊疗方案胫腓骨骨折是指胫骨和腓骨(人体下肢的两根长骨)发生完全或部分骨折的损伤。
这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可以由外伤或骨质疾病引起。
胫腓骨骨折的治疗方案通常根据骨折类型、骨折程度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下面是一个常见的胫腓骨骨折的诊疗方案:1.临床评估:-医生会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包括疼痛、肿胀、活动度和神经功能等方面。
-进行X射线检查,以明确骨折类型和程度。
-如果怀疑骨折引起了其他伤害(如血管损伤或软组织损伤),可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如CT扫描或MRI。
2.非手术治疗:-如果骨折是稳定的,没有移位,并且没有神经或血管损伤,可以选择保守治疗。
-保守治疗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使用石膏或支具来固定骨折,并保持适当的位置。
-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保持肢体的固定和充分的休息,以促进骨折的愈合。
3.手术治疗:-如果骨折是开放性的(皮肤受损),或者骨折不稳定、移位严重,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的目标是通过正位植入金属板和螺钉来重建骨折,并保持骨折的稳定。
-手术可以使用传统的开放手术技术,也可以使用镜下手术技术(腓骨和胫骨内、外侧的微创锁定钉)进行。
4.术后护理:-手术后,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并注意伤口的清洁和护理。
-接受手术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物理治疗,包括活动度恢复和肌肉强化,以帮助恢复功能和骨折的愈合。
-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康复计划,并定期进行复查和X射线检查,以确保骨折逐渐恢复。
5.康复和恢复:-康复的时间因每个患者而异,但通常需要几个月到一年的时间。
-在康复期间,患者需要遵循医生和物理治疗师的建议,包括进行适当的运动和锻炼,以帮助恢复功能和骨折的愈合。
-患者需要注意避免再次受伤,并定期进行复查和X射线检查,以确保骨折恢复正常。
总之,胫腓骨骨折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通常包括临床评估、非手术治疗或手术治疗、术后护理和康复。
对于严重的骨折,手术治疗可能是必要的,以恢复骨折和功能。
胫腓骨骨折的健康教育

胫腓骨骨折的健康教育胫腓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常见于运动损伤、意外事故或骨质疏松等因素引起的外力作用。
骨折后的康复过程需要患者积极参与,并遵循一系列的健康教育指导,以促进骨折的愈合和功能恢复。
本文将详细介绍胫腓骨骨折的健康教育内容,助您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疾病。
1. 胫腓骨骨折的基本知识胫腓骨骨折是指胫骨和腓骨中任意一根或两根骨折,常见的类型有闭合性骨折、开放性骨折、骨折断端移位等。
患者在骨折后可能会出现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2. 骨折的治疗方法骨折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主要通过石膏固定或使用外固定器固定骨折,手术治疗则是通过手术复位和内固定来恢复骨折的形态和功能。
医生会根据骨折的类型、位置和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
3. 骨折后的康复护理骨折后的康复护理十分重要,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保持休息:骨折后需要保持休息,避免过度活动,以免对骨折部位造成额外的伤害。
- 使用辅助器具:根据医生的建议,患者可能需要使用助行器、拐杖或轮椅等辅助器具来减轻对骨折部位的负荷。
- 正确疼痛管理:骨折后可能会出现疼痛,可以适量使用医生开具的止痛药物,但要遵循医嘱使用,避免滥用药物。
- 饮食调理:骨折后需要注意合理的饮食,增加摄入富含钙、维生素D和蛋白质的食物,有助于骨折的愈合和骨密度的恢复。
- 康复运动:在医生指导下,患者可以进行适量的康复运动,如肌肉活动、关节活动和逐渐增加负荷的锻炼,以促进骨折的愈合和功能恢复。
4. 骨折后的并发症预防骨折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感染、血栓、肌肉萎缩等。
为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保持伤口清洁:如有开放性骨折,需要注意伤口的清洁和消毒,避免感染的发生。
- 积极预防血栓:长时间卧床休息的患者需要进行适当的下肢肌肉锻炼,避免血栓的形成。
- 康复锻炼:及早开始康复锻炼,有助于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胫腓骨骨折健康宣教内容

胫腓骨骨折健康宣教内容胫腓骨骨折健康宣教内容胫腓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骼损伤,其发病率逐年增加。
本文将详细介绍胫腓骨骨折的原因、症状、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预防这一疾病。
一、胫腓骨骨折的原因1.外力作用:外伤是胫腓骨骨折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如跌倒、车祸、运动损伤等。
2.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导致胫腓骨骨折的危险因素之一,尤其在老年人群中更常见。
3.疾病因素:某些疾病如肿瘤、感染、骨髓炎等,也可能导致胫腓骨骨折。
二、胫腓骨骨折的症状1.剧烈疼痛:胫腓骨骨折后,患者会感到明显的疼痛,特别是在受伤部位,可能伴有肿胀和红肿。
2.畸形变形:受伤后,胫腓骨可能发生畸形变形,患者的腿部外形可能会有明显的改变。
3.活动障碍:胫腓骨骨折会导致患者腿部活动受限,无法正常行走和进行日常活动。
三、胫腓骨骨折的治疗方法1.保守治疗:对于稳定型骨折,可采取石膏固定、牵引等方法进行治疗,同时,患者需要休息、避免负重,促进骨折愈合。
2.手术治疗:对于不稳定型骨折或合并有神经、血管损伤的情况,需要通过手术来重建骨折部位的结构,确保骨折的稳定愈合。
3.康复训练:骨折治疗后,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包括物理疗法、功能锻炼等,以恢复腿部的力量和功能。
四、胫腓骨骨折的预防措施1.注意环境安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老年人,应注意保持室内外环境的安全整洁,避免跌倒等意外伤害。
2.均衡饮食:合理的饮食结构可以提供充足的营养,加强骨骼的健康,预防骨质疏松。
3.适量运动: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和骨骼密度,提高骨折的抵抗能力。
4.定期体检: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和全面体检,及早发现潜在的骨骼问题。
笔者希望通过对胫腓骨骨折的宣教,能让更多人了解这一疾病,并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预防该病的发生。
同时,也希望关注老年人群体的健康问题,为他们提供更全面的关爱和服务。
让我们共同努力,建设一个健康的社会!以上就是关于胫腓骨骨折的健康宣教内容,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胫骨骨折手术治疗方案

胫骨骨折手术治疗方案胫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通常需要手术治疗来恢复骨折部位的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胫骨骨折手术治疗方案,包括手术适应症、手术方式、手术后护理等方面。
手术适应症对于胫骨骨折的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况:1.胫骨骨折严重,不适合保守治疗。
2.胫骨骨折部位不稳定,容易发生位移或者已经出现了位移;如骨干骨折、肌肉牵拉断裂、韧带脱位等。
3.胫骨骨折合并其他损伤或疾病,如关节脱位、肌肉断裂、神经损伤、动脉损伤等。
在确定手术治疗适用于患者后,需要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手术方式胫骨骨折手术通常采用开放性复位内固定手术,适用于单纯性胫骨骨折或胫腓骨骨折。
该手术方式通常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人工复位:手术医生使用手法或外力将骨折部位复位,使其恢复正常解剖位置。
2.制造骨折通道:在骨折部位制造切开口,以便外科医生通过该口插入钢板、螺钉等固定骨折部位的物品。
3.内固定:使用钢板、螺钉等物品固定骨折部位,从而重新稳定骨干骨骼的结构。
4.切口缝合:手术结束,对切口进行缝合。
除了开放性复位内固定手术,其他手术方式还包括:1.骨外固定:使用外固定器将骨折部位固定,以便周围损伤或其他因素得到缓解,使骨折部位自行愈合。
2.关节镜手术:使用关节镜对骨折部位进行切开和修复,使骨折部位稳定。
3.骨植入移植术:移植损伤部位的骨与健康部位的骨或者人工骨组织进行连接,从而恢复骨折部位的稳定性和生长能力。
而开放性复位内固定手术是目前最为常见的治疗方式。
下面我们将介绍手术后注意事项。
手术后护理在进行胫骨骨折手术后,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术后痛苦控制:根据术后疼痛程度,患者可以选择口服药物或静脉注射药物来缓解疼痛。
2.活动训练: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定期的肢体活动练习,以保证关节的灵活性和骨骼的稳固度。
3.营养调节:骨折愈合需要足够的营养支持,应注意控制脂肪和糖分的摄入。
4.切口护理:手术后需要定期进行切口消毒和更换敷料,避免感染。
胫腓骨骨折的治疗方法

胫腓骨骨折的治疗方法在人体的骨折中,胫腓骨骨折是十分常见的一种类型,这种骨折一般较多出现10岁左右的儿童身上。
其中一般主要以经骨干单骨折最为常见,其次为胫腓骨干双折,在所有类型中腓骨干单骨折最少。
股骨下方主要通过胫骨连接对身体的重量进行支撑,同时腓骨还是连接人体小腿肌肉的重要骨骼,会承受16%左右的重量。
此疾病的产生主要由暴力导致,一般直接暴力多见于冲撞和压砸以及打击等,同时还会出现两小腿同一平面折断,严重的损伤软组织,此情况下十分容易出现开放性骨折。
针对间接暴力来说,一般较多发生在高处跌下等情况,或是在跑跳时扭伤以及滑到时导致的骨折。
胫腓骨骨折患者在早期时,需对其进行清创处理,一般在患者出现骨折的6小时到8小时左右进行实施时效果最为显著,为了更好的避免患者出现感染,需对其尽早实施开放性骨折。
对患者清创时需将失活的组织和各种污染物彻底清除,患者的健康组织在最大程度上进行保留,尽可能避免出现感染的情况。
一、复位固定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时,还需按照患者骨折的具体类型选择不同的复位固定方法进行固定复位,对胫腓骨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时,手法复位外固定方法和手术切开内固定复位方法都具有明显的优势与不足之处,所以在此情况下需对患者的手术方案尽早确定。
针对老年患者来说,对其展开治疗时可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因为很多老年患者的骨质中,其有机质比较少,而且患者的骨质也比较脆弱,并没有较好的血液循环,所以对其展开手术治疗时十分可能会出现愈合延迟以及感染的情况。
针对儿童患者来说,治疗时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具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而且此治疗方法具有着很强的可塑性,针对螺旋性骨折的患者十分容易易嵌入到患者的软组织中,需直接切开复位内固定,不宜使用手法进行复位。
针对粉碎性骨折的患者来说,一般对患者治疗时并不能有效的达到功能性复位,所以此时可以选择切开复位固定对患者治疗。
同时按照患者的具体情况使用带锁髓内针加钢丝捆扎进行固定,此方式效果显著,尤其针对多段性的骨折效果最为明显。
中医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方法

中医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方法嘿,咱今儿就来说说中医治疗胫腓骨骨折这档子事儿!胫腓骨骨折啊,那可不是小打小闹,可不得好好对待嘛!中医治疗那可是有一套独特的办法呢!就好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匠,用着自己的独门绝技来修复一件宝贝。
咱先说说复位吧,这就好比是给歪了的东西摆正位置。
中医的手法复位那可是相当厉害,医生凭借着他们的经验和手感,轻轻地那么一摆弄,嘿,骨头就回到它该在的地方啦!这可不是随随便便谁都能做到的呀,得有真功夫才行呢!然后呢,就是固定啦!中医有各种神奇的固定器具,就像给受伤的部位穿上了一件特制的保护衣。
这些固定的玩意儿,能让骨头安安稳稳地长好,不会乱跑乱动。
而且啊,和西医那些硬邦邦的东西不一样,中医的固定更灵活一些,不会让人觉得那么难受。
接着呢,中药可就闪亮登场啦!那一碗碗黑乎乎的药汤,可别小瞧它们哟!就像是给身体注入了一股神奇的力量,能帮助骨头快快长好,还能调理身体呢!这中药啊,就像是一个贴心的小助手,默默地在背后支持着身体的恢复。
还有针灸呢!那一根根细细的针,扎在穴位上,感觉怪怪的,但效果却是杠杠的!它能疏通经络,让气血流通得更顺畅,就好像是给身体的道路清障,让恢复的道路更加通畅无阻。
咱再来想想,胫腓骨骨折后,是不是得养着呀?中医就特别注重这个“养”字。
要休息好,要心情好,要吃得好。
这就跟养花儿似的,得给它合适的阳光、水分和肥料,它才能茁壮成长呀!中医就是这么细致入微,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
哎呀呀,你说这中医治疗胫腓骨骨折是不是很神奇?不像西医那样大刀阔斧的,而是有着自己独特的温柔和细腻。
中医的这些方法,就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每个步骤都恰到好处,相互配合,共同为了让患者早日康复而努力。
咱也别觉得中医就是老一套,跟不上时代。
中医可是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沉淀呢!经过了无数人的实践和验证,那是相当靠谱的呀!所以啊,要是谁不幸胫腓骨骨折了,可别忘了咱中医的这些好办法哟!它们能让你在恢复的道路上少走弯路,更快地回到健康的状态呢!你说是不是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影像学评估 ● X 片必须包括胫骨的全部(正、侧位片)以及踝关节和膝关节 ● 斜位片有助于进一步确定骨折模式 ● 应在正、侧位片观察一下特征:
♦ 确定骨折的位置及形态。 ♦ 存在继发性骨折线:术中可发生移位。 ♦ 存在粉碎骨折:表示为高能量暴力损伤。 ♦ 骨折碎块脱离其正常位置的距离:骨折块远近距离移位表明其软组织附着已遭损害, 血供中断。 ♦ 骨缺损:表明骨折块丢失。 ♦ 骨折线向近端可延伸至膝关节,向远端延伸至踝关节。 ♦ 骨的状况:是否存在骨量减少、肿瘤转移以及陈旧性骨折。 ♦ 骨性关节炎或膝关节置换术后:影响治疗方案的选择。 ♦ 组织内气体存在:可继发于开放性骨折,但也预示着气性坏疽、坏死性筋膜炎以及 其他厌氧菌感染的发生。 ● 在 X 线片尚无明显表现之前,ECT、MRI 检查有助于应力骨折的诊断 ● 怀疑有动脉损伤时,应进行血管造影。
术后 X 片
术后 6 个月 X 片 Five case
术前外观像
术前 X 片
术中(MIPPO 技术)及 VSD 负压引流外观像 术后 X 片
术后 1 年 X 片 Six case
术前 X 片
术后 X 片 Seven case
术前 X 片
术后 X 片 Eight case
术前 X 片
● 交锁/非交锁髓内钉 ♦ 交锁钉:可控制旋转;对于粉碎性骨折和大量骨缺失的骨折,可有效防止肢体短缩。 ♦ 非交锁钉:允许通过负重使骨折端相互嵌压,但难以控制旋转。
● 扩髓/非扩髓髓内钉 ♦ 扩髓髓内钉:适用于大多数闭合性以及开放性骨折。允许使用大直径强壮的髓内钉,
使骨折部位获得非常有效的髓内固定。 ♦ 非扩髓髓内钉:在开放性骨折骨膜血运已遭到破坏时,使用非扩髓髓内钉可以有效
二、损伤机制
● 直接损伤 ☆ 高能量损伤:车祸伤
♦ 通常发生横断骨折、粉碎性、移位骨折
♦ 软组织损伤发生率高 ☆ 折弯暴力(滑雪靴损伤)
♦ 发生短楔形或横断骨折,并可能会产生蝶形骨块 ♦ 发生挤压伤 ♦ 严重的粉碎性骨折或节段性骨折合并广泛的软组织受损 ♦ 必须判断是否有骨筋膜室综合征以及开放性骨折
三、临床评估 ● 评估血管、神经状况。必须详细检查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搏动情况,特别是开放性骨折 可能必须行血管皮瓣移植者。胫神经、腓总神经的损伤情况必须进行详细的检查。 ● 评估软组织的损伤情况。骨折局部出现水泡是早期切开复位的禁忌症。 ● 严密监视筋膜间室综合征。超出损伤可能程度的异常严重疼痛是筋膜间室综合征发生最 为可靠的征象。筋膜间室综合征切开减压的手术指征为:a、间室压力>30mmHg;b、间室 压力低于舒张压 30mmHg。在后浅间室组织仍然较软的情况下后深间室压力可能已经很高。 ● 胫骨骨折合并较高的膝关节韧带损伤率。 ● 大约 5℅的胫骨骨折为双处骨折,两处骨折彼此独立。
合等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病例分享 One case
术前 X 片
术后 x 片
髓内钉取出后 X 片
术后外观像 Two case
术前 X 片
术后 X 片
术后 1 年 X 片
内固定取出后 X 片 Three case
术前 X 片
术后 X 片 Four case
术前 X 片
术中及内固定术后外观像(MIPPO 技术)
内。
♦、胫骨的血液供应可能在胫骨中、下 1/3 交界处存在分水岭。 ♦、滋养动脉断裂,血液经皮支反流,骨外膜的血液供应就变得非常重要。因此在固定过 程中必须加强对骨膜的保护。
● 腓骨承担 6%~17%的体重。 ● 腓总神经通常绕过腓骨颈,位置相对表浅,在此部位容易遭受直接压迫及牵拉暴力收 到损伤。
一、解剖学
胫骨为长管状骨,横断面呈三角形。在皮下即可触及胫骨的前内侧缘。胫骨被 4 个紧密的筋 膜间室所围绕(前间室、外侧间室、后间室以及后深间室)
● 血供 ♦、营养动脉自胫后动脉发出,在比目鱼肌起点远侧进入后外侧皮质。 ♦、胫前动脉自骨间膜穿出,容易受到损伤 ♦、腓动脉有一前交通支与足背动脉吻合,即使其发生堵塞也不会影响足背动脉搏动。 ♦、供应胫骨远端 1/3 的血管由围绕踝关节的骨外膜吻合支发出,自韧带附着部位进入骨
保护髓腔血运。其缺点是固定力量远不及扩髓髓内钉,而内固定疲劳折断发生率也较高。
● 外固定 ♦ 使用于严重开放性骨折,也可用于并发筋膜间室综合征、颅脑损伤或烧伤的闭合性骨
折病例。 ♦ 骨折愈合率超过 90%,平均愈合时间为 3.6 个月。 ♦ 钉道感染率为 10%~15%
● 钢板/螺钉 ♦ 适用于骨折线通过干骺端或骺板的骨折病例 ♦ 用于高能量损伤骨折类型中,相关并发症如感染、伤口裂开、骨折畸形愈合、骨不愈
4~6 周后,长腿石膏需换为髌骨负荷石膏或骨折支具。
可接受的复位标准: <5°的内翻/外翻畸形。
<10°的成角畸形(<5°最为理想)。
<10°旋转畸形,外旋比内旋更能被接受。
<1cm 的短缩畸形;5mm 的骨端分离可导致骨折延迟愈合 8~12 个月。
骨皮质接触超过 50%。
髂前上棘,髌骨中点,第 2 趾近节趾骨基地大致在一直线。
● 间接损伤 ☆ 扭转机制
♦ 原因为足部固定时小腿扭转,或从较低的高度坠落 ♦ 移位的螺旋形骨折,此类骨折通常很少有粉碎及严重的软组织损伤
☆ 应力骨折 ♦ 部队新兵较常见,通常发生于干骺端和骨干连接处,后内侧皮质硬化最为明显。
♦ 在芭蕾舞演员中,这类骨折常发生于中 1/3 处,发病隐匿,为过劳性损伤。 ♦ 通常受伤数周后影像学才有阳性发现。
ⅢA 广泛软组织挫裂伤,足够的骨覆盖;多段骨折,小的骨膜撕脱。
ⅢB 广泛的软组织损伤伴骨膜撕脱和骨外露需要软组织皮瓣闭合;通常伴有严重的污染。
ⅢC 血管损伤需要修复。
六、治疗
非手术治疗 低能量导致的单处闭合性骨折,移位和粉碎轻微,应行闭合复位长腿石膏固定,逐渐负重。 石膏固定在膝关节 0°~5°屈曲位,患者能够耐受时及早扶拐负重锻炼。2~4 周后改为完全 负重。
五、分类 一般分类: ● 开放或闭合 ● 解剖定位:近、中、远 1/3 ● 骨折块数量和位置:粉碎性、碟状 ● 骨折类型:横断、螺旋、楔形 ● 成角畸形:内翻/外翻、向前/向后 ● 短缩 ● 移位:骨皮质接触程度 ● 旋转 ● 合并损伤
开放性骨折的 ustilo 和 Anderson 类: Ⅰ 型 清洁皮肤伤口<1cm,通常由内向外;轻度肌肉挫伤;单纯横断骨折或短楔形骨折。 Ⅱ 型 皮肤裂伤>1cm,同时伴有广泛的软组织损伤;轻到中度间室挤压;单纯横断骨折 或短楔形骨折,可伴有轻度粉碎性骨折。 Ⅲ型 广泛软组织损伤(肌肉、皮肤、神经血管结构);通常为高能量损伤伴有严重的间 室挤压。
术后 X 片
术后 1 年 X 片
髓内钉取出后 x 片 Nine case
术前 X 片
术后 X 片 Ten casen case
术前外观像
术前 X 片
外架固定后 X 片
外架固定后 9 个月 X 片
术后外观像(术后 9 个月)
愈合时间: 平均愈合时间为 16±4 周,依骨折类型以及软组织损伤程度不同,愈合时间存在差异。
超过 20 周仍未愈合被定义为延迟愈合。
骨不连接:临床以及影像学检查显示失去骨愈合潜力,如骨断端硬化,骨断端间隙数周无变 化。骨折 9 个月仍未愈合定义为骨不愈合。
手术治疗 ● 髓内钉(IM)固定 能够很好的保护骨膜血运、对软组织损伤较小。其生物力学优点为可控制骨折断端对线、移 位以及旋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