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铁10号线穿越桥梁桩基础托换施工方案
隧道下穿桩基托换施工方案(盾构-托换梁-支护)-yg-secret实用资料

隧道下穿桩基托换施工方案(盾构-托换梁-支护)-yg-secret实用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穿越建(构)筑的桩基托换1、工程概况(1)隧道下穿桩基概况XX地铁XX号线全线在下穿XX人行天桥、XX立交桥、XX西引桥等3处建(构)筑物时,共有26根桩基侵入隧道建筑界限,按照设计文件要求需对桩基进行托换处理。
表-1 桩基础托换处理汇总表序号地铁隧道区间建(构)物名称里程桩号割除桩基础数量1 XX~XX XX人行天桥AK12+850 1根φ1.0m钻孔灌注桩2 XX~XX XX立交桥AK23+830~920 3处承台共9根φ1.2m钻孔灌注桩3 XX~XX XX西引桥AK27+130~210 4处承台共16根φ1.2m钻孔灌注桩(2)桩基托换设计概况桩基托换施工采用桩梁式主动托换,XX人行天桥托换桩直径φ1.0m,桩长27.83m,托换梁尺寸为 2.5×2.5×13m;XX立交桥托换桩直径φ1.5m,桩长12.32、2.5-3XX立交A9桩基托换平面图-4 XX立交A9桩基托换立面图5XX立交B5桩基托换平面图-6 XX立交B5桩基托换立面图-7XX立交C6桩基托换平面图-8XX立交C6桩基托换平面图-9XX桥台桩基托换平面图-10XX桥台桩基托换立面图-11 XX1#墩桩基托换平面图-9 XX12#墩桩基托换立面图-13 XX2#墩桩基托换平面图-14 XX2#墩桩基托换立面图-15 XX3#墩桩基托换平面图-16 XX3#墩桩基托换立面图(3)周边地形XX人行天桥横跨XX路,路面交通量大,被托换桩处在绿化带中间。
XX立交桥被托换桩处在桥底行车道位置,桥面及桥下交通繁忙。
XX西引桥被托换桩处在第一联引桥底下,周边建筑物密集。
(4)地质水文本区间原始地貌为冲洪积平原,地层主要由人工堆积素填土、粉质粘土、细砂、砾砂、残积砂质粘性土及全风化、中分化、微风化花岗岩组成,稳定地下水位埋深0.70~9.70m,水位高程2.79~11.46m。
地铁隧道穿越桥梁桩基的托换施工技术杨建国

地铁隧道穿越桥梁桩基的托换施工技术杨建国发布时间:2021-05-31T15:45:12.610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3期作者:杨建国[导读]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交通设施也呈综合发展趋势,空间紧缺可能导致地铁和桥梁等设施之间产生干扰问题。
石家庄市市政建设总公司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000摘要: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交通设施也呈综合发展趋势,空间紧缺可能导致地铁和桥梁等设施之间产生干扰问题。
在桥梁、地铁交汇处,施工过程中常使用托换技术,完成桥梁桩基托换。
该技术应用不但风险高,而且工期长,涉及专业领域知识较多,因此,需要相关人员把握技术应用要点,才能保证施工质量。
下文对桥梁桩基托换技术内容和应用流程进行介绍,以实际工程为例,探讨该技术的实践应用,期待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铁隧道;托换技术;桥梁桩基引言当前,城市建设进程日益加快,为缓解交通拥堵问题,通过城市地铁的修建改善此问题。
随着地下交通开发力度越来越大,可能对既有建筑物或者构筑物产生影响,比如地铁隧道若施工期间和桥梁桩基存在交叉点,就涉及托换技术的应用,才能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顺利完成地铁隧道从桥梁桩基下方的穿越施工目的。
一、桥梁桩基托换技术介绍(一)技术原理在桩基托换技术应用阶段,技术原理为在目标承台的两侧分别设置新桩一根,让旧桩处于中心位置。
使用矩形桩头,将其置于桩顶。
之后将钢托换梁放在新桩位置上,确保承台面、钢托换梁二者之间紧密接触。
等结构稳定以后,使用混凝土对于钢托进行包裹。
之后,建设全新承台,重新建构桥梁的受力体系。
(二)技术要点 1.植筋应用托换技术完成桩基施工,植筋过程为要点,需要在原有桩体上方进行植筋,施工过程对于人员技术素养要求较高。
施工期间,应将旧桩和托换梁之间充分接触,之后植入钢筋。
2.顶升施工期间,将千斤顶置于托换桩体和托换梁体之间,保证上下钢垫板的铺设均匀。
在施工的同时,若所处同一梁体结构当中,应该利用液压系统对于千金顶展开同步操作,之后进行分级加载。
地铁隧道穿越桥梁桩基的托换施工技术探讨

地铁隧道穿越桥梁桩基的托换施工技术探讨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建设进程逐渐加快步伐。
地铁工程项目建设为人们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本文对地铁隧道穿越桥梁桩基的托换施工技术原理做出简要分析,并分析了钻孔桩施工工艺、新建承台与混凝土浇筑等施工技术要点,希望在一程度上促进地铁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进程。
关键词:地铁隧道;穿越桥梁桩基;混凝土浇筑引言:城市地铁项目工程往往是在市中心开展建设,由于施工区域建筑较为密集。
所以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地铁盾构隧道穿越桩基群的情况。
当建筑桩端与隧道之间间隔较小时,需要应用桩基托换技术对桩基群进行牢固作业,以此来确保桩基群机构与地铁隧道的安全稳定性。
1.地铁隧道穿越桥梁桩基的托换施工技术原理地铁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建设区域中出现的桩基群会使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
所以在施工过程中科学合理的应用桩基托换施工工艺能够穿越桩基群,使隧道施工工程顺利进行。
在此种工艺的施工前期,必须对施工方案进行精细规划,将施工难度将至最低,尽可能的缩短施工工期,降低工程成本投入。
对建筑物本身桩基结构以及受力情况进行充分了解,能够为隧道穿越桥梁桩基托换施工程提供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案,此种技术主要分为主动托换技术与被动托换技术[1]。
主动托换技术的应用优势是能够控制工程建筑形变状况,由于托换建筑物重量较大,需要控制较小的形变量,所以在作业过程中托换梁会与被托换桩会在顶加载的作用下,一起向梁上转移,能够将形变量控制在较小范围内。
而被动托换技术主要在荷载量较小的建筑物中被使用,相比主动托换技术来讲,其安全星宇可靠性相对较低。
此工艺在使用过程中托换结构会不断发生变化,使基桩原有上部结构向新桩方向被动转移,无法对上部结构形变进行有效控制。
该工艺可用于自身荷载量较小并且对形变量无严格要求的建筑物。
2.地铁隧道穿越桥梁桩基的托换施工顺序与技术要点2.1钻孔桩施工工艺钻孔桩施工环节是地铁隧道穿越桥梁桩基的托换施工技术的首要步骤,一般使用人工挖孔方式进行作业。
盾构穿越新泾港及程家桥专项施工方案

1.施工概况1.1工程简述动物园站~龙溪路站区间隧道工程是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工程10标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区间隧道上行线里程为SK5+009.987~SK5+957.706,单线长947.719m(790环),下行线里程为XK5+009.987~XK5+957.706(短链8.422m),单线长939.297m(783环),在SK5+425.000(XK5+419.544)处设有联络通道(不含泵站)一处。
区间隧道最大坡度-12‰,平曲线最小转弯半径650m。
区间隧道采用一台IHI盾构由上海动物园站东端头井始发进行下行线掘进,沿线穿越新泾港(程家桥)、哈密路、程家桥路、剑河路,最后到达龙溪路站西端头井。
进洞后将盾构吊运至上海动物园站东端井上行线,完成上行线掘进。
根据区间隧道设计蓝图,区间隧道里程约SK5+080.018~ XK5+099.961 (XK5+080.031~ XK5+099.304)时,以切口到达及盾尾脱出为标准,也即上下行线52环~78环时,上下行线盾构都将穿越新泾港,河宽约20m。
河床底标高约为-0.5m,水面标高约+2.82m,隧道顶标高为-4.18m,河底距离隧道顶部距离约为 4.68m。
上下行线共穿越河岸四次。
另外,根据改造后的程家桥结构情况来看,上下行线盾构机将在里程约SK5+068.479~ XK5+111.501 (XK5+068.484~ XK5+111.522)时穿越程家桥,以切口到达及盾尾脱出为标准,对应环号为上行线42环~87环,下行线43环~87环。
1.2程家桥改造新泾港上方为程家桥,原有程家桥桥宽30.2米,桥长23.66米,单跨。
从上而下依次为沥青桥面、钢筋混凝土铺装层、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现浇混凝土承台,老桥承台下桩基为220mm×280mm的钢筋混凝土方桩,长桩长10米,管线承台下桩基为180×200的钢筋混凝土方桩,桩长5米。
解析盾构穿越桥梁时拔桩托换技术

解析盾构穿越桥梁时拔桩托换技术
盾构是现代隧道建设中的一种主要方法,也是现代城市地铁建设中十分常见的一种技术。
在盾构施工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特殊的情况。
盾构穿越桥梁时,桥梁上的桩托可能会成为障碍。
如果不加以处理,在穿越过程中桥梁的安全性将会受到影响。
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使用“拔桩托换技术”。
“拔桩托换技术”是指在盾构穿越桥梁时,将桥梁上的桩托
取下,以便盾构施工进展。
隧道掘进机穿越桥梁时,通过这种方法可以避免对桥梁造成破坏,同时保证盾构施工的安全性。
拔桩托换技术主要的目的是将桩托从桥梁上取下,让隧道施工继续顺利进行。
在进行拔桩托换的过程中,需要事先评估桩托在桥梁中的位置是否能够被拔出,如果不能被拔出,则需要换用更高强度的钻头。
拔桩托换技术的操作过程通常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步,对桩托位置进行评估,确定桩托是否能够被拔出,如果不行,则准备更高强度的钻头;
第二步,安装拔桩装置,将桩托从桥梁上拔出,如果桩托非常沉重,则需要机器的辅助力量,比如电动千斤顶;
第三步,用高强度的钻头钻出一个新的孔洞,用力将新的桩托固定在桥梁上;
第四步,将盾构继续向前推进,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拔桩托换技术虽然简单,但是需要关注的细节非常多。
这种技术需要高超的技术水平和精确的操作能力,因为在操作过程中如果出现偏差,就有可能会对桥梁的安全造成潜在的风险。
总结起来,拔桩托换技术是保证在盾构穿越桥梁时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方法之一。
合理评估桩托位置,正确使用高强度的钻头,并在操作过程中注意细节,能够有效避免对桥梁造成破坏,保证盾构施工的安全性。
地铁暗挖区间下穿立交桥桩基托换施工方案(原创精品)

地铁暗挖区间下穿立交桥桩基托换施工方案(原创精品)目录1 编制原则及依据1。
1 编制原则1.2 编制依据2 工程概况2.1 工程位置2。
2 周边环境及地下管线2。
3 工程设计简介2。
4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3 施工部署3。
1 施工场地布置3。
2施工目标3.3管理人员配置3。
4 施工资源配置3。
5 施工进度计划3.6 施工重难点及措施4 总体施工方案4。
1施工步骤4。
2施工组织流程5 各主要工序施工方法5.1 钻孔桩施工5。
2 基坑开挖及支护5.3托换承台及托换梁施工(包括界面处理及植筋)5。
4受力体系转换5。
5基坑回填5。
6 监控量测及桥梁保护6 各项保证措施6。
1 安全保证措施6。
2质量保证措施6。
3工期保证措施6。
4环保及文明施工7 应急预案7。
1编制目的7.2 应急预案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7。
3 应急计划与建立7。
4应急预案措施XX立交桩基托换施工方案1 编制原则及依据1。
1 编制原则1.坚决贯彻党和国家基本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法令,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贯彻执行施工技术规范、规程、规定、标准。
2.充分考虑主、客观条件,发挥组织、计划、控制、激励的作用,正确处理质量、进度、成本三者的关系,力求使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均达到预期的目标。
3.充分发挥本企业优势,积极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成熟的科研成果和科学的管理办法,利于提高管理水平,确保工程质量,加强环境保护,实现安全施工,做的切实指导施工生产。
4.合理紧凑的规划施工总平面,优化施工水平,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1.2 编制依据1.XX际快速轨道交通XX至XX段项目15标段【XX~XX矿山法区间、XX~XX区间】土建施工项目合同文件2.XX际快速轨道交通XX至XX段(广佛线)【XX站~XX站法区间】、【XX站~XX站区间】详细勘察阶段岩土工程勘察报告3.XX际快速轨道交通XX至XX段工程 XX站~XX站区间 XX立交桩基托换施工图及图纸会审意见4.遵照的技术标准及规范如下:国标GB/T19000族标准;安全、环境和职业健康14000/28000《地下铁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年版)《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规范》(GB50086-200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XX省《混凝土后锚固件抗拔和抗剪性能检测技术规程》(DBJ/T15-35—2004)国家、部颁发的相关其他规范和标准5.我局地铁施工及其他类似工程的成功经验和科研成果2 工程概况2。
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穿越沙泾港桥的桥梁托换工程

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穿越沙泾港桥的桥梁托换工程
葛世平;马忠政;宋博;吉茂杰
【期刊名称】《地下工程与隧道》
【年(卷),期】2008(000)003
【摘要】针对在软土地层中城市轨道交通区间隧道穿越桥梁桩基的工程难题,提出了以箱代桥、对桥梁进行加固托换的设计思路,详细介绍了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穿越沙泾港桥所采取桥梁加固托换的全过程.以供类似工程借鉴.
【总页数】4页(P4-7)
【作者】葛世平;马忠政;宋博;吉茂杰
【作者单位】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轨道交通十号线发展有限公司;上海轨道交通十号线发展有限公司;上海轨道交通十号线发展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2
【相关文献】
1.托换及除桩技术在盾构穿越桥梁桩基工程中的应用
2.上海地铁10号线穿越桥梁桩基础托换施工方案
3.软土地区地铁隧道穿越既有桥梁工程的托换加固施工技术方案
4.南京地铁5号线盾构隧道穿越桥梁桩基托换设计与施工
5.探讨桥梁桩基托换技术在地铁盾构穿越桥梁桩基工程中的应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地铁隧道工程桩基托换施工技术

地铁隧道工程桩基托换施工技术
随着城市地铁发展的蓬勃发展,地下工程成为了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隧道工程的施工则离不开桩基托换技术。
下面介绍一下地铁隧道工程桩基托换施工技术的相关内容。
一、桩基托换的基本原理
地铁隧道工程中,桩基托换施工技术是指在已有的桩基中,利用钢管或者钢板的方式将原有的桩顶部加以加强或者修裕,以满足新的承载要求。
而桩基托换技术的关键在于保护原有桩身的完整性,尽量避免在实际托换过程中破坏原有桩基。
二、桩基托换的施工步骤
1、预处理:施工前要对地铁隧道工程的原有钢筋桩基的现场整体情况进行详细的勘测,确定托换桩的安装范围、数量及取样情况等。
2、托换桩的制作:根据具体施工的需求,将托换钢筋或者芯板等材料制作成规定的长度和梁宽,以应对不同的承载要求。
3、钻孔:在满足施工孔距的前提下,用机械或者人工的方式来进行钻孔。
4、清孔:在钻孔结束之后,需要对钻孔中留下来的泥浆或者其它杂物物料进行清理。
5、托管:将托管安装到到桩基的相应位置上。
6、灌注:在托管装配结束之后,进行灌注,填充混凝土,保证托管与桩基始终接触。
7、后期处理:施工完成后,需要对地铁隧道工程进行验收,以保证承载能力达到指定要求。
三、优点与注意事项
桩基托换施工技术的优点在于,在不需要对原有桩体进行大规模加固的情况下,保证了新建电缆、通风管道等设施的承载能力。
而注意事项则主要是遵循施工标准、掌握施工钻孔的深度及间距,以保证托换钢筋与原有钢筋之间的相互协调。
同时,还需要遵循施工流程进行操作,尽快完成桩基托换的工程施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926825(2009)1820320203上海地铁10号线穿越桥梁桩基础托换施工方案收稿日期:2009202220作者简介:占颂嵩(19742),男,工程师,浙江金华新洲置业有限公司,浙江金华 321000王俊峰(19752),男,工程师,绿城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00占颂嵩 王俊峰摘 要:依据上海市地铁新一轮发展的特点,以上海市地铁M10线沙泾港桥段的盾构穿越桥梁基础工程为背景,提出了地基加固和托换施工的关键技术问题并进行了相应的研究,最后给出了适合沙泾港桥处盾构穿桩工程问题的托换施工的初步解决方案,为今后遇到该类工程难题提供了一种更经济、省时、合理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盾构,桥梁桩基,除桩,托换,地基加固中图分类号:TU753.3文献标识码:A1 工程背景与概况随着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建设进程的加快,不断增长的客流量也对上海地铁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目前,上海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共有4条,营运总里程95km ,计划到2010年运营线路达到11条,营运总里程达到400km 。
而据远景规划,运营线路将达到17条,运营总里程将上升至810km 。
上海新一轮地铁建设显现出的主要特点有:地铁建设的速度将远超过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建设速度;目前开放的设计和施工市场集合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施工力量,技术与信息交流环境具有开放性;过去的地铁建设为新一轮地铁的建设提供了丰富、宝贵的经验,新的建设势必会大大减少在这方面的资源的消耗;目前主要的不利因素就是地铁施工环境日益复杂,新旧线、新建线路之间的交叉、穿越以及盾构穿越既有建筑物等问题将更突出,随着施工要求的提高,这些复杂问题的妥善解决及其相关关键技术的研究必然会显得格外重要。
拟建的上海市轨道交通10号线全长42km ,能够形成城市北部与西部便捷通道,缓解城市南北交通走廊、外滩蜂腰地段交通压力。
而在地铁10号线全程遇到的盾构所需穿越桥梁桩基础的情况就有沙泾港、走马塘、程家桥和黄兴路下立交桥等四处。
本文拟将以盾构穿越沙泾港桥桩基础进行托换和除桩为工程背景,对盾构穿桩的托换除桩及地基加固等技术进行初步探讨。
2 托换施工的关键技术在钢板上也涂一层胶浆,间隔片刻再在钢板上均匀地铺一层环氧树脂砂浆,大约2mm 。
随即将钢板贴到混凝土表面上,旋紧螺丝进行加压,直至多余的胶浆沿板边挤压出来。
固化后,卸除螺帽,截去外露的螺丝杆,并留出2mm ~3mm 进行冷铆;4)检查粘贴质量:采用肉眼观察,如发现钢板与混凝土表面之间有孔隙,马上填入环氧树脂胶浆补贴;5)防护处理:首先清除钢板表面污染,并用钢刷除去螺栓锈斑,再涂一层环氧树脂薄浆罩面,然后涂两层防锈漆。
4.2 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加固1)凿除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剔除铰缝混凝土;2)在梁板顶面植筋,使该钢筋伸入铺装层,锚固筋顶部与铺装钢筋进行焊接,使桥面铺装与梁板共同受力;3)提高铰缝混凝土标号,铰缝顶面增设铰缝横向连接钢板,加强铰缝横向传力,增强上部承重构件的横向联系;4)提高铺装混凝土标号,加大铺装厚度,加强桥面铺装的布筋,加粗、加密铺装层钢筋中的横向传力。
不仅补强了桥梁梁板的承载能力,还增加桥梁的横向刚度,加强桥梁荷载的横向分布。
5 结语1)桥梁经过加固维修,桥板的整体性大大提高,单板受力问题得到很好解决。
经过一年来的运行实践证明,达到了预期效果。
2)桥梁从桥面铺装开始损坏直至造成单板受力并导致板梁出现裂缝,假如对桥面铺装病害能及时处理,就有可能不会出现单板受力,也就无需对梁板进行加固,所以桥梁在使用期间,对各结构部位应定期检查,发现病害及时处理,病害发现得越早、维修工作量就越小,反之则越大。
3)桥梁的病害进一步加剧,跟超过荷载标准的重载运输是密切相关的,公路管养部门应加强管理,规范控制超载超限车辆的出入。
4)类似本文所述的桥梁,现在由于各种原因,存在较为普遍,对于该类桥梁的维修加固,本文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参考文献:[1] 程 园.石安高速公路单板受力桥涵的维修与加固[J ].河北交通科技,2005(2):23.[2] 张慧荣.超载运输对桥梁的损害及加固方法[J ].职业圈,2007(4):38.[3] 蒙 云,卢 波.桥梁加固与改造[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4] 周祖勇,刘 亮,刘 路.混凝土桥面铺装层裂缝成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 ].山西建筑,2008,34(14):3212322.On spread of the concrete bridge surface and load of the single plakeMAO Jing 2zhou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disasters of spread layer in concrete bridge surface by taking Xikou Bridge as example ,it pays much attention on reason for load of the single plake caused by broken spread lager of the concrete bridge surface ,it also makes a detailed state 2ment on the enforcing plan and constructional technology ,so as to accumulate experiences for such kind of repairing and enforcing work.K ey w ords :spread of bridge surface ,load of the single plake ,reason ,enforcing・023・第35卷第18期2009年6月 山西建筑SHANXI ARCHITECTURE Vol.35No.18J un. 2009 2.1 沙泾港既有桩基调查沙泾港桥下共有桩基4排,其中2排位于桥墩下,每排22根桩,2排位于桥台下,每排13根桩,总桩数为70根。
既有桩基础为400×400钢筋混凝土方桩,桩身长度为26m ~27m ,均为摩擦桩。
沙泾港桥离车站很近,加上线路纵向坡度的限制,隧道不能避开桩基础只能从桩下通过。
盾构机外径7m ,因此初步计算需要拔除桥墩处每排4根桩,桥台处每排3根桩,共需拆除基桩共14根。
2.2 桥墩桥台的托换施工施工作业主要包括桥墩桥台的托换和除桩两个方面,托换前须对桥下地基进行适当加固。
地基土进行加固能使地基在施工期间作为承载结构而存在,而且能提高基桩的桩侧摩擦系数,从而提高摩擦桩承载力。
此外,地基加固能够保证土体的完整性,利于施工安全,地基加固如图1所示。
图1中,桥台下较深色的加固区域为开挖导坑用,导坑的开挖是为了未截断需拔除障碍桩,为拔桩提供一定的作业空间,方便套管和拔桩机械的施工。
为了保证桥梁维持正常的交通功能,必须确保桥梁有足够的承载力、强度、抗变形能力以及沉降的控制。
在除去形成障碍的基桩后,桥墩桥台的承载能力势必下降,通过理论计算对沙泾港桥进行补设基桩加固,同时在桥台下增设钢桁架有效控制其承载能力和变形。
如图2所示为增设新桩基节点示意图。
此外,实施托换施工前需通过理论计算和分析得出关键参数,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和科学性。
2.3 地基加固及既有桩基的拆除该工程中实施地基加固工法的主要目的有3个:1)保证既有建筑物(桥墩、桥台)的稳定性,同时提供一定的地基承载力;2)对桥台下用于导坑开挖的部分区域进行地基加固的起止水和稳定土体的作用,从而能确保有一定的拔桩作业空间;3)提高土体的强度,增加桩侧摩擦力,提高桩基的整体承载能力。
为导坑开挖而实施的地基加固可选用注浆、深层搅拌和冰冻法三种方式,但为确保桥台下导坑开挖时地基土的强度和止水特性,建议选用注浆和深层搅拌工法。
目前,对于既有桩基的拆除主要有在地上拔桩和在地层内拆除两种。
在地上拔桩又可分为深部开挖工法和套管拔桩;在地层内除桩也可分为盾构机内部人工拆除和盾构机直接切割桩基两种。
3 托换施工总体方案设计该方案主要施工流程如下:1)地基加固及挡土结构施工(桥台背面的路面构造用)。
设计时需考虑作业空间的需求、挡墙的形式、稳定性等。
此外,需考虑河的影响以确保作业空间,并避免对河水的污染。
2)桥台背面开挖,桥面覆盖。
桥台背面开挖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对桥台进行加固时所需要的作业空间,桥面覆盖的目的是为确保道路上的车辆通行。
3)地基加固。
地基加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a.桥墩桥台基础的加固;b.除桩时的地基加固。
前者是为了将加固体作为桥梁基础承受本来由拆除桩基所承担的荷载;后者是为了确保在盾构掘进除桩作业时的安全稳定和人工作业的空间。
实施这两方面的地基加固时,需对加固范围和加固强度进行科学的计算,为施工提供理论依据。
4)桥墩桥台的桁架补强。
为了确保拆除桩基上承受的荷载向其他桩基以及加固后的地基进行传递的同时,提高桥墩、桥台承受垂直于纵轴线方向的弯矩和剪力的能力,有必要对桥梁结构进行补强。
补强的方法可以使用钢材或考虑粘贴碳纤维等具有高度抗拉的材料,且建议作为支撑桁架用的钢材进行防腐蚀处理。
当地基加固后地基的承载力足够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夹板梁;如果地基加固后其承载力达不到要求,可以加大加固范围,或者采用增加基桩来确保承载力,此时需要设置支托梁(见图2)。
5)先行盾构掘进,拆除桩基。
桩基拆除的最直接目的就是使得盾构顺利通过,保证隧道的正常施工。
基桩拆除时需对桥墩桥台变形进行严格监测。
6)桥墩桥台补强钢构件养护,桥台背面回填,拆除挡土结构,路面恢复。
4 结语本文以上海市地铁M10线沙泾港桥段的盾构穿越桥梁基础工程为依托,提出了地基加固和托换施工的关键技术问题并进行了相应研究,最后给出了适合沙泾港桥处盾构穿桩工程问题的托换施工的初步解决方案,为今后遇到该类工程难题提供了一种更经济、省时、合理的解决途径。
对此次上海市地铁10号线盾构穿越沙泾港段桥墩桥台桩基础实施托换技术,一方面可以更加快速和高效地解决盾构穿越桩基的工程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又能引进和吸收发达国家在该项技术方面的先进经验,有利于日后在国内的推广,并将为今后盾构穿桩这种复杂且常见的工况提供最直接的经验。
参考文献:[1] 彭芳乐,孙德新,袁大军,等.地下托换技术[J ].岩土工程界,2001,12(6):38243.[2] 戴旗原,戴宝英.桩基托换安全技术[J ].建筑安全,2006(1):55256.[3] 陈远元,程 刚.桩基托换技术研究与设计[J ].广东土木与建筑,2005(5):48.[4] 张海舟.广州地铁一号线桩基托换施工技术[J ].铁道建筑技术,2004(4):31233.[5] 郑 毅,李培军,蔡秋霞.地基托换加固注浆应用技术[J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院报,2004,16(1):45246.[6] 杨兴富,梅英宝,郑世兴,等.地铁穿越房屋桩基的可行性分析及监测[J ].建筑施工,2004,28(6):31.[7] 袁广尧.广州某高架桥桩基托换施工技术[J ].山西建筑,2006,32(14):992100.・123・ 第35卷第18期2009年6月 占颂嵩等:上海地铁10号线穿越桥梁桩基础托换施工方案文章编号:100926825(2009)1820322202浅埋隧道施工技术浅谈收稿日期:2009202207作者简介:房俊超(19812),男,助理工程师,中铁十二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024房俊超摘 要:结合襄渝二线新花园沟隧道下穿G 316国道、民房隧道施工,论述了浅埋隧道采用<51超前小管棚注浆预支护等施工技术,以保证隧道安全通过下穿公路及民房段,从而确保工程施工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