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二乘法 线性拟合

合集下载

最小二乘法excel拟合

最小二乘法excel拟合

在Excel中进行最小二乘法线性拟合的步骤如下:
1.在Excel中输入或打开要进行最小二乘法拟合的数据。

2.按住“shift”键的同时,用鼠标左键单击以选择数据。

3.单击菜单栏上的“插入”》“图表”》“散点图”图标。

4.弹出下拉列表,单击“散点图”》“仅带数据标记的散点图”图标。

5.此时,在窗口中间弹出散点图窗口。

6.鼠标左键单击其上的散点,单击鼠标右键,弹出列表式对话框,
再单击“添加趋势线(R)”。

7.弹出“设置趋势线格式”对话框。

8.勾选“设置截距(S)”、“显示公式(E)和“显示R平均值(R)”前的
方框,此时,在原散点图中增加了一条趋势线及其公式、R平均值。

以上步骤仅供参考,具体操作可能会因Excel版本的不同而略有差异。

如果需要更详细的信息,建议查看Excel的帮助文档或相关教程。

最小二乘法的线性拟合

最小二乘法的线性拟合
ST在+1~-1之间取不同的值时,就可以获得区域图 中任意位置上的极限应力值。
8
4.3 数表与线图的公式化处理
前面介绍的数表与线图的程序化处理方法,这种方法虽然 解决了数表和线图在CAD作业中的存储和检索问题,但还存 在下述一些缺点:
1)占用大量计算机内存。数表和线图的程序化处理,要将 数表中的全部数据编进计算程序中,实现数据的自动检索。 当数表很庞大时,所占内存很大。一般情况下,一个设计计 算程序常常需要使用多个数表,则所占内存更加庞大,严重 时甚至会影响程序的正常运行。
4
4.2.2 直线图的公式化处理
1、直角坐标直线图的公式化处理
(a)直齿轮
(b)斜齿轮
5
2、对数坐标直线图的公式化处理
对数坐标中的直线方程可写为:
注意:一般程序语言中,只有lnx (自然对数)无十进制对数 lgx ,所以编程时,要进行换底运算。
lg x ln x ln10
6
3、区域图的公式化处理
2)效率低,占机时间长。通常设计所使用到的仅是数表中 的一小部分数据,有时甚至只是其中的一、二个。但数表程 序化处理对数表中的每个数据,无论在当时的计算程序中
是否被用到,都必须顺序地将全部数据读入内存。
检索时,一般又得顺序地从头检索至所需的那个
9
数据为止。
4.3.1 曲线拟合
数表程序化处理一般只适用于数表较小(数据 量较小)、计算程序使用数表个数不多的情况。对 于比较大型的计算程序,常常需使用很多的数表, 数据量很大,在这种情况下数表的处理就要采用其 它的方法。其中一种方法就是本节所要介绍的曲线 拟合。
常用的处理方法有三种:
1
(1)线图所表示的各参数之间本来就有计算公 式,只是由于计算公式复杂.为了便于手工计算 将公式绘成线图,以供设计时查用。对于这类线 图处理的方法为:找到线图原有公式,将公式编 写成程序。这是最精确的程序化处理方法,但难 以找到。

最小二乘法求出直线拟合公式

最小二乘法求出直线拟合公式

最小二乘法求出直线拟合公式最小二乘法是一种常用的线性回归方法,用于求出最佳的拟合直线公式。

其基本思想是通过最小化观测数据与拟合直线之间的误差来确定最佳的直线参数。

假设我们有一组观测数据(xi, yi),其中xi表示自变量的取值,yi表示因变量的取值。

我们的目标是找到一条直线y = mx + c,使得观测数据点到这条直线之间的误差最小。

首先,我们定义观测数据点到拟合直线的误差为:ei = yi - (mx + c)。

我们的目标是最小化所有观测数据点的误差之和:min Σ(ei^2) = min Σ(yi - (mx + c))^2为了求解上述最小化问题,我们需要对误差函数关于参数m和c进行求导,并令导数等于零。

这样可以得到参数的最优解。

对于参数m的求解,我们有以下等式:d/dm Σ(ei^2) = d/dm Σ(yi - (mx + c))^2 = 0通过对上述等式进行求导和化简,我们得到以下方程:m * Σ(xi^2) + c * Σ(xi) = Σ(xi * yi)类似地,对于参数c的求解,我们有以下等式:d/dc Σ(ei^2) = d/dc Σ(yi - (mx + c))^2 = 0通过对上述等式进行求导和化简,我们得到以下方程:m * Σ(xi) + c * n = Σ(yi)其中,n表示观测数据点的数量。

最终,我们可以通过解上述方程组,求得最佳的直线参数m和c,从而得到直线的拟合公式。

拓展:最小二乘法不仅可以应用在线性回归问题中,还可以拓展到非线性回归问题。

例如,如果观测数据点遵循多项式分布,则可以使用多项式回归来拟合数据。

此时,最小二乘法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只是拟合的模型变为多项式函数。

此外,最小二乘法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问题,例如数据平滑、参数估计等。

它是一种常用的统计学方法,可以在各种实际问题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最小二乘法线性拟合和二次多项式拟合

最小二乘法线性拟合和二次多项式拟合

最小二乘法多项式拟合对于给定的数据点N i y x i i ≤≤1),,(,可用下面的n 阶多项式进行拟合,即∑==+++=nk k k x a x a x a a x f 02210)(为了使拟合出的近似曲线能尽量反映所给数据的变化趋势,要求在所有数据点上的残差|)(|||i i i y x f -=δ都较小。

为达到上述目标,可以令上述偏差的平方和最小,即min ])([)(2121=-=∑∑==iiNi iN i y x f δ称这种方法为最小二乘原则,利用这一原则确定拟合多项式)(x f 的方法即为最小二乘法多项式拟合。

确定上述多项式的过程也就是确定)(x f 中的系数n k a k ≤≤0,的过程,根据最小二乘原则,则偏差平方和应该是这些系数的函数,即min ])([)(),,,(212110=-==∑∑==i i Ni i N i n y x f a a a S δ为使上式取值最小,则其关于n k a k ≤≤0,的一阶导数应该为零,即有∑∑∑∑=====⇒=-⇒=-=∂∂Ni i N i i i i N i i i N i y x f y x f y x f a S11110)(0])([0])([2 ∑∑∑∑=====⇒=-⇒=-=∂∂N i i i N i i i i i N i i i i N i i y x x f x y x f x y x f x a S11111)(0])([0])([2∑∑∑∑=====⇒=-⇒=-=∂∂N i i k i N i i ki i i N i k i i i N i k i k y x x f x y x f x y x f kx a S 1111)(0])([0])([2∑∑∑∑=====⇒=-⇒=-=∂∂N i i n i N i i ni i i N i n i i i N i n i n y x x f x y x f x y x f nx a S 1111)(0])([0])([2 将上面各等式写成方程组的形式可有∑∑∑∑∑∑=======++++⇒=Ni i N i n in N i iN i i Ni iN i iy x a x a x a N a yx f 1112211011)(∑∑∑∑∑∑==+=====++++⇒=Ni i i Ni n in Ni iNi ii Ni iiNi iiy x xa x a x a x a yx x f x 111132121011)(∑∑∑∑∑∑==+=+=+===++++⇒=Ni i k i Ni k n in Ni k iNi k ik iNi i k i Ni i k iy x xa xa xa x a y x x f x11122111011)(∑∑∑∑∑∑===+=+===++++⇒=Ni i n i Ni n in Ni n iNi n in iNi i n i Ni i n iy x xa xa xa x a y x x f x112122111011)(写成矩阵形式有⎪⎪⎪⎪⎪⎪⎪⎪⎪⎪⎪⎪⎭⎫ ⎝⎛=⎪⎪⎪⎪⎪⎪⎪⎪⎭⎫ ⎝⎛⋅⎪⎪⎪⎪⎪⎪⎪⎪⎪⎪⎪⎪⎭⎫ ⎝⎛∑∑∑∑∑∑∑∑∑∑∑∑∑∑∑∑∑∑∑======+=+==+==+===+=====N i i n i Ni ik i N i i i N i i n k N i ni Ni k n iNi n iNi ni N i k n i N i k iNi k iN i kiN i n i Ni k iNi i N i i Ni niNi k iNi iy x y x y x y a a a a x xxx x xxx x xxx x x x N 111110121111112111111121111上述方程组可以通过克莱姆法则来计算,从而解出各系数n k a k ≤≤0,得到拟合方程。

最小二乘法线性和非线性拟合

最小二乘法线性和非线性拟合

曲线拟合问题的提法
已知一组(二维)数据,即平面上 n个点(xi,yi) i=1,…n, 寻求一个函数 (曲线)y=f(x), 使 f(x) 在某种准则下与所有数据点最为接近,即 曲线拟合得最好。
y
+
+
+
+
+ (xi +i,yi)
+
+
y=f(x)
+
x
i 为点(xi,yi) 与曲线 y=f(x) 的距离
r11a1
r12a2
r1mam
y1
(n m)
rn1a1 rn2a2 rnmam yn
即 Ra=y
r11 r12 r1m
a1
y1
其中 R
,
a
,
y
rn1 rn2 rnm
am
yn
超定方程一般是不存在解的矛盾方程组。
n
如果有向量a使得
(ri1a1 ri2a2 rimam yi )达2 到最小,
y=[-0.447 1.978 3.28 6.16 7.08 7.34 7.66 9.56 9.48 9.30 11.2];
R=[(x.^2)' x' ones(11,1)];
A=R\y'
MATLAB(zxec1)
2)计算结果: A = -9.8108 20.1293 -0.0317
f (x) 9.8108x2 20.1293x 0.0317 16
n
n
记 J (a1, a2 ,am )
2 i
[ f (xi ) yi ]2
i 1
i 1
nm
[ ak rk (xi ) yi ]2

最小二乘法线性拟合

最小二乘法线性拟合

4.最小二乘法线性拟合(非常好)我们知道,用作图法求出直线的斜率a 和截据b ,可以确定这条直线所对应的经验公式,但用作图法拟合直线时,由于作图连线有较大的随意性,尤其在测量数据比较分散时,对同一组测量数据,不同的人去处理,所得结果有差异,因此是一种粗略的数据处理方法,求出的a 和b 误差较大。

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直线处理数据时,任何人去处理同一组数据,只要处理过程没有错误,得到的斜率a 和截据b 是唯一的。

最小二乘法就是将一组符合Y=a+bX 关系的测量数据,用计算的方法求出最佳的a 和b 。

显然,关键是如何求出最佳的a 和b 。

(1) 求回归直线设直线方程的表达式为:bx a y += (2-6-1)要根据测量数据求出最佳的a 和b 。

对满足线性关系的一组等精度测量数据(x i ,y i ),假定自变量x i 的误差可以忽略,则在同一x i 下,测量点y i 和直线上的点a+bx i 的偏差d i 如下:111bx a y d --=222bx a y d --=n n n bx a y d --=显然最好测量点都在直线上(即d 1=d 2=……=d n =0),求出的a 和b 是最理想的,但测量点不可能都在直线上,这样只有考虑d 1、d 2、……、d n 为最小,也就是考虑d 1+d 2+……+d n 为最小,但因d 1、d 2、……、d n 有正有负,加起来可能相互抵消,因此不可取;而|d 1|+|d 2|+……+ |d n |又不好解方程,因而不可行。

现在采取一种等效方法:当d 12+d 22+……+d n2对a 和b 为最小时,d 1、d 2、……、d n 也为最小。

取(d 12+d 22+……+d n 2)为最小值,求a 和b 的方法叫最小二乘法。

令 ∑==ni idD 12=2112][i i ni ni ib a y dD --==∑∑== (2-6-2)D 对a 和b 分别求一阶偏导数为:][211∑∑==---=∂∂ni i n i i x b na y a D][21211∑∑∑===---=∂∂n i i n i i n i i i x b x a y x b D再求二阶偏导数为:n a D 222=∂∂; ∑==∂∂ni i x b D 12222 显然: 0222≥=∂∂n a D ; 021222≥=∂∂∑=n i i x b D 满足最小值条件,令一阶偏导数为零:011=--∑∑==ni i ni ix b na y(2-6-3)01211=--∑∑∑===ni i ni i ni ii x b x a yx (2-6-4)引入平均值: ∑==ni i x n x 11; ∑==n i i y n y 11;∑==n i i x n x 1221; ∑==ni i i y x n xy 11则: 0=--x b a y02=--x b x a xy (2-6-5) 解得: x b y a -= (2-6-6)22xx y x xy b --=(2-6-7)将a 、b 值带入线性方程bx a y +=,即得到回归直线方程。

最小二乘拟合算法

最小二乘拟合算法

最小二乘拟合算法最小二乘定义一般情况下,最小二乘问题求的是使某一函数局部最小的向量 x,函数具有平方和的形式,求解可能需要满足一定的约束:信赖域反射最小二乘要理解信赖域优化方法,请考虑无约束最小化问题,最小化 f(x),该函数接受向量参数并返回标量。

假设您现在位于 n 维空间中的点 x 处,并且您要寻求改进,即移至函数值较低的点。

基本思路是用较简单的函数 q 来逼近 f,该函数需能充分反映函数 f 在点 x 的邻域 N 中的行为。

此邻域是信赖域。

试探步 s 是通过在 N 上进行最小化(或近似最小化)来计算的。

以下是信赖域子问题如果f(x + s) < f(x),当前点更新为 x + s;否则,当前点保持不变,信赖域 N 缩小,算法再次计算试探步。

在定义特定信赖域方法以最小化 f(x) 的过程中,关键问题是如何选择和计算逼近 q(在当前点 x 上定义)、如何选择和修改信赖域 N,以及如何准确求解信赖域子问题。

在标准信赖域方法中,二次逼近 q 由 F 在 x 处的泰勒逼近的前两项定义;邻域 N 通常是球形或椭圆形。

以数学语言表述,信赖域子问题通常写作公式2其中,g 是 f 在当前点 x 处的梯度,H 是 Hessian 矩阵(二阶导数的对称矩阵),D 是对角缩放矩阵,Δ是正标量,∥ . ∥是 2-范数。

此类算法通常涉及计算 H 的所有特征值,并将牛顿法应用于以下久期方程它们要耗费与 H 的几个分解成比例的时间,因此,对于信赖域问题,需要采取另一种方法。

Optimization Toolbox 求解器采用的逼近方法是将信赖域子问题限制在二维子空间 S 内。

一旦计算出子空间 S,即使需要完整的特征值/特征向量信息,求解的工作量也不大(因为在子空间中,问题只是二维的)。

现在的主要工作已转移到子空间的确定上。

二维子空间 S 是借助下述预条件共轭梯度法确定的。

求解器将 S 定义为由 s1 和 s2 确定的线性空间,其中 s1 是梯度 g 的方向,s2 是近似牛顿方向,即下式的解或是负曲率的方向,以此种方式选择 S 背后的理念是强制全局收敛(通过最陡下降方向或负曲率方向)并实现快速局部收敛(通过牛顿步,如果它存在)。

第5章-1 曲线拟合(线性最小二乘法)讲解

第5章-1 曲线拟合(线性最小二乘法)讲解
a ∑xi2 +b ∑xi= ∑xi yi a ∑xi+bn=∑ yi
求所需系数,得到方程: 29.139a+17.9b=29.7076 17.9a+11b=18.25
通过全选主元高斯消去求得:
a=0.912605
b=0.174034
所以线性拟合曲线函数为: y=0.912605x+0.174034
练习2
根据下列数据求拟合曲线函数: y=ax2+b
x 19 25 31 38 44 y 19.0 32.3 49.0 73.3 97.8
∑xi4 a + ∑xi2 b = ∑xi 2yi
∑xi2 a + n b = ∑yi
7277699a+5327b=369321.5 5327a+5b=271.4
曲线拟合的最小二乘法
1.曲线拟合的意思
Y
.
.
.
.
y=ax+b y=ax2+bx+c
X
y=ax+b y=ax2+bx+c 就是未知函数的拟合曲线。
2最小二乘法原理
观测值与拟合曲线值误差的平方和为最小。
yi y0 y1 y2 y3 y4…… 观测值 y^i y^0 y^1 y^2 y^3 y^4…… 拟合曲线值
拟合曲线为: y=(-11x2-117x+56)/84
x
yHale Waihona Puke 1.61 1.641.63 1.66
1.6 1.63
1.67 1.7
1.64 1.67
1.63 1.66
1.61 1.64
1.66 1.69
1.59 1.6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小二乘法拟合
Chapter 8
☞ 主要内容 :最小二乘法的线性拟合
1
2
3
线性拟合的 数据
求常数A,B
求测量量y 的不确定度
8.1 线性拟合的数据
基于N次测量值 x1 , x2 , xN ,如何求得 X 和 的最 佳估算值?
( x1 , y1 ), ( x2 , y2 ) ( x N , y N )
(其中 x为自变量, y为因变 量)

( x1 , y1 ), ( x2 , y2 ) ( x N , y N )
x, y 呈线性关系
即 y A Bx (A, B 都是常数)
如果在测量过程中不存在 实验误差
实际上,误差不可避免


5.5平均值作为最佳估计值的证明 8.1 求测量量y的不确定度
回顾:5.5平均值作为最佳估计值的证明
用N-1代 替 用 x 代替
(best e for )=
1 N ( xi x) N 1 i 1
(5.45)
的最佳估计值是
x1 , x2 , xN 的标准偏差
把 Pr obA, B ( y1 ,, y N ) 对A, B 求偏导数,令导函数:

Example P185

练习:Quick Check 8.1 P186
当 x 0 时,
y A xy B x
2
N
因此,在一些实验中,我们可以取适当的 点,使得 x 0 来简化计算.
用N-2代 替
用已求得的A, B 来代替
y的最佳估计值是
y1 , y2 , y N 的标准偏差

统计学的自由度: df n k
n :独立测量次数
k :限制条件个数(参量个数)



5.5平均值作为最佳估计值的证明 8.3求测量量y的不确定度
用N-2代 替
用已求得的A, B 来代替
y的最佳估计值是
y1 , y2 , y N 的标准偏差

思考:为什么N 用 N 2 代替?
0 N=2时, y 无意义; 0
yi围绕着真值以 的宽度参数服从正态分布,
y
取决于 出现的概率为:A
B
和 的实际 值

因此,N次测量值 ( xi , yi ), ( x N , y N ) 相互独立 ,同 时出现的概率等于每个测量值发生的概率的乘积。
概率要最大
指数要最小

统计学中的自由度.
(best estimate for )=
xi x N
1 N ( xi x) N 1 i 1
(5.45)
平均值一定,只要有N-1个数确定,第N个 值就确定了,只有N-1个数据可以自由变 化,因此其自由度为:N-1

5.5平均值作为最佳估计值的证明 8.3求测量量y的不确定度
2个问题:
如果
y与 x 线性相关,怎么确定这条线? 怎么证明 y x是线性相关的? 和
最小二乘法 原理:误差平方和最小 最大似然原则

5.5平均值作为最佳估计值的证明 8.2 求常数A和B
为了简化讨论,我们假设: x 的偏差可以忽略,只有 y存在偏差; y 所有的偏差都是在同一数量级上; 所有的测量量 yi 都服从正态分布. 真值 yi A Bx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