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复旦大学古籍所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考试科目、招生人数、参考书目、报录比
2020年复旦大学中文系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考试科目、招生人数、参考书目、报录比

2020年复旦大学中文系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考试科目、招生人数、参考书目、报录比本文将系统的对复旦大学中文系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进行解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板块:复旦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招生情况,专业介绍,近三年复试分数线,本专业报录比介绍,考研参考书目及复旦大学备考经验等几大方面。
新祥旭考研聂老师xxx-nls将详细的为大家解答:一、复旦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招生情况:专业代码050104 专业名称中国古典文献学(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5研究方向07中国文献学史08古文字学09古文献与古文字10文字学11敦煌学考试科目07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或)241法语(或)242德语;③705文学语言综合知识;④810目录版本学08-10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或)241法语(或)242德语;③707古汉语与上古史;④812古文字学11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或)241法语(或)242德语;③735敦煌文献学;④891古代汉语备注含“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3人,其招生方向为08-11。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3人。
二、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介绍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1.古籍整理、2.古籍专书研究、3.中国学术史专题、4.目录版本学。
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1.中国文献学史、2.中古文献研究、3.中国学术史专题近年来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全唐文补编》、《唐代文学丛考》、《全唐诗补编》、《唐诗书目》。
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典目录学、中国古籍版本学、古籍整理实践、文史考据方法、中国文学史料学、唐代文学史料学等。
毕业生主要去向: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图书馆、博物馆、出版社、新闻单位及各级机关从事专业教学与科研、图书文物的鉴定与研究、书刊报纸的出版与编辑以及行政管理等工作。
三、复旦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复试分数线年份单科(满分=100分)单科(满分>100分)总分2018 55 90 3452017 55 90 3402016 60 90 350四、复旦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报录比年份报名人数录取人数其中推荐免试人数报录比2017 32 9 2 3.56 2016 17 7 3 2.43 2015 23 7 4 3.29五、复旦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参考书目韦勒克《文学理论》;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陈惇《比较文学》;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叶蜚声《语言学纲要》;朱光潜《西方美学史》;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胡裕树《现代汉语》;王力《古代汉语》;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王运熙《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郭锡良《古代汉语》六、复旦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备考指导1、零基础复习阶段(6月前)本阶段根据考研科目,选择适当的参考教材,有目的地把教材过一遍,全面熟悉教材,适当扩展知识面,熟悉专业课各科的经典教材。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简介

中国语言文学系简介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前身为私立复旦大学国文部,正式成立于1925年,当时的名称为中国文学科。
经陈望道、郭绍虞、朱东润、刘大杰、赵景深、陈子展、蒋天枢、王欣夫、张世禄、吴文祺等前辈的辛勤耕耘,为中文学科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进入新世纪以来,更获得了空前的发展,目前的中国语言文学科涵盖了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古籍研究所、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四个单位以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包括了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等三个国家重点学科,文艺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民俗学等教育部规定的二级学科以及中国文学批评史、文学写作学、艺术人类学与民间文学、现代汉语语言学、影视文学等自设学科,学科齐全,于2007年通过教育部审定的国家一级学科重点学科,成为复旦大学历史最悠久、实力最雄厚的学科之一。
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目前共有教职员工128人,其中高级职称将近一百人,有强大的学术队伍,而各学科也都有深孚众望、成就卓越的学科带头人,如中国古典文学的章培恒、王水照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陈思和教授、汉语言文字学的游汝杰、刘钊教授、文艺学的朱立元教授、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的张汉良教授、杨乃乔教授、中国古典文献学的裘锡圭、陈尚君教授、文学写作学的王安忆教授。
各学科都有较好的学术梯队和良好的学术布局,目前拥有3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陈思和、张涌泉、刘钊,1名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王德威,6名新世纪优秀人才陈引驰、傅杰、陈广宏、陈正宏、张新颖、陈剑教授。
中国文学学科的教师在教学同时也完成了大量的科研任务,出版了大量著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进入新时期以来,如王运熙、顾易生教授主编的《中国文学批评通史》获得了多种奖项,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十五”期间,有更多的研究专著获奖,如蒋孔阳、朱立元教授主编的《西方美学通史》、许宝华教授等主编的《汉语方言大辞典》获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王运熙、黄霖教授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游汝杰教授的《西方传教士汉语方言学著作书目考述》、陈尚君教授的《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分别获上海市第六、七、八届哲学社会科学奖优秀成果著作一等奖,陈思和教授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获得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2021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复旦大学考研宝库——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经历终于拿到了复旦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我的父母明显要比我更激动一些,可能在他们看来,我这考研路一路走来真的很辛苦。
虽然不容易,但是结果终究是好的,也算是值得了。
在这里,我必须要感谢high研APP文学考研论坛当初的陪伴与支持,如果没有它,可能就不会成就现在的我。
在我最迷茫最无措的时候,是high研APP 给我指明了方向,才会让我成功上岸。
所以,我想把我的考研之路写下来,给学弟学妹一个参考,希望大家都能得偿所愿,去到自己理想的院校。
(论坛还给了非常优厚的稿费,两全其美。
嘿嘿),希望你们也能像我当初一样,迷茫了就来这里看看,或许我的些许经验真的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呢。
下面,言归正传。
先说下我的自身情况,本科双非一本,汉语言文学专业。
大一大二一心扑在社团活动上了,学习马马虎虎,只对文学稍上点心,当时成绩班级前五,一直保持到了大学毕业。
大三下半学期从台湾交换回来决定考研,中间没因为保研和校园招聘会动摇过。
一战华东师大,386 分,复试被刷。
由于对文学的喜爱决定再考一年,并决定转战复旦大学。
抱着一种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开始了我的二战之路。
相信能看到我这篇经验贴的大多数同学都是决定报考或者纠结着要不要报考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的同学,那么首先希望你们摆正心态,不要被所谓的报录比吓到。
设想一下,难道复旦大学明年说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扩招了,你就可以高枕无忧地呼呼睡大觉而不去努力地看书学习了吗?你就能保证自己一定能挤进这个名额吗?所以说,考研这件事,你一旦决定了,就开始了倒计时,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在这有限且日渐减少的时间里尽最大的可能多努力一些,再多努力一些,所以不要考虑它招几个人这件无聊的事了,反正我们都是要do my best 的。
其次就是要学会了解你自己。
这几天有许多同学问我关于考研的问题,我发现他们中大多数人都还没了解自己现在对于复旦大学考研科目的掌握程度如何,有的人甚至上来就直接来一句“你是怎么复习的?”抱歉,这样笼统的问题我实在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复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真题

复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真题在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真题中,考生需要具备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深刻理解和研究能力。
本文将分析复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真题的内容和要求,并提供一些建议来应对考试。
在复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真题中,常见的考察内容包括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以及经典作品的分析与解读。
考生首先需要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历史发展有所了解,熟悉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和作家,了解其创作背景和艺术风格。
同时,还需要掌握相关的文学批评方法和理论,能够运用这些理论分析文学作品的主题、结构和意义。
除了对于文学史和批评的了解,考生还需要在考试中展现出对于经典作品的独到见解和深入阐释能力。
这要求考生将经典作品与其所处的社会背景、文化环境相结合,理解其创作意图和文化内涵。
同时,考生还需要注意通过具体的文本分析来支持自己的论点,展示对于文学作品的细致观察和精准解读。
为了在复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真题中取得好成绩,考生需要提前准备并熟悉各个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一些建议和备考技巧:1. 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熟读经典作品是备考的基础。
考生可以选择一些重要的作品,并对其进行深入阅读和研究。
掌握这些作品的情节、人物、语言风格和主题,能够更好地理解其内涵和创作意图。
2. 学习文学批评理论:了解和学习各个时期的文学批评理论,如古文辨证法、新批评、传统批评等。
对于这些理论的熟悉程度将直接影响考生在答题中的表现。
3. 做题练习和模拟考试:进行大量的题目练习和模拟考试,可以帮助考生提高应试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
同时,通过对答题卡进行系统整理和归纳,可以更好地掌握考试的重点和难点。
4. 查阅学术资料和研究成果:阅读一些权威的学术期刊、论文和研究成果,了解当前的研究热点和前沿动态。
这有助于考生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和思考角度,提高答题的深度和质量。
5. 合理规划备考时间:合理规划备考时间,分配好各个科目的备考时间和精力。
要保持适当的学习和休息的平衡,避免过度疲劳和压力过大。
2020年复旦大学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考研参考书

2020年复旦大学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考研参考书育明教育506大印老师北外教授、北大教授、人大教授、中财教授、社科院教授联合创办2020年1月1日【2021年考研温馨解析:考研失败的7大原因】根据育明教育过去12年对10000多名考研学员的分析发现,大多数考生之所以考研失败,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准备的时间太晚,在育明教育咨询的考生,很多都建议大三或者大二就开始准备,并且最好是大三就尝试考一次,但是大多数考生的复习时间也就是几个月,这么短时间,怎么能和准备了一两年的考上相比呢,除非你是神通。
第二,院校选择和专业选择不合理。
当然,很多考生也不知道怎么选择专业和院校,因为信息太少了,又缺乏相关的经验,这点可以咨询育明教育咨询师,由十余年考研咨询经验的高级咨询师给大家答疑解惑。
第三,复习规划不合理。
自上学以来,很多考生就是在家长和老师的安排下进行学习的,上大学以后大家就失去了学习安排的能力,导致考研不知道如何安排,这点可以根据育明一对一的复习进度进行解决。
第四,复习技巧。
很多辅导机构都会给大家讲解一些技巧,但是这些技能很难在考场上应用的,真正的技巧是要通过长时间的练习和备考磨炼出来的。
第五,答题技巧。
育明教育每年都会聘请具有5年以上公共课和专业课阅卷经验的老师对学员进行一对一指导的,这点是育明教育高通过率的秘诀,要知道,很多题目都是主观题,你能回答上来和你能得高分是两码事。
第六,复习重点。
考研考的就是心态,很多考生往往容易贪多,再加上把握不住重点,所以,越往最后越是急躁,越是觉得需要记忆的内容多,其实核心问题就是没有掌握住重点。
第七,很多考生初试后,对复试不够重视,尤其是MPAcc的考生,报考人大、北外、北语等院校的考生,现在复试的比例越来越高了,所以一定要重视复试,育明教育的复试保过班次,大家可以考虑。
一、2020年复旦大学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考研真题回忆版育明教育一对一学员回忆整理一、名词解释1.逸诗2.大手笔3.花部二、简答题(一下各题与原题有出入,大意一致)(10*2)1.简述子部和论说文的关系2.古体诗到近体诗的演化过程中的各种因素三、论述题(20*2)1.文学经典化的手段、作用和局限2.从宋代开始,文学与城市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请举例说明现代文学四、简答题1.简述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中的“八事”(4分)2.什么是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潜在写作”?举出相应的作品和作家(6分)3.先锋文学,以及三个作家及作品(5分)五、论述题(20*3)1.根据你的认识,谈谈鲁迅《野草》的文学倾向和艺术特点2.结合寻根文学的背景,分析阿城《棋王》的特殊性3.举出新世纪十部有影响的作品及其作家,并谈谈新世纪文学的趋向和基本格局答题技巧:1、名词解释(1)名词解释一般答100字左右,在A4纸上约3行,每行30-40字。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附古籍所历届博士研究生信息-复旦大学古籍所

中国古典文献学
古籍整理
吴金华
2000.7
裴松之年谱
朱伟东
1997.9
中国古典文献学
古籍整理
陈广宏
2000.7
石仓十二代诗选研究
30
眭 骏
1996.9
中国古典文献学
古籍整理
吴 格
2001.1
石韫玉年谱
张宪光
1998.9
中国古代文学
宋元文学
黄仁生
2001.7
元杂剧叙事模式研究
杨丽莹
1998.9
1988.7
康海年谱
陈正宏
1985.9
中国古典文献学
古籍整理
章培恒
1988.7
沈周年谱
詹昌健
1986.9
中国古典文献学
古籍整理
章培恒
1990.7
汉魏六朝诗文总集的整理与晚明思潮的嬗变
李玉珍
中国古典文献学
古籍整理
章培恒黄 霖
1990.7
论清代小说的禁毁
15
曹 晖
1990.9
中国古代文学
章培恒
王国安
1993.7
北宋哲学与文学
黄 毅
中国古代文学
元明清文学
章培恒
1993.7
唐宋派简论
谈蓓芳
中国古典文献学
古籍整理
章培恒
1993.7
明清禁书简史
汪树清
1991.9
中国古代文学
元明清文学
马美信
1994.7
明中叶文艺思潮嬗变——李开先文学思想述略
林 琳
1991.9
中国古典文献学
古籍整理
章培恒
1994.7
2019年复旦古籍整理研究所考研复试时间复试内容复试流程复试资料及经验

2019年复旦古籍整理研究所考研复试时间复试内容复试流程复试资料及经验随着考研大军不断壮大,每年毕业的研究生也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大。
对于准备复试的同学来说,其实还有很多小问题并不了解,例如复试考什么?复试怎么考?复试考察的是什么?复试什么时间?复试如何准备等等。
今天启道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复试相关内容,让大家了解复试,减少一点对于复试的未知感以及恐惧感。
准备复试的小伙伴们一定要认真阅读,对你的复试很有帮助啊!院系简介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成立于1983年,是教育部首批批准设立并直拨编制的古籍整理研究机构之一,也是教育部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直接联系的高校古籍所之一。
已故复旦大学杰出教授章培恒先生为创所所长。
现任古籍所所长为陈广宏教授,副所长为郑利华教授。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尤其是在章培恒先生的全力带领指导下,古籍所无论在学科方向还是学术队伍的建设上,都有了长足的拓进,确立了以古今贯通研究这一新的学术理念为主导、以文献实证为基础,古典研究诸学科彼此交叉、相辅相成的科研与教学格局。
现有四个博士点和四个硕士点,分别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文学古今演变、中国古典文献学以及汉语言文字学,另有与哲学学院共建的逻辑学(因明学)专业。
其中中国古代文学与中文系同学科共为国家重点学科,设有上古文学(先秦)、中世文学I(汉魏-南北朝)、中世文学II(唐宋)、近世文学(元明清)等研究方向;中国文学古今演变于2005年被教育部正式批准为二级学科自设博士点,是章培恒先生生前倡设的新兴交叉学科,为目前全国高校中唯一的一个专业,设有十三至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整合研究、中国文学古今贯通研究、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的地域性研究等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献学为复旦大学特色学科,设有版本目录学、古籍校释学、文学文献学、美术文献与美术史、古籍整理与研究、海外汉籍收藏与研究等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与中文系同学科共为国家重点学科,设有汉语史研究方向。
2019年复旦中国文学古今演变考研复试时间复试内容复试流程复试资料及经验

2019年复旦中国文学古今演变考研复试时间复试内容复试流程复试资料及经验随着考研大军不断壮大,每年毕业的研究生也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大。
对于准备复试的同学来说,其实还有很多小问题并不了解,例如复试考什么?复试怎么考?复试考察的是什么?复试什么时间?复试如何准备等等。
今天启道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复试相关内容,让大家了解复试,减少一点对于复试的未知感以及恐惧感。
准备复试的小伙伴们一定要认真阅读,对你的复试很有帮助啊!院系简介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成立于1983年,是教育部首批批准设立并直拨编制的古籍整理研究机构之一,也是教育部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直接联系的高校古籍所之一。
已故复旦大学杰出教授章培恒先生为创所所长。
现任古籍所所长为陈广宏教授,副所长为郑利华教授。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尤其是在章培恒先生的全力带领指导下,古籍所无论在学科方向还是学术队伍的建设上,都有了长足的拓进,确立了以古今贯通研究这一新的学术理念为主导、以文献实证为基础,古典研究诸学科彼此交叉、相辅相成的科研与教学格局。
现有四个博士点和四个硕士点,分别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文学古今演变、中国古典文献学以及汉语言文字学,另有与哲学学院共建的逻辑学(因明学)专业。
其中中国古代文学与中文系同学科共为国家重点学科,设有上古文学(先秦)、中世文学I(汉魏-南北朝)、中世文学II(唐宋)、近世文学(元明清)等研究方向;中国文学古今演变于2005年被教育部正式批准为二级学科自设博士点,是章培恒先生生前倡设的新兴交叉学科,为目前全国高校中唯一的一个专业,设有十三至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整合研究、中国文学古今贯通研究、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的地域性研究等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献学为复旦大学特色学科,设有版本目录学、古籍校释学、文学文献学、美术文献与美术史、古籍整理与研究、海外汉籍收藏与研究等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与中文系同学科共为国家重点学科,设有汉语史研究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复旦大学古籍所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考试科目、招生人数、参考书目、报录比本文将系统的对复旦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进行解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板块:复旦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招生情况,专业介绍,近三年复试分数线,本专业报录比介绍,考研参考书目及复旦大学备考经验等几大方面。
新祥旭考研聂老师将详细的为大家解答:
一、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招生情况:
专业代码050104 专业名称中国古典文献学
(学术学位)
招生人数 2
研究方向01版本目录学
02古籍校释学
03比较文献学
04文学文献学
05美术文献与美术史06古籍整理与研究
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702文史知识;④803古籍校读备注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1人。
二、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介绍
现有教授二人,兼职教授二人,负责人为陈正宏教授。
设有版本目录学、古籍校释学、文学文献学、美术文献与美术史、古籍整理与研究、海外的汉籍收藏与研究等研究方向。
为复旦大学特色学科。
该学科除了开展传统的版本目录学研究,积累厚实,还拓展出文学文献学、美术文献学、古典文献学与计算机技术的运用、东亚及欧美所藏汉籍及汉学、《四库》学等研究领域,其相关研究富有特色,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同时在古籍数据库编制、古籍版本目录学多媒体教学等方面,也较有建树。
相继
承担了《诗画合璧史》、《东亚汉籍版刻图录》、《东亚汉籍版本学辞典》、《越南燕行文献集成》、《二十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论著索引》、《上海历代著述总目》、《全明诗》等大型研究课题,并出版了《古籍印本鉴定概说》、《东亚汉籍版本学初探》、《日本二十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文献要览(著作编)》、《嘉业堂藏书志》、《续四库提要三种》、《翁方纲纂四库提要稿》等一系列研究成果。
三、复旦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复试分数线
年份单科(满分=100分)单科(满分>100分)总分
2018 55 90 345
2017 55 90 340
2016 60 90 350
四、复旦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报录比
年份报名人数录取人数其中推荐免试人数报录比2018 24 8 5 3.00 2017 32 9 2 3.56 2016 17 7 3 2.43 2015 23 7 4 3.29
五、复旦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参考书目
《中国文学史新著》章培恒等复旦大学出版社
《中国史纲要(修订本)》翦伯赞人民出版社
《文献学讲义》王欣夫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古籍整理概论》黄永年上海书店出版社
《古籍印本鉴定概说》陈正宏等上海辞书出版社
六、复旦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备考指导
1、零基础复习阶段(6月前)
本阶段根据考研科目,选择适当的参考教材,有目的地把教材过一遍,全面熟悉教材,适当扩展知识面,熟悉专业课各科的经典教材。
这个期间非常痛苦,要尽量避免钻牛角尖,遇到实在不容易理解的内容,先跳过去,要把握全局。
系统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
对各门课程有个系统性的了解,弄清每本书的章节分布情况,内在逻辑结构,重点章节所在等,但不要求记住,最终基本达到目标院校本科水平。
2、基础复习阶段(6-8月)
本阶段要求考生熟读教材,攻克重难点,全面掌握每本教材的知识点,结合真题找出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有相配套的专业课知识点笔记,进行深入复习,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分清重难点,对重难点基本掌握。
同时多练习相关参考书目课后习题、习题册,提高自己快速解答能力,熟悉历年真题,弄清考试形式、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
要求吃透参考书内容,做到准确定位,事无巨细地对涉及到的各类知识点进行地毯式的复习,夯实基础,训练思维,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模型。
3、强化提高阶段(9月-11月)
本阶段要求考生将知识积累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动手做真题,形成答题模式,做完的真题可以请考上目标院校的师兄、师姐帮忙批改,注意遗漏的知识点和答题模式;总结并熟记所有重点知识点,包括重点概念、理论和模型等,查漏补缺,回归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