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不能替代华法林

合集下载

阿司匹林和华法林合用出血的原因

阿司匹林和华法林合用出血的原因

阿司匹林和华法林合用出血的原因阿司匹林和华法林合用出血的原因,这可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你知道吗,有时候我们吃了阿司匹林,然后再吃华法林,就会突然出现一些奇怪的症状,比如说牙龈出血、鼻孔流血等等。

这是因为阿司匹林和华法林都有抗凝血的作用,它们可以让我们的身体不再那么容易出血。

但是如果同时使用这两种药物,就会产生一种叫做“相互作用”的现象,导致我们的血液变得更加稀薄,从而增加了出血的风险。

为什么阿司匹林和华法林会产生这种相互作用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它们都是抗凝血药物。

阿司匹林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它可以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减少血小板的聚集和凝集。

而华法林则是一种口服抗凝剂,它可以通过抑制维生素K的
合成来减缓血液凝固的速度。

虽然它们的作用机制不同,但是它们都可以降低血液的凝固能力,从而导致出血的风险增加。

如果我们需要同时使用阿司匹林和华法林怎么办呢?这时候我们就需要遵循一些注意事项了。

一定要听从医生的建议,按照医嘱用药。

在用药期间要注意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特别是注意出血的症状。

如果发现自己出现了牙龈出血、鼻孔流血等情况,一定要及时告诉医生。

在用药期间要避免剧烈运动、饮酒等可能会增加出血风险的行为。

阿司匹林和华法林合用出血的原因是由于它们都有抗凝血的作用。

虽然这两种药物可以有效地治疗一些疾病,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希望大家都能够健康地使用药物,远离病痛的困扰!。

华法林、阿司匹林

华法林、阿司匹林

发生相互作用的药物或食物:·阿司匹林(所属分类为:非甾体抗炎药)·华法林(所属分类为:抗凝血药)严重级药物联用可能对患者造成一定的损害,联用前应评估对患者的风险,必要时应采别:取一定的措施。

详细描述:【结果】非甾体抗炎药与抗凝血药合用,出血(尤其是胃肠道出血)的风险增加。

对于蛛网膜下腔阻滞或硬膜外麻醉的患者,合用奥沙普秦、丁苯羟酸、双水杨酯、萘普生、尼美舒利、依托度酸、异丙安替比林与低分子肝素,可增加蛛网膜下腔血肿或硬膜外血肿的危险性。

依托度酸与依替贝肽合用,还可能发生内脏出血、体表出血。

氯诺昔康与华法林合用,能显著升高华法林的血浆浓度。

羟布宗与双香豆素类抗凝药合用,也可使后者的血药浓度升高;保泰松与吲哚布芬合用,也可使吲哚布芬的游离浓度升高。

长期使用华法林治疗稳定的患者,应用依托考昔每日120mg,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率(INR)约增高13%。

另外,有实验指出,氯诺昔康与醋硝香豆素合用时,未观察到醋硝香豆素的药动学或抗凝活性出现有临床意义的改变。

【机制】非甾体抗炎药可干扰血小板功能及引起胃肠粘膜损害。

其中水杨酸类、保泰松、羟基保泰松、羟布宗、甲芬那酸、普拉洛芬及诺洛芬钙还可与苯茚二酮、双香豆素、华法林、双香豆乙酯竞争血浆蛋白结合,使后者在血中游离型增加;同样,阿西美辛与口服抗凝药、溶栓药及肝素合用,也可竞争血浆蛋白结合,使后者的游离浓度增加。

另外,保泰松类还可抑制口服抗凝药的代谢,水杨酸盐类还可抑制华法林的代谢。

对乙酰氨基酚与醋硝香豆素、华法林合用,可降低后者的代谢,还可能干扰凝血因子的形成;此外,长期使用丙帕他莫会产生华法林样效应,也可能减少凝血因子的合成。

【处理】合用时,应加强凝血参数及症状的监测,必要时调整剂量。

【讨论】很多非甾体抗炎药能在血浆蛋白结合位点置换抗凝血药。

有些能轻微升高抗凝血药的血浆浓度。

但凝血酶原时间没有持续或可预见的延长。

一项开放、随机、交叉研究,健康受试者接受替诺昔康20mg/天,连续2周,发现华法林的药动学没有改变。

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获益与风险

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获益与风险

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获益与风险1897年,德国药剂师费利克斯•霍夫曼化学合成了一种性质稳定的化合物乙酰水杨酸,标志着阿司匹林的诞生。

现在,阿司匹林已经是抗血小板治疗的一线用药。

本文从循证医学角度,阐明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地位,以及其带来的风险,提示临床医生进一步合理使用阿司匹林。

1 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应用在心血管病高危患者中,阿司匹林长期治疗能够使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降低约1/4,其中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危险降低1/3,非致死性脑卒中的危险降低1/4,严重心血管事件病死率降低1/6,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正在得到重视[1]。

1.1 阿司匹林对健康人群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1989年进行的美国男性医师健康研究(PHS研究)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试验对象包括22 071例健康男性医生,其中11037例给予325 mg小剂量阿司匹林隔日口服(阿司匹林治疗组),11034例服用安慰剂(对照组),平均随访时间60.2个月,结果显示,阿司匹林治疗组心肌梗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降低总心肌梗死危险达44%。

Patrono等[2]报道,阿司匹林使每年预测心血管事件危险<1%的患者发生心肌梗死和冠心病死亡的风险降低26%,使每年预测心血管事件危险1%~3%的患者发生心肌梗死和冠心病死亡的风险降低20%,使每年预测心血管事件危险≥3%的患者发生心肌梗死和冠心病死亡的风险降低35%。

2002年,美国心脏病协会对于阿司匹林用于一级预防作出了具体的指导建议:阿司匹林应考虑应用于10年心血管事件危险≥10%的健康男性和女性[3]。

1.2 阿司匹林对高血压患者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18 790例高血压患者参与的HOT试验结果显示[4],阿司匹林使血压控制良好的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降低15%,心肌梗死发生率降低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亚组分析显示,肌酐增高亚组(>115 μmol/L)和基线血压较高(收缩压≥180 mm Hg,或舒张压≥107 mm Hg)的亚组获益更加明显,同时致命性出血和颅内出血均无明显增加。

高龄房颤治疗,华法林优于阿司匹林

高龄房颤治疗,华法林优于阿司匹林
从统 计学 来 看 .两 者 的出血 风 险 没有 明显 的 差别 。 研究 报 告 的作 者 J nta n 说 : 对 o a n Ma t 我 h 实验 结果 的理解 是 . 法林 应该 是 7 华 5岁 以上 患者 的治 疗选 择 之一 在 一份 评论 当中 .新 墨西 哥 州 大学 的 内 科 医 生 D vd A aca写道 : 是 一项 里 程 ai .G ri 这
维普资讯


s H
困 园 圈 圈
高龄房颤治疗 ,
华 法林优 于 阿 司 匹林
心房 颤动 . 称房 颤 . 一种 最常 见 的心 简 是 年龄 8 岁 。 1 或许 9 0多名 患者 的临床 实验 并 0
律 失常 。 患者 的心 房失 去正 常 收缩 的节律 . 而 出现震 颤 。 使心 脏 的泵血 功 能受 到影 响 。 这 更
风险。
在 应用 华 法林 的时候 。医生 需 要经 常 检
查 I R。I R是 一个凝 血 指标 . N N 它衡 量 血液 形
成 血栓 的能力 为 了有 效 预防 中风 而 不会 增 加 出血 的危 险 .医生需 要 将 I R控 制 在 2 3 N — 之 间 在 英 国 临床 治 疗 当 中 的 标准 治疗 因为 很多 临床 实验 证 明华 法林 可 以帮助 患者 降低 中风 的几 率 。但 对 于 7 5岁 以上 的患 者 , 医生
们有 另外 一个 顾 虑 。 那就 是严 重 出血 因为华 法林 属 于抗凝 药 . 使血 液凝 固的能 力下 降 . 它 在预 防血 栓形 成 的 同时也 就 增加 了出血 的风
比之 下 .服用 阿 司 匹林 的患 者 中有 4 4例 中
可导 致脑 栓塞 . 就 是 中风 。 因此 . 颤 是一 也 房

临床医疗教学资料之八十三:75 岁以上老年抗栓治疗专家共识

临床医疗教学资料之八十三:75 岁以上老年抗栓治疗专家共识

其他口服抗血小板药物: Ⅰ:西洛他唑多作为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的替代药物应用,
75 岁以上高龄患者中推荐应用剂量为 50 ~100 mg 每日 2 次(西洛他唑(Cilostazol)选择性地抑制磷酸二酯酶Ⅲ 活性,使血小板及平滑肌细胞内环磷酸腺苷浓度增加,发挥 抗血小板和舒张血管作用)。
Ⅱ:下肢动脉病引发间歇性跛行的 75 岁以上高龄患者, 推荐使用西洛他唑 50 ~100 mg 每日 2 次,可减轻症状、 增加步行距离。
(3)直接 FXa(Xa 因子)抑制剂:利伐沙班是高选择性直接抑制因子 Xa 的口服抗凝药。通过直接抑制因子 Xa 可以中断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 途径,抑制凝血酶的产生和血栓形成。 Ⅰ:直接 FXa 抑制剂(利伐沙班、阿哌沙班、依度沙班)可用于 75 岁以上患者心房颤动、深静脉血栓的抗凝治疗,应用前需进行血栓事件 和出血事件量化评分,评估风险获益比。
随着年龄增长,心房颤动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亚
洲人群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高于非亚洲人群。抗 凝治疗可能增加患者出血风险,因此在患者治疗前 和治疗过程中必须对出血风险进行评估,对于高龄 患者更应谨慎处理。目前有多种方法评估出血风险。 其中 HASBLED 评分系统最简单可靠,也是目前指 南普遍推荐的评分方法。0~2 分为低出血风险患 者,≥ 3 分提示出血高风险。评分包括以下因素 (各 1 分)
随着年龄增长,高龄患者的凝血因子水平(如纤维 蛋白原、凝血因子Ⅶ、凝血因子Ⅷ等)均有显著升 高,易形成血栓。此外,由于血管病理改变,其出
血风险增加。而高龄患者的肝肾功能衰退,也可导
致药物半衰期延长、蓄积增加。这些都使得高龄患 者的抗栓治疗成为临床工作中的重要难题。
1. 口服抗血小板药物
(1)阿司匹林(Aspirin)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合用可降低房颤病人的心血管意外风险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合用可降低房颤病人的心血管意外风险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合用可降低房颤病人的心血管意外风险佚名
【期刊名称】《药学进展》
【年(卷),期】2009(33)6
【摘要】在心律失常中,房颤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且易导致心血管意外的发生。

目前在临床用药指导方案中,维生素K拮抗剂(如华法林)被推荐用于降低房颤
病人的心血管意外发生率,但有些病人不能耐受华法林,且使用阿司匹林替代的效果并不理想。

在这种情况下,需找出更妥善的用药方案。

【总页数】2页(P287-28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3
【相关文献】
1.普伐他汀与阿司匹林合用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危险 [J], 王建国;刘桂英
2.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合并eGFR降低病人的药物敏感性分析 [J],
王茂林;祖磊;石世强
3.利伐沙班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动患者住
院时间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的影响分析 [J], 苏恩奇
4.氯吡格雷可降低ASC病人心血管事件 [J],
5.氯吡格雷、依贝沙坦预防房颤患者血管事件的试验(ACTIVE W)中氯吡格雷联合
阿司匹林与单用口服抗凝药治疗房颤的比较: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J], 吴晓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最新型抗凝药可以代替华法林

最新型抗凝药可以代替华法林

最新型抗凝药可以代替华法林随着老龄化的到来,心房颤动的发病率正在逐渐上升,而房颤是引起脑卒中最常见的因素,抗凝治疗是预防和减少脑卒中的有效手段,目前常用的抗凝药有维生素K拮抗剂和新型口服抗凝剂,维生素K拮抗剂应用时间较长,人们对它比较熟悉,代表药物华法林,在瓣膜性心房颤动的治疗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新型抗凝剂因为进入我国的时间较短,价格昂贵,从而限制了它的使用。

亚洲的一项统计数据表明,服用华法林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占31.9% ,抗血小板治疗占比25.8% ,新型抗凝药占25.5% ,而39.3%的患者未经过任何抗凝治疗,说明亚洲房颤患者服用抗凝剂的比例低,新型抗凝药的使用率低于华法林和阿司匹林。

改变抗凝剂应用观念—部分人对使用抗凝剂谈虎色变〃,源于华法林,有人把它比作〃灭鼠药-敌鼠钠盐",说一旦出血就会致命,事实上我们有可靠的监测手段,完全可以避免出血的发生,随着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的广泛应用,出血的发生已经很少了。

心房颤动患者容易发生血栓,而抗凝剂预防血栓的同时又有出血的风险,如何评估这两者之间的利弊?有没有可遵循的法则?2012年、2014年及2019年AHA心房颤动管理指南都推荐CHA2DS2・VASc评分:内容包括年龄65-74岁、女性、患有心力衰竭、高血压、糖尿病、血管性疾病者分数为1分;年龄》75岁、既往患过脑卒中、短暂脑缺血发作者分数为2分,该评分作为是否抗凝的标准被广泛应用,如果分数大于2分, 则应该口服抗凝药;1分需要权衡出血的风险、患者的意愿而决定是否抗凝,再根据疾病,经济条件,就医的方便程度等选择不同的抗凝药。

出血推荐HAS-BLED评分,内容包括:年龄>65岁1分、高血压1 分、肝肾功能异常各占1分、脑卒中1分、出血1分、国际标准化比值不稳定1分、滥用药物或酒精各占1分;1 ~2分之间,评估出血与血栓风险, 谨慎观察;大于3分者慎用抗凝。

华法林vs阿司匹林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华法林可使脑卒中的相对危险度降低64%,全因死亡率降低26%,研究显示华法林可明显降低非瓣膜性房颤卒中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长期口服华法林的心房颤动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抗血栓治疗专家共识》的解读

《长期口服华法林的心房颤动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抗血栓治疗专家共识》的解读
有 1 项研究 的少数亚 组患者接受 这种方 案治疗 。
20 0 6年 房颤治疗指 南 发表 2年 来 , 些 相关 研 一 究 相 继 发表 。最 近 , 自欧 洲 、 国 和亚 太 地 区的 来 美 l 0位专 家对近 年 来 发表 的 相关 研 究进 行 了 系统 回
顾 , 共 同提 } 并 n了专 家 共 识 ,0 8年 全 文 发 表 于 20 A n l o dcn n as f Meii e杂志 上 , 现将 其 主要 内容 作 一介
之一 , 慢性房颤 患者 面 临的一 个 重要 临 床 问题 是血
栓栓 塞性并发症 。血栓栓 塞性并发症 是严重 影响患
该专 家共识汇 总 了 1 2项相关 研究 , 2项多 中 除
心注册研 究 ( R C G A E和 C U A E) R S D 的后 续 分析 外 ,
多数 为小样本 的单 中心 回顾 性研究 。这些研究 都进
D I 1 . 9 9 ji n 1 0 -4 0 2 0 . 10 0 O :0 3 6 /.s . 0 75 1 . 0 9 0 . 1 s
作 者 单 位 :0 0 2天 津 医科 大 学 第 - N 院 一 i 科 , 津 心 脏 病 30 5 tl  ̄f 天 ,
学 研 究所
通讯作者: 广平 , 李 电子 信 箱 :_p 0 @ yho (I l g  ̄00 ao.3/ , 与 I R值 超过治 疗 范 围 且 N
无关 , 出血的相关 因素包括 年龄 、 既往 胃肠道疾病 病
史、 创伤 或术前应 用 了其 他抗 栓 药物 如肝 素 或血 小
板糖蛋 白 Ⅱb 1a /1 受体拈 抗 剂 。仅 3项研 究 报道 了 I

专家共 识 的具体 治疗方 案选择如下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司匹林不能替代华法林
药品文章排行榜
2014-08-17《生命时报》
我要评论(0)
核心提示:有患者认为阿司匹林、华法林都为抗凝药物,阿司匹林就能代替华法林的作用。

其实,华法林和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不同。

患者李先生问:我今年75岁,患房颤12年了,有卒中病史,没有糖尿病和高血压,请问可以长期坚持服用阿司匹林而不服用华法林吗?这两种药作用有什么不同?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药剂科主管药师魏娟娟答:房颤患者是否需要服用华法林,最好请临床医生仔细评估患者的血栓风险。

此患者年龄较大、患病时间长,为血栓风险高危患者,需要长期口服华法林以预防卒中。

很多患者闻华法林色变,担忧服后需要长期监测凝血功能,而且与华法林有相互作用的药物、食物较多。

据统计,我国房颤患者中规范使用华法林治疗并达标者不足10%。

但是房颤会带来严重的并发症血栓栓塞,其致死率、致残率以及复发率都非常高,因此需要规范华法林的治疗。

有患者认为阿司匹林、华法林都为抗凝药物,阿司匹林就能代替华法林的作用。

其实,华法林和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不同。

华法林为抗凝药,阿司匹林为抗血小板药,作用于机体不同的血液凝集系统。

有些疾病的血栓是由于血流速度减慢而形成的,这种凝血异常造成的血栓多见于静脉系统和心房,最典型的就是房颤和静脉血栓,这时候需要使用华法林。

而有些疾病的血栓是以血小板聚集为主,多发生于动脉系统,典型的就是冠心病,这时候就需要使用阿司匹林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

因此,不能擅自用阿司匹林代替华法林,建议根据医生的指导选药。

华法林治疗房颤好于阿司匹林?
全网发布:2012-11-04 18:14 发表者:王新华1652人已访问
由于在房颤预防脑中风的治疗中,华法林的疗效很不错,远远超过阿司匹林,从上世纪80年代到如今,华法林在房颤预防脑中风方面的临床研究相当之多,全部取得了阳性结果,不像阿司匹林,结果有阴有阳,
大家有分歧。

目前大家的共识是,华法林使房颤病人中风的相对危险降低68%,远远超过阿司匹林的20%左右,如此显著的疗效,目前指南推荐对于中风危险程度为高度的病人。

应该毫不犹豫使用华法林,是绝对适应症,而中度危险的病人,建议使用华法林或者阿司匹林,华法林仍然是首选,阿司匹林仅仅在低危人群中被列为首选。

归纳一句话,就是房颤中风可能性越大的病人就越应该使用华法林,获得的益处也越大。

但是专家提醒到:万事万物均有利有弊,华法林的长处同样也是它的软肋,为什么华法林能够如此显著的降低缺血性脑中风呢,那是因为它使人体的血液变得非常不容易凝固,例如一个正常的人出血后几分钟就会凝固,那么服用了它,可能十几分钟都凝固不了,这就使得房颤病人的心房中不容易形成血栓,自然脑中风就明显减少。

但是同时这样就导致了出血风险就明显增高了,小的,体表的出血那还没什么,例如鼻出血,牙龈出血,皮下出血等,没什么影响,局部处理一下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是身体深部的出血那就麻烦了,最常见的就是胃出血,肠出血,最危险的呢,就是脑出血,那可能是致命的。

那么服用华法林要注意些什么?
首先房颤患者要告诉医生,自己是否有出血的高危因素,如果你有以下这些情况,请记得告诉医生,例如以前有出血病史,例如胃出血,肠出血,脑出血,大咯血等这样的情况,第二就是有没有胃肠道疾病,例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第三就是有没有肝功能,肾功能损害,例如以前是否有过乙型肝炎等等的情况。

这些对于医生的治疗方案选择很重要。

如果医生认为你可以考虑服用华法林,已经开始服用了,那就要配合医生定期抽血检查,不要有对抗和厌烦情绪,
还有就是食物的影响,一般来说,如果你的饮食习惯没有大的改变,那是没有什么影响的,主要是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的影响,如果短时间服用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例如胡萝卜等,那就可能导致华法林抗凝作用下降,需要临时短时间加大剂量。

分享到
发表于:2012-11-04 17:03
我要与王新华大夫通电话我要咨询王新华大夫
姚新太冠县粱堂医院2010-03-11 11:10投诉
建议:正常心律起源于窦房结,频率60次~100次/min(成人),比较规则。

窦房结冲动经正常房室传导系统顺序激动心房和心室,传导时间恒定(成人0.12~1.21秒);冲动经束支及其分支以及浦肯野纤维到达心室肌的传导时间也恒定(<0.10秒)。

心律失常指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与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等任一项异常。

“心律紊乱”或“心律不齐”等词的含义偏重于表示节律的失常,心律失常既包括节律又包括频率的异常,更为确切和恰当。

心房纤颤简称“房颤”是一种很常见的心律失常,仅次于早搏而居第二位,房颤是心肌丧失了正常有规律的舒缩活动,而代之以快速而不协调的微弱的蠕动,致使心房失去了正常的有效收缩,房颤持
续三周以上为持续性房颤。

房颤按时间划分,房颤分为急性房颤和慢性房颤,慢性房颤又分为阵发性、持续性和永久性房颤,房颤是增加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

房颤可以是阵发性的,也就是可以自行终止,如果发作后不能自行终止,但可以经治疗后终止,那就是持续性房颤,如果经治疗后也不能终止,就属于永久性房颤。

[2]
有用(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