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传记读书笔记

合集下载

钢铁斯大林章节读后感

钢铁斯大林章节读后感

钢铁斯大林章节读后感读完关于斯大林的这个章节,就像是经历了一场震撼的历史风暴,那感觉就像是被卷入了一场超级大片,只不过这是真实发生过的历史,可比电影要来得更加复杂和惊心动魄。

斯大林,这人就像他名字里的“钢铁”一样,硬气得很。

在那个动荡不安、风云变幻的时代里,他就像一个掌舵者,把苏联这艘大船开得是又稳又猛。

你想啊,当时的苏联面临着内忧外患,国内建设一穷二白,外面又有各种势力虎视眈眈。

可斯大林呢,他一点都不含糊,直接就开启了各种大计划。

斯大林搞的那些五年计划,就像是给苏联这台大机器装上了超级引擎。

工厂就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烟囱呼呼地冒烟,机器轰隆隆地响。

以前苏联很多东西都得靠进口,在他的领导下,慢慢啥都能自己造了。

从拖拉机到坦克,感觉就像变魔术一样。

这要是搁在现在,就像是一个创业公司,从啥都没有一下子发展成了行业巨头。

不过呢,斯大林也不是完美的,就像我们生活中的人,都有自己的小毛病。

他有时候可能太强硬了,在政策推行上有点不讲情面。

但你又得这么想,在那种紧急时刻,就像在战场上打仗一样,可能真的容不得太多犹豫和温情脉脉。

如果当时斯大林不这么铁腕,苏联说不定早就被那些困难给吞没了。

这个章节还让我感受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力量。

斯大林一声令下,全苏联的人民都像打了鸡血一样,投入到建设当中。

不管是在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还是在繁华一点的城市,男女老少都在为国家的发展努力。

那时候的人们,可能没有现在这么多花花肠子,就一个想法:把国家建设好。

这种凝聚力,真的是太强大了,感觉就像一群超级英雄团结起来对抗邪恶势力一样。

总的来说,这个章节让我对斯大林有了新的认识。

他就像一把双刃剑,在苏联的历史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

他的故事让我明白,在一个国家面临巨大挑战的时候,需要有坚定的领导者,需要有勇往直前的决心,当然也需要不断地在发展中去修正一些东西。

这就好比我们自己的生活,在朝着目标前进的路上,可能会有点莽撞,会犯点错误,但只要大方向没错,坚持下去,总会创造出点了不起的东西。

斯大林传记读书笔记

斯大林传记读书笔记

斯大林传记读书笔记斯大林传记读书笔记这部书上下两卷很厚重,每天下班后看一些,终于看完了。

应该说,斯大林的一生是传奇的。

一个生在农村、酒鬼鞋匠的儿子,幸运的是得到了洗衣工、裁缝、佣人,什么都干的母亲的关爱,能够从教堂小学到神学院毕业,原本要从事牧师的斯大林,却从格鲁吉亚到俄罗斯投身革命,历经多次流放,从列宁的追随者到列宁的左膀右臂,到最后成为列宁担心成为独裁者的接班人。

千疮百孔的沙皇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已是强弩之末,列宁等人领导的共产党起义大军又给了沙皇致命的最后一击,沙皇耗尽了最后的实力而怦然倒塌。

苏联共产党人在快速崛起的同时也面临国内白军的进攻和国际上协约国英法等国的围堵和进攻,苏共在战争中成长起来。

斯大林的政治手腕日渐老练,党内的竞争对手托洛茨基、布哈林等渐渐败去,斯大林的地位日益牢固成为了独裁者。

斯大林性格坚毅、善于思想政治工作、有高超的政治理论思想及杰出的文字功底,这些造就了他的成功。

同时,斯大林又冷酷无情,为了权利争斗老谋深算,某些政策又极左和残酷,造成的死亡人数众多,使得他在死后得到世人的评价也褒贬各半,永远是一个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

20年代发起的工业化革命及农村集体化导致农民饿死几百万,富农基本被消灭,另外在党政军发起多次清洗,太多的人被抓捕、甚至枪杀。

另一方面,苏联工业化的成功保障了国防实力大大增强,某种程度上保障了二战中对德国入侵的胜利,这对苏联民族和国家是意义重大的。

个人认为斯大林的功不能抵过,不能认为他三分过、七分功,首先他改变了最初党内原本还有的民主,大权独揽,把苏共引向了政治深渊。

另外直接、间接导致苏联人死亡人数巨大,不亚于一场战争,乃人间惨剧,此乃人祸!给斯大林一个称谓:独裁者是合适的定论。

斯大林传记读书笔记斯大林在1903到1917年之间被流放四次,在十月革命之前他有七年时间是在流放地度过,而不在流放地时候他的主要工作就是组织罢工并通过报纸进行马克思主义宣传,在这段时间斯大林总体上是与列宁处在同一条路线上的,也真因为如何,斯大林的地位在这段时间获得了决定性的提高。

《毛泽东与斯大林》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

《毛泽东与斯大林》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

第14章 毛泽东坚持独立自主, 顶住了大国...
第15章 赫鲁晓夫反斯大林, 毛泽东坚持“...
第16章 附录
第17章 后记
感谢观看




第12章 斯大林重视
012 中国经验,建议出版 毛...
目录
013 第13章 毛泽东送儿 上前线,斯大林赠枪 想...
第14章 毛泽东坚持
014 独立自主,顶住了大 国...
第15章 赫鲁晓夫反
015 斯大林,毛泽东坚持 “...
016 第16章 附录
017 第17章 后记
这是一部有丰富内容的好书,是一部可读性很强的教科书。毛泽东和斯大林,是众所周知的两位伟大人 物,是中国和苏联一代革命人民的领袖。我与毛泽东和斯大林都见过面,谈过话,有过接触,并在他们指导下做 过一些工作。后来,党组织分配我任毛泽东的俄文翻译,先后在毛泽东身边工作了十七年。1948年,斯大林派米 高扬秘密访华,和毛泽东会谈,我任翻译。1949年,毛泽东派刘少奇访苏,和斯大林会谈,我仍任翻译。1949 年12月至1950年春,毛泽东、周恩来访苏和斯大林及苏联领导人会谈,我仍然任翻译。从我了解的情况来看, 《毛泽东与斯大林》这部书编得基本上是真实的,实事求是的。
第1章 推荐序
第2章 两伟人亲切会面,留下 了层层悬念
第3章 毛泽东苦探索发现真理, 斯大林怀疑...
第4章 斯大林祝贺毛泽东,虽 尊重但称毛“...
第5章 斯大林庆祝七十大寿, 毛泽东赞“导...
第6章 斯大林拜会毛泽东,基 本观点一比自...
第7章 斯大林知错能改,毛泽 东内外有别
《毛泽东与斯大林》
最新版读书笔记,下载可以直接修改
思维导图PPT模板

斯大林传阅读报告

斯大林传阅读报告

斯大林传阅读报告刚刚进入了研究社阶段的初期,因为还没有正式进入学习轨道,日常的空闲时间里我在图书馆阅读了《斯大林传》,对这名一手将苏联从贫穷带到辉煌的伟人有了更深的认识。

首先,斯大林身残意坚。

或许我说的有些过分,但以一个正常人的身体来考量的话,斯大林的确算是残缺的。

他不幸的童年,父亲经常酗酒,家暴时有发生。

6岁的时候一次天花差点要了他的命。

他很坚强,在母亲的鼓励及呵护下,他活了过来,但同时也留下了痊愈后的斑痕。

祸不单行,他在少年时代有一次被急速的马车撞到,左胳膊和双腿受伤,但康复后给他留下了永久的残缺--左臂肌肉萎缩,缺乏灵活性。

即使如此,他还是在母亲的期待中成长,坚强地活着,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走上政治的巅峰。

其次,斯大林具有争议性。

一方面,他在政治上很有作为。

另一方面,他迫害同志,实行高压政治。

政治上,他励精图治。

在列宁时代,他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地做事,也被沙皇放逐到西伯利亚几次,依然毫无放弃,继续为革命呕心沥血。

他迫害同志,实行高压政治,计划指令性经济,农业集体化。

最后,斯大林的遗憾。

这一点,我深感痛惜。

斯大林死后,留下的是一个强大的苏联--世界二号经济强国、重工业、军事工业发达,仅次于美国,还有一个一党专政的稳定政权。

可是,后斯大林时代的赫鲁晓夫却全盘否定了斯大林的政治遗产。

固然,斯大林残暴不已,斯大林时代经济发展严重失衡,农业、轻工业畸形发展。

但是,他的功绩也应当得到肯定。

在我看来,赫鲁晓夫及其继任者都不能妥善处理斯大林留下的强大但发展失衡的苏联,最终让苏联陷入死胡同。

读完整篇斯大林传,我认为斯大林的功绩是胜于所犯的错误的,并且对于我国日后的建设也有着相当重要的借鉴意义。

《斯大林转传》读后感

《斯大林转传》读后感

《斯大林转传》读后感第一篇:《斯大林转传》读后感读《斯大林传》有感--从历史的角度解读钢铁的人的功过当我读完《斯大林传》的最后一页,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一位将国家从平穷和软弱中解放出来的领袖。

在入土之后,没有得到人民的尊敬,反而备受诟病。

有人说他是英雄,统帅;也有人说他是刽子手,屠夫。

在读完整本书后,我有了自己的看法。

斯大林,原名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朱加什维利,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以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并称当时世界三巨头。

他早年出生于富裕家庭,进如学校时也是名列前茅;后来家道中落,怀着一腔热血的他参加了反对沙皇统治的革命团体,并逐渐成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虽然人生中数次被捕,被流放,但是他的心中没有失去对光明和正义的渴望。

1912年,他在列宁同志的指示下创建了《真理报》。

1913年他在发表《马克思主义与民族问题》时首次使用了笔名斯大林(以为钢铁的人)。

俄国二月革命后,斯大林因为支持列宁而遭到临时政府的通缉。

十月革命后,斯大林通过各种政治手段,先后和军人集团,布尔什维克党中的激进分子达成统一战线,在列宁逝世后,逐步掌握了大权,成为苏维埃第一书记。

从此开始了自己备受后人争议的政治生涯。

一.备受斥责的重工轻农方针,国内改革期间的激进和铁腕的政治家。

斯大林掌权后宣布实行集体农庄制度,这一制度是基于当时苏联出现的粮荒出台的。

斯大林认为是少数人大量囤积粮食,才使得苏联出现粮荒。

于是他提出消灭“富农”的口号,在全国范围内建立集体农庄。

农民对此坚决反对,于是苏联各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和反叛,苏联当局只能派遣正规军镇压“反革命”。

与此同时,斯大林利用个人崇拜和列宁格勒州委书记被刺杀一事对党内的老布尔什维克进行了无情的清洗。

后来大清洗范围不断扩大至军队。

军队5位开国元帅中,有3位被处决。

上万名基层指战员被枪决或流放。

斯大林传读后感

斯大林传读后感

斯大林传读后感《斯大林传》是一部关于20世纪苏联领袖约瑟夫·斯大林的传记,作者是英国历史学家斯蒂芬·科特金。

这本书详细地介绍了斯大林的一生,包括他的成长经历、政治生涯以及对苏联和世界历史的影响。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斯大林这位历史人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他的一生和政治理念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首先,斯大林的成长经历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他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从小就经历了很多困苦和挫折。

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华,逐渐获得了政治权力。

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一个人的成长和命运并不是完全由出生和环境所决定的,更重要的是个人的努力和意志。

斯大林的成长经历告诉我,只要有足够的毅力和勇气,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其次,斯大林的政治生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在苏联的领导地位,不仅改变了整个国家的命运,也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通过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和决策,使苏联成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然而,与此同时,他也采取了一些残酷的手段,对政敌和异见者进行了镇压和清洗。

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一个政治领袖的权力是如何可以被滥用,以及这种滥用权力所带来的后果。

斯大林的政治生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警示,让我意识到权力是一把双刃剑,需要谨慎使用。

最后,斯大林对苏联和世界历史的影响让我深思。

他的政治理念和决策,不仅影响了苏联国家的发展,也对整个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在二战期间的领导和决策,对世界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他的一些政治决策,虽然在当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给苏联和世界带来了很多不良的影响。

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一个政治领袖的决策是如何可以影响整个国家和世界的命运,以及这种影响是如何需要历史的长远眼光来评判的。

通过阅读《斯大林传》,我对斯大林这位历史人物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对他的一生和政治理念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这本书不仅让我对斯大林的成长经历、政治生涯和影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对整个20世纪苏联和世界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斯大林全集读后感1500字

斯大林全集读后感1500字

斯大林全集读后感1500字在他的笔下,斯大林其人智力一直远逊于他的意志力。

碰到错综复杂的情况需要做某些新的考虑时,他宁愿等待时机,保持冷静,或者退却。

凡是有必要在思想和政治机构之间做出抉择的时候,他总是倾向于选择机构。

他的经验主义经常迫使他选择抵抗力最小的道路。

这就说明,这个目光短浅的革命家为什么在历史上一切伟大的转折点总是采取机会主义的立场,这种立场使他和孟什维克极为接近,有时比孟什维克更右。

与此同时,在解决他已经熟悉的问题时,他总是倾向于赞成采取最坚决的行动。

照他看来,在一切情况下,组织得很好的暴力是达到目标的最迅速的捷径…在战略上,他是一个机会主义者;在战术上,他是一个革命家。

他是一种玩弄炸弹的机会主义者。

在描写斯大林性格时,托洛茨基更是丝毫不留情面:从年纪很轻的时候起他就一直追求驾驭别人的权利,认为大多数人都比他软弱。

然而他既不比别人聪明,也不比别人受的教育多,也不比别人更善于辞令:他不具备任何引人同情的属性。

但是,他在顽强冷酷方面超过别人,具有比别人丰富的切合实际的常识。

他不受感情冲动的影响;相反地,他懂得如何使冲动的感情服从自己的打算。

这个特点在他还是一个学童的时候就已经表现出来。

这些似乎还不够:和智力方面趣味较高的人在一起是使斯大林苦恼的。

在列宁时期的政治局里,他几乎总是沉默寡言、阴郁焦躁的坐着。

相反地,在和智力鲁钝、丝毫不受任何思想倾向约束的人在一起的时候,他就比较善于交际,比较平心静气,也比较近人情。

列宁惯于说:我们最好把斯大林派到那儿去吧,他懂得怎样和这类人讲话。

辛辣、尖锐,淋漓尽致的表达功力,带来的岂止是无与伦比快感。

与其说这部斯大林评传是对斯大林本性的最严苛的剖析,倒不如说这是一个政治家、苏联红军创始人、十月革命领导者、对苏联革命史以托派掌门人的有色眼镜对此段历史的一个最完整的记述。

这是一部全面肢解斯大林的著作,传记本身本无客观可言,托洛茨基通过第一手资料对斯大林做出的价值评判虽多有偏颇,但笔下的斯大林非斯大林莫属。

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的传记,讲生平、事迹故事感受

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的传记,讲生平、事迹故事感受

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的传记,讲生平、事迹故事感受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的传记,讲生平、事迹故事感受:一是传记让我懂得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基本规律;二是通过不同时代杰出人物之间的对比和相互联系来把握他们在那个特定时期所做的贡献。

传记是最好的教科书,它给我们提供了榜样和范例,使我们可以从中获取精神力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阅读各种形式的传记也有利于学习其他文化知识。

由此可见,读一部传记实际上就是向伟人或成功者学习,即学会怎么做人,怎么做事情。

通过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的传记,讲述了这些经典作家艰苦奋斗的光辉业绩及高尚品德,在我心灵上产生巨大震撼与激励作用,深刻认识到现在我国为什么能够安居乐业、繁荣昌盛,而又能幸福地工作和学习着。

因为像我们这样出身寒门子弟并且没有背景关系的学生必须努力拼搏才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从小我就听爷爷奶奶讲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如何勤俭节约、自强不息、敢于吃苦耐劳的先进事迹。

通过对爷爷奶奶口中这些具体的故事的认真阅读,我明白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句话的含意,深切理解了当年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建设新中国的崇高目标,也更加坚信了党和政府的英明决策。

在漫长岁月里,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书写了彪炳千秋的历史功勋,赢得了中国各族人民衷心爱戴和坚定支持。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我深深体会到,在当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征程中,我们青少年是充满希望和挑战的群体。

同时肩负重任,责无旁贷。

尽管我们没有显赫的地位和丰厚的财富,但是我们一样拥有幸福快乐的童年,同样享受着现代文明带来的便捷与舒适,也拥有健康成长的权利和空间。

回顾历史,看着爷爷奶奶朴素的言语和纯朴的笑脸,我顿悟了“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句名言的真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斯大林传记读书笔记
斯大林传记读书笔记这部书上下两卷很厚重,每天下班后看一些,终于看完了。

应该说,斯大林的一生是传奇的。

一个生在农村、酒鬼鞋匠的儿子,幸运的是得到了洗衣工、裁缝、佣人,什么都干的母亲的关爱,能够从教堂小学到神学院毕业,原本要从事牧师的斯大林,却从格鲁吉亚到俄罗斯投身革命,历经多次流放,从列宁的追随者到列宁的左膀右臂,到最后成为列宁担心成为独裁者的接班人。

千疮百孔的沙皇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已是强弩之末,列宁等人领导的共产党起义大军又给了沙皇致命的最后一击,沙皇耗尽了最后的实力而怦然倒塌。

苏联共产党人在快速崛起的同时也面临国内白军的进攻和国际上协约国英法等国的围堵和进攻,苏共在战争中成长起来。

斯大林的政治手腕日渐老练,党内的竞争对手托洛茨基、布哈林等渐渐败去,斯大林的地位日益牢固成为了独裁者。

斯大林性格坚毅、善于思想政治工作、有高超的政治理论思想及杰出的文字功底,这些造就了他的成功。

同时,斯大林又冷酷无情,为了权利争斗老谋深算,某些政策又极左和残酷,造成的死亡人数众多,使得他在死后得到世人的评价也褒贬各半,永远是一个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

20年代发起的工业化革命及
农村集体化导致农民饿死几百万,富农基本被消灭,另外在党政军发起多次清洗,太多的人被抓捕、甚至枪杀。

另一方面,苏联工业化的成功保障了国防实力大大增强,某种程度上保障了二战中对德国入侵的胜利,这对苏联民族和国家是意义重大的。

个人认为斯大林的功不能抵过,不能认为他三分过、七分功,首先他改变了最初党内原本还有的民主,大权独揽,把苏共引向了政治深渊。

另外直接、间接导致苏联人死亡人数巨大,不亚于一场战争,乃人间惨剧,此乃人祸!给斯大林一个称谓:独裁者是合适的定论。

斯大林传记读书笔记斯大林在1903到1917年之间被流放四次,在十月革命之前他有七年时间是在流放地度过,而不在流放地时候他的主要工作就是组织罢工并通过报纸进行马克思主义宣传,在这段时间斯大林总体上是与列宁处在同一条路线上的,也真因为如何,斯大林的地位在这段时间获得了决定性的提高。

除去斯大林的主要工作,这段时间在党内的一个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孟什维克和布尔什维克的决裂,列宁从最初的劣势逐步取得了胜利。

关于斯大林的流放。

第一次是1903年被流放到西伯利亚,第二次是1909年被放逐到索里维切克茨克,第三次是1910年再次被流放到索里维切克茨克,第四次是1913年到1917年期间被流放到接近北极的西伯利亚。

除去第四次流放
前三次流放中斯大林的主要工作还是在阅读、辩论和继续出版文章中渡过,虽然斯大林本身缺乏列宁和托洛茨基式的雄辩和理论才华,但是斯大林拥有的不屈不挠的意志力和忠诚使他得到列宁的极大地赏识,斯大林的主要的宣传内容也就是对列宁文章的翻译和复述。

第四次流放是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并且是在一个边远的与世界隔绝的地区。

而斯大林拥有的意志力和好怀疑的个性也在监狱中进一步磨砺和体现。

关于斯大林在高加索的主要的工作。

在这段时期,斯大林的活动地区在高加索,主要集中在巴索和巴库地区,特别是巴库地区。

主要的工作包括三项,其一是作为《斗争报》的编辑宣传列宁主义;其二是作为党的领导至少参与领导了1900-1906期间革命高潮中的石油工人的罢工运动和后期的工人运动;其三是创刊有名的《真理报》,并间接领导了宝受争议的战斗队的活动。

在党的路线上,斯大林虽然不是每时每刻都与列宁在同一条战线上,但是在绝大多数的时候斯大林是与列宁在同一条路线上的,这样是1912年得到列宁的赏识,成为中央委员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在石油工人的罢工运动中斯大林至少是扮演的组织者的角色,即使在整个罢工的方向和方式上没有绝对的主导权。

而利用党的战斗小分队抢劫以获得党的活动经费这个事情是哪个,斯大林是一个主要的领导者,并且这种方式也得到了列宁的默许,虽然这种方式为大多数的孟什维克所不满。

关于孟什维克和布尔什维克的决裂。

这两个派系的主要不同点在于,孟什维克人为需要团结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人士,以推翻沙皇为目的,可以接受君主立宪,可以让出领导权给资产阶级,只要能够实现最终的目标。

而布尔什维克更为激进,认为只有在无产阶级或者工人的领导下进行革命,推翻沙皇的统治才能真正解决问题,任何形式的妥协都不可取,也将会葬送革命。

列宁是布尔什维克的主要领导人,而孟什维克没有一个卓越的领导者,虽然有一段时间托洛茨基是它的代理人,但是很快托洛茨基就单独建立一条中间的路线。

列宁最终将一团和气的妥协带向党的决裂。

我想在整个这段时间中有几个主要的问题值得思考:其一在孟什维克和布尔什维克的整个路线选择的斗争中哪一条是有效地道路;其二在革命中斯大林依靠什么脱颖而出。

对于第一个问题,历史在1917年似乎给出了一个答案,列宁领导布尔什维克建立了苏联,但是历史也同样展示了20世纪30年代斯大林残酷的大清洗,展示了二战的辉煌也展示了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批判,最终在戈尔巴乔夫手中党失去了整个国家。

这是一个历史的轮回,现在我们回过头去面对这段历史,激进的运动包括法国大革命,包括苏联也包括我国的革命都在一定时间内取得了胜利,但是最终都面对了残酷的党内清洗,罗伯斯庇尔的断头台,斯大林的古格拉群岛都展示了革命带来的集权和不可避免的流血内斗,集权最
终还是走向下一个轮回,而早期的修正主义者,比如民主主义的伯恩斯坦,英国式的渐渐改革都取得了平稳的过渡。

所以一个长期的警示就是,革命在大多数情况下带来集权和流血,革命不仅仅斗争它的对象,也吞啮它的儿子,法国的雅格宾派,俄国的布尔什维克,德国的法西斯无意不经过类似的阶段,而一个成功的民主改革必定是渐进的并且是伴随多数人的妥协。

第二个问题,在残酷的革命斗争中斯大林脱颖而出的两个主要的原因,其一是斯大林对列宁路线的忠诚,其二是斯大林表现出来的组织才能和实干才能,虽然斯大林没有列宁和托洛茨基式的雄辩、文采和广博的知识,但是斯大林从监狱中磨砺的坚韧、多疑和坚定地性格使他最终走上的党的领导岗位,并且在以后的岁月中给党,国家和他的战友们带来了灾难和辉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