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传染病学牛羊课件)蓝舌病

合集下载

羊蓝舌病的症状与防治

羊蓝舌病的症状与防治

$number {01}羊蓝舌病的症状与防治日期:汇报人:目录•羊蓝舌病概述•羊蓝舌病的症状•羊蓝舌病的诊断•羊蓝舌病的防治•羊蓝舌病的注意事项•羊蓝舌病案例分析01羊蓝舌病概述羊蓝舌病是一种由蓝舌病病毒引起的反刍动物传染病。

定义病羊发热、流涎、口腔和鼻腔黏膜糜烂、溃疡,以及在舌、唇和蹄部形成水疱和溃疡。

症状定义和症状123传播途径污染环境病毒可在污染的环境中存活,通过污染饲料和水源传播。

直接接触健康羊与病羊直接接触可感染蓝舌病病毒。

媒介昆虫媒介昆虫如库蠓和蚋叮咬病羊后再叮咬健康羊,可传播病毒。

病程通常持续10-14天,但可能长达30天。

死亡率取决于病毒毒力和环境条件,轻症病例可自愈,重症病例的死亡率较高。

病程和死亡率死亡率病程02羊蓝舌病的症状精神不振羊只早期患蓝舌病时,会出现精神不振的情况,变得嗜睡、倦怠。

食欲减退羊只的食欲会明显下降,对食物的兴趣减弱,甚至完全拒食。

轻度发热蓝舌病早期,羊只的体温会有轻度升高,达到39.5-40.5℃。

中期阶段,羊只的口腔会出现病变,舌头、唇部、齿龈等部位出现红肿、糜烂、溃疡等症状。

口腔病变呼吸道症状消化系统症状中期阶段,羊只可能会出现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呼吸困难等。

中期阶段,羊只的消化系统也会受到影响,出现如腹泻、腹痛等症状。

030201到了后期阶段,由于食欲减退和营养吸收障碍,羊只会变得严重消瘦。

严重消瘦部分羊只在后期会出现皮肤病变,出现红斑、皮疹等症状。

皮肤病变极少数羊只可能会出现神经症状,如共济失调、后肢麻痹等。

神经症状03羊蓝舌病的诊断发热患羊通常体温升高,可达40.5℃-41.5℃。

口腔病变舌、唇和口黏膜糜烂或溃疡,口流黏液。

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咳嗽、呼吸困难,食欲不振,腹泻或便秘。

神经症状个别的病羊出现神经症状,表现运动失调,步态不稳。

临床诊断实验室诊断采集病羊的血液、口鼻分泌物、水疱皮以及死亡动物的脏器进行病原学诊断。

血清学诊断采集病羊的血清进行蓝舌病病毒的抗体检测。

牛蓝舌病的诊断和防治

牛蓝舌病的诊断和防治

一旦鸡只呼吸道受到应激,粘膜受到损伤,极易诱发禽流感和鸡瘟等疾病。

在夏季也必须重视通风降温工作,因为温度较高的情况下,鸡群会发生张口喘气症状,长期下来就会对呼吸道黏膜造成损伤,也容易继发感染禽流感和鸡瘟。

并且通风不良的情况下,鸡舍空气污浊,给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和入侵提供便利条件,在发生禽流感和鸡瘟比较普遍的鸡群,往往生活环境条件较差。

所以加强环境管理也是有效防控这些病毒性疾病的方案之一。

2.4 提高营养水平 根据鸡群不同生长阶段对营养的需求,配置营养全价的饲料,并且制定合理的饲喂程序,定时定量饲喂蛋鸡,确保机体营养充足且平衡。

这样不仅能够保证蛋鸡生长发育良好,还可以提高鸡群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进而减少蛋鸡感染鸡瘟和禽流感的风险。

3 治疗方法由于这两种疾病均属于病毒性疾病,目前没有特效药物进行救治。

根据政府部门要求的疫病防控制定,当蛋鸡发生鸡瘟和禽流感疾病后需要进行隔离和捕杀,并且将病死鸡只进行无害化处理,对于受到威胁的鸡群需要紧急接种疫苗。

对于慢性发病鸡群需要在饲料中添加板蓝根、双黄连等中草药来抑制病毒复制,同时添加广谱抗生素来防止鸡群继发感染其它病菌,在饮水中添加维生素和黄芪多糖,来提高机体免疫力,达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4 结语总之,在蛋鸡生产中,如果管理不当会受到鸡瘟和禽流感的困扰,给鸡群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等带来严重影响,并且降低养鸡场的经济效益。

所以在日常生产中需要做好隔离消毒工作,切断疾病传播途径,减少鸡群感染鸡瘟和禽流感的风险。

科学免疫接种疫苗,提高蛋鸡自身抗体水平,增强抵御外界野毒的能力。

同时加强饲养管理,改善鸡群生活环境条件,增强蛋鸡免疫力和抗病能力,保证鸡群处于健康状况。

参考文献:[1]郑丽敏,马会云.规模鸡场禽流感、新城疫防控[J].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 2020(16): 170-171.[2]张巍.禽流感与鸡新城疫的鉴别诊断及防治对策[J]. 当代畜禽养殖业,2018(01): 14-15.[3]于广文.鸡新城疫与鸡禽流感的鉴别诊断及防治措施分析[J]. 吉林畜牧兽医,2017, 38(06): 39+43.[4]靳才勇.鸡新城疫与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鉴别诊断与防治[J]. 现代农业科技,2017(01): 244.段志国/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索博日嘎镇综合保障和技术推广中心 025150摘 要:下,我国内蒙古地区的畜牧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在牲畜疫病诊断和防治方面,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效。

牛羊主要传染病

牛羊主要传染病

牛羊主要传染病主要内容:主要讲述了气肿疽、副结核病、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牛恶性卡他热、牛流行热、牛白血病、蓝舌病、羊口疮、羊梭菌性疾病等病的简介、病的发生、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防制和公共卫生等内容。

自学内容:气肿疽、无浆体病和水牛热。

基本要求:l、掌握各个反刍动物的传染病的病性特点;2、掌握各个反刍动物的传染病的流行特点;3、掌握各个反刍动物的传染病的症状和病变;4、掌握各个反刍动物的传染病简要的实验室诊断方法;5、掌握各个反刍动物的传染病的针对性的防制措施;6、掌握各个反刍动物的传染病的鉴别诊断。

重点、难点:重点按每个反刍动物的传染病分述,难点为相似症状和病变的反刍动物传染病的鉴别诊断。

教学学时:5学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室。

第一节副结核病(1学时)重点:1、副结核病的症状和病变;2、副结核病的防制要点。

一、简介副结核也称副结核性肠炎,是由副结核分支杆菌引起牛的一种慢性传染病。

以顽固性腹泻和逐渐消瘦,剖检可见肠粘膜增厚并形成皱褶为特征。

本病已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国,特别是奶牛饲养规模较大,数量较多的一些国家均有发生。

我国一些省、市、区的种牛场、牧场、奶牛场均有本病发生,有日益增多的趋势,严重危害养牛事业的发展。

二、病的发生1.病原副结核分支杆菌属于分枝杆菌属,为革兰氏染色阳性小杆菌,需氧,不形成芽孢,无荚膜和鞭毛。

具抗酸染色的特性,与结核杆菌相似。

在组织和粪便中多排列成团或成丛。

本菌对外界环境和消毒药有中等抵抗力。

粪便内生存125~246d,泥土中可存活11个月,乳中可存活10个月,2%石炭酸溶液2h、5%福尔马林溶液5min、5%氢氧化钠溶液2h可将其杀死。

对青霉素有高度抵抗力。

2.易感动物本病主要引起牛(尤其是乳牛)发病,幼年牛最易感。

其次是羊和猪,骆驼、马、驴、鹿等动物也可发病。

3.传染源主要是病牛和带菌牛。

副结核分支杆菌主要存在于肠粘膜和肠系膜淋巴结、粪、尿和乳液中,可大量的排出体外,可以长时间在环境中存活。

《牛羊传染病》课件2

《牛羊传染病》课件2

羊痘
总结词
接触传染、皮肤丘疹、呼吸道症状
详细描述
羊痘是由羊痘病毒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皮肤损伤和呼吸道传播 。病羊出现皮肤丘疹、发热、呼吸道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口蹄疫
总结词
高度传染性、水疱性病变
详细描述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动物传染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和消化道传播。病畜口腔、蹄部出现水疱性病 变,高热、食欲不振等症状,但恢复后产生免疫力。
诊断方法
采集病牛血清进行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 试验,同时进行细菌分离培养。
治疗效果
经过一个月的治疗,病牛康复,未再出现异 常症状。
某地区牛瘟的预防措施
地区概况
某地区养牛业发达,但近年来牛瘟时有发生,给养殖户带来巨大 损失。
预防措施
加强检疫和疫苗接种,建立疫情报告制度,对病死畜进行无害化处 理,加强饲养管理和消毒。
《牛羊传染病》ppt课 件
目录
• 牛羊传染病概述 • 常见牛羊传染病 • 牛羊传染病的症状与诊断 • 牛羊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 案例分析
01
牛羊传染病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牛羊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侵入 牛羊体内,经过一定潜伏期,表 现出的一组具有共同发病特 Nhomakorabea的 过程。
特点
具有流行性、传染性、地方性、 季节性、周期性等特点,对牛羊 养殖业危害极大。
实施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该地区牛瘟发病率明显降低,养殖户的经济 效益得到提高。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3
牛羊传染病的症状与诊 断
症状识别
01
02
03
04
发热

动物检疫学——蓝舌病

动物检疫学——蓝舌病

3、病毒分离 细胞培养 • 将红细胞裂解液或接毒培养后的鸡胚悬液 接种细胞单层(适宜的细胞为Veromagu和BHK-21细胞系,也可用MVPK 细胞系),37℃培养10d,每天观察CPE。 如无细胞病变,再盲传1-2代,一般都能 检出。
鸡胚接种 • 取10-12日龄鸡胚,静脉内接种红细胞裂解液 0.1ml,33-34℃培养7d,48h前死亡者弃 去,收集3-7d死亡并有水肿和出血病变的鸡 胚。如鸡胚不死可认为没有病毒存在。
蓝 舌

冠状带和蹄部出血
2、病理变化
本病的特征性病理变化是口腔糜烂和有深红
色区,舌、齿龈、硬腭、颊粘膜、唇水肿。 除口腔病变外,病畜皮肤、粘膜出血、水肿, 上皮脱落,引起溃疡和坏死。 皮下组织广泛充血及胶冻样浸润,肌肉出血, 肌纤维变性,有时肌间有浆液和胶冻样浸润。
心肌、心内外膜、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道
本病除感染绵羊外,也感染驼鹿、白尾鹿、 叉角羚羊、瞪羚、薮羚、大角绵羊、黑尾鹿、 麋及转角牛羚等多种野生反刍动物。 牛和山羊的易感性比绵羊低,野生反刍兽中 鹿的易感性最高。 马、犬、猪、猫不易感。
库蠓和伊蚊是本病的传播媒介,通过咬蜇 易感动物传播本病。 本病多发生于温热的夏季和早秋,特别是 池塘、河流多的低洼地区易于流行。 新生动物可以通过胎盘垂直感染。 病毒也可存在于感染的雄性动物的精液中, 在交配和人工授精时传染母兽。
凝胶溶血试验: • 在含10%豚鼠补体、2.4%致敏绵羊红 细胞制成的2.5%琼脂糖凝胶平板上打孔, 孔内加入灭能被检血清,置20℃ 2448h后,观察溶血情况来进行判断。 • 若内层全溶血,外周为半透明弥漫状, 溶血圈5mm以上为阳性。 • 此法快速、简易、敏感性高。
检疫后处理

家畜传染病学(反刍动物疾病)23 蓝舌病blue tongue

家畜传染病学(反刍动物疾病)23 蓝舌病blue tongue

2013-6-24
聊城大学东校区农学院 刘文强
42
防 治
严禁从有本病的国家和地区引进羊只,切实 作好冷冻精液的管理工作。 放牧时选用高地放牧,不在野外低湿地过夜, 以减少感染机会。 定期进行药浴、驱虫,控制和消灭本病的媒 介昆虫。 在流行地区免疫接种,先确定当地流行的病 毒血清型,选用相应血清型的疫苗,可在每 年发病季节前1个月接种疫苗。 在新发生地区可进行紧急预防接种,并淘汰 全部病羊。

2013-6-24 聊城大学东校区农学院 刘文强 20
有的往往被误诊为口蹄疫。 一般只表现这些前驱症状的可恢复痊愈。 但部分病牛在前驱症状即将消失的时候,突 然出现“咽喉头麻痹”症状,这种麻痹是因 横纹肌呈玻璃样变性而引起的。 表现在食道的出·现食道麻痹症状,表现在 舌头上的,出现“垂舌”症状,有时心肌和 骨骼肌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喉头麻痹的病牛饮水往往能引起误咽,极易 引起继发性死亡率较高的误咽性肺炎。该病 死亡率一般在10%左右。
第十五节 蓝舌病 (Blue tongue disease)
蓝舌病是以昆虫为传染媒介的反刍动
物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由蓝舌病病 毒引起,其特征是发热、消瘦,口、 鼻和胃粘膜的溃疡性炎症、胎儿的畸 形和羊毛的损害。
本病A类动物流行病之一,是全世界有
关国家特别关注的疾病。
2013-6-24
聊城大学东校区农学院 刘文强
29
2013-6-24
聊城大学东校区农学院 刘文强
30
2013-6-24
聊城大学东校区农学院 刘文强
31
2013-6-24
聊城大学东校区农学院 刘文强
32
2013-6-24
聊城大学东校区农学院 刘文强

羊病警告;羊蓝舌病的流行症状,诊断和预防!

羊病警告;羊蓝舌病的流行症状,诊断和预防!

羊病警告;羊蓝舌病的流行症状,诊断和预防!蓝舌病是以昆虫为传染媒介的反刍动物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

主要发生于绵羊,主要特征是体温升高、体质消瘦,口、鼻以及胃黏膜出现溃疡性炎症病变,且舌及口腔黏膜发绀.由于该病会影响病羊尤其是羔羊的生长发育,导致胎儿畸形,甚至发生死亡,严重损害经济效益。

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羊蓝舌病的流行症状羊蓝舌病的诊断和预防。

1、流行情况绵羊是蓝舌病的易感动物,更敏感的是纯种美利奴羊。

患病羊和患病以后带毒的羊只是本病的传染源,但是牛、山羊和其他的反刍动物,包括鹿和羚羊等野生反刍动物也都能患病,只是发病轻缓或者观察不到明显的患病表现,成为隐性的带毒者。

蓝舌病的传播主要是通过媒介昆虫的叮咬进行,还会通过胎盘进行垂直感染,所以,媒介昆虫大量孳生的季节和区域,也就是湿热的晚春和夏季以及早秋和池塘与河流分布较广的潮湿低洼地区发生蓝舌病的情况很多,一般在每年的5~10月份发病较多。

2、临床症状蓝舌病的羊有3~8天的潜伏期。

病羊感染初期体温升高至40.5~41.5℃,呈现5~6天的稽留热。

病羊厌食,精神沉郁,落后于整个羊群,流口水,口唇水肿,会蔓延至面部和耳部,甚至是颈部和腹部,口腔黏膜充血而后发绀,呈青紫颜色。

患羊持续几天的发热表现以后,口腔和唇、齿龈、颊、舌黏膜出现糜烂,导致羊只吞咽不便。

随病程的恶化,溃疡损伤的部位会有血液渗出,可见红色唾液,口腔有臭味。

羊鼻孔流出的分泌物呈现炎性、粘性,鼻孔周围有结痂,导致患羊呼吸艰难并且能听到鼾声。

有的患羊蹄冠、蹄叶出现炎症,触之敏感,表现程度不同的跛行状态,严重的甚至靠膝部行走或卧地不动。

患羊体瘦、衰弱,个别便秘或腹泻,有时患羊下痢带血,早期可见白细胞减少症。

疾病会持续6~14天,具有30%~40%的发病率,2%~3%的病死率,有的会甚至高达90%。

感染后没有死亡的羊只会在10~15天以后康复,6~8星期以后蹄部也恢复正常。

妊娠4~8星期的母羊感染蓝舌病的时候,其分娩的羔羊20%会有发育缺陷症状,比如脑积水、小脑发育不足、回沟太多等。

第二章_牛羊传染病

第二章_牛羊传染病

30 ml、10%盐水300 ml), 分三步静脉点滴。也
必须与当地流行口蹄疫的病毒型、亚型相同。还
应在受威胁区的周围建立免疫带以防疫情扩散。
在最后一头病畜痊愈或屠宰后14d内,未再出现
新的病例,经大消毒后可解除封锁。免疫参考程
序:牛①种公牛、后备牛:每年注苗2次,每间隔
6个月免疫1次。肌注高效苗3-5ml。②生产母牛:
分娩前3个月肌注高效苗3-5ml。③犊牛:出生后

该病毒经空气广为传播。畜产品、饲
料、草场、饮水、和水源、交通运输工具、
饲养管理用具,一旦污染病毒,均可成为
传染源。
• 本病传播虽无明显的季节性,但冬、春 两季较易发生大流行,夏季减缓或平息。
6
• 症状 潜伏期1~7d,平均2~4d。病牛精神沉郁,闭口, 流涎(图2~1),开口时有吸吮声,体温可升高到40~ 41℃。发病1~2d后,病牛齿龈、舌面、唇内面可见到蚕 豆至核桃大的水疱,涎液增多,并呈白色泡沫状挂于嘴边。
• (2)牛恶性卡他热:常散发,无接触传染性,发 病牛有与绵羊接触史;病死率高;口腔及鼻黏膜、 鼻镜上有糜烂,但不形成水疱;常见角膜混浊。 无蹄冠、蹄趾间皮肤病变,这是与口蹄疫的区别 所在。
10
• (3)传染性水疱性口炎:流行范围小,发病率
低,极少发生死亡;不侵害蹄部和乳房,马属动 物可发病。 • (4)牛黏膜病:地方性流行,羊、猪感染但不发 病;牛见不到明显的水疱,烂斑小而浅表,不如 口蹄疫严重。白细胞减少,腹泻,消化道尤其是 食道糜烂、溃疡。

病畜和潜伏期动物是最危险的传染源。在症
状出现前,从病畜体开始排出大量病毒,发病初
期排毒量最多。病畜的水疱液、乳汁、尿液、口
涎、泪液和粪便中均含有病毒,其中水疱液内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