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历年考研试题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2012年中国现当代文学(代码808)真题及详解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48分)1.《原野》答:《原野》是曹禺于1937年创作的三幕剧,是曹禺惟一一部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
《原野》通过仇虎复仇的悲剧反映了受尽地主焦阎王压迫的农民的挣扎和反抗。
仇虎受了旧传统道德观念的影响,认为父债子还是天经地义的事。
这种非理性的复仇观念,使他的复仇行为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原野》通过一个复仇的命运悲剧故事,深刻地展示出作家对“人生困境”的困惑以及对神秘宇宙的哲学思考。
作品渲染仇虎内心的恐惧与谴责,多运用现代主义手法,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
2.熊佛西答:熊佛西是中国话剧的拓荒者和奠基人之一。
他一生创作了27部多幕剧和16部独幕剧,代表剧作有《赛金花》、《上海滩的春天》等。
对于戏剧教育,他一贯主张“教育民主”、“学术自由”,坚持“戏剧教学不能拘束于课堂,必须通过舞台实践”。
此外,熊佛西提倡戏剧大众化,立足于农村,注目于农民。
为此,他进行了戏剧大众化实验,取得了一定成效。
3.“新感觉派的圣手”答:“新感觉派的圣手”是指新感觉派作家穆时英。
穆时英注重心理分析,运用感觉主义、印象主义等现代派手法,来表现大都市光怪陆离的生活。
穆时英将新感觉派小说推向成熟,同时也是中国现代"都市文学"的先驱者。
他的代表作品有《夜总会里的五个人》、《南北极》、《白金的女体塑像》等。
4.《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答:《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毛泽东1942年5月在延安举行文艺座谈会时发表的《讲话》。
《讲话》明确提出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强调文艺工作者必须到群众中去、为革命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这一文艺方针政策的提出,对我国现代乃至当代的文学创作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文学成为了政治的工具与传声筒,失去了其自主性。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发表,标志着新文学与工农兵群众相结合的文艺新时期的开始。
5.“样板戏”答:样板戏是文革时期被树立为“革命样板戏”的以戏剧为主的二十几个舞台艺术作品的俗称,又称“革命样板戏”。
2010年首都师范大学808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

首都师范大学808中国现当代文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2010真题及解析一、名词解释:1、新月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影响较大的一个文学社团,它于1923年成立于北京,是五四以来最大的以探索新诗理论与新诗创作为主的文学社团。
该社活动在1927年春迁往上海,1933年结束,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
前期他们把《晨报副刊》作为阵地,后期创办《新月》月刊(1928.3.10),《诗刊》周刊(1931年)。
新月社是一个涉及政治、思想、学术、文艺各领域的派别,在思想上和组织上都表现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特点。
2、“孤岛”指1937年11月至1941年12月被沦陷区包围的上海租界。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后,一部分文艺工作者利用上海租界的特殊环境,在日本侵略势力的四面包围中,坚持抗日文学活动,至1941年12月珍珠港事变日军侵入租界止,历时四年零一个月,称之为“孤岛文学”。
3、中国新诗派(九叶诗派)是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
主要成员有辛笛、穆旦、陈敬容、杜运燮等九人。
主要刊物有《诗创造》《中国新诗》。
它们强调反映现实与挖掘内心的统一,诗作视野开阔,具有强烈的时代九叶诗派感、历史感和现实精神。
在艺术上,他们自觉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派的结合,注重在诗歌里营造新颖奇特的意象和境界。
他们承接了中国新诗现代主义的传统,为新诗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4、新秧歌剧产生于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其主要特点是采用旧秧歌和旧秧歌剧的形式,换上新的思想和现实内容。
新秧歌,不但在内容上,而且在形式上,都是新的了。
新秧歌加进了话剧、歌剧等要素,是一种熔戏剧、音乐、舞蹈、诗歌于一炉的综合艺术。
从艺术性上来说,新秧歌和新秧歌剧的最大特点,是表现出一种愉快、活泼、健康、新生的气息,它体现了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戏剧。
如贺敬之等人合编的大型歌舞剧《周子山》、贺敬之、丁毅执笔的《白毛女》等。
2021年首都师范大学808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

首都师范大学808中国现当代文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2011真题一、名词解释1故事新编2第三代诗3大散文4丁西林5新感觉派6“双百方针”二、简答1、以觉新为例,分析中国20年代小说中长子形象2、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简析3、《马桥词典》引起的争论发表看法4、小诗《斯人》评论静极---谁的叹嘘密西西比河此刻风雨,在那边攀援而走。
地球这壁,一人无语独坐三、论述题1、试论冯至的《伍子胥》《十四行集》《山水》在主题和风格的相似性2、结合具体作品,分析近几年底层写作的缺失。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2011真题及解析一、名词解释:2、第三代诗歌即“第三代”诗人所创作的诗歌。
所谓“第三代”诗人是相对于1949-1976年间的第一代及朦胧诗为代表的第二代诗人所界定的概念,泛指以朦胧诗以后到到90年代这段时间出现的一批诗人。
第三代诗歌具有以下特征:呈现出反理性,反崇高,反英雄倾向,倡导小人物,平民意识;重视流派与理论建设;在创作上高度的语言意识,用口语化的语言拓展了当代新诗发展的空间。
他们把诗从群体意识中解放出来是,促使中国诗歌呈现出多元化,边缘化,个人化的趋向。
第三代诗歌被看作中国当代诗歌的分水岭。
3、“大散文”这个概念是《美文》杂志提出来的。
这三个字一提出,当然引起了争论,《美文》想法是一方面要鼓呼散文的内涵要有时代性,要有生活实感,境界要大,另一方面鼓呼拓开散文题材的路子。
口号的提出主要得看它的提出的原因和内核,而不在口号本身的严密性。
“大散文”观念得到社会普遍认同和肯定,国内许多杂志也都开办了“大散文”专栏,而《美文》也产生了较为满意的影响。
代表作家有贾平凹,余秋雨等人。
4、丁西林(1893年9月29日-1974年4月),原名燮林,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唯一专门写喜剧的剧作家。
丁西林发表的剧作共10部:《一只马蜂》(1923)、《亲爱的丈夫》(1924)、《酒后》(根据凌叔华同名小说改编,1925)、《压迫》(1926)、《瞎了一只眼》(1927)、《北京的空气》(1930)、独幕喜剧《三块钱国币》(1939)、四幕喜剧《等太太回来的时候》(1939)、《妙峰山》(1940)、《孟丽君》(1961)。
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近现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1

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近现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1(总分:5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论述题(总题数:29,分数:58.00)1.评述“新生活运动”。
(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中国现代史真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934年蒋介石在江西“剿共”时,发起了新生活运动。
2月19日成立了“新生活运动促进会”,并向全国推广。
新生活运动,就是使全体国民的全部生活(衣、食、住、行)都合乎民族固有道德——“礼义廉耻”的运动。
蒋介石一再强调,新生活运动的“中心准则”就是“礼义廉耻”四个字。
蒋介石发起“新生活运动”的目的,是从“改造国民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人手,以“整齐、清洁、简单、朴素、迅速、确实”为具体目标,使“国民生活军事化、生产化、艺术化”,“改造社会,复兴国家”。
蒋介石自从提出新生活运动后,连续发表多篇演说,并主持制定了《新生活运动纲要》和《新生活运动须知》两个文件。
1934年7月,成立了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蒋自任总会长,江西省主席熊式辉为主任干事,下设调查、设计、推行三股,并分别聘任数十名高级官员为指导员、干事。
国民政府还制定了各级“新运会”的组织大纲,在全国各地进行组织,大张旗鼓地加以推行。
但是,新生活运动并未收到预期的效果。
) 解析:2.试述“改组派”的政治主张和活动。
(南京大学2005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改组派即“中国国民党改组同志会”,是1927年后在国民党内形成的、以汪精卫为精神领袖的反蒋政治集团。
2010—2012年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0年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及详解[视频详解]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1.新月社【分析】现代文学史上一个极重要的文学流派,需要重点备考,主要答出成立时间和地点、代表人物、代表刊物、文学风格等。
【参考答案】新月社于1923年成立于北京,是五四以来最大的以探索新诗理论与新诗创作为主的文学团体。
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
社名是徐志摩依据泰戈尔诗集《新月集》而起的,以徐志摩在《晨报》副刊上开辟的《诗镌》作为他们代表性的刊物。
新月社对新诗格律化和艺术美的探求有一定积极意义,同时追求唯美主义和形式主义风格,在创作主张与诗体风格方面都表现了“为艺术而艺术”的特点。
2.孤岛文学【分析】孤岛文学是中国抗战时期重要的文学组成部分,主要答出什么是“孤岛文学”及其代表作家与文学样式。
【参考答案】“孤岛”指1937年11月至1941年12月被沦陷区包围的上海租界。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后,一部分文艺工作者利用上海租界的特殊环境,在日本侵略势力的四面包围中,坚持抗日文学活动,至1941年12月珍珠港事变日军侵入租界止,历时四年零一个月,称为“孤岛文学”。
孤岛文学最有影响的是杂文,孤岛作家唐弢,柯灵,王任叔(巴人)等发表了很多联系现实、爱憎分明的杂文,后来出版了杂文刊物《鲁迅风》。
戏剧活动和群众报告性文学发展也较快,戏剧有于伶的《夜上海》、《长夜行》,阿英的《海国英雄》等,群众报告性文学的成果主要反映在由梅益、林淡秋等主编的《上海一日》里。
3.中国新诗派【分析】现代文学史上一个极重要的诗歌流派,对中国新诗现代化的影响极为深远。
简要答出其得名原因、代表诗人、艺术主张等。
【参考答案】中国新诗派,又称九叶诗派,是指20世纪中国的一个现代诗流派。
20世纪40年代末《中国新诗》的创办被认为是九叶诗派正式形成的标志,因此他们又被称为“中国新诗派”。
陈敬容、郑敏、穆旦等九人出版了《九叶集》,九叶诗派因此而得名。
2015-2019年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考研真题

2015-2019年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考研真题2015年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基础综合 (1)2016年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基础综合 (2)2017年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基础综合 (3)2018年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基础考研真题 (3)2019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史真题 (4)2019首都师范大学世界史 (5)2015年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基础综合一、名词解释侨州郡县绍兴和议奏折癸卯学制1914年中华民国约法中苏同盟友好互助条约二、材料题两税法内容影响三、论述汉武帝时期的新儒学1840-1978中国和美英之间的国际关系和影响世界史部分四、名词解释法老幕府政治神圣同盟1898柏林会议热那亚会议五、材料题圈地运动尼克松关岛主义六、论述题古希腊和古印度思想文化发展一战的原因2016年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基础综合一、名词解释1.三家分晋2.五德终始说3.秘密立储4.《讨粤匪檄》5.西原借款6.第一次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7.苏美尔文明8.阿拉伯帝国9.重商主义10.海地革命11.国际联盟二、材料分析:1、繁体字句读2、曹魏西晋士族的升降3、腓力对马其顿的贡献4、除腓力个人因素外,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崛起的其他原因5、俄国革命的影响6、谈谈你对俄国革命开辟的现代化道路的认识二、论述题1.论述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2.论述中国近现代海疆问题。
3.与古希腊罗马时代相比,西欧中世纪(11~14世纪)盛期,社会经济的重大变化。
4.评述学界关于冷战起源的研究观点,并谈谈你的看法。
2017年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基础综合一、名词解释1、《清议报》2、二里头文化,3、王守仁4、中华革命军5、波斯帝国6、查士丁尼一世7、凡尔赛体系8、哥伦布大交换二、材料分析题1、宋辽澶渊之盟(要求把材料抄写一遍再句读)2、科林斯会议时希腊世界的形势3、俄国(十月)革命的双重意义,斯大林模式三、分析题1、分析汉朝“霸王道杂之”与秦朝治国思想的异同2、分析中国自19 世纪中叶以后对民主理念,民主制度的追求活动并评价每阶段的活动3、简述日耳曼大迁徙及其影响4、威尔逊,罗斯福的自由国际主义对二战后国际格局的影响,以及与战前国际格局的有什么不同。
首都师范中国近代史纲要单元测试

首都师范中国近代史纲要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爆发时间是()。
A. 1839年B. 1842年C. 1856年D. 1861年答案:A解析: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于1839年,以虎门销烟为导火索,最终于1842年结束,签订了《南京条约》。
2.中国的近现代史,是指()以来的中国的历史。
A. 1840年B. 1919年C. 1921年D. 1949年答案:A解析:中国的近现代史通常被认为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的,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近代中国的最大国情就是()。
A. 不断与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战争B.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 工人阶级的人数占据最大比例答案:B解析:近代中国最大的国情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由于鸦片战争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和外国资本的入侵所导致的。
4.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口号是()。
A. 民主与科学B. 实业救国C. 文学革命答案:A解析: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向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发起猛烈攻击。
5.1864年至1875年,中国发生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农民起义是()。
答案:太平天国运动解析: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农民起义,由洪秀全等人发动于1851年,持续到1864年天京陷落。
虽然题目中给出的是1864年至1875年的时间范围,但考虑到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阶段和影响力,可以判断该时间段内符合题意的起义是太平天国运动(尽管其结束于1864年,但影响持续到后续年份)。
6.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是()。
A. 反对帝国主义侵略B. 反对封建传统文化C. 反对官僚威权主义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思想文化革命运动,其爆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封建传统文化和官僚威权主义等。
7.五四运动的文化旗手是()。
答案:陈独秀、李大钊等(具体人物可能因教材或资料不同而有所差异,但通常包括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解析:五四运动期间,陈独秀、李大钊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积极倡导民主与科学,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并成为了五四运动的文化旗手。
首都师范大学考研历史学基础部分真题2013年 (1)

首都师范大学考研历史学基础部分真题2013年(总分:95.00,做题时间:180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7,分数:35.00)1.《洛阳伽蓝记》(分数:5.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北魏杨衒之所著地志类史书。
全书共五卷,以洛阳佛寺所在区域分卷记之,卷一为城内,卷二为城东,卷三为城南,卷四为城西,卷五为城北,共记大小佛寺80余个。
作者追忆了北魏盛时洛阳城内外伽蓝(梵语,指佛寺)的兴隆景象,也记叙了宫廷的变乱、诸王的废立等北魏孝文帝以后的一些史实。
书中所述宋云西行求法等记载,是了解6世纪初中亚交通和中国与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等国文化交流的重要史料。
)解析:2.军机处(分数:5.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清代雍正设立的处理机要的中枢机构。
雍正八年(1730年),为处理西北军务设立军机处,取代了议政王大臣会议参与政务的权力。
军机处的职官有军机大臣和军机章京。
军机处成立后,议政王大臣会议于1791年废止,内阁成为办理例行事务的机构,一切机密大事均归于军机处。
但军机处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军机处也无专官。
军机大臣、军机章京以原官兼任,皇帝可以随时令其离开军机处。
军机处的设立加强了君主的专制权力。
)解析:3.保国会(分数:5.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戊戌变法运动期间维新派的重要政治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