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公开课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文艺复兴运动 公开课课件

请阅读以上两则材料,结合课文分析文艺复兴的影响。
1.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2.推动了欧洲思想文化的发展; 3.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文艺复兴 运动 公开课课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文艺复兴 运动 公开课课件
小结
文艺 复兴
1 兴起:意大利 2 指导思想:人文主义 3 意义
A 元的开端,是以一位伟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大人
物”的代表作是
• A.《荷马史诗》 B.《俄底浦斯王》
• C.《神曲》
D.《哈姆雷特》
A • 4.下列关于文艺复兴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是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 • B.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 • C.资产阶级新文化的兴起 • D.其社会思潮是人文主义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文艺复兴 运动 公开课课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文艺复兴 运动 公开课课件
• 7.恩格斯讲: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有
把这个时代充分表达出来,其含义是什么? ( )
C • A、它没有将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全部复兴起来 B、它将是古代文化古为今用 C、它没有准确地揭示这场运动的实质 D、他们只是打着“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号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文艺复兴 运动 公开课课件
中世纪 禁欲苦行
文艺复兴时期
追求现实幸福
压抑人性
张扬人性
麻木顺从
追求自由
愚昧迷信 神权至上
追求理性、科学 人性至上
评价: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潮——人文主义
评价: ①人文主义是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武器,是文艺复兴 的指导思想,具有鲜明的革命性和进步性;
②人文主义强调个人意志,其物质基础为私有制,有一定的局 限性。
文艺复兴(公开课)

感谢聆听……
四、感受文艺复兴
(一)薄伽丘与《十日谈》 一位父亲把儿子送到深山修行,儿子长到18 岁时,父亲带他下山迎面遇见一群美丽的姑娘。 儿子即问:“这是些什么东西?”父亲急忙说: “赶快低头,眼睛看地下,别去盯她们。”“可是 她们叫啥名字呢?”儿子刨根问底。父亲赶忙编 瞎话:“她们叫‘绿鹅’。” 小伙子生平还从没 见过大千世界,更没见过女人。他对眼前的一切 似乎都没兴趣,却令其父意外地说道:“父亲, 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去吧……我要喂她。” 通过这个故事,嘲讽了宗教神学的伪善与荒 谬引导人们要摆脱中世纪禁欲苦行的束缚,顺从 人欲。
1.思想:基督教垄断西欧文化,人 们生活在蒙昧之中; 2.经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3.阶级:新兴资产阶级的出现; 4.地理:意大利较多的保留了古希 腊古罗马文化遗存; 5.社会:黑死病在意大利蔓延。
二、文艺复兴的概况
1、核心: 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的主要思想就是主张以人为 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 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 尊严。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反对教会 宣扬的禁欲苦行,抨击教会的腐败,提倡 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崇尚理性, 提倡科学,追求知识。
(二)拉斐尔《西斯廷圣母》
拉斐尔简介:七岁丧母, 十一岁丧父,三十七岁离 开人间。正是画家这样一 种特殊的人生经历,使我 们看到他笔下的圣母洋溢 着浓浓的母爱,笔下的圣 子充满对母爱的依恋,这 种母子情感,正是拉斐尔 特殊经历、内心情感的真 实流露。
中世纪圣母像
画中的圣母高高在上有 神性而无人性
2、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兴起的主要
原因是 A 商业、手工业发达,拥有雄厚的财 力 B 若干城市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C 聚集了众多博学多才的著名学者 D 有研究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传统
《文艺复兴运动》教学设计(公开课)

《文艺复兴运动》教学设计(公开课)文艺复兴运动教学设计 (公开课)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 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起源和背景;- 了解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分析文艺复兴运动中的重要人物和作品;- 探讨文艺复兴运动对当代世界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1. 文艺复兴运动的起源和背景- 文艺复兴运动的定义和时期划分- 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的兴起和扩展2. 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人文主义思想的兴起和发展- 艺术和建筑领域的突破和创新3. 文艺复兴运动中的重要人物和作品- 达·芬奇和《蒙娜丽莎》的创作- 米开朗基罗和《创造亚当》的雕塑4. 文艺复兴运动对当代世界的意义- 文艺复兴运动对科学、文学、艺术等领域的影响- 当代社会中文艺复兴运动的启示和借鉴三、教学策略1. 课堂讲授:通过讲解、示范和举例的方式,介绍文艺复兴运动的相关知识点。
2. 图片展示:展示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的艺术作品和建筑风格,让学生感受到当时的艺术表达和创新。
3. 小组讨论:安排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讨论文艺复兴运动对当代世界的重要性和影响。
4. 视频观看:选择一些有关文艺复兴运动的视频片段进行观看,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相关内容。
5. 学生展示:鼓励学生自主研究和准备文艺复兴运动中的重要人物和作品,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程度和参与度。
2. 小组讨论记录:记录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观点和论据。
3. 学生展示成果:评估学生对文艺复兴运动中重要人物和作品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4. 作业和测验:布置相关作业和测验,考察学生对文艺复兴运动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PPT课件:包含文艺复兴运动的相关图片和资料。
2. 视频片段:选择一些有关文艺复兴运动的视频片段。
3. 书籍和网络资源:提供学生进一步研究和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资料来源。
通过上述教学设计,我们将能够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文艺复兴运动,认识其对欧洲社会和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并探讨其对当代世界的重要性和启示。
文艺复兴公开课

一、构建体系
薄伽丘 前 期 资 本 主 义 萌 芽 文 艺 复 兴 意 大 利 彼特拉克 但丁 达· 芬奇 后 期 米开朗琪罗 拉斐尔 英 国 莎士比亚
促进资本主义 发展
动摇教会权威 促进思想解放
二、教师点拨(历史概念)
人文主义内容: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 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世的幸福,而不是灭人 欲;倡导个性解放,反对盲从盲信的愚昧思 想。 人文主义与宗教神学的观点对比分析
自 主 学 习 走 近 文 艺 复 兴
1、文艺复兴首先是一个时间的概念。它从_______到 _____ 14 16 意大利 世纪,以________为其发源地。 文学 2、文艺复兴也是一个人类文明成果的概念。它从____领域开 艺术 始,之后又扩展到_____等领域。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有
人物 文学 三杰 美术 三杰
四、升华提高
1、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 导言》里对文艺复兴时 代“巨人”的论述至今仍闪烁着真理的光辉,他说: “那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 1、以人文主义为武器,反封建反教会,是 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 伟大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 人的时代”
2、文艺复兴运动就是高举人文主义这面思想解放 2、对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历史发展进程产生 的旗帜,打破中世纪神学桎梏,使文化的各个领域 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从蒙昧主义、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枷锁中解放出 (摧毁了教会的精神独裁,打击了封建统治; 来,创造了远比千年中世纪更多、更绚丽多彩的成 文学艺术空前繁荣、科学事业突飞猛进;有 就,对人类文化宝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利于社会生产发展和文明进步) ——康天意《文明的狂飙疾进时代》
材料三 14世纪,黑死病在意大利蔓延,既给人们带来恐慌,也促 使人们反省:不只瘟疫造成死亡,长久在宗教束缚中麻木生活, (根源)经济发展 活着也形同死亡。 新兴的资产 昔日古罗马遗址 重视人的生 黑死病促使人 东西方文化交汇地 们反省 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阶级 命与尊严
第12课 文艺复兴(公开课)

二、蒙娜丽莎的微笑 达· 芬奇 ____________ 被称作“文艺复兴时期最完 美的代表人物”,他的画作代表了这一时 期的最高水平代表作有肖像画 蒙娜丽莎 《_______________ 》。
三、“时代的灵魂” 西欧 1、扩展:15-16世纪,文艺复兴扩展到_________ , 催生了众多文艺巨匠,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英国 莎士比亚 的_____________ 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被誉为 “时代的灵魂”。 哈姆雷特 2、莎士比亚:代表作有《____________ 》《罗 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等。 思想解放 3、影响: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_____________ 运动。它冲破了教会的精神束缚,焕发了人们的 资本主义 创新精神,促进了_____________ 的发展。
结合材料和所学内容回答:
(1)文艺复兴开始于哪里?核心思想是什么? 意大利 人文主义 (2)材料二是恩格斯对文艺复兴的评价,请 列举出该变革时期的三位巨人及其代表作。 但丁《神曲》;达· 芬奇《蒙娜丽莎》《最后 的晚餐》;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罗密欧与 朱丽叶》《威尼斯商人》。 (3)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文艺复兴起到了什 么作用?
如何评价但丁的《神曲》?
大胆地谴责了教皇和教士的贪婪专 横,强调人的价值和现实生活的意 义,鼓励人们掌握自己的命运,表 露了人文主义思想。
目标导学三:蒙娜丽莎的微笑 达•芬奇 达· 芬奇是意大利杰出的艺 术家,也是近代自然科学的 先驱。他在医学、解剖学、 生理学、数学、物理学、化 学、生物学、天文学、地质 学、水利工程学等等领域都 是成就卓著,在技术方面也 有许多重大的发明和革新。 达· 芬奇—多才多艺的 代表作《蒙娜丽莎》、《最 文化巨人 后的晚餐》,被称作“文艺 (1452-1519年) 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人物。
岳麓版必修三文艺复兴公开课

拉斐尔自画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达·芬奇(1452—1519)
口号:
谁不尊重生命,谁就不配有生命 绘画代表作: 《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艺术特点:
达·芬奇(自画像)
艺术特点:
强调艺术要表现和歌颂人的美和人的思想感情 将焦点透视法和明暗转移法运用于绘画 突破“圣像图”的画法,用写实的绘画揭示人性 美
焦点透视 明暗转移
请问:父亲将女人形容为“祸水”、“绿鹅”是受到什么观念的 束缚? 儿子在五光十色的世界里独独看中了“绿鹅”(女人),这说明 什么问题?
天主教会禁欲观念;人的自然欲求无法压抑。
薄伽丘《十日谈》
歌颂人性,歌颂现实,肯定人的价值,提倡 自由平等。反对禁欲,反对神学束缚,反对 封建等级观念。
人文主义思想
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神曲》:揭开了文艺复兴的序幕。
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和封建统治的黑暗残暴。
■ “文艺复兴”前三杰:彼特拉克(1304—1374)
提出“人学”来对抗“神学”. 地位:被誉为“人文主义之父”
代 表 作
2.文艺复兴“艺坛三 杰”
文艺复兴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巨人的时代 ——恩格斯
达·芬奇自画像
米开朗琪罗自画像
2.背景:
材料一:十四世纪末,佛罗伦 萨有银行80多家,80多个注册 律师,600个公证人,60个医生、 外科医生和几百个香料商人, 其他商人不计其数。大约300个 商人在外邦经商,共有146个面 包房。而商业文化的发展和繁 荣带来的是物质的追求,十四 世纪崛起于意大利中北部城市 的新兴资产阶级由于拥有财富 积极追求人生享乐。
政治:基督教会垄断文化教育,人们 生活在缺少理性思维和人文精神的蒙 昧之中。
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2.docx

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版九上14课《文艺复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文艺复兴的基本史实,掌握文艺复兴时期代表人物的主要成就,理解文艺变兴的实质。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能分析出文艺复兴最先兴起于意大利的原因以及文艺复兴的实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作品和重要成就都是当时的人们历经磨难、经过不懈努力而取得的,通过学习树立开拓创新、敢于坚持真理的信念O 重点难点【重点】文艺复兴的实质和主要代表人物。
【难点】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兴起原因。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出示材料:在中世纪的欧洲(封建社会的欧洲),基督教宣传人是有罪的,人的现世生活就是一个苦难的历程,人若想消除罪孽就只能求助于教会。
用忏悔、祈祷来求得上帝的恩泽,这样才能从罪恶中解脱出来,死后才能升入天堂。
问:在中世纪的欧洲,人与上帝(神)谁重要?基督教引导人们消除苦难的方式是将希望寄托于“现世"还是“来世”?教师总结:在中世纪的欧洲教会的权力至高无上,封建神学禁招了人们的思想,人性被忽视得一干二净,在14世纪一道曙光打破了教会的黑暗。
“人.被发现了。
从此以“神”为中心的时代一去不受返,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跟随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走进“文艺复兴”。
板书14文艺复兴解题:问复兴是什么意思?(衰落后再兴盛起来)。
文艺复兴简单理解就是文学与艺术的再次兴起。
那么学完这一课后我们再来更深层次的理解一下这一课文标题。
下面我们进入自主学习一、自主学习阅读课文回答文艺复兴兴起的时间、地点:14世纪中叶意大利文艺复兴的领导阶级:资产阶级阅读课文65页第一自然段分析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兴起的原因?①14世纪,意大利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根本原因兀②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
文艺复兴的指导(核心)思想:人文主义文艺复兴的实质:课本66页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文艺复兴运动 公开课课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文艺复兴运动 公开课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第五单元
(2018·四川雅安·3)图1中材料是文艺复兴时期某个阶级(阶 层)的思想。这个阶级(阶层)应是( )
A.封建贵族 C.资产阶级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文艺复兴运动 公开课课件
B.教士 D.无产阶级
【答案】C
定神的绝对权威 ②鼓励人们探求知识,追求幸福生活 ③强
调人的价值的力量,发展人的个性 ④宣扬忍受苦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A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文艺复兴运动 公开课课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文艺复兴运动 公开课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第五单元
(2018·辽宁沈阳·10)文艺复兴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
幕。教会宣扬的悲观庆世观念逐渐失去市场,人们把关注
的中心由教会所代表的“神”转到人类自身上,这就是历
史学家所说的“人的发现”。上述材料反映出文艺复兴(
)
A.主张建立“节俭教会”
B.推动了自然科学发展好
C.解释了封建神学观念 D.转变了人的价值观念
【答案】D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文艺复兴运动 公开课课件
12.新诗坚持反传统立场,这在很大 程度上 ,决定 了新诗 是一种 缺乏经 典意识 ,甚至 抵制经 典化的 特殊文 体。
认为人的情感和思想要摆脱神学的禁锢,尽可能走上一条自由发
展之路。人文主义者指出天堂不在来世,而在现世。他们公开申
明,追求个人的幸福和自由符合人性的要求。”这一时期最有可
能是( )
A.文艺复兴时期
B.启蒙运动时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是神的附属
【历史隧道——黑死病】
从1347至1353年,席卷整个欧
罗巴的被称之为“黑死病”的
鼠疫大瘟疫,夺走了2500万欧
洲人的性命,占当时欧洲总人
口的1/3!……以国家而论,在
工业文明 准备时期
第十二单元 大航海时代与资本主义代议制确立时期 (14~18世纪中期 )
时空观念
[阶段特征]
政 治 :民族国家逐步兴起,教权与王权的矛盾加深 , 西欧各国开展了以反教权为目的的宗教改革运动,打击 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
经 济 : 资本主义萌发 并 不断发展;新航路开辟,海 外市场不断扩大,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萌芽,加速了 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影响人们生活。
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4-16世纪意大 利教育的主要特点及原因。
特点:■俗语学校重商业算术学习,重实用,具有职业性;■拉丁学校 重培养人的品德和能力,重促进人性的发展,上层士人享受教育,不 平等。 原因:■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人文主义思想传播,要求实 现人生价值;■新航路开辟,海外贸易逐渐发达。
——陈衡哲《西洋史》
根据教材和材料回答:“复生”和“新生”的含义分别
)
文艺复兴是14到17世纪,兴起于意大利,扩展 到西欧,借助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 而高举人文主义旗帜宣扬资产阶级主张的一场 思想解放运动。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艺复兴的背景。
潮史》 1:文艺复兴并不否定宗教和神学,它只是将人和人 性从宗教神学中剥离出来,实现了:
以神为本→以人为本
材料二、正是在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基础上,才建立 起近代文明的大厦。……挣脱了宗教的消极制约性,获得 了宗教的积极推动作用,从此才开始了大踏步地近代化历 程。——田薇《信仰与理性—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兴衰》
(2014江苏卷)“佛罗伦萨人文主义派甚 至采取更惊人的步骤,他们反对对财富的 谴责,并且创立这样一种学说:在上帝眼中, 贫穷并不是显示品德的惟一方法。”由此 可见,人文主义者 A.鄙视贫穷 B.认为财富即道德 C.揶揄上帝 D.反对安于清贫的说教
一、精神文明—近代西方的思想解放历程(14-16世纪)
意大利文艺复兴产生的历史背景
【典例1】 (2017·全国Ⅱ卷,33)13世纪后半期,佛罗
伦萨市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的教堂,并专门
发布公告称,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
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这反映出,当
时佛罗伦萨( )
A.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 B.人文主义广泛传播
A
C.教会权威进一步提升
2:中世纪中对人的理性的肯定,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的观念等也推动了文艺复兴发生
【教材补缺】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人神观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一方面批判基督 教的堕落和腐朽;鼓吹人性解放,另一方面又是 虔诚的基督徒。
这导致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既注重人性的 因素又不忽视神性的内容,既讲究世俗的文化又不 背弃基督教精神。他们创造性地阐发基督教神学 文化传统的某些思想资源,用以解释其新型的人本 观念。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人神观就是 神与人、神性与人性、宗教与世俗的和谐统一。
核心探究
【归纳】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基本特征
(1)人文主义首先是一场文化运动,集中于人文学科, 人文主义者推崇古典文化并将其作为仿效的典范。
(2)主要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3)人文主义的实质是强调人、人的尊严和人生价值, 突出人的优越性。
(4)人文主义肯定人的现世生活,追求个人自由和个性解放, 昭示了一种全新的个人主义的伦理观。
西欧经济发展,市民阶层队伍扩大。(新兴资产阶级相信个人 的价值和力量,希望创造财富,追求现世享乐,迫切要求建立 表现人的意志和力量的文化。)
神学阴影笼罩下黑暗的中 世纪
原罪说:亚当与夏娃偷食禁果,这一
罪恶将一直延续给所有的子 孙后代。
救赎说:只有今生禁欲和苦修,来世才
能进入天堂。
禁欲主 要节制肉体欲望和享乐,甚 义: 至放弃一切世俗欢愉。
(5)对教会和贵族的虚伪和腐败进行猛烈批判,从侧面 揭露禁欲主义与人性的冲突和对人性的扭曲。
易错提醒 文艺复兴并不反对宗教信仰 文艺复兴的斗争矛头指向天主教会,反对教会扼杀人 性,主张将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但并不反对 宗教信仰。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也是信仰宗教的。
注意思维误区: 材料一、大多数人文主义者……不是不要宗教,而是 要依据他们自己的理解把宗教建立在符合人性的基础之上, 为人的幸福服务。——何兆武、陈启能《西方近代社会思
一、精神文明—近代西方的思想解放历程(14-16世纪)
(一)文艺复兴:
1、含义 2、背景: 3、目的:打破神学世界观,改变专制制度的各种传统
观念,维护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 4、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人文观: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要求个人自由和个性 解放,突出人的优越性。
生活观:追求现世的幸福,反对禁欲主义和来世观念。
虽然文艺复兴在哲学上成就不大,但是他摧毁 了僵化死板的经院哲学体系,提倡科学方法和科学 实验,这就为17、18及19世纪的自然科学大发展打 下了基础
文艺复兴的扩展: 1、地域: 意大利——欧洲
2、领域: 文学、艺术——科 学等
一、精神文明—近代西方的思想解放历程(14-16世纪)
(一)文艺复兴:从意大利扩展到欧洲其他地区 6、影响
■西欧经济发展,市民阶层队伍扩大。(新兴资产阶级 相信个人的价值和力量,希望创造财富,追求现世享乐, 迫切要求建立表现人的意志和力量的文化。) ■教会神学禁锢人们思想(教会要求人们听从上帝安排, 祈求来世幸福,一切文学、艺术、哲学都得按照《圣经》 的教义为准则。) ■黑死病引发宗教信仰危机和对人的关注。
• 材料一:14世纪时,(佛罗伦萨)生活在城市中的市民积极投 身到商品经济中……买主卖主都是独立的个人,他们的人身都 是自由的。商品交换通行的原则是自由买卖、等价交换。 …… 市民在从事商品经济的活动中,强烈地感到独立个人的价值, 感到自由、平等可贵,感到占有财富的愉快。 ——王乃耀《文艺复兴早期的佛罗伦萨经济之考察》
思想文化与传播:文艺复兴( 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 的 反 封 建 运 动 ) 推动思想 解 放 , 彰显人的价值 , 它 不 仅 在打破封建神学世界观和改变封建制度方面起了启蒙作 用,还促进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国际关系:新航路开辟后,世界逐步由分散隔绝走 向联系;早期殖民扩张兴起,列强间矛盾尖锐、争夺激 烈。
A.人开始从神灵和自然的控制下觉醒 B.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C.把人从专制和等级的藩篱中解放出来 D.依靠情感恢复人类本善的天性
一、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的意义有两个:一是复生,二是新生, 这两个意义是都不错的。因为从一方面看来,文 艺复兴是希腊罗马的古文艺和人生观的复活,是 一种复生的运动;从其他方面看来,文艺复兴却 是欧洲近代文化的先锋,是一种文化的新诞生.
考题角度
文艺 复兴
2019全国2卷15世纪欧洲印书坊城市的出现 2017·全国Ⅲ卷,33:文艺复兴产生的历史背景 2013·全国Ⅰ卷,28: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科学(哥 白尼的日心说)
(2019天津卷):文艺复兴时期,很多画家以希腊 神话中的情节为素材进行创作。在描绘天神宙斯 用一阵“黄金雨”吸引人们时,意大利威尼斯画 派的代表人物提香直接用从天而降的一枚枚金币 来表现。提香的这一表现方式
信受“到生极死度与沉否重”的的打不确定弃性他…使…就人这们样产很多生人一因种为疏忽漠
击;“……活在当下”的情绪。视便死去了……还有许多人…是被
活埋了的……”
一、精神文明—近代西方的思想解放历程(14-16世纪 ()一)文艺复兴:
1、含义:
形成中资产阶级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托古改制) 来表达本阶级追求人的价值、人性和反对宗教神学的 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2、背景:
■冲击了欧洲天主教神学的统治,是第二次思想解放 运动。 ■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一、精神文明—近代西方的思想解放历程(14-16世纪)
(一)文艺复兴:
6、影响
■冲击了欧洲天主教神学的统治,是第二次思想解放 运动。 ■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经济上,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推动了新航路的 开辟和宗教改革运动。 ■过分强调个人意志、忽视公共意志,导致个人私欲 膨胀和社会混乱。 ■局限于社会上层知识分子,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把资产阶级一个阶级的特性看作全人类普遍的人性, 掩盖了资产阶级和人民的对立。
这次大瘟疫中,意大利和法国 “实际上,活下来的人很怕埋葬
受灾最为严重;在城市中,受 死者。几乎所有的人都被巨大的
灾最为惨重的城市是薄伽丘的 故乡佛罗伦萨:80%的人得黑死 病死掉。……大瘟疫引起了大饥
荒,盗贼四起;天主教的威
恐惧摄住,只要某个人身上一出 现溃疡或是肿块,一般都是在腹 股沟或是腋下,这个遭难的人就 失去一切援助,甚至亲人也要抛
思维拓展:14-16世纪意大利的教育
在1338年的佛罗伦萨9万人口中,约有8000-10000名男女学 童在“俗语学校”就读。这些儿童在识字教育后,大部分男 孩开始学习商业算术,此类教育很适合意大利城市商业社会 的需要,实用和职业性是其显著特色。少部分学生进入“拉 丁学校”学习。15世纪拉丁学校教育内容发生革命性变化一 一人文主义者把他们的理想贯彻到教育实践中。教育目的不 在于增加人们的宗教知识,而是注重培养育人的语言、社交 能力和品德。人文主义教育是一种贵族教育,真正能享受人 文主义教育的是那些君主、显贵和富裕市民的子女。
A.带有画家生活环境的烙印 B.突出了文艺复兴的精神实质 C.附和了教会宣扬的道德观 D.体现了神韵写意的绘画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