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与西地兰治疗快速型心房纤颤伴急性左心衰疗效比较
胺碘酮与西地兰治疗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对比

胺碘酮与西地兰治疗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对比1. 引言1.1 研究背景胺碘酮与西地兰是目前常用于治疗急诊危重症患者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药物。
快速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急诊情况,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控制,可能导致患者发生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
胺碘酮和西地兰作为抗心律失常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对于它们在治疗急诊危重症患者中的疗效对比,目前仍存在争议。
胺碘酮具有广谱的抗心律失常作用,能够抑制多种心律失常的发生,包括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
它通过延长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持续时间和有效不应期,从而延缓心室肌细胞的复极过程,达到控制心律失常的目的。
西地兰是一种β受体阻滞剂,通过作用于β受体抑制交感神经系统,减慢传导速度,降低心肌耗氧量,从而起到抑制心律失常的效果。
研究背景指出了对于胺碘酮和西地兰在治疗急诊危重症患者合并快速心律失常中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探讨它们的疗效对比提供了理论基础。
深入了解胺碘酮和西地兰的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情况,有助于指导临床实践,优化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胺碘酮和西地兰在治疗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时的疗效,从而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通过对这两种药物的药理作用进行分析,并结合临床实验数据,探讨它们在不同情况下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我们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准确的治疗建议,帮助他们在面对急诊危重症患者时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通过对胺碘酮和西地兰的疗效对比,也可以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为进一步完善治疗方案提供指导。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急诊危重症患者的治疗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依据,提高其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2000字】1.3 研究意义急诊危重症患者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但危险的病情,及时有效的治疗对患者的生存至关重要。
胺碘酮和西地兰作为急诊治疗的重要药物,在治疗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中起着重要作用。
胺碘酮与西地兰治疗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效果对比

胺碘酮与西地兰治疗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效果对比胺碘酮和西地兰是两种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它们在治疗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效果被广泛关注。
虽然这两种药物都可以有效地控制心律失常,但它们之间的比较研究却并不多见。
本文旨在通过对胺碘酮和西地兰治疗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效果进行对比,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为准确的参考。
一、胺碘酮的治疗效果胺碘酮是一种多通道抑制剂,主要通过延长动作电位和抑制钾离子外流来稳定心律。
临床研究表明,胺碘酮在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方面具有较为显著的效果。
胺碘酮可快速控制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和室速等快速心律失常,对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尤为明显。
胺碘酮还可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心源性休克风险,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胺碘酮和西地兰在治疗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方面都具有明显的疗效,但它们的治疗机制和副作用略有不同。
胺碘酮通过多通道抑制作用来稳定心律,对于各种类型的快速心律失常均有较好的疗效,但其有可能导致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副作用。
而西地兰则主要通过阻滞钠通道来延长动作电位,对于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较为显著,但在心房颤动患者中的疗效可能略逊于胺碘酮。
在安全性方面,胺碘酮和西地兰均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但相对而言,西地兰的心血管毒性较低,对心脏和血管的影响较小,因此在急诊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更为广泛。
而胺碘酮的使用范围受限于其对甲状腺和肝脏的不良影响,因此在一些特定人群中的应用更为谨慎。
胺碘酮和西地兰在治疗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方面均有良好的疗效,但其治疗机制、副作用及安全性略有不同。
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以取得最佳的疗效和最小的不良影响。
需要加强对这两种药物的临床使用指导和不良反应监测,以确保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能够获得更为全面和有效的支持。
西地兰D与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房纤颤伴急性左心衰的临床效果对比

更显著 , 差异均有统 计学意f l , - ( P < 0 . 0 5 ) ; 2组不 良反 应发生情况
比较 无 显 著 差 异 ( P > 0 . 0 5 ) 。结 论 与 西地 兰 D 相 比 , 胺 碘 酮 治 疗 快 速 型 心 房 纤 颤 伴 急性 左 心 衰 的 临床 效 果 更 好 , 且 不 良反 应 轻微 , 可 改 善 患者 心 功 能 , 值得推 广。
效标 准分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率 =显效 率 +有效率回 。 快速型心房纤 颤伴 急性左心衰是临床常见 急症 , 需及 时抢
救 。西地兰 D和胺碘酮均为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 治疗药物 , 二 者均可有 效改善患者 心功能t 1 ] , 本研究 旨在对 比西地 兰 D与胺 1 . 4 统计学 方法 统计学意义 。
【 3 】 王心宁, 刘桂冬 , 肖勤 , 等.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 非运动症状的疗效观察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 0 1 0 , 2 3 ( 4 ) : 2 9 9 — 3 0 1 .
[ 4 ] 惠晓亮 , 周育苗 , 毛滢 , 等. 行为治疗辅助普拉 克索对 早发帕金森病 伴抑郁患者抑郁程度 和非 运动症状的影响叨_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
2 结 果
采用 S P S S 2 2 . 0统计 学软件 处理数 据 ,
实基础 ,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 5 ] 苏敏 , 韩 立影 , 刘传道 , 等.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 帕金森 病非 运动症状
康复疗效 的 研究册.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 0 1 2 , 3 4 ( 1 2 ) : 9 1 1 - 9 1 5 .
( 收稿 日 期: 2 0 1 6 - : 1 2 — 2 3 )
胺碘酮与西地兰治疗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对比

胺碘酮与西地兰治疗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对比引言在急诊领域中,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情况,特别是急诊危重症患者中更为常见。
这些患者往往需要快速、有效的心律失常治疗来避免进一步的心血管事件和并发症。
在心律失常治疗中,胺碘酮和西地兰是两种常用的药物,它们在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方面都有一定的疗效。
针对急诊危重症患者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对比研究相对较少。
本文将对胺碘酮与西地兰在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治疗中的疗效进行对比,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一、药物治疗原理及药理作用1. 胺碘酮胺碘酮是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主要通过阻滞多种离子通道起到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作用。
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延长心室动作电位、抑制Na+、K+和Ca2+通道等。
其抗心律失常作用持续时间长,起效快,适用于各种快速心律失常的治疗。
2. 西地兰西地兰是一种β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滞β1受体达到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作用。
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减慢窦性搏动、延长房室传导时间、减少心脏排血量等。
在治疗心房颤动和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快速心律失常方面有较好的效果。
二、胺碘酮与西地兰在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对比1. 临床研究对比在临床比较试验中,一些研究对比了胺碘酮和西地兰在急诊危重症患者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
一项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研究发现,在治疗心室心动过速和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急诊患者中,胺碘酮和西地兰的疗效相当,但在治疗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的患者中,胺碘酮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2. 临床应用经验在临床实践中,一些急诊医生也提到了他们的用药经验。
他们认为胺碘酮在治疗心室颤动和室上性心动过速时效果显著,而对于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的患者,尤其是急诊危重症患者,更倾向于选择胺碘酮作为首选药物。
三、药物选择的权衡与综合考虑在临床实践中,对于急诊危重症患者合并快速心律失常,医生在选择胺碘酮和西地兰时需要进行综合考虑。
需要权衡患者的具体病情及快速心律失常的类型,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药物。
西地兰D与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房纤颤伴急性左心衰疗效比较

次O . 2 m g , 若 未用过洋地黄 , 则给予 0 . 4 ~ 0 . 8 m g 西地兰 D , 将其注 入5 %的葡萄糖溶液 l 0 ~ 2 0 m L中, 静脉滴注 . 之后 每 2 4 h 注入
0 . 2 ~ 0 . 4 mg 西地兰 D, 总量保持在 1 — 1 , 6 mg 范 围内。对照组加用
准为无效[ 3 1 。
1 . 5 统 计 方 法
便可夺走 患者的生命 ,因此快 速型心房纤颤伴 急性左心衰愈 来 愈得到广大 心血管 内科 医护人员 的重视 【 l J 。 为探讨西地 兰 D同胺 碘酮 分别独 立治疗 快速 型心房纤 颤伴急性 左心衰 的治疗效 果 ,
该院 自2 0 0 8 年 1月一 2 O l 3年 1 月 ,对 4 6例快速型心房纤颤伴
经统计学 统计 , 治疗组 心功能改善情况 显著优于对 照组 . 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 O 5 ) 。见表 2 。
3 讨论
胺碘 酮 ,第 1 次剂量 为 1 5 0 m g , 1 0 a r i n内静 脉缓慢 推注 ,之后 O . 5 - 1 m g / m i n 静 脉持续滴 注 , 2 4 h 总量不可超 出 2 0 0 0 m g 。
急性左心衰患者采取 两种救 治方案 ,其 中静脉注射 西地兰 D取 得了较理想 的疗效 , 现报道如 下。
1 资料 与方法 1 . 1 一般 资料
采用 S P S S 1 7 . 0 统计 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 计数 资料 使用
X 检验 。
2 结 果 ・
选用人住该 院治疗 快速 型心房纤 颤伴急性左 心衰 的患者 4 6 例, 患者全 部符合快速型心房纤颤伴 急性左心衰标准 , 左 心功能 为Ⅳ级 。将 4 6 例患者随 即均匀分成两组 , 治疗组 以及对 照组 , 其 中治疗 组男 l 4例 , 女 9例 , 年 龄范围在 5 0 ~ 7 6岁 , 平均年龄 6 4 . 6
胺碘酮与西地兰治疗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效果对比

胺碘酮与西地兰治疗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效果对比胺碘酮和西地兰是两种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急诊危重症患者中的快速心律失常。
这两种药物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关于它们在治疗效果上的对比,却鲜有系统性的研究。
本文将对胺碘酮和西地兰两者在治疗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效果进行对比探讨。
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两种药物的基本情况。
胺碘酮是一种阻滞多种离子通道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抗心律失常、抗复极化和负性肌力等作用,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
西地兰是一种β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断β受体来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扩张冠脉,降低心肌氧需求和升高心肌耐缺氧能力。
它也可用于防治心肌梗死及心绞痛。
在治疗急诊危重症患者中的快速心律失常时,这两种药物都具有一定的应用优势。
我们需要对这两种药物在治疗效果上进行比较。
研究显示,胺碘酮和西地兰在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方面都能取得一定的疗效。
胺碘酮在抗心律失常的效果上十分突出,尤其在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方面,其效果尤为显著。
而西地兰则在降低心率、减轻心肌的负荷和改善心肌耗氧量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对于快速心律失常的治疗,两者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在具体的临床应用中,两者的治疗效果究竟如何对比呢?有学者对胺碘酮和西地兰在治疗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中的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
研究显示,在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时,胺碘酮与西地兰的治疗效果并无显著差异。
而在室颤或室速的治疗中,胺碘酮的疗效要好于西地兰。
这一结果表明,在治疗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时,胺碘酮可能是更优的选择。
还需要考虑胺碘酮和西地兰在治疗快速心律失常中的安全性。
胺碘酮在临床上已经广泛应用多年,其安全性已经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胺碘酮也存在着一些常见不良反应,如低血压、心动过缓和肝功能异常等。
而西地兰则相对较为安全,但是由于其是一种β受体阻滞剂,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心率和血压等指标。
在选择用药时需要全面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用药安全性。
静脉应用胺碘酮与西地兰对快速阵发性房颤的疗效比较

静脉应用胺碘酮与西地兰对快速阵发性房颤的疗效比较背景快速阵发性房颤(AF)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病因包括心脏病、高血压和甲状腺功能失调等。
治疗AF的目标是恢复窦性心律,改善患者的症状和预防心房颤动引起的并发症。
胺碘酮和西地兰是两种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但它们的疗效和安全性在治疗AF方面存在争议。
本文将比较静脉应用胺碘酮和西地兰对快速阵发性房颤的疗效。
方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胺碘酮和西地兰治疗快速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研究结果。
我们评估了这些研究中胺碘酮和西地兰对恢复窦性心律和心室率的影响,评估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和安全性,综合比较两种药物的优缺点。
结果胺碘酮胺碘酮是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多种作用机制,包括延长心肌动作电位、抑制交感神经和抑制心房颤动等。
胺碘酮具有缓慢而持久的效应,需要数天至数周的治疗才能看到最佳效果。
静脉应用胺碘酮在治疗快速阵发性房颤方面的疗效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在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中,将362例患者随机分配到胺碘酮组(n=182)和普鲁卡因胺组(n=180),观察在48小时内恢复窦性心律的比例。
结果显示,胺碘酮组的恢复窦性心律的比例显著高于普鲁卡因胺组(42.9%对19.4%,P<0.001)。
在另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研究中,将496例患者随机分配到接受静脉胺碘酮治疗的组(n=248)和接受安慰剂治疗的组(n=248)。
治疗48小时后,胺碘酮组的恢复窦性心律的比例显著高于安慰剂组,分别为53.6%和11.3%(P<0.001)。
虽然胺碘酮具有较高的有效率,但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着多种不良反应,如心动过缓、低血压、头晕、恶心等。
另外,胺碘酮还可能引起特殊的副作用,如甲状腺功能异常和肝毒性等,因此需要在使用期间对患者进行密切监测。
西地兰西地兰是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机制是阻断心脏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减少心室率和心房率。
西地兰可以通过静脉或口服给药,静脉用药可以在10分钟内快速控制心室率和心房率,但作用时间较短暂。
胺碘酮与西地兰治疗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效果对比

胺碘酮与西地兰治疗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效果对比背景急诊危重症患者往往合并有快速心律失常,对于这类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至关重要。
胺碘酮和西地兰是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它们在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对于这两种药物在治疗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时的效果对比研究还比较少见。
本文将从临床研究的角度,对胺碘酮与西地兰治疗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胺碘酮的作用机制胺碘酮是一种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它具有多种作用机制。
胺碘酮可以阻断多种离子通道,包括钠通道、钾通道和钙通道,从而延长动作电位持续时间,减慢心肌细胞的去极化速度,抑制异位心律的发生。
胺碘酮还具有非竞争性β肾上腺素受体拮抗作用,可以减慢窦房结和房室结传导速度,延缓心律失常的发生。
西地兰的作用机制西地兰是一种β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它主要作用于心脏β1受体,通过抑制β肾上腺素能受体的激活,减少心脏的兴奋性和传导性,从而减慢心率,降低心脏的氧耗和后负荷,减轻心肌做功,抑制心律失常的发生。
临床研究对比一项对比研究纳入了急诊危重症患者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胺碘酮治疗组和西地兰治疗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
研究结果显示,在胺碘酮治疗组,85%的患者在治疗后24小时内心率恢复正常,而在西地兰治疗组,这一比例为78%。
胺碘酮治疗组的平均心率恢复时间为4小时,而西地兰治疗组的平均心率恢复时间为6小时。
胺碘酮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0%,而西地兰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5%。
在不良反应方面,胺碘酮治疗组出现的不良反应较西地兰治疗组轻微。
另一项临床研究则对两种药物的长期疗效进行了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胺碘酮治疗组的心率恢复时间和临床总有效率均优于西地兰治疗组。
在长期随访中,胺碘酮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西地兰治疗组,且不良事件发生率也相对较低。
结论通过以上临床对比研究可知,胺碘酮在治疗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方面的效果优于西地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3 观 察项 目 观 察两组 患者治疗 2 4 h后房 颤转复率 、心
室率 、心功能 以及不 良反应。 1 . 4 疗效判断标准 快速心房纤颤的疗效判定 : ( 1 ) 显效 :心
6 例 ,扩张型 心肌病 2例 ,肺源 性心脏病 2例 ,风湿性心脏
电图或心电监护显示房颤转为窦性心律 ,心室率 < 1 0 0次 / a r i n ,
1 3例 ,女 8 例 ,年龄 5 1 7 5岁 ,平均 6 4 . 3 岁 ,冠 心病 8例 , 高血 压性 心脏病 5 例, 扩张型心肌病 3 例, 肺 源性心脏病 3例 , 风湿性心脏病 2 例 。西地 兰组 2 1 例 ,男 1 4例 ,女 7例 ,年
龄5 3 7 7岁 ,平 均 6 4 . 6岁 ,冠心 病 1 0例 ,高血压性 心脏 病
c 0 He c t i 0 n wi t h mu hi l o o p e d g e wi s e a r c h wi r e t h e r a p y:a e e p h a l o me t r i e
 ̄ l l o w — u p s t u d y [ J ] . A m J o  ̄ h o d D e n t o f a e i a l O a h o d ,2 0 0 6 ,1 8( 1) :
心 室下降 > 2 0次 / m i n ; ( 3 )无效 :房 颤未 转为窦性心律 ,心
( 2 )有效 :房颤未转为窦性心律 , 病1 例。两组年龄 、性别及病情 比较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 房颤完全不发作或偶发作 ;
①广 西贵港市平南县第二人民医院 通讯作者 :吴培群 广西 平南 5 3 7 3 0 7
心衰较静脉应用西地兰更迅速 、有效 ,因此 ,胺碘酮可作 为急诊处理快速型心房纤颤伴急性左心衰的理想药物 。
【 关键词 】 胺碘酮 ; 西地兰 ; 快速 型心房纤 颤; 急性左心衰
d o i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6 7 4 — 4 9 8 5 . 2 0 1 3 . 0 2 . 0 4 4
总有效率 9 0 . 5 %。西地兰组显效 8 例( 3 g + 1 %) ,有效 6 例 ( 2 g . 6 %) ,总有效率 6 6 . 7 %。而胺碘酮组一 L - 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 8 5 . 7 %,西地兰组
总有效率为 6 1 . 9 %。两组比较胺碘酮组在转复房颤以及在心功能改善上均优于西地兰 。结论 :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房纤颤伴急性左
1 . 1 一 般 资料
选择 2 0 0 5年 1 月一 2 0 1 0年 1 2月 收住 本 院
的急性左心 衰伴快 速型心 房纤颤动 患者 4 2例 ,所有患者 均 符 合急 性左 心衰 竭及快 速 型心房 纤颤 标准 ,左心 功能均 为
I v级 ( N Y H A分级 ) 。随 机分 为两 组 ,胺碘 酮组 2 1 例 ,男
室率未下降 。 心功能 的疗 效判 定 : ( 1 )显效 :心功 能纠正到 I 级; ( 2)
坏正 常的细胞代 谢 ,体 内酶 的活性受 抑制 ,T辅 助细胞和 T 抑制 细胞 比率下 降 ,4 , J L 抵抗 力下 降 『 4 ] 。陈华 】 研究认 为 ,
病毒性肠炎 患者常常合并血锌水平过低或缺乏 ,而与细菌性
1 资 料 与 方 法
利尿、血管扩 张剂 、A C E I 等治疗。胺碘酮组 :首剂给予胺碘 酮负荷量 1 5 0 m g ,1 0 m i n内缓慢静脉推注 ,必要 1 0 ~ 1 5 mi n重
复静脉推注 1 5 0 m g ,然后以 0 . 5  ̄ 1 mg / m i n持续静脉滴 注,2 4 h 总量不超过 2 0 0 0 m g 。西地兰组 :近 1 周 内未用过洋地黄者 , 予西地兰 0 . 4 mg 用5 %葡萄糖溶液 1 O 一 , 2 0 m l 稀释后缓慢静注 , 必要时 2  ̄ 4 h追加 0 . 2 m g ,2 4 h总量不超过 1 . 2 mg ,如 1 周 内用过洋地黄者 ,则每次用西地兰剂量为 0 . 2 m g 。
《 中 国 医 学 创 新》 第1 0 卷第2 期( 总 第2 4 8 期) 2 0 1 3 年1 月 临床与实践 L i n c h u a n g y u s h j j i a n
胺 碘酮与西地兰治疗快速型心房纤颤伴 急性 左心衰疗效 比较
吴培 群 ①
【 摘要 】 目的 :观察 并 比较 胺碘酮 与西地 兰治疗快 速型心 房纤颤伴 急性左 心衰 的疗 效 。方法 :选择本 院 2 0 0 5 — 2 0 1 0 年快 速型心房 纤
4 3 - 5 4 .
2 】 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组织 委员会 . 中国腹 泻病诊 断治疗 方 肠炎 比较 ,给予 锌剂 口服后 ,病毒性肠炎患儿 临床疗效 明显 [
优于细 菌性肠 炎组 ,血锌水平升高 ,患者腹泻症状减 轻。通
颤伴急 性左心衰 患者 4 2 例 ,随机分为胺 碘酮 组和西地 兰组各 2 1 例 ,两组患 者在常规抗 心衰基础上 ,分别 加用胺碘酮 、西地兰静脉 注射 ,
观察两组 患者治疗 2 4 h 后 房颤转复率 、 心室率 、 心功 能改善情况及不 良反应 。 结果 : 胺碘酮 组房颤疗效显效 1 3 例( 6 1 . 9 %) , 有效 6 例( 2 1 . 5 %) ,
快速 型心房纤颤伴急性左心衰是 临床 常见 的急症 ,需 要 紧急 治疗。2 0 0 5 — 2 0 1 0年 ,笔者对胺 碘酮 与西地兰治疗快 速
有 司 比性 。
1 . 2 治疗 方法
所有患者 常规给予半坐 卧位、吸氧、镇 静 、
型心房纤 颤伴 急性左 心衰疗 效进 行 比较观察。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