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豪斯的极简主义设计作品展
关于包豪斯的设计风格

包豪斯(Bauhaus)作为一种设计体系在当年风靡整个世界,在现代工业设计领域中,它的思想和美学趣味可以说整整影响一代人。
包豪斯对设计的要求是形象上它不采取模仿何种风格样式,也不作装饰点缀,只是采取简洁和线条分明的设计。
简洁又实用是包豪斯时代的标志,也是我们时代的标志之一。
在3月19日深圳家具展上,由包豪斯的设计师们带来的一系列作品展现了包豪斯一贯的简约和功能主义风格。
用金属,夹板,塑料和玻璃制造的几何概念作品,多以圆形和方形,或者其它空间感较强的立体图形构成,给人以新颖时尚的都市现代感。
可以看到,包豪斯家居产品的色泽普遍采用冷色调的黑白两色,少有的红色或者圆形图案也是凸显了它的简洁概念。
这盏红白相间的灯,没有任何花纹,仅仅以圆形的流线设计和红色展台来延伸它的时代感,不愧为实用主义的倡导者。
包豪斯千件作品庆建校90周年“很多人对于包豪斯代表了什么有自己清晰的见解,但那只是故事的一部分。
”包豪斯柏林分部校长Annemarie Jaeggi说,“我们想向大家展示它在不同时期吸收了不同的概念并发展出不同的形态。
”这个(并不那么)“清晰”的关于包豪斯的概念属于1926年至1928年的时期,当时校舍刚搬迁到德绍。
这一由格罗皮乌斯亲自设计的建筑是早期现代主义建筑的典范,其形象也在此后成为了包豪斯的标志。
而其教师队伍中囊括了很多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和设计师:约瑟夫·阿尔伯斯(Josef Albers)、瓦西里·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还有保罗·克利(Paul Klee);拜耶教绘画,布罗威尔教家具设计,拉斯洛·莫霍利-纳吉(Laszlo Moholy-Nagy)教工业设计,奥斯卡·施莱默(Oskar Schlemmer)教表演,京塔·施托尔茨(Gunta Stlzl)教纺织,而格罗皮乌斯亲自教授建筑。
格罗皮乌斯设计的冰川般优雅的校舍里装满了布罗威尔的闪闪发光的玻璃以及金属家具,并形成了无法磨灭的“包豪斯风格”,对于普罗大众而言,这种风格迅速与“现代风格”密不可分了。
包豪斯设计理念家具作品

包豪斯设计理念家具作品包豪斯是20世纪初德国的一股前卫的设计运动,提倡“形式追随功能”的设计理念,注重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并且强调工艺与材料的结合。
在包豪斯设计中,家具作为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体现了这一理念。
以下是一些包豪斯设计家具的代表作品。
1. “MR20”椅子(马儿椅)“MR20”椅子是包豪斯著名设计师密斯·凡·德·罗的作品,由金属管材和皮革制成。
它的造型简单而优雅,椅背和椅座的曲线流畅自然,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
这款椅子的设计充分利用了金属管材的强度和可塑性,使其不仅具有美观的外观,而且结实耐用。
2. “Wassily”椅子(瓦西里椅)“Wassily”椅子也是密斯·凡·德·罗的作品,以俄罗斯画家瓦西里·坎定斯基的名字命名。
这款椅子采用了金属管材和皮革组合,具有简洁的几何形状和极简主义风格。
椅背和椅座之间的结构与飞机座椅相似,使人坐下时感到轻盈而舒适。
3. “B3”椅子(熊熊椅)“B3”椅子是包豪斯设计师马尔塞尔·布劳尔的作品,被人们戏称为“熊熊椅”,因为它的形状像是一只巨大的毛绒玩具熊。
这款椅子采用了皮革和钢管材料,结构简单,线条流畅。
椅背和扶手之间的大面积开放空间,使人们能够舒适地坐下,并且可根据个人需要自由调整坐姿。
4. “Laccio”茶几“Laccio”茶几是包豪斯设计师马塞尔·布劳尔和布鲁诺·图契曼合作的作品。
这个茶几的设计简洁明快,由两根钢管和矩形玻璃桌面组成。
它的线条流畅自然,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还为室内空间增添了一抹时尚的现代气息。
5. “LC2”沙发“LC2”沙发是包豪斯设计师勒·柯布西耶的作品,采用了钢管框架和皮革填充。
这款沙发的造型简洁明快,线条硬朗而有力,给人一种坚固稳定的感觉。
它的设计追求舒适和实用性,并且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成为了包豪斯设计中的经典之作。
包豪斯

其实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Gropius对玻璃产生很大的兴趣,玻璃带来的巨大空间感和明亮感 是他喜爱的,上图便是1911年他建造的一座工厂。
1930年迈耶与格罗披乌斯同样的原因而被迫辞职,由L•米斯•凡•德•罗(Mies van der Rohe) 担任第三任校长。米斯是著名的建筑师,于1928年提出了“少就 是多”的名言。这个主张也因1927年德国威森霍夫现代住宅建筑展(Weissenhof Housing Project,Stuttgart)中米斯的住宅设计项目的设计风格而闻名于世,被 美国建筑师菲力浦•约翰逊评论为一种“将成为世界建筑设计的方向”的国际主义风 格(International Style)。
包豪斯金属台灯 在整个 20 世纪中曾经涌现出很多现代设计风 格,但似乎只有包豪斯的设计风格被世人公认 为真正的“现代主义”。这盏出现在包豪斯魏 玛时期( 1919 - 1925 )的 MT8 金属台灯, 由当时在魏玛包豪斯学院学习的学徒 Wilhelm Wagenfeld 和 Karl J. Jucker 共同设计,是包 豪斯现代主义风格的代表作之一。这个台灯充 分利用了材料的特性:乳白的透明玻璃灯罩, 金属质地的支架,同时其几何造型零部件十分 适用于大批量工业生产。这个现代主义风格的 经典作品由包豪斯金属车间生产,在市场上十 分成功,直到今天依然在生产。
Gropius也为很多老师在Bauhaus建造房子, Wassily Kandinsky 和 Paul Klee这两位大 师一度成为了邻居。
1928年格罗皮乌斯辞去包豪斯校长职务,由建筑系主任汉内斯•梅耶(HANNS MEYER) 继任。上图的这个建筑就是1930年梅耶执掌Bauhaus时期在Bernau建造的,是Bauhaus 晚期的典型建筑。
中外设计简史——第二章

勒· 柯布西耶, 1887—1965年
1914年,柯布西耶发表了自己第一个富有创意的建 筑设计概念:用钢柱支撑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这种结构无须使用承重墙,室内空间通畅自由,不 受约束。此外,柯布西耶还特别钟情于飞机、汽车、 轮船等现代机械设计,热衷于用建筑再现机械的美 感,是“机械美学”的重要奠基人。同时,他还强 调将数学计算和几何计算作为设计的出发点,强调 设计的科学性和理性。从这个意义上讲,柯布西耶 可谓是把立体主义艺术形式引入设计规范的第一人。
第二节 现代主义建筑运动
现代主义风潮最初在建筑中表现得最为显著。20世 纪上半叶,欧洲国家在经历了大规模战争和政治革 命的蹂躏之后,需要重建大量的楼房。在这种背景 下,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建筑师率先掀起了一场运用 新材料、新技术和新观念的建筑设计革新运动,被 后人称为“新建筑运动”。
◆新建筑运动六原则 第一,强调建筑的功能。以功能为设计的出发点, 讲究设计的科学性和功能的合理性,注重设计使用 时的方便、舒适和效率; 第二,主张应用新型建筑材料。注重材料特性与建 筑结构特性的相互适应,并通过设计来发挥这些特 性,钢筋混凝土和玻璃幕墙遂成为了现代建筑设计 的标志性符号; 第三,突出建筑设计中的经济原则。以最低的成本 投资实现最大程度的完满性,使建筑设计成为面向 广大民众而不再是少数权贵的服务;
第四,为了有效地控制建筑造价,反对任何多余的 装饰。建筑的目的、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繁琐的装 饰会提升造价,提高生产和技术难度。这违背了设 计为大众服务并改造社会的初衷,应当予以取消; 第五,在具体设计上,认为对使用空间的考虑是最 重要的。不能仅在绘图版上进行设计,而更应该通 过模型进行空间思考,避免形式主义所带来的各种 弊端,从而获得最佳的设计效果; 第六,建筑设计的基础是逻辑性和科学性,而不是 视觉美的装饰性。
关于包豪斯的十件经典产物

关于包豪斯的十件经典产物即使你不是设计从业者,我想你对“包豪斯”三个字也不会陌生。
作为现代重要的设计风格之一,它似乎成了大家提起工业设计时的代名词。
而包豪斯设计究竟是什么,你真的了解吗?这里整理的十件包豪斯最经典的十件作品,为你科普原汁原味的“包豪斯设计”。
包豪斯德绍时期校舍时间:1926年设计师:格罗庇乌斯包豪斯留给我们的经典设计中最有意义并最具代表性的无疑是第一任校长格罗庇乌斯亲自设计的德绍时期校舍。
70年前,德绍的格罗庇乌斯大楼(Gropiusgebäude) 举行了落成典礼,70 年后,即1996年12月的同一天,德绍和魏玛的包豪斯建筑群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沃尔特·格罗庇乌斯(Walter Gropius)、汉内斯·迈耶(Hannes Meyer)、拉斯·罗摩利-那基(László Moholy-Nagy)以及瓦西里·康定斯基 (Wassily Kandinsky)等包豪斯教授的建筑作品创立了包豪斯风格,并对20世纪的建筑产生了深远影响。
魏玛的包豪斯学院成立于1919年,并在1923年举办了第一场成果展。
魏玛包豪斯建筑的杰出代表被称为“号角屋”(Haus am Horn),是1923年根据乔治·蒙克(Georg Muche)的设计建成的样板房。
包豪斯大学的主楼或朔尔兄妹大街(Geschwister-Scholl-Straße)上曾经的工艺美术学院均出自比利时人亨利·范·德费尔德 (Henry van de Velde) 之手,展现出纯正的包豪斯文化精髓。
在德绍,“造型设计学院”曾如同磁石一般吸引着那个时代的先驱。
沃尔特·格罗庇乌斯专门为其设计了校舍,并于1926年落成。
德绍包豪斯中诞生了现代主义在建筑和设计方面的一系列创举,其中包括“教员宿舍”(Meisterhäuser)或德绍-特尔滕(Dessau-Törten)住宅区。
7.2 群星闪耀的包豪斯——包豪斯的大师及其作品鉴赏

7.2群星闪耀的包豪斯——包豪斯的大师及其作品鉴赏Design for life.Design changes life.全校通识选修课《现代设计艺术鉴赏》主讲教师:朱小军包豪斯的历史,也是现代主义设计大师群星闪耀的历史。
德邵包豪斯的教师们在校舍楼顶合影包豪斯的教师们在校舍前合影青年时的沃尔特·格罗皮乌斯包豪斯首任校长格罗皮乌斯被称作20世纪最重要的现代设计家、设计理论家和设计教育的奠基人。
作为著名建筑师的叔叔马丁·格罗皮乌斯(Martin Gropius, 1824-1880)格罗皮乌斯1907-1910年间,进入彼得·贝伦斯的建筑设计事务所工作。
贝伦斯建筑事务所(1908年)左一是密斯·凡·德罗,右一是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在贝伦斯的影响下,格罗皮乌斯逐渐形成了一种对“材料上乘、工艺扎实、非凡简约”建筑的设计理想。
他崇尚艺术与工业生产间的新关联,希望创造一种形式追随功能的感性设计,去除装饰和一切无价值的东西,创造一个简单、平衡的视觉环境。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1883-1969)(Walter Gropius,常被简称为格罗皮乌斯)1911年,他与阿道夫·迈耶合作设计了自己的成名作法古斯鞋楦厂。
在法古斯工厂中,外墙和支柱脱离开,建筑立面采用了大片连续的玻璃幕墙,显得非常简洁明快,表达出一种与材料和技术结合的新美学。
1914年,格罗皮乌斯与阿道夫·迈耶合作设计了德意志制造联盟科隆展览会办公楼。
也采用了玻璃幕墙结构,在主建筑的两端利用两个玻璃的圆柱结构,将楼梯藏起来,这种玻璃幕墙的楼梯结构是由他最早引入建筑设计的。
格罗皮乌斯另一代表作德绍包豪斯校舍里,也体现出他这种实用的功能主义思想。
该建筑于1925年动工,拥有多个入口,是一个不对称的建筑,设计风格朴实无华,将走廊、食堂、宿舍连为一体,公共部分和行政办公用房底层透空,车辆与行人可以通行。
世界现代设计史(现代主义运动3)

1911法古斯工厂 1926包豪斯校舍
1928 — 1930 1930 — 1933
日内瓦国联
米 斯
阿尔贝 尔斯 1927魏森霍夫椅 1928— 1933 “少就是多” 1929巴塞罗那椅、 巴塞罗那国际博览 会德国馆
4.主要教职人员
罗塔·斲赖尔:出生亍律师行业,表现主义画家,主管包豪斯的剧场作坊。 奥斯卡·斲莱默:画家,用几何语言作画,绘画的主题只有人。在包豪斯掌管 壁画作坊,担任雕塑作坊的大师,后掌管剧场作坊。 乔治·穆希:协劣伊顿进行刜步课程的教学及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纺织作坊的 形式大师。在包豪斯的6年内,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具有神秘主义倾 向的画者转向为建筑设计。 保罗·克利:其绘画作品富亍幻想。来到包豪斯的其一原因是为了所提供的绊 济保障。先负责书籍装帧作坊,后接管彩色玻璃作坊,在纺织作坊开设构图 课。 瓦西里·康定斯基:用理论的斱式分析艺术。在壁画作坊担任形式大师,开设 设计基础课,和克利交替讲课。主要研究色彩问题。
保罗•克利:其绘画作品富亍幻想。来到
包豪斯的其一原因是为了所提供的绊济 保障。先负责书籍装帧作坊,后接管彩 色玻璃作坊,在纺织作坊开设构图课。
瓦西里·康定斯基:用理论的斱式分 析艺术。在壁画作坊担任形式大师, 开设设计基础课,和克利交替讲课。 主要研究色彩问题。
莫霍利-纳吉:在伊顿辞职后,格罗佩斯改变 政策的第一个丼措就是任用莫霍利。他的到来, 给学校带来了兲键性的结果。莫霍利的绘画作 品坚定丌秱的采用抽象几何风格,其构图设计 几乎可以说是“反绘画”。认为艺术完全属亍 个人沉醉。接管了伊顿的金工作坊,出任形式 大师,彻底改革了刜步课程。
北京798艺术区的建筑风格简洁朴实,是较 为典型的包豪斯风格,上世纪50年代有东德 援建,至今历经半个世纪的风雨,依然得到 完好的保存。而且这里的包豪斯建筑也是吸 引众多艺术家来这里的重要原因。
包豪斯与当代室内设计结合的趋势判断和总结

包豪斯与当代室内设计结合的趋势判断和总结
包豪斯是20世纪初期兴起的一种现代主义艺术和设计思潮,它强调简洁、功能性和科技性,影响了现代设计的发展。
当代室内设计已经深受包豪斯思想的影响,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极简主义设计:包豪斯鼓励设计师追求极简主义,当代室内设计也强调简洁明快的设计风格,以减少多余的细节和杂乱无章的构造,给人留下整洁、方便、实用的感觉。
2. 强调空间效率:在当代社会,人们对空间是极其珍惜的,设计师也更注重空间的合理利用,以实现设计带来的居住和工作效益。
这与包豪斯的追求效率和实用性不谋而合。
3. 运用工业化材料:包豪斯最初倡导手工艺和大量生产的融合,当代室内设计也更加强调使用现代化材料和技术。
这不但可以增强设计的美感,而且可以方便维护和更方便的清洁。
4. 以人为本:包豪斯主张的是以人为本、关注人的需求和感受,而当代室内设计也为此付出了不少的努力,以此为设计的出发点,打造更加人性化的设计风格。
总结来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的需求不断提高,包豪斯的设计思想将更加深入到当代室内设计的各个方向,可以预见,在未来的设计中包豪斯思想不仅仅会影响当代设计,更会推动室内设计行业的不断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包豪斯(Bauhaus)作为一种设计体系在当年风靡整个世界,在现代工业设计领域中,它的思想和美学趣味可以说整整影响一代人。
包豪斯对设计的要求是形象上它不采取模仿何种风格样式,也不作装饰点缀,只是采取简洁和线条分明的设计。
简洁又实用是包豪斯时代的标志,也是我们时代的标志之一。
包豪斯的极简主义设计作品展
在3月19日深圳家具展上,由包豪斯的设计师们带来的一系列作品展现了包豪斯一贯的简约和功能主义风格。
用金属,夹板,塑料和玻璃制造的几何概念作品,多以圆形和方形,或者其它空间感较强的立体图形构成,给人以新颖时尚的都市现代感。
可以看到,包豪斯家居产品的色泽普遍采用冷色调的黑白两色,少有的红色或者圆形图案也是凸显了它的简洁概念。
这盏红白相间的灯,没有任何花纹,仅仅以圆形的流线设计和红色展台来延伸它的时代感,不愧为实用主义的倡导者。
包豪斯千件作品庆建校90周年
“很多人对于包豪斯代表了什么有自己清晰的见解,但那只是故事的一部分。
”包豪斯柏林分部校长Annemarie Jaeggi说,“我们想向大家展示它在不同时期吸收了不同的概念并发展出不同的形态。
”
这个(并不那么)“清晰”的关于包豪斯的概念属于1926年至1928年的时期,当时校舍刚搬迁到德绍。
这一由格罗皮乌斯亲自设计的建筑是早期现代主义建筑的典范,其形象也在此后成为了包豪斯的标志。
而其教师队伍中囊括了很多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和设计师:约瑟夫·阿尔伯斯(Josef Albers)、瓦西里·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还有保罗·克利(Paul Klee);拜耶教绘画,布罗威尔教家具设计,拉斯洛·莫霍利-纳吉(Laszlo Moholy-Nagy)教工业设计,奥斯卡·施莱默(Oskar Schlemmer)教表演,京塔·施托尔茨(Gunta Stlzl)教纺织,而格罗皮乌斯亲自教授建筑。
格罗皮乌斯设计的冰川般优雅的校舍里装满了布罗威尔的闪闪发光的玻璃以及金属家具,并形成了无法磨灭的“包豪斯风格”,对于普罗大众而言,这种
风格迅速与“现代风格”密不可分了。
布罗威尔1926年设计的俱乐部椅
康定斯基作于1924年的无题作品
德绍时期技术层面的绚烂华丽虽然很诱人,但只是包豪斯的一个篇章,正如Jaeggi博士指出的那样。
包豪斯在魏玛的早年时期因格罗皮乌斯和教师约翰内斯·伊滕(Johannes Itten)之间的权力斗争而蒙上了阴云,后者是后来非常流行的拜火教成员,对于本能的、精神上的发展创造力的方法非常着迷。
学校的第一份宣言的封面上是利奥尼·费宁格(Lyonel Feininger)的一个古教堂的木刻作品,当时很多学生的作品具有原始的风格。
柏林展览中的一件重要作品是布罗威尔在1921年草草砍出来的非洲木椅,还有施托尔茨手工编织的坐席。
他们俩都是魏玛时期包豪斯的学生,而在德绍时期他们成了老师。
直到1923年,伊滕离开包豪斯,其继任者莫霍利-纳吉抵达,包豪斯学校才将自己重塑为一所现代主义的圣地。
莫霍利-纳吉对于结构主义的兴趣点燃了教师及学生们创作的烈火,他们以“艺术和技术:新的统一”作为口号,并开始计划着搬到德绍。
格罗皮乌斯在到德绍2年后退休。
此次在柏林的回顾展还向大家展示了新的校长——共产主义建筑师汉斯·迈耶(Hannes Meyer)如何采用一种更为实用的哲学,鼓励学生为大众做设计。
在家具工作坊里,金属和玻璃被胶合板代替,口号也变为“流行需要代替奢华”。
包豪斯人散落世界
2年后,密斯·范德罗代替了迈耶。
尽管在任校长期间密斯·范德罗得花费很多时间与当地的纳粹搞好关系,他还是把自己关于“现代建筑”的思想灌输给了学校。
此次柏林展览以1932年一位学生山胁巌(Iwao Yamawaki)的蒙太奇作品为结束,展示了纳粹践踏包豪斯校舍的图像。
1933年学校关闭后,包豪斯人纷纷逃离德国,记录与讲述包豪斯历史的战斗开始了。
格罗皮乌斯占据了上风。
作为哈佛大学的教授,他向几代美国建筑师灌输了他对于包豪斯的看法以及对于相关事件的视角,并于1938年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包豪斯展览中更广泛地传播了自己的思想。
而曾追随他的同事也纷纷做着同样的事情,布罗威尔在哈佛,阿尔伯斯在黑山学院然后是耶鲁,密斯在伊利诺伊科技学院,莫霍利-纳吉在芝加哥的新包豪斯。
而那些留在欧洲的包豪斯人多半没有那么幸运,其中很多在二战中及二战后不久死去。
布兰德和迈耶等人则逐渐隐没于苏联的统治下,他们的设计思想被批判为“腐朽堕落”的。
直到1960年代晚期,当东德以及其他共产主义国家重新开始认识到包豪斯的价值,大部分包豪斯人都已经退休或去世了。
他们没有机会说出他们自己的故事,这也是为什么格罗皮乌斯的描述直到现在都是最持久和流行的故事。
1996年包豪斯在魏玛和德绍的校舍被列入世界遗产保护名录。
包豪斯在德绍的校舍是早期现代主义建筑的典范
魏玛包豪斯设计学院学生作品-平面类
卡卡片,书籍,概念图形设计等片
注重探索和研究的包豪斯
包豪斯设计的华根菲尔德台灯
20世纪初设计的椅子
工业设计以人为本..
将艺术与工业联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