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造财富”“开拓创造财富的源泉”主题教学案例
第五课 财富之源

6.如何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P35-36
(1)首先要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以公有制 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 制度; (2)建立健全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按劳分配 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 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 与分配的制度。
(2009年内蒙古呼伦贝尔)我国充满生 机活力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 并存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 同发展
:以上材料说明李怀珍是怎样富起来的?
勤劳对我们中华民族有什么样的影响?
三五九旅进驻南泥湾的第一年,因 耽误了农时,加之缺乏经验,虽开荒 1.12万亩,只收粮1200石。1942年,情 况好转,开荒2.68万亩,产粮3050石。 1943年时,已经初步做到不要政府一粒 米、一寸布、一分钱,粮食和经费完全 自给。到了1944年,开荒达到26.1万亩, 产粮37000石,不仅粮食、经费自给自 足,还积存了一年的储备粮,自给率达 200%,真正做到了“耕二余一”,而且 第一次向边区政府上交公粮1万多石。这 一年,牲畜家禽除吃用外,存栏的猪 5624头,牛1200多头,羊1.2万只,鸡 鸭数以万计。 这是八路军战士坐在
被人们誉为“一粒种子改变了一个世界”和“一个 名字创造了 1000 亿元价值”的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继2000 年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之后 , 又于2004年获得世界粮 食基金会授予的“世界粮食奖”。
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为什么科技创造财富? P33-34
(1)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 志,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性 因素;
通过诚实劳动、科学技术、经营管理、资本投入和创新 发明等途径,创造社会财富,从而实现共同富裕。
让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2012.10)

让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
(课堂教学设计)2012.10.17
主讲:黄德富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认识科技在创造财富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习科学、尊重科学的意识
方法与过程:
在阅读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分析案例等,实现上述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科技的地位,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内容
【学习难点】
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之间的联系
【课时安排】一学时
板书设计:
科技创造财富:1.地位
2.作用
让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
完善制度:1.基本经济制度
2.分配制度。
第十一课财富之源三步五环节教案

11.财富之源第一课时财富基于勤劳【学习目标】1.了解勤劳是创造财富的源泉,懂得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创造财富需要艰苦的劳动。
2.增强学生的劳动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让学生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进而树立正确的财富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勤劳是创造财富的源泉。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摒弃好逸恶劳的恶习,培养勤劳的习惯。
【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1.创造财富的基础是___________。
你怎样理解勤劳:__________。
2.勤劳是中华民族的___________。
二、课内探究(一)预习反馈、明确目标1.检查学生的预习反馈情况,同时个别指导,学生小组内互相查漏补缺。
自查、互查学案预习内容,明确学习目标。
2.目标展示。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读身边榜样感知勤劳【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人吗?【呈现课件】巴菲特图片。
【学生回答】略。
【教师引导】这就是全球著名的投资商——巴菲特。
巴菲特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最大股东,并担任该公司主席及首席执行官。
2017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排名第二。
2018年发布的2018《胡润全球富豪榜》,巴菲特以6450亿元保持第二位。
虽然他现在是一个全球有名的富豪,但是他的起步也是充满坎坷。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呈现课件】关于巴菲特的材料。
【教师提问】1.巴菲特的致富秘籍是什么?2.巴菲特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示?【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同学们,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即使是我们身边的富人,他们拥有人人羡慕的财富,也是通过他们的辛勤劳动所创造的,所以辛勤的劳动是创造财富的基础,人类所享有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是辛勤劳动的结果。
(三)展示交流、点拨提升活动一:传统美德在心中【教师引导】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五千年中华文明。
那么对于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你到底了解多少呢?接下来我们就进行一个知识竞赛。
1.中国的四大发明是什么?2.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是什么?3.世界上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石窟是什么?4.世界上最长最早的运河是什么?5.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什么?【教师引导】以上这些文明成果是靠什么创造出来的?【学生回答】中华民族的勤劳与智慧。
初中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财富之源-“黄冈赛”一等奖

财富之源【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创造财富的源泉有哪些,掌握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途径,理解勤劳、智慧、科技的作用,知道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2.能力目标:增强学生的辩证思维,能正确认识劳动与懒惰、劳动与财富、智慧与财富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创造财富的源泉。
教学难点:了解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途径。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视频《如何成功致富》。
教师提问:你想不想做个有钱人你认为获取财富的途径都有哪些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人人都想获得财富,财富的获得有很多途径,如勤劳的双手、智慧的头脑等。
二、新课讲授。
1.财富基于勤劳活动一:故事中的道理教师多媒体展示故事:在一个树林里,有两只小动物,一只是小蜜蜂,一只是小蝴蝶。
春天到了,哪儿有花香,哪儿就有小蜜蜂在采蜜的身影,小蜜蜂每天都忙着采蜜,而小蝴蝶呢,却不劳动。
一天,小蜜蜂对小蝴蝶说:“小蝴蝶,你怎么不劳动呀”小蝴蝶娇气地说:“春天是展示我美丽舞姿的时候!”小蜜蜂摇了摇头,又去采蜜了。
夏天到了,骄阳似火,花儿开得非常娇艳。
小蜜蜂又飞出来采蜜了。
而小蝴蝶还是不劳动,照样像春天那样。
小蜜蜂又飞到小蝴蝶身边,对她说:“小蝴蝶,春天过去了,你怎么还不劳动”小蝴蝶感到不耐烦:“这是我自己的事,不用你管,我要跳舞。
”小蜜蜂一听,气得说不出话来,只好走了。
转眼间秋天到了。
花儿枯萎了,秋风一阵阵吹了过来,小蜜蜂看情况不妙立即飞回了家。
小蝴蝶还在跳舞,她忽然感觉到很冷,立即飞回了家,继续舞蹈。
冬天来了,冬爷爷给所有的生物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
小蜜蜂在家里品尝着自己酿的蜜,而小蝴蝶早已饿死。
思考:(1)你从这则故事中感悟到了什么道理(2)这对我们追求财富有何启迪教师总结:(1)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万物土中生,全靠双手勤。
九年级思想品德 第五课 财富之源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第五课财富之源一、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1理解勤劳、智慧、与开拓、科技是创造财富的重要源泉。
2、通过对财富之源的探索,学会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凭借勤劳与智慧,通过不断创新,创造出财富。
3、引导学生认识到: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目标,必须充分调动各种致富源泉的作用;作为个人,应该积极进取、努力创业,为国家的经济发展作贡献。
二、主要知识点: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一个怎样的时代?p292、为什么说财富基于勤劳?p29-303、智慧与开拓进取对创造财富有什么重要作用?p31-324、什么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表现和重要标志?p335、为什么说科技创造财富?p33-346、创造财富的重要源泉有哪些?p35①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目标是什么?怎样实现这一目标?p35②8、怎样才能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p35③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有什么作用?p35③10、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的分配制度是什么?有什么作用?p36①三、知识网络:财富基于勤劳辛勤的劳动是创造财富的基础财富之源财富来自智慧与开拓科技创造财富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开拓创造财富的源泉四、基础知识运用:1、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创造财富的基础是()A、勤劳B、科技C、智慧D、资本2、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每年都要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对做出杰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隆重授奖。
这表明()①科学技术已成为我国的立国之本②依靠科技进步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③我国重视科技的作用④只要重视科技人才,就一定能推动科技进不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3、2007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的委员并参加分组讨论时强调,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地首位。
这是因为()①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要想发展经济,必须要有开拓进取的精神②科技进步与科技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④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③4、据材料显示,销售一台价格79美元的国产MP3,外国要拿走专利费45美元,中国企业的纯利润仅为1.5美元。
遂宁市广德初级中学九年级政治全册 2.2.2 科技创造财富、让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教案 教科版

2.2.2科技创造财富、让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教案一、课时基本内容:1课时科技创造财富、让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二、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重、难点的确立,教学资源的取舍,教法、学法的选择等1.教学内容分析:第五课“财富之源”阐述了财富的源泉:财富来源于劳动,财富来源于创造,财富来源于科学技术等。
第三框题“科技创造财富”,阐述了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在创造财富中的重要作用,特别阐述了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提出的意义,引导学生学科学、爱科学,在未来的发展中创造自己的天地。
第四框题“开拓创造财富的源泉”综合前面三个框题,提出了在实现社会主义小康建设目标的过程中,如何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资源——劳动、知识、资本、机制等,让一切能够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尽快地实现全面小康的建设目标。
2.学情分析:对于基本经济制度,学生在八下已学过,有一定的基础。
本课注重说理与摆事实相结合,在引导学生从理论上认识到财富的源泉后,引用大量事实,进一步坚定学生的认识。
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情感,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精神。
3.重、难点的确立:本部分的教学重点是学生通过事例理解科学技术对生产的推动作用,懂得要充分挖掘多方面潜力,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人民的现实意义(这是第五课的落脚点)。
4.教学资源的取舍:(1)充分利用教材课文中的材料。
(2)对资本、管理等因素创造财富需补充一些相关材料。
5.教法、学法的选择: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组织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让学生通过查找大量的有关事实,认识到劳动、科学技术、自强不息精神等在财富创造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情感,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精神。
(1)讨论法。
(2)问答法。
在导入阶段和课中,大量使用。
(3)阅读法。
对课中重要文字、图片、图表要引导学生阅读。
(4)笔记法。
课文中重要的概念、意义等要通过笔记批注和用笔勾画的方法进行标识。
(5)探究法。
九年级思想品德《财富之源》教学设计

财富之源3.4学习目标:1、理解科学技术在发展生产力、创造财富中的重要作用。
2、掌握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有哪些,知道如何才能保证这些源泉充分涌流。
学习过程和指导:一、揭示目标并自学指导:导入:同学们,我们今天一起学习第五课第3、4部分:(板书课题)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出示学习目标,学生朗读)学习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大家认真、细致的自学,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指导认真自学。
出示自学指导:(屏幕显示自学指导及目标思考题)自学指导:请大家认真默读教材P33—36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找出答案。
8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
1、科学技术在发展生产力、创造财富有何重要作用?2、创造财富的源泉有哪些?3、怎样才能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二、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学生进行紧张的自学,教师行间巡视,并注意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做适当点拨。
三、学生讨论、回答思考题,教师点拨、更正和补充。
方法:学生举手回答,当出现个别不会的,让会的帮助不会的,当出现多数不会的,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思考题1教师问:会的请举手?指名回答。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是。
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
在现代社会,依靠科技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创造财富的重要途径。
举例:思考题2教师问:会的请举手?指名回答。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创造财富的源泉有:劳动、智慧与开拓精神、科技、资本和管理。
思考题3教师问:会的请举手?指名回答。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1)首先要建立和完善经济制度。
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2)建立健全合理收入分配制度。
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四、当堂背诵:思考题2、3五、当堂作业:(屏幕显示习题)六、教学反思:。
《财富之源》教案

《财富之源》教案教材分析本课由“财富基于勤劳”、“财富源自智慧与开拓”、“科技创造财富”和“让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四部分组成。
通过经典故事和真实的事例,说明勤劳、智慧、科技、完善的经济制度是创造财富的重要源泉。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目标1、了解勤劳、智慧、科技是创造财富的重要源泉。
(知识)2、理解实现财富涌流的条件。
(能力)3、培养热爱劳动、开拓进取、崇尚科学的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课时安排安排为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引入“现在是二十一纪一十年代,我国实现了初步的小康,正在向全面小康迈进。
说到小康,少不了要说财富。
什么是财富呢?《辞海》里注释,财富是指一切有价值的东西。
一个人拥有物质上的财富,不失为一种人生成就;一个人拥有精神上的财富,则是对崇高人生的一种追求。
那么,怎样才能获得这些财富呢?今天开始探讨这个问题。
”以此谈话引出课题“财富之源”。
二、新课教学1、让学生看P.29《庄稼汉和他的孩子》,教师提出问题:庄稼汉所说的“财宝”是什么?这个故事蕴涵着什么道理?学生谈话后,教师适当指点,再勾画相应语句。
2、让学生看P.31犹太商人的故事,教师提出问题:人们看到了这个犹太商人的笑话了吗?这个犹太商人变废为宝的故事让你产生了什么想法?学生谈话后,教师可适当指点,再勾画相应语句。
3、让学生看P.33前两段小字资料,教师提出问题:小观镇的农民依靠什么获得了收益?这个资料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学生谈话后,教师可适当指点,并勾画相应语句,然后看一段视频。
4、让学生看P.36小字资料,教师提出问题:小强的爸爸通过哪些途径获得了财富?小强的爸爸通过做股东每年分到可观的红利(在改革开放前是不允许的),这说明了什么?要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我们的执政党要做些什么呢?学生谈话后,教师做一定指点,再勾画相应语句。
5、小结时,教师提出问题:这一课的学习让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谈话后,教师适当指点:勤劳、智慧(敢于创新与开拓的头脑)、科技(知识)是创造财富的重要源泉,完善的经济制度也是创造财富的重要源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进一步体会“让各种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涌流”
的意义。
教师: 通过以上的学习, 我们了解到: 财富的源 总结并进一步理解本
泉有劳动、智慧、开拓进取的精神、科学技术等等,
单元的基本内容
要使财富的源泉充分地涌流, 就要完善经济制度和分
配制度。社会的发展、财富的创造,需要付出努力,
需要掌握社会发展的规律。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 我们
2.学生自由交流。
1.教师通过交流,我们发现,科学技术确实是 非常重要的生产力, 就像邓小平同志所说的“科学技
让学生首先从理论上 认识科学技术作为第
术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同志在 庆祝中国共产党 一生产力在创造社会
成立 8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科学技术是第
财富中的重要作用
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 志。”事实证明, 哪个国家的科学技术领先, 哪个国
的。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让这些源泉充分地涌流?
讲解知识,有助于学
4. 学生讨论如下问题:怎样才能放手让一切劳
教学环节二:开 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
拓创造财富的
源泉。
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学生自由发言或
者开展小组讨论)
生思考,深刻理解所 举的知识内容
通过活动让学生进一
懂得了勤奋能够创造社会财富, 并且是创造一切社会
财富的条件; 我们还懂得了科学技术是创造财富的源 泉,而且是“第一生产力”, 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
现和主要标志; 我们还懂得了, 创造社会财富还需要
开拓进取的精神。
学生自由发言, 说说自己学习了以上内容的感想 和收获。
财富的道理,培育崇尚科学的价值观。
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1.教师写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请学
直截了当地提出问
生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了解:这句话是由谁提出来
引入:从名言中 的,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你如何理解这句
获得启发
话?
题,让学生关注科学 技术对创造财富的重 大意义
通过回顾所学的知
会财富的源泉。 我们简单回顾一下, 创造社会财富的 识,让学生完整了解
源泉有哪些?
社会财富的创造源
2.学生自由发言。
泉,为本部分内容的 学习奠定基础
3.教师:劳动可以创造财富,科学技术可以创
造财富, 智慧与开拓精神也是创造财富的源泉。 除了
上述以外, 资本、 管理等要素也是可以创造社会财富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
了一亿中国人。”
学技术促进生产力发
展、创造社会财富的 美国研究并开发了因特网, 尽管最初的研究是出 典型事例。学生能从 于军事上的需要, 但是它很快就超越了军事范围。 如 中理解科学技术对创 今,因特网成为使用最便捷、最广泛的信息网, “上 造财富的巨大作用 网”已经成为许多人工作和学习的重要手段。
“科技创造财富”“开拓创造财富的源泉”主题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科学技术在发展生产力、 创造财富中的重要作用, 懂得科学技术是第一
生产力的道理;了解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方法和途径。
能力目标 :学习通过案例探求规律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树立尊重科学的态度、 培育热爱科学的情感, 懂得科学技术创造
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的道
理。
文登市的事例充分说 明了科学技术在创造 财富中的巨大作用
3. 呈现更多科学技术促进生产力发展、 创造财富 的事例。例如:
中国“水稻杂交之父”袁隆平用“三系配套”法
实现水稻杂交, 大大提高了中国水稻的产量, 为世界 袁隆平发明杂交水稻
反贫困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有人说: “袁隆平养活 和网络的研发等是科
家就具有先进的生产力;谁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技术,
谁就获得了先进的生产力,就能创造更多的财富。
2. 教师呈现教科书第 33 页的第一篇阅读材料,
教学环节一:科 学生阅读资料, 了解文登市是如何利用科学技术推动
学创造财富
生产发展、 创造财富的, 进而感受科学技术在推动生
产发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 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
4. 教师:我国目前正在进行传统工农业的改造, 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是要利用科学技术推动传统工农 业的现代化进程。
5.学生阅读教科书第 34 页的阅读资料, 理解农 业科技示范园区在改造我国传统农业中的重要作用, 领会科学技术是如何提高生产力、促进生产力发展
的。
1.教师:通过前面几节课,我们了解了创造社
经济制度; 形成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 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
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度”确立的重要意义
6.学生举例说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 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以按劳
总结
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能够调 动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的活力。
7. 学生阅读教科书第 36 页的阅读资料后通过讨
5. 在学生自由交流的基础上, 教师归纳: 为了让 步理解“以公有制为
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第一是要建立和 主体,多种所有制经
完善经济制度;第二是要形成相应的分配制度和政
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
策。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 形成 济制度”和“以按劳
了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 分配为主体,多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