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外髁骨折汇总.
肱骨外髁骨折.ppt

(fracture of the lateral condyle of
humerus)
1
肘关节周围的正常骨骺
鹰嘴多个骨骺
2
肱骨外髁骨折
3
肱骨外髁骨折
4
一 概述
肱骨外髁骨折是儿童 常见的一种关节内损 伤,为IV型骨骺损伤 (骨骺与干骺端损 伤)。
由于既是关节内损伤, 又是肱骨远端骺板生 长机构主要部分的破 裂,故应引起注意。
13
正常肘三角关系
14
五、X线检查
肘关节正侧位片可确诊, 必要时拍摄对侧片对比。
正常时经桡骨干纵轴所 作的直线必然经过肱骨 小头。
15
六、治疗
原则:因系关节内骨折,要求解剖复位,以防发 生创伤性关节炎。
畸形旋转移位,若关节面软骨与干骺端和滑车 的残余骨折面并列,必然导致骨折不愈合和继发 的畸形,因为关节软骨不会参与正常的骨化过程。
18
19
肱骨外髁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
20
21
七、并发症
⒈骨折不愈合:为常 见并发症,未经治疗 或保守治疗的病人发 生率高。
多因骨折未充分固定, 骨折处为滑液所浸泡 及软组织夹入造成。
22
肱骨外髁缺血坏死
23
肱骨外髁骨折不愈合
24
•⒉肘外翻: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或外髁骺板 早闭合均可造成肘外翻,外翻角度大时可导致尺 神经麻痹。
8
肱骨外髁骨折(Ⅰ度)
9
肱骨外髁骨折(Ⅱ度)
10
肱骨外髁骨折(Ⅲ度)
11
四、临床表现
疼痛,活动受限,肘关节微屈,晚期全关 节肿胀。肘外方压痛,可扪及骨擦音和移 动的骨块。正常肘三角消失
12
正常肘关节屈曲成直 角时,内、外上髁及 尺骨鹰嘴呈一大体对 称的等边三角形,并 与上臂的后侧平面平 行。当肘关节伸直时, 三骨点几乎成一直线。
肱骨髁上骨折

正中神经损伤:表现为猿手,出现拇、示、中指不能 屈曲,拇指不能外展及对掌,手掌桡侧三个半手指感 觉障碍。
肱骨髁上骨折
定义:肱骨髁上骨折系指肱骨远 端内外髁上方的骨折。
• 损伤机制:多发生于运动伤、生活伤和交通事故, 系间接暴力所致。
好发年龄:以小儿多见,5-12岁。
临床表现:肘关节肿胀,功能障碍,压痛明显, 限于肱骨髁上部,可触及骨擦感及异常活动,肘 关节骨性标志倒等腰三角形 伸展尺偏型 伸展桡偏型 屈曲型
伸展型:系由间接暴力造成,跌倒时肘关节在半屈曲 位,手掌着地,地面反作用力经前臂传达到肱骨下端, 将肱骨髁推向后方,由上而下的身体重力而将肱骨上 端推向前方而形成骨折。占90%
屈曲型:多由直接暴力造成,肘关节在屈曲位肘尖着 地,暴力经尺骨鹰嘴,把肱骨髁推向前上方的骨折。
治疗
保守治疗:骨折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术,复 位原则:先做远侧骨折端的侧方移位的整复, 后做前后方移位。石膏托屈曲90固定。
手术治疗:手法整复失败或存在血管、神经损 伤的骨折类型。
治疗不当的后果
缺血性肌挛缩 神经损伤 肘内翻畸形
桡神经损伤:表现为垂腕、各手指掌指关节不能伸直, 拇指不能背伸,以及手背桡侧皮肤有感觉障碍。
肱骨外髁骨折

2.因附着于肱骨外髁的前臂伸肌群强烈收 缩而将肱骨外髁拉脱
分为:无移位、轻度移位和翻转 移位骨折
分型
I:无移位 II:轻度移位 III:旋转+侧方 IV:侧方、旋转 +脱位
诊断要点
疼痛;肿胀(以肘外侧为中心肿); 活动受限; 畸形;骨擦音/骨擦感;可有异常 活动. 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
【诊查要点】
伤后肘关节呈半屈伸位,肘关节内侧肿 胀,疼痛,有皮下瘀斑,正常内上髁的 轮廓消失
局部压痛明显,肘关节屈伸活动受限, 前臂旋前、屈腕、屈指无力
第Ⅰ、Ⅱ度骨折者关节活动尚好,仅有 肘内侧牵拉性疼痛;第Ⅲ度骨折者肘关 节屈伸明显障碍;第Ⅳ度骨折者肘关节 明显畸形,肘后三点关系不正常
合并肘关节脱位者,肘关节外形轮廓明 显改变,肘关节的功能障碍也更为明显, 往往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尺神经症状,出 现小指和环指的尺侧麻木,感觉迟钝
2.有移位的骨折,要求解剖复位,尽快 进行复位固定;
3.骨折超过1周或闭合复位较为困难, 应切开复位固定
治疗
整复方法;
1.轻度移位骨折 :保持屈肘、前臂旋后,将骨 折块向内推挤,使骨折块进入关节腔复位即可。
2.有翻转移位者
其他疗法:针拨复位
固定
肘关节伸直、前臂旋后位固定,外髁处 放固定垫,尺侧肘关节上下各放一固定 垫;夹板长度从上臂中上段到前臂中下 段。固定2周后,然后中立位固定1周。
男,13Y,骨折50天,肘关节 畸形及功能障碍;
男,13Y,骨折60天,肘关节 畸形及功能障碍;
术后X-RAY
附: 肱骨内上髁骨折
肱骨内上髁(骨骺)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肘部 损伤,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约占肘关 节骨折的10%,仅次于肱骨髁上骨折和 肱骨外髁骨折,占肘关节骨折的第三位。
左侧肱骨外髁骨折

左侧肱骨外髁骨折左侧肱骨外髁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肘部骨折,多发生在青少年和运动员中。
肱骨外髁是肱骨远端外侧的骨突,是肘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构成肱尺关节和肱桡关节。
当手臂伸直时,肱骨外髁承受较大的压力,容易发生骨折。
一、病因1. 直接暴力:外力直接作用于肱骨外髁,如跌倒时手部撑地,暴力传导至肱骨外髁,导致骨折。
2. 间接暴力:外力作用于前臂或上臂,使肘关节过度屈曲或伸直,导致肱骨外髁发生剪切力,从而发生骨折。
3. 骨质疏松:老年人因骨质疏松,骨密度降低,轻微外力即可导致肱骨外髁骨折。
4. 运动损伤:运动员在剧烈运动过程中,如投掷、击打等动作,肘关节受到过度负荷,容易发生肱骨外髁骨折。
二、临床表现1. 疼痛:受伤后,患者会出现明显的肘部疼痛,尤其在活动时加剧。
2. 肿胀:骨折部位会出现肿胀,有时伴有皮下淤血。
3. 功能障碍:患者可能出现肘关节活动受限,如屈伸、旋转等功能障碍。
4. 压痛:骨折部位有明显压痛,有时可触及骨擦音。
5. 异常活动: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肘部异常活动,如骨折端相互摩擦产生的感觉。
6. 肘部畸形: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肘部畸形,如肘外翻或内翻。
三、诊断1. 病史:询问患者受伤经过,了解受伤机制。
2. 体格检查:观察患肢肿胀、畸形、功能障碍等情况,检查骨折部位压痛、异常活动等。
3. 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是诊断肱骨外髁骨折的主要方法,可明确骨折类型和移位情况。
CT和磁共振成像检查有助于了解骨折端的详细情况,尤其是对复杂骨折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四、治疗1. 保守治疗:适用于无明显移位或稳定性骨折。
采用石膏固定、支具固定等方法,保持肘关节于功能位,定期复查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
2. 手术治疗:适用于有明显移位、不稳定骨折或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的患者。
手术方法包括切开复位内固定、外固定架固定等。
3. 功能锻炼:在骨折愈合过程中,逐渐进行肘关节屈伸、旋转等功能锻炼,预防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4.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疼痛程度,可给予非甾体抗炎药、止痛药等缓解症状。
肱骨外侧髁骨折,闭合复位固定这么做!

肱骨外侧髁骨折,闭合复位固定这么做!前言儿童肱骨外侧髁骨折很常见。
有明显移位时通常选择切开解剖复位。
本研究主要介绍了儿童肱骨外侧髁骨折的损伤机制、复位技术以及闭合复位经皮固定的手术技巧,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了报道。
手术技巧(1)术前评估首先通过内侧斜位片评估骨折块的移位和是否伴有关节面骨折。
然后判断骨折线是否穿过骨骺,评估关节铰链是否完整。
最后对骨折块进行术前模拟复位固定。
图1.撕脱型肱骨外侧髁骨折损伤示意图。
随着肘关节内翻应力增加和旋后肌收缩,导致肱骨外侧髁骨折块发生明显移位。
(2)术中患者选择仰卧位,患肢与躯干呈90°固定,便于术者操作和术中透视。
(3)肱骨外侧髁骨折不累及骨骺(Song 1, Jakob 1)术者确定远端骨折块间的关节铰链完整的前提下,牵拉腕关节,使前臂旋后,使连接骨折块的肌肉松弛,并用石膏进行固定。
(4)肱骨外侧髁骨折不确定是否累及骨骺(Song 2, Jakob 1)如果累及骨骺,且X线片无法确定骨折块关节铰链是否完整,则在麻醉下进行关节造影检查。
如果骨折块累及骨骺,但尚未延伸到关节面(Song 2),外侧髁骨折块可能因挤压嵌合而无法活动。
此时牵拉腕关节,保持前臂旋后,使伸肌群和旋转肌群松弛,同时给予肘关节外翻应力,对骨折进行复位(见图2)。
术者可以选择闭合复位或经皮撬拨复位后,再行石膏固定。
如果术者确定骨折块间的关节铰链是完整的,则不需要固定。
图2.示意图(A),术中透视(B),术中大体照(C)。
肱骨外侧髁骨折块微小移位,骨折块之间有关节铰链相连接,通过手法进行复位(Song 2, Jakob 1)。
(5)肱骨外侧髁骨折没有完整的关节铰链(Song 3 to 5, Jakob 2 to 3)近端骨膜不完整,远端没有完整的关节铰链,骨折块可以移动。
如果外侧髁骨折块半脱位/脱位(Song 4-5),关节面塌陷且肘外翻,使骨折块没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复位(见图3)。
肘关节处于外翻位时,肱骨外侧髁骨折块容易移位而发生复位丢失(见图4)。
肱骨外髁骨折治疗手法_解释说明以及概述

肱骨外髁骨折治疗手法解释说明以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肱骨外髁骨折是指肱骨上端髁间部位发生的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
该类骨折多由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作用于肘关节区域引起,常见于年轻人和运动员。
肱骨外髁在上臂伸直时充当关节稳定副来源,同时也为前臂旋前提供稳定支撑。
因此,对于肱骨外髁骨折的治疗手法选择及效果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五个主要部分来阐述肱骨外髁骨折治疗手法的解释说明与概述。
首先,在引言部分将进行概述,并介绍文章的整体结构。
然后,在第二部分将详细讲解肱骨外髁骨折的治疗手法,包括分类和特征,非手术治疗方法以及手术治疗方法。
接下来,在第三部分将对肱骨外髁骨折治疗手法的原理与效果进行解释说明,并评估其治疗效果以及相关研究结果的分析。
第四部分将具体介绍常用的肱骨外髁骨折治疗手法,包括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最后,在结论部分对本文的主要观点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该领域的发展。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系统地介绍肱骨外髁骨折治疗手法,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方法,并解释其治疗原理与效果。
同时,本文也将详细介绍常用的肱骨外髁骨折治疗手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通过这篇文章,读者可以了解到肱骨外髁骨折治疗手法的不同选择及其影响取向,以及各种方法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和效果评估方法。
对医学从业者而言,这将有助于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
2. 肱骨外髁骨折治疗手法肱骨外髁骨折是肘关节中最常见的一种骨折,常见于青少年和年轻人。
对于肱骨外髁骨折的治疗,可根据不同情况选择非手术治疗方法或手术治疗方法。
2.1 骨折类型分类和特征肱骨外髁骨折可根据Gartland分类系统进行分级。
一般来说,根据X线片判断是否存在关节间隙及与干扰螺钉有无移位来确定治疗方案选择。
其中,Gartland I型为非位移性或极微位移性骨折;Gartland II型为中度位移性骨折;Gartland III型为高度位移性或关节稳定性受损的重度位移性骨折。
肱骨外髁骨折

省中医院创伤骨科 许树柴 副教授
术前X-RAY片
男,14.5Y,患儿在5Y时外伤所致右肘部肿痛,功能障碍, 当时在当地医院与手法整复及外固定,后残留右肘严重外翻畸形, 约42度,伸-曲 0-135度,右肘无力。家长带来就诊。
02级七年制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
术前CT重建片,骨片游离
02级七年制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
02级七年制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
迟发性尺神经炎,麻痹
若伴有尺神经炎早期症状时,同时行 尺神经前移。
治疗的进展
02级七年制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
02级七年制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
02级七年制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
02级七年制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
02级七年制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
贺兰山下, 宁夏沙湖
肘内翻、肘外翻畸形
对于损伤多年、原骨折块硬化、干骺端骨折面亦 硬化、肘关节半脱位、肘外翻畸形较重者,不考虑手 术切开复位,可行肱骨髁上截骨矫正肘外翻畸形,预 防尺神经炎的发生。 Hardacre发现肘内翻比肘外翻畸形多。 F1emming等指出它们的比例为2:1。对于肘内、外 翻畸形,何时行肱骨髁上楔形截骨治疗,目前意见尚 不一致。 有的作者提出,待小儿骨发育稳定后再行截骨治 疗。我们的意见是年龄于8一10岁以上,或肱骨外髁 骨折愈合后两年以上,可行楔形截骨矫形。
02级七年制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
骨折不愈合 肱骨外髁骨折后骨不愈合是最常见 的并发症。国内最多见于患儿肘部外伤 后没有得到及时的、正确的诊断及不合 理的治疗,待伤后几个月后肘部功能仍 不佳时,再进一步诊治,此时已失去最 好的治疗时机。另外虽诊断正确,在治 疗中因各种原因造成骨折块的移位,局 部纤维性连接,而发生骨不愈合。
左侧肱骨外上髁骨折

左侧肱骨外上髁骨折1. 引言1.1 定义左侧肱骨外上髁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通常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群体中。
该骨折是由于肱骨外上髁部位受到外力作用而导致骨折,常见于运动和剧烈活动过程中。
这种骨折在流行病学上表现出一定的特点,如多发生于男性青少年群体、运动员和高风险职业人群。
在临床上,患者通常会出现局部疼痛、肿胀、瘀伤等症状,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影响手臂功能和活动能力。
对左侧肱骨外上髁骨折及时做出正确的诊断非常重要,以便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避免出现并发症并加快康复过程。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该骨折的影像学特点、治疗方案、并发症、康复及预后,以及预防措施,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和处理这一疾病。
1.2 流行病学特征左侧肱骨外上髁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肱骨骨折类型,通常发生在年轻活跃的人群中,尤其是运动员和健身爱好者。
据统计数据显示,男性患者发病率高于女性,可能与男性在运动和体力活动中的频率和强度较高有关。
左侧肱骨外上髁骨折在青少年中的发病率也较高,因为他们的骨骼和关节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相对脆弱容易受伤。
流行病学调查还表明,训练不当、运动过量、缺乏适当的热身和休息等因素都可能增加左侧肱骨外上髁骨折的风险。
对于从事高强度运动的人群来说,特别是青少年和运动员,加强对左侧肱骨外上髁骨折的预防和防范意识非常重要。
1.3 临床表现左侧肱骨外上髁骨折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和力量减弱等症状。
患者在发生骨折后会感到急性疼痛,特别是在运动或应力加重时疼痛感会明显增加。
肿胀是由于组织修复过程中产生的炎症反应引起的,常伴随着局部温度升高。
活动受限是指患者在进行关节活动时会感到局部僵硬和限制,甚至出现功能障碍。
力量减弱则是由于肌肉失去了对骨骺的正确拉力,使得受伤肢体的力量明显减弱。
一些临床表现还包括肌肉萎缩、皮肤苍白等现象,这些症状通常需要通过专业医疗机构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诊断,以确定具体骨折类型和严重程度,并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伴发肘关节脱位、桡骨颈骨折、尺骨鹰 嘴骨折
骨折线自肱骨远干骺端后侧向前下方经骺 板,骨骺进入关节 常需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
肱骨外髁骨折在肘关节损伤中仅次于肱 骨髁上骨折,是常见的肘关节损伤之一。 15岁以前患儿由于此处多个骨骺的存在, 影响其坚固性,肱骨外髁处于骺软骨阶 段,较易发生骨折。 肱骨外髁包含非关节面和关节面两部分。
诊断要点
旋 转 移 位 可 扪 及 骨 块
肱骨外髁骨折
肱 骨 外 髁 压 痛
诊断要点
肱骨外髁骨折
半屈曲位 肘部活动受限
诊断要点
肱骨外髁骨折
正位片骨折线平行肱骨小头骺板 侧位片可见干骺端骨块 斜位片、关节造影
诊断要点
幼儿患者,大部分骨折块为骨骺软骨,由于骨 骺软骨在X线下不显影,因此幼儿肱骨外髁骨折在 X线片上可能仅显示肱骨小头骨化中心和部分干骺 端的骨质,以致易被误认为只是一块小骨片的轻微 骨折,甚至完全漏诊。 实际的骨折块要比在X线检查所见要大得多。
在正常肘部正侧位X线片上,桡骨纵轴线必将通
过肱骨小头骨化中心。
骨折块有移位时,则骨化中心偏离此线。 无移位的骨折,在X线片上肱骨外髁干骺端仅有 一骨折线显示。 轻度移位骨折,X线片上肱骨小头骨化中心及干 骺端骨折片外移,偏离桡骨纵轴线。 翻转移位骨折,在正位X线片上,肱骨小头骨骺 正常形态似三角形,有纵轴旋转移位的骨折块,该 骨骺变为圆形;在侧位X线片上,骨骺正常形态似 圆形,翻转移位后,骨折块变为三角形。
鉴别诊断
与骨骺滑脱鉴别
侧位片均可见干骺端骨块 正位片
肱桡关系
骨骺滑脱,肱桡关系正常 外髁骨折,肱骨小头骨骺向外移位 骨骺滑脱多向后内移位 外髁骨折多向后外脱位
骨折远端移位方向
2岁,骨骺滑脱
2岁,肱骨外髁骨折
骨化中心
骨发育过程中,首先骨化的部位称为骨化中心。骨化从此处
多为间接暴力所致。
跌倒时手掌先着地,若肘关节处于轻度屈曲外展位,暴 力将沿前臂向上传达至桡骨头,肱骨外髁受到桡骨头的撞 击而发生骨折,外髁骨折块被推向后、外上方。
若受伤时肘关节处于伸直位且过度内收,则附着于肱骨 外髁的前臂伸肌群强烈收缩而将肱骨外髁撕脱,骨折块向 前下移位。 肱骨外髁骨折后可发生翻转移位,严重者可达180°。
治疗
无移位者 单纯石膏托外固定 明显移位者 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
术中保护后侧软组织,避免损伤血供 以对齐关节面为准
无明显移位
伤后4周, 骨折愈合
肱骨外髁骨折
轻度移位者
下列因素提示不稳定 斜位片间隙大于2 mm 外侧严重肿胀 外侧淤血 肱桡肌腱膜撕裂 可及骨擦感 MRI、造影提示 关节软骨断裂
肱骨外髁骨折 移 位 情 况
骨 折 块 翻 转 移 位 90º
骨折仅有轻度移位 ,骨折块上筋膜仅 有轻度撕裂
肱骨外髁骨折 移 位 情 况
骨 折 块 翻 转 移 位 180 º
分为前移翻转型和后 移翻转型,其中以后 移翻转型多见(又称 伸直翻转移位型)。
肱骨外髁骨折 移 位 情 况
由于肱骨远端扁平,受暴力的 冲击使肘外后部软组织被撕拉 呈一空隙,无骨骺阻挡,为骨 折块的翻转移位创造了条件。 若旋转发生在两个轴心上,表 明骨折块上的筋膜完全被撕裂 ,由于受到前臂伸肌的牵拉, 使骨折面指向外侧,而关节面 则指向内侧。骨折块不但在横 轴上旋转,同时还在纵轴上旋 转,以致骨折块的内侧部分转 向外侧,而外侧部分转向内侧 。
骨 折 块 翻 转 移 位 360 º
临床表现
伤后外侧明显疼痛、肿胀、肘关节呈半屈曲位,肘关节活 动功能障碍,肱骨外髁都有明显压痛。
移位骨折可有轻度肘外翻,在肘外侧可摸到活动的骨块及 骨擦音。 早期肿胀明显时可掩盖骨折部征兆,导致漏诊、误诊的发 生。晚期可出现骨折不愈合、进行性肘外翻畸形和迟发性尺神 经麻痹。
开始,然后逐渐扩大,最后完成全部骨化。胚胎早期,软骨干中部 出现一个原发骨化点,骨化点内的软骨组织退化消失,成骨细胞 积极活动,形成骨组织,这一变化称骨化,胎儿出生前后,在骨 两端的软骨内也先后出现骨化点,称继发骨化点。由继发骨化点 形成的骨结构称骺。
肱骨远端骨骺对识别骨骺损伤十分重要。肱骨远端骨骺较多,其 骨化中心出现和骨化以及与干骺端融合的先后时间不同。骨化中 心出现时间分别为:肱骨小头1~2岁,肱骨内上髁7~9岁,滑车 9~11岁,肱骨外上髁ll~13岁,而肱骨远端全骺互相融为一体并 与肱骨干骺端融合则在15~18岁之间。在此年龄之前,如受到直 接或间接的暴力,都有可能导致全骺分离骨折。
肱骨外髁骨折
概述 骨折部位特殊
肱 骨 外 髁
多发生在5~10岁儿童
晚期后遗症明显
应用解剖 肱 骨 外 髁 是 伸 肌 附 着 点
肱骨外髁骨折
1.桡侧腕长伸肌 2.桡侧腕短伸肌 3.指伸肌 4.小指伸肌 5.尺侧腕伸肌
主要功能是伸腕、伸指
肱骨外髁骨折Hale Waihona Puke 应用解剖肱骨外髁被撕脱
病因病机
肱骨外髁骨折
7岁患儿
伤后7天
经皮克氏针固定,4周后骨折愈合
肱骨外髁骨折
并发症
迟缓愈合 (肘外翻) 不愈合 (肘外翻) 生长障碍及骨坏死 骨不连(旋转移位未纠正, 妨碍骨骺生长)
进行性肘外翻——迟发性尺 神经麻痹
术后6年,鱼 尾状畸形
伤后2年,骨折不愈合,骨坏死
并发症
延迟愈合(6周)或不愈合(3月)
损伤机制
内翻应力撕脱骨折
桡骨头直接撞击
肱骨外髁骨折 病 因 病 理
骨 折 块 因 伸 肌 牵 拉 出 现 移 位
肱骨外髁骨折 病 因 病 理
骨 折 块 撞 击
分型
无移位骨折
轻度移位骨折 翻转移位骨折
肱骨外髁骨折 移 位 情 况
骨 折 块 无 移 位
骨折块无移位的裂 纹骨折,骨折块上 的筋膜保持完整。
最严重的并发症 原因
关节内骨折,骨块暴露于关节液中 外髁血运差 固定不坚强,骨块受伸肌牵拉而活动
骨折不愈合,功 能尚好
骨折不愈合,肘 外翻
骨折不愈合,肘外翻,迟发性尺神经麻痹
功能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