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过热器改造
670t/h锅炉后屏过热器固定穿屏管结构改造

丑窨
20 年第 2 卷第 5 07 5 期
内 蒙 古 电 力 技 术
3 1
2 0
消旋作 用 。鉴于 管屏较 长 、 向节 距较 大 , 横 整体 刚性
差, 在热 态运 行 时 , 烟气 冲刷扰 动 影 响 , 屏晃 动 受 管
;
{
幅度 较 大 , 而点 焊处 应力 较 大 , 点 开 裂后 , 焊 固定 穿
常发生 爆管 .爆 口附近 外表 面有 明显 的机械 磨损 痕 迹 。 管呈 一定周 期性 , 管时 , 爆 爆 管壁 温度不 超温 , 负 荷 平稳 。 固定穿屏 管爆 管后 , 泄漏蒸 汽往 往将 其他 相 邻 管吹损 爆破 。
角前 。整 组设备 由 1 6片立 式蛇形 管屏 组成 , 沿烟 道
蔡
( . 蒙古 电 力科 学研 究 院 , 蒙古 呼和 浩 特 1内 内
斌 , 田宏 亮 。 邢春雷
0 0 2 ;. 10 0 2内蒙 古金 山发 电有 限 责 任公 司 , 内蒙 古 呼和 浩 特 OO1) 10 6
i 要】分析 了丰 镇发 电厂 60t 7 h锅 炉后 屏过 热 器 结构 方 面存 在 的缺 陷 , 过 计 算水 动 / 通 力偏 差和 热偏差等 特性 , 出固定 穿屏 管爆 管原 因 , 制 定 了治理和 改造 方案 。 改造 时 , 给 并 突破
维普资讯
内 蒙 古 电 力 技 术
! I OWE 垒里 旦 !R C P R 20 0 7年第 2 5卷第 5期
60t 7 h锅 炉后屏 过热器 固定 穿屏 管结构改造 /
Rer f o F x d P n a tP l g S r c u e o 7 h B i rRe rP ae u e - e tr t i t ie e d n o i t t r f 0 t ol a l tn S p r h a e o t n u 6 / e
锅炉过热器换管改造T91钢焊接技术应用

1 S 1一 9 A2 3 T 1钢 管性 能及 焊接 性 11 T 1 管性 能 . 9钢 111 S 2 3 T 1钢 的化 学成 分 . A 1一 9 . S 2 3 T 1钢 是 一 种 改 良型 的 9 r 1 A 1一9 C 一 Mo钢 .在 原 9 r1 C 一 Mo马 氏体钢 通 过 降 低 C含量 ,增 加 V,N b
刘其 中 ,
( . 陵石 化 职 工 培 训 中 心 ,湖 南 岳 阳 4 4 1 ;2岳 阳石 油化 工 总 厂 广 播 电视 大 学 ,湖南 岳 阳 4 4 1 ) 1 巴 104 . 10 4
摘 要 :针 对 高 压 煤粉 锅 炉 过 热 器 换 管 改造 过 程 中 。对 影 响 S 2 3 T 1 管 焊接 接 头 质 量 的 因素 进 行 了讨 论 , 分 析 了产 生 的 原 因 ,并 提 A 1一 9 钢
11 T 1 室温力 学性 能 .. 2 9 钢 表 2为笔 者对 T 1 和 1C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 V钢所 进 行 的室 9 钢 2 rMo 温力学性 能 比较
表 2 T9 1钢 室 温 力 学 性 能 与 1 CrM 0 室 温 力学 性 能 比较 2 1 V
出 了相 应 的 焊接 工 艺措 施 , 确保 了焊接 质 量 。
关 键 词 :过 热 器 ;T 1钢 ;焊 接 性 ;焊 接 缺 陷 ;焊 接 工 艺措 施 9 中 图分 类 号 :T 4 7 G 5 文 献 标 志码 :B
0 前 言
某 热 电 厂 高 压 煤 粉 锅 炉 高 温 过 热 器 ( 级 过 热 末 器) ,原 设 计 材 质 为 1 C l V,规 格 为 + 2m 5 2 rMo 4 mx m m.由于 长 期 过 热 。致 使 过 热 器 蛇形 管 排 尤 其 是 弯 头 部 分材 质 恶化 ,经取 样 分析 ,珠光 体球 化 平均 4 5 ~
DZL型锅炉加装过热器的设计与实践

管 和部 分工 艺相 关 管共 计 6根 , 并 对 爆 管 处 进 行 了 切 口检验 , 查找 了原 因 。应用 户要 求 , 在原 来 的基础
上, 又重新设 计 、 制作 1台过热 器 为其备 用 。
2 0 0 6年 1 2月至 2 0 0 7年 4月 间 , 锅 炉 过 热 器 又
作者 简 介: 于 子 文 摘 要: 通过对 D Z L型 锅 炉 增 装 过 热器 后 发 生 的 爆 管 事 故 原 因分 析 , 重 新 对 锅 炉 过 热 器 进 ( 1 9 5 4一 ) , 工程师 ,
行 了设计改进 , 解决 了问题 , 使之达到安全运行 。
关键 词 : 过热器 ; 爆管 ; 设 计
和炉 拱 为耐火 砼 土 整体 浇 筑 而 成 ; 链 条 炉排 片 为 板
状式 ; 锅 炉尾 部布 置有 省煤 器 。
2 加 装 过 热 器
根据 用户 要 求 , 锅 炉 过 热 器 出 口温度 定 为 2 5 0
发 生过 二次 爆管 事故 : 大致 位 置在第 二 次爆 管部 位 ,
维修。
.
3 8
工
业
锅
炉
2 0 1 0年第 2期 ( 总第 1 2 0期 )
过 热器 的结 构 型 式 为 : 进、 出 口集 箱 采 用 + 1 3 3
从 安装 情况来 看 , 主汽管 与过 热器 入 口集箱 、 过
热 器 出 口集 箱 与 分气 缸 之 间 的 + 1 3 3连 接 管 , 采 用
D Z L 6 —1 . 2 5 一AⅡ锅炉 改 造 之前 , 其 主要 技 术
1台 D Z L 6 —1 . 2 5 / 2 5 0 -A I I 型 过热 蒸汽 锅 炉 。同年 9月投 入运 行 , 运 行后 锅 炉 的各 项 参数 较 为 正 常 , 但
【技术前沿】360m?烧结生产线大烟道锅炉过热器改造

【技术前沿】360m²烧结生产线大烟道锅炉过热器改造柳钢2号360m2烧结生产线大烟道锅炉过热器设计不合理,自锅炉投产以来,过热器使用寿命不长、故障频发,严重影响了设备作业率及余热回收效率。
通过对故障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确定了故障频发主因,经一系列攻关、技术改造,从根本上消除了设备隐患。
改造后系统正常运行10个月,年故障率降为0,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柳钢2号360m2烧结生产线大烟道锅炉回收大烟道高温段烟气显热,将烟气通过余热锅炉产生蒸汽,供烧结泥辊和脱硫硫铵预热使用,实现变废为宝,节能降本提效的目的。
但在实际应用中,因设计不合理,锅炉过热器管道焊缝处频繁被拉裂,造成锅炉内部漏水严重,被迫停机对拉裂的管道进行修复,严重影响了设备作业率及余热回收效率。
过热器管道拉裂、泄漏不仅影响锅炉蒸汽产量,且泄漏的水蒸气会夹杂粉尘进入烧结主抽风机系统,严重威胁主抽风机的正常运行。
为此技术人员根据投产以来积累的经验,对故障原因进行系统地分析研究,最终确定了故障频发的主因,通过一系列的攻关、技术改造,从根本上消除了设备隐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系统概述1.1大烟道锅炉概述柳钢2号360m2烧结大烟道锅炉由2台蒸汽过热器模块、2台蒸汽发生器模块和2台省煤器模块构成。
锅炉运行过程中可以产生温度为230℃、压力为1.2MPa(绝压)、汽量11.5t/h的过热蒸汽。
其中约0.25t/h过热蒸汽送往除器除氧,外供约11.25t/h过热蒸汽至烧结泥辊和脱硫硫铵预热使用。
锅炉各个模块放置于烧结南、北大烟道内,模块换热管道内除盐水通过吸收烟道高温烟气(约350℃)显热进行水汽热交换。
各模块之间相互连通,水汽交换是连续进行的。
最后产生的过热蒸汽进入减温器,进行过热温度的调节控制,再送往烧结泥辊和脱硫硫铵预热使用。
同时,热交换后的低温烟气经烧结主抽风机,送脱硫系统脱硫后排入大气。
2故障分析通过对锅炉过热器换热管多次的检查,并对管道拉裂原因进行分析和研究,最终确定故障主因如下。
茂名热电厂220t/h锅炉改烧水煤浆后过热器超温原因分析及技术改造

作者简介 :黄
4 0
略 ( 92一 ,男 ,广东阳春 人 ,助理工程师 , 17 ) 从事 火电广锅 炉技术管理工作 。
洁净煤技术 20 0 2年第 8卷第 3期
维普资讯
2 原 因分 析
2 1 燃 料原 因 .
m ,浆 系统 的 安 装 ,尾 部 除 尘 器 安 装 。从 改 造 后
炉膛 出 口烟气 温 度 :19 o 0 4C
容 积热 强度 :14 7×1 c lm h 1. 0 k a ・ /
1 2 燃 料 ( 煤 浆 )特 性 . 水 浓 度 :6 8±1 %
运行 情况 来看 ,主要 是 炉膛 出 口温 度 过 高和 烟温 差 偏 大 导致 过热 器 超温 。从锅 炉燃 水 煤 浆额 定 负荷 长 时 间运行 情况 来 看 ,炉膛 出 口温 度 开 始 约 为 9 2~ 8 14  ̄ 0 8C,符 合设 计 值 19  ̄ 04C,随 运行 时 间 变 长 ( 3
温水 不投 入 仍不 能 解 决 ) ,又 在 原 低 温 过 热 器 前 加 装 了 3 1m 逆 流 布 置 的 前 置 过 热 器 以提 高 汽 温 。 4 20 00年 又进 行 了水 煤 浆 代 油 工 程 改 造 ,包 括 炉 本 体水煤 浆 、油 两 用 燃 烧 器 安 装 ,卫 燃 带 敷 设 4 . 76
温度 和 高温段 过 热 器壁 温过 高的 主要 原 因进 行 了分 析 ,并根 据 主要 影 响 因素 和 实 际运行 状 况
提 出了解 决 问题 的 方 法 ,取 得 良好 的效 果 。
关键 词 :锅 炉 ;燃烧 ;过 热 器超 温
中 图分类号 :T 54 4 Q 3 . 文 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7 2 ( 0 2 30 4 -3 0 66 7 2 0 )0 -0 00
一台超高压锅炉屏式过热器改制简介

本 项 目为超 高压 中 问一次 再 热 自然循 环 固
态 除渣煤粉 炉 ,配 2 0 0 MW 汽轮 发 电机组 。 锅炉
呈g I 型布置 , 炉膛 四周 为膜 式水冷壁 , 上 部垂直
甲侧第 1 1 排第 8 根( 1 2 C r l Mo V 金相组 织
. 5级 抗拉强度 4 5 5 R m) 布 置辐 射 式前 大屏 过 热器 和后 屏 过 热器 ,在水 球 化评 级 4 乙侧第 5排第 5根 ( 1 2 C r l Mo V 金相组 织 平 烟道 内布 置 高 温过 热器 ,尾 部烟 道 竖井 由中
金属技 术监督 规程 中 “ 9 . 3 . 1 2当发 现下列情
况之一 时应及 时更换 管段 ( g)1 2 C r l Mo V的珠
光 体 球 化 达 到 5级 )的 要 求 ,后 屏 过 热 器
式过 热器 管 子规格 为 中5 l x 9 . 5 /中5 l x l 0 . 5 ,材
一
台超 高压锅炉屏 式过热器改制简介
顾 之震
( 无锡 华光锅 炉股份有 限公 司)
摘 要 : 针 对 一 台6 7 0 t / h 超 高压 中间一次再 热 自然循环 固态 除渣煤粉 炉后部 屏 式过热器 的 改制过 程 进行介 绍及分 析 。 关键 词 : 屏 式过 热器 ;球化现 象;抗 拉 强度 。
5 1 ×1 0 . 5 ,材料为 1 2 C r l Mo VG 的 U 形管 均换 化 ,蠕变速度 加快 , 屈 服点 、抗拉 强度 、冲击韧 成规 格为 中5 l ×1 0 . 5 ,材料 为 S A一2 l 3 T 9 1的 性 、 蠕变 极 限和持久极 限下 降 , 使 用寿命 达不到
质 A2 1 3 一 T9 1 / S A2 1 3 - T P 3 4 7 H/ l 2 C r 1 Mo VG。
2024年燃煤锅炉改造燃生物质锅炉施工方案

2024年燃煤锅炉改造燃生物质锅炉施工方案【施工方案】____年燃煤锅炉改造燃生物质锅炉一、项目背景与概述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燃煤锅炉改造为燃生物质锅炉已成为一项迫切的任务。
本方案以____年燃煤锅炉改造燃生物质锅炉为目标,通过对现有锅炉进行改造,使其具备燃烧生物质燃料的能力,以减少排放的污染物和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本方案拟采用以下工艺和设备进行改造:1. 变频调速系统:通过安装变频调速设备,可实现锅炉的稳定运行和负荷的自动调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燃烧系统改造:将燃煤锅炉的燃烧系统改为适应生物质燃料的燃烧系统,包括燃烧器、燃烧室和炉排等。
3. 过热器改造:对现有的过热器进行改造,以适应生物质燃料的燃烧特性,确保烟气的充分利用和余热的回收利用。
4. 燃料供给系统改造:对现有的煤气化供给系统进行改造,以适应生物质燃料的供给要求。
5. 污染物控制系统改造:通过安装除尘设备、脱硫设备和脱硝设备等,对烟气进行净化处理,以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要求。
二、施工流程与方法1. 前期准备(1)确定施工方案:根据现场情况和相关要求,确定改造方案和具体施工方案。
(2)采购设备:根据方案需求和技术要求,采购需要的设备和材料。
(3)现场准备:对现场进行清理和整理,为后续施工工作做好准备。
2. 施工准备(1)制定施工计划:根据工程量和工期,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明确施工任务和完成时间。
(2)安全管理:制定安全管理方案,明确施工现场的安全要求和安全措施。
(3)培训和人员配备: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熟悉工艺流程和操作要求,同时合理安排施工人员的工作。
3. 改造施工(1)燃烧系统改造:拆除原有的燃烧系统,安装适应生物质燃料的燃烧器、燃烧室和炉排等设备,并进行调试和试运行。
(2)过热器改造:对现有的过热器进行拆卸和改造,确保其能满足燃烧生物质燃料的需求。
(3)燃料供给系统改造:对原有的煤气化供给系统进行改造,确保生物质燃料的正常供给和燃烧。
10t/h组装锅炉加装过热器的改造设计

( n u J dn o e o Ld A h i 4 0 1 C ia A h i i igB i r . t, n u 0 , hn ) n l C 21
摘
原所 学 机械 制 造
业 ,9 1 8年学 习= 9 于
必须 的 ) 通 过再 次 分 离 的饱 和 蒸 汽 进 人 过 热 器 进 , 口集箱 。另 外 , 锅筒 上需 要再 装一 只管 座 , 在 一来 用 以支 撑该部 件 , 来 将 分 离 出来 的水 引 至 锅 内水 空 二
间( 图 3 。 如 )
● ●
厂 、 。 —
厂 外 置汽 水分 离 器 ,
维普资讯
・
节 能改 造 ・
l h组装炉 加装 过热器 的改造设 计 0t /
文 章 编 号 :0 48 7 (0 7 0 -30 10 - 4 20 )23 -2 7
1 h组装锅炉加装 过热 器的改造设计 0t /
杨 平
( 徽金 鼎锅 炉股 份有 限公 司 , 安 安徽 2 l0 ) 4们 在 原有 的 主 汽 阀处 安装 我 只独特 的外 置汽 水分 离 装 置 ( 理 的设 计 计 算 是 合
的烟气横向均匀地 冲刷过热器受热面 , 之后进人锅 炉 的对 流管束 。 考 虑 到 原锅 炉 炉 膛 出 口烟 温 较高 , 过 热 器 的 对 安全运行 不 利 , 我们将 原锅 炉 的炉膛后 墙 , 即原 燃尽 室 前墙拆 除 , 以此 扩 大 了炉 膛 容 积 和 辐 射 受热 面 面 积, 降低 了炉膛 出 口烟 温 , 它部 位 的炉墙 按改 造 图 其 进行 砌 筑 ( 图 2 。 如 )
图 1 原 改造 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7卷第2期2008年3月石油化工设备PETRO-CHEMICALEQUIPMENTV01.37No.2Mar.2008文章编号:1000—7466(2008)02一0080—03锅炉过热器改造陈玮栋(上海华谊丙烯酸有限公司,上海200137)摘要:1台使用了大约5a的蒸汽锅炉过热器(使用压力2.0MPa,蒸汽产量17t/h左右,使用温度350℃)在出口集箱管和盘管的焊缝及其热影响区内出现了网状裂纹,蛇形盘管多次发生开裂和断裂。
分析认为,该过热器产生裂纹甚至断裂与结构、材料和焊接等因素有关。
通过增加膨胀弯和更换材质,减小了焊接缺陷,改善了应力状态,使用效果良好。
关键词:锅炉;蒸汽过热器;失效;原因分析;改造中图分类号:TK223.32文献标志码:BImprovementofSteamBoilerSuperheaterCHENWei—dong(ShanghaiHuayiCrylicAcidCo.Ltd.,Shanghai200137,China)Abstract:Thearticleisaboutasteamboilersuperheater(workingpressureis2.0MPa,steamquantityisabout17t/handworkingtemperatureis350℃orso),afterithasbeenUsedfor4tO5years.thenetlikecracklebegantoappearintheweldingline,initsheatinfluencingofthechanneloutlettubeandthespiraltube。
thecrackandfailureoccurredinthesnakelikespiraltubetimeaftertime.Onthebasisofanalyzing,thecrackandfailurewerecloselyrelatedwithstruc—ture,materialandwelding.Aftertheimprovementsofexpansionjointratioenlarged,reasonablematerialselected,weldingdefectreduced,andthestressstateimproved,itsworkingeffectisstillgoodafter3years’use.Keywords:boiler;steamsuperheater;fault;reasonanalysis;improvement某厂锅炉过热器,为该厂汽轮机提供过热蒸汽,该过热器的使用压力为2.0MPa,蒸汽产量17t/h,温度不超过350℃,其集箱管材料原为15CrMo,蛇形盘管的材料为oCrl8Ni9Ti。
该过热器在使用了约5a后,在出口集箱管和盘管的焊缝及其热影响区内出现了网状裂纹,蛇形盘管多次发生开裂和断裂。
虽经检修并将集箱管的材料更换为0Crl9Ni9,但仍存在类似问题。
为此对该过热器进行了改造,改造后使用情况良好。
1结构问题该过热器为卧式结构,蛇形盘管采用带抱箍的固定支架支撑,热膨胀时盘管可在抱箍内滑动以释放热应力。
由于炉内温度变化较大,经过长期使用后,蛇形盘管抱箍产生的变形及管子外壁积垢等对盘管的滑动产生阻碍,使其在高温下产生的热应力无法释放,改变了结构的热应力分布。
受蒸汽压力波动、盘管积垢受热不均、过热器升温不均匀以及升温过快等因素的影响,可造成设备的失效。
盘管与集箱管连接处的结构见图1。
这种结构限制了盘管热应力的释放[1]。
对该结构进行的有限元分析表明,在盘管与集箱管的角焊缝有多处应力接近甚至超过材料的许用应力,最大处应力达到400MPa,远大于15CrMo在350℃时的许用应力(135MPa)。
收稿日期:2007—09-25作者简介:陈玮栋(1970一),男,上海人,工程师,学士,主要从事各类化工设备与机器的安装调试、检修以及各类常压设备的制造工作。
万方数据第2期陈玮栋:锅炉过热器改造厂。
‘、娑√、集箱管图1集箱管结构示图2材料和焊接该过热器盘管材质为oCrl8Ni9Ti,集箱管材质为15CrMo。
从设备的使用温度和使用压力来看,选材是合理的,但由于0Crl8Ni9Ti是奥氏体不锈钢而15CrMo是珠光体钢,二者进行焊接时难免会产生缺陷使设备的可靠性下降。
相关资料表明,这两种钢焊接易出现焊缝金属稀释和碳扩散迁移,其焊缝塑性较差,可使高温性能下降,因此一般要避免珠光体和奥氐体的焊接,如不可避免应采用过渡段。
据此将集箱管材料改用0Crl9Ni9后,仍出现失效。
分析认为,奥氏体不锈钢的热膨胀系数大而导热系数小,焊接时极易产生微小热裂纹,在焊接较厚的或壁厚差异较大的零件(集箱管的壁厚为10mill,盘管的壁厚为3.5ram)时会产生较大的收缩应力,在金属凝固时易出现热裂纹。
在奥氏体不锈钢的焊缝中,除了会析出碳化物外,还会析出中间金属化合物,使钢材脆化,因此要进行固溶处理,但现场施工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所以虽然是奥氏体同种钢焊接,但焊接质量不能保证。
此外集箱管开孔较密,焊缝间距小,焊接应力相互叠加,更容易出现开裂等失效现象‘扪。
3改造3.1材料更换根据以上分析结果和工厂的实际情况,考虑到过热器的压力、温度都不很高,将出口集箱管的材料改为209。
出口集箱管选择209可避免奥氏体钢和珠光体钢焊接及其焊接时产生的焊接缺陷,此外,209的焊接工艺也比较成熟,焊接所需的必要条件也较简单。
但209在350℃左右时的屈服强度比15CrMo低[3],因此改造时将集箱管的壁厚从原来的10mm增加到12mm[4。
3.2结构改造为了释放蛇形盘管受热后产生的热应力,在蛇形盘管与集箱管接头前增加了膨胀弯,见图2。
考虑到盘管材质是oCrl8Ni9Ti而集箱管材质选用了209,为了避免现场异种钢焊接,膨胀弯材质也采用了209,并在膨胀弯前增加一段0Crl9Ni9的钢管作为过渡段。
在制作出口集箱管时,事先将过渡段焊在膨胀弯上,这样现场焊接就变为奥氏体不锈钢的同种钢焊接。
由于盘管直径小、壁厚薄、薄膜应力小,所以出现热裂纹的可能性大为下降。
经有限元分析,膨胀弯结构的角焊缝处应力明显下降,36根蛇形盘管的接头应力无一超出许用范围,较原来的结构合理。
图2改造后的集箱管结构示图3.3角焊缝坡口形式原来的角焊缝采用全焊透结构,见图3。
这是一种常见结构,其综合性能较好。
但这类焊缝热影响区大,对焊工的要求高,安装位置不易保证,易产生安装应力。
改造时采用了一种较新的不焊透结构,见图4。
该结构安装定位好,盘管与集箱管接触良好,应力集中程度低,抗疲劳能力强。
菹毖艚一一~l……………………』;图3原角焊缝坡口示图4结语该过热器改造之后运行良好,但仍存在着一些『1 万方数据第37卷第2期2008年3月石油化工设备PETRO-CHEMICALEQUIPMENTV01.37No.2Mat.2008文章编号:1000一7466(2008)02—0082-04制氢转化炉炉管下法兰开裂失效分析王强(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分公司炼油厂,甘肃兰州730060)摘要:对制氢炉管下法兰在使用2a后出现裂纹的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①该法兰选材不当。
②该法兰材质成分不符合标准规定,冶金质量低劣。
③法兰裂纹属连多硫酸应力腐蚀所致。
关键词:转化炉;法兰;裂纹;连多硫酸应力腐蚀中图分类号:TE963文献标志码:BAnalysisofCrackFailureOccurredinFlangeofFurnacePipeinHydrogenReformerWANGQiang(RefineryofLanzhouPetrochemicalCo.,CNPC,Lanzhou730060,China)Abstract:Polythionicacidsstresscorrosioncrackoccurredinflangeoffurnacepipeinhydrogenreformerafterithadbeenusedfortwoyears.Byanalysis,threeproblemshavebeenfoundontheflange:wrongselectionofmaterial,thecompositionnotcoincidentwiththestandardandpoorqualityofmetallurgy.Keywords:reformer;flange;crack;polythionicacidsstresscorrosion某制氢转化炉为立式炉管,物料上进下出,转化炉管内工作介质为水蒸气、天然气、H。
、CO以及CO:的混合物,下法兰部位物料为反应后的H。
、CO和CO。
,天然气进炉前经脱硫、脱水和脱盐后与水蒸图4不焊透结构角焊缝坡口形式不足和隐患:①增加膨胀弯后现场集箱管到过热器箱体的距离没有变化,使现场施工检修的空间变得很小,施工难度大,增大了今后检修的难度。
②过热器的内部蛇形盘管没有更换,其内部的应力环境并未改善,在以往的检修中蛇形盘管曾多次修补过,所以蛇形盘管的可靠性不高。
③在这次改造中,为了节约材料,利用了按原来的结构已经预制好的集箱管,使得膨胀弯的结构太复杂,焊缝多,制造难度大,可靠性较低。
该过热器存在的问题应给予足够重视,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进行彻底改造,以消除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1]林宗虎,徐通模.使用锅炉手册[M3.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2]曾乐.现代焊接技术手册F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3]JB/T(1609~1620)--93,工业锅炉标准[S].[43GB/T9222--88,水管锅炉受压元件强度计算Es].(杜编)收稿日期:2007-10-18作者简介:王强(1967-),男,甘肃敦煌人,助理工程师,现从事压力容器设备管理工作。
万方数据锅炉过热器改造作者:陈玮栋, CHEN Wei-dong作者单位:上海华谊丙烯酸有限公司,上海,200137刊名:石油化工设备英文刊名:PETRO-CHEMICAL EQUIPMENT年,卷(期):2008,37(2)引用次数:0次1.林宗虎.徐通模使用锅炉手册 19992.曾乐现代焊接技术手册 19963.JB/T (1609~1620)-1993.工业锅炉标准4.GB/T 9222-1988.水管锅炉受压元件强度计算1.期刊论文严鸿彬.徐荻萍一台锅炉的蒸汽过热器爆管原因和预防对策初探-工业锅炉2002(6)介绍一例SZL20-2.5/400-AⅢ锅炉蒸汽过热器爆管的事故原因和预防对策.2.期刊论文张晓东.杨自春对某型增压锅炉过热器热特性计算方法的修正-海军工程大学学报2004,16(4)结合高增压锅炉蒸汽过热器管束中传热的计算方法和某高增压锅炉蒸汽过热器的结构特点,建立了该蒸汽过热器管束传热的数学模型,并对该过热器热特性的计算方法进行了修正,最终通过计算得到了该过热器后的烟气温度分布.3.期刊论文严祯荣.杨茉.张建立两台油气锅炉蒸汽过热器爆管原因及技改-能源技术2003,24(4)对两台由燃煤锅炉改造的油气锅炉频繁发生的过热器爆管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技改方案.实施技改后,达到了连续运行5年不再发生类似事故的良好效果.4.期刊论文陈志伟锅炉蒸汽过热器爆管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安全、健康和环境2004,4(1)针对锅炉过热器管在运行中常见的过热爆管问题,从原理及运行工况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隐患整改措施,保证了锅炉的正常运行.5.期刊论文陈玉瑞.历彦君预防蒸汽过热器管烧损和爆裂的措施-工业锅炉2004(3)针对某厂不同型号锅炉过热器,采取不同的有效措施,防止了蒸汽过热器管烧损和爆裂事故的发生.6.期刊论文张福君.张明宝.Zhang Fujun.Zhang Mingbao蒸汽过热器设计改进措施和制造要求-锅炉制造2006(1) 简介蒸汽过热器的结构和作用,通过对蒸汽过热器的存在的具体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原因,针对性地进行相应的改进设计,并指出制造过程中的要点和难点.7.学位论文张晓东舰船主锅炉蒸汽过热器管壁温度计算方法的研究1998中国人民解放军051主锅炉蒸汽过热器管壁温度计算方法至今仍沿用原苏联的计算标准.该文作者吸收了国内许多学者与工程技术人员近年来对过热器并联管组的流量偏差和热偏差及其管壁温度计算方法研究的新的理论成果,结合中国人民解放军051主锅炉蒸汽过热器的实际情况,从并联管组中沿集箱长度的静压分布规律出发,着重研究了051主锅炉蒸汽过热器并联管组的流量偏差.在此基础上,作者重新探讨并修正了原苏联过热器管壁温度的计算方法.最后,作者运用新的计算方法,成功地解决了过热器已经达到堵管极限的051主锅炉如需继续运行所能使用的工况问题--这是基层部队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该论文的研究成果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8.期刊论文马东华.石玉博.Ma Donghua.Shi Yubo蒸汽过热器制造中的几处关键工艺-锅炉制造2006(2)蒸汽过热器在制造过程中的几处难点以及工艺保证技术要求所采取的措施.9.期刊论文吴世伟.宋祥春.杜宁中压蒸汽过热器管箱堆焊及组装工艺研究-锅炉制造2004(3)着重介绍了渭河大化工程中的关键设备中压蒸汽过热器管箱堆焊和组装工艺.10.期刊论文王建江电站锅炉蒸汽过热器爆管的原因初析与预防措施-科技资讯2007(9)通过对锅炉的水处理及过热器的流量分配、热偏差、壁温等因素分析,找出锅炉运行过程中发生过热器管爆管的主要原因,并列举一些预防措施.本文链接:/Periodical_syhgsb200802024.aspx下载时间:2010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