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济宁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济宁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济宁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济宁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共15分)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并改正句中的错别字。(3分)

卓kǎi改为

2.按要求填空。(6分)

②古诗给我们以人生启迪。杜甫在《望岳》中抒发了“,”一览众山小”的壮志豪情;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发出来“持节云中,”的浩然长叹。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我国成功发射并研制了第一颗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卫星。

B.今年6月11日,我市将举办中国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

C.由于汉字电脑录入技术的广泛运用,使人们书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

D.今年6月底京沪高铁曲阜东站正式通车为标志和起点,济宁也将步入“高铁时代”。

二、古诗文阅读(共1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6—9题。

(一)

晚春江晴寄友人

唐韩琮

晚日低霞绮,晴山远画眉。

春青河畔草,不是望乡时。

6.这首诗在写景上的主要特点是,表达了诗人的。(3分)

(二)

[甲]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

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

人而已耶?

[乙]戴安道就范宣学,视范所为:范读书亦读书,范抄书亦抄书。惟独好画,范以为无用,不宜劳思于此。戴乃画《南都赋图》,范

看毕咨嗟,甚以为有益,始重画。

【注释】①戴安道就范宣学:戴安道和范宣均为我国晋代人名。②咨嗟:赞叹。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①贤于材人远矣贤:

②不宜老思于此老思:

8.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得为众人而已耶?

②范看毕咨嗟,甚以为有益,始重画。

9.[甲]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天资非凡最终“泯然众人”的实例,说明了;[乙]文则直接写出了戴安道和范宣师生之间的过程。(4分)

得分评卷人

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专题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文言文阅读专题 杭州 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潘生者,富阳人,幼丧父,独与两弟奉母居。大德间,江南大饥。道 殣①者相望。自度无所得食,曰:“吾终无以给母,则母子俱死。等死,何若 用吾强壮,少延母旦夕活乎?”即以母属两弟,自佣回鹘人,乃告母曰:“儿 当佣钱塘②数月,得钱米活家,母勿忧。” 既而,回鹘人转卖潘生于辽东。不数年,使还乡土。生道遇一女子, 丫鬟③尾行。问之,则曰:“淮人也,昔因饥,父母弃我,转徙数家。今主家 使我归,君南人,得挟我同归乎?”生许之,于是日操瓢道乞。 渡淮,女上堂见父母,皆涕泣,起相抱持。引生相见,即具酒炙乐。饮酒半,执盏跪曰:“吾女幸完骨肉,归见乡里,免罹④霜露盗贼,君力也。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吾家尚薄有园田;吾女,实君箕帚妾⑤也。君必无归。”生则毅然谢曰:“吾何敢以若女为利哉?吾虽贱,不读书,且义不敢取;况吾母固衰耄⑥,度尚可活。万一母死,两弟倘或有一存,今遂不归,是吾遽死吾母也,吾又何忍即安此土乎?”遂告归。 (选自朱国桢《涌幢小品》,有删改) 【注】①殣(jìn):饿死。②钱塘:地名,今杭州。③丫鬟:此处意为像丫鬟那样。④罹(lí):遭受。⑤箕帚妾:持簸箕扫帚的奴婢,此处作为妻的谦称。⑥衰耄(mào):年老体衰。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  A.自度无所得食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B.即以母属两弟神情与苏、黄不属 C.即具酒炙乐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D.生则毅然谢曰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2)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B  A.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 B.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 C.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 D.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儿当佣钱塘数月,得钱米活家,母勿忧。 ②于是日操瓢道乞。 (4)潘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其言行分析。 【考点】课外文言文阅读. 【分析】参考译文:潘生者是富阳人,幼年丧父,只与两个弟弟奉母居住.大德间,江南大饥.道上饿死的人都出都是. 自己估计没办法得到食物,说:“我没有给母亲的东西,那么母子都会饿死.与其等死,何不用我强壮的身体,稍稍延长母亲的性命呢?”就把母亲托付给两个弟弟,自卖给回鹘人当佣人,于是告诉母亲说:“儿子到钱塘当佣人几个月,得钱米让家人活下去,母亲不用担心.” 不久,回鹘人把潘生转卖到辽东.不几年,让他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潘生路遇一个女子,还有一个像丫鬟那样的人随行.问他们,说:“是淮人,以前因为饥饿,被父母抛弃,转了好几家.现在主人家让我回去,您是南方人,能带着我一起回去吗?”潘生答应了他们,于是每天拿着瓢在路上乞讨.渡过淮水,女子上堂见父母,都痛哭流涕,抱在一起.引潘生互相见面,备好酒饭欢乐.酒饮到一半,拿着酒杯跪在地上说:“我的女儿幸运的完好回来,见到自己的父母乡亲,免遭受霜露盗贼,是您的功劳.吾家还有一些园

山东省济宁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济宁市二0 一七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试题 一、基础积累(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有人说,月牙泉是一个童话,可以(启发/启示)人的想象;月牙泉是一处仙境,可以慰藉人的灵魂。我悄然走近它,但见泉水在阳光下闪烁着蓝盈盈的光芒;泉边水草丛生,垂柳婆娑,水光树影,相映成趣。月牙泉美得像一位思念情郎的多情少女,令人(琢磨/捉摸)不透;月牙泉像夜空中坠落的星辰,在荒漠深处熠熠生辉。如果说敦煌是某个帝王在途经茫茫戈壁时不慎遗失的皇冠,那月牙泉就是缀饰在皇冠顶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是一个缥缈的梦,一个永远让人猜不透的谜。 1.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慰藉(jì)悄(qiǎo)然 B.婆娑(suō)坠(zhuì)落 C.戈(gē )壁皇冠(guàn) D.缀(chuò)饰缥缈(miǎo) 【答案】1.B【解析】本题考查对汉字的正确认读。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尤其要注意一些常见字、多音字及生僻字的读音。A“慰藉”应读“jiè”;C“皇冠”应读“guān”;“缀饰”应读“zhuì”。故选:B 2.文中划线的词语,书写错误的一项是()(2分) A.相应成趣 B.星辰 C.熠熠生辉 D.璀璨【答案】2.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汉字的书写能力,注意同音字的区别和生僻字的写法,不要出现错别字。文中划线的词语,书写错误的一项是A,“相应成趣”应写作“相映成趣”。 3.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启发琢磨 B.启示捉摸 C.启发捉摸D.启示琢磨 【答案】3.C【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辨析。启发:指开导指点或阐明事例,引起对方联想并有所领悟.句中指人的想象.应该用“启发”;启示:看完某种事物后,又有了启发指示,使有所领悟。从原文来看,不符合语境。琢磨:字面意思是雕琢和打磨;捉摸:有猜测,预料;揣测的意思。根据前文语境“令人”应该选用“捉摸”。故选:C。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共享单车价格低廉,用途便捷,适合各种道路条件,方便了市民与游客的出行。 B.路旁增设阅报栏,不但可以方便市民阅读,而且能够美化环境,提升城市形象。 C.蔚蓝的天空下,迎着清新的风,徜徉地漫步在乡间的小路上,你会感觉非常惬意。 D.许多超市将个头大的西瓜切成小块出售,一块西瓜不超过5块钱左右,非常划算。 【答案】4.B【解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A.语意不明,不能“适合各种道路条件”; B.正确; C.语义重复,“徜徉地漫步”应去掉一个;D.前后矛盾,不超过和左右矛盾,应去掉一个。故选:B。

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遵义市201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统一考试 语文试题卷 (全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第l~6题为单项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在规定区域填涂;第7~27题为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汉字积累—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陶冶.(yé) 潮汛.(xùn) 瀚.海(hàn) B.池沼.(zháo) 叱.骂(chì) 彷.徨(páng) C.酝酿.(niàng) 娴.熟(xián) 恬.雅(tián) D.戳.穿(chuō) 鄙.视(bì) 阴霾.(mái) 2.词语积累——下列成语意思相近 ....的一项是(3分) A.镇定自若胸有成竹胜券在握 B.义愤填膺怒不可遏怒发冲冠 C.向隅而泣惨绝人寰痛心疾首 D.日新月异翻天覆地白驹过隙 3.文化积累——下面句子内容陈述有误 ..的一项是(3分) A.李白,字太白。唐代诗人,被称为“诗圣”。他的诗想象奇特,气势豪迈,极具浪漫主义风格。代表作有《行路难》等。 B.苏轼,字子瞻。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开创了豪放派词风。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为“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C.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她的诗集《繁星》、《春水》的主题表现了对母爱、童真和自然的赞美。 D.老舍,原名舒庆春。人民艺术家。代表作品《骆驼祥子》为我们真实地描绘了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惨命运。 4.语言运用——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他抱着七、八本书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B.什么地方什么条件下可以找到什么样的银杏树?他了如指掌。 C.屈原、李白、杜甫等……,像一颗颗宝石,镶嵌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 D.我心中闪过一句诗:“家是一只船,在漂流中有了爱。” 5.语言运用——根据语境,与下面句子衔接最恰当 ...的一项是(3分) 生活如歌,宽容是曲,和曲而歌,方知歌之动听;,,,;生活如海,宽容作舟,泛舟于海,方知海之宽阔。 A.生活如山,宽容为径,登山循径,方知山之高大。 B.生活如山,循径登山,宽容为径,方知山之高大。

精品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 文言文阅读专题

文言文阅读专题 淮安 (二)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7—11题。(20分) 【甲】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 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乙】沪邑元宵灯火,以伞灯为最。灯作伞形,或圆,或. 六角,咸以五色锦笺缀成,磨薄令如蝉翼, 上镂人物、花鸟,细若茧丝。一灯之制,经岁始成,虽费百金不惜,但伞灯之出最迟,每俟诸灯兴阑,于百花生日前后始盛。多至二三百盏,间以五彩吴绫折枝花灯,偶缀禽、鱼、蝉、蝶,飞舞若生。又扎彩为亭,高可. 三四丈,名曰“抬阁”,间饰龙凤,以云母石为鳞甲,上下通明,光照数丈;或二层,或三层,每层以纹绣孩童,扮演杂剧,常扮《长生殿·玉环拜月》,兽炉中香烟一缕,烟际现月宫,姮娥立殿左,左右侍女,各执宫扇,肩上立牛女二星,望之如在霄汉也。每灯过处,绵亘数里,光耀如昼。笙箫鼓乐声彻夜不绝。而自通商后,无复有此盛事矣。同里张秋浦茂才《岁事衢歌》有“月夜笙箫步绿塍,珠常垂处小楼凭。吴绫输与谈笺纸,妙擅江乡算伞灯。”盖伞灯之制,纸贵于绫,谈笺,邑之土产也。 雨苍氏曰:琐事耳,而插一叹想句,便寓绝大感慨。 【注释】①锦笺,精致华美的纸。②兴阑,兴尽。③绫,比绸缎还薄的一种丝织品。④抬阁:一种民间的游艺项目。在木制的小阁里有人扮饰戏曲人物,由别人抬着游行。⑤姮娥,嫦娥。⑥茂才:秀才。⑦塍:田埂。⑧擅:独揽,独占。 (选自毛祥麟《墨余录》,有删改) 7.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处)(2分) 笙箫鼓乐声彻夜不绝 8.解释文中加点词语。(4分) ①为. 宫室 ②罔不因. 势象形 ③或. 六角 ④高可. 三四丈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尝贻余核舟一。 ②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③每灯过处,绵亘数里,光耀如昼。 10.请简要说说【甲】文画线部分是如何体现“奇巧”二字的。(4分) 11.结合【乙】文内容,说说“雨苍氏”有哪些感慨。(4分) 【答案】7. 笙箫鼓乐声/彻夜不绝 8. (1). 刻成,雕刻成。 (2). 根据 (3). 有的 (4). 大约 9. ①曾经赠送给我一个桃核雕刻成的小船。 ②船从头到尾有八分多长。 ③每种灯火经过时,(前后)绵延数里(远),照得夜里如同白天(一样亮)。 10. 画线句主要介绍舱旁的小窗,它不仅可以开关,而且上面刻了对联,共十六个字,可见雕工的精细;“启窗而观”,还有“雕栏相望”,更显出雕刻家构思的巧妙。

山东省济宁市2020年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卷

山东省济宁市2020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15分)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意,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并改正句中的错别字。(3分) 悠闲是一种恪.守我心的生活,一个人是否能真正享受悠闲的时光,关键看他的内心是否宁静,如果他有一颗淡泊宁静的心,住在哪儿他都可以享受悠闲的时光;如果他的内心充满世俗的焦躁,无论是大海边的别shù( ),还是森林中的小木屋,都无济于事。 ①恪.②shù③改为 2.按要求填空。(5分) ①儒家经典让我们获益匪浅。《〈论语〉十则》中教导我们要有远大抱负和坚定意志的句子是 “,”。《〈孟子〉两章》中的句子“,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说明了人才造就的主观因素。 ②时间都去哪儿了?它在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惋惜与欣慰中;它也在王湾《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残夜,”新旧交替的感悟中。 ③“鸟”能给我们带来悦耳的旋律,请你写出有关“鸟”的连续两句诗句:“,。” 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A.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书法精品,将汉字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B.一旦遇到什么困难,包括维权事项,请在第一时间打电话告诉我,我一定鼎力相助....。 C.这么好的天气去郊游,看看风景,聊聊近况,一家人在大自然中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D.当我们知道苦难是生命的常态,不屈不挠才是重要的法宝时,我们何必自怨自艾....呢? 4.下列对于文学常识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 《繁星》《春水》是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冰心的作品,它们歌颂了母爱、童真和自然。 B. 《骆驼祥子》塑造了一位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大胆泼辣而有些心理扭曲的虎妞。 C. 《水浒》中的打虎英雄,除了行者武松,还有小旋风李逵。李逵在沂岭徒手杀了四虎。 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三海经〉》都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5.从今年五月起,我国在室内公共场所实行全面禁烟。请你为校园内的“禁烟提示牌”编写一条温馨 提示语。要求:①符合场景:②语言表达简明、生动、得体:③不超过20字。(3分) 二、古诗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6—9题。 1

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

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共19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3. 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 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6分) 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 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读书传统。闲来读书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勤学善学之风更是一脉相(chéng)▲ 。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苏轼的“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于谦的“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无不体现了中国人对阅读的推崇。书籍,能描(huì)▲ 浩瀚天地间千恣百态的风俗和人情,能传递(màn)▲ 长岁月里灿烂美好的理想和智慧。人生几十年光阴,居然能弛骋古今,经天(wěi)▲ 地,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一脉相(chéng)▲ ②描(huì)▲ ③(màn)▲ 长④经天(wěi)▲ 地 (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①▲ 改为▲ ②▲ 改为▲ 2. 默写古诗文名旬,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诗经·蒹葭》) ②▲,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③▲,长河落日圆。(王维《▲》) ④何当共剪西窗烛,▲。(李商隐《夜雨寄北》) ⑤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 ⑥▲,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 ⑦子曰:“▲,可以为师矣。”(《论语》) ⑧▲,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3. 名著阅读。(6分) (1)下面的小诗,涉及《水浒传》中哪三个情节?请分别概述。 闲来乘兴入江楼,渺渺烟波接素秋。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真题阅读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真题阅读4 一、【2015奉賢一模】閱讀下文,完成10——13題(12分) 张之万之马 张尚书①之万,畜一红马,甚神骏,尝日行千里,不喘不吁。有军人见而爱之,遣人来买,公不许。固请,之万无奈,遂牵而去。未几,马送回,之万怪之,询其故,曰:“方乘,遂为掀下。连易数人,皆掀坠。此乃劣马,故退之。”之万求之不得,遂退金收马。比公乘之,驯良如故。盖此马愿从主也。 【注释】①尚书:职官名称。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公不许.()(2)连易.数人()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比公乘之,驯良如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军人认为这是一匹劣马的原因是“”(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 13、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3分) A、要善于识别和培养人才。 B、不仅要有识别人才的眼光,还要学会用人。 C、用正确的方法才能驾驭千里马。 D、要善于发现人才。 二、【2015奉賢二模】閱讀下文,完成11——14題(12分) 许昌士人张孝基,娶同里富人女。富人只一子,不肖,斥逐之。富人病且死,尽以家财付孝基。孝基与治后事如礼。久之,其子丐于途。孝基见之,恻然谓曰:“汝能灌园乎?”答曰:“如得灌园以就食,何幸!”孝基使灌园,其子稍自力。孝基怪之。复谓曰:“汝能管库乎?”答曰:“得灌园,已出望外,况管库乎?”又何幸也。”孝基使管库。其子颇驯谨,无他过。孝基徐察之,知其能自新,不复有故态,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注释:如礼:按照规定的礼节、仪式。恻然:同情的样子。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无他过.()(2)孝基徐.察之()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3其父所委财产归之”的原因 14 A B C D 三、【2014奉賢一模】閱讀下文,完成11——14題(12分) 张耳 张耳、陈余,皆魏名士。秦灭魏,悬金购两人。两人变姓名,俱之陈①,为里监门②以自食。吏尝以过笞③陈余,余怒欲起,张耳蹑④之,使受笞。吏去,耳乃引余之桑下,数之曰:“姑吾与公言何若,今见小辱,而欲死一吏乎!”勾践石室,淮阴⑤胯下,皆忍小耻,以就大业也。陈余浅躁,不及张耳远甚,所以一成一败。 【注释】①陈:陈国②为里监门:做守卫里门的职务③笞:鞭打。④蹑:踩⑤淮阴:韩信,西汉开国功臣。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耳乃引.余之桑下()(2)不及.张耳远甚() 12.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3分) A.如今受到一点小小的屈辱,却想把一个小吏弄死吗? B.如今看见一点小小的屈辱,却想死在一个小吏手里吗? C.如今看到一点小小的屈辱,却想把一个小吏弄死吗? D.如今受到一点小小的屈辱,却想死在一个小吏手里吗?

2020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语文试题

2020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语文试卷 一、基础积累(共10分) 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翻过山峰,突然眼前一亮,众人齐声惊呼“哇﹣﹣哇﹣﹣”!但见花如潮涌,汪洋恣肆..,绵沿..数里,铺陈山脊.. 。① ,连片的鲜花依山就势,高低起伏,像(一幅/一副)长轴画卷,铺展浩荡,壮丽辉煌。人在花海徜徉..,恍若置身仙境。蓦然.. 回首,红色深浅交织,而又层次分明。川梭..的游人,时而漂浮.. 于花海柔波,时而被漩涡.. 淹没,但总是沉醉其中,(徘徊不前/流连忘返)。② ,在花海里循环往复,无止无休……我不禁.. 想:龟峰山是大自然亿万年的心血..造化,面对大自然坚辛..的付出、多情的馈.赠. ,我们的确应该自觉地加以爱护。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绵沿 恣.(z ì)肆 山脊. (j ī) B .川梭 徜.(ch áng )徉 蓦. (m ù)然 C .漂浮 漩.(xu án )涡 不禁. (j īn ) D .坚辛 心血.(xi ě) 馈. (ku ì)赠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一副 徘徊不前 B .一幅 流连忘返 C .一幅 徘徊不前

D.一副流连忘返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①放眼望去②人流如游龙般变得越来越长 B.①驻足近观②人流如飘带般变得越来越长 C.①驻足近观②人流如游龙般变得越来越长 D.①放眼望去②人流如飘带般变得越来越长 2.(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安全生产月“活动中,由于消防队通过加大宣传力度,让消防知识走进千家万户。 B.夜市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所售商品种类繁多,吃的、喝的、玩的、用的一应俱全。 C.近年来,过度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已经严重造成了环境污染,必须引起全社会警惕。 D.公园的荷花已经开放,游客身处其中,聆听着大自然的鸟语花香,感觉特别惬意。 3.(2分)班级举办以某部名著为专题的手抄报制作活动。下面是该手抄报的版块标题: ①百折不挠,终得正果; ②带你认识团队的力量; ③妖魔鬼怪猜猜看; ④一部富于想象力的“童心之作”。

2020年最新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积累及运用(每题2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热忱.(chén)哽咽.(yè)憧.憬(chōnɡ)弄巧成拙.(zhuō) B.浣.妆(huàn)发窘.(jiǒnɡ)沉淀.(diàn)分道扬镳.(biāo) C.贿赂.(lù)濒.临(bīn)憩.息(qì)言简意赅.(ɡāi) D.纶.巾(ɡuān)岑.寂(cén)恫.吓(dònɡ)乳臭.未干(xiǜ)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浩翰虔诚心有余悸融融泄泄 B.典范妖娆风尘仆仆一泻千里 C.堕落犒劳死心踏地轻举妄动 D.眷顾勾勒循规蹈矩为富不人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学校定期开展的安全教育活动,让广大师生获益匪浅 ....。 B.谈论河池旅游及其影响力,我们既不能妄自菲薄 ....,也不要盲目乐观。 C.同学们都在争分夺秒地复习,他却苦心孤诣 ....地沉迷于游戏,他的父母为 此心急如焚。 D.如果学生对影视明星顶礼膜拜 ....,就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用词不当,“增强”换为“增加”)B.××中学的学生讨论并听取校长关于培养良好习惯的意见。(语序不当,“讨论”和“听取”调换) C.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书写的基本要求。(前后矛盾,去掉“能否”) D.经过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使我校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成份残缺:缺少主语。去掉“经过”或“使”)5.下列各项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好吧。”他说,“我相信你能行!” B.我国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海洋动力资源,如潮汐能、波能等…… C.给成功者一个微笑,那是赞赏;给失败者一个微笑,那是鼓励。 D.在挫折和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

2016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 语文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 A.狼藉./慰藉.伺.候/伺.机而动日薄.西山/薄.利多销 B.悖.论/蓬勃.催.眠/摧.枯拉朽巍然屹.立/迄.今为止 C.包扎./扎.实巷.道/街头巷.尾哄.堂大笑/一哄.而起 D.咳嗽./洗漱.晦.涩/诲.人不倦负隅.顽抗/无独有偶.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枢纽荧光屏人才辈出通情达礼 B.决窍狙击手一筹莫展矢志不渝 C.懈怠流水账相辅相承粗制滥造 D.庇护挖墙脚仗义执言变本加厉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在中国人眼里,人生有四件大事——衣、食、住、行。把衣放在首位,为什么?。,,,。 ①古人常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②而它的起点“修身”当然不能缺少对身体的包装行为 ③即必须首先从外表上塑造出具有儒家风范的形象 ④因为在礼仪之邦,衣是脸面、包装,是身份的体现 ⑤这是士人儒生的人生信念与行为准则 A.①②⑤④③ B.③⑤④①② C.④①⑤②③ D.④①③②⑤ 4.古诗文默写写。(8分) (1),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2)峰回路转,,醉翁亭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3)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想象与友人团聚,秉烛夜谈的句子是:“,。” (4)风雅是一种生活情调,也是一种精神追求。陶渊明的“,”。(《饮酒》),一束花,一抹山,这种随意自然是风雅;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一杯酒,一轮月,这种潇洒浪漫是风雅;刘禹锡的“,”(《陋室铭》),一架琴,一卷经,这种恬静淡泊也是风雅。 5.名著阅读。(4分)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是丰满的,优缺点并存。请从下面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作品中的具体情节,分析他的优点和缺点。 ①猪八戒(《西游记》)②武松(《水浒》)③米开朗琪罗(《名人传》) 6.请给下面的新闻材料拟写标题,并简述理由。(3分) ××网2016年4月22日讯 4月24日是首个中国航天日o为迎接首个航天日,航天专家在国家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作专题报告,总结了中国载人航天、火箭发射、深空探测等方面的航天成就,强调了中国进入太空的能力目前已经达到航天大国的水平,并指出“十二五”期间,中国每年的航天发射数量稳居世界前三,尤其值得所有中国人自豪的是,近20年中国长征火箭的发射成功率居全球之最。 7.根据要求,回答下面问题。(共7分) 据调查,近两年来,中学生对数字化阅读的兴趣明显提高。数字化阅读是一种阅读方式,与传统纸质媒介阅读不同,它是借助网络、手机、电子阅读器、平板电脑等数字媒介进行的。(1)用简洁的语言从下面两个图表中,归纳出三条主要信息。(3分)

中考语文文言文(大题培优)及答案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 1.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假:________ (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以:_______ (3)于是遂就.书就:________ (4)吾徒.相教徒:_______ 2.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2)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 3.宋濂和邴原都是小时候家贫好学,但他们的求学态度有什么不同? 4.读了上面两则短文,你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 1.借因为靠近,接近白白地 2.(1)(我)曾经走到百里之外,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2)我一来仰慕他们不孤单,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 3.宋濂,目的性明确,主动借书抄录阅读,拜访名师,虚心求教。而邴原,只是被动地等待机会,只有遇到富有同情心的教师,才能得到学习的机会。 4.(1)为自己的学习创造条件,(2)要充分利用己有的学习条件,(3)学习是一个长期而又艰辛的过程,应有恒心和毅力,(能抓住一点联系实际进行阐述,自圆其说即可) 【解析】 1.此题考查的是文言词语的意思。做题时要疏通文意,先把句子翻译正确,再解释字词意

(全)山东省济宁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济宁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考试时间120分钟,共100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然后用0.5毫米黑色墨 水签字笔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3.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他答案。 4.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务必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积累(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翻过山峰,突然眼前一亮,众人齐声惊呼“哇——哇——”!但见花如潮涌,汪洋恣肆,绵沿数里,铺陈山脊。①,连片的鲜花依山就势,高低起伏,像(一幅/一副)长轴画卷,铺展浩荡,壮丽辉煌。人在花海徜徉,恍若置身仙境。蓦

然回首,红色深浅交织,而又层次分明。川梭的游人,时而漂浮于花海柔波,时而被漩涡淹没,但总是沉醉其中,(徘徊不前/流连忘返)。②,在花海里循环往复,无止无休……我不禁想:龟峰山是大自然亿万年的心血造化,面对大自然坚辛的付出、多情的馈赠,我们的确应该自觉地加以爱护。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绵沿恣(zì)肆山脊(jī) B.川梭徜(cháng)徉蓦(mù)然 C.漂浮漩(xuán)涡不禁(jīn) D.坚辛心血(xiě)馈(kuì)赠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一副徘徊不前 B.一幅流连忘返 C.一幅徘徊不前 D.一副流连忘返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①放眼望去②人流如游龙般变得越来越长 B.①驻足近观②人流如飘带般变得越来越长 C.①驻足近观②人流如游龙般变得越来越长 D.①放眼望去②人流如飘带般变得越来越长

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2年绍兴市中考语文卷 一、积累与运用(34分) 1.根据语境和拼音填写汉字。(3分) 生命的美丽在于从容:从容是一种人生的境界,是一种成熟的美,智慧的美;从容是一种淡b?的操守,是一种灵魂的放飞;从容是一种潇洒的风度,是一种快乐的体验;从容才能带来心灵的宁静,造就tián 淡人生;从容才能qiè意生活,时刻拥有快乐。 2.下面语段空格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 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于要保持对自然的:敬畏自然,遵循规律;人与人的和谐在于人要有一种的心态:待长辈、待平辈、对晚辈谦逊,心胸似海,志存高远。 A.谦卑谦和谦让谦恭 B.谦让谦恭谦卑谦和 C.谦卑谦和谦恭谦让 D.谦恭谦让谦和谦卑 3.古诗文名句填空。(前4题必做,⑤⑥两题选做一题)(10分) ①百川东到海,?(《长歌行》) ②,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③若到江南赶上春,。(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④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爱莲说》) ⑤近年来,当中眼国务院坚决实施平抑房价的调控政策,目的是要让广大普通百姓买得起 房,住得上房,引用唐代诗人杜甫的一句诗,就是要“”。 ⑥单进社会,多元发达的信息媒体,总是不加筛选地把社会的假恶丑与真善美一并呈现在 大众的面前,但是只要我们学会了正确地看待世界、评判社会,就一定能 “”,是非曲直心自明,对前途充满信心。(填王安石的一句诗)4.根据语境,把下列表序号的句子接续在横线处,组成一段意义连贯的话。(只填序号)(4分) 看一个人的前途,首先要看他的思维广度。 ①思维方式是自己可以支配的。 ②采用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决定着一个人拥有什么样的前途。 ③所以,建立一种多元的思维模式,才能很好地化解问题,取得成功,从而拥有一个立体 饱满的人生。 ④如果你总是停留在那种非左即右、非黑即白、非错即对、非此即彼的单一思维方式里面, 那么你永远只能在成功的外围兜圈子。 ⑤思维的广度决定着财富的多寡,而思维的广度又取决于思维方式。 5.观察与炼字。(6分) “绍兴老酒”是绍兴的一张名片,其饮法值得寻味。请你仔细观察下面两张图片,各用一个最为恰当的一字动词 ....,描述图片中人物的饮酒方式,并简要说说选用这个动词的好处。 (1)图1你选用,好处: (2)图2你选用,好处: 6.名著阅读。(7分) (1)根据你的阅读印象,选出下面名著内容描述完全正确的一项。()

人教版语文中考试卷及答案

2017人教版语文中考试卷 语文 (全卷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2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停滞(zhì)陨落(yǔn)岔开(chà)饶舌(ráo) B.婆娑(suō)灼伤(sháo)粗犷(kuàng)岑寂(chén) C.禀赋(bǐng)威慑(shè)驽钝(nú)咫尺(zhǐ) ) D.钦差(chāi)熹微(xī)拘谨(jǐn)窒息(zhì) 【答案】B 【解析】B灼伤(zhuó)粗犷(guǎng)岑寂(cén)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笨拙悖谬不言而喻一劳永逸 B.愤慨隘口痛心疾首稍纵即逝 C.眷顾蹒跚兴致勃勃无动于衷 D.鳞峋谩骂死心塌地水泄不通 、 【答案】D 【解析】嶙峋 3.下列加点成语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这片花海呀,惊艳了春光,让人故步自封 ....。 B.央视《“歌从漓江来”2016端午特别节目》正紧锣密鼓 ....地准备着。 C.烟雾缭绕,龙脊与村寨若隐若现 ....,如同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D.他说起那年的苦难,轻声细语,仿佛在说一件平常的事,却让听者潸然泪下 ....。【答案】A ! 【解析】故步自封:比喻守着老一套,不求进步。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在科技大讲堂的活动现场,充满了孩子们求知与探索的热情。 B.目前,“智慧桂林”城市免费WIFI的热点数已逾9000个左右。 C.有些人之所以不断成长,是因为有一种坚持下去的力量。 D.我市将通过实施老城区特色街区改造工程,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 【答案】C 5.下面语句的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2分) 【 ①另外,通常的看法是,右者为尊,因此遭受贬嫡称为“左迁”。而在位次的排序上,地位次尊的人则居于最尊者的右边。 ②在举行朝会的时候,则是背北面南为尊,故称帝叫做“南面”,而为臣则叫做“北面”。

初中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训练及答案

初中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训练及答案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王祯,字维祯,吉水人。成化初,祯由国子生授夔州通判。二年,荆、襄石和尚起义反明,进攻四川巫山。督盗同知①王某者怯不救。祯面数之,即代勒所部民兵,昼夜行。至则城已陷,贼方聚山中。祯击杀其魁,余尽遁,乃抚伤残,招溃散,甫三日,贼复劫大昌。祯趣同知行,不应。瞿塘卫指挥曹能、柴成两人,与王素党结避祸,多方诡辞庇之。激祯曰:“公为国出力,肯复行乎?”祯即请往,两人伪许相左右。祯上马,夹二人与俱,与贼夹水阵。既渡,两人见贼即走。祯被围半日,误入淖②中,贼执欲降之,祯大骂。贼怒,断其喉及右臂,祯死。从行者奉节典史及部六百余人皆死。 自死所至府三百余里,所乘马奔归,血淋漓,毛尽赤,众始知祯败,往觅尸,面如生。子广鬻③马为归资,王同知得马,不偿直,竟徒手得之。榇④既行,马夜半哀鸣。同知起视之,马骤前啮项,捣其胸,翌日呕血死。 (节选自《明史·王传》有删节)【注】①同知:官名。②淖(nào):烂泥。③鬻(yù):卖。④榇(chèn):棺材。(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面数之________ ②祯击杀其魁,余尽________ ③两人见贼即走________ ④王同知得马,不偿直________ (2)把下列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至则城已陷,贼方聚山中。 ②马骤前项,捣其胸,翌日呕血死。 (3)王祯身上体现了什么精神?文章第二段写战马是否多余?请简要分析。 【答案】(1)责备(数落);首领;逃跑;价值 (2)①(等他们)赶到时,(巫山)城已经陷落,贼兵正聚集于山中。②马突然冲上前来咬住他的脖子,撞击他的胸膛,第二天,(王某)吐血而死。 (3)王祯身上体现了忠义和牺牲精神。一是勇于担当。面对百姓遭受叛军伤害,指责王同知失职,并亲自带兵上阵杀敌。二是不惧生死。身陷敌手,拒不投降,视死如归。 不多余。用战马长途奔归、啮项复仇,衬托了王祯的忠义精神。 【解析】【分析】⑴① 面数之。句意:(王祯)当面责备了他。数:责备,数落。 ②祯击杀其魁,余尽遁。句意:王祯反击杀死了他们的头领,其余的人都逃跑了。魁:首领 ③两人见贼即走。句意:(曹能、柴成)两人看见反贼就逃跑了。走:逃跑。 ④王同知得马,不偿直。句意:王同知得到了那匹战马,给的钱与马的价值不想当。直:同“值”,价值。 ⑵①至:到。方正。句意是:(等他们)赶到时,(巫山)城已经陷落,贼兵正聚集于山中。②骤:突然。前项:冲上前来咬住他的脖子。翌日:第二天。句意是:马突然冲上前来咬住他的脖子,撞击他的胸膛,第二天,(王某)吐血而死。

年济宁市中考语文试卷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

☆绝密级试卷类型A 济宁市二O一O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试题 说明:1.本试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和座号填在指定的位置。 3.书写规范、卷面整洁者加l-5分。 【友情提示】沉着冷静相信自我把握时间慎思精答祝你成功 一、积累与运用(共15分)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并改正 句中的错别字。(3分) 创新是世博会亘.古不变的灵魂;推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róng融合是世博会一如即往的使命。 亘.róng改为 2.按要求填空。(6分) ①儒家经典让我们获益匪浅。《论语》中的“三人行,”,启发我们虚心取人之长;《孟子》中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劳其筋骨”,教会我们坦然面对人生。 ②古诗给我们以启迪。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让我们坚信光明就在前方;陆游“,柳暗花明又一村”向我们揭示人生虽然波澜曲折,但要乐观自信;龚自珍“,”让我们明白人应该有无私奉献的 精神。

③《天净沙秋思》中表明游子漂泊在外思乡悲情、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3.模仿下面的诗句再写一个句子。(2分)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 4.《傅雷家书》是一本普通而又奇特的书。这些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信中首先强调的是、问题。(2分) 5.2010年5月4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济宁市承办2014年山东省第二十三届运动会。同时,市政府承诺:将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倾全部热情,把二十三届省运会办成一届有特色、高水平、最成功的运动会。为宣传好本次省运会,请你为下面这条宣传标语的上联拟写下联。(2分) 上联:手拉手当好东道主 下联: 二、古诗文阅读(共1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6—9题。 (一) 绝句两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初中语文中考试题和答案

中考语文试题 (总分120 分,时间150 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2 分,共10 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 .慷慨. (g <&)沧.桑 ( (Cang) 酝酿(ni α Ig )劳永逸(y ) B .折服((Zh e) 魅 . 力 (m e i) 绰号chu o)任劳任怨(yu an) C .澎湃.(bαi 侮.辱 ( (W U) 应和( h e)水涨船高(Zh 0 g) D .沉淀.(d ∏g) 肃穆 . (m u ) 堕落(du o)彬.彬有礼(sh a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 分) A . 嘹亮烘托融洽引人入胜 B . 纳闷脸夹吹嘘兴至勃勃 C . 安适酷爱清辙汉马功劳 D . 气势震摄憔瘁花枝招展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 分) A.那些满带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B.生活中有无穷无尽.的快乐,就看你是否懂得寻找。 C.虽然小草是微不足道.的角色,它却以顽强的生命力为世人钦佩。 D.桂林那些巧夺.工的奇山胜景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 分) A.人们常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概括唐、宋、元、明、清这几个时期突出的文学形式。 B.《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左迁”指降职贬官,因为中国古代以“右”为尊。 C.“令”是一种敬辞。所以,我们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父母时,可用“令尊”和“令堂” 这样的称呼。 D.“诸子百家”中对后世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学派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试题经典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试题经典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①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注释)吾:即管仲,春秋时期齐国的著名政治家。贾:gǔ做买卖。穷困:困厄,窘迫。公子纠:齐国公子,当时与另一位公子小白(即后来的齐桓公)争夺王位。其时,管仲与后文的“召忽”同为其辅臣。死之:为公子纠而死。 (1)解释划线的词 ①鲍叔不以我为贪________ ②三战三走 ________ (2)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尝试多次做官又多次被国君罢免 B. 我曾经三次做官三次看见有人追逐国君 C. 我曾经多次做官又多次被国君罢免 D. 我尝试三次做官三次看见有人追逐国君(3)管仲早年的所作所为,在别人看来是“贪”、“________”、“不肖”、“________”和“________”,而鲍叔则用不同的眼光看到管仲的另一面。 (4)鲍叔是一个________的人,文章表达了管仲对鲍叔“知遇之恩”的感激之情 【答案】(1)是;跑 (2)C (3)愚;怯;无耻 (4)识人大体(或察人准确) 【解析】【分析】(1)考查重点词语。①鲍叔不以我为贪:鲍叔并不认为我是贪财。为:是。②三战三走:我曾经多次打仗多次逃跑。走:跑。 (2)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我曾经多次作官多次都被国君驱逐。尝:曾经。三:多次。逐:驱逐。见:免职。于:被。故选C。 (3)考查内容理解。结合原文“鲍叔不以我为愚……鲍叔不以我怯……鲍叔不以我为无耻……”归纳答案:愚、怯、无耻。 (4)朋友相交,贵在知心。“管鲍之交”之所以被传为佳话,就是因为在管鲍之间存在着一种真诚的宽容和谅解。朋友之间相互理解、帮助和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鲍叔牙的胸怀,管仲可能很难在历史上留名;如果没有管仲的雄才大略,鲍叔牙也许永远只是一个商人。所以,天下人都赞扬管仲的才能,但更赞扬鲍叔牙能够了解举荐贤人。 故答案为:⑴是;跑; ⑵ C; ⑶愚;怯;无耻; ⑷识人大体(或察人准确)。 【点评】⑴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

2017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语文 试题及答案

济宁市2017年高中段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试题 一、基础积累(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有人说,月牙泉是一个童话,可以(启发/启示)人的想象;月牙泉是一处仙境,可以慰藉人的灵魂。我悄然走近它,但见泉水在阳光下闪烁着蓝盈盈的光芒;泉边水草丛生,垂柳婆娑,水光树影,相映成趣。月牙泉美得像一位思念情郎的多情少女,令人(琢磨/捉摸)不透;月牙泉像夜空中坠落的星辰,在荒漠深处熠熠生辉。如果说敦煌是某个帝王在途经茫茫戈壁时不慎遗失的皇冠,那月牙泉就是缀饰在皇冠顶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是一个缥缈的梦,一个永远让人猜不透的谜。 1.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慰藉(jì)悄(qiǎo)然 B.婆娑(suō)坠(zhuì)落 C.戈(gē)壁皇冠(guàn) D..缀(chuò)饰缥缈 (miǎo) 2.文中划线的词语,书写错误的一项是(2分) A.相应成趣 B.星辰 C.熠熠生辉 D.璀璨 3.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启发琢磨 B.启示捉摸 C.启发捉摸 D.启示琢磨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共享单车价格低廉,用途便捷,适合各种道路条件,方便了市民与游客的出行。 B.路旁增设阅报栏,不但可以方便市民阅读,而且能够美化环境,提升城市形象。 C.蔚蓝的天空下,迎着清新的风,徜徉地漫步在乡间的小路上,你

会感觉非常惬意。 D.许多超市将个头大的西瓜切成小块出售,一块西瓜不超过5块钱左右,非常划算。 5.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城南旧事》的主人公英子是一个聪明、善良、敏感的小姑娘,经历了许多成长的变故后,她带着深深的痛苦和悲哀告别童年。 B.老舍的《骆驼祥子》富有浓郁的老北京风情,小说刻画了祥子这一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始终不向命运低头的平民形象。 C.《香菱学诗》选自《红楼梦》,香菱在学诗过程中得到了薛宝钗的悉心指点,她学诗的经历告诉我们,学习要不耻下问,敢于质疑。 D.《简?爱》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主人公简?爱虽然贫穷、低微、不美、矮小,但一直坚定地捍卫自己的独立人格尊严。 二、古诗文阅读(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董仲舒,广川人也。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 (选自《汉书?董仲舒传》)【注】久次:入学的先后顺序。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他一项是(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