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植物病害与防治
天南星科观叶植物的病虫害防治

天南星科观叶植物的病虫害防治天南星科观叶植物是指一类具有鲜艳、多彩、观赏性强的叶子的植物。
它们通常生长在较为湿润的环境中,容易受到病虫害的影响。
在种植和养护过程中,避免病虫害对植物的破坏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主要介绍天南星科观叶植物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一、病害防治1. 灰霉病灰霉病是天南星科观叶植物常见的病害之一。
其特点为植株上出现灰色的霉菌,随着病情逐渐加重,植株会逐渐枯萎死亡。
为了避免灰霉病的侵袭,可采用以下措施:(1)控制湿度。
灰霉病多发生在潮湿环境中,因此应尽量减少植物周围的湿度,保持通风干燥。
(2)剪除受到侵染的枯叶和枯花,腐烂的叶片要及时清理,不允许在土壤中停留,以免继续生长。
(3)使用杀菌剂。
灰霉病的植物可用1%苯甲酸钙以及0.5%多效唑等杀菌剂喷洒。
2. 草地丝菌病草地丝菌病是一种由草地丝菌引起的病害,通常在植物的叶片和花朵上形成黑褐色的小圆点,植物上的受感染部位变成黄色,继而枯萎。
(1)控制湿度。
草地丝菌病也是一个湿度相关的病害。
通过控制湿度能够一定程度上避免病害的发生。
南星科观叶植物应保持适宜的湿度和通风状态。
(2)剪除感染范围较广叶子和花朵,并在植物受感染处喷洒0.5%波尔多液和1%瓦灭菌,以杀灭细菌。
二、虫害防治1. 蚜虫蚜虫是南星科观叶植物上常见的害虫之一。
它会危害植物的花朵和叶子,使植物变得衰弱。
为了避免蚜虫的侵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人工捕捉。
在侵染严重的情况下,可以用手轻轻捏住蚜虫,将其抛开或者用流水冲洗,达到人工捕捉的效果。
(2)喷洒杀虫剂。
针对南星科观叶植物可使用0.3%甲基托布津或1%乐果粉进行喷洒,每7-10天重复一次即可。
2. 白粉虱白粉虱是一种常见的庭院植物害虫。
它多见于天南星科植物的嫩芽、嫩叶、幼根和小花,群体繁殖最易影响到植物健康。
为了避免白粉虱的侵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清洗叶片。
对于感染较轻的白粉虱可以在叶面上用湿毛巾或刷子擦拭,清洗叶面上的白粉。
蝴蝶兰的病害防治与急救措施

蝴蝶兰的病害防治与急救措施蝴蝶兰是一种常见的室内观赏植物,其美丽的花朵和独特的形态深受人们的喜爱。
然而,蝴蝶兰也容易受到各种病害的侵袭,影响其生长和观赏价值。
本文将介绍蝴蝶兰的常见病害及其防治与急救措施,帮助园艺爱好者更好地养护蝴蝶兰。
一、蝴蝶兰的常见病害及症状1. 灰霉病:主要由灰霉菌引起,常在高湿度环境下发生。
症状为叶片上出现灰白色霉斑,严重时可导致叶片腐烂。
2. 炭疽病:由炭疽菌引起,常在高温多湿的环境下发生。
症状为叶片上出现黑色小斑点,逐渐扩大并融合,导致叶片枯萎。
3. 根腐病:主要由腐霉菌引起,常因过度浇水或通风不良引起。
症状为根部腐烂,植株生长缓慢,叶片黄化。
4. 叶斑病:由真菌引起,常在高湿度环境下发生。
症状为叶片上出现黄色或褐色斑点,严重时叶片变形。
5. 病毒病:由病毒引起,常通过昆虫传播。
症状为叶片出现黄化、畸形、变小等现象,严重时植株生长受阻。
二、蝴蝶兰的病害防治措施1. 保持适宜的环境条件:蝴蝶兰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30℃,相对湿度为50%-70%。
要保持通风良好,避免高湿度环境的形成。
2. 防止病原菌传播:定期对蝴蝶兰进行检查,发现病害及时隔离患病植株,避免病原菌传播给其他植株。
3. 控制浇水量:避免过度浇水,保持土壤适度湿润但不过湿。
浇水时要避免叶片和花朵的淋湿,以防病菌滋生。
4. 合理施肥:蝴蝶兰对养分需求较低,过量施肥容易导致根部腐烂。
选择适宜的肥料种类和施肥量,避免过度施肥。
5. 加强植物免疫力:保持植株的健康状态,提高其免疫力,可通过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合理修剪等方式来实现。
三、蝴蝶兰病害的急救措施1. 灰霉病急救:及时将受感染的叶片剪除,避免病菌扩散。
可使用含有有效成分的杀菌剂进行喷洒,注意剂量和使用方法。
2. 炭疽病急救:将受感染的叶片剪除,避免病菌扩散。
可使用含有铜元素的杀菌剂进行喷洒,注意剂量和使用方法。
3. 根腐病急救:将受感染的植株取出,清除腐烂的根部,用含有有效成分的杀菌剂进行浸泡,然后重新植株。
长寿花常见病害防治方法

长寿花常见病害防治方法长寿花是一种常见的观赏植物,但在生长过程中,常常会遭受到各种病害的侵袭。
下面将介绍一些长寿花常见病害的防治方法。
1.灰霉病:引起长寿花植株枯萎、叶片发黄并逐渐脱落。
防治方法包括及时清除病叶,保持通风良好的环境,避免潮湿条件,喷洒有效的杀菌剂如硫酸铜。
2.白粉病:表现为长寿花叶片表面出现白色的粉末状物质。
防治方法包括定期喷洒有效的杀菌剂如氧化乐果,保持植株通风良好,减少水分蒸发。
3.褐斑病:表现为叶片出现不规则的褐色斑点,叶片逐渐枯黄。
防治方法包括及时清除病叶,避免潮湿环境,喷洒有效的杀菌剂如噻菌酯。
4.灯心草病毒病:表现为叶片出现黄化、变形等症状,并且植株生长缓慢。
此类病毒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方法,预防措施主要包括及时清除受病毒感染的植株,隔离病植株以防止病毒传播。
5.根腐病:主要是由于土壤过湿引起的植株根部腐烂。
防治方法包括选择透气性良好的介质来种植,避免过多浇水,及时清除病死根。
6.蚜虫:蚜虫常寄生在长寿花的叶片、嫩梢和花蕾上,引起植株生长受阻。
防治方法包括定期观察和摘除受虫害的部分,可以用肥皂或杏仁水喷洒植株以杀灭蚜虫。
7.粉虱:粉虱叶面上产生黄化区域,引起植株营养不良。
防治方法包括喷洒有效的杀虫剂如马拉硫磷,并保持植株通风良好。
8.蜘蛛螨:蜘蛛螨会给植株叶片上产生蜘蛛网状结构,并导致叶片黄化脱落。
防治方法包括定期喷洒有效的杀虫剂如噻硫磷,并保持植株通风良好。
除了上述病害的防治方法,还应注意植株的养护管理,以提高其抵抗病害的能力。
保持植株生长环境的卫生,及时清除干枯的叶子和花朵,适量浇水,避免过度施肥等,都是预防病害的有效措施。
总之,对长寿花的病害进行及时的观察、防治和管理,将有助于提高植株的健康状况,延长其寿命,保持观赏价值。
海棠常见病虫害及防治

海棠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海棠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海棠是我国常见的观赏植物之一,但是在日常养护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病虫害的问题。
下面将介绍海棠常见的病虫害及防治方法,希望能对广大爱好者有所帮助。
一、海棠病害及防治1. 白粉病白粉病是常见的海棠病害之一,常在湿润的环境下发生,对海棠的生长发育造成一定的影响。
防治方法:及时进行病害防治,可选用草硫或百菌清进行喷洒,每隔一周进行一次,连续喷洒3-4次可见效果。
2. 褐斑病褐斑病是海棠另一常见的病害,主要在潮湿环境下发生,病害初期在叶片上出现黄色小点,逐渐扩大并变成褐色斑点。
防治方法:及时修剪受害部分,将其销毁。
喷洒多菌灵、异唑菌酯等药剂进行防治。
3. 落叶病海棠在生长季节中,常会遭受落叶病的侵扰,这是因为气候变化导致海棠失去叶绿素并使叶片变黄。
防治方法:及时修剪受害部分,保持通风良好的环境,并进行适当浇水。
二、海棠虫害及防治1. 蚜虫蚜虫是常见的海棠虫害之一,当叶片上出现蚜虫时,会引起叶片卷曲和变黄。
防治方法:可用50%乳膏石硫磺进行喷雾防治,每周喷洒一次,连续喷洒2-3次即可见效果。
2. 白蚁白蚁是海棠的常见害虫之一,对根部和茎部造成损害,严重时会导致植株死亡。
防治方法:使用白蚁药剂进行喷洒或者将感染的部分进行修剪和处理。
3. 蛀果蛾蛀果蛾是海棠的常见害虫之一,常常在海棠果实中寄生,导致果实变质。
防治方法:定期对果实进行捡拾,避免果实长期滞留在树上,防止蛀果蛾的滋生。
三、海棠病虫害的预防与常规管理为了预防海棠的病虫害发生,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避免湿度过高和植株过于密集。
2. 定期检查植株的叶片和果实,及时发现病虫害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3. 合理施肥,提高海棠的抗病虫害能力。
4. 维持适宜的水分管理,避免过湿或者干旱的情况发生。
,海棠的病虫害防治是日常养护的重要工作之一。
只有做好预防和管理工作,才能让海棠保持健康的生长态势,也能欣赏到美丽的花朵和果实。
满天星花的病虫害防治要点

满天星花的病虫害防治要点满天星花(学名:Pentas lanceolata)是一种常见的观赏植物,因其开花美丽、色彩丰富而备受喜爱。
然而,随着满天星花栽培的增加,其病虫害问题也日益突出。
为了保持满天星花的健康生长和美丽花朵,我们需了解并采取相应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本文将介绍满天星花的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要点。
一、满天星花的常见病害1. 褐斑病:褐斑病是满天星花常见的病害之一,其病征为叶片上出现棕色至黑褐色的圆形斑点。
严重感染会导致叶片枯黄、卷曲,严重影响观赏价值。
2. 白粉病:白粉病是满天星花另一种常见的病害,表现为叶片上出现白色粉末状物质,严重感染会导致叶片萎蔫、扭曲,甚至影响整株植株的正常生长。
3. 灰霉病:灰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表现为满天星花的茎、叶、花上出现灰色的腐烂病斑,严重感染会导致植株死亡。
4. 虫害问题:满天星花也容易受到一些常见害虫的侵害,例如蚜虫、红蜘蛛等。
这些害虫会吸食植株汁液,导致叶片凋萎、黄化,严重时影响满天星花的生长和观赏效果。
二、满天星花的病虫害防治要点1. 合理施肥:满天星花的健康生长需要充足的养分供应。
在栽培过程中,可以通过合理施肥来增强植株的抗病虫害能力。
建议使用含有丰富微量元素的复合肥进行基础施肥,并在生长期适当补充氮磷钾等营养元素。
2. 良好的排水条件:满天星花喜欢湿润的环境,但长期积水容易导致病害发生,因此要确保良好的排水条件,避免水分滞留。
3. 定期修剪:定期修剪满天星花可以促进植株的分枝和繁茂,增加通风透光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修剪时要注意使用干燥、锋利的工具,避免传播病菌。
4. 药物防治:对于已经发生病虫害的满天星花,可以使用合适的药物进行防治。
常见的防治药物包括杀虫剂、杀菌剂等,务必按照说明书的指导进行使用,避免超量使用或未经认可药剂的使用。
5.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安全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可通过引入益虫如瓢虫、蝴蝶等天敌来控制害虫的繁殖,或者利用有益微生物如拮抗细菌等来对抗病原菌的侵袭。
罗汉松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罗汉松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罗汉松是一种常见的观赏植物,它具有株型优美、姿态独特、易于养殖等优点,因此备受喜爱。
然而,罗汉松也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袭,影响其生长和观赏价值。
下面将介绍罗汉松常见的病虫害及相应的防治方法。
一、罗汉松的常见病害1.煤污病:罗汉松受到煤污菌侵染后,会在叶片上形成黑色、圆形或不规则的煤污斑。
严重时会导致叶片萎蔫、干枯。
防治方法主要包括选用健康无煤污的种苗、保持通风良好、适当控制湿度、定期清洁叶面等。
2.根腐病:罗汉松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中,容易引起根腐病。
患病植株的叶片颜色发黄,植株生长迟缓,根部腐烂并散发出刺鼻的霉味。
防治方法主要包括提供良好的排水条件、适量浇水、减少施肥量等。
3.叶斑病:叶斑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叶上出现黄褐色或黑褐色的斑点。
严重时叶片会干枯并掉落,影响罗汉松的观赏效果。
防治方法包括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适量施肥、避免叶片接触水分等。
4.铜绿锈病:铜绿锈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表现为叶片上出现黄绿色、流线型的斑点。
病变严重时,叶片会干枯、脱落。
防治方法包括清除病叶、控制湿度、避免叶片接触水分等。
二、罗汉松的常见虫害1.红蜘蛛:红蜘蛛是罗汉松上比较常见的害虫,其危害主要表现为叶片上出现细小的黄色斑点,之后形成蜘蛛网状的红色卵团。
患病植株叶片逐渐脱落。
防治方法包括定期清洁叶片、保持适宜湿度、使用合适的杀虫剂等。
2.粉虱:粉虱是罗汉松上的常见害虫,一般群居在叶片的背面,吸取叶肉汁液,导致叶片变黄、卷曲,并且叶面上会出现白色的粉状物。
防治方法包括及时清除虫卵、增加空气湿度、使用合适的杀虫剂等。
3.蚜虫:蚜虫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吸食罗汉松的汁液,导致叶片变形、卷曲,并且叶面上会出现粘稠的蜜露。
蚜虫也是传播病毒的媒介,严重影响罗汉松的生长和观赏价值。
防治方法包括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适时清除虫卵、使用生物防治等。
综上所述,罗汉松病虫害的防治主要包括优化生长条件、提高植株的抗病虫能力、增加通风与日照等措施,并适当使用化学或生物防治手段。
栀子花常见的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栀子花常见的病虫害及防治方法栀子花是一种常见的观赏植物,但同时也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害。
下面将介绍一些栀子花常见的病虫害以及防治方法。
1.白粉病白粉病是栀子花常见的真菌病害,其征状为叶片上出现白色粉末状物质。
白粉病的发生与高湿度和温度较低有关。
防治方法:-选择耐病种植栀子花品种。
-加强栽培管理,保持植株通风,避免湿度过高。
-及时清除病叶,避免病菌传播。
2.灰霉病灰霉病是由灰霉菌引起的病害,常见症状是叶片和花朵表面出现灰白色绒毛,以及软腐状并有霉斑。
防治方法:-保持植株的生长状况良好,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加强通风,降低湿度,避免积水。
-及时清除病叶、病花等感染部位。
3.蚜虫蚜虫是常见的栀子花害虫,会导致植株叶片变黄并卷曲,严重时会影响植株的生长和开花。
防治方法:-定期检查植株,发现蚜虫时及时处理。
-使用肥皂水等生物农药喷洒植株,也可以使用合适的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4.蛞蝓蛞蝓是栀子花的地下害虫,常在夜间出现,会导致植株的根部受害。
蛞蝓喜欢潮湿环境,容易在多雨季节或地面太湿的情况下滋生。
防治方法:-维持植株周围的干燥,减少湿度。
-在栀子花周围放置蛞蝓陷阱,如容器中添加啤酒,蛞蝓会被吸引进去。
-使用合适的化学药剂进行喷洒。
5.花叶螨花叶螨是影响栀子花叶片的常见害虫,会导致叶片黄化、卷曲以及叶片的表面出现红褐色小点。
防治方法:-定期检查植株,发现花叶螨时及时处理。
-使用肥皂水等生物农药喷洒,并保持植株的通风良好。
-防治时可以使用有针对性的化学农药进行喷洒。
除了上述常见的病虫害外,栀子花还可能受到其他害虫如叶蝉、蚕蚜、飞蛾等的侵害。
为了保持栀子花的健康生长,除了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外,还要保持植株的良好生长状态,提高植株的抗病虫能力。
观赏蕨类植物主要病虫害与防治

观赏蕨类植物主要病虫害与防治汇报人:2023-12-14•观赏蕨类植物概述•观赏蕨类植物的主要病虫害•观赏蕨类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目录•观赏蕨类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实践应用•观赏蕨类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注意事项与建议01观赏蕨类植物概述观赏蕨类植物是指具有观赏价值的蕨类植物,包括多种多样的形态和颜色。
特点观赏蕨类植物通常具有独特的形态和色彩,如绿、黄、红、紫等,有的还具有香气。
它们的花序和叶片也各具特色,为园林景观和室内装饰增添了丰富的色彩和层次。
观赏蕨类植物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以及一些温带地区。
它们通常生长在森林、沼泽、溪流等湿润环境中。
分布根据形态和生态习性,观赏蕨类植物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水龙骨、鹿角蕨、石韦等。
分类观赏价值观赏蕨类植物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被广泛用于园林景观、室内装饰和盆栽观赏等领域。
它们不仅可以增加绿地面积,还能为人们提供清新的空气和宜人的环境。
生态意义观赏蕨类植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改善空气质量。
同时,它们还能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为其他生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来源。
观赏蕨类植物的观赏价值与生态意义02观赏蕨类植物的主要病虫害叶片上出现褐色或黑色斑点,逐渐扩大成斑块,导致叶片枯黄、脱落。
褐斑病叶片上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病斑,中心呈灰白色,边缘呈红褐色,后期病斑上产生黑色小点。
炭疽病叶片上出现黄色或橙色的锈状物,严重时叶片枯黄、脱落。
锈病病害类型及症状以刺吸式口器吸取植物汁液,导致叶片卷曲、皱缩,影响观赏效果。
蚜虫红蜘蛛粉虱以刺吸式口器吸取植物汁液,导致叶片出现黄白色斑点,严重时叶片枯黄、脱落。
以刺吸式口器吸取植物汁液,分泌蜜露,导致叶片出现煤污病,影响观赏效果。
030201虫害类型及危害观赏蕨类植物的病虫害发生原因主要有环境潮湿、通风不良、光照不足、施肥不当等。
病虫害的传播途径主要有风、雨、昆虫等自然因素,以及人为的浇水、施肥等操作。
病虫害的发生原因与传播途径传播途径发生原因03观赏蕨类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根据观赏蕨类植物的生长需求,合理施肥,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农业大学本科生课程论文论文题目观赏植物病害诊断与防治田间调查报告学生专业班级种子科学与工程学生姓名(学号)电话号码指导教师完成时间 2010年11月10日课程论文任务书学生姓名曹** 指导教师 ***论文题目观赏植物病害诊断与防治田间调查报告论文内容(需明确列出研究的问题):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提出由来已久,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我国“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建设服务型政府”做出了新的部署, 提出了新的要求。
但是,我国在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必须加快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提高政府服务能力和水平,使政府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可靠保证。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服务型政府的内涵;二、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三、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对策。
资料、数据、技术水平等方面的要求:通过书籍报刊杂志、网络等各种渠道广泛搜集资料,充分利用现有文献来借鉴他人的学术成果,同时到现实当中获取调查数据等第一手资料,做到资料翔实,数据准确,引用规范,论证充分。
要围绕研究主题和内容进行社会调查,详尽地把握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取证,数据要真实可靠,论点要鲜明正确,论据要充分,言之成理,言之有物,注意论文的逻辑性,语言通顺,选题及论述要具有现实意义,对现实生活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发出任务书日期任课教师统一时间完成论文日期 2010年11月10日注:此表装订在课程论文之前。
观赏植物病害与防治田间调差报告采集时间:2010年9月11日采集地点:青岛农业大学校内鉴定人:曹琼琼合作人: 闫强王龙正文:缤纷的花,葱郁的树,无不让人惊奇让人欢喜,种类繁多的病害使之失去自然的光彩。
了解植物,知道病症、病状,采取措施去防治,方能保持自然盐有的魅力。
下面仅介绍几种观赏植物的病害与防治措施。
一、常见植物的病害与虫害1、当植物受到真菌、细菌、病毒等生物性侵染时,生理机能发生一系列变化,导致植物组织形态的改变,致使叶、花、果等器官的变色、畸形、腐烂,甚至全株死亡的这种细胞、组织、器官受感染后表现出来的不同症状,即为植物的病害,称为侵染性病害。
可分为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等。
2、由害虫引起的,园林花木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的危害,严重的虫害可影响到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吸收,使植物的生理状态失调,导致生长发育不良,严重时也会造成植物局部或全株死亡。
二、常见植物的病状、病症、防治措施(一)月季白粉病侵害嫩叶,两面出现白色粉状物,早期病状不明显,白粉层出现3--5天后,叶片呈水渍状,渐失绿变黄,严重伤在时则造成叶片脱落。
病症:有小白点,出现白色粉层病状:叶片坏死脱落防治措施:1.结合修剪,剪除病枝、病芽和病叶,减少侵染源;2.休眠期喷施2—3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消灭越冬菌体;3.适当密植,通风透光,多施磷、钾肥等,增强植株抗病能力;4.发病期喷施多菌灵、三唑酮即可,但以国光英纳效果最佳;5.用生物农药BO—10、抗霉菌素120等防治。
(二)紫薇白粉病嫩叶、嫩梢布满白粉层,有的后期出现小黑点,嫩叶受害后扭曲畸形,叶形变小,嫩梢畸形,生长不良。
病症:白色粉层,后期出现小黑点病状:叶片畸形,叶片坏死,生长不良防治措施:1.一旦发现紫薇白粉病的危害,即要对感病区域做认真的清理,将感病枝修剪掉,并转移他处销毁2. 紫薇花后种熟之季,及时修剪,通风透光,另喷施1至3度石硫合剂,控制越冬菌源,做好紫薇花前预防;3.适当密植,通风透光,多施磷、钾肥等,增强植株抗病能力;4.发病期喷施多菌灵、三唑酮即可,但以国光英纳效果最佳;5.用生物农药BO—10、抗霉菌素120等防治,休眠期喷施2—3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消灭越冬菌体6.在紫薇萌动和抽梢期内就须加强防治,喷洒20%三唑酮(粉锈宁)15%可湿性粉剂,1袋100g,2亩用1袋。
但当紫薇进入花芽分化期后使用三唑酮效果不明显,采用50%超微可湿性粉剂退菌特较好。
每袋350g,按1200至1500倍液配比,需水420kg。
喷药时先叶后枝干,最好10天左右为一个循环,连续喷三遍,即可防止紫薇白粉菌在当年再发生(三)牵牛花白锈病发病部位主要是叶、叶柄及嫩茎,受害叶片初期在叶上有浅绿色小斑。
后逐渐变成淡黄色,边缘不明显,严重时扩展成大型病斑,后期病部背面产生白色疤状突起,破裂时,散发出白色粉状物,为病菌的孢囊孢子,嫩茎受害时造成花、茎扭曲,当病斑包围叶柄、嫩梢时,环割以上的寄主部分生长不良,萎缩死亡。
病症:白色锈斑病状:叶片萎缩坏死防治措施:1.结合冬剪,剪除枯枝落叶,集中烧毁,减少侵染源;2.及时拔除病株并销毁。
以减少对种子的浸染;3.选留无病种子作为繁殖种子,播种前应进行种子消毒,避免与旋花科植物轮作;4. 喷施2—3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消灭越冬菌体;5.改善环境条件,控制病害发生;6. 发病初期喷l%波尔多液或50%疫霉净500倍液,每隔10~15天喷雾1次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7. 生长季节喷施25%的三唑铜、本菌灵等可湿性粉剂防治;8.用生物农药BO—10、抗霉菌素120等防治。
或70%的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粉锈钠250—300倍液。
(四)芍药红斑病感病叶片初期在叶背出现绿色针头状小点,后扩展成直径4-25毫米左右的紫褐色近圆形的小斑。
叶片正面病斑上有不明显淡褐色轮纹,病斑相连成片,严重时整叶焦枯,叶片常破碎。
在潮湿气候条件下,病部背面会出现墨绿色霉层,当病害浸染茎时,在茎上出现紫褐色长圆形小点,有些突起,病斑扩展慢,长为3~5毫米,中间开裂并下陷,严重时也可相连成片。
病症:紫褐色小斑,灰绿色霉层病状:叶片坏死脱落防治措施:1.减少浸染源,即秋季齐地面将地上部分的枝叶割去,以不伤土中芽为原则,将病残体集中烧毁。
2.加强栽培管理,控制病害发生。
种植密度要合理。
以利通风透光,株丛过大要及时移栽。
3.在芍药展叶之后开花之前,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落花后可交替喷洒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及1%波尔多液,7~10天喷1次。
(五)碧桃炭疽病叶尖或叶缘出现病斑,褐色不规则,较大。
小幼果成僵果,很快脱落。
较大果实呈现绿褐色水渍状病,很快扩大、变褐、凹陷,产生粉红色粘状液,脱落或腐烂变成僵果。
枝梢病斑褐色,梭形或长圆形,稍凹,产生粉红色粘液,引起梢头和果枝枯萎病症:褐色斑点,粉色浓状物病状:失绿变色,导致叶片坏死易脱落,果实腐烂,果枝枯萎防治措施:1.发病初期剪除病叶、绿地中枯枝败叶及时烧毁,防止扩大,冬季清洁田园,及时烧毁病残体;2.采用科学的施肥配方和技术,施足腐熟有机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物的抗病性;3.发病前,喷施保护性药剂,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大生)700至800倍液,或1%半量式波尔多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进行防治;4.发病期间及时喷洒75%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5%苯菌灵乳油900倍液,或50%退菌特800至1000倍液,或50%炭福美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六)茶的灰斑病叶片病斑近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扩大后中心灰白色,边缘黑褐色,隆起,后期产生黑色小点,较粗大,病斑表层易破碎脱落。
病叶易落,也为害新梢。
病症:黑色斑点病状:叶片坏死易脱落防治措施:1.要密切注意,控制病原在不同寄主间的传播,尽量避免不同花卉、苗木品种间病原相互侵染和传播,提高防治效果;2..要清洁田园,及时清除残枝落叶并集中烧毁,减少园中病虫害侵染源。
3.根据病情,先摘除植株基部黄叶、病叶,减少再次侵染菌源,通风透光,然后喷施杀菌剂。
可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600倍或75%百菌清800倍液,每隔7天1次,连喷2~3次。
(七)葡萄霜霉病叶片受害,最初在叶面上产生半透明、水渍状、边缘不清晰的小斑点,后逐渐扩大为淡黄色至黄褐色多角形病斑,大小形状不一,有时数个病斑连在一起,形成黄褐色干枯的大型病斑。
空气潮湿时病斑背面产生白色霉状物(病原菌的孢子梗与孢子囊)。
后病斑干枯呈褐色,病叶易提早脱落。
病症:黄褐色斑块,背面有白色霉状物病状:叶片干枯,坏死,易脱落防治措施:1.及时清除病残组织并烧毁;无病株采种,精选种子;换土、轮作或进行土壤消毒。
控制好温湿度,做好通风、透光及排湿工作。
2.发病前喷施1:2:200波尔多液,或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40%达科宁悬浮(八)一串红花叶病为病毒病,植株感病后,叶片主要表现为深浅绿相间的花叶、黄绿相间花叶,严重时叶片表面高低不平,甚至呈蕨叶症状。
病状:叶子变色,叶片表面不平整防治措施:1. 清除一串红种植区附近的CMV寄主,以减少浸染源,尤其是花菜混植区,防传毒昆虫更是一项不可缺的措施。
2.选用无毒健康的苗木留种,从健康植株上采种;少数病株及时拔出并深埋;清除田间杂草。
3..杀虫防病是控制该病发生和蔓延的重要措施,施用杀虫剂防治蚜虫,常见药有40%乐果乳油1000倍液、50%灭蚜威乳油1500倍液,20%菊杀乳油2000倍液等,黄板诱杀蚜虫也是一种有效方法。
(九)石榴蚜虫病蚜虫多聚集在植株的芽、嫩叶或嫩枝上,并无休止地吮吸着汁液,为害芽心和花瓣。
被害的植株枝叶发黄变形,花絮败坏,花期缩短,花容减色,严重时会使植株萎蔫死亡。
病状:花序败坏,植株叶、枝变色,甚至萎蔫死亡防治措施:1.用鲜辣椒或干红辣椒50克,加水30克-50克,煮半小时左右,用其滤液洒向受害植物有特效。
2.用洗衣粉3克-4克,加水100克,搅拌成溶液后,连续喷2次-3次,防治效果达100%。
3.用“风油精”加水600倍-800倍溶液,用喷雾器对害虫仔细喷洒,使虫体上沾上药水。
杀灭蚜虫及介壳虫等害虫的效果都在95%以上,而对植株不会产生药害。
4.将洗衣粉、尿素、水按1:4:100的比例,搅拌成混合液后,用以喷洒植株。
可以收到灭虫、施肥一举两得之效。
(十)菊花叶枯线虫病叶片病斑初为黄褐色,扩大后呈特有的三角形或扇形褐斑,外围黄色,最后全叶枯死,病叶下垂,落叶,并向全株扩展。
幼芽受害后引起芽枯和死苗,花芽受害后干枯或不能成蕾,或产生畸形花。
病症:黄褐色病斑病状:叶枯死,产生畸形花防治措施:1加强检疫,防止病苗、病株及其繁殖材料进入无病区;2选用健康无病的插条作为繁殖材料。
由于叶枯线虫不侵害茎部顶芽的特性,可利用顶芽做繁殖材料;3对与病苗、病土接触过的园艺工具要及时消毒。
对种过有病植株的土壤、花盆要消毒;4。
露地栽培时,要防止浇水飞溅,及时拔除病株烧毁,减少传播机会;5使用3%呋喃丹颗粒剂进行穴施,每公顷45-75 kg,有一定疗效。
(十一)茉莉蚧壳虫病蚧壳虫吸取植株的汁液,因而对花木造成极大的为害,被害植株不但生长不良,还会出现叶片泛黄、提早落叶等现象,严重的会使植株枯萎而死亡病状:叶片泛黄,提早脱落,严重时植株会枯萎死亡防治措施:1.用白酒对水,比例为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