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时代的选择 (成稿)

合集下载

九年级政治第七课《时代的选择》课件鲁教版1

九年级政治第七课《时代的选择》课件鲁教版1

• 我国科技教育发展现状: (1)我国科技教育事业取得了辉煌成 就。在一些高科技领域已处于世界 前列,各级各类教育长足发展。 (2)但从整体上看,我国科技教育水 平还比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 较大差距。
• 我国科技、教育相对落后的局面,会 带来什么不利影响?你说怎么办? 答(1)不利影响:制约我国经济、 社会发展,使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 中面临巨大的压力。 (2)为此,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 略,把科技、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 略地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时代的 正确选择。
日本文化中有糟粕,也有精华,当 然要学习他们的文化精华,如民族 精神,善于学习与创新,还有他们 民族性格中好的方面(吃苦,坚 韧),还有他们的现代化水平与发 展的思想。 一个岛国,能够发展成世界第2大 经济大国,而且日本还是二战的战 败国,可以说,当时是一片狼籍, 短短几十年的发展,就取得了这样 的成绩。在这背后,究竟藏着什么 样的力量呢? 到实现。。。
• 自学教材P79作如下探究: (1)人才的培养靠什么? (2)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3)当今世界,教育在一个国家 和民族的发展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1)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科技的发 展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培养主要靠 教育。(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 培养全面发展和具有创新能力的 教育的 人。) 重要性 (2)教育越来越成为提高一个国家
2013年11月18日,国际TOP500组织公 布了最新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 榜单,中国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制的“ 天河二号”以比第二名—美国的“泰坦 ”快近一倍的速度再度登上榜首。美国 专家预测,在一年时间内,“天河二号 ”还会是全球最快的超级计算机。[2]
2005年我国各类教育发展
各类教育 义务教育 中等职业 教育 高中阶段 教育 发展规模 人口覆盖率超过 95% 在校生 1559.19 万人 在校生 3990.09 万人 增长情况 比 2000 年增长 10% 比 2000 年增加 274.73 万人,年均增长 3.95% 比 2000 年增加 1471.97 万人,年均增 长 9.64%

九年级政治上册 第七课 时代的选择教案 鲁教版 教案

九年级政治上册 第七课 时代的选择教案 鲁教版 教案

时代的选择【课程标准】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成就,知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感受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一、教与学目标1.了解我国靠在科技、教育方面的成就,知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发展教育和科技的重要性。

2.掌握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意义。

3. 知道发展教育和科技的重要性。

二、教与学重点、难点重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的意义。

难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时代的正确选择。

三、教法与学法设计教法:自主感悟法、合作探究法、案例教学法、新闻分析法、启发式教学。

通过案例教学、情境教学进一步强化学生体验,使知识从学生的感知体验中来,从学生的思考探究中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合作探究使学生们在交流讨论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助于突破本课的难点。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四、教与学过程课堂序曲:时政播报1、学生或教师叙说本周发生的国内、国际大事,并作简要记录。

2、指导学生针对时政大事谈感受,或立足学科知识谈认识等。

3、适当情况下可以作为新课导入的材料使用。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歌曲欣赏】教师多媒体播放神舟九号的发射视频。

教师:天宫一号发射成功说明了什么?教师:我们的航天技术已经达到世界领先地位,这是我们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结果。

我们为什么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青少年学生能为科教兴国战略实施做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七课第一项目:时代的选择。

板书:时代的选择出示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靠在科技、教育方面的成就,知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以及发展教育和科技的重要性。

2. 掌握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意义。

3. 知道发展教育和科技的重要性。

(二)整体感知,信息搜集快速浏览教材第77-82页内容,完成综合能力训练网络填空。

(三)自主探究,交流共享任务一:科教兴则国兴活动一:【历史回眸】教师出示:教师:三次科技革命引起了大国的兴衰更替说明了什么?教师总结:一个国家民族的命运与其科学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输掉了科技,也就输掉了未来!(设计意图:国家的命运与科技息息相关,用表格的形式展现出三次科技革命给国家带来的影响,可以让学生一目了然的了解到科技对国家的重要性。

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路径选择

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路径选择

2020年第3期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路径选择阴张婧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在党的建设中具有统领作用,决定着党的建设方向与效果。

进入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面临更为严峻的形势和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并强调指出,“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

这一重要论断不仅明确了党的政治建设在新时代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而且深化了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创新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

党的政治建设是传播自身政治理念、统一全党意志、凝聚全党力量、实现政治目标的重要保证。

在任何时候,政治问题都是根本性的大问题。

只有不断强化党的政治建设,坚定政治立场,把准政治方向,坚守政治原则,坚持政治路线,才能保持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属性。

推进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要突出政治性、注重系统性、发挥统领性并增强针对性。

一、突出政治性,提高政治站位,切实践行“两个维护”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和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历史经验证明,一个政党的领导集体和领导集体的核心是否坚强有力,直接关系着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

深入推进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就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一方面,要在增强思想自觉上下功夫,真正做到让“两个维护”内化于心。

一要时刻保持思想上的清醒,深刻认识并充分把握“两个维护”的重要意义。

“两个维护”既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基本原则的历史传承,又是对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具体实践的经验总结。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充分证明,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是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坚强政治保证。

能否坚持“两个维护”,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要始终保持理论上的坚定和清醒,进一步坚定政治信仰,提高政治站位。

不断深化学习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重要指示精神,以此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理论指引和根本遵循。

中国百年现代化的六次政治选择

中国百年现代化的六次政治选择
第二讲
中国百年现代化的六次政治选择
——从清末改革到邓小平新政
开篇 • 现代化的时代需要现代化的历史 • 政治选择:一种特定的政治体制与现代化的战略相 结合而形成的政治模式。
• 政治载体的选择
一、各种内、外客观条件的制约 二、人们对于富强的主观理解
近期时局
政治民主化: 政治民主化潮流正经历第四波;
1912-1913 孙中山:议会制;
民主共和
袁世凯:总统制;
宋教仁:内阁制;
“民主的殉道者”
孙、陈决裂
孙中山:主张集权,要武力北伐,统一中国。 陈炯明:主张联省自治,南北和平谋求统一。 谜案是陈炯明“炮轰总统府” 。 后,孙中山贿赂地方军阀攻打广州,陈炯明避战而走。 1925年,孙中山派蒋介石率黄埔军官学生军,彻底打垮陈部 。
皖系:段祺瑞、徐树铮、靳云鹏、陈树藩、卢永祥 直系:冯国璋、曹锟、吴佩孚、孙传芳、齐燮元 奉系:张作霖、杨宇霆、张学良、张宗昌、郭松龄 晋系:阎锡山、傅作义 冯系:冯玉祥 鲁系:韩复榘 豫系:赵倜 滇系:唐继尧、龙云 桂系:陆荣廷、李宗仁、白崇禧 粤系:陈炯明、陈济棠 黔系:刘显世、袁祖铭、周西成、王家烈 湘系:汤芗铭、唐生智、谭延闿、何键 川军四巨头:东—刘湘、北—邓锡侯、西—杨森、南—刘文辉 西北军 陕西:刘镇华、杨虎城、郭坚、党玉琨 宁夏:马鸿宾、马鸿逵 青海:马麒、马麟、马步芳、马步青 甘肃、新疆:马仲英 新疆:杨增新、金树仁、盛世才
六:1978—今,后全能主义的技术官僚的新权威主义。
邓小平模式
一:清王朝的开明专制化—慈禧模式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信仰理性功效理性
经世派(林则徐、魏源):
师夷长技以制夷
“政绩观”

_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二单元世界多极化第四课第1课时时代的主题检测含解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

_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二单元世界多极化第四课第1课时时代的主题检测含解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

时代的主题(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5分)1.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是解决全球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关键,只有实现全球协调、平衡、普遍发展,才能实现持久的和平与稳定。

这是因为( )①和平问题已解决而发展问题没有②和平问题不解决经济就难以发展③发展经济是维护和平的重要基础④经济发展有助于和平问题的解决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解析】选B。

材料反映的是发展对和平的重要性,③④正确揭示了这一点,符合题意。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一个都没有解决,①观点错误。

材料反映的是发展问题对和平问题的影响,排除②。

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当代中国对世界的重要思想和理论贡献,它多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体现了这一理念已经得到广大成员国的普遍认同。

该理念之所以在国际上广泛受到认同,是因为( )①该理念为世界各国对外交往提供了新的法理依据②维护国家利益是我国和平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③该理念符合当今时代主题与世界各国人民的期盼④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体系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选D。

该理念不属于国际法理依据,①错误;材料内容没有涉及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②不符合题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当代中国对世界的重要思想和理论贡献,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符合当今时代主题与世界各国人民的期盼,也符合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体系的需求,因此在国际上广泛受到认同,③④符合题意。

3.2020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呼吁,为应对疫情对各国造成的冲击,二十国集团成员要坚定信心、齐心协力、团结应对,凝聚起战胜疫情强大合力;要采取共同举措,减免关税、取消壁垒、畅通贸易,提振世界经济复苏士气。

这表明( )①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②南北发展不平衡是全球发展最突出的问题③疫情成为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选B。

高中部编政治选择性必修1课件第四课第一框时代的主题

高中部编政治选择性必修1课件第四课第一框时代的主题
主题
四翼指向
属于基础性、应用性考查
[试题解析] 无论冷战、热战还是贸易战,都不会有真正赢家,强调了我国主张 在相互依存的当今世界要摒弃弱肉强食的思维,国家间交往要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 代潮流,故③④正确;①说法太绝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国家间要和平交往,未 体现国际组织在解决国际争端中必须维护国家主权,②排除。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全球的经济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经历了持续大规 模的增长,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知识经济、可持续发展受到各国的普遍关注。
探究 1 (1)什么是和平问题?和平问题的重要性和现状如何? (2)什么是发展问题?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现状如何?
我的思考:(1)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世界和平 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维护世界和平可以给各国经济发展和其他全球性 问题的解决创造必要的前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和平因素的增 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的国际环境具有了现实可能性。
四翼指向
属于基础性、应用性考查
[试题解析] 材料表明外交上的联合行动源于各国共同的国家利益,世界向多 极化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①③正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虽得到了 世界大多数国家响应,但并不意味着亚欧各国都积极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②说法过于绝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导致一些国家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思潮抬头, ④因果倒置,排除。
2.理解单边主义、多边主义 (1)单边主义,指举足轻重的特定大国,不考虑大多数国家和民众的愿望,单独或 带头退出或挑战已制订或商议好了的维护国际性、地区性、集体性和平、发展、进步 的规则和制度,并对全局或局部的和平、发展、进步有破坏性的影响和后果的行为与 倾向。 (2)多边主义,指三个或三个以上国家之间发生联系的方式。多边主义在本质上是 一种“多元、平等、互利、合作”的国际关系准则。作为一种着眼于发展国家行为体 之间良性互动的社会性安排,协调与合作是多边主义的基本特征。 (3)中国始终坚定奉行多边主义。2019 年 6 月 27 日至 29 日,习近平主席应邀赴日 本大阪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四次峰会。两天时间里,习近平主席接连出席 20 多 场活动,高举多边主义旗帜,倡导伙伴合作精神,践行互利共赢理念,阐释共同发展 主张。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二十国集团大阪峰会发出了支持多边主义的主流声音,为 国际形势发展注入稳定性和正能量。

山东省肥城市桃都中学九年级政治第三单元第七课《 时代的选择》导学案

山东省肥城市桃都中学九年级政治第三单元第七课《 时代的选择》导学案

一明确目标1.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方面的成就,知道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明确发展教育和科技的重要性。

2.理解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要性,知道发展教育和科技的重要性。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1、浏览教材77-78页,谈谈科学技术的作用。

2、浏览教材79页,谈谈教育的作用。

3、我国科技、教育相对落后的局面,应该该采取什么对策?阅读82页相关链接:了解科教兴国的内涵。

4、为什么说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时代的正确选择?三、合作探究,交流展示(2012泰安)浩瀚无垠的太空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开发和利用太空资源是人类的共同追求。

2011年9月29日和11月1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成功进行了两次空间交会对接。

2011年2月16日,在庆祝“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圆满成功大会上,胡锦涛同志指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是党中央立足世界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着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为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和创新、提升我国综合国力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空间交会对接的圆满成功,是我国空间技术发展的重大跨越,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又一标志性成果,是全体参研参试部门和单位,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各项工作周密细致、卓有成效的结果,是全体参研参试人员,牢记使命、攻坚克难,突破了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圆满完成了各种产品的研制和测试的结果。

这一成就凝聚着几代航天人的不懈追求和心血汗水,饱含着全体参研参试科技工作者、干部职工、部队官兵的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

请运用所学思想品德课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交会对接成功的原因。

(2)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应怎样向航天科技工作者学习,担负起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

观点排查(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因素。

(3)科技的发展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培养主要靠教育。

(4)我国科技和教育的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时代(练)(提升版,含解析) 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政治试题

时代(练)(提升版,含解析) 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政治试题

专题01 中学时代(练)一、选择题1.进入初中,对同学们采说意味着一个新的起点,“新起点”主要指 ( )A.新同学 B.新老师 C.自身成长的新起点 D.新学校【答案】C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学时代新起点的认识。

2.下面属于我们中学生活新变化的是 ( )①学习科目增多了②课程学习难度增大③学校的生活丰富了,有各种各样的活动等待着我们参与④对自主管理的要求高⑤老师不再像小学里那样关心我们了A.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D.②③④【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和小学相比,中学生活有了许多新变化,①⑦③④是对其的正确表述,符合题意;中学老师和小学老师一样关心我们的健康成长,⑤观点错误,应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学生活新变化的认识。

3.爱因斯坦的中学时光是在阿劳州立中学度过的。

那里良好的校风和负责任的教师点燃了他好奇心的火花,他从一个不爱说话的孤僻的‘笨学生’,变成一个活泼开朗、求上进的好学生。

后来,他以优异成绩被瑞士联邦工业大学破格录取。

26岁时发表了轰动世界的关于相对论的论文。

这说明 ( )①良好的校风能提升智慧、塑造性格②中学时代是爱因斯坦生命历程中的重要支点③我们只要经历了中学时代就能取得成功④中学生活能帮助我们发现一个异性的世界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D.①③【答案】C试题分析:分析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良好的校风和负责任的教师点燃了他好奇心的火花,他从一个不爱说话的孤僻的‘笨学生’,变成一个活泼开朗、求上进的好学生”等可知,①②符合题意;③观点绝对化,应排除;④观点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符。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学时代的重要性4.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中学生活提供了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

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集体生活,丰富我们的个性②新的课程,增加我们学习的压力③社团活动,给我们提供发展兴趣的平台④社会实践,为我们打开认识社会之门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C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学时代提供的发展自我的机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教兴国战略, 科教兴国战略,就是要全面落实科学技术 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 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 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 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 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代化转化的能力, 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代化转化的能力,提高 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 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 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 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信息等一些科技领域 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但是, 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但是,科技专家参照国 际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方法,选用12 12项核心 际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方法,选用12项核心 指标进行计算,结果表明:2001年中国科技创 指标进行计算,结果表明:2001年中国科技创 新能力在49个主要国家(占世界GDP 92%) 49个主要国家 GDP的 新能力在49个主要国家(占世界GDP的92%) 居于第28 28位 中,居于第28位。
一、科教兴则国兴
经济发展与科学技术、人才、教育之间的关系。 ☆★经济发展与科学技术、人才、教育之间的关系。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最重要的因素; 最重要的因素; (2)科学技术的发展,关键在人才; )科学技术的发展,关键在人才; (3)人才的培养主要靠教育,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 )人才的培养主要靠教育, 着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 着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科技发 展水平和创新能力, 展水平和创新能力,并最终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 兴衰成败。 兴衰成败。
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时间 成就 1981年 1981年 首次用一枚火箭发射三颗人造卫星 1982年 1982年 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成功 1983年 银河1 1983年 “银河1型”巨型计算机系统成功 1984年 1984年 1988年 1988年 1989年 1989年 1993年 1993年 1993年 1993年 2003年 2003年 同步实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首次对撞成功 葛洲坝工程全部建成 银河2 “银河2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大亚湾核电站1 大亚湾核电站1号机组运转 我国载人航天飞行取得成功
重要结论1:建国以来, 重要结论 :建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
全会以来,我国科技、教育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 全会以来,我国科技、教育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在 一些高科技领域已处于世界前列, 一些高科技领域已处于世界前列,各级各类教育长足 发展。 发展。
我们与发达国家的时间差 在冶金技术装备领域,我们与美、日等国相 冶金技术装备领域,我们与美、 差至少10--15 10--15年 差至少10--15年; 在大规模集成电路工业领域,我们与美、英、 大规模集成电路工业领域,我们与美、 法等国相差12年以上; 12年以上 法等国相差12年以上; 在飞机制造领域,我们与美、英、法等国 飞机制造领域,我们与美、 相差近15 15年 相差近15年; 汽车工业核心技术领域,我们与美、 在汽车工业核心技术领域,我们与美、日、 德相差至少10年以上; 德相差至少10年以上; 至少10年以上
◎上述国家兴盛的重要原因是什么?据此可以得出什 上述国家兴盛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么结论? 么结论?
结论: 结论: 1.每次科学技术革命性的突破都会导致 . 生产力的飞跃, 生产力的飞跃,从而推动世界经济取得长足 发展,并由此引起国家的兴衰成败。 发展,并由此引起国家的兴衰成败。 2.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与其科学技术 . 发展息息相关。 发展息息相关。
石家庄市23中学
王建茹
了解世界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
三 次 科 技 革 命
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进行以蒸汽 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进行以蒸汽 世纪60年代英国 机的应用为标志的第一次科技革 ——成为当时的世界霸主 命——成为当时的世界霸主 19世纪80年代始,美国在以电力应 19世纪80年代始,美国在以电力应 世纪80年代始 用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中走在 世界前列——成为世界第一强国 世界前列——成为世界第一强国 20世纪40年代以来, 20世纪40年代以来,在以电子计算 世纪40年代以来 机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第三次技术 革命中——美国仍处于领先地位 革命中——美国仍处于领先地位
思考:为什么世界各国都在竞相发展高科技、 思考:为什么世界各国都在竞相发展高科技、 教育?这对我国提出了什么要求? 教育?这对我国提出了什么要求? 当今世界,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核心的新科 技革命席卷全球, 技革命席卷全球, 哪个国家掌握了先进的技术和人 才资源,哪个国家就能在竞争中赢得主动。 才资源,哪个国家就能在竞争中赢得主动。 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 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 综合国力的较量,归根结底是教育和人才的竞争。 综合国力的较量,归根结底是教育和人才的竞争。 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 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必须大力发展 科技和教育,迅速提高科技教育水平。 科技和教育,迅速提高科技教育水平。
3、发展教育事业的的重要作用
经济的 发展
科学 技术
人才
教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当今世界,教育越来越成为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当今世界, 个国家创新能力的基础,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着 决定着人才培养 个国家创新能力的基础,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人才培养 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创新能 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创新能 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 并最终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 力,并最终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
科学技术是第 一生产力! 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 产力” 产力”是邓小平坚持和 发展马克思关于生产力 的理论, 1988年提出 的理论,于1988年提出 的精辟论断。 的精辟论断。这个精辟 论断揭示了科学技术在 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中科学技术发展指明 了方向。 了方向。
重要结论2 从整体上看, 重要结论 :从整体上看,我国科技教育水
平还比较落后,与发达国家在科技、 平还比较落后,与发达国家在科技、教育方面还有 较大的差距,还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科技、 较大的差距,还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科技、教育方面 占优势的压力。 占优势的压力。
思考: )上述差距给我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思考:(1)上述差距给我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世界科技发展前沿最新战略动态, 世界科技发展前沿最新战略动态,引起了中国领导人 和科学家的高度重视。1986年初 我国著名科学家王大珩、 年初, 和科学家的高度重视。1986年初,我国著名科学家王大珩、 陈芳允、王淦昌、杨嘉墀向中央领导提交了一份“ 陈芳允、王淦昌、杨嘉墀向中央领导提交了一份“发展我 国战略性高技术”的建议。他们的建议于1986 1986年 国战略性高技术”的建议。他们的建议于1986年3月2日送 到了中央最高领导层。 到了中央最高领导层。 3月5日,邓小平同志就作出了批示:“此事宜速作决 邓小平同志就作出了批示: 不可拖延。 按照小平同志批示精神, 断,不可拖延。”按照小平同志批示精神,国务院立即组 织专家对报告进行周密论证, 1986年11月18日出台了我 织专家对报告进行周密论证,于1986年11月18日出台了我 高技术发展计划纲要” 863计划 计划” 国“高技术发展计划纲要”,即“863计划”。邓小平亲 自为“863计划 题词: 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 计划” 自为“863计划”题词:“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
2、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
阅读教材P78材料,思考: 材料,思考: 阅读教材 材料 由袁隆平研究的杂交水稻为解决我国和世界 粮食问题作出的贡献, 粮食问题作出的贡献,谈谈你对现代科学技术作 用的认识。 用的认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 水平和速度。 水平和速度。一项科学技术的发明往往能创造出巨大 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今天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经 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经济 发展最重要的因素。 发展最重要的因素。
[放眼世界] 放眼世界] 20世纪80年代初 世纪80年代初, 20世纪80年代初,着眼于抢占未来世界综合国力竞争 的制高点,美国、日本、欧洲纷纷提出了“ 的制高点,美国、日本、欧洲纷纷提出了“星球大战计 ”“尤里卡计划 尤里卡计划” ”“今后十年科学技术振兴政策 今后十年科学技术振兴政策” 划”“尤里卡计划” ”“今后十年科学技术振兴政策” 等长期科技发展战略规划。 等长期科技发展战略规划。 美国在信息技术、生命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环境、 美国在信息技术、生命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环境、 卫生、教育、交通、空间科学、军用技术、 卫生、教育、交通、空间科学、军用技术、城市发展等各 个领域制定了很多具体的发展战略或计划。 个领域制定了很多具体的发展战略或计划。 日本和韩国也都提出了大目标。例如, 日本和韩国也都提出了大目标。例如,韩国政府提出 要跻身世界“七强” )。到2005年 要跻身世界“七强”(G-7)。到2005年,韩国科技竞争 力要进入世界前12名之列, 12名之列 力要进入世界前12名之列,超过日本之外的其他所有亚洲 国家; 国家; 印度政府在空间技术、核技术、生物技术、 印度政府在空间技术、核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 等重点领域制定了相应的具体发展计划, 等重点领域制定了相应的具体发展计划,如“天文卫星计 无人月球探测计划” 一体化导弹发展计划” 划”、“无人月球探测计划”、“一体化导弹发展计划”、 生物信息研究计划” 2008年信息技术发展计划 年信息技术发展计划” “生物信息研究计划”、“2008年信息技术发展计划”等。
我们与发达国家的时间差
计算机是现代工业生产控制和管理必不可 少的重要工具。其核心技术是芯片制造技术 芯片制造技术, 少的重要工具。其核心技术是芯片制造技术, 至少10 但我们刚刚起步,与美、日两国相差至少10年 但我们刚刚起步,与美、日两国相差至少10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