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班级读书会2020.9.7
三国演义读书分享会

下去了。诸葛亮再问孙权:“那场战役死了多少人?”孙 权想了想说:“大约有三四万。” 诸葛亮点点头,孙
权拿了个伞包也下去了。曹操不禁偷笑想:“诸葛亮呀诸 葛亮,本人可是贯古通今,尤其是军事,这次你可是栽 了。” 只见诸葛亮问:“战士们都叫什么名字?”曹
外,还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
他还写过杂剧和乐府隐语,现存旳杂剧作品有《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 《三国演义》以东汉末年及魏、蜀、吴三国历史为题材。作者在民间传说
和民间艺人创作旳话本、戏曲旳基础上,利用了陈寿旳《三国志》和 裴松之注旳正史材料,结合自己丰富旳生活经验,写成了《三 国志通俗演义》。
张飞: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 然后 一把丈八蛇矛 。很有理想。
话说有一次诸葛亮,刘备,孙权,曹操四人同乘飞机, 忽然遇到紧急情况,需要跳伞逃生。这时候才发觉机上只 剩余三个降落伞包。大家一阵紧张,这时只见诸葛亮摇摇 羽毛扇、清清嗓子说:“这么吧,山人出几道题,能答上 来旳,就跳伞,答不上来旳只好自己跳下去了。”其别人 没方法只好同意。 诸葛亮再摇了摇羽毛扇问刘备:
关羽:关羽大意失荆州后,败走麦城,廖化去上庸求援,刘 封,孟达二人不同意,后城内粮草不济,关羽只好冒险突围, 留下王甫、周仓两人守城。成果路上中伏,关羽被潘璋部奖 马忠所勤,关平前往相救,也被捉住了。孙权见二人不愿投 降,就将二人杀死,关羽死时58岁。
张飞:关羽死后,张飞非常悲痛,全国吊唁,张飞命两个部下 限定时间内做好全军旳孝服,不然杀头,两人料定完不成任 务,于是趁张酒醉时,将他旳人头割下。可怜盖世英雄,却 遭如此下场!!
《三国演义》读书交流会

› 3.蜀国丞相诸葛亮率兵攻打魏国,把军队驻扎在阳平大部 队派出城去攻打魏军,城中只剩下了一老弱残兵。恰恰这 个时候,魏军大都督司马懿乘机率领大队人马前来攻城。 城中的蜀军听到这个消息后,都吓得手足无措。诸葛亮却 不慌不忙地安排士兵们各守哨位大开城门,每一个城门前 安排二十名士兵假扮成老百姓,清扫街道。一切准备好了, 诸葛亮头戴纶巾,手持羽扇,登上城楼,悠闲地弹起琴来, 眼前的情景让司马懿感到十分困惑。司马懿心想诸葛亮想 来办事谨慎,从不做冒险的事,现在他大开城门,城内肯 定设有伏兵,想诱我入城,对,我决不能上他的当,一想 到这里,司马懿急忙下令退兵。诸葛亮的这个计策,后来 被人们称为“空城计”。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看事情不能只 看表面,不能被外表所迷惑 。
三国知识考考你 请选择
1 2 3
4
5
6
7
8
9
• 1、《借刀杀人》里谁向谁借刀? 想杀谁? • 2、《三顾茅庐》里刘备、关羽、 张飞三人去哪里?干什么?
1.《刮骨疗毒》里谁给 谁疗毒? 2.是谁《七步成诗》?
Company Logo
• 1.《望梅止渴》中是谁出 的计策? • 2.谁《败走麦城》?
公司名称
学问是光明,愚昧是黑暗,念书吧!
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冰心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Hale Waihona Puke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 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莎士比亚
Company Logo
• 书能陶冶我们的情操,能让我们增长知识。 • 我希望大家能多读书,读好书,让好书伴我同行。 • 同学们期待下一次读书交流会吧!
《三国演义》
2018 年 9 月
• 翻开历史长卷,有多少可歌可
班级读书会《三国演义》教学设计

《三国演义》班级读书会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竞赛,交流作品的主要情节,了解人物特点2、懂得分析人物性格的方法,掌握小说阅读赏析的方法3、激发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及其他文学名著的兴趣,体验文学作品的魅力,逐步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力。
二、教学过程1、倾述心思,导入三国师:中国有四大古典名著, (直接出示课件)。
我们一起看过了《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
师:说实话,在推荐前老师有些担心?(生倾述看书时的烦恼:文章长,难懂……)师:而事实证明,老师的担心是多余的,甚至我们班还出现了一些西游迷,水浒迷,三国迷,(顺势表扬读书迷)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你们想一直读下去,读下去呢?学生回答,并请学生板书关键词。
(人物,情节,诗句……)师小结:对,正如我在很多四大名著的封面上看到的话,读。
以至于毛泽东发出了这样的倡议。
(课件出示)师:其实,名著不仅读着有意思,聊聊也别有一番情趣,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聊聊《三国演义》,也让老师们见证你看这本书的收获,好吗?2、知识竞赛,分享三国师:首先进入聊三国的第一环节,过五关,请一生读闯关要求。
(课件出示)各小组选择相应题进行解答,老师为主考官。
一号题:1、水镜先生所说的卧龙和凤雏分别指谁?诸葛亮庞统2、“闭月”美女指谁------ ( 貂婵)3、曾经和刘、关、张三兄弟打得不分上下的第一武将是? (吕布)历史上称为----三英战吕布。
4、刘备教育刘禅的一句名言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5 、张飞上阵------横冲直撞二号题:1、《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罗贯中2、“望梅止渴”这个故事指谁------( 曹操)结合交流:你会讲这个故事吗?(一年夏天,曹讨代张锈,士兵因很口渴,行进速度很慢,为了不延误时机,曹操指着前面的树林说,前方一片梅林,结着又大又酸又甜的梅子,士兵听了一个个精神大振)3、赤壁之战中,谁献策诈降曹操? (黄盖)4、请问只身陷入敌阵救阿斗的是谁?(赵云)5、曹操食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三号题:1、“既生瑜,何生亮”是谁的临终一叹?周瑜2、“割发代首”这个故事指谁------( 曹操)3、歇后语:刘备摔孩子---- 收买人心4、关公的坐骑是(赤兔马)赤兔马原是谁是坐骑?你知道怎么到关羽手上的吗?5 、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工具叫作?(木牛流马)四号题:1、《三国演义》中有“三绝”分别指谁?智绝:诸葛亮奸绝:曹操义绝:关羽2、“乐不思蜀”这个故事指谁------ ( 刘禅)3孔明最后一次北伐时病死在哪里? (五丈原)背诵唐杜甫《蜀相》4、《三国演义》中有三大著名战役,是指(赤壁之战、官渡之战、彝陵之战)5、关公前面耍大刀------自不量力五号题:1、“三足鼎立”指哪几个国家三分天下?魏蜀吴2、为什么庞统不被孙权重用? (太丑)孙权因丑不被告孙权重用,到了刘备处,也只是当个县令,有歇后语说:庞统当县令----大材小用3、三国的开国皇帝是谁:曹丕刘备孙权4 、“宁教天下人负我,休教我负天下”是谁说的?(曹操)5、在作战中眼睛被流箭射中,说“父精母血不可弃”而把眼睛吃掉的是谁?(夏侯惇)师:请各小组统计得分。
走向《三国演义》的林深叶茂处——《三国演义》班级读书活动全记录

88教育前沿一、引言小学中年级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已经涉及名著的阅读了,《三国演义》就是一本经典的著作。
而小学生读《三国演义》,是读青少年版还是原著?读《三国演义》究竟读些什么呢?是了解其中的主要人物,知道一些故事,嬉笑怒骂一番?还是走向故事深处,来探究文本深处所表达的深刻涵义?围绕以上这些问题,我们在班级展开了一次名著阅读,记录了阅读中点点滴滴的感受,让学生学会理解、鉴赏文学作品,从中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进而丰富其情感体验,发展他们健康的个性。
二、图说文本背景假期里,绝大多数学生已经把青少年版的《三国演义》读完了。
一开学,我们就让学生分成小组,合作绘制一份“三国割据势力变迁示意图”,以此来了解当时的朝代背景,为进一步解读文本做好基础。
1.列表格要想绘图,首先得有“绘图脚本”。
谁分别驻守在什么地方?割据势力又是怎么变化的?这些数据比较繁多,我们可以先列一个表格来记录下来:因为是合作学习,所以先把学生们分成若干组,再把一本书分成若干部分,让每组学生领一项任务:将自己组内“分管”的几章中“什么时间发生了什么事件?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等情况一一列了出来,最终由组长整理完成一份完整的“分割势力”表格。
表格分时间、事件来记录格局变化,一目了然,为图画三国割据势力图列出了一个清晰的提纲。
2.画图画有了清晰的提纲,接下来,布置学生用双休日时间完成“三国割据势力变迁示意图”。
当然组内分工也相当明确,根据不同年份、不同事件进行绘制,不同的地区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以关键文字注明势力范围,最后把这些图片按时间顺序装订成册,对比书本内容来看,也觉得挺有意思的。
以图文形式,更便于学生了解三国时代的格局变化,熟悉当时的时代背景了。
同时在阅读中加入图画的方式,可以增加学生读书的兴趣,还便于理解书中人物以及割据势力的更替过程。
三、结合史实讨论人物形象和学生一起聊诸葛亮,我们从两个问题入手:诸葛亮是个怎么样的人?他最后为什么会失败呢?因为聊人物形象需要关注细节,这时候青少年版的《三国演义》就略显简单,所以我们让学生到图书馆去借来了原著以及《三国志》,对比史实,在班级进行了一次激烈的讨论。
读书交流会《三国演义》

品味经典浸润书香----五年级《三国演义》读书交流会方案
为迎接丰南区世界读书日读书推进会,学校安排五年级进行读书展示活动,本次活动语文教师参与指导,学生展示为主,与会领导观摩各班活动,时间定在下周三,(具体时间待定),请各语文老师提前布置,指导到位,为学生及与会领导奉献文化大餐。
本次交流课参考板块如下:
第一板块:情景设置,激发兴趣---说三国
观看《三国演义》开篇视频或齐诵《三国演义》开篇词“滚滚长江东逝水……”,介绍作者或时代背景,营造氛围,奠基情绪,诱发谈吐。
第二板块:群英荟萃,品味人物---品三国
可在本部分安排对三国人物的评价和赏析,采用交流的形式,就一个人物或者不同人物的不同角度,体现课外阅读安排的层次性,让程度好的学生有展示的平台,能力弱者在听记中得到提高,发挥自主的作用,例如:关于诸葛亮评价词的书写中,可以出现不同意见和不同角度,诸葛亮不会用人,愚笨无知,事无巨细,英年早逝等
第三板块:知识荟萃,全面参与---知三国
可采用对成语、歇后语、俗语的补充、填空的形式,以抢答形式为主,内容贴近实际,语言积累涵盖整本书。
第四板块:历史回放,精彩演绎---演三国
可以用相声、评书、小品等形式进行展示。
节目不求多、自主选择。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望老师们利用微信群提前安排学生周末做好准备。
本次活动:品味经典浸润书香----五年级《三国演义》读书交流会。
三国演义读书交流会教(学)案

《三国演义》读书交流会——黄岛区新世纪小学郭蕾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小说容,体会人物的特点,在交流中丰富自己的知识,了解部分英雄人物事迹,并能结合实例对人物做出全面的评价,从而对自己的成长有所启示,学到做人的道理。
2.通过三国知识,积累成语、歇后语、了解疑难字及名字中多音字的读法,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手法—抓住外貌等进行描写,突出个性特点,用到自己的写作之中。
3.让学生会运用阅读的方法读,结合实际体会读书的快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达到课课外延伸的目的。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准备:学生阅读青少版《三国演义》;教师:制作PPT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走进三国。
、师:(出示课件),《三国演义》作者早就不陌生了,他是?——(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
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再来看一下这本书的容简介——《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共120回,描写了从公元184年到280年近一百年间的风云历史,从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写起,到三国归晋结束。
中间着重写了历时约半个世纪的、蜀、吴三国的兴衰过程。
书中讲述了大小战争40多次,用到了很多的计策,如:美人计、连环计、反间计、苦肉计等,其中描写了几次大战役,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等,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描写战争的成功之作。
作者还塑造了一大批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如爱民如子的备,神机妙算的诸亮等,围绕“忠”和“义”,表现出鲜明的拥反的仁政思想。
(过渡:下面进行三国知识竞赛)二、知识热身(由主持人进行)(一)侃侃而谈说英雄主持人1:我们先来进行第一轮比赛:侃侃而谈说英雄比赛规则:课件出示:《三国演义》中有很多铁骨铮铮的英雄,而在他们身上也发生了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
我们来看看1、关羽因忠义两全,被后人崇为“武圣”,与“文圣” 孔子齐名。
他使用的兵器是()。
A.双股宝剑B.青龙偃月刀C.丈八点钢矛2、“赤壁之战”中,实行苦肉计的主角是()。
读书交流会

《三国演义》读书交流会主持人A: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校领导的到来,你们的到来将会给本次汇报会增添更大的亮点,给我们带来无限的动力!主持人(B):书是一道厚重的门,垂青着每一位敲门者。
主持人(A):那敞开的门扉里,是一口淘不完的井。
是一座掘不尽的矿。
主持人(B):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学校可以什么都没有,但不能没有图书馆。
”主持人(A: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阅读,与我们相伴一生。
主持人(B):当岁月尘封了所有过往的时间与空间,切断了一切回路,是什么将生活转化为回忆,沉淀为永恒?全班:是书籍,主持人(A):对,是书籍用它优美的文字、浪漫的情怀、真实的故事、动人的情感描绘出来自书海的安慰。
主持人(B):每读一本书,就像遇到了一位良师,似与圣贤对话,如同今哲低语。
这种境界能使人忘记一切得失荣辱,拥有一份恬谈求知的心境。
主持人(A):有时,书又是益友,听着他跌宕起伏的故事,被那种娓娓叙说的气氛感动着,心情久久难以平静。
所以说,书是我们的——全班:良师益友。
主持人(B)同学们,《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演义小说,也是我国历史小说中的著名作品。
三国故事更是家喻户晓,上到70岁的老人,下至几岁的小孩,,都能说上一段。
同学们已经读完了这部书,今天我们就举行一次《三国演义》读书汇报会主持人合:五年二班《我看三国》读书汇报会现在开始!主持人(A):今天,就让我们与书相约,尽情在书的海洋中遨游,让书香飘满我们的周围!现在我们就走进《三国演义》一书。
谁来介绍一下《三国演义》的作者?主持人(B):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谁来介绍一下?主持人(A):同学们对作者知道的可真多,那么这本书所带来的影响有哪些呢?主持人B:真棒!《三国演义》全书描述了从东汉灵帝建宁二年(169)起,至晋武帝太康元年(280)止,其间一百余年的战争风云、历史波涛和政治旋涡。
全书以蜀刘政权为中心,写出了魏、蜀、吴三国的盛衰历史。
全书分四大部分:分别是什么?谁来介绍一下?主持人A:读完《三国演义》,同学们一定有这么一个印象,小说结构宏大,情节曲折,人物众多,它描绘了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一个产生英雄的年代。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班级读书会阅读目标:1、了解《三国演义》的艺术魅力,即:精彩的故事、典型的人物、丰富的想象、深刻而独到的主题。
2、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初步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阅读过程:一、播放歌曲引入1、课件播放《三国演义》开场曲。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2、说说听后的感受。
3、师:同学们听完之后是否有热血沸腾,畅快淋漓,大气磅礴之感?那高亢激越的气势,让我们想到了许多英雄人物。
那么,你们知道这部连续剧是取材于我国的哪部古典名著吗?你们想到了其中的哪些英雄人物?4、生自由说说名著中的英雄。
5、师:众多的三国英雄演绎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刘备三顾茅庐、关羽过五关斩六将、诸葛亮草船借箭、三气周瑜等等,可以说我们是听着这些故事长大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部伟大的著作,去感受那些英雄之士的精神气概吧!二、整体感知,全面了解1.请把你了解的有关《三国演义》及其作者的相关情况向大家介绍。
2.作家作品补充介绍:(多媒体显示。
)3.写作背景补充介绍:(多媒体显示)三、借助小说众说纷纭1、你猜我猜大家猜看图片猜人物课件出示《三国演义》连续剧中人物图片,请同学们猜,并说出理由。
2、你说我说大家说三国人物故事大比拼。
要求简明扼要的在小组中交流自己喜欢的三国人物故事,然后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限时1分钟。
3、师:刚才我们大家交流了自己喜欢的人物故事,说得都非常的好。
事实上《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塑造的英雄人物有很多。
这些英雄人物当然会赢得我们的喜爱。
四、深入赏析,掌握方法1.快速阅读《赤壁之战》一文,我们可以从文学欣赏者的角度了解一下课文中黄盖、周瑜、曹操这些人物的特点。
2.简介黄盖、周瑜、曹操3.结构梳理,理解火攻的由来:为什么要用火攻?如何火攻?火攻的最终结果如何?4.品评人物,感受人物特点:从《赤壁之战》这篇文章中,你认为黄盖、周瑜、曹操分别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那些地方看出来的?请找出相应的文字加以剖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5至第33回主要写曹操与袁绍的斗争,故事的高潮是官渡之战,这也是全扫极为重 要的部分,很多著名故事都发生在这一段落中.如煮酒论英雄、祢衡击鼓骂曹、许 田打围等,曹操的奸雄形象进一步得到了表现;关云长挂印封金、过五关斩六将、 古城会等更是全书最精彩的故事,它成功地塑造了关羽的形象。
• 曹操虽生性狡诈多疑、残忍自私,然功过 持平,历史上的真实的曹操仍不失为一个具有 雄才大略的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与文学家。
刘备
刘备,字玄德。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 胜的后代。少年孤独贫困,与母亲贩鞋子、 织草席为生,后与关羽、张飞于桃园结义 为异姓兄弟。剿除黄巾军有功,任安喜县 尉。经常寄人篱下,先后投靠过公孙瓒、 曹操、袁绍、刘表等。建安十二年(公元 二○七年)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为军师, 率军攻占了荆州、益州、汉中。于公元二 二一年正式称帝。在替关羽、张飞报仇时, 大举进攻吴国,被东吴陆逊用火攻打败, 不久病死于白帝城,享年六十三。世人也 称他刘先主。书中的刘备,是一个仁义明 君,忠厚长者。
1330年一1400年之间,
名本 号湖海散人 明代通俗小说家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长篇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
作者简介
罗贯中,名本,别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 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生卒年不详。其父罗锦 生有六子,贯中行居第二。罗氏家族一直保持了“耕读传 家,诗礼教子”的家风,在这种家传的影响之下,贯中从 小喜爱读书,博洽经史,为后来的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青年时期的罗贯中,就在这个历史大动荡的影响下,浪迹 江湖,参加了张士诚领导的起义军,并入其幕府,充任幕 客。
《三国演义》班级读书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国演义】基本情节(四大部分)
• 全书描述了从东汉灵帝建宁二年起至晋武帝太康元年此间一百余年的战争风云、历 史波涛和政治旋涡。以蜀刘政权为中心,写出了魏、蜀、刘三国盛衰历史。
• (一)从黄巾起义(群雄纷争)到曹操平定北方。(1至33回)主写曹。黄巾起义和 董卓造反这两次机会给了各路英雄豪杰起事的理由。平息之后,各路诸侯相互拼杀。
• (二)赤壁之战。(34—50回)主写吴。这—部分的中心赤壁之战, 也是全书的关键。刘备三顾茅庐,得到了诸葛亮的辅佐。曹操挥师南 下到了长江,孙权与刘备结盟,与曹操展开了赤壁大战。在这一部分 中,最精彩的是写出了孙吴政权内部主战和主和的矛盾,以及孙权、 周瑜与刘备、诸葛亮之间又联合又斗争的关系。
多疑 狡诈 残忍 自私
识大义 勇敢果断 随机应变
——性格的双面性!
那么,历史上的曹操到底是个 什么样的人呢?
(曹操)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陈寿
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
——鲁迅
曹操可能是历史上性格最复杂、形象最多样的人。他聪 明透顶,又愚不可及;奸诈奸猾,又坦率真诚;豁达大度, 又疑神疑鬼;宽宏大量,又心胸狭窄。可以说是大家风范, 小人嘴脸;英雄气派,儿女情怀;阎王脾气,菩萨心肠。
曹操
人物鉴赏
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安 徽亳州人,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 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曹操文 武双全,官至丞相,封魏王,享 年65岁。曹操的儿子曹丕称帝后, 追尊曹操为武皇帝,史称魏武帝。 曾有名士评论曹操为:“治世之 能臣,乱世之奸雄”。罗贯中笔 下的曹操,有奸的一面。但是, 主要是,突出了他雄的一面。他 胸怀宽广,胆识非凡,善于用人, 唯才是举。
曹 操
奸诈狡猾 自私残暴 纵横恣肆 权谋机变 从容不迫 志向远大 飞扬跋扈 目光敏锐
煮酒论英雄 华容道
孟 德
面色惨白 目光锐利
挟天子以令诸侯 杀杨修 杀吕伯奢家 杀华佗 官渡之战
曹操爱惜人才,这是出了名的。徐庶入曹营不出 一计,曹操没有杀他;徐晃奉命劫杀曹操,但曹操 让满宠说服徐晃就归降了曹操。后来徐晃在曹操手 下成了一员大将,给他立了很多功劳。如果我们从 封建正统观念来看的话,那么,曹操当然是一个乱 臣贼子。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思考,挟天子 以令诸侯的问题上,反映了曹操非常果断地抓住了 时机的果断英明。
内容辑要
《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 百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 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 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咤叱风云的英雄人物。小说 中刻划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 曹操、关羽、刘备等人。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贤相” 的化身,他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具 有近世济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而且作者还赋予他 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
• (三)三分天下(51—104回)。以蜀为主线,诸葛亮为主体,夹写魏 吴两国。
• (四)三国归晋(105—120回)。完成了一次历史循环。姜维继承诸 葛亮的遗愿,九伐中原,与邓艾斗智斗勇,但由于蜀帝刘禅昏庸,徒 劳无功。最后,司马炎夺了曹魏政权,建立了晋朝。随后,蜀吴均告 灭亡,三国归晋
罗贯中:
——易中天《品三国》
曹操之过: (1)镇压起义,充当屠夫。 (2)欺君罔上,窃国谋逆。 (3)玩弄权术,残暴不仁 (4)虚假伪善,奸诈狡猾。 (5)骄奢淫逸,嫉贤妒能。
曹操之功: (1)削平群雄,统一北方。 (2)为三国鼎立、三国归晋奠定基础。 (3)对建安文学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
公正评价历史上的曹操 :
罗贯中是我国杰出的古典小说家,是他把章 回体小说这一文学式样推向成熟的阶段。他所 创作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不仅在国内家喻 户晓,妇孺皆知,而且被翻译成十多个国家的 文字,风行全世界,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 在国外,他的《三国演义》被称为“一部真正 具有丰富人民性的杰作”,而《大英百科全书》 则称他为“第一位知名的艺术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