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烟分级

合集下载

第七章_烟叶分级

第七章_烟叶分级


成熟
尚熟
欠熟
假熟
2、油分


油分通常指烟叶组织细胞内含有的一种柔软半液 体或液体物质。 根据其含量的多少,分为多、有、稍有、少四 个档次。



稍有

3、身分



身分指烟叶厚薄、密度或单位面积重量的综合 状态。 身分以厚度表示,但这里所称的厚度并非单纯指 物理量度,它还包含有叶片密度状态。 叶片厚度,一般随烟株的部位上升而增厚。同一 部位的烟叶,随成熟度的提高而趋薄。 根据烟叶的厚薄、密度状态,结合人感官可觉察 到的差异幅度,将烟叶身分分为薄、稍薄、中 等、稍厚、厚五个档次。
4、叶片结构

叶片结构指烟叶细胞的疏密程度。叶片结构状态 与部位、成熟度有关。根据烟叶的结构状态,叶 片结构可分为疏松、尚疏松、稍密、紧密四个 档次。
5、色度


色度指烟叶表面颜色的饱和程度。 色度包含烟叶颜色的均匀程度、颜色的饱满程 度和颜色的光泽程度等三层意思。均匀程度指 烟叶表面颜色均匀一致的状态;饱满程度指颜色 的浓淡状态;光泽程度指视觉的反映强弱状态。 根据烟叶颜色的饱和程度,将色度分为浓、强、 中、弱、淡五个档次。
6、长度



长度指从叶片主脉柄端至尖端间的距离。失去 了叶尖的烟叶,则以其由柄端沿主脉方向的实际 长度计量。 从我国生产实际出发,本标准规定的叶片长度, 最长叶为45厘米,最短叶为25厘米。 本标准中未规定叶片宽度要求
7、残伤


残伤指烟叶组织受破坏,失去成丝的强度和坚实 性,使用价值极度低下。 因此,本标准规定各级的残伤百分数,其范围从 5%到35%。
副组是为区分那些因来自长发育不良,采收不当, 调制失误,以及其它原因造成的低质量烟叶。 在正常生产条件下这类烟叶所占比例是不大的。 副组的分组因素是光滑叶、杂色叶、微带青叶、 青黄色叶。

2023年烤烟专业化分级告知书

2023年烤烟专业化分级告知书

2023年烤烟专业化分级告知书亲爱的烤烟专业学员:我代表学校向大家发出2023年烤烟专业化分级告知书。

作为烤烟专业的学员,你们在烤烟技术、种植和加工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将会有更高水平的要求。

因此,我们将会对烤烟专业进行严格的分级考核。

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出更加优秀和专业的烤烟工作者,以适应时代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

烤烟作为一种传统农作物,不仅应用于烟草制品,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

为了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我们决定对烤烟专业学员进行分级,以保证培养出更多高质量的烤烟专业人才。

具体分级标准如下:一级:具备基本的烤烟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独立完成烤烟种植和加工过程中的基本操作。

一级学员将会通过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核。

二级:在一级的基础上,能够独立管理一定规模的烤烟种植和加工项目,并具备一定的烤烟技术改进能力。

二级学员将会通过更加复杂的实践考核。

三级:在前两级的基础上,能够熟练掌握烤烟种植和加工的核心技术,并且具备高级烤烟技术改进能力。

三级学员将会通过综合考核,包括理论与实践。

学员们的分级考核将会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首先是理论考试阶段,测试学员们对于烤烟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

理论考试内容将覆盖烤烟育种、种植、施肥、病虫害防治、烟叶质量保证、烤烟加工等方面。

通过理论考试之后,我们将进入实践操作考核阶段。

学员们将会在实际烤烟种植和加工过程中展示他们的技能水平和能力。

实践操作考核将包括烤烟育苗、移植、生长管理、病虫害防治、烟叶采摘与晾晒、烟叶加工等环节。

我们相信,通过这样的分级考核,能够提高烤烟专业学员的技术水平和能力,为他们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

我们也希望,烤烟专业化分级能够促进整个烟草行业的发展,为我国烤烟产业注入更大的活力。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对待这次分级考核,努力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能够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烤烟专业人才,为我国的烟草产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祝大家在烤烟专业化分级考核中取得好成绩!谢谢!。

烤烟分级

烤烟分级



2013-7-25
53
八、微带青叶组
微带青的定义:
黄色烟叶上叶脉带青或叶片 含微浮青面积在10%以内者。
V
2013-7-25
55
注意事项

在识别叶脉带青时,应注意不论叶脉青色程度轻重, 均列入叶脉带青范围。 在识别叶片含微浮青时应注意,一是必须是微浮青; 二是面积不能超过10%。 叶脉带青或叶片含微浮青,二者不能同时并存,如 果二者并存,则不属于微带青范畴,为青黄烟。
共十三个组。
2013-7-25
58
烤 烟 分 级
分级、分级因素的概念
分级因素包括哪些具体因素?
分级实践中如何掌握?
一、烟叶分级、分级因素的概念

将同一组内的烟叶按其质量的优劣划分 等级。烟叶分级的依据是分级因素。 用以衡量烟叶等级的外观因素叫分级因 素(品级因素)。 烤烟分级因素有七个: 成熟度、身份、油分、叶片结构、色度、 长度、残伤。
烤红形成的原因及其质量特性
原因:调制过程干筋期升温过高或过快, 干球温度过高或湿球温度过高造成。 特征:使烟叶表面(正\背)呈现鲜艳的红色。 质量特性:香气减少、杂气(糊焦气)增 加。
潮红形成的原因及其质量特性
原因:调制后的烟叶吸湿导致烟叶出现棕色化, 使烟叶表面出现暗红色。
质量特性:香气减少、杂气增加。



微带青叶组的质量要求:既符合微带青的定义,又 符合相应等级的质量要求。
56
2013-7-25
烤 烟 副 组 设 置
杂色叶组(K) 光滑叶组(S) 青黄烟组(GY) 微带青叶组(V) 中下部杂色叶组(CXK) 上部杂色叶组(BK)
副组
2013-7-25

烟叶分级--烤烟详解

烟叶分级--烤烟详解

烟叶分级的原理
世界上各国的烟叶分级标准都是按以下 体系进行,烟叶分级原理(程序):
分类 分型 分组 分级
烟叶分类
按烟叶调制方法、性质或主要用途进行 类别划分。将烟草分为烤烟、晒烟、晾 烟、白肋烟、香料烟、黄花烟等。
烟叶分型
指同一类烟叶的再区分。即根据其生产地区、 土壤、气候、品种、栽培方法等因素形成的烟 叶质量和使用价值的差异划分为若干型。同一 型的烟叶有某些共同特征、特性和相关等级。
部 叶
顶叶合称为上部叶,腰
叶称为中部叶。
部位的概念
烟叶在烟株上的着生位置
生产上常常分为5个部位:
脚叶、下二棚、腰叶、上二棚、顶叶。
分级上分为3个部位: 腰叶
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
脚叶 下二棚
上二棚 顶 叶
判断部位的方法
首先观察脉相、叶型、叶面,然后观 察颜色、身份等。
(一)不同部位烟叶的外观特征
1985年10月国家标准局及烟草专卖局联合修改 了原烤烟15级制标准,成为全国统一的15级制烤烟 标准。1987年5月国家烟草专卖局制定了烤烟出口标 准试行方案,分为35个等级。1988年2月国家烟草专 卖局对出口烟叶标准进行了修订,增加了4个等级, 为39个等级。1989年4月 对39级烤烟分级标准做了 修订。1990年4月国家烟专卖局形成了“国家烤烟40 级标准”,并于1992年8月15日发布,自1992年9月1 日在全国烟区实施。2000年4月4日,批准修改,在 40级的基础上增加了C4F、C4L,形成42级。
传统烤烟分为:浓香型、清香型、中间香型。 国际上:主料型烟叶、填充型烟叶 香料烟:B(basma) S(samsun)
烤烟分组
概念
依据烟叶着生部位、颜色以及其他和总体质量相关 的主要特征,将同一类型内的烟叶进一步划分。(目的 使同一组内的烟叶具有主要的共同特征,内在质量较为 接近)

浅析烤烟分级关键技术

浅析烤烟分级关键技术

1 . 不予收购的烟叶规定。 青片 、 霜冻烟 、 火伤烟 、 火熏
烟、 异味烟 、 霉变烟 、 掺杂烟 、 水 分 超 限 烟 等均 不 列 级 , 这 类 烟 叶一律 不 予收 购 。
2 .定 级 的限制性 规 定 。
括部位 、 颜色、 成熟度 、 叶片结构 、 身份 、 油分 、 色度 、 长
⑦杂色面积小于 2 0 %的烟叶, 允许在主组定级, 但杂 色和残伤相加之和不得超过相应等级 的残伤百分 , 超 过者定为下一个等级 ;杂色和残伤之和超过该组最低等 级 的残伤允许度者 , 可在杂色组内适当定级。  ̄C X 1 K杂色面积不超过 3 0 %,否则为下一个等级 ;
B 1 K杂 色 面积 不超 过 3 0 %; B 2 K杂色 面积 不 超过 4 0 %, 超 过4 0 %为下一 个等 级 。
棕色。
把握好 “ 5原则 、 6规定 、 6注意 ” , 就能够 提高烟 叶把 内
纯度 , 维 护 烟农 利 益 、 企业利益 、 国家 利 益 。


烤烟 定 级“ 5原 则 ”
1 . 定 级原 则 。烤 烟成 熟 度 、 叶 片结 构 、 身份 、 油分 、 色
⑤ 中部 微带 青质 量低 于 C 3 V 的烟叶 应列 入 X 2 V
叶片上同时存在光滑与杂色的烟叶, 在杂色组定级。 ⑧青黄烟叶片存在杂色时 , 仍在青黄烟组按质定级 。
3 . 定 级 的破损 率计 算 方法 和规定 。 破 损是 指 烟 叶 因 受 到 损伤 而 失 去 原 有 的完 整 度 , 且
黄色烟叶要 比柠檬黄色烟叶身份偏厚 , 油分偏多; 橘黄色
本 栏 编 辑: 纪 晓 芬
E - m a i 】 _ k x y h @ 1 2 6 m ̄: o l o 一 6 6 8 8 6 1 8 8 — - 6 — 8 1 7

烤烟分级基础知识

烤烟分级基础知识

烤烟部位识别识别烟叶部位主要是从烟叶的脉相、叶形、叶面、颜色等方面,利用眼观、手摸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注意事项 1.识别烟叶部位应从叶片脉相、叶形、叶面、厚度、颜色五方面全面衡量,综合分析,不要只以某一特征为依据,识别时要眼观与手摸相结合。

2.在特殊情况下,部位的识别以脉相、叶形为依据。

3.烟叶水分适宜,以烟筋稍软不易断,叶片不易破碎为准。

1、观察脉相脉相包括主脉和支脉。

观察脉相主要是看主脉和支脉粗细遮盖或显露程度。

主脉粗细分为适中、较细、较粗、细、粗;主脉遮盖或显露程度分为遮盖、微露、较显露、突起,不同部位烟叶的脉相表现不同。

2、观察叶形叶形是指叶片的形状,在分级中简单的区分为:较宽圆、宽至较宽、较窄。

不同部位烟叶的叶形表现不同。

3、观察叶面叶面是指叶片平坦(平展)或皱缩程度。

在分级中区分为:平坦、较皱、皱、皱缩。

不同部位烟叶的叶面平坦或皱缩程度不同。

4、观察烟叶颜色烟叶颜色指同一型烟叶经调制后烟叶的相关色彩、色泽饱和度和色值的状态。

下部叶多呈现柠檬色,中部叶多呈现橘黄,上部叶多呈现红棕色。

烤烟颜色识别颜色的识别是根据烟叶颜色的外观特征,用感官的方法(眼看)来区分烟叶的颜色。

首先认清部位,然后根据各基本色组的外观特征识别颜色。

在识别烟叶颜色要在同一部位内进行。

这是因为同一颜色,不同部位其深浅有差异。

识别时,先观看基本色样品,形成印象,然后再进行颜色识别,以提高准确性。

注意事项 1.同一颜色不同部位其颜色深浅不尽相同,衡量颜色深浅必须在同一部位进行。

比如:同是柠檬黄,上部柠檬黄与下部柠檬黄,上部柠檬黄颜色略深,而下部柠檬黄颜色略浅。

2. 红棕色是基本色,指正常生长调制的烟叶颜色,而那些因调制不当或其它原因造成的红色、棕色,如烤红、潮红等不能视为红棕色。

3. 成熟的叶片颜色略深,多呈现橘黄色。

4. 留叶多,打顶晚的烟叶叶片薄,颜色浅淡,一般柠檬黄多。

5. 存放时间长的烟叶颜色会逐渐加深。

中华人民共和国烤烟国家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烤烟国家标准

UDC663.97.051GB2635—86代替GB2635—81Eluecuredtobacco本标准适用于初烤和复烤而未经过发酵的烤烟。

以文字标准为主,辅以实物样品。

1.分组与分级1.1分级根据烤烟生长的部位及颜色,分为中下部黄色、上部黄色、青黄色三个组,见表1。

1.2分级根据叶片的成熟度、油分、厚宽、叶片结构、颜色、光泽、叶片长度、杂色、残伤、破损外观品级条件划分级别。

分为中下部黄色六个级,上部黄色五个级,青黄色三个级,一个末级,共十五个级。

2.技术要求2.1品质规定见表2。

2.2品级因素掌握原则2.2.1破损以把内烟叶应有完整的总面积为基数,破损率按下式计算。

把烟叶破损率(%)=把内各破损叶片总面积/把内烟叶应有的完整的总面积×100每片烟叶完整度应在50%以上。

中黄1、2级,上黄1级破损率不得超过5%,以下各级至中黄5级、上黄4级、青黄2级不得超过10%,余下各级不得超过15%,末级不得超过25%。

2.2.2面积较大的烤红、潮红和面积较大、程度较轻的挂灰,不按杂色百分比处理,应根据其影响品质程度定级;大面积中度挂灰,限于中黄5级和上黄4级以下定级;程度较严重的挂灰,限于中黄6级、上黄5级以下定级。

2.3几种烟叶的处理原则。

2.3.1褪色烟叶,限于在中黄4级,上黄3级以下定级。

注:本标准凡“××级以下各级”或“××级以下各级”都包括××级在内2.3.2受蚜虫损害的烟叶,按其影响品质程度适当定级。

2.3.3熄火烟叶,指阴燃持续时间少于2s者,属不列级。

2.3.4不符合标准的级外烟叶,青片、霜冻烟叶、碎烟叶、轻微霉变烟叶属不列级。

2.4纯度允差、水分及自然砂土率的规定见表3。

2.5扎把以自然把为主(允许扎平摊把)。

把头周长100~120mm;扎把材料(烟烧)须用同级烤烟,“烟烧”宽度不超过50mm;烟把必须扎牢,不可将把头顶端包住。

2023年烤烟专业化分级告知书

2023年烤烟专业化分级告知书

2023 年烤烟专业化分级告知书烤烟专业化分级告知书是烤烟生产中重要的一环,它关系到烤烟的质量和价格。

本文将介绍 2023 年烤烟专业化分级告知书的相关内容。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5篇《2023 年烤烟专业化分级告知书》,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3 年烤烟专业化分级告知书》篇1尊敬的烤烟种植户:您好!为了更好地推进烤烟生产专业化分级工作,提高烤烟质量,保障烤烟种植户的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和《烤烟分级标准》,我们特向您告知以下内容:一、烤烟分级标准2023 年烤烟分级标准将继续按照国家标准执行。

烤烟分级标准主要根据烟叶的外观质量、内在质量、色泽、香气、口感等因素进行评定。

具体分级标准如下:1. 特级烟叶:颜色金黄,烟质细腻,香气浓郁,口感醇和。

2. 一级烟叶:颜色金黄至橙黄,烟质较细腻,香气较浓郁,口感较醇和。

3. 二级烟叶:颜色橙黄至棕黄,烟质较粗糙,香气较淡,口感较平淡。

4. 三级烟叶:颜色棕黄至暗红,烟质粗糙,香气淡薄,口感较差。

二、烤烟专业化分级流程烤烟专业化分级工作将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负责。

分级过程将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确保分级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具体流程如下: 1. 烟叶采摘:烟叶采摘时需遵循成熟度适宜、叶片完整、无病虫害等要求。

2. 烟叶调制:烟叶采摘后需要进行调制,包括晾晒、发酵、烘干等环节。

3. 烟叶分级:经过调制的烟叶将进行专业化分级,根据分级标准评定烟叶的等级。

4. 烟叶包装:分级后的烟叶将进行包装,并标注等级、产地、生产日期等信息。

三、烤烟价格政策2023 年烤烟价格政策将继续执行政府指导价政策。

烤烟种植户可以根据自己的种植面积、烤烟产量和烤烟等级,结合当地政府发布的指导价,自主决定烤烟的销售价格。

四、注意事项1. 烤烟种植户应按照标准化生产要求,加强烟叶生产管理,提高烟叶质量。

2. 烤烟分级工作将由专业人员负责,烤烟种植户应积极配合分级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烟叶分级就是按烟叶类型、质量优劣划分成若干个等级,以便于按质论价,便于卷烟工业配方使用。

烟叶分级标准是指对烟叶商品等级所做的统一技术规定。

主要包括烟叶分级技术要求、验收规格、验收规则等内容。

烟叶分级标准以文件(字)标准为主,实物标准为辅,是分级、收购和工商交接的依据。

现行的烤烟分级标准是国家技术监督局于2000年4月4日批准《GB26351 992(烤烟)第2号修改单》的42级,于2000年烤烟收购起实施。

一烟叶分组烤烟分组是指依据烟叶部位、颜色以及其他和总体质量相关的主要特征,将同一类型内的烟叶进一步划分,是划清等级的基础。

分组体系包括主组和副组两部分。

主组是为生长发育正常,调制适当的烟叶设置的,包容了正常条件下生产的大部分烟叶。

主组的分组因素是部位和颜色,是依烟叶着生部位和基本色(黄色)深浅划分的。

副组主要是为区分那些因生长发育不良或采收不当或调制失误以及其他原因造成的低质量烟叶,正常生产条件下这类烟叶所占比例是有限的。

42级国标分13组。

1、主组划分①部位分组:不同部位的烟叶有着不同的外观特征,同时也具有不同的内在质量。

按照烟叶在烟株上的着生位置的不同,自下而上分为五个部分,分别称为脚叶(P)、下二棚(X)、腰叶(C)、上二棚(B)、顶叶(T):本标准本着简便易行的原则,认为脚叶与下二棚、上二棚与顶叶外观特征与内在质量较为接近,因此,将部位划分为下部(X)、中部(C)、上部(B)三个组。

不同部位烟叶外观特征的变化一般具有下述规律:部位由下至上,叶片厚度由薄趋厚;叶片颜色由浅趋深:叶片结构由疏松趋紧密;叶脉由细趋粗;叶形由宽圆趋窄;叶尖由钝趋尖。

一般情况下不同部位烟叶的外观特征见下表②颜色分组颜色分组指按烟叶基本色(黄色)深浅把烟叶分成不同的组别。

烟叶基本色是指鲜烟调制后呈现的正常颜色包括柠檬黄、桔黄、红棕三种。

现行烤烟分级标准将烟叶按基本色深浅划为:柠檬黄色组、桔黄色组、红棕色组。

a柠檬黄色组:烟叶表面呈现纯正的黄色,在习惯称呼的淡黄、正黄色域内。

产生于下部、中部、上部。

用英文字母L表示。

b桔黄色组:烟叶表面以黄色为主,并呈现较明显红色,在习惯称呼的深黄和金黄色域内。

产生于下部、中部和上部叶。

用英文字母F表示。

c红棕色组:烟叶表面呈现红黄色或浅棕黄色,在习惯称呼的红黄和棕黄色域内。

产生于上部叶。

用英文字母R表示。

特别强调的是:红棕色是基本色,指的是正常生长、调制所形成的烟叶颜色。

而那些因调制不当或其他原因造成的红色、棕色,如烤红、潮红等,是不能视为红棕色的。

③完熟叶组完熟叶组用英文字母H表示,产生在上二棚以上位置(包括上二棚),烟叶达到高度或充分成熟,油分稍有,烟质(地)干燥,手触摸有干燥感,叶面皱折,颗粒多,有成熟的斑点,叶色深。

经部位和颜色二次分组,主组内共划分出下部柠檬黄色组(XL)、下部桔黄色组(XF):中部柠檬黄色组(CL)、中部桔黄色组(CF):上部柠檬黄色组(BL)、上部桔黄色组(BF)、上部红棕色组(BR)和完熟叶组(H)等八个组。

2副组划分副组是指因生长发育不良或采收、烘烤不当以及其他原因所造成的低质量烟叶,依据其外观影响质量的主要特征而划分的组别。

有:光滑叶组(S)、杂色叶组(K)、青黄烟组(GY)和微带青叶组(V)。

①杂色叶组杂色叶组是按烟叶杂色特征及面积指标划分的一个副组,用K表示。

杂色是指烟叶表面存在的非基本色的颜色斑块(不包括青黄色)。

包括轻度洇筋、局部挂灰、蒸片、严重烤红、严重潮红、全叶受污染、青痕较多、受蚜虫损害叶等。

烟叶表面任何杂色面积占全叶片20%(占20%)的叶片均称为杂色叶。

杂色叶归入杂色叶组定级。

杂色叶按部位分为中下部杂色组和上部杂色组两个组,分别以CXK和BK表示。

②光滑叶组光滑叶组是按烟叶光滑特征及面积指标划分的一个副组,用S表示。

任何光滑面积占全叶片20%以上(合20%)的烟叶均称为光滑叶。

其外观特征是烟叶表面平滑或僵硬、无颗粒、手触有似触塑料或硬质纸的感觉,喷水后不易吸收。

由于光照不足的原因,这类烟叶多产生于中下部烟叶,而上部叶因营养不良或成熟度不够也会产生光滑叶。

光滑叶归入光滑叶组定级。

③xx黄烟组a青黄烟组是指按烟叶含青度和含青面积指标划分的一个副组,用GY表示。

黄色烟叶上含有任何可见的青色且不超过三成。

这一定义规定了青黄烟的界限:下限为任何可见的青色,不论其含青程度多么微弱:上限为不超过三成(含三成),也就是说,或者是含青面积或者是含青程度不超过三成即视为青黄烟。

超过三成者则视为不列级。

④微带青叶组微带青叶是从青黄烟组中进一步划分而来的一个副组,用V表示。

青黄烟组中有部分烟叶其含青程度和面积均极微,而其他品质因素又尚好,这类烟叶的使用价值与青黄烟组中含青较高的烟叶相比差异较大。

黄色烟叶上叶脉带青或叶片含微浮青面积在10%以内的烟叶,该定义规定了微带青叶的允许范围:或者叶脉带青,或者叶片含微浮青面积在10%以内,二者不得同时并存。

若叶脉带青和叶片含微浮青并存,则不属于微带青范畴。

对叶片含微青10%以内的理解包为:xx程度为微浮青(xx程度更弱):面积不超过10‰综合主组和副组划分,烤烟分组共划分13个组别,其中主组8个,副组5个。

二分级1分级因素通常我们将用来衡量烟叶等级的外观特征称为分级因素,也叫品级因素。

主要有七项分级因素:成熟度、身份、油分、叶片结构、色度、长度、残伤允许度。

分级因素包括品质因素和控制因素。

品质因素指反映烟叶内在质量的外观因素。

这些因素是烟叶本身所固有的特征,是衡量烟叶质量优劣的依据,分级标准按烟叶等级的高低,规定不同的品质因素指标,要求该级别烟叶必须达到相应规定。

控制因素指影响烟叶内在质量的外观因素。

他不是烟叶本身所固有的特征,而是因受某些外引影响而产生的。

由于其存在导致了烟叶质量的下降,所以标准中对不同等级的烟叶予以不同比例的限制。

这个限制是允许度,允许某等级存在某种比例的控制因素,但绝非必须存在一定比例。

七个分级因素,各因素程度档次下表:2定级原则烤烟的成熟度、叶片结构、身份、油分、色度、长度都达到某级规定时,残伤不超过某级允许度时,才定为某级。

这一原则表明:标准中对各级品质因素的规定都是最低档次要求,而控制因素规定的是最大允许度。

只有当烟叶品质因素达到或超过某级的要求,而控制因素不超过该级允许度时,才可定为某级。

根据分组和分级因素,现行的分级标准共有42个级别,其中:下部柠檬黄色4个级,桔黄色4个级:中部柠檬黄色4个级,桔黄色4个级:上部柠檬黄色4个级,桔黄色4个级,红棕色3个级:完熟xx2个级:中下部杂色2个级,上部杂色3个级:光滑xx2个级:微带xx4个级,xx黄色2个级。

三验收规则最终等级的确定,当重新检验时与已确定之级不符,则原定级无效:一批烟叶界于两种颜色的界限上,则视其他品质先定色后定级:一批烟叶在两个等级界限上,则定较低等级:一批烟叶品级因素为B级,其中一个因素低于8级规定,则定C级:一个或多个因素高于B级,仍为B级;青片、霜冻烟叶、火伤、火熏、异昧、霉变、掺杂、水分超限等均为不列级,不予收购:中下部杂色1级(CX1K)限于腰叶、下二棚部位;光滑叶1(S1)级限于腰叶,上、下二棚部位;青黄1级(GY1)限于含青二成以下的烟叶;H 组中H1F为桔黄色,H2F包括桔黄和红棕色;中部微带青质量低干C3V的烟叶应列入X2V定级;中部叶短于35CM者在下部叶组定级;杂色面积小于20%的烟叶,允许在主组定级:CX1K杂色面积不超过30%,超过30%为下一个等级:B1K杂色面积不超过30%,B2K杂色面积不超过40%,超过40%为下一个等级;褪色烟在光滑叶组定级;对基本色影响不明显的轻度烤红烟在相应部位、颜色组别二级以下定级;叶片上同时存在光滑与杂色的烟叶在杂色组定级;青黄烟叶片上存在杂色时仍在青黄烟组按质定级:扎把要求为自然把,每把25片—30片叶,把头周长100—120MM,绕宽50MM;需用同等级烟叶扎把,烟把必须扎紧牢,不可将把头顶端包住,烟把内不得有杂物。

四验收规格1烟叶水分指标:由于烟叶的含水量能随着本身吸湿性的大小和空气相对湿度的高低而增减,为确保烟叶商品安全,必须规定适宜含水指标。

经过反复验证,规定适宜的水分指标是:初烤烟自然含水率为16%—18%,并根据自然气候的不同情况,二、三季度初烤烟水分掌握在16%—17%,一、四季度16%—18%为宜。

在收购初烤烟叶时,普遍采用经验性感官检验方法,由感官确定烟叶的干、稍干、适宜、稍潮、潮五种不同物理状态的类别。

2砂土率:砂土率系指调制后烟叶自然粘附的尘土,而不是人工有意掺加的。

初烤烟不超过1.1%;复烤烟不超过1‰砂土率检验方法分感官检验和质量检验两种,这里只说感官检验,即手抖拍烟把无砂土落下,看不见烟叶表面附有砂土即为合格。

3等级纯度允差:等级纯度允差是指混级的允许度。

烟叶是农产品,而分级还限感官方法,在分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有一些误差,出现一定程度的混高混低现象,因此纯度允差的规定是基于这一客观情况,根据等级高低分别规定为:上等烟10%,中等烟15%,下低等烟20%。

责任编辑:xx烤烟的烘烤技术烤烟生产过程大致可分为育苗、大田生长和烟叶烘烤三个阶段。

烟叶烘烤是反映和决定烤烟品质和生产效益的关键的环节之一。

它涉及到烟叶采收质量、烤房设备、烘烤工艺和实践经验等众多因素的有机配合。

所以说烟草的烘烤是一个涉及多类知识的系统的工程并不过分。

一、密集型高效能烤房随着烤烟生产理念和技术不断发展和创新,沿用多年的自然排湿式传统烤房逐步被改造和替代。

近年来,在国家各级烟草管理部门的技术引导和资金扶植下,一些智能化,密集型的高效能的烤房得到迅速发展,并显示了独有的优势。

新型烤房和与其配套的新技术的到出现,把烟草生产带入智能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的一个新领域。

初显了烟草生产并入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的端倪。

我们以河南、云南两省烟草种植区普遍使用的密集型高效能烤房为例,简单介绍一下它的结构和工作过程。

1、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这种密集型高效能烤房主要由装烟室、加热室和热风循环控制系统三个部分组成:装烟室采用双门结构,容积约为70~90立方米。

室内两侧墙壁上有三趟搭放烟杆的沟槽,中间设搭烟架。

这些小窗口是观察窗,这里设两个排湿通道,中间的是热风循环通道。

两侧墙壁上还有两个备用的排湿口。

这里是加热室,下面是加热炉,炉上边六根铁管是换热器,它除承担散热作用外还是加热炉的烟囱。

这是加热室和装烟室的过渡间。

热风循环控制系统由循环风机、鼓风机、数字化控制器、干球温度计和湿球温度计组成。

干球温度计检测的是烤房内的温度、湿球温度计检测的是烤房内的湿度,干球温度减去湿球温度的差值,我们这里称为“干湿差”。

点火后燃烧炉产生的热量经换热器到达燃烧室顶部,换热器散发的热量被循环风机吸入装烟室,而煤烟经管路直接排到炉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