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精编习题-专题七名句名篇默写2

专题七名句名篇默写

1.【2018·广东广州】古诗文默写(10分)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4分)()

A. 知困,然后能自反也;知不足,然后能自强也。

B.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C. 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D.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E.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F. 疑怪昨霄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答案】B D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诗文的识记与辨别能力。A项正确应为: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C项:“高楼”应为“楼高”。E项正确应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F项应为:“元”应为“原”。

(2)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4分)

①乡书何处达?。(王湾《次北固山下》)

②,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③黄梅时节家家雨,。(赵师秀《约客》)

④树树皆秋色,。(王绩《野望》)

⑤,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⑥醉能同其乐,,太守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答案】①归雁洛阳边②不戚戚于贫贱③青草池塘处处蛙④山山唯落晖⑤马作的卢飞快⑥醒能述以文者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诗文的识记与默写能力。考试注意平时要准确的背诵重点诗篇中流传千古的名句,能够正确的书写,不出现错字、别字即可。①“归雁洛阳边”中的“雁”不要写成“燕”。②“不戚戚于贫贱”中的“戚”不要写成“凄”。③“青草池塘处处蛙”中的“青”不要写成“清”。④“山山唯落晖”中的“晖”不要写成“辉”。⑤“马作的卢飞快”中的“作”不要写成“做”。⑥“醒能述以文者”的“述”不要写成“数”。

(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最恰当的古文名句。(4分)

[说明:本题有2分附加分,加分后第7小题不超过10分]

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经常引用古典诗文名句,这展现了他独特的语言风格和人格魅力。在中央党校2013 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习近平主席就引用了

①,(《论语·雍也》)”来说明兴趣是激励学习的最好老师;他还用了②“,《论语·为政》)”来说明学习和思考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答案】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诗文的识记与默写能力。此题为理解性默写题,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调动自己的识记积累才能回答,并能够正确的书写,不出现错字、别字。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中的“知”不要写成“智”。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中的“罔”不要写成“惘”“殆”不要写成“怠”。

2.【2018·湖北孝感】古诗文默写(6分)

(1)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玉垒浮云变古今。(杜甫《登楼》)

(3)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江水碧绿清澈,我们同吴均共赏富春江“”(《与朱元思书》)的画卷;青山幽深秀丽,我们与欧阳修同享琅琊山“蔚然而深秀”的美景。(4)“故人”即老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故人”离去,也让人留恋。迎来送往,“故人”一词蕴含的情谊出现在“,”的诗句里。

5.(1)衡阳雁去无留意(2)锦江春色来天地(3)水皆缥碧,千丈见底(4)示例: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劝君更敬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等。

【解析】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解答时注意结合平时的背诵,把握重点诗篇中流传千古的名句,能够正确地书写,不出现错字、别字即可。⑴—⑵题是识记型默写,根据上、下句的提示,直接写出对应的句子,注意“雁”不要错写为“燕”;注意“垒”字的正确书写。诗词第⑶句应根据“江水碧绿清澈”的提示来默写。第⑷句要调动知识储备,必须是蕴含故人“情谊”的古诗词句子,两个分句要完整。

3.【2018·湖南岳阳】根据提示默写古诗文,(5分)

(1)有朋自远方来,((论语)十二章》)

(2)会当凌绝顶,(杜甫《望岳》)

(3)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院溪沙》)

(4)周敦颐的《爱莲说》中最能体现君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名句是,。

【答案】(1)不亦乐乎(2)一览众山小(3)似曾相识燕归来(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默写。第(1)句中的“乐”极易写错成“说”,应当引起注意;第⑵句中的“览”与“揽”容易混淆;第3句中的“燕”易错写成“雁”。第⑷句是道理解型默写题。最能体现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名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其中注意“染”“濯”“涟”的写法,“涟”不要写成“莲”。

4.【2018·江西】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每空1分)

(1)山河破碎风飘絮,。

(2) ,风正一帆悬。

(3) ,长河落日圆。

(4)斯是陋室,。

(5)天接云涛连晓雾,。

(6)苟全性命于乱世,。

(7) ,在河之洲。

(8) ,浅草才能没马蹄。

【答案】(1)身世浮沉雨打萍 (2)潮平两岸阔 (3)大漠孤烟直 (4)惟吾德馨 (5)星河欲转千帆舞 (6)不求闻达于诸侯 (7)关关雎鸠 (8)乱花渐欲迷人眼

【解析】这道题默写古诗文,考查背诵、积累古诗文情况。这几道小题,全是机械性默写,都可以根据上句(下句)写出下句(上句)。默写时,若遇到卡壳,可以把诗文从头至尾默背一遍;另外防止写同音字、错别字,如“萍”易错写成“苹”,“惟”易错写成“唯”,“侯”易错写成“候”,“雎”易错写成“睢”。

5.【2018·重庆B】默写填空(每空1分)

(1)关关雎鸠,。(《诗经·关雎》)

(2)水何澹澹,。(曹操《观沧海》

(3),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 ,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6),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样《过零丁洋》)

(7)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用“,”的诗句,展现了推己及人的“大爱”情怀。

(8)中秋节,在异乡求学的李明,用苏轼《水调歌头》中“,”的诗句,编辑短信,发给父母,表达美好祝愿。

【答案】(1)在河之洲(2)山岛竦峙(3)沉舟侧畔千帆过(4)忽如一夜春风来(5)梦回吹角连营(6)山河破碎风飘絮(7)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8)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诗句的识记和默写能力。本题难度不大,考试注意平时要准确的背诵重点诗篇中流传千古的名句,能够正确的书写,不出现错字、别字即可。(1)—(6)题是记忆性默写,根据自己的识记积累,填出上句或下句即可;(7)(8)题为理解性默写题,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调动自己的识记积累才能回答。(1)“在河之洲”中的“洲”是易错字,不要写成“州”等。(2)“山岛竦峙”中的“竦”要与“耸”区分,“侍”与“待”要正确区分。(3)“沉舟侧畔千帆过”中的“畔”不要与“判”“叛”等混淆。(6)“山河破碎风飘絮”的“絮”不要把下面的部分写成“系”字。(7)“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庇”不能写成病字旁,“俱”不能写成“具”。(8)“千里共婵娟”的“婵娟”都是女字旁。

6.【2018·山东德州】默写(8分)

(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2)燕子来时新社,。(晏殊《破阵子》)

(3)《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说自己穿着破旧衣服,与衣着华丽的同学在一起,丝毫不羡慕,其原因是:“,。”(用原文回答)

(4)中国诗以其特有的意象,构筑成一座民族风情浓郁的精神家园。请在本诗中任选两个意象(名词),分别写出一句古诗词。

清川永路何极,落日孤舟解携。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

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惆怅长沙谪去,江潭芳草萋萋。

(刘长卿《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答案】(1)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2)梨花落后清明(3)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4)示例:落日故人情白云千载空悠悠

【解析】本题考查古诗文句的理解和积累。(1)(2)句属记忆性默写,注意“柝”的正确书写,左右结构,左边为“木”,右边为“斥”;(3)属理解性默写,注意扣住“穿着”“羡慕”“原因”等关键词。(4)句为开放性默写,从所给诗的“清川”“落日”“鸟”“白云”“明月”“芳草”等意象中(意象,即诗中出现的“带有主观情感的事物”),选择含有其中的意象两句古诗词,需注意选择自己有把握的两句进行默写。

7.【2018·山东德州】按要求填空。(16分)

②念天地之悠悠,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③山随平野尽,______。 (李白《渡荆门送别》)

④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_____。(李煜《相见欢》)

⑤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______,______。(《礼记·学记》)

⑥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以“______,______。”描绘了春意乍露,若隐若现的美景。

⑦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表现将士爱国热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⑧挫折与磨难改变不了仁人志士的信念。《岳阳楼记》中“____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范仲淹的拳拳心语;《江城子·密州出猎》中“______,西北望,射天狼”是苏轼的壮志不改;《过零丁洋》中“______,______”是文天祥面对生死取义成仁的抉择。

⑨古诗词中有许多描写美好乡村生活场景的句子,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____________

答案:②独怆然而涕下③江入大荒流④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⑤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⑦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会挽雕弓如满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⑨示例: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王绩《野望》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解析】本题考查现代文和古诗文默写。默写题要注意基本的要求:即不能添字、漏字、换字。还要知道基本的题型有:直接默写、理解默写、迁移默写等。要做好此类试题,除了积极背诵外,一定要深刻理解诗文作品,从句子的含义入手,深刻理解其中每一个字的意思,以此避免出现写错别字的情况。其中的①——⑤为直接默写,⑥——⑧为理解默写,⑨为拓展默写。本题要特别注意以下字形:第③题中的“荒”,写完第六画后,会误加个点;第④题中的“一般”,易误写为“一番”,要特别注意;第⑧题中的“汗青”,是指古时在竹简上记事,先以火烤青竹,使水分如汗渗出,再刮去青皮,便于书写,避免虫蛀,故称汗青,也叫杀青。但不少学生不理解其意,很容易误写为“汉青”;⑨题要注意题目的“生活”两字限定了答案的范围,不能选择单纯写农村景色的诗句,要带有美好的生活气息。

8.【2018·山东泰安】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4分)

(1)子夏曰:“,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

(2),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山间之朝暮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21.(1)博学而笃志(2)沉舟侧畔千帆过(3)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着

【解析】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默写。三个小题均为记忆性默写。注意“畔”容易误写成“眫”,“暝”的偏旁为“日”而不是“目”。

9.【2018·山东淄博】默写填空。(7分)

(1)若夫日出而林霏开,,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2),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安得广厦千万间,,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流水不语,却传情启智。孔子立于川上,面对奔腾不息的流水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乘舟远渡津门的李白在低头的一瞬间被流水触发了乡思,“,”;辛弃疾登京口北固亭,面对一江流水思接千载,发出“?。” 的咏叹。

【答案】(1)云归而岩穴暝(2)曲径通幽处(3)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4)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诗文名句的默写。解答此题平时要注意准确地背诵重点诗篇中流传千古的名句,能够正确书写,不出现错字、别字即可。(1)—(3)句为记忆型默写,(1)句要注意“暝”字的写法,不要误写为“冥”。(2)句要注意“曲”“幽”字的写法,不要误写为“屈”“悠”;(3)句要注意“庇”“俱”“颜”等字的写法,不要误写为“避”“具”“言”。(4)句为理解性默写。抓住“乘舟远渡津门”“登京口北固亭”等关键字眼以及作者的名字,我们可以推断出这些诗的名字,然后再结合语境,特别是“流水不语,却传情启智”这一主旨句,寻找所选诗歌中借水抒发情感的句子为“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注意“怜”“悠悠”“滚滚”等字的正确书写即可得到分数。

10.【2018·四川巴中】古诗文积累(7分)

13.按要求填写古诗文中的句子。(每空1分,共7分)

(1)鸡声茅店月,。(温庭筠《商山早行》)

(2)无言独上西楼,。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3)了却君王天下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4)子夏曰:“,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

(5)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孟子》)(6)《钱塘湖春行》中最能表现西湖春景美不胜收和诗人的喜爱与不舍之情的诗句是:,。

13.【答案】(1)人迹板桥霜(2)月如钩(3)赢得生前身后名(4)博学而笃志(5)舍鱼而取熊掌者也(6)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解析】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默写。本题难度不大,(1)—(5)题是记忆性默写,根据自己的识记积累,填出上句或下句即可,注意(3)中的“赢”,不要写错成“羸”;(6)题为理解性默写题,这首诗中“早莺”“新燕”“浅草”的二三联,让我们觉得眼前浮现的

就是一幅初春美好的图画,却没有写出诗人的情感。而“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直抒胸臆,最爱湖东秀丽的景色,看也看不够,更有美丽的白堤笼罩在绿色的杨柳里。诗人由对春景的特写一变而成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完全陶醉于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11.【2018·四川成都】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作答,如三句皆答,按前两句判分)(2分)

①,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②抽刀断水水更流,。(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③,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

(2)请在吴均的《山中杂诗》和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中任选一首,在答题卡上写出题目再默写全诗。(4分)

【答案】(1)①择其善者而从之②举杯消愁愁更愁③东篱把酒黄昏后 (2)《山中杂诗》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送灵澈上人》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解析】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能力。题(1)考查名句默写。注意审题“任选其中两句作答,如三句皆答,按前两句判分”,选择自己最有把握写对的两句作答即可。作答时,注意“杯”“消”“篱”等字的正确写法。题(2)考查古诗全诗的默写。同样要选择自己最有把握写对的一首诗默写。若写《山中杂诗》,注意“窥”“檐”的写法;若选《送灵澈上人》,注意“苍苍”“杳杳”“荷笠”“带”的正确写法,避免写别字。

12.【2018·四川南充】默写填空。(8分,每空1分)

(1)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艾青《我爱这土地》)

(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欧阳修《醉翁亭记》)

(3)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4)温庭筠的《望江南》一词里,表现闺中少妇由失望到绝望,从而揭示全词主旨的句子是。

(5)《过零丁洋》一诗中,诗人借比喻将个人遭遇和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句子是,

(6)李白《渡荆门送别》一诗中“,”两句与“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意境相似。

【答案】(1)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2)云归而岩穴暝 (3)烟笼寒水月笼沙 (4)肠断白蘋洲(“颏”中“页”应为“页”) (5)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6)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解析】本题考查对名句的积累(默写)。(1)-(3)是记忆型默写,第⑴句,顺着“应该怎样”的思路思考就会想到原句,但要注意:不能将“喉咙”中“喉”字右边的“侯”写成“候”,“咙”字右边的“龙”写成“尤”;第⑵⑶句是古诗文名句默写,根据上下句对接即可,但要注意“暝”不能写成“溟”或“瞑”“冥”等;第⑷~⑹是古诗词名句的理解型默写,解答时,要分别紧扣“全词主旨”“将个人遭遇和国家命运紧密联系”“意境相似”等重要信息产生联想,写出对应句子,同时还要注意“蘋”(右下角是“页”)等。

13.【2018·浙江金华】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

(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论语》)

(2)云横秦岭家何在?。(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飞鸟本无意,却引情致起。吴均闲居山中,看“①,云从窗里出”,欣

然自在;陶渊明采菊东篱,见“山气日夕佳,②”,悠然自失;李清照沉醉回舟,误入藕花深处,“③”,欢快自由;欧阳修兴尽下山,“树林阴翳,④,游人去而禽鸟乐也”,陶然自得;然杜甫于山河破碎之际,面对长安草木,却有“⑤,

⑥”的慨叹。惊鸟本无情,有情的是写诗的他和读诗的你。

【答案】(1)匹夫不可夺志也(2)雪拥蓝关马不前(3)①鸟向檐上飞②飞鸟相与还③惊起一滩鸥鹭④鸣声上下⑤感时花溅泪⑥恨别鸟惊心。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诗文名句的积累(默写)。第(1)(2)题都是记忆型默写,注意书写正确,如,第(2)题中的“蓝”不可误写成“篮”。第(3)题是理解型默写,根据题目中“飞鸟本无意,却引情致起”“惊鸟本无情,有情的是……”等提示性的文字得知应默写与鸟相关的诗句;再根据每空前后的内容提示默写对应的古诗文名句,如,根据“李清照沉醉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杜甫于山河破碎之际,面对长安草木”等提示默写符合意思的诗词名句。注意:“檐”不要误写为“嶦”。

14.【2018·浙江衢州】古诗文积累。

(1)积累古诗文可以用联想的方法。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借鱼写水的澄澈,“皆若空游无所依,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苏轼借水写月光的澄澈,“③____________,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东晋田园诗人______④(人名)自称“五柳先生”,他的“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让人联想到王籍的“⑤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人若耶溪》)

(2)中国人取名常从古诗中汲取灵感,下列名字出自什么诗句?选一个回答。

A.邱胜春(人名)B.渡远(桥名)C.锦江(宾馆名)D.日幕(亭子名)

【答案】(1)①日光下澈②影布石上③庭下如积水空明④陶渊明(陶潜)⑤此地动归念⑥长年悲倦游(2)A.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B.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C.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D.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古诗文及文学常识的识记。(1)题中①②③题为直接默写型,即根据识记积累,依据语境填出上句或下句即可。注意“澈”字的写法;④由题目中人物的所处的年代“东晋”、身份“田园诗人”、自称“五柳先生”等信息,可判断此诗人为“陶渊明”;

⑤⑥句为理解性默写题,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调动自己的识记积累,抓住句中的关键点才能回答。如,王绩的《入若耶溪》一诗表达自己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的诗句为“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注意难写字“倦”字的写法。(2)题考查运用型默写,A项“邱胜春”是“秋胜春”的谐音,由此可以写作“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B项由“桥”可联想到“江河”,而“渡远”二字的提示,可以联想到“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C 项由“锦江”二字可写为含有“锦江”这一诗歌意象的诗句如“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D项由“亭”和“日暮”两个意象,可以联想到“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注意“寂寥”“玉垒”等难写字的写法。

15.【2018·浙江丽水】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

(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论语》)

(2)云横秦岭家何在?。(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飞鸟本无意,却引情致起。吴均闲居山中,看“①,云从窗里出”,欣然自在;陶渊明采菊东篱,见“山气日夕佳,②”,悠然自失;李清照沉醉回舟,误入藕花深处,“③”,欢快自由;欧阳修兴尽下山,“树林阴翳,④,游人去而禽鸟乐也”,陶然自得;然杜甫于山河破碎之际,面对长安草木,却有“⑤,

⑥”的慨叹。惊鸟本无情,有情的是写诗的他和读诗的你。

【答案】(1)匹夫不可夺志也(2)雪拥蓝关马不前(3)①鸟向檐上飞②飞鸟相与还③惊起一滩鸥鹭④鸣声上下⑤感时花溅泪⑥恨别鸟惊心。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诗文名句的积累(默写)。第(1)(2)题都是记忆型默写,注意书写正确,如,第(2)题中的“蓝”不可误写成“篮”。第(3)题是理解型默写,根据题目中“飞鸟本无意,却引情致起”“惊鸟本无情,有情的是……”等提示性的文字得知应默写与鸟相关的诗句;再根据每空前后的内容提示默写对应的古诗文名句,如,根据“李清照沉醉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杜甫于山河破碎之际,面对长安草木”等提示默写符合意思的诗词名句。注意:“檐”不要误写为“嶦”。

16.【2018·浙江绍兴】鸟影蹁跹,入诗入文,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入相应的句子。(10分)(1)独怜幽草涧边生,▲。(韦应物《滁州西涧》)

(2)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3)▲,缥缈孤鸿影。(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4)晓雾将歇,▲。(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5)晏殊《浣溪沙》中惋惜与欣慰交织,又深含理趣的句子是:▲,▲。(6)杜甫《春望》一诗中,“▲,▲”两句移情于物,因时伤怀,表达了诗人深切的爱国情怀。

(7)在美丽的绍兴乡村,浅山婀娜,暮色氤氲,群鸟纷纷归巢,再现了陶渊明笔下“▲,▲”的田园美景。(《饮酒》其五)

2.(1)上有黄鹂深树鸣(2)衡阳雁去无留意(3)谁见幽人独往来(4)猿鸟乱鸣(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6)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7)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诗文的识记与默写能力。注意平时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准确的背诵重点诗篇中流传千古的名句,能够正确的书写,不能漏字、多字、写错别字。(1)“上有黄鹂深树鸣”中的“鹂”不要写成“丽”。(2)“衡阳雁去无留意”中的“雁”不要写成“燕”。(3)“谁见幽人独往来”中的“幽”不要写成“有”。(4)“猿鸟乱鸣”中的“猿”不要写成“憾”。(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意为对春花的凋落感到没有办法,而是还有令人欣慰的重现,那翩翩归来的燕子不就像是去年曾此处安巢的旧时相识吗?“无可奈何花落去”后比喻某种力量或势力无可挽回而失落。“似曾相识燕归来”中的“燕”不要写成“雁”。(6)“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以物拟人,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来写春天,睹物伤情,表达出亡国之悲,离别之悲,体现出诗人的爱国之情。“感时花溅泪”的“溅”不要写成“贱”。(7)“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写山林中的雾霭在夕阳之下升腾,若有若无,缭绕于峰际;成群的鸟儿相伴飞返回巢,归隐山林。与“浅山婀娜,暮色氤氲,群鸟纷纷归巢”的情景相符。“飞鸟相与还”中的“与”不要写成“于”。

17.【2018·重庆A】默写填空(10分,每空1分)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2)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 ,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 ,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5)人生自古谁无死? 。 (文天样《过零丁洋》)

(6)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周敦颐《爱莲说》)

(7)李白在《行路难》中用“ , ”表达了积极向上、一往无前的豪迈气概。

(8)德高望重的何老师退休后仍然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经常为他们答疑解难,老师们称赞他“ , ”。(龚自珍《己亥杂诗》)

8.【答案】(1)窈窕淑女(2)乱花渐欲迷人眼(3)瀚海阑干百丈冰(4)折戟沉沙

沉沙铁未销(5)留取丹心照汗青(6)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7)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解析】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默写。(1)“窈窕淑女”中的“窈窕”是易错字。(2)“乱花渐欲迷人眼”中的“渐”要与“惭”区分。(3)“瀚海阑干百丈冰”中的“瀚”字字形复杂,要准确书写,“阑”不要与“斓”“澜”等混淆。(4)“折戟沉沙铁未销”中的“戟”不要与“乾”混淆,“销”不能写作“消”。(5)“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的“汗”不要误写为“汗”。(6)“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中的“亵”“焉”字形复杂,要准确书写。(7)句为理解性默写,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积极向上、一往无前”可以明确需要填写的内容,(8)句为理解性默写,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德高望重的何老师退休”“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经常为他们答疑解难”可以明确需要默写的诗句。

18.【2018·山东潍坊】名篇名句填空。(8分,任选四题作答)

(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思乎? ?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2),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问君能有儿多愁,。(李煜《虞美人》)

(3)苟全性命于乱世,。(诸葛亮《出师表》)

,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4)李白《行路难》中的“ , ”表达了诗人理想抱负终能实现的信念。

(5)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向离别的亲人表达美好祝愿的诗句是

“,。”

【答案】(1)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国破山河在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不求闻达于诸侯千呼万唤始出来

(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诗句的默写识记和默写能力。本题难度不大,考试注意平时要准确的背诵重点诗篇中流传千古的名句,能够正确的书写,不出现错字、别字即可。(1)—(3)题是机械的识记题,根据自己的识记积累,填出上句或下句即可;(4)—(5)题为理解性默写题,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调动自己的识记积累才能回答。如,(4)中要抓住“理想抱负终能实现的信念”关键词,很容易联想到相关的诗句,(5)抓住“亲人表达美好祝愿”关键语句,(1)“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中的“乎”不要漏掉。(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的“忧”不要写成“优、犹”。(3)“不求闻达于诸侯”的“于”不要写成“与”,“侯”不要写成“候”。(4)“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沧”不要写成“沦”。(5)“千里共婵娟”的“婵”“娟”不要写成“蝉”“捐”。

19.【2018·四川内江】用课文原句填空。(8分)

(1)乱花渐欲迷人眼,。(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 ?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4)安得广厦千万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传达出了将士们的爱国热情和誓死报国的决心。

(6)诸葛亮在《出师表》一文中,用“,”来表达自己对名利的淡泊。【答案】(1)浅草才能没马蹄(2)此夜曲中闻折柳(3)日暮乡关何处是(4)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5)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6)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诗句的默写识记和默写能力。本题难度不大,考试注意平时要准确的背诵重点诗篇中流传千古的名句,能够正确地书写,不出现错字、别字即可。(1)—(4)题是机械的识记题,根据自己的识记积累,填出上句或下句即可:(1)“浅草才能没马蹄”中的“没”是多硬字,不要写成“磨”等。(2)“此夜曲中闻折柳”的“柳”不要写成“流、留”。(4)“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的“庇”不要写成“避。而(5)(6)题为理解性默写题,(5)题题干中有“将士们的爱国热情和誓死报国的决心”,(6)题题干中的“对名利的淡泊”,这是判断描写名句的关键。

20.【2018·】

21.【2018·】

22.【2018·】

23.【2018·】

24.【2018·】

25.【2018·】

26.【2018·】

27.【2018·】

28.【2018·】

29.【2018·】

30.【20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