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好细腰》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寓言二则 东施效颦 楚王好细腰∣北师大版

寓言二则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
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
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教材分析: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
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本文用简洁、传神的描写,刻画了东施这个人物形象。
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到不能盲目模仿,要顺其自然。
学习目标:要练说,先练胆。
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
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
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
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
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
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
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
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
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
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
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1、读懂字音,疏通字义,感知课文。
2、反复诵读,体会作品的美感,明确寓意,人知什么是真正的美。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寓言二则东施效颦楚王好细腰北师大版

寓言二则教材分析:本文用简洁、传神的描写,刻画了东施这个人物形象。
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到不能盲目模仿,要顺其自然。
学习目标:1、读懂字音,疏通字义,感知课文。
2、反复诵读,体会作品的美感,明确寓意,人知什么是真正的美。
3、理清思路,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熟练背诵、正确默写课文。
并能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
并能将寓言扩展并活学活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以前我们学过哪些寓言故事?《掩耳盗铃》《南辕北辙》等。
今天,我们再来读一篇庄子写的《东施效颦》。
你了解庄子吗?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先读读译文。
2、自己练习把语句读通顺、读流畅。
3、再读读译文。
反复朗读,把文章读流畅。
三、细读课文,读懂寓意。
1.西施和东施的对比,也是美与丑的对比,文章的哪些句子写出了西施的美和东施的丑?2.出示课件:西施美:“西施病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
”(1)读了句子你体会到什么?结合你查到的西施的资料来说一说(2)西施可真美,用个词来夸夸她吧。
3、西施捂着胸口,皱着眉仍赏心悦目,东施也来学学吧!她美吗?从哪看出来的?4、出示课件:东施丑:“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1)读读这句话,你体会到什么?(2)能用个词来形容一下东施的样子吗?(3)再读句子,试着读出东施的丑(4)你想对东施说什么?四、明确寓意,联系实际谈受到的启发。
1、小组讨论:(1)同样是皱眉捧心,为什么西施的样子美,东施的样子丑?(2)什么是真正的美,你能告诉东施吗(3)现实生活中有没有“东施效颦”这样的事情?举例说一说。
2、班级交流讨论结果。
教师指导点拨: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不切实际的照搬,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五、熟读背诵,进行语言积累。
练习读出感情,再分角色朗读体会寓言的寓意。
作业:背诵《东施效颦》第二课时一、复习并背诵《东施效颦》。
二、学习《楚王好细腰》自读自悟,读懂、读通每句话。
1、学生自读《楚王好细腰》。
六年级教学设计_《楚王好细腰》教学设

七、根据你的理解用讲故事的方式或表演的方式复述课文。
八、小组内交流预习情况,讨论遇到的难题,并把解决不了的和有价值的问题提出来,全班交流。
1.大臣们纷纷减肥的原因是什么?
2.此次减肥的效果如何?
3.请你给文章续写一个结尾。
九、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什么启示?(理解寓意)
十、小结,布置作业。
板
书
设
计
楚王好细腰
二、介绍小资料:将搜集的背景资料介绍给大家,丰富相关知识。
三、自选方式读课文。
四、全班交流预习生字情况:学生把遇到的难词写到黑板上。
(教师指导学生读准音,理解意思。)
好 胁 期 年 黎 黑
五、小组互读,指名朗读,教师随时纠正字音、停顿。
六、看译文与原文对照。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好:喜欢昔者:从前皆:都胁息:屏住呼吸期年:第二年
《墨子》
好士细腰——以一饭为节——朝有黎黑之色
(起因) (过程) (效果)
教学反思
《楚王好细腰.》是一则讽刺性很强的寓言,全文只有两句话。故事的起因是楚灵王有一个荒唐的爱好,喜欢他的大臣们有纤细的腰身。为了迎合楚灵王,朝中大臣,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官,都开始了声势浩大的减肥运动,结果落得个个面黄肌瘦的可笑下场。
《楚王好细腰》教学设计

《楚王好细腰》教学设计《楚王好细腰》教学设计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楚王好细腰》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楚王好细腰》教学设计1 教材简析《楚王好细腰》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美与丑”主题单元中的一则讽刺性很强的寓言,通过让学生在品味生动有趣的故事后,认真思考“美与丑”人人不可回避的问题,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激发学生追求美、表现美、创造美的热情。
全文只有两句话,语言看似轻松、诙谐,实则让人深思,通过达官显贵们束腰以求宠信的丑陋举止,讽刺了那些投其所好者,描述了他们的可悲下场。
从而揭示出本文的深刻寓意:领导者一定要注重自己的言行,用正确的方法修身养性。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已学过的寓言故事,知道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故事短小精悍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在学习实践中,掌握了一些初浅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学习目标:1、独立识字,读准字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疏通字义,逐句理解,正确理解文章内容。
3、理解寓言寓意,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教学重难点:1、读准字音,疏通字义,明确句意,感知课文内容。
2、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并将寓言扩展并活学活用。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则关于美与丑的寓言《东施效颦》,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盲目效仿,不切实际的照搬,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一则关于美与丑的寓言《楚王好细腰》。
(出示)2、小资料简介二、出示学习目标1。
独立识字,读准字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疏通字义,逐句理解,正确理解文章内容。
3。
理解寓言寓意,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三、读准字音(第一次先学后教)自学指导一:1、初读课文,对照认字条独立识字学词。
2、正确、流利读课文,注意停顿,读出节奏。
(4分钟完成)当堂练习一:1、我会读。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寓言二则 东施效颦 楚王好细腰∣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寓言二则东施效颦楚王好细腰∣北师大版教材分析:本文用简洁、传神的描写,刻画了东施这个人物形象。
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到不能盲目模仿,要顺其自然。
学习目标:1、读懂字音,疏通字义,感知课文。
2、反复诵读,体会作品的美感,明确寓意,人知什么是真正的美。
3、理清思路,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熟练背诵、正确默写课文。
并能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
并能将寓言扩展并活学活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以前我们学过哪些寓言故事?《掩耳盗铃》《南辕北辙》等。
今天,我们再来读一篇庄子写的《东施效颦》。
你了解庄子吗?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先读读译文。
2、自己练习把语句读通顺、读流畅。
3、再读读译文。
反复朗读,把文章读流畅。
三、细读课文,读懂寓意。
1.西施和东施的对比,也是美与丑的对比,文章的哪些句子写出了西施的美和东施的丑?2.出示课件:西施美:“西施病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
”(1)读了句子你体会到什么?结合你查到的西施的资料来说一说(2)西施可真美,用个词来夸夸她吧。
3、西施捂着胸口,皱着眉仍赏心悦目,东施也来学学吧!她美吗?从哪看出来的?4、出示课件:东施丑:“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1)读读这句话,你体会到什么?(2)能用个词来形容一下东施的样子吗?(3)再读句子,试着读出东施的丑(4)你想对东施说什么?四、明确寓意,联系实际谈受到的启发。
1、小组讨论:(1)同样是皱眉捧心,为什么西施的样子美,东施的样子丑?(2)什么是真正的美,你能告诉东施吗(3)现实生活中有没有“东施效颦”这样的事情?举例说一说。
2、班级交流讨论结果。
教师指导点拨: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不切实际的照搬,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五、熟读背诵,进行语言积累。
练习读出感情,再分角色朗读体会寓言的寓意。
作业:背诵《东施效颦》第二课时一、复习并背诵《东施效颦》。
二、学习《楚王好细腰》自读自悟,读懂、读通每句话。
楚王好细腰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第十一册

《楚王好细腰》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第十一册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楚王好细腰这一历史故事。
学会生字词,积累好词好句。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楚王好细腰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学会通过历史故事来反思现实,培养思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历史故事的趣味性,激发对历史文化的兴趣。
培养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学会生字词,积累好词好句。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历史故事中汲取智慧,反思现实。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楚王好细腰》的背景和故事梗概。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生字词,让学生自主拼读,理解字词。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知故事情节。
2.学生勾画出生字词,查找字典,理解字词的意思。
三、课堂讨论1.教师提问:课文中的楚王为什么喜欢细腰?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四、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楚王好细腰》,谁能复述一下故事情节?2.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二、课堂讨论1.教师提问:课文中的哪些细节体现了楚王对细腰的喜爱?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
三、课堂练习1.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展示自己的答案,教师点评。
四、拓展延伸1.教师提问:如果让你穿越到古代,你会如何向楚王推荐一款细腰产品?2.学生自由发挥,分享自己的创意。
五、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讨论了楚王对细腰的喜爱,那么这种喜爱带来了哪些社会现象?2.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二、课堂讨论1.教师提问:课文中的哪些人物受到了楚王好细腰的影响?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三、课堂练习1.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楚王好细腰 (2)

大王镇中心学校“五步三查”教学模式导学案课题:《楚王好细腰》编号: 2-2-2 主备人:沈东宁班级:六年级姓名:日期:9.15学习目标1、我能读准字音,疏通字义,感知课文内容。
2、我能通过反复诵读,借助译文等方式,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明确寓意。
知识检测:一、对子互相听写词语,错词改三遍。
(对子互阅)二、你能背诵这则寓言吗?尝试着背一背。
三、默写《楚王好细腰》四、小阅读,我能行郑人买履《韩非子》原文: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而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译文:郑国有个人想去买双鞋,他先比量了一下自己的脚,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於在座位上。
他匆忙去到集市上,忘了带那尺码。
他已经拿到鞋子,却说:「我忘记带尺码来了。
」又转回家去取。
等到他赶回来,集市已散,他终於没有买到鞋。
1、解释文言字词。
(3分)①先自度其足()②吾忘持度()③遂不得履()④何不试之以足()⑤至之市()⑥而忘操之()2、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用的现代汉语说出来意思。
(4分)①、人曰:“何不试之以足?”②、宁信度,无自信也。
3、这则寓言讽刺了郑人的什么性格?读了寓言你有什么感受?(4分)知识链接:墨子(前468 -前376),名翟(dí),春秋末战国初期宋国(今河南商丘)人,一说鲁国(今山东滕州)人,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
楚王好细腰

临洮县漫洼小学语文导学案科目语文单元二主备人杨新慧审核课题楚王好细腰课型预习+展示课时安排1课时执教人学习过程环节学案导案学习目标1.掌握重要词语、常用词语的含义,正确理解文章内容。
2. 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能将寓言扩展并活学活用。
3、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古汉语的特点,初步了解古代文化。
4、激发学生树立自信心,努力使自己成长为有美好心灵和高尚情操的学生。
课前发给学生导学案,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有所了解,并做好上课发言的准备。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揣摩情节的合理和巧妙。
2、掌握文中重点实词的意义。
3、理解寓言的寓意。
4、熟读成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及工具书等。
预习提示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完成学案中的“问题探究”。
知识链接1、墨子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创立墨家学派,并有《墨子》一书传世。
2、本篇寓言篇幅简短,借此喻彼,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
3、.参照译文,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好:喜欢。
昔者:从前。
皆:都。
胁息:屏住呼吸。
期年:第二年。
自主学习组内交流课堂展示相机点拨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东施这类人的愚蠢、机械,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讽刺性很强的寓言《楚王好细腰》。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1.小组互读,指名朗读,教师随时纠正字音、停顿。
2.全班交流预习生字的情况,把遇到的难字写到黑板上。
3.参照译文,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三、小组合作交流探究,精彩展示探究问题一:大臣们纷纷减肥的原因是什么?(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探究问题二:此次减肥的效果如何?(比其年,朝有黧黑之色)探究问题三:大臣们在追求细腰的过程中是否有痛苦,他们会有思想矛盾吗?朗读句子,读出大臣们的矛盾心理。
(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
)四、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导入新课,强化目标:(时间:5分钟)激趣导入,引入新课,自读课文,明确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敦小“121”学案设计
(语文科)
第(十一)册第(二)单元
单元名称美与丑课时安排共(2)课时第(2)课时课题名称楚王好细腰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和借助译文,能理解课文的内容及寓意。
2.朗读,诵读古文寓言,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学会品味形象生动,富于表现力的词语及含义深刻,给人启迪的语句,增强语言感受能力。
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激发学生崇尚真善美,摒弃假,丑恶。
提高生活品味。
3.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探究意识,培养多渠道收集信息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寓言和寓意熟读成诵。
2、用心领会作者写作意图,联系历史上的人物进行评论,鼓励学生多元思维。
教学流程具体操作方法
一、
创境自学引思入情10分钟一、复习并背诵《东施效颦》。
二、学习《楚王好细腰》:
自读自悟,读懂、读通每句话。
1、学生自读《楚王好细腰》。
2、全班交流
二、
互动交流深思激情20分钟讲寓言故事,理解寓意。
1、自己练习讲寓言故事,在小组里讲,全班讲。
2、集体交流:
(1)知道楚王喜爱细腰后,大臣们的心里会想什么?
(2)大臣们投其所好,他们是怎么做的?
出示句子:“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
”
你能否为大家演示一下“胁”、“带”、“扶”这几个动作,并用自己的语言具体的描绘出这几个动作?
大臣们在细腰过程中是否有痛苦,他们会有思想矛盾吗?猜猜他们怎么想的。
再试着读读这句话,读出大臣们的矛盾心理。
(3)第二年,大臣们的“努力”可有了成效,满朝文武的脸都是黑黄黑黄的了。
看到这番情景楚王还乐的起来吗?
(4)你想对楚王和大臣们说什么?
三、
拓展测评融思表情10分钟1、你是不是认为文章结尾还可以写点什么?试着写一写
2、这则寓言对你有什么启发?
3、检测: 检查背诵,交流理解体会寓意。
4、作业设置: ⑴从生活中找寓言中的人物。
⑵背诵默写古文。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