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守洙《普通物理学》(第6版)(下册)-第12章 光 学-复习笔记【圣才出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章 光 学

12.1 复习笔记

一、几何光学简介

1

.光的传播规律

(1)光在传播过程中遵从的三条实验规律

①光的直线传播定律: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②光的独立传播定律:光在传播过程中与其他光束相遇时,各光束都各自独立传播,不改变其性质和传播方向;

③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光入射到两种介质分界面时,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一部分反射,另一部分折射.

图12-1 光的反射和折射

实验表明:

a .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都在入射光线和界面法线所组成的入射面内.

b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i

i ='

c .入射角i 与折射角r 的正弦之比与入射角无关,而与介质的相对折射率有关,即或

r

n i n sin sin 21=式中,比例系数n 21为第二种介质相对于第一种介质的折射率.

(2)光路可逆原理

当光线的方向返转时,光将循同一路径而逆向传播.

(3)费马原理

费马原理:光从空间的一点到另一点是沿着光程最短的路径传播.

光程是折射率n 与几何路程l 的乘积,则费马原理的一般表达式为

⎰=B

A

l n 值值

d 即光线在实际路径上的光程的变分为零.

2.全反射

(1)全反射概念

当入射角i =i c 时,折射角r =90°,因而当入射角i ≥i c 时,光线不再折射而全部被反射(图12-2),该现象称为全反射,入射角i c

称为全反射临界角.

1

2

c arcsin n n i =

图12-2 光的反射和折射

(2)隐失波

根据波动理论,光产生全反射时,仍有光波进入第二介质,它沿着两介质的分界面传播,其振幅随离开分界面的距离按指数衰减.一般来说,进入第二介质的深度约为一个波长,这样的波称为隐失波.

(3)全反射的应用

光导纤维特点:外层折射率小于内层折射率.

图12-3 光导纤维

3.光在平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1)平面镜

从任一发光点P 发出的光束,经平面镜反射后,其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P '点.而实际光线并没有通过P '点,因此

P '点为P 点的虚像,P '点与P 点成镜面对称.

图12-4 平面镜成像

(2)三棱镜

①三棱镜偏向角三棱镜截面呈三角形的透明棱柱称为三棱镜,与其棱边垂直的平面称为主截面.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间的夹角,称为偏向角,用δ表示偏向角,δ与棱镜顶角α间的关系为

图12-5 光在三棱镜内的折射

②色散

色散是指不同波长的光对介质有不同的折射率的现象,其中紫光偏折最大,红光偏折最小.

4.光在球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1)球面镜概念

如图12-6所示,AOB 表示球面的一部分,这部分球面的中心点O 称为顶点,球面的球心C 称为曲率中心,球面半径称为曲率半径,以r 表示.连接顶点和曲率中心的直线CO 称为主光轴.从轴上的一物点S 发出光线经球面反射后相交于主光轴上I 点,I 点为物点S 的像.从顶点O 到物点S 的距离称为物距,以p 表示,从顶点O 到像点的距离称为像距,以p '表示.

图12-6 球面镜

(2)正负号法则

①以反射(或折射)面为界,将空间分为两个区:

A区:光线发出的区;B区:光线通过的区.

对于反射镜,B区和A区重合;对于折射面和透镜,两区分别在表面的两侧.②由A区决定的量:

物距p:物体在A区为正(实物);物体在A区的对面为负(虚物).

③由B区决定的量:

像距p':像在B区为正(实像);像在B区的对面为负(虚像).

曲率半径r:曲率中心在B区为正;曲率中心在B区的对面为负.

焦距f:焦点在B区为正,焦点在B区的对面为负.

(3)焦点和焦平面

图12-7 焦点和焦平面

平行主光轴的光束经球面反射后,将在光轴上会聚成一点,如图12-7(a)所示,该像点称为反射球面的焦点,以F表示;在镜后的焦点称为虚焦点;这个平面称为焦平面.

(4)球面反射的物像公式

以上两组式子均为在傍轴光线条件下球面反射的物像公式.

(5)横向放大率

①图示

物距为p、高为h的物SS',经球面反射后成像,像距为p',像高为h'(图12-

8).像高与物高之比定义为横向放大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