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学-水稻1概述

合集下载

(完整版)作物栽培学各论复习题

(完整版)作物栽培学各论复习题

作物栽培学各论复习题A、水稻一、名词解释感光性感温性基本营养生长性叶蘖同伸规律分蘖幼苗期返青期分蘖期高效叶面积拔节期抽穗有效分蘖无效分蘖无效分蘖期总茎蘖数叶面积指数粒叶比无公害栽培生理需水生态需水绿色栽培有机栽培最高茎蘖数期叶龄余数分蘖节有效叶面积晒田有效叶面积率高效叶面积率结实率加工品质营养品质水稻高产群体质量指标超高产栽培智能化栽培水稻抛秧灌溉定额水稻直播清洁生产二、知识要点1、我国水稻专家丁颖教授根据栽培稻的起源和演变过程,把栽培稻系统地分为哪5个级别?2、水稻生殖生长期开始的标志是什么?3、根据水稻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之间的起止关系,可将水稻划分为哪三种生育类型?各有何特点?4、水稻的产量构成因素有哪些?5、水稻根系的特点有哪些?6、水稻叶片分为哪三种?何为不完全叶片?完全叶片?、7、水稻的穗分化过程包括哪8个时期?8、水稻的一生分为哪几个生育期?营养生长期可分为哪两个时期?9、壮秧的标准10、水稻种子的催芽技术?11、水稻晒田的作用和技术?12、一般认为,稻体吸收N、P2O5和K2O的比例一般为多少?13、水稻的粒重是由哪两个因素决定的?14、水稻品种按其源库关系类型可分为哪三种类型?15、水稻的稻穗的特点是什么?16、水稻穗分化时期第一苞分化期、雌雄蕊形成期的叶龄余数分别是多少?三、问答题:1.简述水稻的“两性一期”。

水稻的“两性一期”或称为水稻“三性”2.简述水稻“三性”在生产上的应用?3. 简述水稻几个关键的叶龄期?4.简述水稻旱育秧的主要技术。

5. 简述水稻的穗分化过程?6.以地膜保温育秧为例,简述秧田管理的关键环节和技术。

7.阐述水稻的几种施用氮肥技术。

8. 阐述水稻吸肥规律。

9. 简述水稻返青分蘖期、拔节长穗期、抽穗结实期的生育特点?10. 阐述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特点,11.阐述水稻返青分蘖期、拔节长穗期和抽穗结实期如何进行田间管理。

12.以水稻为例,试述如何在实际生产中使其获得优质高产。

作物栽培学:水稻栽培学

作物栽培学:水稻栽培学

(二)目标、任务与内容
目标与任务:稳定面积、主攻单产优质;每公顷6吨提高至8 吨,品质符合市场要求。 内容:分三步走。至2015-2017年,集成与推广实用技术,达 到单产7吨,初步改善稻米品质现状;至2025年前后,加强技 术创新,产量达到8吨,基本实现稻米优质化;第三步,单产 稳定在8吨以上,全面实现稻米优质化。
第二节 水稻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一、稻的起源与分类 二、水稻的发育特性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 三、水稻的生育过程与器官建成
一、稻的起源与分类
(一)栽培稻种的起源
✓栽培稻种在植物分类学上属禾本科(Gramineae) 稻属(oryza)植 物; ✓目前全球稻属植物已知有20多个种,栽培种只有2个,即普遍 栽培稻(Oryza sativa) 和非洲栽培稻(O. glaberrina); ✓普通栽培稻全球分布,占栽培稻面积的99%以上,非洲栽培稻 仅分布于西非,丰产性差,但耐瘠性强。
(2)土壤生态条件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土壤条件:耕层厚度、酸碱度、养分水平、质地、 有机质含量(一些微量元素影响垩白、蛋白质含量 等) 海拔高度:影响机制与温度有关
2、水稻是高产作物
通过水分管理调节土壤肥力,提高对肥料和光、热、CO2 等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具有高产潜力; 全球高产纪录逾每公顷15吨; 经济系数高,干物质积累大
3. 水稻适应性强,种植范围广
深水稻、旱稻 分布广 耐酸、盐等(淹水条件下土壤理化性状的变化)
稻 的 类 型
4、稻米营养价值较高
与其它粮食作物相比, 稻米含粗纤维少,淀粉粒 小,易于消化,各种营养 成分的可消化率和吸收率 都较高,特别适合人体需 求。
2、环境与栽培条件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气象因子对稻品质的影响 土壤生态条件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栽培条件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环境污染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作物栽培学 水稻

作物栽培学 水稻

(二)我国水稻生产概况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
中国是世界水稻的生产和消费大国,种植面积 占世界水稻面积的20%左右,仅次于印度;总产量 占世界总产的30%以上,居世界第一位。
中国稻谷平均单产达到6.3t/hm2(420kg/ 亩),比世界平均3.8t/hm2高出65%。
8.7 3.7 3.3 3.7 1.0 1570 77.0 77.7 59.0 5.1 1330 85.0
9.3 4.0 3.6 4.8 0.9 1640 84.1 70.4 59.1 5.5 1160 70.6
数 Techn
《作物栽培学》 第2章 水稻
品种类型和稻作制度有多种多样: 海南岛一年三季连作; 长江中、下游地区可雨季连作。 黑龙江漠河可种植生育期短,抗寒力强的品种。
《作物栽培学》 第2章 水稻
二. 水稻生产概况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
(一)世界水稻生产概况
水稻、小麦和玉米是世界三大主要粮食作物; 水稻是亚洲最重要的粮食作物; 全球水稻栽培面积约为16000万hm2。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
《作物栽培学》 第2章 水稻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
主要稻米输出国的出口量动态变化
《作物栽培学》 第2章 水稻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
主要稻米输入国的进口量动态变化
《作物栽培学》 第2章 水稻
中国稻米进出口贸易变化趋势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
《作物栽培学》 第2章 水稻
300
90
250
200
60
150
100
30
50
0
0
面积、单产 总产
中国大陆 印度 印尼 越南 泰国
孟加拉国 缅甸

作物栽培学—水稻

作物栽培学—水稻

作物栽培学各论第一章水稻栽培学第一节概述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重要的商品之一,我国水稻播种面积约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1/4,而稻谷产量将近占粮食总产的1/2,约占全国商品粮的一半以上。

水稻生产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云南是全国稻米主产省份之一,同时也是稻作起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稻种资源,我省也是水稻亩产量创全国纪录的产地。

例如:1990年永胜县涛源乡,一季杂交中水稻“D优10号”亩产达1104.69kg,大理市新达选育的水稻良种“87~66”于1993年再创出一季水稻亩产1024.64kg的世界纪录,1994年“榆杂29”再创1108kg/亩的世界粳稻纪录。

但我省水稻的总体生产水平差,目前全省平均亩产才330余kg,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云南水稻播种面积近1400万亩,约占全省粮食作物总面积的1/3,但产量则近全省粮食总产的一半。

水稻的特点:1、适应性强,在水源充足的条件下,①不论酸性红壤,含盐稍高的盐碱土、排水困难的低洼沼泽地,以及其他作物不能全面适应的土壤,一般都可以栽培水稻,或以水稻为先锋作物。

②水稻的品种类型和稻作制度有多种多样,海南岛一年三季连作,长江中、下游地区可雨季连作。

③最北到黑龙江漠河地区也可种植生育期短,抗寒力强的水稻品种。

云南种植水稻最高的海拔地区是宁蒗县,海拔2676m,尼泊尔在2500m地区大量种植水稻。

2、稻米营养价值高,一般精白米除含水分12.9%外,含淀粉77.6%,蛋白质7.3%(少数高达12~15%)脂肪1.1%,粗纤维0.3%和灰分0.8%。

稻米淀粉粒特小,并含有营养价值高的赖氨酸和苏氨酸,粗纤维含量少,易消化。

各种营养成分的可消化率和吸收率都高。

产稻国家或地区共112个,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亚洲占89%、92%,集中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美洲占6%、5%;非洲占4%、2%;欧洲与大洋洲均有1%以下。

第二节稻的起源和分类稻在植物学上属禾本科(Gramineae)稻属(Oryza),现在栽培稻是由野生稻经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而演变形成的多类型植物。

水稻栽培学

水稻栽培学
16、简述高产群体茎蘖数发展的动态特征?
17、何谓有效叶面积、无效叶面积、高效叶面积、低效叶面积?
18、简述高产群体叶长序应为23145的道理?
19、水稻露地安全播种最低气温为多少?安全移栽温度为多少?安全齐 穗温度为多少?最有利的灌浆结实温度为多少?
20、为什么3-4叶秧苗只能带土移栽?N-n-1叶龄以后的秧苗不能移栽?
25、为什么在生产上将倒4叶期施用的N肥称促花肥,将倒2叶期施用的N 肥称保花肥?
25、为什么磷肥作基肥一次施用就可以了,而钾肥提倡两次施用?
26、搁田(烤田)的作用?为什么控制N-n+1叶产生的分蘖要在N-n-1叶 龄期排水搁田?生产上搁田的叶龄指标和群体指标?
第一节 我国水稻生产概况
一、水稻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的地位 ◆ 第一大粮食作物
136.0 44.8 71.4 24.8 19.2 39.1 10.9 17.0 11.0 1.2 1.0 0.2
◆ 提高单产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石
我国水稻面积和产量的85%以上在我国淮河以南各省,
经济发达,稻田被占
用量大,无法用北方 的旱粮来弥补,而且 这种趋势还将长期存 在。确保总产,只有 不断提高单产。
11、稻穗苞分化、一次枝梗分化、二次枝梗分化、颖花分化、雌雄蕊形 成、花粉母细胞形成、减数分裂7个时期各出现在倒数几叶期?
12、简述抽穗期茎上保持节间数相等绿叶数的意义?
13、简述强势花、弱势花形成的原因?
14、颖花授粉大约多少天可完成胚分化?籽粒外型和鲜重大约到花后多 少天达到最大?
15、抽穗期干物质积累量适宜值为多少?抽穗后群体干物质生产量应达 到多少?
黑龙江
新疆
吉林
甘肃
内蒙古
辽宁 北京

最新作物栽培学各论—水稻概述ppt课件

最新作物栽培学各论—水稻概述ppt课件

单产 (kg/亩)
407.9 202.3 298.0 163.6 260.7 214.4 215.8 203.7 391.4 496.5 211.9 628.7
总产量 (万吨)
16761.8 13351.4
5185.0 2700.0 2190.0 1317.1 1021.9
675.1 986.3 903.4 214.5 580.0
面 积
45533 6039 4565 4298 3945 3628 3567 3418 3255 3204
( 万 亩 )
单 产
390 388 444 328 353 339 455 492 384 379
( Kg/亩 )
总 产
17770 2344 2027 1411 1391 1228 1622 1680 1249 1217
( 万 吨 )
面积最大的省(市)依次是湖南、 四川、江西;均在4000万亩以上。单产 最高的是辽宁,平均亩产518kg。
我国还是水稻科技强国。
•世 界 矮 秆 稻 育 种 的 “ 绿 色 革 命 ” 源 于 我
国;
•我国的杂交水稻更是举世闻名; •我国水稻的栽培技术也是突出的。
我国稻作科技的发展
◆ 我国是世界上栽培水稻最古老的国家
据史书(《诗经》《淮南子》《周礼》《战国 策》《史记》等)记载,距今5000年的神农时代, 我国已开始稻作栽培。浙江余姚河姆渡曾发现距今 6700-7000年的稻作遗址。
◆ 新中国成立以前水稻生产停滞不前
1936年全年播种面积3.45亿亩,单产仅165公斤, 为新中国成立前有记载的最好年成。
国别
意大利 俄罗斯 阿根廷 乌兹别克斯坦 墨西哥 澳大利亚 土库曼斯坦

水稻培育知识点总结

水稻培育知识点总结

水稻培育知识点总结1. 水稻形态特征水稻属于禾本科植物,是一年生草本植物。

水稻的茎直立,高度在30-200厘米之间,叶子狭长而尖,叶鞘紧贴于茎上。

水稻的根系发达,具有多根性。

水稻的花结为穗状花序,穗状花序由许多小花组成,小花呈两性花。

水稻的果实为谷粒,谷粒表面光滑,色泽丰富。

2. 水稻的种质资源水稻的种质资源十分丰富,全世界共有60000多种水稻的品种,可以分为籼稻、粳稻和糯稻三大类。

籼稻主要产于亚洲东南部地区,适应长日照和高温多湿的生长条件;粳稻主要产于亚洲国家和地区,适应于丰水充沛的气候和环境;糯稻主要产自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对温度没有特殊要求。

3. 水稻的主要培育原则水稻培育的原则主要包括选择优良种质,进行杂交育种,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开展生物技术育种等。

这些原则都是为了培育出高产、优质、抗逆的水稻品种,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4. 水稻的育种方法水稻的育种方法主要包括自交育种、杂交育种、同源系选择和分子育种等。

自交育种是指在自花授粉的情况下进行选种和繁殖,杂交育种是指利用两个亲本进行人工授粉,同源系选择是指通过多代自交育种选出具有优良特性的同源系,分子育种是指利用分子标记技术进行育种选择和识别。

这些育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势和适用范围,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选择。

5. 水稻的优质育种水稻的优质是指水稻的风味好、口感佳、糙米产率高、淀粉含量低等特性。

水稻的优质主要与淀粉品质、米质品质、外观品质和加工品质有关。

水稻的优质育种是指通过选择具有优良的淀粉品质、米质品质、外观品质和加工品质的种质资源,利用杂交育种和分子育种技术进行选育,培育出高产、优质的水稻品种。

6. 水稻的抗逆育种水稻的抗逆育种是指培育具有抗旱、抗涝、抗病虫害和抗逆性的水稻品种。

抗旱水稻是指可以在干旱条件下正常生长并具有高产性;抗涝水稻是指可以在涝灾条件下正常生长并具有高产性;抗病虫害水稻是指可以在病虫害侵害的情况下正常生长并具有高产性;抗逆性水稻是指具有抗灾性和适应性强的水稻品种。

《水稻栽培》PPT课件

《水稻栽培》PPT课件

光照
水稻是短日照作物,对光照条件有一
定的要求。在生长季节,需要保证充
足的光照时间,以促进光合作用和干
物质积累。
土壤条件
土壤类型
水稻适宜在肥沃、疏松、排水良 好的土壤中生长。壤土或砂壤土
是较为理想的土壤类型。
土壤酸碱度
水稻对土壤酸碱度有一定的适应性, 但以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为宜。过酸 或过碱的土壤会影响水稻的生长和 产量。
06 水稻栽培中存在 的问题与对策
栽培管理不当问题及对策
播种量与密度不合理
应合理确定播种量,调整种植密度,确保水 稻生长空间充足。
施肥不当导致营养失衡
应科学施肥,注意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 均衡供应。
水分管理不科学
应根据水稻生长阶段和土壤墒情,合理安排 灌溉时间和水量。
耕作层过浅影响根系发育
应加深耕作层,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根系生 长。
适应性强,可在多种气候和土壤条 件下生长;高产稳产,具有较高的 经济价值。
水稻的起源与传播
起源
水稻起源于亚洲东南部地区,距今已 有约一万年的栽培历史。
传播
随着人类的迁徙和交流,水稻逐渐传播 到世界各地,成分类与品种
分类
根据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和遗传特点等,水稻可分为籼稻和粳稻两大类型。
出种皮。
根系生长
02
幼苗期水稻根系逐渐生长,形成较为发达的根系系统,为吸收
养分和水分打下基础。
叶片发育
03
随着幼苗的生长,叶片逐渐展开,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
分蘖期
分蘖产生
水稻主茎基部节上长出分枝,称为分蘖。分蘖的 多少和生长情况直接影响水稻的产量。
根系扩展
分蘖期水稻根系继续扩展,吸收能力增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概述
一、水稻生产的国民经济意义 二、水稻生产概况 三、我国的水稻分区 四、我国稻田的耕作制度 五、我国稻作科学的发展
一、水稻生产的国民经济意义
1.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
全国以稻米为主食的人口约占总人口的50%。我 国水稻种植面积平均占谷物播种面积的26.6%,稻谷 总产占粮食总产的43.6%,占全国商品粮的一半以上。
2. 水稻是高产作物
可通过水分管理调节土壤肥力, 提高对肥料和光、热、CO2等自然资 源的利用率,从而获得高产。
3. 稻的适应性强,种植范围广
稻的分布
Irrigated rice
Deepwater rice
Rainfed rice
Upland rice
Floating rice
4. 稻米的营养价值较高
占全球(%)
90.30 5.90 3.16 0.56 0.09
单产(t/ha)
3.97 4.08 4.58 1.88 5.69 7.51
FAO年统计数据,2004
亚洲主要产稻国水稻生产概况
国家
中国* 印度 印度尼西亚 日本 韩国 菲律宾 泰国
总产 (104t)
17890 12620
5181 1109 673 1337 2617
米糠
谷壳
二、水稻生产概况
(一)世界水稻生产概况
全球 亚洲 美洲 非洲 欧洲 大洋洲
面积(104ha) 15326 13454 783 1022 59.4 7.4
占全球(%)
87.79 5.11 6.67 0.39 0.05
总产(104t)
60850 54946 3587 1922 338 55.6
-
-
233.6
8.0
1870.1
29.5
53.8
237.8
8.3
1963.4
2005
2885
6.26
2006
2929
6.23
总产 (×104 t)
18523 19703 20277 20057 20040 18981 17931 17643 16230 17743
18059 18257
我国各类稻所占比例 (%)
灌溉稻 雨养稻 旱种稻 深水稻
Irrigated
Rainfed lowland
与其它粮食相比, 稻米所含粗纤维最少, 淀粉粒特小,易于消化, 各种营养成分的可消化 率和吸收率都高,适于 人体的需要。
养分
碳水化合物 蛋白质 脂肪 粗纤维 灰分
含量 (%)
75~79 6.5~9 0.2~2 0.2~1 0.4~1.5
5. 稻谷加工后的副产品用途很广
米糠是家畜的精饲料,在酿酒及医学、化工 上用途很广。稻草可造纸、编织草袋和绳索等, 也是很好的硅酸肥和有机肥。
高产省和主产省之一。种植面积占全国总面积 的7~8%,位居全国第6~7位;单产稳居全国主产 省的第1位;稻谷总产占全国的10%左右。
近10年全省水稻种植面积平均为218万公顷, 约占全省粮食面积的40%,是第一大粮食作物。单 产是所有粮食作物中最高的,自1994年突破7.5 t 以来,近10年基本上稳定在8 t/ha,最高单产达8.8 t(1998年),是全省粮食平均单产的1.4倍。稻谷 总产年均1700万吨左右,占粮食总量近60%。
面积 (104ha)
2883 4325 1161
169 104 405 1000
表中数据为2000~2004年平均值 。*:含台湾
单产
(t/ha) 6.21 2.92 4.46 6.54 6.46 3.30 2.62
(二)我国水稻生产情况
1. 总体情况
单产由50年前的不足2t/ha,增加到现在的超 过6t/ha。近10年来种植面积变化较大,由1996年 的近3200万ha,减少到2003年近2700万ha。总 产由1996的近2亿t,减到2003年1.6亿t。从2004 年起,由于农业政策的变化,农民种粮积极性提 高,种植面积和总产得到扭转。单产近10年没有 明显大的提高,基本稳定在6.20 t/ha。
250
总产
面积
200
单产
40
7.0
6.0 35
5.0
总 产 (106t) 面 积 (106 ha)
单 产 (t/ha)
150
30
4.0
3.0
100
25
2.0
50
20
1.0
1940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2010
年份
我国建国后水稻种植面积、单产和总产的变化
1995~2006年中国水稻生产概况
年份
1995 1996 1997
面积 (×104 ha)
3074 3175 3213
单产 (t/ha) 6.02 6.21 6.31
1998
3157
6.35
1999
3164
6.33
2000
3030
6.26
2001
2914
6.15
2002
2851
6.19
2003
2678
6.06
2004
2833
6.26
1995-2006年江苏省水稻生产情况
年份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面积 (×104 ha)
单产 (t/ha)
总产 (×104
t)
占粮食总面 积的比例 (%)
占粮食总产 的比例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25.0
8.0
1798.6
作物栽培学-水稻1概述
参考资料
1. 星川清亲,稻的生长。中国农业出版社,北京, 1980 2. 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稻作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北京,
1986 3. 浙江农业大学等,实用水稻栽培学。上海科技出版社,上
海,1983 4. 刁操铨,作物栽培学各论。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 5.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Upland
Deepwater
93
5
2
0
资料来源:IRRI 2002年统计资料
2. 各省份情况
种植面积和稻谷总产:湖南 单产:江苏
稻谷总产顺序: 湖南、江苏、江西、 湖北、四川、广东、 广西、安徽、黑龙 江、浙江、福建、 云南、贵州、辽宁、 河南、海南和上海。
全国各省稻谷产量分布图(1990)
3. 江苏水稻生产情况
1991 6. 国际水稻研究所网站() 7. 中国水稻信息网()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水稻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第三节 水稻产量形成及其调控 第四节 稻米品质的形成与调控 第五节 水稻基本栽培技术 第六节 水稻栽培方式与技术体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