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原理的应用说课材料
2024版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电解原理的应用

•电解原理基本概念与原理•电解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高中化学课程中电解实验设计与实践•知识点整合与拓展延伸目录•教学方法探讨与课堂互动设计•评价反馈机制建立与完善01电解原理基本概念与原理电解定义及过程描述电解定义电解过程电解质溶液导电性质电解质溶液导电性质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质与其浓度、温度、溶剂等因素有关。
在电场作用下,溶液中的正负离子分别向两极移动,形成电流。
电极反应与电子转移电极反应电子转移电解池构造及工作原理电解池构造工作原理02电解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氯碱工业生产流程简介电解过程原料准备在电解槽中,直流电通过食盐水,产生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
产品处理金属冶炼与提纯技术探讨电解法冶炼金属利用电解原理,从矿石或化合物中提炼金属,如电解熔融氧化铝制取铝。
金属提纯通过电解精炼的方法,去除金属中的杂质,提高金属的纯度。
电解法处理含重金属离子废水电解法处理有机废水环境保护中废水处理方法其他领域应用案例分析电解水制氢电镀03高中化学课程中电解实验设计与实践实验目标确定与器材准备实验目标器材准备操作步骤1. 组装电解装置,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
2. 倒入电解质溶液,注意液面高度和电极位置。
01 02注意事项1. 电源电压和电流要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2. 电极要选用合适的材料,避免与电解质溶液发生反应。
4.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实验器材和场地。
数据记录、处理与结果分析数据记录记录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如气泡产生、溶液颜色变化等。
同时测量并记录相关数据,如电压、电流、电解时间等。
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电解效率、电极反应速率等参数,并绘制相关图表。
结果分析结合实验现象和数据,分析电解原理在实验中的应用,探讨影响电解效率的因素。
实验报告撰写要求报告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步骤、数据记录与处理、结果分析与讨论等部分。
撰写要求文字简洁明了,条理清晰;数据准确可靠,图表规范;分析讨论深入透彻,结论明确。
同时注重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和环保意识的培养。
2023年高三化学教案电解原理及其应用(精选3篇)

2023年高三化学教案电解原理及其应用(精选3篇)教案一:电解原理及其应用——电解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质学习目标:1. 了解电解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质及其影响因素。
3. 了解电解质在电解过程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1. 电解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质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1. 电解质在电解过程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教材:高中化学教材。
2. 实验器材:电解槽、电池、导线、电极等。
3. 实验药品:NaCl溶液、CuSO4溶液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个电解槽和电极的图片,引起学生对电解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电解的好奇心。
Step 2:讲解电解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5分钟)1. 什么是电解反应?电解反应是指在电解质溶液中,通过外加电压,使金属离子得以向阴极还原,非金属离子得以向阳极氧化的过程。
2.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质:电解质溶液能够导电的原因是其中存在可自由移动的离子。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与溶液中电解质的浓度和离子的迁移速度有关。
Step 3:讨论电解质溶液导电性质及其影响因素(20分钟)1. 为什么纯水不导电?纯水中几乎没有带电离子,所以不具备导电性。
2. 为什么强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强于弱电解质溶液?强电解质溶液中大部分离子已经离解,能够自由移动,故具有较强的导电能力。
3.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与溶液中电解质的浓度和离子的迁移速度有关。
Step 4:介绍电解质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例子(10分钟)1. 化学电镀:通过电解质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将金属镀在电镀物体的表面。
2. 电解水制氢:通过电解水,将水分解为氧气和氢气。
3. 盐的电解法制取氯气:通过盐水电解,将氯气从盐水中分离出来。
Step 5:实验演示(15分钟)进行一个电解实验,例如电解CuSO4溶液,观察电极上的变化,通过实验充实学生对电解反应的理解。
Step 6:小结(5分钟)总结电解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质及其影响因素。
鲁科版化学说课稿《电解原理》

鲁科版化学说课稿《电解原理》尊敬的各位评委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电解原理》,下面我就从说教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地位和作用本节课选自鲁科版《化学反应原理》第一章第二节——《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的第一课时的内容---电解原理。
电解原理属于电化学知识,是中学化学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涉及到理论知识,又与元素化合物知识密切相关。
学生已经学习了电解质的电离、原电池,知道化学能是如何转变为电能的,因此电解原理是以上知识的延续,更是研究其应用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和考纲的要求,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三个维度:1.知识技能:①通过实验探究,掌握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和形成条件。
②能够正确判断电解池的阴、阳极③能够正确判断电解产物,并能正确书写电极反应、电解方程式2.过程方法:通过对电解原理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探究等能力,巩固实验探究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分组实验和讨论,体会小组合作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1)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可知:本节课的重点是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和形成条件,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则是本节的难点即①电极反应的书写②电解产物的判断③电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为了落实教学目标及突破本节的重难点,我采用以下的教法和学法【教法】本节的教学通过实验探究、动画模拟、以旧带新、合理演绎等方式突破难点。
【学法】利用问题和实验的层层推进,引导学生通过推理、判断和概括总结的程序进行学习三.【课堂教学过程】设计理念根据本节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我设计了引出问题——实验探究——讨论分析——总结归纳——实践应用的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景,引发兴趣模拟生活中推销员推销净水器的所做的两个对比实验:(1)在一小烧杯中放入自来水,插入两电极通电,一会儿水变黄,说明现在的自来水污染严重。
高中化学《电解原理》说课稿

《电解原理》说课稿一、说教学理念在《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我力求实现:“课程的设计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科学探究的学习过程和方法,以及伴随这一过程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
”1、以实验为载体进行探究性学习实验能创设参与实践的情景,并且具有激发兴趣、获取知识、体验过程、形成科学品质的诸多功能。
以实验为载体的探究性学习,充分体现了“过程与结果同样重要”的教学理念。
2、“互动· 体验· 感悟· 创新”的理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去体验课堂,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互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创新。
本节课意在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和运用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行为习惯,让他们尝试着运用所学知识(如原电池原理,氧化还原反应,电解质溶液等的有关知识)并用类比推理等方法去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陶行知先生指出“教学的中心是实际生活”,所以我选择了实际生活中典型事实,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之转化成强烈的求知欲。
二、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本节内容是中学化学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化学基础知识。
将本节教材设置在氧化—还原反应、电解质的概念、弱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溶液的PH值、原电池等基础知识之后,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很容易接受。
本节教材还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典型例子,如电解饱和食盐水、铜的精炼、电镀等,很多内容与日常生活、工业生产有密切的关系, 所以可培养学生经济意识与社会责任感。
2.教学目标的分析知识技能:1、通过对电解CuCl2溶液实验的观察与分析,能够熟练说明电池的构成条件及其工作原理。
2、掌握惰性材料做电极时,离子的放电顺序。
会判断两极所发生反应的类型;能独立地正确书写几种电解池的电极反应式和电解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在电解池工作原理的探究活动过程中,运用思考、观察、讨论分析、总结概括的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中体验宏观表象和微观本质的关系,领悟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鲁科版高二化学选修4_《电解原理的应用》名师教案

《电解原理的应用》名师教案一、教学背景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教材主要在介绍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一种重要形式--- 电解,学生建立起阴极、阳极、电极反应的概念之后,继续学习电解工业中两个比较复杂的水溶液体系的实际例子:电解食盐水和电解精炼铜;最后介绍具有一定特殊性的电解原理应用的方法--- 电镀。
是希翼在电解原理的指导下,学生可以感受理论联系实际,体味电解相关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进一步拓展、巩固和加深对电解原理理解的同时,再次从能量的角度理解化学科学的重要性。
本节教材内容框架为:2.学情分析知识储备:学生必修一已经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能够从的失电子得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通过前2 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电解池构造、电子流动方向、离子挪移方向、电极反应及简单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等。
能力方面:学生已经具备了独立思量的能力,能通过自学主动获取知识。
初步形成为了从电子得失和能量转化的角度看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即将开展的学习活动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
认知障碍:学生用微粒观分析电解过程中各种各种微粒运动的意识还有待提高;学生目前尚不具备化学平衡挪移知识和水的电离知识,故不容易理解碱为什么在阴极区生成。
二、教学任务分析1.教学目标(1)通过运用电解的原理分析熔融NaCl 和食盐水的电解、铜的电解精炼,了解这些复杂体系中所发生的反应以及电解的实用价值。
(2)通过学习电镀的内容,使学生了解具有一定特殊性的、另一种电解原理的应用方法,并进一步体味电解对人类社会的重要贡献。
(3)通过电解饱和食盐水、电镀的活动探索,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能力。
(4)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再次从能量的角度理解化学科学的重要性。
2.教学重难点(1)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原理及离子交换膜的使用。
(2)深化对电解原理的理解,体味电能与化学能之间的转化。
三、教法、学法本节课基于电解原理的应用价值,设计“温故→ 问题→探索→ 解决→ 知新”的教学环节,根据学生所已有的化学知识作为课堂教学的背景,以发展学生素质为理念,以学科知识为支撑,展开讨论并解决问题。
高二电解原理的应用公开课

高二电解原理的应用公开课1. 简介本文档将介绍高二电解原理的应用公开课的相关内容。
电解原理是化学学科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电解反应可以产生大量有用的化学物质和能源。
本公开课将重点介绍电解原理的基本概念、实验操作和应用案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电解原理,并了解其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实际应用。
2. 电解原理的基本概念电解原理是指在电解质溶液中,当通过外加电流时,正负电荷的离子在电解质溶液中移动,从而引起化学反应的原理。
以下是电解原理的基本概念:•电解质:指能在溶液中自由移动的正负离子,如酸、碱、盐等。
•电极:将电解质溶液和外部电源相连的导体条,分为阳极和阴极。
•离子迁移:当电解质溶液中通过外加电流时,阳离子向阴极迁移,阴离子向阳极迁移。
3. 电解实验操作步骤进行电解实验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操作步骤。
下面是电解实验的常见操作步骤:1.准备实验装置和材料:包括电解槽、电极、电源等。
2.准备电解质溶液:选择适当的电解质和溶剂,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溶液。
3.将电解质溶液倒入电解槽中。
4.将电极插入电解槽中:确保阳极和阴极分别与正负极性相连。
5.接通电源:设置合适的电流强度和时间。
6.观察化学反应过程和结果。
4. 电解原理的实际应用案例电解原理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有许多实际应用案例。
以下列举了几个常见的应用案例:•电镀:利用电解原理可以进行金属电镀,例如将银、铜等有价值的金属镀在较廉价的材料上,提升其外观和性能。
•电解制氢:通过电解水可以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这是一种清洁能源的制取方法。
•电解铝制取:铝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材料,在工业上可以采用电解法制取高纯度的铝。
•电解钠制取:钠是化学元素中的一种金属,广泛应用于冶金、医药等领域,在工业上可以通过电解法制取钠。
5. 总结本文档概述了高二电解原理的应用公开课的相关内容,包括电解原理的基本概念、实验操作步骤和实际应用案例。
希望通过本公开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和掌握电解原理,并了解其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实际应用。
电解原理的应用教案

电解原理的应用教案【篇一: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教学设计修改】【篇二:鲁科版化学选修四1.2.2《电解原理的应用》教学设计】第二节《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以电解熔融的氯化钠为例,理解电解的基本原理,能够正确判断电解池的阴极和阳极。
⑵了解氯碱工业、精炼粗铜及电镀铜的电解原理,能准确书写电极反应式和电解反应式;掌握惰性材料作电极时,离子的放电顺序。
2.过程与方法⑴通过理解电解的基本原理,体会电解原理的应用及计算。
⑵通过电解熔融的氯化钠、观看氯碱工业的模型、精炼粗铜及电镀铜等,培养观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迁移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自主探究的意识,培养“由表及里”的分析问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同时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提高环保意识。
【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以电解熔融的氯化钠为例,理解电解的基本原理,初步掌握一般电解反应产物的判断方法。
学习难点:了解氯碱工业、精炼粗铜及电镀铜的原理,体会电解原理的应用。
(阴极和阳极以及电极反应的概念、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
)1.2.2《电解原理的应用》教学过程设计【复习提问】1、电解的工作原理2、采用何种装置完成电解?【板书】课题电解原理的应用【设疑】1 工业上冶炼金属的方法有哪些?2、工业上如何冶炼钠、镁、铝?下面我们进行第1个小活动,以饱和nacl溶液和熔融的nacl为离子导体设计电解池。
【交流研讨1】请选用合适药品和仪器画出你设计的电解池装置并写出电解熔融的nacl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化学方程式。
阳极:2cl--2e-=cl2↑阴极:2h++2e-=h2↑总反应:2nacl=====cl2↑+2na【点拨】刚刚我们设计的第一个电解池就是工业上冶炼金属钠的原理。
【讲述】电解是最强有力的氧化还原手段,电解法是冶炼金属的一种重要方法。
对于冶炼像na、ca、mg、al这样活泼的金属我们常选用电解其熔融态的化合物的方法。
电解原理的应用说课稿

《电解原理的应用》说课稿福建省浦城县第三中学黎红一、教材分析电解原理是中学化学重要理论之一,它是无机化学中很重要的知识,既涉及理论知识,又与元素化合物知识密切相关。
教材在前节课已经学习了电解原理,这节课的学习其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巩固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条件和方法,加强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深刻体会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实际意义,牢固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二、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解的应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和铜的精炼2、会判断电解池的两极,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及电解的总化学方程式;过程与方法:3、学会通过实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培养创新意识;通过相互讨论培养合作精神。
学情分析:学生已学习和掌握了氧化还原反应、电解质溶液、金属的性质、离子反应、原电池的初步知识以及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等知识,在能力上已经初步具备了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
在上节课的学习中已了解了电解池的电解原理,但还不能熟练的加以运用及书写电极反应式。
依据新课程理念,本着对教材结构和内容的深刻理解,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特点,确定重难点如下:重点:电极反应式和总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难点:电极反应的判断及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教法学法:教法:教师采用问题趋动及借助多媒体演示的方法学法: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边讨论边比较的方法对知识进行构建三、教学程序设计根据本节的教学目标,我对具体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七个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展示生产生活中与电解有关的图片,在同学们惊奇的目光中,引出这节课的问题。
1、既然我们可通过电解熔融的氯化钠制取金属钠,为什么不电解它的盐溶液来制取金属钠?2、假若将它们的盐溶液通电将会观察到什么现象,又可得到什么样的产物?(设计意图:提出问题,层层递进,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能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构建良好的教学环境,从而引入本节新课——电解原理的应用)(二)、理论探究,巩固旧知(1)、围绕上述疑问,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探究实验:用碳棒作阳极,铁作阴极,电解氯化铜溶液或氯化钠溶液(用氯化铜溶液的电解作对比)(2)、我设置了三个层层递进的问题:1、写出你所选择的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的阴、阳离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拓展与延伸 电解法制备Fe(OH)2
由于Fe(OH)2极易被氧化,所以实验室很难用亚铁盐溶
液与烧碱溶液反应制得Fe(OH)2白色沉淀。若用右图所示实 验装置,则可制得纯净的Fe(OH)2,并可较长时间观察到白
拓展与延伸 电解法制备Fe(OH)2
由于Fe(OH)2极易被氧化,所以实验室很难用亚铁盐溶
液与烧碱溶液反应制得Fe(OH)2白色沉淀。若用右图所示实 验装置,则可制得纯净的Fe(OH)2,并可较长时间观察到白
Fe
色沉淀。
已知两极材料分别为石墨和铁:
(1)a极材料为 Fe ,电极反应式为_F_e_-___2_e_=_F__e_2_+
电解 冰晶石
4Al+3O2 ↑
Na+
阳离子交换膜电解槽
探究与实践
下图是一个简易家庭用次氯酸钠消毒液发生器,请
根据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反应原理,画出外加电源与导线 (标出电源的正、负极),简单分析发生器的工作原理
阴
—a
阳极:2Cl— - 2e— = Cl2↑ 阴极:2H++2e— = H2↑ 总反应: 2Cl— + 2H2O 电解 Cl2↑+ H2↑+2OH—
Cl2 Cl2+2OH— = Cl— +ClO — +H2O
电解原理的应用
应用二 电解饱和食盐水(氯碱工业的基础)
写出对应的电极反应和总反应 阳极:2Cl— - 2e— = Cl2↑ 阴极:2H++2e— = H2↑ 总反应: 2Cl— + 2H2O 电解 Cl2↑+ H2↑+2OH—
?电解MgCl2溶液
电镀
CuSO4溶液
电解精炼铜
思考1:如果阳极碳棒用Cu作电极,能达到实验目的吗? 思考2:如果阳极和阴极都为铜棒,则实验现象如何呢?
由于Fe(OH)2极易被氧化,所以实验室很难用亚铁盐溶
液与烧碱溶液反应制得Fe(OH)2白色沉淀。若用右图所示实 验装置,则可制得纯净的Fe(OH)2,并可较长时间观察到白
Fe
色沉淀。
已知两极材料分别为石墨和铁:
(1)a极材料为 Fe ,电极反应式为_F_e_-___2_e_=_F__e_2_+
石墨
Cl2+2OH— = Cl— +ClO — +H2O
+b
饱和NaCl溶液
阳 石墨棒
探究与实践
下图是一个简易家庭用次氯酸钠消毒液发生器,请
根据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反应原理,画出外加电源与导线 (标出电源的正、负极),简单分析发生器的工作原理
阴
—a
+b
阳
阳极:2Cl— - 2e— = Cl2↑ 阴极:2H++2e— = H2↑ 总反应: NaOH 2Cl— + 2H2O 电解 Cl2↑+ H2↑+2OH—
Fe
色沉淀。
已知两极材料分别为石墨和铁:
(1)a极材料为 Fe ,电极反应式为_F_e_-___2_e_=_F__e_2_+
石墨
(2)如果实验后看到有白色沉淀生成,则电解液c可以是______
√ √ A.纯水 B.NaCl溶液 C.NaOH溶液 D.CuCl2溶液
拓展与延伸 电解法制备Fe(OH)2
(2)如果实验后看到有白色沉淀生成,则电解液c可以是______
√ √ A.纯水 B.NaCl溶液 C.NaOH溶液 D.CuCl2溶液
(3)液体d可为 ,其作用是 溶液进行加热煮沸处理,目的是
,在加d之前对c 。
(3)苯或汽油 隔绝空气,防止生成的Fe(OH)2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排净溶液中溶解的氧气,防止生成的Fe(OH)2在溶液中被氧化
石墨
(2)如果实验后看到有白色沉淀生成,则电解液c可以是______
√ √ A.纯水 B.NaCl溶液 C.NaOH溶液 D.CuCl2溶液
(3)液体d可为 ,其作用是 溶液进行加热煮沸处理,目的是
,在加d之前对c 。
(4)若c改为Na2SO4溶液,当电解一段时间,看到白色沉淀后,再反接 电源继续电解,除了电极上看到的气泡外,另一明显的现象为:______
c(阳极):2Cl–- 2e–= Cl2↑
b(正极):2H+ + 2e– = H2↑ d(阴极):Cu2+ +2e–=Cu
讨论3:标出电子的流动方向
a→d
c →b
探究与实践
结合原电池或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设计实验, 使图中的铁棒上析出铜,而铁的质量不变。(作图并说明原理)
Fe
— Zn
Fe +
阳C
Fe 阴
Fe
色沉淀。
已知两极材料分别为石墨和铁:
(1)a极材料为 Fe ,电极反应式为_F_e_-___2_e_=_F__e_2_+
石墨
拓展与延伸 电解法制备Fe(OH)2
由于Fe(OH)2极易被氧化,所以实验室很难用亚铁盐溶
液与烧碱溶液反应制得Fe(OH)2白色沉淀。若用右图所示实 验装置,则可制得纯净的Fe(OH)2,并可较长时间观察到白
电化学复习
温故知新
e–
应用原电池、电解池的相关知识,
e–
分析讨论右图装置
讨论1:左边烧杯为________装置,(a) —
Cu (b)
+
阳 (c)
阴 (d)
右边烧杯为____ __装置
H2SO4溶液 CuCl2溶液
原电池 电解池
讨论2:请写出a、b、c、d对应的电极反应式(注明电极名称)
a(负极):Zn-2e–= Zn2+
拓展与延伸 电解法制备Fe(OH)2
由于Fe(OH)2极易被氧化,所以实验室很难用亚铁盐溶 液与烧碱溶液反应制得Fe(OH)2白色沉淀。若用右图所示实 验装置,则可制得纯净的Fe(OH)2,并可较长时间观察到白 色沉淀。
已知两极材料分别为石墨和铁:
Fe
C
Fe
C
电解水
Fe(OH)2
Na2SO4溶液
Na2SO4溶液
CuSO4溶液
CuSO4溶液 原电池原理
CuSO4溶液 电解原理源自电解原理的应用应用一 电解冶炼某些活泼金属
电解某些活泼金属的熔融盐,制取活泼金属单质 (如Na、Mg、Al等)
Na: 2NaCl(熔融) 电解 2Na+Cl2↑
Mg: MgCl 2(熔融) 电解 Mg+Cl2↑
Al:
2Al2O3(熔融)
(4)若c改为Na2SO4溶液,当电解一段时间,看到白色沉淀后,再反接 电源继续电解,除了电极上看到的气泡外,另一明显的现象为:______
(4)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
思考与讨论
图中的铁棒上析出铜,而铁的质量不变
Fe C
Fe Cu
Fe Cu
Cu
CuSO4溶液 CuSO4溶液
CuSO4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