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古诗文译文

合集下载

高中二年级语文必背古诗词及文言文

高中二年级语文必背古诗词及文言文

高中二年级语文必背古诗词及文言文1.高中二年级语文必背古诗词及文言文篇一兰亭集序王羲之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舜发于畎(quǎn)亩之中,傅说(yuè)举于版筑之间,胶鬲(gé)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kōng)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zēng)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bì)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曹刿论战《左传》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guì)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jiàn)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biàn),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bó),弗敢加也,必以信。

二年级语文上册必考古诗文及译文

二年级语文上册必考古诗文及译文

一、引言在二年级语文上册中,必考古诗文及其译文是学生们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学习古诗文,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还可以增进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识。

本文将深入探讨二年级语文上册必考古诗文及其译文,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主题。

二、古诗文概述古诗文是我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古代诗歌和文言文两个方面。

在二年级语文上册中,必考的古诗文通常包括了古诗词和古文篇目。

古诗词以其简洁优美、含蓄深刻的语言风格著称,常常表达了古人对自然、生活和人情的感慨与思考。

而古文篇目则以其严谨古朴、意蕴深远的特点而被广泛传颂。

通过学习古诗文,学生们可以领略到古人的风采,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必考古诗文及译文1.《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在床前明亮的月光,像是地上的霜。

抬头望着明亮的月亮,低头想着故乡。

)2.《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白天山势尽头处,黄河水入海流。

若想遥望千里景,别再登高一层楼。

)3.《学而时习之》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学习的人也不会有所成就。

(译文:没有想当将军的士兵就不是好士兵,没有学习的人也不会有所成就。

)以上是二年级语文上册中必考的古诗文及其译文,通过学习这些古诗文,学生们可以领略到古人的智慧与才情,同时也能够提升自己的语文能力与文学修养。

四、个人观点与理解古诗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它蕴含着我国古代文人的智慧和情感。

通过学习古诗文,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人的风采,更可以启迪自己的心灵,了解人生道理,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

古诗文具有深远的历史内涵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认为学生学习必考古诗文及其译文是十分重要的,它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于语言和文学的感悟力,同时也能够加深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

五、结语通过本文的探讨,我希望读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二年级语文上册必考古诗文及其译文这一重要主题。

部编版小学文言文古诗词

部编版小学文言文古诗词

部编版小学文言文古诗词在部编版小学的语文教材中,文言文和古诗词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文学素养,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以下是几篇精选的文言文和古诗词,它们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

《论语》节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出师表》节选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桃花源记》节选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小石潭记》节选潭水清澈见底,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这些文言文和古诗词不仅语言优美,而且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情感,是小学阶段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材料。

通过学习这些经典作品,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1-6年级必背古诗文言文

1-6年级必背古诗文言文

1-6年级必背古诗文言文一年级1、古诗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2、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3、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4、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

5、风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二年级1、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2、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3、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4、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5、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三年级1、小儿垂钓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2、对子歌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秋月白,晚霞红。

水绕对云横。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1、词语群芳吐艳姹紫嫣红落英缤纷郁郁葱葱喷薄欲出旭日东升夕阳西下皓月当空崇山峻岭悬崖峭壁层峦叠翠苍翠欲滴2、对子歌清对浊廉对贪功对罪正对偏奖对罚优对劣善对恶勤对懒3、古诗名句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王维)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王维)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王建)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杜甫)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晏殊)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王勃)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汪洙)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

(邢俊臣)四年级1、一径竹阴云满地半帘花影月笼纱(北京颐和园月波楼)树红树碧高低影烟淡烟浓远近秋(四川青城山真武殿)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山东济南大明湖)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江苏苏州沧浪亭)有志者事竟成。

二年级下必背古文

二年级下必背古文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破瓮救友》【文言文】光生七岁,凛(lǐn)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wèng),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bèng),儿得活。

——选自《宋史·司马光传》【注释】①凛然:严肃庄重的样子。

②退:回去。

③弃:抛下。

【文白对读】司马光七岁的时候就像一个大人一样非常懂事,听到老师讲解《左氏春秋》,非常喜爱,放学之后又为家人讲他所学到的,因此他也明白了春秋的内涵,从此书不离手,甚至忘记了饥渴,冷热,一心都扑到了书里。

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

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里了。

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

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

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

第二单元《曹冲称象》【文言文】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

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

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jiào)可知矣。

”太祖悦,即施行焉。

【注释】①智意:知识和判断能力。

②致:送给。

③群下:部下,下属④校:比较。

⑤太祖:曹操。

曹冲长到五六岁的时候,知识和判断能力所达到的程度,可以比得上成人。

有一次,孙权送来了一头巨象,曹操想知道这象的重量,询问属下,都不能说出称象的办法。

曹冲说:“把象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达到的地方做上记号,再让船装载其他东西(当水面也达到记号的时候),称一下这些东西,那么比较一下(东西的总质量差不多等于大象的质量)就能知道了。

”曹操听了很高兴,马上照这个办法做了。

第三单元《叶公好龙》【文言文】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

二年级上册语文诗词背诵汇总

二年级上册语文诗词背诵汇总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背诵古诗词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共有必背古诗7首,其中涉及课文部分有4首,涉及日积月累有3首。

下边整理分享这七首古诗的原文及译文。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译文】一个蓬头垢面的小孩子正在学习垂钓,他侧着身子坐在岸边青苔上,掩映在杂草丛中。

一个路人从他身旁经过,想要向他问路,但他连忙摆了摆手,怕惊动了水中的鱼儿,不敢回应对方。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沉没,势不可挡的黄河之水正朝着东海方向汹涌奔流。

若想把这无限的风光景致尽收眼底,那就能不能歇脚,赶紧攀登到到顶楼上。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升起一缕缕紫色的烟霞,从远处看去瀑布好似一道白色绢绸悬挂山前。

抬头望去,高崖上从天而降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真让人怀疑是天上的银河泻落到凡间。

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所有的山上飞鸟都不见踪影,所有的路上都看不到行人。

一叶孤舟上,渔翁披蓑戴笠,他独自垂钓,任凭风雪侵袭。

夜宿山寺唐·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译文】寺院中的楼真高啊,大概有一百尺的样子。

我站在楼顶上,仿佛一伸手就可以摘到天上的星星。

离天空这么近,我可真不敢大声地说话,唯恐惊动天上的神仙。

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译文】在那雄伟的阴山脚下,是一望无际的敕勒平原。

天空就像穹庐的顶篷一样笼盖着这一方土地。

天空是那样湛蓝,草原是那样辽阔,而成群的牛羊,正在这片原野上繁衍生息着。

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所有的山上飞鸟都不见踪影,所有的路上都看不到行人。

二年级下册文言文古诗词

二年级下册文言文古诗词

二年级下册文言文古诗词
二年级下册的文言文古诗词是小学生接触古代文学的重要途径,通过学习这些经典作品,学生可以了解古代的文化和语言,培养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以下是一些适合二年级学生学习的文言文古诗词:
1.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名作,表达了诗人在夜晚思念家乡的情感。

2.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早晨,鸟儿的啼叫和风雨的声音,以及落花的景象。

3. 《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唐代诗人李绅的这首诗反映了农民辛勤劳作的景象,提醒人们珍惜粮食。

4.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名篇,通过登高远望,表达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5.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代诗人柳宗元的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边雪景,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超然。

6.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这首诗通过描绘原野上的草,比喻了生命的顽强和不屈。

这些古诗词不仅语言优美,而且富含哲理,适合二年级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和欣赏。

通过背诵和理解这些作品,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同时也能够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二年级古诗词和文言文有关

二年级古诗词和文言文有关

二年级古诗词和文言文有关
二年级的学生们在接触古诗词和文言文时,通常会从简单的作品开始,以培养他们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理解。

以下是一些适合二年级学生阅
读和学习的古诗词和文言文作品:
1. 古诗词:
- 《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2. 文言文:
- 《论语》中的一些简单篇章,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三字经》的开头部分,如“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 《弟子规》中的一些简单句子,如“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在教授这些古诗词和文言文时,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
- 朗读:让学生大声朗读,感受古诗词的韵律和节奏。

- 讲解:解释诗词和文言文中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和
历史背景。

- 背诵:鼓励学生背诵一些经典的诗句,增强记忆。

- 创作: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他们尝试模仿古诗词的风格创作自己
的小诗。

- 讨论: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诗词和文言文的理解和感受。

通过这些活动,二年级的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古诗词和文言文的基本知识,还能够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上册课外古诗对花(于濆)花开蝶满枝,花落蝶还稀。

惟有旧巢燕,主人贫亦归。

译文:当花儿开放,芳香四溢的時候,蝴蝶纷纷涌來,聚集在花枝上翩翩飞舞;当花儿凋謝时,蝴蝶也少了。

只有那些从前在我屋下辛勤垒窝的燕子,不会嫌弃主人的贫贱,仍然飞回以前栖息的旧巢来這里陪伴我。

村晚(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译文:在一个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太阳正要落山,红红的火球好像被山口咬住一样,淹没在冰凉的池水波纹中。

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乐曲。

大风歌(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译文:大风刮起来了啊,云随着风翻腾奔涌!我威武平定了天下啊,荣归故乡!怎样才能得到勇士,为我去戍守边疆啊!陶者(梅尧臣)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译文:挖尽了门前泥土用来做瓦,可是自己屋顶上却没有一片瓦,那些人寸指不沾泥土,却居住着瓦片如鱼鳞的高楼大厦。

蜀道后期(张说)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

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译文:我客游在外,行事尽量迅速,像同时间在竞争一样,来往的行程都是预先规划好了的。

可秋风不肯等待,自个儿先到洛阳城去了。

山中问答(李白)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译文:有人问我为什么住在碧山上,我笑而不答,心中却闲适自乐。

山上的桃花随着流水悠悠地向远方流去,这里就像别有天地的桃花源一样,不是凡尘世界所能比拟的。

题李太白墓(梅之焕)采石江边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

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

译文:李白死后变成采石江边的一堆土,而李白人虽死,他的诗名却照耀传诵千古;那些来来往往经过的人,竟也在李白的墓前乱题诗,就好像在鲁班门前卖弄大斧,实在太不自量了。

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译文:青山横亘在城郭的北侧,白亮亮的河水环绕在城郭的东方。

我们即将在这里离别,你就要像孤飞的蓬草一样踏上万里征程。

空中的白云飘浮不定,仿佛你行无定踪的心绪,即将落山的太阳不忍沉没,亦似我对你的依恋之情。

我们挥手告别,从这里各奔前程,两匹马似乎也懂得主人的心情,不忍离别同伴而萧萧长鸣。

中秋月(一)(李峤)盈缺青冥外,东风万古吹。

何人种丹桂,不长出轮枝。

译文:这月儿在无边无际的天空中缺了又变圆,千秋万代东风一直在对它吹拂。

是谁在月亮里种的桂树,它的树枝为何从不会长出圆圆的月轮之外。

中秋月(二)(李峤)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译文:皎洁的中秋圆月升上了天空,人人都说四海之内都是天气晴好月光普照。

你怎么知道在千里之外也会是这样,说不定那里是又刮大风又下雨呢?风(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译文:能吹落秋天的落叶,能催开春天的鲜花。

刮过江面能掀起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

易水送别(骆宾王)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译文:荆轲当年不是在易水这里辞别燕国太子丹,到秦国去刺杀秦王。

临行之际,壮士慷慨激昂,怒发冲冠。

如今古代的壮士早已不在人世,而易河水还是像当年一样冰冷。

月上瓜洲(张辑)江头又见新秋,几多愁?塞草连天何处是神州?英雄恨,古今泪,水东流。

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

译文:泛舟游于江海之上,又一次见到一年一度的秋意。

边塞的衰草连天,连绵不断,什么地方才是神州大地呢?古往今来的英雄都曾在这留下足迹,如今空留遗恨。

南宋王朝收复失地的理想,自己的雄心壮志像东逝的流水一样。

只有在明月朗照瓜州的时候,手持鱼竿垂钓。

相思(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译文:晶莹闪亮的红豆,产于岭南;春天来了,该长得叶茂枝繁。

愿你多多采摘它,嵌饰佩带;这东西,最能把情思包涵!八阵图(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译文:说起诸葛亮的功劳,在三国里要算是盖世第一,他的名气就是从八阵图上成就的。

这江面上有很急的流水,但是堆成八阵图的石子一点也没有转动;到现在刘备并吞东吴失策的这一件事,到现在仍然是空留余恨啊。

听弹琴(刘长卿)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译文:七弦琴奏出曲调悠扬起伏,静听就像那滚滚的松涛声。

我虽然很喜爱这古时曲调,可惜现在的人们多已不弹。

[送上人(刘长卿)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译文:你是行僧象孤云和野鹤,怎能在人世间栖居住宿?要归隐请别买沃洲名山,那里是世人早知的去处。

渡汉江(李频)岭外音书绝,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译文:久在岭南居住,家乡音讯全无;经历一个寒冬,又到立春时候。

距离家乡越近,心中越发不安;遇人不敢相问,唯恐消息不祥。

春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译文:新年已经来到,然而却还没有看到芬芳的鲜花,直到二月里,才惊喜地发现草儿萌发了绿芽。

白雪似乎耐不住这春天的姗姗来迟,竟纷纷扬扬,在庭前的树木间洒下一片飞花。

岁暮到家(蒋士铨)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译文:母亲爱子女的心是无穷无尽的,我在过年的时候到家,母亲多高兴啊!她正在为我缝棉衣,针针线线缝得密,我寄的家书刚收到,墨迹还新。

一见面母亲便怜爱地说我瘦了,连声问我在外苦不苦?我惭愧地低下头,不敢对她说我在外漂泊的境况。

舟过安仁(杨万里)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译文:一叶(条)渔船上,有两个顽童,他们收了撑竿,停下船桨,坐在船中。

怪不得没下雨他们就张开了伞,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二年级下册课外古诗城东早春(杨巨源)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译文:柳树刚冒出绿芽,也许没有似锦的鲜花美丽,可是诗人看到这幅景象却非常欣喜,因为他发现春天来到了。

如果等到满园春色,大家都出门看花,那不是太迟了吗?画眉鸟(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译文:千百声的鸟啭,随着自己的心意任意回荡着, (就在那)山花万紫千红绽放,高低有致的林木里。

这才明白:(以前)听到那锁在金笼内的画眉叫声,远比不上悠游林中时的自在啼唱。

春怨(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译文:快赶走树上的黄莺,别让它在枝头长啼;啼声会惊破我好梦……害我梦不到那辽西。

月夜(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译文:夜深了,月儿向西落下,院子里只有一半还映照在月光中;横斜的北斗星和倾斜的南斗星挂在天际,快要隐落了。

就在这更深人静、夜寒袭人的时候,忽然感到了春天温暖的气息;你听,冬眠后小虫的叫声,第一次透过绿色纱窗传进了屋里。

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译文:东行登上碣石山,来感悟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龟虽寿(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译文:年老的千里马躺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能够驰骋千里;有远大抱负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劝学-朱熹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译文:旨在奉劝青少年,珍惜光阴,珍惜青春,刻苦治学,有所作为。

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清明节的时候,诗人不能够回家扫墓,却孤零零一个人在异乡路上奔波,心里已经不是滋味;况且,天也不作美,阴沉着脸,将牛毛细雨纷纷洒落下来,眼前迷蒙蒙的,春衫湿漉漉的。

诗人啊,简直要断魂了!找个酒家避避雨,暖暖身,消消心头的愁苦吧,可酒店在哪儿呢?采莲曲(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译文:一群采莲姑娘身穿和绿色荷叶一样颜色的罗裙,粉红的荷花映照着姑娘们鲜艳的脸庞。

她们混杂在池塘中难以发现,听到姑娘们的歌声,才知道有人出来的一番景色。

小松(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译文:小的时候长在很深很深的草中,埋没看不出来,到现在才发现已经比那些野草(蓬蒿)高出了许多。

那些人当时不识得可以高耸入云的树木,直到它高耸入云,人们才说它高。

花非花(白居易)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译文:似花又不是花,似雾又不是雾,半夜时到来,天明时离去。

来时仿佛短暂而美好的春梦,离去时又像清晨的云彩无处寻觅。

巴女谣(于鹄)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

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

译文:夏天的傍晚,夕阳西下,烟霭四起,江上菱叶铺展,随波轻漾,一个天真伶俐的巴江女孩,骑在牛背上面,亢声唱着山歌,沿着江边弯弯曲曲的小路慢慢悠悠地回转家去。

这时天色渐渐晚了,可是这个顽皮的小家伙还是一个劲地歪在牛背上面唱歌,听任牛儿不紧不忙地踱步。

路旁好心的人催促她快些回家,要不,待会儿天黑下来,要找不到家门了!不料这个俏皮的女孩居然不以为然地说道:我才不害怕呢!只要看见伸出木槿篱笆外面的大大的芭蕉叶子,那就是我的家了!寻隐者不遇(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译文: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

和端午(张耒)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译文:龙舟竞赛为的是深切悲念屈原的千古奇冤,忠烈之魂一去千载哪里还能回还啊?国破身死现在还能有什么呢?唉!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了!调笑令(戴叔伦)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

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

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译文:边草茫茫,雪盖黄沙亘远无垠,读来自然感觉到戍边环境的恶劣凄凉;明月最想思,偏是故乡明,写明月自然将守边士兵思乡之情表达了出来;所以便有了收笔的“胡笳一声愁绝”,点明主旨。

回乡偶书(二)(贺知章)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译文:我离别家乡的时间已经很长了,回家后才感觉到家乡的人事变迁实在是太大了。

只有门前那镜湖的碧水,在春风吹拂下泛起一圈一圈的涟漪,还和五十多年前一模一样。

山亭夏日(高骈)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译文:盛夏时节,绿树葱郁,树阴下显得格外清凉,白昼比其它季节要长,清澈的池塘中映射出楼台的倒影。

微风拂过,用水晶装饰的帘子轻轻晃动。

蔷薇花开满了蔷薇架,满院都可闻到它那沁人心脾的香味。

蝉(虞世南)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译文:蝉居住在挺拔疏朗的梧桐上,与那些在腐草烂泥中打滚的虫类自然不同,因此它的声音能够流丽响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