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经典的古诗词及译文

合集下载

苏轼经典古诗词8首

苏轼经典古诗词8首

苏轼经典古诗词一:《满庭芳·蜗角虚名》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乾忙。

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

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

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思量。

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

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

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

江南好,千锺美酒,一曲满庭芳。

二:《减字木兰花·玉房金蕊》玉房金蕊。

宜在玉人纤手里。

淡月朦胧。

更有微微弄袖风。

温香熟美。

醉慢云鬟垂两耳。

多谢春工。

不是花红是玉红。

三:《减字木兰花·郑庄好客》郑庄好客。

容我尊前先堕帻。

落笔生风。

籍籍声名不负公。

高山白早。

莹骨冰肤那解老。

从此南徐。

良夜清风月满湖。

四:《点绛唇·不用悲秋》不用悲秋,今年身健还高宴。

江村海甸。

总作空花观。

尚想横汾,兰菊纷相半。

楼船远。

白云飞乱。

空有年年雁。

五:《点绛唇·红杏飘香》红杏飘香,柳含烟翠拖轻缕。

水边朱户。

尽卷黄昏雨。

烛影摇风,一枕伤春绪。

归不去。

凤楼何处。

芳草迷归路。

六:《减字木兰花·回风落景》回风落景。

散乱东墙疏竹影。

满坐清微。

入袖寒泉不湿衣。

梦回酒醒。

百尺飞澜鸣碧井。

雪洒冰麾。

散落佳人白玉肌。

七:《南乡子·凉簟碧纱厨》凉簟碧纱厨,一枕清风昼睡馀。

睡听晚衙无一事,徐徐,读尽床头几卷书。

搔首赋归欤,自觉功名懒更疏。

若问使君才与术,何如?占得人间一味愚。

八:《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妖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苏轼诗词名篇50首赏析

苏轼诗词名篇50首赏析

苏轼诗词名篇50首赏析苏轼是中国文坛上的巨匠之一,他的诗词作品不仅在当时广为传颂,而且至今仍被人们传诵和欣赏。

下面为大家介绍苏轼的50首著名诗词及赏析。

第一至第十首:《赤壁怀古》、《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临江仙·满地黄花堆积》、《临安春雨初·怀王十二游泳》、《江神子·读书被甲知非契》、《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鹧鸪天·送安石之京》、《江城子·密州出猎》。

这十首诗词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无论是词牌还是文学价值都是非常高的。

《赤壁怀古》中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诗句令人难忘,是苏轼诗词中的代表作之一。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没有词牌,但却有着极高的唯美情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的一首纯洁的爱情词,其音调和节奏极富独特性。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写景优美,是苏轼诗词集中比较亲民的一首。

《临江仙·满地黄花堆积》是苏轼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反思,表达了他的情感和哲理。

《临安春雨初·怀王十二游泳》描写了苏轼对于皇帝玩水的回忆和怀念,极具韵味。

《江神子·读书被甲知非契》总结了苏轼的人生观,表达了他对于人生的看法。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则是苏轼的一首豪放之作,描写了山林风景的壮美。

《鹧鸪天·送安石之京》写的是苏轼送别好友安石的情感。

《江城子·密州出猎》描绘了苏轼为了追逐猎物而远离故土的感情。

第十一至二十首:《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南乡子·重九登高》、《夜泊牛渚怀古》、《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无题·相见争如不见》、《临江仙·送钱穆父》、《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卜算子·咏梅》、《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雨中望四皓台》。

精选苏轼古诗词及译文大全十首

精选苏轼古诗词及译文大全十首

【篇一】精选苏轼古诗词及译文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宋代〕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穿空一作:崩云)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樯橹一作:强虏)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人生一作:人间;尊同:樽)译文大江之水滚滚不断向东流去,滔滔巨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

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

岸边乱石林立,像要刺破天空,惊人的巨浪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千万堆白雪。

雄壮的江山奇丽如图画,一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小乔刚刚嫁给了他做妻子,英姿雄健风度翩翩神采照人。

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就把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

如今我身临古战场神游往昔,可笑我有如此多的怀古柔情,竟如同未老先衰般鬓发斑白。

人生犹如一场梦,且洒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篇二】精选苏轼古诗词及译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宋代〕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何似一作:何时;又恐一作:惟/唯恐)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长向一作:偏向)译文丙辰年(公元1076年)的中秋节,高高兴兴地喝酒直到天亮,喝了个大醉,写下这首词,同时也思念弟弟苏辙。

明月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我拿着酒杯遥问苍天。

不知道天上的宫殿,今晚是哪一年。

我想凭借着风力回到天上去看一看,又担心美玉砌成的楼宇太高了,我经受不住寒冷。

起身舞蹈玩赏着月光下自己清朗的影子,月宫哪里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

苏轼经典的古诗词及译文

苏轼经典的古诗词及译文

【导语】苏轼,字⼦瞻、和仲,号铁冠道⼈、东坡居⼠,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四川省眉⼭市)⼈,祖籍河北栾城,北宋⽂学家、书法家、画家。

下⾯是⽆忧考分享的苏轼经典的古诗词及译⽂。

欢迎阅读参考!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 三⽉七⽇,沙湖道中遇⾬。

⾬具先去,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

⽵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蓑烟⾬任平⽣。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头斜照却相迎。

回⾸向来萧瑟处,归去,也⽆风⾬也⽆晴。

 译⽂: 三⽉七⽇,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拿着⾬具的仆⼈先前离开了,同⾏的⼈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

过了⼀会⼉天晴了,就做了这⾸词。

不⽤注意那穿林打叶的⾬声,何妨放开喉咙吟唱从容⽽⾏。

⽵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蓑⾐任凭风吹⾬打,照样过我的⼀⽣。

春风微凉吹醒我的酒意,微微有些冷,⼭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

回头望⼀眼⾛过来的风⾬萧瑟的地⽅,我信步归去,不管它是风⾬还是放晴。

《蝶恋花·春景》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燕⼦飞时,绿⽔⼈家绕。

枝上柳绵吹⼜少,天涯何处⽆芳草! 墙⾥秋千墙外道,墙外⾏⼈,墙⾥佳⼈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情恼。

译⽂: 花⼉残红褪尽,树梢上长出了⼩⼩的青杏。

燕⼦在天空飞舞,清澈的河流围绕着村落⼈家。

柳枝上的柳絮已被吹得越来越少,但不要担⼼,到处都可见茂盛的芳草。

围墙⾥⾯,有⼀位少⼥正在荡秋千,少⼥发出动听的笑声,墙外的⾏⼈都可听见。

慢慢地,围墙⾥边的笑声就听不见了,⾏⼈惘然若失,仿佛多情的⾃⼰被⽆情的少⼥所伤害。

《望江南·超然台作》 苏轼 春未⽼,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城花。

烟⾬暗千家。

寒⾷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思故国,且将新⽕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译⽂: 春天还没有过去,微风细细,柳枝斜斜随之起舞。

试着登上超然台远远眺望,护城河内半满的春⽔微微闪动,满城处处春花明艳,迷迷蒙蒙的细⾬飘散在城中,千家万户皆看不真切。

诗词赏析宋.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和大家一起来学习。

诗词赏析宋.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和大家一起来学习。

诗词赏析宋.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和大家一起来学习。

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作者、背景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

四川眉山人。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他擅长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这首词是公元1075年(宋神宗熙宁八年),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与同僚打猎时所作。

诗词主题诗人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了杀敌卫国的雄心壮志,并委婉地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重点理解用典故是古诗词创作常用艺术手法之一,用典故能含蓄委婉地表情达意。

“亲射虎,看孙郎”,借用孙权射虎的典故,以孙权自喻,表现自己打猎时英勇形象。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引的是当初魏尚被冤屈,朝廷派遣冯唐免去他的罪并官复原职。

此处以魏尚自喻,表达自己渴望被朝廷重新起用。

诗词鉴赏“老夫聊发少年狂”译文: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

赏析:1.“狂”字贯穿全篇,统率全词,奠定了全词豪迈的感情基调。

2. 以首句中的“狂”字为例,简要分析这首词“豪放”的特点。

“狂”字为全篇定下豪放的基调。

上片主要写打猎这一特殊场合下词人举止神态之“狂”,下片由实而虚,进一步写词人“少年狂”的胸怀,抒发希望得到朝廷重用,杀敌卫国的壮志豪情。

“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译文: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起苍鹰,头戴华美的帽子,身穿貂皮衣,带着千余骑随从疾风般席卷过山冈。

赏析:这四句写出猎的雄壮场面,表现了出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

苏轼的古诗加赏析

苏轼的古诗加赏析

苏轼的古诗加赏析苏轼的古诗加赏析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

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苏轼的古诗加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海棠宋代:苏轼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译文袅袅的东风吹动了淡淡的云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

花朵的香气融在朦胧的雾里,而月亮已经移过了院中的回廊。

由于只是害怕在这深夜时分,花儿就会睡去,因此燃着高高的蜡烛,不肯错过欣赏这海棠盛开的时机。

注释⑴东风:春风。

袅袅:微风轻轻吹拂的样子。

一作“渺渺”。

泛:摇动。

崇光:高贵华美的光泽,指正在增长的春光。

⑵空蒙:一作“霏霏”。

⑶夜深花睡去:暗引唐玄宗赞杨贵妃“海棠睡未足耳”的典故。

史载,昔明皇召贵妃同宴,而妃宿酒未醒,帝曰:“海棠睡未足也。

”⑷故:于是。

红妆:用美女比海棠。

故烧高烛照红妆:一作“高烧银烛照红妆”。

赏析此诗开头两句,并不拘限于正面描写。

首句“东风袅袅”形容春风的吹拂之态,化用了《楚辞·九歌·湘夫人》中的“袅袅兮秋风”之句。

着一“泛”字,活写出春意的暖融,这为海棠的盛开造势。

次句侧写海棠,“香雾空蒙”写海棠阵阵幽香在氤氲的雾气中弥漫开来,然后沁人心脾。

“月转廊”,月亮已转过回廊那边去了,照不到这海棠花;暗示夜已深,人无寐,从中还可读出一层隐喻:处江湖之僻远,不遇君王恩宠。

这两句把读者带入一个空濛迷幻的境界,然后十分艳丽,然而略显幽寂。

后两句,作者由花及人,生发奇想,深切巧妙地表达了爱花惜花之情。

“只恐夜深花睡去”,这一句写得痴绝,是全诗的关键句。

此句转折一笔,写赏花者的心态。

然后当月华再也照不到海棠的芳容时,诗人顿生满心怜意:海棠如此芳华灿烂,不忍心让她独自栖身于昏昧幽暗之中。

一个“恐”写出了作者不堪孤独寂寞的'煎熬而生出的担忧、惊怯之情,也暗藏了作者欲与花共度良宵的执著。

苏轼最经典的十首诗作全文

苏轼最经典的十首诗作全文

苏轼最经典的十首诗作全文1. 《题西林壁》全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全文: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3.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全文: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4. 《江城子·密州出猎》全文: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5.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全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全文: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7.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全文: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8. 《和子由渑池怀旧》全文: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9.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全文: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0. 《海棠》全文: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苏轼写的10首经典古诗

苏轼写的10首经典古诗

苏轼写的10首经典古诗1、《题西林壁》宋代:苏轼原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从侧面看庐山岭连绵起伏,远处、近处、高处、低处呈现不同的样子。

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代:苏轼原文: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译文:丙辰年(公元1076年)的中秋节,高高兴兴地喝酒直到天亮,喝了个大醉,写下这首词,同时也思念弟弟苏辙。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

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何年何月。

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

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

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3、《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宋代:苏轼原文: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译文:你我夫妻诀别已经整整十年,强忍不去思念可终究难忘怀。

孤坟远在千里之外,没有地方能诉说心中的悲伤凄凉。

即使你我夫妻相逢怕是也认不出我来了,四处奔波早已是灰尘满面两鬓如霜。

昨夜在梦中又回到了家乡,看见你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

你我二人默默相对无言,只有泪落千行。

料想那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坟山,就是妻子年年痛欲断肠的地方了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轼经典的古诗词及译文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译文: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

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何妨放开喉咙吟唱从容而行。

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
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春风微凉吹醒我的酒意,微微有些冷,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

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我信步归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蝶恋花·春景》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译文:
花儿残红褪尽,树梢上长出了小小的青杏。

燕子在天空飞舞,清澈的河流围绕着村落人家。

柳枝上的柳絮已被吹得越来越少,但不要担心,到处都可见茂盛的芳草。

围墙里面,有一位少女正在荡秋千,少女发出动听的笑声,墙外的行人都可听见。

慢慢地,围墙里边的笑声就听不见了,行人惘然若失,仿佛多情的自己被无情的少女所伤害。

《望江南·超然台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译文:
春天还没有过去,微风细细,柳枝斜斜随之起舞。

试着登上超然台远远眺望,护城河内半满的春水微微闪动,满城处处春花明艳,迷迷蒙蒙的细雨飘散在城中,千家万户皆看不真切。

寒食节过后,酒醒反而因思乡而叹息不已。

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乡了,姑且点上新火来烹煮一杯刚采的新茶,作诗醉酒都要趁年华尚在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