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制图之透视图.pptx

合集下载

园林工程制图与识图课件(新)第5章一点透视

园林工程制图与识图课件(新)第5章一点透视
VP


PP
房間的俯視圖
SP
5.2.2一点透视
VP


PP
房間的俯視圖
SP
5.2.2一点透视
VP


PP
房間的俯視圖
SP
5.2.2一点透视
VP


PP
房間的俯視圖
SP
5.2.2一点透视
VP


PP
房間的俯視圖
SP
5.2.2一点透视
VP


PP
房間的俯視圖
SP
5.2.2一点透视
VP


PP
VP


PP
房間的俯視圖
SP
5.2.2一点透视
VP


PP
房間的俯視圖
SP
5.2.2一点透视
VP


PP
房間的俯視圖
SP
5.2.2一点透视
VP


PP
房間的俯視圖
SP
5.2.2一点透视
VP


房間的透視圖
PP
房間的俯視圖
SP
5.2.2一点透视
VP


房間的透視圖
PP
房間的俯視圖
SP
5.2.2一点透视
例5.10 如图5.36b所示,已知点A的平面、立面投影、视点位置、 视距、视高,求A点透视。
a' h
K s' h
X ax
a
X
ax0 ax
sx O sx
O
H
s

园林制图与识图课件第四章 透视图的画法

园林制图与识图课件第四章 透视图的画法
园林制图与识图课件 第四章 透视图的画法
目录
CONTENTS
• 透视图的概述 • 透视图的绘制方法 • 透视图的绘制技巧 • 透视图的实例分析 • 透视图的实践应用
01 透视图的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透视图是一种通过透视投影法将 三维空间中的物体投影到二维平 面上所形成的图像。
特点
透视图具有近大远小、近清晰远 模糊的视觉效果,能够表现物体 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绘制垂直线
从两个灭点出发,分别绘制与视平线 垂直的线段,这些线段将作为建筑物 的边缘线。
连接水平线
从建筑物边缘线的端点出发,绘制水 平线,这些水平线将与视平线相交, 形成建筑物的各个面。
完善细节
根据需要添加建筑物的门窗、屋顶等 细节,使画面更加完整。
三点透视的画法
确定视平线和灭点
绘制垂直线
在画面上确定三个灭点,通常这三个灭点 位于画面的上、下和左或右三个方向。
意一侧。
绘制垂直线
从灭点出发,绘制与视平线垂 直的线段,这些线段将作为建 筑物的边缘线。
连接水平线
从建筑物边缘线的端点出发, 绘制水平线,这些水平线将与 视平线相交,形成建筑物的各 个面。
完善细节
根据需要添加建筑物的门窗、 屋顶等细节,使画面更加完整

两点透视的画法
确定视平个 灭点位于画面的两端。
在景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外观表现
透视图能够真实地表现出建筑的 外观效果,帮助设计师和客户更
好地理解建筑的特点和风格。
景观与建筑关系
透视图能够清晰地表达出景观与 建筑之间的关系,如植物、道路 、水体等元素与建筑之间的相互
影响。
方案比较
通过绘制不同角度的透视图,设 计师可以对不同设计方案进行比

园林透视图的绘制

园林透视图的绘制

实例
• 用透视网格法绘制 某公园广场局部鸟 瞰图
第一节 透视的基本原理
视线法绘制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透视
曲线透视的一般画法
视线法绘制一点透视
两点透视
视线法绘制两点透视
量点法绘制园林局部透视图
• 1、量点的作法
量点法绘制园林局部透视图
• 3、量点法作图步 骤
量点法绘制园林局部透视图
• 量点法作两点透视
距点法绘制园林局部透视图
• 2、两点透视的透视网格绘制
• a、定出灭点Fx、Fy,量点Mx、My,g线、h线、 O点。 b、连OFx、OFy,等分g线。 c、将g线上的等分点分别与Mx、My相连,与 OFx、OFy相交,所得交点与Fx、Fy相连。
网格法绘制园林鸟瞰图
网格法绘制园林鸟瞰图
• 作图步骤:
a、绘制透视网格 b、把平面图进行分格 c、绘制透视平面 d、用真高线定高 e、修饰图面
• 距点法作一点透视 a、作透视平面 b、定物体的高度
第八章 园林鸟瞰图的绘制
网格法绘制园林鸟瞰图
• 1、透视网格的绘制 • 一点透视透视网格的绘制
a、定h、g、Vc、O点 b、在h上定D点,连OD c、等分g线,并从每个等分点连Vc。 d、上述线与OD或45°角线的交点,过这些交点作水平线。
网格法绘制园林鸟瞰图

《园林制图之透视》课件

《园林制图之透视》课件

调整光影:根据透视关系,调整光影效果,如明暗、阴影等
应用:在园林制图中,透视图阴影与配景可以更好地展示园林景观的布局和设计,使观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园林的美感和意境
汇报人:PPT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描绘细节:在透视线基础上,描绘园林景观的细节,如树木、建筑、道路等,以增强视觉效果
PART FOUR
两点透视是透视的一种,也称为平行透视
两点透视的特点是画面中有两个消失点,这两个消失点在同一水平线上
两点透视的画法是,先确定两个消失点,然后根据透视原理画出物体的轮廓和阴影
两点透视在园林制图中的应用广泛,可以准确地表达园林的空间关系和透视效果
阴影的注意事项:注意阴影的轻重、方向和位置,避免过于夸张或失真
阴影的画法:根据透视原理,运用线条、色彩等表现手法
完善细节:根据透视关系,完善细节,如纹理、质感等
调整整体效果:根据透视关系,调整整体效果,如色彩、构图等
确定透视关系:根据透视原理,确定画面中的透视关系
绘制配景:根据透视关系,绘制配景,如树木、建筑、人物等
透视原理:在一个平面上,将三维空间中的物体投影到二维平面上,形成透视效果
一点透视:只有一个消失点,所有平行线都汇聚到这个消失点
应用:在园林设计中,一点透视常用于表现建筑物、道路、树木等物体的空间关系
注意事项:一点透视需要保持透视线的平行和垂直,否则会产生变形和失真
调整细节: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物体的大小、位置和形状,使画面更加真实
汇报人:PPT
PPT,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CONTENTS
PART ONE
PART TWO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园林制图之透视》课件

《园林制图之透视》课件
优化空间配置
在园林布局中,透视技巧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配置植物、建筑、山 石等元素,使空间更加和谐、统一。
透视在园林元素设计中的应用
植物配置
利用透视原理,可以更好地表现植物的形态和层次,突出 植物的立体感和生长趋势,使图纸上的植物配置更加生动 。
建筑表现
在园林设计中,建筑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透视技巧, 可以更好地表现建筑的立体感、空间感和质感,使建筑在 图纸上更加真实。
总结词
简单明了,易于掌握
总结词
空间感较弱,适合表现简单场景
详细描述
一点透视是透视中最基础的一种,它只有一个消 失点,即画面与视平线的交点。这种透视效果简 单明了,易于掌握,常用于表现建筑物的正面或 某个角度的固定视角。
详细描述
在一点透视中,所有的线条都汇聚到一个消失点 上,因此空间感相对较弱。这种透视效果适合表 现较为简单、平面的场景,如建筑物的正立面或 某个固定角度的景观。
层次感
利用前景、中景和背景的层次关系,营造深度感。前景应清晰,中 景是主体,背景应模糊或简化,以增强透视效果。
均衡感
保持图面的均衡,避免出现过于拥挤或空旷的情况。合理分配元素 的位置和数量,使整体效果平衡。
透视图的色彩搭配技巧
色彩统一
在选择颜色时,应保持整体色调的统一。使用相近的颜色可以增强图面的和谐感。同时, 可以通过冷暖色的对比,增强视觉冲击力。
视点
观察者的眼睛位置。
视平线
与观察者眼睛等高的水平线。
消失点
物体在透视中消失的点,通常 位于视平线上。
透视的分类
01
02
03
平行透视
物体的一面与观察者的视 线平行,其他面呈现为垂 直或倾斜。
成角透视

手绘景观透视效果图技法课件

手绘景观透视效果图技法课件

手绘景观透视效果图技法之——构图与景物绘制的技法导入新课• 掌握景观手绘表现技能对设计师的意义• 1、快速表达设计意图,便于与设计团队中的伙伴或者与客户进• 行方案的沟通与交流;• 2、徒手的随意涂画,有助于触发形象思维的创造灵感• 3、手绘的效果画比电脑效果图更有人情味,更具艺术感第一部分构图形式• 1、构图的概念• 在绘画中,即画面组成的意思。

• 艺术家为了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美感效果,在一定的空间内,安排和处理人、物的关系和位置,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艺术的整体。

2、绘画中常见的构图形式• 1)、水平式(安静、平稳感)2)、垂直式(严肃端庄)• 3)、S形(优雅有变化)4)、三角形(正三角较空,锐角刺激)5)、圆形(饱和有张力)6)、辐射(有纵深感)7)、中心式(主体明确,效果强烈)8)、渐次式(有韵律感)• 1)平视图(定一个视高• 向前平视)• 2)鸟瞰图(空中向下俯看)4、构图中注意要点:• ——均衡与对称:画面的物理中心与视觉心理中心• ——对比:主与次,疏与密• ——透视:一点透视、两点透视,注意消失点,以及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的透视法则• ——景物的层次关系:近景、中景、远景(用图层重叠的方式来演示)5、检查学生对构图形式的理解• 课堂练习:请同学们在A3纸上绘出一种构图形式。

(构图中主景与配景,都只需以轮廓的形式概括的表现)• 小结:构图是组织一张完整效果的骨架,先把骨架推敲好,后面只需把主景和配景的具体造型放入图面。

第二部分景物的绘制方法• 下面我们来学习绘制常用配景基本方法线条:首先练习画线条,线条是最基本的造型元素之一•用线造型也便于后期的色彩表现。

• ——画线工具:针管笔,钢笔,水芯笔……,不限• ——握笔与用力:线的长短是受手指、手腕、肘和肩膀的运动所控制的。

注意握笔的方式,以便更好的控制画出的线条。

• ——画线技巧:• 1)行笔方式:起笔与收笔都有顿笔;• 2)专业沟:画长线或者曲线的时候,注意断开与连接的方式,留一个所谓的专业沟很容易形成过渡;• 3)画线结束时用顿点收尾,它是线条的最后整修,就像句末的句号;• 4)交叉角:物体的线条在拐角处相交,能够使物体的轮廓显得更方正、鲜明和完整。

园林制图第六章

园林制图第六章
6、加深可见轮廓 线。
第三节、视点的确定
❖ 站点的确定 P170 1. 视角、视距:人观察物体的外轮廓时形
成的水平视线夹角称视角。当视角为37 °~28 °、视距等于画面宽度1.5~2.0 倍时观察效果最佳。 2. 视点位置:画面宽度中间的1/3位置。
❖ 视高的选择:P171 1. 平视效果:1.5~1.8m
❖ 直线迹点与 灭点的连线 为全透视, 该直线透视 必在此全透 视范围内。
2、透视制图的基本方法 ❖ 一、视线法
❖ 二、网格法
(都是针对基透视)
通常都是已知物体的平面图、平面与画面的位置 关系、视点位置求该物体的透视。
与轴测图一样,绘制透视图也是先绘制水平面的 透视(基透视) ,再立高,得到完整的透视效果图。
❖ 画面与基面的展开:将画面P和基面G展开到 同一平面上来。画面不动,基面绕g-g向下旋 转90°。基面可放在画面的正下方或正上方, 且P、G的边框可去掉。
P
h
h
视高
g
g
p 视距
G p
s
h 视高
g
p 视距
P
注意:
❖ P和G面的边框可以不画。
h ❖ g-g和p-p实为不同面上的
同一条线即画面与基面的
h
g
g
p
p
s
一点透视的画法
1、选择画面与物体的相对位置
——画面与物体最前主立
面重合。
2、选择站点与物体的相对位置 ——视距为画面宽度的1.5~ 2.0倍,站点在物体的一侧。
3、选择视高与物体的相对位置
——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本
s
题选择两上底面之间。
p-p h-h
g-g
1、首先找出灭点s′ 2、绘制平面透视。

《园林制图之透视》课件

《园林制图之透视》课件
点。
绘制垂直线
从灭点开始,绘制与视平线垂 直的线段,这些线段将作为透 视图的基线。
绘制透视线条
根据近大远小的原则,从基线 上向不同方向绘制透视线条, 以表现出物体的深度和立体感 。
确定消失方向
根据一点透视的特性,所有平 行于画面的线段都将消失到灭 点,而垂直于画面的线段则保
持原样。
两点透视的绘制方法
三点透视的绘制方法
确定三个灭点
在画面上确定三个灭点的位置,这三个灭点分别对应于物体在高度、 宽度和深度三个方向上的消失方向。
绘制基线和辅助线
从每个灭点开始,绘制与视平线垂直的线段,并在此基础上绘制其他 辅助线。
确定透视方向
根据三点透视的特性,物体上的平行于画面的线段将消失到三个不同 的灭点,而垂直于画面的线段则保持原样。
透视
通过透明的平面观察立体图形 ,将立体的图形投影到平面上 ,形成透视图。
视点
观察者的眼睛位置。
消失点
物体在视平面上投影的消失点 。
透视的分类
01
02
03
04
一点透视
视平面上只有一个消失点的透 视。
两点透视
视平面上有两个消失点的透视 。
三点透视
视平面上有三个消失点的透视 。
曲线透视
通过曲线的透视表现,使画面 更加生动和真实。
住宅小区绿化的透视实例分析
总结词
住宅小区绿化是居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透视效 果能够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详细描述
住宅小区绿化的透视实例分析应关注绿化覆盖率、植 物搭配、空间层次等方面。在绿化覆盖率方面,应保 证足够的绿地面积,利用透视效果营造出清新宜人的 环境;在植物搭配方面,应根据植物的生长特性进行 合理配置,利用透视原理突出植物的形态美;在空间 层次方面,应注重空间的开放与封闭、静态与动态的 结合,通过透视效果营造出丰富的视觉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 h
g
p
s h
Sp
g
作法
p h
g
p S
h s´
s g
作法
p h
g
p
Sp
h

s g
作法
p h
g
p
Sp
h

s g
5.3 成角透视(两点透视)
作法
视线法 三线一点:物体平面图与画面线成一定角度(一般为方便工具作图, 长边成30°,短边成60°。 先作灭点(V1、V2)——作透视——定位。
作法
2008-3
第五章 透视图
5.1 透视的基本知识
1. 概述
透视图是利用中心投影法绘制的接近人们视觉印象的图样,使人看图 有亲临其境、目睹实际景物的感觉。
透视图可以用来表现园林景物空间的艺术效果。
2. 常用术语、符号
2. 常用术语、符号
画面——P,水平面上的投影线p_p; 基面——G; 基线——g_g; 视点——S; 站点——S; 主视线——Ss’; 视高——h_h; 视距——D
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

16、
。2022年3月23日星期三10时18分1秒10:18:0123 March 2022

T H E E N D 一个人如果不到最高峰,他就没有片刻的安宁,他也就不会感到生命的恬静和光荣
17、
。上午10时18分1秒上午10时18分10:18:0122.3.23
p
h
V1
Sp
g
p
V2 h
g
作法
p
h
V1
Sp
g
p
V2 h
g
作法
p
h
V1
Sp
g
p
V2 h
g
作法
p
h
V1
Sp
g
p
V2 h
g
作法
s
V1
'
V2
h g
p
S
作法
s
V1
'
V2
h g
p
S
作法
V1
V2
作法
V1
V2
5.4 鸟瞰图(网格法)
作法
(1)首先根据所绘透视的范围和复杂程度决定平面图上的网格大小, 并给纵横两组网格线编上编号。为了方便作图,还应给透视网格编上相 应的编号;
为了保证视角的大小,还要注意使视点的位置位于画面中间的1/3的 范围以内。
视高一般选用人眼的实际高度,约1.5-1.8M.
1.视点的选择
1.视点的选择
2.画面位置的确定
画面与建筑物主立面间的夹角,称为画面偏角。一般画面偏角以 30°为宜。
应避免建筑物两立面与画面偏角相等的情况,主次部分,透视形象 呆板。
谢谢观看
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11、
。22.3.2310:18:0110:18Mar-2223-Mar-22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的错儿 。10:18: 0110:1 8:0110: 18Wed nesday, March 23, 2022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g_g线上并可直接量取真高,不在画面线上的点的位置,由该点和S连线 与画面线交点确定。
作法
p h
gHale Waihona Puke ps hSp
g
作法
p h
g
p
s h
Sp
g
作法
p h
g
p
s h
Sp
g
作法
h g p
s h g p
Sp
作法
h g p
s h g p
Sp
作法
p h
g
p
s h
Sp
g
作法
p h
g
p
s h
Sp
g
作法
1.视点的选择
视点的选择包括确定站点位置和选定视高。当人们观察形体时,视 线形成一个圆锥,称为视锥。视锥的顶角称为视角。据测定,视角在 30°-40°时,视觉效果较好;视角超过60°时,透视图就会出现失真现 象,视角越大,失真越严重,故视角最大不宜超过90°。
视角的大小与视点到画面的距离(即视距)有关,其中常用的是 1.5T-2T的视距,它们的视角大致是28°-37°,其中T表示画面宽度。
透视图应反映物象的特征。
2.画面位置的确定
青少年是一个美好而又是一去不可再得的时期,是将来一切光明和幸福的开端。

9、
。22.3.2322.3.23Wednesday, March 23, 2022
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

10、
。10:18:0110:18:0110:183/23/2022 10:18:01 AM
13、
。22.3.2322.3.2310:18:0110:18:01March 23, 2022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14、
。2022年3月23日星期三上午10时18分1秒10:18:0122.3.23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5、
。2022 年3月 上午10 时18分2 2.3.231 0:18Ma rch 23, 2022
(2)利用坐标编号决定平面中道路、广场、水面 、花坛等的形状 和树木的位置及范围,求出广场的透视平面图;
(3)利用真高线确定各设计要素的透视高度,借助网格透视线分别 作出设计要素的透视。然后擦去被挡住的部分,完成鸟瞰图。
作法
作法
作法
真高线 树高
作法
作法
作法
作法
5.5 视点、画面、建筑物之间的相对位置
3. 透视图的分类
一点透视(平行透视):物体的一个立面与画面平行,只有一 个灭点;
两点透视(成角透视):物体的相邻两个立面与画面相交,有 两个灭点;
三点透视(倾斜透视):画面与基面倾斜,有三个灭点。
3. 透视图的分类
3. 透视图的分类
3. 透视图的分类
3. 透视图的分类
5.2 平行透视(一点透视)
作法
三线一点关系: 三线:基线g_g、画面线p_p、视高线h_h;三线相互平行; 一点:站点S; 物体平面图OX轴平行于画面线p_p,站点S与画面线间的距离决定
视距(画出物体的大小),站点位置还决定透视角度。 基线与画面线距离决定视高。 确定透视图中物体高度依据:落在画面线p_p上的点才可直接引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