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考试重点(海师)

运动生理学考试重点(海师)
运动生理学考试重点(海师)

绪论

一、生命活动基本特征:

(一)新陈代谢。

(二)兴奋性。

(三)生殖。

二、“反应”的定义:机体或细胞受到刺激后所发生的功能活动的变化,称为反应。

三、“兴奋”的定义:生物体的器官、组织或细胞受到刺激后产生的动作电位,称

兴奋。

四、“兴奋性”的定义:生物体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称为兴奋性。

五、“内环境”的定义:细胞外液是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又称内环境。

六、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

(一)神经调节。

(二)体液调节。

(三)自生调节。

第一章:肌肉活动

一、“静息电位”的定义:静息电位是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

差。

二、“动作电位”的定义:动作电位是指细胞受到刺激而兴奋时,细胞膜在原来静

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的一次迅速、短暂、可向周围扩布

的电位波动。

三、肌肉三种收缩形式的比较:

四、肌肉收缩的力学特征:

(一)张力--速度关系:当前负荷不变,改变后负荷时,张力与速度成反比关系。(二)长度--张力关系:初长度过长和过短都会使张力减小,只有达到最适初长度,

张力才最大。

五、人类肌纤维的类型及比较:

可编辑

第二章:能量代谢一、合成ATP的三种途径及比较:

二、“基础代谢”的定义:基础代谢是指人体在清晨极其安静状态下的能量代谢。

三、“基础代谢率”的定义: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称为基础代谢率。

第三章: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

一、“前庭器官”的定义:前庭器官是人体对自身姿势、运动状态及空间位置感知

的感受器,对保持身体平衡起重要作用。

二、“前庭反应”的定义:当人体前庭感受器受到过度刺激时,反射性的引起骨骼

肌紧张性的改变以及自主功能的反应,这些反应称为前

庭反应。

三、“前庭稳定性”的定义:过度刺激前庭感受器而引起机体各种前庭反应的程度,

称为前庭稳定性。

四、“牵张反射”的定义:在脊髓完整的情况下,一块骨骼肌如受到外力牵拉使其

伸长时,引起受牵拉肌肉反射性缩短,该反射称为牵张

反射。(包括:腱反射、肌紧张)

五、“状态反射”的定义:头部空间位置改变时反射性地引起四肢肌张力重新调整

的一种反射活动。

六、“翻正反射”的定义:当人和动物处于不正常体位时,通过一系列协调运动将

体位恢复常态的反射活动称为翻正反射。

第四章:内分泌调节

一、“内分泌系统”的定义:指体内内分泌腺及分散于某组织器官中的内分泌细胞

所组成的信息传递系统。

二、“激素”的定义:内分泌腺或器官组织的内分泌细胞所分泌,以体液为媒介,

在细胞之间传递调节信息的生物活性物质。

二、各腺对应分泌激素:

第六章:血液与运动

一、血液的组成: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占人体体重的7%-8%。(循环血量占大

部分4/5,储存血量占少部分1/5)

二、运动对血液的影响:

(一)循环血量增加。

(二)改善血脂水平。

(三)改善血糖控制能力。

(四)提高血液输送氧的能力。

第七章:呼吸与运动

一、“呼吸过程”包括:

(一)外呼吸。

(二)气体运输。

(三)内呼吸。

二“肺活量”的定义:肺容积中两项或两项以上的联合气体量,称为肺活量。

三、“肺泡通气量”的定义:指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

四、为什么说“内深而慢的呼吸比浅而快”的好?

答:①肺泡通气量大。

②可以调动更多肺泡参与呼吸和氧气交换,吸入更多的氧气,排出尽量多的二氧化碳。

③吸入气体量大,肺组织得以充分伸展,有利于肺通气。

④深呼吸时吸气和呼气时间相对较长,有利于肺换气。

⑤浅快呼吸本身会增加机体的耗氧量,增加供氧与需氧的矛盾。

五、“气体交换”的动力:气体交换的动力是各气体的分压差。

第八章:血液循环与运动

一、“心动周期”的定义: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的时间,称为心动周期。

二、“每搏输出量”的定义:心脏搏动所射出的血量,称为每搏输出量。

三、“射血分数”的定义: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充盈量的百分比称为射血分数。

四、“每分输出量”的定义:心室每分钟所输出的血量,称为每分输出量。

五、“心指数”的定义: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心输出量,称为心指数。

六、“心力储备”的定义:心输出量可以随着机体代谢水平的需要而增加,称为心

力储备。

七、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一)负前荷。

(二)后前荷。

(三)心肌收缩力。

(四)心率。

八、“血压”的定义:指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

九、“动脉血压”的形成条件:

(一)血液充盈。

(二)心室射血。

(三)外周阻力。

十、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一)搏出量。

(二)心率。

(三)外周阻力。

(四)大动脉管壁的弹性。

(五)循环血量。

十一、为什么突然站立起来会头晕?“重力性休克”的定义:

答:人体突然站立时,因大量血液滞留在下肢静脉,导致回心血量大幅减少,引起脑部缺氧而发生头晕。该现象称为重力性休克。

十二、为什么剧烈运动后不能马上停下?

答:当肌肉进行节律性舒张活动时,下肢肌肉泵可每分钟挤出数升血液,促进了静脉血液的快速回流,对心脏泵血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若突然停止,肌肉突然放松失去“肌肉泵”的作用,使血液大量停留在下肢,导致回心血量大幅减少,严重可出现重力性休克。

十三、运动时对各器官的血流量进行重新分配的生理意义:

(一)减少对内脏器官的血流分配,保证有更多的血液流向运动肌。

(二)骨骼肌血管舒张的同时,内脏器官的血管收缩,使全身总的外周阻力不至于下降太多,进一步保证运动肌的血流量。

十四、“运动性心脏肥大”的定义:由于长期锻炼或训练引起的以心腔扩大和心壁

增厚为主要标志的心脏肥大,称为运动性心脏

肥大。

第十章:身体素质

一、力量素质的生理学基础:

(一)肌源性因素。

(二)神经源性因素。

(三)关节运动角度。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