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活性剂的性能与应用(Ⅹ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及应用性能

非离子型
高级醇聚氧 · · CH2Fra bibliotekH2 –(CH2CH2O)nH 乙烯加成物 CH3CH2·
发泡剂、乳 化剂、增溶 剂
按用量和品种,用的最多的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其次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由 于它在纤维上的吸附大、洗涤力小,且价格昂贵, 不适合用于洗涤剂,有时在洗涤剂中加入阳离子表 面活性剂主要是为了使洗涤剂具有杀菌消毒能力或 起柔软作用。两性表面活性剂有良好的去污性能, 调理性好。但由于成本高而较少使用。常用于个人 卫生用品和特种洗涤剂中。因此,性能与成本的比 值是选择表面活性剂的一个主要依据。
2.表面活性剂的应用性能
表面活性剂因能对两相界面性质 产生影响,在实际应用中能显示 出各种优异的性能。在洗涤剂中, 表面活性剂一般作为洗涤成分, 但在某些配方中也用作辅助原料, 起乳化、润湿、增溶、保湿、润 滑、杀菌、柔软、抗静电、发泡、 消泡等作用。
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的性质
界面吸附
表面活性剂分子在界面上会定向排列成分 子层。如图所示:
表面活性剂的界面定向
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表面的吸附
表面活性剂在界面定向形成吸附膜
浓度足够时,表面活性剂在溶液表面定向形 成吸附膜。排列成单分子层。非极性憎水基的部 分越大,憎水性越强,表面活性剂分子就越聚集 于表面,其表面活性就越强。
形成胶束或胶团(micelle)
双亲分子溶解在水中达一定浓度时,其非极性部分会
◆ 增溶作用: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达到CMC值 后,一些水不溶性或微溶性物质在胶束溶液中的 溶解度可显著增加,形成透明胶体溶液,这种作 用称为增溶(solubilization)。能产生增溶作用的表 面活性剂叫做增溶剂。增溶与胶束有关。由于胶 束的存在而使难溶物溶解度增加的现象统称为增 溶现象。 例如室温下苯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每100g水 只能溶解0.07g苯,但在10%的油酸钠水溶液中, 苯的溶解度达到7g/100g,增加了100倍,这是 通过油酸钠胶束的增溶作用实现的。 在药剂中,一些挥发油、脂溶性维生素、体激 素等许多难溶性药物常可借此增溶,形成澄明 溶液或提高浓度。
表面活性剂性质与应用

第二章表面活性剂性质与应用1.表面活性剂的化学结构及特点是什么?(P21)表面活性剂的化学结构:由性质不同的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疏水亲油的碳氢链组成的非极性基团,另一部分为亲水疏油的极性基,这两部分分别处于表面活性剂的两端,为不对称的分子结构。
特点:是一种既亲油又亲水的两亲分子,不仅能防止油水相排斥,而且具有把两相结合起来的功能。
2.表面活性剂有哪些类型举例说明。
按溶解性分类:有水溶性和油溶性两大类;按照其是否离解分类: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两大类;根据其活性部分的离子类型又分为:阴离子、阳离子和两性离子三大类。
3.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的特点是什么?(1)浓度↑,表面张力↑。
如:NaCl,Na2SO4,KOH,NaOH,KNO3等无机酸、碱、盐溶液。
(2)浓度↑,表面张力↓。
如:有机酸、醇、醛、酮、醚、酯等极性物质溶液。
(3)随浓度增大,开始表面张力急剧下降,但到一定程度便不再下降。
如:肥皂、长链烷基苯磺酸钠等溶液。
这些物质称为表面活性剂。
4.何谓表面活性?表面活性剂是这样一种物质,它活跃于表面和界面上,具有极高的降低表、界面张力的能力和效率;在一定浓度以上的溶液中能形成分子有序组合体,从而具有一系列应用功能(表面活性是一种动力学现象,表面或界面的最终状态表示了两种趋势之间的动态平衡,即朝向表面吸附的趋势和由于分子热运动而朝向完全混合的趋势之间的平衡)5.简述Traube规则的内容。
特劳贝规则:即每增加一个-CH2-基团时,其π/C 约为原来的三倍。
6.试述阳离子SAA的主要用途。
广泛应用于非纺织物的防水剂、优柔剂、抗静电剂、染料的固色剂、医用消毒剂、金属防腐剂,矿石浮选剂、头发调理剂、沥青乳化剂等。
7.两性离子SAA有什么特点。
最大特征在于它既能给出质子又能接受质子。
(1)对织物有优异的柔软平滑性和抗静电性。
(2)有一定的杀菌性和抑霉性。
(3)有良好的乳化性和分散性。
(4)与其他类型表面活性剂有良好的配伍性。
表面活性剂的性能与应用(Ⅴ)——脂质体及其应用

表面活性剂的性能与应用(Ⅴ)——脂质体及其应用苏鹏权;赵莉;徐宝财;周雅文【摘要】首先简要介绍了脂质体的概念,总结了脂质体的常用制备方法,然后概述了脂质体的载药特性和靶向原理,列出了几种新型脂质体,最后重点综述了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进行靶向给药的应用实例.【期刊名称】《日用化学工业》【年(卷),期】2014(044)005【总页数】5页(P252-256)【关键词】磷脂;脂质体;药物载体;制备;应用【作者】苏鹏权;赵莉;徐宝财;周雅文【作者单位】北京工商大学食品学院北京市食品风味化学重点实验室食品添加剂与配科北京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北京100048;北京工商大学食品学院北京市食品风味化学重点实验室食品添加剂与配科北京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北京100048;北京工商大学食品学院北京市食品风味化学重点实验室食品添加剂与配科北京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北京100048;北京工商大学食品学院北京市食品风味化学重点实验室食品添加剂与配科北京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北京10004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423某些两亲分子,如许多天然或人工合成的表面活性剂以及不能简单缔合成胶束的磷脂分子,分散于水中时会自发形成一类具有封闭双层结构的分子有序组合体,称为囊泡(vesicle)。
20世纪60年代,英国学者Bangham等[1]将磷脂分散在水中进行电镜观察,发现磷脂在水中自发形成了多层结构,将其命名为脂质体(liposome)。
脂质体是一类特殊的囊泡,专指由磷脂形成的封闭双分子层结构,是人类最早发现的囊泡体系。
脂质体结构中,每一层均为双分子层,中央和各层之间被水隔开。
由于它的结构类似生物膜,又称为人工生物膜[1]。
脂质体最初主要作为人工生物膜用于研究生物膜的相关特性。
由于磷脂及其衍生物是脂质体的主要成分,而磷脂又是细胞的组成成分,具有免疫抑制性及生物相容性等特点,因此,1972年Gregoriadis和Ryman提出用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的可能性,并研究了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的可行性,从而推动了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的相关研究和应用的快速发展[2]。
化学表面活性剂的性质与应用

化学表面活性剂的性质与应用化学表面活性剂是一类广泛应用于工业和生活中的重要物质。
它们以其特殊的性质,在各种领域中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化学表面活性剂的性质和应用。
一、化学表面活性剂的定义化学表面活性剂是一类具有分子结构上的特殊性质,能够吸附在液体表面并降低表面张力的物质。
它们以亲水性和疏水性部分构成,因此可以在液体中形成胶束,并在界面上发挥应用。
二、化学表面活性剂的性质1. 降低表面张力化学表面活性剂能在液体表面或液体-固体界面降低表面张力,由于其分子结构的特殊性质,使其在水中部分分子吸附在液体表面上,使表面张力降低。
2. 分散作用化学表面活性剂能使油和水两种互不溶于单质混合,分散作用使油颗粒分散在水中,形成乳状液。
这对于液体的混合、溶解和吸收有着重要的应用。
3. 乳化作用化学表面活性剂在水和油界面能够形成乳状液,使两者混合得更加均匀。
这种乳化作用在食品、化妆品和润滑剂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4. 润湿性化学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润湿性,能够降低固体表面的接触角,使液体能够在固体表面上均匀分布。
这对于清洁剂、涂料和涂层等领域非常重要。
5. 增稠性化学表面活性剂在高浓度时能形成胶束,形成网状结构,增加液体的黏性。
这种增稠性在洗涤剂、油漆和胶水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三、化学表面活性剂的应用1. 清洁剂化学表面活性剂作为清洁剂的重要组分,能够有效降低水的表面张力,增强溶解能力,使污垢更容易被清洗。
例如,洗衣粉中的表面活性剂能够去除衣物上的污渍。
2. 洗护产品化学表面活性剂在洗发水、沐浴露等洗护产品中发挥重要作用。
它们能够降低洗涤液的表面张力,使洗涤剂更容易被清洗,从而有效去除头发和皮肤上的油脂和污垢。
3. 化妆品化学表面活性剂在化妆品中起到乳化、稳定和润湿的作用。
例如,乳状化妆品中的表面活性剂能够使油和水充分混合,使化妆品更易于使用和吸收。
4. 农药与肥料化学表面活性剂在农药和肥料中用作助剂,能够提高药剂或肥料对植物和土壤的附着性,提高效果,并降低泥土中的表面张力。
表面活性剂及其应用总结

会互相吸引,从而使得分子自发形成有序的聚集体,使
憎水基向里、亲水基向外,减小了憎水基与水分子的接
触,使体系能量下降,这种多分子有序聚集体称为胶束。
随着亲水基不同和浓度不同,形成的胶束可呈现
棒状、层状或球状等多种形状。
球形胶束
棒状胶束
层状胶束
脂质双层与细胞膜
临界胶束浓度(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
表面活性剂(Surfactant) 及其应用
表面活性剂的一般结构
表面活性剂是指能显著降低水的表面张力的一类物质 表面活性剂从结构上看均为两亲分子,即同时具有亲 水的极性基团和憎水的非极性基团。
极性头
8-18C 长链烷基等非极性基团
非极性基团:
1. 最常见的是8-18碳的直链烷烃,或环烃等 如 C17H35-,R- 等
非离子型
阳离子型和阴离子型的表面活性剂不能混用, 否则可能会发生沉淀而失去活性作用。
常用表面活性剂
1.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1) 羧酸盐 RCOO- 例如: 肥皂中的表面活性成分硬脂酸钠等
(2) 磺酸盐 R-SO3- 例如: 洗衣粉中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ABS)等 (3) 硫酸酯盐
(4) 磷酸酯盐
R-OSO3-
表面活性剂浓度变大 C < CMC C = CMC C > CMC 溶液中的分子的憎水 基相互吸引,分子自 发聚集,形成球状、 层状胶束,将憎水基 埋在胶束内部
分子在溶液表面 定向排列,表面 张力迅速降低
溶液表面定向排 列已经饱和,表 面张力达到最小 值。开始形成小 胶束
胶束(micelle)
两亲分子溶解在水中达一定浓度时,其非极性部分
(1)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和应用

(2)增溶作用是一种可逆旳平衡过程 (3)增溶后不存在两相,溶液是透明旳
表面活性剂旳加溶作用,只 有在临界胶团浓度以上,胶团 大量生成后才显现出来。右图 为25℃时,微溶物2-硝基二苯 胺溶解度与表面活性剂溶液浓 度曲线。
一般滤纸能被水润湿而不为油润湿,所以往上滴加 少许乳状液,若液体不久展开并留下散落细小油滴, 则此乳状液为O/W型乳状液,不然为W/O型乳状液。 3.电导法
电导法旳原理基于这么旳事实,即一般情况下水 比油旳电导值高得多。
4.染色法 染料有油溶性和水溶性之分,前者能溶于油
使之染色,后者能溶于水使之染色。
1.表面活性剂旳类型对加溶能力有影响。 具有一样疏水基旳表面活性剂,其加溶量有
如下顺序:非离子型>阳离子型>阴离子型。
原因: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旳cmc比离子型旳 低,而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形成旳胶团较疏松, 使其加溶作用比阴离子型旳强。
2、表面活性剂旳链长对加溶量有明显旳影响。
在同系物中,碳氢链越长,cmc越小,越易 形成胶团,且胶团大小随碳氢链增长而增长(聚 集数增长)。
3.1 增溶作用
§3.1.1 增溶作用旳定义和特点 §3.1.2 增溶作用旳方式 §3.1.3 增溶作用旳主要影响原因 §3.1.4 增溶作用旳应用
3.1.1增溶作用旳定义和特点
定义:因为表面活性剂胶束旳存在,使得 在溶剂中难溶乃至不溶旳物质溶解度明 显增长旳作用。
例如:常温下,乙苯基本不溶于水,但在 100mL0.3mol/L旳十六酸钾溶液中可溶解 3g。
.2 被增溶物旳化学构造
脂肪烃与烷基芳烃被增溶旳程度随其链 长旳增长而减小,随不饱和度及环化程度 旳增长而增大;
表面活性剂的性能与应用(Ⅹ

表面活性剂的性能与应用(Ⅹ)--表面活性剂在农药中的应用周雅文;贾美娟;刘金凤;张华清;马建业;徐宝财【摘要】Applications of surfactants in many kinds of pesticide formulation,such as emulsifiable concentrate, wettable powder,suspending agent,aqueous emulsion,microemulsion,and so on,were reviewed. The addition of surfactant in the pesticides can increase the dosageforms,enhance their stability,improve the efficacy and service life,reduce the actual dosage and expand their applications. At last,the outlook for application of surfactant in pesticide field was prospected,and the research work of surfactant used in pesticide should be developed towards more efficient varieties and gre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详细介绍了表面活性剂在乳油、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水乳剂和微乳剂等多种农药剂型中的应用。
在农药中,表面活性剂的加入可增添剂型种类、增强稳定性、提高药效与使用寿命、减少其实际用量以及拓展用途等。
最后对表面活性剂在农药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展望,提出农药用表面活性剂的研发应朝高效多品种、绿色环保方向发展。
表面活性剂的物化特性及应用

表面活性剂的物化特性及应用表面活性剂,也称为表面活性剂剂,是一类具有非常重要的物化特性的化学物质。
它们具有可以在水或油水界面上吸附并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因此广泛应用于许多工业和日常生活中。
一、表面活性剂的化学结构特点表面活性剂的化学结构特点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第一,表面活性剂的分子通常具有小的亲水性和疏水性区域。
也就是说,在表面活性剂的分子中存在着水溶性的羧酸、羟基等亲水性基团和脂肪酸基、芳香环、烷基等疏水性基团。
这样的分子结构可以使表面活性剂吸附于水和油之间的界面,起到悬浮、乳化、抗沉淀等作用。
第二,表面活性剂通常具有离子性质或非离子性质。
离子表面活性剂根据分子的带电性质,可以分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二、表面活性剂的三相界面作用机制表面活性剂吸附于水和油之间的三相界面上,并利用其低表面张力,具有悬浮、乳化、泡沫稳定、渗透、溶解、表面扩张等作用。
悬浮作用是表面活性剂分散固体颗粒在水中的能力。
表面活性剂吸附在固体表面降低表面张力,形成一层带状膜,使颗粒变得比较稳定。
乳化作用是表面活性剂吸附于油和水之间的界面,使油滴和水滴能够成为胶体混合物,从而形成均匀、稳定的乳液。
泡沫稳定作用是表面活性剂吸附于气液界面上形成厚膜,形成一个稳定的泡沫。
渗透性作用是表面活性剂利用其亲水性和疏水性区域与水和油相相互作用,发生膨胀和深入渗透现象。
表面活性剂还可以通过与气体、有机物以及金属离子等相互作用中的其他机制,具有很广泛的应用。
三、表面活性剂的应用表面活性剂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有很多应用。
1.清洁剂。
例如洗涤剂、清洁剂、肥皂、洗发水等。
2.乳化剂。
例如面包、乳制品、染料、暖湿器等。
3.泡沫剂。
如淋浴泡沫、洗浴泡沫、泡沫消毒剂等。
4.润滑剂。
如油漆、墨水、油墨等。
5.胶粘剂。
如胶水、胶带、玻璃胶、乳胶漆等。
6.生物技术领域。
如脂质体、纳米粒子等。
7.其他领域,如饲料和农药等。
总之,表面活性剂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对工业生产、日常生活、医药、环境保护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670·
2015 - 10 - 15 ; 2015 - 11 - 24 收 稿 日 期 : 修 回 日 期 : 21203005 , 21176004 , 21403010 ) 2013BAC01B04 ) 863 计 基 金 项 目 : 国 家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资 助 项 目 ( ; “ 十 二 五 ” 国 家 科 技 支 撑 计 划 资 助 项 目 ( ; 国 家 划 ;北 京 市 优 秀 人 才 培 养 资 助 项 目 (2013D005003000010 ) ;北 京 市 教 委 科 技 计 划 重 点 资 助 项 目 资 助 项 目 (2012AA021502 ) ( KZ201510011010 ) 周 雅 文 ( , 女 , 河 北 唐 山 人 , 副 教 授 , 电 话 : ( 1973 - ) 010 ) 68985382 , E - mail: zhouyw@ th. btbu. edu. cn。 作 者 简 介 :
( )
ZHOU Ya - wen LIU Jin - feng JIA Mei - juan ZHAO Li XU Bao - cai
,
,பைடு நூலகம்
,
,
, , which have the function of emulsifying, wetting, solubilization, infiltration and co - solving,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and quality of drugs. Surfactants also can be used as the phase transfer catalyst in the synthesis of drugs and the solubilizer and sensitizer in the analysis of drugs. Finally, the application of surfactants in the field of medicine was summarized and prospected. Key words: surfactant; medicine; application 着 人 们 对 医 疗 保 健 的 需 求 日 益 增 长 , 制 药 工 业 1 表 随 面 活 性 剂 在 药 物 制 剂 中 的 应 用 发 展 迅 速 , 是 世 界 贸 易 增 长 最 快 的 产 业 之 一 。表 面 活 性 剂 用 于 制 药 工 业 历 史 悠 久 , 但 直 到 合 成 表 面 活 性 剂 表 面 活 性 剂 作 为 药 物 制 剂 辅 料 , 广 泛 用 于 传 统 剂 的 陆 续 问 世 , 其 在 制 药 工 业 中 才 得 到 迅 猛 发 展 , 被 广 泛 型 (如 片 剂 、 乳 剂 、 液 体 制 剂 、 膏 剂 和 栓 剂 )和 新 剂 型 用 于 制 药 工 业 并 占 有 举 足 轻 重 的 地 位 。表 面 活 性 剂 是 ( 如 膜 剂 和 滴 丸 等 ) , 因 其 具 有 特 殊 的 双 亲 性 质 , 在 药 药 剂 中 的 重 要 助 剂 , 用 于 片 剂 、 胶 囊 、 软 膏 、 膜 剂 、 气 雾 物 中 发 挥 润 湿 、 乳 化 、 增 溶 、 润 滑 和 分 散 等 作 用 , 但 在 不 剂 、 栓 剂 和 注 射 剂 等 各 种 剂 型 , 作 为 乳 化 剂 、 润 湿 剂 、 增 同 剂 型 中 其 作 用 各 有 侧 重 。 [ ] 溶 剂 、 渗 透 剂 和 助 溶 剂 等, 对 提 高 药 品 性 能 和 质 量 1 1 在 片 剂 中 的 应 用 起 到 了 至 关 重 要 的 作 用 。此 外 , 表 面 活 性 剂 也 用 于 药 物 合 成 和 药 物 分 析 中 。 50% ~ 60% , 口 服 制 剂 占 医 药 制 剂 的 片 剂 是 口 服
100048 ) (北 京 工 商 大 学 食 品 学 院 北 京 市 食 品 风 味 化 学 重 点 实 验 室 食 品 添 加 剂 与 配 料 北 京 高 校 工 程 研 究 中 心 , 北 京
周 雅 文 , 刘 金 凤 , 贾 美 娟 , 赵 , 徐 宝 财 莉
综 述 了 表 面 活 性 剂 在 药 物 制 剂 、 药 物 合 成 和 药 物 分 析 中 的 应 用 。表 面 活 性 剂 具 有 乳 化 、 润 湿 、 增 溶 、 渗 透 和 助 溶 等 摘 要 : 功 能 , 在 各 类 药 物 制 剂 中 作 为 重 要 助 剂 可 以 提 高 药 品 的 性 能 和 质 量 。介 绍 了 表 面 活 性 剂 作 为 相 转 移 催 化 剂 用 于 药 物 合 成 和 作 为 增 溶 、 增 敏 剂 用 于 药 物 分 析 中 。最 后 对 表 面 活 性 剂 在 医 药 领 域 的 应 用 进 行 了 总 结 和 展 望 。 关 键 词 : 表 面 活 性 剂 ; 医 药 领 域 ; 应 用 TQ423 文 A 文 1001 - 1803 ( 2015 ) 12 - 0670 - 04 中 图 分 类 号 : 献 标 识 码 : 章 编 号 : DOI: 10. 13218 / j. cnki. csdc. 2015. 12. 002
Performance and applications of surfactants Ⅹ
Application of surfactants in medicine
School of Food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Beijing Key Laboratory of Flavor Chemistry, Beijing Higher Institution Engineering ( Research Center of Food Additives and Ingredients, Beij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8 , China)
2 3 4 5 6 5 6 7
流 等 作 用 , 但 溶 胀 性 不 好 ; 低 取 代 羟 丙 基 纤 维 素 吸 水 性 和 溶 胀 性 都 较 好 ; 交 联 聚 乙 烯 吡 咯 烷 酮 具 有 较 强 的 毛 细 管 作 用 、 水 合 能 力 和 吸 湿 性 以 及 崩 解 迅 速 的 优 点 , 若 [ ] 将 三 者 联 用 , 则 可 大 大 提 高 片 剂 的 崩 解 效 果 。 表 面 活 性 剂 作 崩 解 助 剂 的 使 用 方 法 : 溶 解 于 粘 合 剂 中 ; 与 崩 解 剂 混 合 后 加 于 干 颗 粒 上 ; 制 成 醇 溶 液 喷 在 干 颗 粒 上 。其 中 第 方 法 崩 解 最 迅 速 , 但 是 单 独 使 3种 用 表 面 活 性 剂 崩 解 效 果 并 不 好 , 必 须 与 干 燥 淀 粉 等 混 [ , ] 合 使 用 。 释 、 控 释 助 剂 1 1 5 缓 缓 释 、 控 释 剂 是 近 几 十 年 医 药 研 制 的 热 点 , 其 目 的 是 使 药 物 缓 释 以 达 到 长 效 作 用 。缓 释 、 控 释 剂 主 要 有 2种 形 式 : 一 是 药 物 以 分 子 、 微 晶 或 微 粒 的 形 式 均 匀 分 散 于 各 种 载 体 材 料 中 ; 二 是 药 物 被 包 裹 在 高 分 子 聚 合 物 膜 内 。常 用 作 缓 释 、 控 释 助 剂 的 大 分 子 共 聚 物 有 医 用 可 生 物 降 解 聚 乙 二 醇 共 聚 物 和 功 能 化 聚 乙 二 醇 衍 生 [ ] [ ] 物 。此 外 , 两 性 壳 聚 糖 衍 生 物、 离 子 液 体 型 表 面 [ , ] [ , ] 表 面 活 性 剂 也 是 具 有 潜 在 活 性 剂 和 Bola 型 应 用 价 值 和 广 阔 发 展 前 景 的 药 物 缓 释 、 控 释 助 剂 。
45 卷 12 期 第 第 2015 年 12 月
China Surfactant Detergent & Cosmetics
日 用 化 学 工 业
45 No. 12 Vol. Dec. 2015
表面活性剂的性能与应用(Ⅹ ) — — —表面活性剂在医药中的应用
analysis were introduced. As an important assistant in many kinds of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s surfactants
1
Abstract The application of surfactants in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s drug synthesis and pharmaceutical
第 12 期
周 雅 文 , 等 : 表 面 活 性 剂 的 性 能 与 应 用 ( Ⅹ)
科 技 讲 座
[ ]。表 制 剂 中 最 常 见 的 类 型 面 活 性 剂 在 片 剂 中 运 用 的 不 断 提 高 和 创 新 , 推 动 了 剂 型 的 发 展 , 提 高 了 片 剂 的 疗 效 , 使 我 国 的 医 药 工 业 得 到 了 更 好 地 发 展 。 进 包 覆 涂 层 性 能 助 剂 1 1 1 改 大 多 数 药 片 苦 味 重 使 人 难 以 下 咽 , 为 了 掩 盖 其 苦 味 , 并 且 提 高 其 稳 定 性 、 防 潮 性 , 同 时 保 护 药 物 的 有 效 成 分 , 常 在 药 物 表 面 包 覆 一 层 糖 衣 。在 包 覆 涂 层 中 表 面 活 性 剂 的 加 入 有 利 于 改 进 涂 层 的 性 质 , 使 片 剂 更 好 地 发 挥 作 用 。可 用 于 糖 衣 材 料 的 非 离 子 表 面 活 性 剂 有 [ ] [ ] 聚 乙 二 醇 阴 离 子 表 面 活 性 剂 有 PEG4000 和 6000 , 琥 珀 酸 二 辛 酯 磺 酸 钠 和 月 桂 醇 硫 酸 钠 (SDS ) , 天 然 表 [ , ] 面 活 性 剂 有 阿 拉 伯 胶 、 明 胶 和 虫 胶 等。 1 1 2 润 滑 剂 压 片 前 对 干 燥 颗 粒 进 行 润 滑 , 不 仅 可 以 减 少 与 冲 头 、 冲 模 之 间 的 摩 擦 和 粘 连 , 而 且 还 能 使 片 剂 更 光 滑 美 观 , 增 加 剂 量 的 准 确 度 。为 此 , 一 般 在 加 工 过 程 中 加 入 适 量 的 润 滑 剂 , 常 见 的 润 滑 剂 有 水 溶 性 和 油 溶 性 2种 高 级 脂 肪 酸 盐 类 型 : 水 溶 性 润 滑 剂 有 油 酸 钠 、 SDS 和 等 ; 油 溶 性 润 滑 剂 有 聚 氧 乙 烯 单 PEG4000 , PEG6000 和 [ ,]。 硬 脂 酸 酯 湿 剂 和 粘 合 剂 1 1 3 润 40% 的 据 统 计 药 物 难 溶 于 水 , 一 些 具 有 较 强 疏 水 性 的 片 剂 , 服 用 后 不 能 被 体 液 润 湿 , 不 能 供 人 体 吸 收 , 甚 至 会 被 整 粒 排 出 体 外 。因 此 , 需 要 向 药 物 中 加 入 表 面 活 性 剂 来 提 高 其 润 湿 性 以 促 进 片 剂 崩 解 、 药 物 释 放 , [ ] 实 现 药 物 疗 效。表 面 活 性 剂 分 子 中 的 两 亲 基 团 吸 附 在 固 体 表 面 , 形 成 定 向 排 列 的 吸 附 层 , 降 低 界 面 张 力 , 从 而 有 效 改 变 固 体 表 面 润 湿 性 能 。可 作 药 物 润 湿 剂 的 表 面 活 性 剂 有 琥 珀 酸 二 辛 酯 磺 酸 钠 、 Tween 80 和 卵 磷 脂 等 。 对 于 粘 合 性 不 强 的 药 物 , 制 片 时 须 加 入 粘 合 剂 , 常 用 作 药 物 粘 合 剂 的 表 面 活 性 剂 有 羧 甲 基 纤 维 素 钠 和 聚 乙 二 醇 。 解 助 剂 1 1 4 崩 表 面 活 性 剂 作 崩 解 助 剂 , 使 水 更 易 透 过 片 剂 中 的 孔 隙 , 有 助 于 崩 解 剂 溶 胀 而 产 生 崩 解 作 用 , 崩 解 后 的 粒 子 又 因 表 面 活 性 剂 的 存 在 不 易 絮 凝 , 或 对 药 物 起 到 增 溶 作 用 , 从 而 增 加 溶 出 度 。 常 用 作 崩 解 助 剂 的 表 面 活 性 剂 有 SDS, Tween 80 , 十 六 烷 基 三 甲 基 溴 化 铵 (CTAB ) , 羧 甲 基 淀 粉 钠 和 硬 脂 醇 磺 酸 钠 等 , 其 中 羧 甲 基 淀 粉 钠 用 量 最 大 。表 面 活 性 剂 用 作 崩 解 助 剂 的 用 量 一 般 为 总 质 量 的 0 2% 。此 外 , 新 型 的 崩 解 助 剂 有 : 低 取 代 羟 丙 基 纤 维 素 、 交 联 羧 甲 基 淀 粉 钠 、 交 联 聚 乙 烯 吡 咯 烷 酮 、 微 晶 纤 维 素 以 及 处 理 琼 脂 等 , 其 中 微 晶 纤 维 素 可 压 性 好 , 并 具 有 粘 合 、 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