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分子生物学发展史以及其发展趋向

合集下载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历程与应用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历程与应用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历程与应用分子生物学是研究生命分子组成和功能的科学,它的出现和发展开启了生命科学的新时代。

从20世纪初的生物化学研究到现在的基因编辑技术,分子生物学在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中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成就。

本文将介绍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应用。

1. 分子生物学的起源和发展分子生物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初期,当时生物学家开始将化学概念应用到生物学中。

生物化学家森林·吉布斯提出了一个概念,即“生命是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的产物”。

吉布斯的这个概念为分子生物学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到了20世纪40年代,分子遗传学家威廉·欧文和加利·科恩等人通过研究细菌的遗传物质发现了一种新的物质——核酸。

核酸不仅可以遗传信息,而且具有极高的化学适应性,这使得研究生命分子组成和功能变得更加容易。

进入20世纪50年代,随着生化技术的发展,分子生物学得以扩展到更多领域。

时间轴为生命科学的爆炸性进展提供了平台。

罗斯福研究所的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在1953年解读了DNA的结构,这使得人们开始真正了解DNA遗传信息传递路径。

随后,研究者开始探索DNA序列的特点和意义,同时也发现RNA在细胞内具有关键的作用。

在20世纪60年代,生物物理学家马克斯·佛希等人提出了蛋白质折叠和结构形成的理论,更进一步加深了生命分子的研究。

到了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DNA修饰和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研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研究者开始使用克隆技术制备DNA 重组体并进一步研究一个基因的结构和功能。

同时,也出现了更多用于研究分子生物学的实验技术,如蛋白质电泳、PCR、基因芯片等。

这些技术的出现使得分子生物学研究更加深入、精细和有效。

2. 分子生物学的应用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催生了一系列生物工程和医药领域的技术和应用。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应用:(1)克隆技术克隆技术是人类首次成功分离和扩增DNA片段的重要技术之一。

21世纪分子生物学发展的趋向

21世纪分子生物学发展的趋向

21世纪分子生物学的展望(李振刚)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20世纪是分子生物学发生发展的世纪。

1.分子生物学的诞生:1952年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基因自决)1958年中心法则的提出(从基因到性状)1968年遗传密码的破译(从碱基到氨基酸)2.DNA重组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社会中出现了一类新的巨无霸产业——生物技术与基因工程。

从此,DNA重组技术、DNA分析技术应用到生物学的每一角落(分类、进化、考古、法医…)。

3.分子信息生物学的诞生:DNA序列分析技术的发展,毛细管电泳技术与机器人操作相结合,大大加快了序列分析的速度。

人类基因组计划将很快完成,并带动其他基因组的进行。

一门崭新的学科——《分子信息学》,将在21世纪诞生。

以人类基因组计划为契机,将逐步阐明各种代表性生物的DNA序列。

并企图以此为基础来说明生命活动的机制。

二.分子生物学的现状但是,一个学科在知识上的普及和应用上的深入,只是意味着它的成熟,并不一定意味着它的本质的持续发展。

21世纪是否还是分子生物学的世纪?这个问题值得思考。

目前的情况是:1.基因(遗传物质)的泛化与移位大家知道,分子生物学是从DNA双螺旋模型的建立而兴起的。

因为它解决了“基因是DNA”、“DNA能自我复制”(基因自决)等问题而使近代遗传学家(基因论者)欣喜若狂。

他们感到遗传学终于找到了分子水平的科学依据。

这种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统一,使当时的遗传学家以生物学界的“龙头”自居。

特别在我国的60-70年代中,前苏联的李森科-米丘林学派的垮台,近代遗传学家从重压下解放出来,大都以《基因论》的捍卫者自傲。

对于与基因论略有相左的观点,往往不能容忍,群起而攻之。

在当时看来,基因(核酸)就是门德尔因子,是排列在染色体上的成对的要素,细胞核是唯一的遗传器官。

近代遗传学是以孟德尔定律与摩尔根基因论为基础的。

近代遗传学的基因是严格地限制在染色体之上的。

摩尔根在《基因论》中斩钉截铁地说:“基因论认为个体上的种种性状都起源于生殖质内的成对的要素(基因),这些基因互相联合,组成一定数目的连锁群;认为生殖细胞成熟时,每一对的二个基因依孟得尔第一定律而彼此分离……”。

分子生物学的认识和展望浙大考研

分子生物学的认识和展望浙大考研

分子生物学的认识和展望浙大考研(原创实用版)目录1.分子生物学的概述2.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历程3.分子生物学的研究领域与应用4.分子生物学的未来展望5.分子生物学在我国的发展及浙大考研相关信息正文一、分子生物学的概述分子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物大分子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的学科,它主要关注生物体内基因的表达和调控。

分子生物学自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得到了迅速发展,逐渐成为现代生物学的核心领域之一。

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历程1.20 世纪 50 年代,科学家詹姆斯·沃森和英国生物学家弗朗西斯·克里克共同提出了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这一发现标志着分子生物学的诞生。

2.1965 年,我国科学家陈慰峰等成功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蛋白质,为我国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1977 年,美国科学家哈罗德·瓦穆斯和巴兹·艾德尔曼发现了基因编辑技术,这一技术为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

三、分子生物学的研究领域与应用1.基因工程: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生物体的基因进行改造,以达到预期的生物功能。

2.蛋白质工程:研究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关系,进而设计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

3.生物信息学:利用计算机技术对生物大分子序列数据进行分析,揭示生物信息。

4.基因组学:研究一个生物体的全套基因及其相互关系,以了解其生命活动的调控机制。

四、分子生物学的未来展望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分子生物学将继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为人类解决一系列疾病、环境等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五、分子生物学在我国的发展及浙大考研相关信息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了大力支持。

浙江大学作为我国一流学府,在分子生物学领域具有很高的研究水平。

分子生物学与转基因技术发展回顾和前景展望

分子生物学与转基因技术发展回顾和前景展望

分子生物学与转基因技术发展回顾和前景展望概述分子生物学作为生命科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关注的是生物体内发生的各种生物化学过程以及分子水平的遗传信息传递。

而转基因技术则是应用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技术手段,通过改变生物体的基因组,使其具备新的性状或功能。

本文将回顾分子生物学与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历程,并对其前景进行展望。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历程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科学家们开始研究DNA的结构和功能。

1953年,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为后来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随后,人们开始探索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等基本生物过程,逐渐揭示了基因的结构和功能。

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慢慢建立了分子遗传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科学家们发现,基因是DNA分子上的特定区域,可以通过限制性内切酶的作用进行识别和分离。

随着DNA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人们可以准确地确定基因的序列,进一步深入了解基因的结构和功能。

此外,分子生物学技术也逐渐成熟。

聚合酶链反应(PCR)和核酸杂交技术等技术工具的出现,使得科学家们能够更加方便、快速地进行基因检测、DNA克隆等实验操作,推动了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

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历程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与分子生物学密切相关。

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们首次成功地将外源基因导入到细菌中,并使其表达出特定的蛋白质。

这是转基因技术的雏形。

随后,人们开始探索如何将外源基因导入到植物和动物细胞中,以及如何实现这些基因的稳定表达。

20世纪90年代以来,转基因技术迎来了爆发式的发展。

人们掌握了高效的基因转移方法,能够将外源基因精确地导入到特定的生物体中。

同时,基因编辑技术的出现使得科学家们能够直接修改生物体自身的基因组,实现精准基因改良。

分子生物学与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分子生物学与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在农业、医药和环境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前景。

在农业领域,转基因植物已经广泛应用。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应用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应用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应用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在医学、农业、生态学、基础科学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此外,随着人们对生命现象深入的认识,分子生物学的技术和方法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创新。

本文将从分子生物学的历史、新兴技术和应用三个方面来探讨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与应用。

一、分子生物学的历史分子生物学从20世纪初开始迅猛发展,1941年,Avery, McLeod和McCarty实现了DNA在细菌体内的转化,表明DNA是基因遗传信息的载体。

1953年,Watson和Crick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揭示了基因遗传信息在细胞内的存储和复制机制。

20世纪60年代,分子遗传学、DNA转录、翻译和基因工程等领域相继诞生,推动了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基础生物学知识得以发掘,基因功能的深入探究和基因组的测序等也被快速完成,从基础科学逐渐迈向应用领域。

二、新兴技术的应用1. 基因测序技术自20世纪末以来,基因测序技术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已实现了全人类基因组测序。

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为寻找复杂疾病的遗传基础提供了有力手段。

通过测序技术可以发现某些遗传变异与疾病的关联,同时也可以发现抵御生物的基因信息,从而为药物研发提供新的思路。

2. 细胞和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是目前最热门的细胞和基因编辑技术,它通过剪切和修改DNA序列来改变特定位点上突变基因的修饰和功能,从而解决疾病或生产上的问题。

CRISPR/Cas9技术的应用前景包括新药开发、基因治疗、农业生产等领域。

3. RNA干扰技术RNA干扰技术是利用dsRNA和siRNA来靶向破坏某些mRNA,从而起到基因沉默作用,达到抑制蛋白质表达的目的。

RNA干扰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基因调控机制,为病理机制的研究、新药研发、生产改进等提供新的思路。

三、分子生物学的应用1. 医学领域分子生物学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包括基因诊断、基因治疗、个性化医疗等。

分子生物学发展史

分子生物学发展史

分子生物学发展史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细胞学和遗传学研究。

当时,科学家已经发现了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并且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中。

然而,对细胞和遗传物质的详细了解还只是个谜。

直到20世纪中叶,随着DNA的发现和结构解析,分子生物学迎来了重要的突破。

1953年,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发表了关于DNA双螺旋结构的研究成果。

他们提出了由两条互补的链组成的DNA分子结构,其中碱基通过氢键相互配对。

这一发现揭示了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分子生物学的基础。

在DNA结构解析之后,科学家开始探索DNA在遗传中的作用。

1958年,弗朗西斯科·雅各布和杰克·莫劳提出了第一个关于DNA复制的半保存性复制模型。

他们发现DNA分子能够通过分离原来的两条链,每一条链都能够作为模板合成一条新的互补链,从而实现DNA的复制。

同时期,研究人员开始使用DNA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利用DNA作为模板合成RNA分子的复制过程,这一过程被称为转录。

在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发现RNA能够将DNA的遗传信息转换为蛋白质。

这一发现揭示了生物体内蛋白质合成的分子机制,称为翻译。

到了20世纪70年代,分子生物学的研究领域进一步扩展。

科学家开始研究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转录因子等。

他们发现这些过程对于基因的转录和表达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从而进一步解析了生物体内基因调控的分子机制。

此外,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还涉及到RNA的结构和功能。

20世纪60年代,伍德·霍尔利提出了RNA的三级结构的假设,被后来的研究证实是正确的。

随后的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RNA在细胞中具有不同的功能,其中包括信使RNA、核糖体RNA、转运RNA和微小RNA等。

进入21世纪,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研究人员能够更深入地研究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例如,X射线晶体学技术可以解析生物大分子的高分辨率结构,核磁共振技术可以研究生物分子的动力学性质。

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

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

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生物领域的研究也日新月异。

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作为生物领域的重要方向在近年来取得了重大进展,为人类的健康和生产带来了福音。

本文将探讨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历程、应用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分子生物学是研究生物分子结构、功能和相互关系的学科,其中最核心的研究对象是DNA、RNA和蛋白质。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人们开始研究DNA的结构和功能。

1953年,Watson和Crick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这一发现引起了全球科学家的巨大关注。

此后,科学家们又发现了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等重要过程,并逐步揭示了DNA在遗传信息传递中的作用。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研究对象逐渐从DNA扩展到RNA、蛋白质,甚至是整个细胞和生物体。

分子生物学的突破也带动了其他学科的发展,如免疫学、药物研发、基因工程等。

二、生物技术的发展生物技术是通过生物体内在的物质和能量进行某些化学、生物或医学方面的操作和改造的技术。

生物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农业、医学、食品工业和环境保护等领域。

生物技术的发展历史与分子生物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们开始研究DNA的重组技术,即基因工程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让科学家们将不同生物体的基因进行重组,产生出具有新功能的生物体。

基因工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医学和生物能源等领域。

其中最著名的应用是转基因作物,在全球范围内广泛种植,成为全球粮食生产的重要来源之一。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开发出来,如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合成生物学等。

这些技术为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更多的福利,而其风险和伦理问题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三、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应用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为人类的生命健康和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多重要应用。

以下列举几个典型的应用领域。

1.医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在医学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基因诊断、基因治疗、生物制药等。

分子生物学发展简史

分子生物学发展简史

分子生物学发展简史1.DNA的发现: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生物学家们开始研究细胞核中的染色质,发现其中存在着一种未知的物质。

1909年,乌拉圭生物学家戈梅斯发现这种物质与遗传有关,他将其命名为染色质物质。

之后的几十年中,科学家们陆续发现了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的存在,并确定了它们在遗传信息传递和蛋白质合成中的重要作用。

2.DNA的结构解析:1953年,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成功解析出DNA的双螺旋结构,并提出了DNA的复制和遗传信息传递的模型。

这一发现为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重组和转化:1960年代,赫尔曼·莫拉和塞西尔·赫尔希等科学家们发现了重组DNA技术,使得科学家们能够将来自不同生物体的基因片段组合成新的DNA分子。

这一技术的发展不仅推动了基因工程的发展,也为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4.基因调控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后期,弗朗西斯·克里克和詹姆斯·怀森伯格提出了“中心法则”,即DNA决定RNA,RNA决定蛋白质,从而启发了对基因调控的研究。

科学家们开始研究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发现在基因启动子和转录因子之间存在特定的结构和相互作用关系。

5.基因组学的兴起:1990年,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旨在测序和研究人类基因组,为人类疾病的研究提供基础。

随后,基因组学的发展迅速,细菌、动植物和其他生物的基因组也相继被测序,为生物学研究提供了更多的资源。

6.RNA干扰和基因沉默研究:1998年,安德鲁·赛克雷和克雷格·梅罗发现RNA干扰现象,即通过寡核苷酸对RNA进行特异性沉默。

这一发现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并为基因沉默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概念。

7.蛋白质组学的发展:随着基因组学的成熟,科学家们开始关注生物体内的蛋白质组成和功能,开展了蛋白质组学的研究。

通过高通量的蛋白质质谱技术,科学家们可以更全面地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分子生物学发展史
1.从广义上讲,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都属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范畴。

也就是说从分子水平阐明生命现象和生物学规律的科学就叫分子生物学。

(如蛋白质的结构、运动和功能,酶的作用机制和动力学,膜蛋白的结构及物质的跨膜运输等都属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范围)
2.目前人们常采用狭义的概念,将分子生物学范畴偏重于核酸(或基因)的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DNA或基因的复制、转录、表达和调控等过程,也涉及到与这些过程有关的酶和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是准备和酝酿阶段,第二个是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建立和发展阶段,第三个是初步认识生命本质并改造生命的深入发展阶段。

下面将就这三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和功绩做简单的介绍。

第一阶段:在上世纪的后期,巴斯德由于发现了细菌而在自然科学史上留下丰功伟绩,但是他的“活力论”观点,即认为细菌的代谢活动必须依赖完整细胞的看法,却阻碍了生物化学的进一步发展。

直至1890~1900年问suchner兄弟证明酵母提出液可使糖发酵之后,科学家们才认识到细胞的活动原来可以再拆分为更细的成分加以研究。

此后相继结晶了许多酶,如腺酶(Sumner,1926)、胰蛋白酶(Northrop,1930)及胃蛋白酶(Northrop及Kunitz,1932)等,并且证实了这些物质都是蛋白质。

这些成果开辟了近代生物化学的新纪元。

事实上,分子生物学正是在科学家们打破了细胞界限之日诞生的。

在这以后的几十年间,科学界普遍认为,蛋白质是生命的主要物质基础,也是遗传的物质基础。

与此同时,被湮没达35年之久的孟德尔遗传定律(1865),又被重新发现,摩根等在这个定律基础上建立了染色体学说,使遗传学的研究引起了科学界的重视。

这个时期,尤其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正是物理学空前发达的年代,量子理论和原子物理学的研究表明,尽管自然界的物质变化万千,但是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相同,它们的运动都遵循共同的规律。

那么,是否可以应用物理学的基本定律来探讨和解释生命现象呢?不少科学家抱着这个信念投身到生命科学的研究中,从而开始了由物理学家、生化学家、遗传学家和微生物学家等协同作战的新时期,在这个时期里,科学家们各自沿着两条并行不悖的路线进行研究。

一派是以英国的Astbury等为代表的所谓结构学派(structurists),他们主要用x射线衍射技术研究蛋白质和核酸的空间结构,认为只有搞清生物大分子的三维结构,才能阐明生命活动的本质,分子生物学一词正是Astbury在1950年根据他的这一思想首先提出来的。

另一学派称为信息学派,他们着眼于遗传信息的研究。

它的创始始人之一,德国的Delbruck,本来是原子物理学家,由于矢志于遗传学的研究, 由德国来到美国摩根的遗传学实验室。

当他无法用数学表达果蝇的遗传规律时,转而以噬菌体为研究对象,把噬菌体看成为最小的遗传单位,研究其遗传信息的表达和调控。

所以这一派也称为噬菌体学派。

在这个时期,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最重要成果是证明了遗传的物质基础是DNA 而不是蛋臼质,Avery等(1944)证明了使肺炎双球菌由粗糙型转成为光滑型的转化因子是DNA。

随后,噬菌体学派的Hershey和chase进一步提出了更加令人信服的证据,他们用蛋白质上标记了放射性硫的噬菌体感染细菌,发现只有噬菌体的DNA被“注射”到细菌体内去并在其中繁殖,而蛋白质则留在细胞之外。

但在当时,由于科学界对DNA的结构尚少研究,所以还无从知道何以DNA能成为遗传的物质基础。

分子生物学发展的第二阶段是以DNA双螺旋的发现为标记的,这个划时代的发现正是结构学派和信息学派汇合所结出的硕果,从此以后,关于生物大分子结构和信息的研究才紧密地结合起来,Watson 和Crick的DNA双螺旋学说破天荒地用分子结构的特征解释生命现象的最基本问题之一--基因复制的机理,从而使生物学真正进入分子生物学的新时代。

在发现DNA双螺旋结构同时,Watson和Crick就提出DNA复制的可能模型。

其后在1956年A.Kornbery首先发现DNA聚合酶;1958年Meselson及Stahl用同位素标记和超速离心分离实验为DNA半保留模型提出了证明;1968年Okazaki (冈畸)提出DNA不连续复制模型;1972年证实了DNA复制开始需要RNA作为引物;70年代初获得DNA拓扑异构酶,并对真核DNA聚合酶特性做了分析研究;这些都逐渐完善了对DNA复制机理的认识。

1956-58年Anfinsen和White根据对酶蛋白的变性和复性实验,提出蛋白质的三维空间结构是由其氨基酸序列来确定的。

1958年Ingram证明正常的血红蛋白与镰刀状细胞溶血症病人的血红蛋白之间,亚基的肽链上仅有一个氨基酸残基的差别,使人们对蛋白质一级结构影响功能有了深刻的印象。

与此同时,对蛋白质研究的手段也有改进,1969年Weber开始应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蛋白质分子量;60年代先后分析得血红蛋白、核糖核酸酶A等一批蛋白质的一级结构;1973年氨基酸序列自动测定仪问世。

中国科学家在1965年人工合成了牛胰岛素;在1973年用1.8AX-线衍射分析法测定了牛胰岛素的空间结构,为认识蛋白质的结构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这以后的年代里,DNA的研究始终占据着分子生物学的中心地位。

在短短的20年里,mRNA的发现和遗传密码的破译,以及DNA聚合酶、RNA聚合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酶,质粒等一系列重大发现,终于导致70年代初重组DNA 技术的问世。

这标志着分子生物学发展到了更高阶段,即第三阶段。

这项技术使分子生物学家能够在体外按照主观愿望切割和拼接DNA分子,借助细菌制造大量所需的DNA片段,极大地促进了DNA本身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单克隆抗体及基因工程抗体的建立和发展、基因表达调控机理、细胞信号转导机理研究成为新的前沿领域。

更有甚者,这项技术标志着分子生物学家从认识和利用生物的时代进入了改造和创建物种的新时期。

以上简要介绍了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到在近半个世纪中它是生命科学范围发展最为迅速的一个前沿领域,推动着整个生命科学的发展。

至今分子生物学仍在迅速发展中,新成果、新技术不断涌现,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分子生物学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

分子生物学已建立的基本规律给人们认识生命的本质指出了光明的前景,但分子生物学的历史还短,积累的资料还不够,例如:在地球上千姿万态的生物携带庞大的生命信息,迄今人类所了解的只是极少的一部分,还未认识核酸、蛋白质组成生命的许多基本规律;又如原定于2005年我们将获得人类基因组DNA3x109bp的全序列,确定人的5-10万个基因的一级结构,如今看来已是提前五年就完成了……但是要彻底搞清楚这些基因产物的功能、调控、基因间的相互关系和协调,要理解80%以上不为蛋白质编码的序列的作用等等,都还要经历漫长的研究道路。

可以说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前景光辉灿烂,道路还会艰难曲折。

然而,当前,人类基因组研究的重点也正在由“结构”向功能转移,一个以基因组功能研究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后基因组”(post-genomics)时代已经到来。

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细胞全部基因的表达图式和全部蛋白图式,或者说“从基因组到蛋白质组”。

于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点似乎又将回到蛋白质上来,生物信息学也应运而生。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生命科学又将进入这样一个新时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