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教学提纲

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教学提纲
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教学提纲

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30 分)

1、在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中,一个计算机网络包含多台具有自治_功能的计算机;把众多计算机有机连接起来要遵循规定的约定和规则,即通信协议;计算机网络的最基本特征是__资源共享_______。

2、常见的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有:总线型、星型和网状

3、常用的传输介质有两类:有线和无线。有线介质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

4、网络按覆盖的范围可分为广域网、_城域网、局域网。

5、TCP/IP协议参考模型共分了___4层,其中3、4层是传输层、应用层。

6、电子邮件系统提供的是一种_存储转发式__服务,WWW服务模式为___B/S

7、B类IP地址的范围是128.0.0.0191.255.255.255

8、目前无线局域网采用的拓扑结构主要有_点对点方式_、_多点方式_、_中继方式_。

9、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分类方法主要有:根据网络所覆盖的范围、根据网络上主机的组网方式,另一种是根据信息交换方式_。

10、数据传输的同步技术有两种:___同步传输____和异步传输。

11、用双绞线连接两台交换机,采用交叉_线。586B的标准线序是橙白、橙、白绿、蓝、蓝白、绿、棕白、棕_。

12、多路复用技术是使多路信号共同使用一条线路进行传输,或者将多路信号组合在一条物理信道上传输,以充分利用信道的容量。多路复用分为:频分多路复用_、波分多路复用_、时分多路复用和码分多路复用

13、VLAN(虚拟局域网)是一种将局域网从逻辑划分网段,而不是从物理_上划分网段,从而实现虚拟工作组的新兴数据交换技术。

二、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14、计算机网络拓扑是通过网中结点与通信线路之间的几何关系表示网络中各实体间的____B_____。

A、联机关系

B、结构关系

C、主次关系

D、层次关系

15、双绞线由两根相互绝缘的、绞合成均匀的螺纹状的导线组成,下列关于双绞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A____。

A、它的传输速率达10Mbit/s~100Mbit/s,甚至更高,传输距离可达几十公里甚至更远

B、它既可以传输模拟信号,也可以传输数字信号

C、与同轴电缆相比,双绞线易受外部电磁波的干扰,线路本身也产生噪声,误码率较高

D、通常只用作局域网通信介质

16、ATM网络采用固定长度的信元传送数据,信元长度为_B____。

A、1024B

B、53B

C、128B

D、64B

17、127.0.0.1属于哪一类特殊地址( B )。

A、广播地址

B、回环地址

C、本地链路地址

D、网络地址

18、HTTP的会话有四个过程,请选出不是的一个。(D )A、建立连接B、发出请求信息C、发出响应信息D、传输数据

19、在ISO/OSI参考模型中,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_B_____。

A、提供可靠的端端服务,透明地传送报文

B、路由选择、拥塞控制与网络互连

C、在通信实体之间传送以帧为单位的数据

D、数据格式变换、数据加密与解密、数据压缩与恢复

20、下列哪个任务不是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任务?_A___

A、明确本地资源与网络资源之间的差异

B、为用户提供基本的网络服务功能

C、管理网络系统的共享资源

D、提供网络系统的安全服务

21、以下选项不属于以太网的“543”原则是指?__D__

A、5个网段

B、4个中继器

C、3个网段可挂接设备

D、5个网段可挂接

22、既可应用于局域网又可应用于广域网的以太网技术是D

A、以太网

B、快速以太网

C、千兆以太网

D、万兆以太网

23、交换机端口可以分为半双工与全双工两类。对于100Mbps的全双工端口,端口带宽为_B__。

A、100Mpbs

B、200Mbps

C、400Mpbs

D、800Mpbs

24、要把学校里行政楼和实验楼的局域网互连,可以通过( A )实现。

A、交换机

B、MODEM

C、中继器

D、网卡

25、以下哪一类IP地址标识的主机数量最多?( D )

A、D类

B、C类

C、B类

D、A类

26、子网掩码中“1”代表( B )。

A、主机部分

B、网络部分

C、主机个数

D、无任何意义

27、给出B类地址190.168.0.0及其子网掩码255.255.224.0,请确定它可以划分几个子网?(B )

A、8

B、6

C、4

D、2

28、TCP/IP体系结构中与ISO-OSI参考模型的1、2层对应的是哪一层(A )

A、网络接口层

B、传输层

C、互联网层

D、应用层

三、名词解释题(每题2分,共 10 分)

29、UTP 非屏蔽双绞线

30、DNS 域名系统

31、FTP文件传输

32、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33、ADSL非对称数字用户线

四、简答题(共 30 分)

34、简述IPv4到IPv6的过渡技术(6分)

1、双协议栈技术,

2、隧道技术,

3、网络地址转换技术。

35、试论述OSI参考模型和TCP/IP模型的异同和特点。(8分)

相同点:两个协议都分层;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与TCP/IP互联网层的功能几乎相同;以传输层为界,其上层都依赖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与网络环境无关的传输服务。

不同点:TCP/IP没有对网络接口层进行细分;OSI先有分层模型,后有协议规范;OSI 对服务和协议做了明确的区别,而TCP/IP没有充分明确区分服务和协议。

36.网络安全面临的威胁主要有哪些。(6分)

1、系统漏洞,

2、黑客攻击,

3、病毒入侵,

4、网络配置管理不当

37、某A类网络10.0.0.0的子网掩码255.224.0.0,请确定可以划分的子网个数,写出每个子网的子网号及每个子网的主机范围。(10分)

由子网掩码可以判断出主机地址部分被划分出2个二进制作为子网地址位,所以可以划分出2*2-2=2个子网。

每个子网的网络号和主机范围如下:

①子网号为192.168.0.64,主机号范围为192.168.0.65~192.168.0.126 (5分)

②子网号为192.168.0.128,主机号范围为192.168.0.129~192.168.0.190(5分)

【更多相关内容推荐】

>>>计算机网络实训心得

>>>网络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网络营销实训心得体会

>>>全国网络工程专业大学排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就业方向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介绍

>>>2015中国大学计算机专业排名

【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模拟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1 分,共10 分)

1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 )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2 .网络软件是在网络环境下使用、运行或者控制和管理网络的计算机软件。根据软件的功能,计算机网络软件可分为网络系统软件和( )软件两大类型。

3 .5 类双绞线由( )对线组成,分为无屏蔽双绞线( )和屏蔽双绞线( )

4 .数据报的传输,不需要建立链路,每个分组可能会通过(不同 )的路径传送到目的地,并具有不同的时间延迟。

5 .数据通信就是把数据以( )的形式从一处( )传送到另一处( )的过程。

6 .完整的局域网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一个局域网通常包括:主机、适配器、( )、网络连接设备、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应用软件几个部分组成。

7 .将局域网交换机的设计思想应用到路由器的设计中,就是( ),传统的路由器通过软件来实现路由选择功能,而采用第三层交换技术的路由器是通过硬件来实现路由选择功能能的。

8 .局域网由两部分组成:网络硬件和( )。

9 .路由器不仅具有网桥的功能,而且还具有( )、协议转换、多路重发和错误检测等功能。

10 . Web服务和FTP服务默认使用的TCP 端口分别是( )和21 。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40 分)

1 .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共享。计算机资源主要指计算机( )。

A 、软件与数据库

B 、服务器、工作站与软件

C 、硬件、软件与数据

D 、通信子网与资源子网

2 .从技术角度上讲,因特网是一种( )。

A 、城域网

B 、广域网

C 、远程网

D 、局域网

3 .计算机网络分为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其划分的依据是( )。

A 、网络的作用范围

B 、网络的拓扑结构

C 、网络的通信方式

D 、网络的传输介质

4 .需要解决多个结点同时访问公共通信介质的冲突问题。 ( )

A 、总线拓扑

B 、环形拓扑

c 、星型拓扑 D 、网状拓扑

5 .光纤传输分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两类。从传输性能上来看( )。

A 、多模光纤优于单模光纤

B 、单模光纤优于多模光纤

C 、两者无差别

D 、没有可比性

6 .在同一时刻,通信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数据的信道通信方式为( )。

A 、半双工通信

B 、单工通信

C 、数据报

D 、全双工通信

7 . ( )标准,定义了令牌环(Token Ring )介质访问控制子层与物理层规范。

A 、IEEE 802.2

B 、IEEE 802.3

C 、IEEE 802.4

D 、IEE

E 802.5

8 .快速以太网采用( )。

A 、总线型拓扑结构

B 、环型拓扑结构

C 、星型拓扑结构

D 、树型拓扑结构

9 .在传统以太网中,( )是共享介质型的连接设备。

A 、路由器

B 、交换机

C 、服务器

D 、集线器

10 . TCP/IP 协议是一种开放的协议标准,下面哪个不是它的特点( )

A 、独立于特定计算机硬件和操作系统

B 、统一编址方案

C 、政府标准

D 、标准化的高层协议

11 . TCP/IP 参考模型中,SMTP 协议是一种( )的协议。

A 、应用层

B 、互联层

C 、传输层

D 、主机-网络层

12 .以下关于TCP/IP 参考模型与ISO参考模型层次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TCP/IP 的应用层与工ISO应用层相对应

B 、TCP/IP 的传输层与工ISO传输层相对应

C 、TCP/IP 的互联层与工ISO网络层相对应

D 、TCP/IP 的网络网络借口层与ISO数据链路层相对应

13 .在ISO参考模型中,与TCP/IP参考模型的网络互联层对应的是( )。

A 、物理层

B 、网络层

C 、传输层

D 、应用层

1 4 .如果IP 地址为202.130.191.33,屏蔽码为255.255.255.0,那么网络地址是( )。

A 、202.130.0.0

B 、202.0.0.0

C 、202.130.191.33

D 、202.130.191.0

15 .在10-base-5物理层标准中,单根粗缆的最大长度是( )。

A 、 100m

B 、 500m

C 、 185m

D 、 2000m

16 .如果有多个局域网需要互联,并且希望将局域网的广播信息量能够很好地隔离开,那么最简单的办法是采用( )将各网络互联。

A 、网关

B 、路由器

C 、交换机

D 、集线器

17 . ( )是最重要、最基本的网络服务功能。

A 、文件服务

B 、通信服务

C 、打印服务

D 、信息服务

18 .搜索引擎向用户提供两种信息查询服务方式:目录服务和( )。

A 、路由器选择

B 、IP地址搜索

C 、关键字检索

D 、索引查询

19 .HTML的标记的功能是( )。

A 、指定文本字体

B 、指定显示的图片

C 、指定超级链接

D 、指定段落

20 .下列属于电子邮件的超级链接类型的是( )。

A 、mailto:class@https://www.360docs.net/doc/6710433879.html,

B 、URL:class@https://www.360docs.net/doc/6710433879.html,

C 、http:class@https://www.360docs.net/doc/6710433879.html,

D 、ftp:class@https://www.360docs.net/doc/6710433879.html,

三、判断题(每小题1 分,共10 分)

1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主要取决于它的资源子网。( )

2 .网络可分为局域网、星型网、内部网、虚拟网等。( )

3 .电路交换方式的通信过程分为三个阶段:链路建立、数据传输和链路拆除。( )

4 .局域网需要解决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的问题。( )

5 .网络层互联,是在不同的网络之间进行存储转发数据分组,解决了网络之间存储转发分组和路由问题。( )

6 .在网络的互联层次中,在数据链路层实现互联的设备是交换机。( )

7 .操作系统种类繁多,Windows XP属于网络操作系统。( )

8 . DHCP务提供了IP地址的静态态分配。( )

9 .在TCP端口号中,为超文本传输协议保留的端口号为110。( )

10 .能够提供网络用户访问文件和目录的并发控制以及具有安全保密措施的局域网服务器是Telnet 服务器。( )

四、简答题

1、简述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的功能。

2、TCP协议和UDP协议的区别是什么。

计算机网络试题及答案最新版

一、选择题 题目1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有()。 选择一项: A. 用户管理 B. 病毒管理 C. 资源共享正确 D. 站点管理 题目分析: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有:(1)资源共享;(2)数据通信;(3)集中管理;(4)增加可靠性;(5)提高系统的处理能力和安全功能。其中,资源共享和数据通信是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两大功能。 正确答案是:资源共享 题目2 网络资源子网负责()。 选择一项: A. 信息处理 B. 数据通信 C. 数字认证机制

D. 路由 题目分析: “资源子网”主要负责:(1)全网的信息处理;(2)为网络用户提供网络服务;(3)资源共享功能。 正确答案是:信息处理 题目3 通常按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分类,可分为局域网、()和广域网三种。 选择一项: A. 星型网络 B. 有线网 C. 城域网 D. 无线网 反馈 Your answer is incorrect. 题目分析:

计算机网络按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进行分类可以分为:(1)局域网;(2)城域网;(3)广域网。 正确答案是:城域网 题目4 为了简化计算机网络的分析与设计,有利于网络的硬件和软件配置,按照计算机网络的系统功能,一个计算机网络中实现网络通信功能的设备及其软件的集合称为网络的()。 选择一项: A. 无线网 B. 通信子网 C. 有线网 D. 资源子网 反馈 Your answer is incorrect. 题目分析: 计算机网络系统是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组成。通信子网:一个计算机网络中实现网络通信功能的设备及其软件的集合。资源子网:网络中实现资源共享功能的设备及其软件的集合。

计算机网络考试重点

1、简述WWW、HTML、HTTP、URL之间的联系。 答:①WWW:(P248)即万维网,万维网是一个大规模的、联机式的信息储藏所,英文简称web。万维网用链接的方法能非常方便地从因特网上的一个站点访问另一个站点(也就是所谓的“链接到另一个站点”),从而主动的按需获取丰富的信息。 ②HTML:(P258)即超文本标记语言,是一种制作万维网页面的标准语言,它消 除了不同计算机之间信息交流的屏障。HTML并不是应用层的协议,它只是万维网浏览器使用的一种语言。 ③HTTP:(P251)即超文本传送协议,是面向事物的应用层协议,该协议定义了 浏览器(即万维网客户进程)怎样向万维网服务器请求万维网文档,以及服务器怎样把文档传送给浏览器,它是万维网上能够可靠地交换文件的重要基础。 ④URL:(P250)即统一资源定位符,它是用来表示从因特网上得到的资源位置和 访问这些资源的方法。URL给资源的位置提供一种抽象的识别方法,并用这种方法给资源定位。只要能够对资源定位,系统就可以对资源进行各种操作,如存取、更新、替换和查找其属性。 综上所述,WWW是一种计算机网络,HTML是制作WWW页面的标准语言,HTTP 是WWW可靠地交换文件的重要基础,URL是对WWW中的资源进行统一的定位的方法。 2、简述中继器、网桥、路由器和网关联网的异同。 答:①中继器:(书上没找到,百度的)属于物理层设备,适用于完全相同的两类网络的互连,主要功能是通过对数据信号的重新发送或者转发,来扩大网络传输的距离。中继器是对信号进行再生和还原的网络设备,是最简单的网络互联设备。 ②网桥:(P95)属于数据链路层设备,它根据MAC帧的目的地址对收到的帧进行转 发和过滤。用于隔绝冲突,但是不能隔绝广播。是通过内部的接口管理软件和网桥协议实体来工作的(现已很少用)。 ③路由器:(P166)属于网络层设备,具有多个输入端口和多个输出端口的专用计算 机,其任务是转发分组。从路由器某个输入端口收到分组,按照分组要去的目的地(即目的网络),把该分组从路由器的某个合适的输出端口转发给下一条路由器。下一条路由器也按照这种方法处理分组,直到该分组到达终点为止。路由器的转发分组正是网络层的主要工作。 ④网关:(书上没找到,百度的)属于应用层设备,又称网间连接器、协议转换器。 是最复杂的网络互连设备,仅用于两个高层协议不同的网络互连。网关既可以用于广域网互连,也可以用于局域网互连。网关是一种充当转换重任的计算机系统或设备。使用在不同的通信协议、数据格式或语言,甚至体系结构完全不同的两种系统之间,网关是一个翻译器。 或: 网桥在数据链路层,将两个LAN连起来,根据MAC地址来转发帧。依靠转发表来转发帧,减少负载。 路由器和网关的区别是,路由器对LAN而言是内部的,而网关指向LAN的外部。 网关能将异种网络互联起来,实现不同网络协议相互转换的网络互联设备。 路由器在网络层,网关在应用层。 3、简述数据链路层的主要作用。P67 答:数据链路层是介于物理层和网络层之间。数据链路层把网络层交下来的数据构成帧发送到链路上,以及把接收到的帧中的数据取出并上交给网络层。

第七版计算机网络复习提纲.pdf

考点1:internet和Internet的区别。(1章) nternet是互联网,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网络间的通信协议是任意的。Internet是因特网,指当前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相互连接的特定的计算机网络,使用TCP/IP协议作为通信规则。 考点2:因特网的核心部分。 核心部分: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负责为边缘部分提供高速远程分组交换。 考点3:计算机网络的类别。 按范围:(1)广域网WAN:远程、高速、是Internet的核心网。(2)城域网:城市范围,链接多个局域网。(3)局域网:校园、企业、机关、社区。(4)个域网PAN:个人电子设备按用户:公用网:面向公共营运。专用网:面向特定机构。 考点4: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时延带宽积,往返时间RTT,利用率 考点5: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五层协议。 1.物理层 2.数据链路层 3.网络层 4.运输层 5.应用层 作业:1、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那些服务?答:连通性和共享 3、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 (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 (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存性能好。 17、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1000km,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2×108m/s。试计算以下两种情况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 (1)数据长度为107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00kb/s (2)数据长度为103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Gb/s。 从上面的计算中可以得到什么样的结论? 解:(1)发送时延:ts=107/105=100s。传播时延:tp=106/(2×108)=0.005s (2)发送时延:ts =103/109=1μs。传播时延:tp=106/(2×108)=0.005s 结论:若数据长度大而发送速率低,则在总的时延中,发送时延往往大于传播时延。但若数据长度短而发送速率高,则传播时延就可能是总时延中的主要成分。 1-20 网络体系结构为什么要采用分层次的结构?试举出一些与分层体系结构的思想相似的日常生活。答:分层的好处: ①各层之间是独立的。某一层可以使用其下一层提供的服务而不需要知道服务是如何实现的。②灵活性好。当某一层发生变化时,只要其接口关系不变,则这层以上或以下的各层均不受影响。③结构上可分割开。各层可以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④易于实现和维护。⑤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与分层体系结构的思想相似的日常生活有邮政系统,物流系统。 考点6:有关信道的几个基本概念。(2章)

2014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MS_Office高级应用考试大纲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MS Office高级应用考试大纲 (2014年新版) 基本要求 1.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及计算机系统组成。 2.了解信息安全的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病毒及防治的基本概念。 3.掌握多媒体技术基本概念和基本应用 4.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因特网网络服务和应用。 5.正确采集信息并能在文字处理软件Word、电子表格软件Excel、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中熟练应用。 6.掌握Word的操作技能,并熟练应用编制文档。 7.掌握Excel的操作技能,并熟练应用进行数据计算及分析。 8.掌握Powerpoint的操作技能,并熟练应用制作演示文稿。 考试内容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 1. 计算机的发展、类型、特点及其应用领域。 计算机的发展:1943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教授莫克利和他的研究生埃克特开始研制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ENIAC),1946年研制成功。 发展的四个阶段: 阶段部件第一阶段 (1946-1959) 第二阶段 (1959-1964) 第三阶段 (1964-1972) 第四阶段 (1972年至今) 主机电子器件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 路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内存汞延迟线磁芯存储器半导体存储器半导体存储器 外存储器穿孔卡片,纸 袋磁带磁带,磁盘磁带,磁盘,挂 盘等大容量存 储器 处理速度几千条几万至几十 万条几十万至几百万上千万至万亿 条 计算机的类型: 按处理数据的类型分:模拟计算机,数字计算机,数字和模拟计算机 按用途分: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 按计算机的性能、规模、处理能力分:巨型机、大型通用机、微型计算机、工作站及服

最全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试题及答案(一) 一、.填空题 1.所谓计算机网络,会议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数据通讯的系统。 2.计算机网络如果按作用范围进行分类,可分为广域网(WAN)、局域网(LAN)和城域网(MAN)。 3.网络协议通常采用分层思想进行设计,OSI RM中的协议分为7层,而TCP/IP RM中协议分为4层。 4.在TCP/IP RM中,用于互联层的协议主要有:ARP、IP、RARP、ICMP和IGMP 协议。 5.用于计算机网络的传输媒体有两类:有导线媒体和无导线媒体;光纤可分为两种: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MMF)。 6.构成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有很多种,通常有星形、总线型、环型、树型、和网状型等。 7.CSMA/CD技术是一种随机接入(所有的用户根据自已的意愿随机地发送数据),冲突不可避免;令牌技术是一种受控接入(各个用户不能任意接入信道而必须服从一定的控制),冲突避免。 8.10BASE-T局域网的数据速率是10mbps,100BASE-TX局域网的数据速率是100mbps。 9.在用双绞线时行组网时,连接计算机和计算机应采用交叉UTP电缆,连接计算机和集线器用直通UTP电缆。 10.在将计算机与10BASE-T集线器进行连接时,UTP电缆的长度不能大于100米。 11.在将计算机与100BASE-TX集线器进行连接时,UTP电缆的长度不能长于100米。 12.以太网交换机和数据交换和转发方式可以分为:直接交换、存储转发交换和改进的直接交换。 13.VLAN的组网方式有两种:静态根据以太网交换机端口进行划分VLAN,动态根据MAC地址、逻辑地址或数据包的协议类型进行划分VLAN。 14.在Internet中,运行IP的互联层可以为其高层用户提供的服务有三个特点:不可靠的数据投递服务、面向无连接的传输服务和尽最大努力投递服务。15.IP地址由网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组成,其中网络号表示互联网中的一个特定网络,主机号表示该网络中主机的一个特定连接。 16.主机的IP地址为202.93.120.77,主机B的IP地址为150.23.55.200。若主机A要向主机B所在的网络进行广播,则直播广播地址为150.23.255.255;若主机A要在本网络中进行广播,则有限广播地址为255.255.255.255。 二、选择题 1.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__________相结合的产物。->B A) 网络技术 B) 通信技术 C) 人工智能技术 D) 管理技术

计算机网络 复习重点

第一章 1、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最重要的两个功能是:连通性和共享。 2、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P3 3、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特点。P12 4、计算机网络根据不同的作用范围可分为四类。P17 5、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速率、带宽、时延,要特别区分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P18可出大题 6、网络协议的三要素。P25 7、在网络边缘的端系统中运行的程序之间,主要有两大类通信方式: 第二章 1、理解单向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P38 2、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统计时分复用、码分复用。其中码分复用可出大题。P47 3、了解ADSL的特点。P57 第三章 1、透明传输问题:字节填充和零比特填充。P73 2、差错检测问题:如何计算冗余码,可出大题。P68 3、掌握CSMA/CD协议。P79 4、了解MAC地址。P86 5、在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扩展以太网分别用什么设备?P91要了解碰撞域的改变。 6、透明网桥转发表如何建立?通过自学习的方法。可出大题。P94 7、结点交换机的任务是? 第四章 1、了解虚电路服务和数据报服务的差异。P109 2、分类的IP地址:A、B、C类,可出大题。P113 3、地址解析协议ARP。P119 4、片偏移。P123 5、子网掩码。可出大题。如何计算网络地址,如何计算下一跳等,计算子网的主机数,如何划分子网等。P130 6、最长前缀匹配。P138 7、PING和tracert命令。P143 8、距离向量算法。可出大题P148 9、IP数据报的首部。 10、路由器的任务是。 11、无分类编址CIDR。地址块可出大题。 12、路由器转发分组的算法。划分子网和不划分子网都要会。可出大题。 第五章 1、TCP和UDP的优缺点。P182 2、了解端口号和套接字。P183 3、各类窗口的概念。 4、利用窗口实现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流量控制可出选择题。重点是慢开始和拥塞避免算法。可出大题,甚至画图。 第六章 1、了解DNS、WWW、电子邮件。 如:读取邮件和发送邮件的协议名称。电子邮件的三个主要组成构件。

计算机_复习提纲答案

复习提纲 1.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四个阶段及每个阶段的特征 答:第一阶段: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 由于终端没有独立处理数据的能力,因此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网络。但在这个阶段中,逐步开始了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研究,是当代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基础。 第二阶段:多主机互联计算机网络 处于这个阶段的计算机网络,主要特征在于运用了分组交换技术。 第三阶段:标准计算机网络 主要特征是网络中所有的计算机遵守同一种网络协议,突出了资源共享。 第四阶段:国际化的Internet 信息综合化和传输高速化是第四代计算机网络的特点。 2.计算机网的定义、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定义:计算机网络是用通信线路将分散在不同地点并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系统相互连接,按照网络协议进行数据通信,实现资源共享的信息系统。 功能:资源共享(硬件共享、软件共享、信息共享)、数据通信、提高系统可靠性和可用性、分布计算与协同工作。 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网络的交换方式:线路交换网络、报文交换网络、分组交换网络; 按网络覆盖范围: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按网络的拓扑结构:总线型网络、环形网络、星型网络、树形网络; 按网络传输方式:广播式网络、点点式网络; 按服务方式:对等网、客户机网络; 按网络传输介质:有线网、无线网; 4.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的原理以及三种交换方式的比较 电路交换:发送方和接收方在开始传输数据之前必须建立一条专用的物理通路,通信双方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一直占用该通路,在数据传输完成后才释放该通路;

报文交换: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不需要建立专用的物理通路,发送方在发送报文时,要将接收方的地址添加到报文中一起发送,也称为存储转发; 分组交换:在发送报文前要将较长的报文划分为多个较小的等长数据段,然后以分组为单位采取存储转发方式传输。 三种方式比较:线路交换建立通路后,传输延迟短并固定,适用于实时信息、大容量且连续的数据传输;报文交换适用于线路带宽比较高的情况,可靠灵活,但延迟大;分组交换缩短了延迟,也能满足一般的实时信息传送。在高带宽的通信中更为经济、合理、可靠。是目前公认较(最)好的一种交换技术。 5.虚电路工作方式和数据报工作方式的比较 数据报交换方式是一种无连接的服务提供方式。分组数据报方式具有灵活性。有效性。尤其对于网络状况不稳定或者拥塞情况具有极好的适应功能,数据报方式避免建立线路的额开销,尤其适合小量分组的情况。 虚电路交换方式是一种面向连接的服务提供方式。在数据传输之前要建立一条逻辑连接、虚电路方式建立了逻辑通信连接,适合持续时间段的数据通信, 6.计算机网络的逻辑结构 从逻辑上计算机网络可以划分为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两层。 7.资源子网与通信子网的组成、功能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组成:资源子网:主机、终端、I o设备,各种网络软件和数据资源 通信子网:网络结点、通信线路、网络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控制软件 功能:资源子网:提供网络服务和共享资源 通信子网:负责将一个主机送来的信息传送给另一个主机。 关系:通信子网为资源子网提供信息传输服务,资源子网上用户间的通信是建立在通信子网基础上的。没有通信子网,网络不能工作;而没有资源子网,通信子网的传输也失去了意义。通信子网为资源子网服务,资源子网直接为用户服务。 8.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 计算机系统、数据通信系统、网络软件及协议 9.计算机网络分层的优点 各层之间相互独立、灵活性好、促进标准化

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1、网络协议的三个要素为(语法)、(语义)和(同步)。 2、TCP/IP 体系的电子邮件系统规定电子邮件地址的格式为(收件人邮箱名@邮箱所在主机的域名)。 3、数据链路层解决的三个基本问题是(封装成帧)、(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 4、用于在主机IP地址与MAC地址进行解析的协议称为(地址解析协议ARP )协议。 5、自治系统内部使用最多的路由协议是(RIP)和(OSPF 协议)。BGP协议外部 6、已知IP地址是141.14.72.26,子网掩码是255.255.192.0,其网络地址为( 141.14.64.0 )。 7、传输层是为应用进程之间提供(端到端的逻辑通信),主要包括面向连接的( TCP )和无连接的(UDP )两个协议。 8、负责将域名翻译成IP地址的系统叫做()。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30分) 1、广域网覆盖的地理范围从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它的通信子网主要使用

( B ) A、报文交换技术 B、分组交换技术 C、文件交换技术 D、电路交换技术 2、数据链路层中的数据块常被称为( C ) A、信息 B、分组 C、帧 D、比特流 3、关于TCP/IP的IP层协议描述不正确的是( D ) A、是点到点的协议 B、不能保证IP报文的可靠传送 C、是无连接的数据报传输机制 D、每一个IP数据包都需要对方应答 4、以下哪项不是IP路由器应具备的主要功能(C ) A、转发所收到的IP数据报 B、为需要转发的IP数据报选择最佳路径 C、分析IP数据报所携带的TCP内容 D、维护路由表信息 5、用集线器连接的工作站集合( A ) A、同属一个冲突域,也同属一个广播域 B、不属一个冲突域,但同属一个广播域 C、不属一个冲突域,也不属一个广播域 D、同属一个冲突域,但不属一个广播域 6、标准TCP不支持的功能是( D )。 A、可靠数据传输 B、全双工通信 C、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 D、组播通信

计算机网络(第七版)谢希仁著-考试知识点整理

《计算机网络》整理资料 第1章概述 1、计算机网络的两大功能:连通性和共享; 2、计算机网络(简称为网络)由若干结点(node)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link)组成。网络中的结点可以是计算机、集线器、交换机或路由器等。 3、互联网基础结构发展的三个阶段: ①从单个网络ARPANET 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②建成了三级结构的因特网。③逐渐形成了多层次ISP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结构的因特网。 4、制定互联网的正式标准要经过以下三个阶段: ①互联网草案(Internet Draft)②建议标准(Proposed Standard)③互联网标准(Internet Standard) 5、互联网的组成: ①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在互联网上的主机组成,这部分是用户直接使用的。处在互联网边缘的部分就是连 接在互联网上的所有的主机,这些主机又称为端系统(end system)。(是进程之间的通信)两类通信方式: ?客户—服务器方式:这种方式在互联网上是最常见的,也是最传统的方式。 客户(client)和服务器(server)都是指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应用进程(软件)。 客户是服务的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的提供方;服务请求方和服务提供方都要使用网络核心部分所提供的服务。 客户程序:一对多,必须知道服务器程序的地址;不需要特殊硬件和很复杂的操作系统。 服务器程序:可同时处理多个远地或本地客户的请求(被动等待);一般需要有强大的硬件和高级的操作系统支持 ?对等连接方式(p2p):平等的、对等连接通信。既是客户端又是服务端; ②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在这些网络上的路由器组成,这部分是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的(提供连通性 和交换)(主要由路由器和网络组成);核心中的核心:路由器(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的关键构建,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 交换——按照某种方式动态地分配传输线路的资源: ?电路交换:必须经过建立连接(占用通信资源)→通话(一直占用通信资源)→释放资源(归还通信资 源)三个步骤的交换方式。 电路交换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通话的全部时间内,通话的两个用户始终占用端到端的通信资源; ?报文交换:基于存储转发原理(时延较长); ?分组交换:分组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技术。在发送报文(message)之前,先把较长的报文划分成为一个个 更小的等长数据段,在每一个数据段前面,加上一些由必要的控制信息组成的首部(包头header)后,就构成了一个分组(包packet);分组是在互联网中传送的数据单元。 路由器处理分组过程:缓存→查找转发表→找到合适接口转发出去。 优点:高效(逐段占用链路,动态分配带宽),灵活(独立选择转发路由),迅速(不建立连接就能发送分组),可靠(保证可靠性的网络协议;分布式多路由的分组交换网) 问题:存储转发时会造成一定的时延;无法确保通信时端到端所需的带宽。 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不需要预先分配传输带宽; 6、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作用范围:WAN(广),MAN(城),LAN(局),PAN(个人区域网); 按使用者:公用网,专用网; 7、计算机网络的性能

天津理工大学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复习提纲带答案

单选题/填空题: 1. CIDR address 无类域间路由地址(P227-229) 2. UDP 用户数据报协议(P132-135) 3. TCP retransmission TCP重传(P163-167, 3.5.4) 4. IP address header length IP地址首部长度(40 bytes) 5. IP header field IP地址首部(P221-225) 6. network edge and network core 网络边缘与网络核心(P6-22, 1.3-1.4) 7. transmission delay 传输时延:d/s 8. application protocols(underlying transport protocols) 基于运输层的应用层协议(TCP、UDP) 9. transport protocols and port numbers of some application protocols 运输层协议、应用层协议及端口号 10. TCP segment structure and UDP segment structure TCP(P157-158)、UDP报文结构(P135,3.3.1) 11. IPv6 address IPV6地址(P238-242) 12. MAC address MAC地址(P307-308) 13. Ping 14. Traffic intensity 流量强度(P28) 15. HTTP status code HTTP状态码(P71) 简答题: 1. The two key function of network layer (routing and forwarding) 网络层两个核心功能(转发与选路)forwarding: move packets from router’s input to appropriate router output. routing: determine route taken by packets from source to dest. 2. The layers of a DNS server DNS服务器分层结构 root name server、top-level domain (TLD) server、authoritative DNS server、Local DNS name server 3. Routing to another LAN by knowing IP address(ARP, Ethernet work) (P309-314) 已知IP地址,选路到另一个局域网 掌握ARP工作原理,掌握在同一子网中ARP是如何工作的,中间经过路由器是如何工作的。 4. pipelined protocol and stop-and-wait protocol 流水线协议与停等协议(P138-147) 掌握RDT2.0、3.0和流水线的工作方式以及效率。 5. OSI architecture OSI参考模型有哪几层?每层的功能是什么? application: supporting network applications presentation: allow applications to interpret meaning of data session: synchronization, checkpointing, recovery of data exchange transport: process-process data transfer network: routing of datagrams from source to destination link: data transfer between neighboring network elements physical: bits “on the wire”

2020年计算机网络考试大纲

2020 年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本科插班生招生入学考试 《计算机网络》课程考试大纲 I.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是由专科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本科插班生考试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本大纲适用于所有需要参加《计算机网络》考试的各专业考生。 n.考试内容 一、考试基本要求《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互渗透、密切结合而形成的一门交叉科 学, 是计算机专业、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课程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网络的基本工作原理、Internet 网络服务的建构与应用。 二、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要求学生从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学习相关内容。了解:指对所列 知识要熟悉其内容及含义。(单项选择题)理解:指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单项选择题、问答题)掌握:指对所列知识能深入理解,并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推理和 判断等过程中综合运用。(单项选择题、问答题、综合应用题) 第一部分计算机网络概述 1. 考试内容 (1)网络发展阶段的划分; (2)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分类; (3)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4)线路交换、存储转发交换及其特点,数据报与虚电路交换特点; 2. 考试要求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2)掌握计算机网络定义、分类、组成; (3)掌握数据交换技术。 第二部分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 1. 考试内容 (1)什么是网络协议,协议的三要素是什么; (2)网络体系结构为什么要分层,什么是接口,网络体系机构的定义; (3)OSI参考模型的分层及其各层的主要功能; ( 4 )什么是面向连接的服务和无连接的服务; (5)TCP/IP模型的分层及其各层的主要功能,TCP/IP体系结构的主要协议。 2. 考试要求 (1)掌握网络协议、层次、接口等概念; (2)掌握OS、TCP/IP体系结构及其各层功能; (3)了解网络体系结构在网络通信中的作用。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考试知识点超强总结

计算机网络考试重点总结(完整必看) 1.计算机网络:利用通信手段,把地理上分散的、能够以相互共享资源(硬件、软件和数据等)的方式有机地连接起来的、而各自又具备独立功能的自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外部特征:自主计算机系统、互连和共享资源。内部:协议 2.网络分类:1)根据网络中的交换技术分类: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分组交换网;帧中继网;ATM网等。2)网络拓朴结构进行:星型网;树形网;总线型网;环形网;网状网;混合网等。4)网络的作用地理范围:广域网。局域网。城域网(范围在广域网和局域网之间)个域网 网络协议三要素:语义、语法、时序或同步。语义:协议元素的定义。语法:协议元素的结构与格式。规则(时序):协议事件执行顺序。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模型和各层协议的集合。 3.TCP/IP的四层功能:1)应用层:应用层协议提供远程访问和资源共享及各种应用服务。2)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数据传送服务;为应用层隐藏底层网络的细节。3)网络层:处理来自传输层的报文发送请求;处理入境数据报;处理ICMP报文。4)网络接口层:包括用于物理连接、传输的所有功能。 为何分层:目的是把各种特定的功能分离开来,使其实现对其他层次来说是可见的。分层结构使各个层次的设计和测试相对独立。各层分别实现不同的功能,下层为上层提供服务,各层不必理会其他的服务是如何实现的,因此,层1实现方式的改变将不会影响层2。 协议分层的原则:保证通信双方收到的内容和发出的内容完全一致。每层都建立在它的下层之上,下层向上层提供透明服务,上层调用下层服务,并屏蔽下层工作过程。 OSI七层,TCP/IP五层,四层:

考研《计算机网络》考试大纲

考研《计算机网络》考试大纲 西安邮电大学2016考研《计算机网络》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827 科目名称:《计算机网络》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和软件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现状与技术发展动向,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理解典型网络协议的工作原理,掌握常用网络设备的连接与配置方法。旨在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理论基础,较好的网络应用操作能力,以及基本的网络系统分析和设计能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概述 基本要求:了解网络发展及标准化工作,掌握网络组成、了解网络分类,熟练掌握网络性能指标,掌握网络体系结构。 教学内容: 1.1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中的作用 1.2因特网概述 网络的概念、因特网发展阶段、因特网的标准化工作、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 1.3因特网的组成 因特网的边缘部分、因特网的核心部分 1.4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 1.5计算机网络的类别 1.6计算机网络的性能(重点) 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时延带宽积等计算机网络性能指标 1.7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重点) 协议与划分层次、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协议与服务、TCP/IP体系结构。 第二章物理层 基本要求:掌握物理层的基本概念,了解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了解网络传输媒体,掌握信道复用技术,数字传输系统及宽带接入技术。 教学内容: 2.1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2.2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有关信道的基本概念、信道的极限容量、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 2.3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 导向传输媒体、非导向传输媒体 2.4信道复用技术(重点) 频分复用、时分复用和统计时分复用、波分复用、码分复用

《计算机网络》考试大纲.

《计算机网络》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课程的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任务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类各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叙述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本课程包括四个部分:数据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原理、计算机网络规划管理和应用、网络操作系统与应用模式。数据通信技术是学习计算机网络理论和基础,计算机网络原理是本课程的核心部分,网络操作系统与应用模式是本课程向网络应用方面的延伸,使本课程与迅猛发展的网络技术的结合更加直观。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助于理解相关的较抽象的计算机网络的标准,并为具有计算机组网全过程所需基本技能打下理论基础。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 系统掌握数据通信的主要技术概念和指标,如多路复用技术,调制技术,交换技术,差错检测和控制技术等。 2 理解数据通信规程(协议)的基本原理和功能,各标准化组织的沿革和工作范围,掌握若干重要数据通信规程的工作原理。 3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方法,理解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RM)理论基础及应用的基本方法。 4 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及现状,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上具有前瞻性。 (三)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计算机文化基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网络操作系统(NOS)是管理计算机网络资源的一种系统软件,是对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扩充,也包含了网络设备的驱动程序,因此需要了解计算机原理和操作系统。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1章概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概述介绍了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的作用,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 要求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的功能,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二)课程内容 1 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的作用 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 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4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 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的作用,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4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第2章计算机网络的协议与体系结构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理解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协议与划分层次,计算机网络的原理体系结构。 重点是掌握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协议与划分层次。难点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协议与划分层次。 (二)课程内容 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 2 协议与划分层次 3 计算机网络的原理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复习题及答案(精华版)

《计算机网络》复习题 第一章概述 一、选择题 1. 以下不属于协议组成要素的是()。 A. 语法 B. 语义 C. 时序(同步) D. 字符 2.局域网的简称为()。 A. LAN B. WAN C. CAN D. MAN 3. 完成路径选择功能是在OSI模型的()。 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传输层 4.OSI参考模型将整个网络的功能划分()个层次 (A)1 (B)3 (C)5 (D)7 5. 在同一个信道上的同一时刻,能够进行双向数据传输的通信方式是()。 A.单工 B.半双工 C.全双工 D.上述三种均不是 6. TCP/IP体系结构中的TCP和IP所提供的服务分别为( )。 A. 链路层服务和网络层服务 B. 网络层服务和传输层服务 C. 传输层服务和应用层服务 D. 传输层服务和网络层服务 7. 用于网络互连的设备一般采用()。 A. 中继器 B. 交换机 C. 路由器 D. 网关 8. IP协议提供的服务是( )。 A. 可靠服务 B.有确认的服务 C. 不可靠无连接数据报服务 D. 以上都不对 9.把两个报文发往同一目的地时,先发的报文() (A)先到(B)后到(C)不一定先到(D)同时到达 10. 数据链路层的数据单位称为()。 A.比特 B.字节 C.帧 D.分组 11. 在OSI参考模型中,实现端到端的应答、分组排序和流量控制功能的协议层是()。 A. 数据链路层 B. 网络层 C. 传输层 D. 会话层 12. 在OSI参考模型中,对等实体在一次交互作用中传输的信息单位称为(),它包括控制信息和用户数据两部分。 A. 接口数据单元 B. 服务数据单元 C. 协议数据单元 D. 交互数据单元 13.()是各层向其上层提供的一组操作 (A)网络(B)服务(C)协议(D)实体 14.Internet的核心协议是( )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基础考试试题要点

计算机网络基础 (一)单项选择题 1、Internet最早起源于(A )。 A.ARPAnet B.MILnet C.以太网D.环状网 2、网关工作在OSI模型的(B )。 A.传输层以上B.网络层C.数据链路层D.物理层 3、封装成帧、透明传输、和差错校验是(B )的主要功能。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传输层 4、以下哪个是正确的MAC地址(B )? A.00-01-AA-08 B.00-01-AA-08-0D-80 C.1031 D.192.2.0.1 5、一般说来对于通信量大的吉比特以太网,为了获得更高的性能,应该选用(C )。 A.双绞线B.微波C.光纤D.同轴电缆 6、在同一时刻,通信双方可以同时发送数据的信道通信方式是(D )。 A.半双工通信B.单工通信C.数据报D.全双工通信 7、在IP数据报头部中有两个有关长度的字段,一个为头部长度字段,一个为总长度字段。其中(C ) A.头部长度字段和总长度字段都以8比特为计数单位 B.头部长度字段以8比特为计数单位,总长度字段以32比特为计数单位C.头部长度字段以32比特为计数单位,总长度字段以8比特为计数单位D.头部长度字段和总长度字段都以32比特为计数单位 8、OSI参考模型中,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传输的数据单元分别是(C )。A.报文、帧、比特B.分组、报文、比特C.分组、帧、比特 D.数据报、帧、比特 9、在Internet中,IP数据报从源结点到目的结点可能需要经过多个网络和路由器。在整个传输过程中,IP数据报头部中的(A ) A.源地址和目的地址都不会发生变化 B.源地址有可能发生变化而目的地址不全发生变化

计算机网络考试大纲.doc

谢谢你的阅读 谢谢你的阅读2019年《计算机网络》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是由专科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本科插班生考试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本大纲适用于所有需要参加《计算机网络》考试的各专业考生。 Ⅱ考试内容 总体要求:《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互渗透、密切结合而形成的一门交叉科学,是计算机专业、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课程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网络的基本工作原理、Internet网络服务的建构与应用。 第一部分概述 1. 考试内容 (1)网络发展阶段的划分; (2)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分类; (3)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及性能; (4)线路交换、存储转发交换及其特点,数据报与虚电路交换特点; 2. 考试要求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2)掌握计算机网络定义、分类、组成、性能; (3)掌握数据交换技术。 第二部分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 1. 考试内容 (1)什么是网络协议,协议的三要素是什么; (2)网络体系结构为什么要分层,什么是接口,网络体系机构的定义; (3)OSI参考模型的分层及其各层的主要功能; (4)什么是面向连接的服务和无连接的服务; (5)TCP/IP模型的分层及其各层的主要功能,TCP/IP体系结构的主要协议。 2. 考试要求 (1)掌握网络协议、层次、接口等概念; (2)掌握OSI、TCP/IP体系结构及其各层功能; (3)了解网络体系结构在网络通信中的作用。 第三部分物理层 1. 考试内容 (1)物理层的功能和提供的服务; (2)信息、数据与信号的概念;

计算机网络期末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2009-11-12 23:13 阅读269 评论0 字号:大大中中小小 1、在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中,一个计算机网络包含多台具有_自主_____功能的计算机;把众多计算机有机连接起来要遵循规定的约定和规则,即_通信协议______;计算机网络的最基本特征是__资源共享_______。 2、常见的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有:_总线型结构_、___星型结构_______、环型结构____和_、树型结构和混合型结构___。 3、常用的传输介质有两类:有线和无线。有线介质有_双绞线_______、_同轴电缆___、__光纤__。 4、网络按覆盖的范围可分为广域网、_局域网__、_城域网__。 5、TCP/IP协议参考模型共分了_4__层,其中3、4层是_传输层_、_运用层_。 6、电子邮件系统提供的是一种__存储转发式_服务,WWW服务模式为__B/S____。 7、B类IP地址的范围是____128.0.0.0----191.255.255.255__。 8、目前无线局域网采用的拓扑结构主要有__点对点式_、_多点式_______、__中继式__。 9、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分类方法主要有:根据网络所覆盖的范围、根据网络上主机的组网方式,另一种是根据__信息交换方式____。 10、数据传输的同步技术有两种:_同步传输____和异步传输。 11、用双绞线连接两台交换机,采用_交叉线______线。586B的标准线序是_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__。 12、多路复用技术是使多路信号共同使用一条线路进行传输,或者将多路信号组合在一条物理信道上传输,以充分利用信道的容量。多路复用分为:__频分多路复用__、_波分多路复用_、__时分多路复用___和码分多路复用。 13、VLAN(虚拟局域网)是一种将局域网从__逻辑上划分网段,而不是从__物理上划分网段,从而实现虚拟工作组的新兴数据交换技术。 二、选择题(每题 2 分,共30 分) 14、计算机网络拓扑是通过网中结点与通信线路之间的几何关系表示网络中各实体间的__B_______。 A、联机关系 B、结构关系 C、主次关系 D、层次关系

计算机网络期末重点复习

计算机网络是由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 主要功能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分布式数据处理,提高系统可靠性与处理能力。从逻辑功能上,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两个子网:(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 计算机网络按网络的覆盖范围可分为_局域网_、城域网__广域网__。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有星型、树型、总线型、环型和网状型。 信道复用技术有三种方式:_频分多路复用___、__波分多路复用____时分多路复用___。 计算机网络采用(分组)交换技术,而传统的电话网络则采用(线路)交换技术。 常用的数据交换有_线路交换_和_存储转发交换__两种,后者又有报文交换,分组交换,虚电路交换 脉冲编码调制的过程简单地说可分为三个过程,它们是采样、量化编码 路由选择、拥塞控制与互连功能是在OSI模型中的___网络层实现的。 网络协议3要素:语法、语义交换规则 差错控制方法有纠错码和检错码。 以太网传输的电信号是_基带__信号,采用__曼彻斯特编码 信号调制常用的三种方法是:幅度调制频率调制相位调制 令牌环网络的拓扑结构为环型 , CSMA/CD控制媒体访问的是(总线型)拓扑结构 决定局域网特性的主要技术有拓扑结构、传输介质介质访问控制技术。 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的原理可以概括为先听后发、边听边发、__冲突停发_、随机重发 FTP是一种常用的___应用层协议。 数据链路层的数据单位是__帧_。 交换机和网桥工作在__数据链路层。 OSI参考模型从高到低分别是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运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在通信技术中,通信信道的类型有两类:广播通信信道与点对点通信信道 在通信中,TCP协议是__面向连接的___,UDP协议是___无连接的__。 IP地址长度在IPv4中为__32___比特,而在IPV6中则为__128___比特 信元交换是一种使用异步时分多路复用技术的交换技术 在局域网模型中,数据链路层又分为_逻辑链路控制子层和媒体访问控制子层 设传输1K字节的数据,其中有1位出错,则信道的误码率为( 1/1024)误码率=出错数/总数 Internet的网络层含有四个重要的协议,分别为(IP,ICMP,ARP,RARP) 属于TCP/IP的应用层协议有(FTP和SMTP) 令牌总线媒体访问控制方法的标准是(IEEE802.4) 根据组织模式划分因特网,军事部门域名为(mil),我国的顶级域名是_cn__。 静态路由是指由网络管理员手工配置的路由信息;动态路由是指由路由器能够自动地建立自己的路由表,并且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适时地进行调整建立自己的路由表。 一般来说,用户上网要通过因特网服务提供商,其英文缩写为(d)A、IDC B、ICP C、ASP D、ISP 这两个域名https://www.360docs.net/doc/6710433879.html,与https://www.360docs.net/doc/6710433879.html,哪部分是相同的(c)A、最高层域 B、子域 C、主机域 在计算机网络中,能将异种网络互连起来,实现不同网络协议相互转换的网络互连设备是___B_________。 A.集线器B.路由器 C.网关D.中继器 下面( b)传输方式被用于计算机内部的数据传输。 A、串行 B、并行 C、同步 D、异步 某C类网段中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24,下列(a )属于独立的网段。 A、202.13.129.175 B、202.13.129.143 C、202.13.129.136 D、202.13.129.129 某部门申请到一个C类IP地址,若要分成8个子网,其掩码应为(c )。 A. 255.255.255.255 B.255.255.255.0 C.255.255.255.224 D.255.255.255.192 某部门申请到一个C类IP地址,若要分成14个子网,其掩码应为( )。 A.255.255.255.255 B.255.255.255.0 C.255.255.255.240 D.255.255.255.192 下面协议中,用于WWW传输控制的是( c)。 A. URL B. SMTP C. HTTP D.HTML 在IP地址方案中,159.226.181.1是一个( b)。 A. A类地址 B. B类地址 C. C类地址 D. D类地址在数字通信中广泛采用CRC循环冗余码的原因是CRC可以( c )。 A.检测出一位差错 B.检测并纠正一位差错 C.检测出多位突发性差错 D.检测并纠正多位突发性差错 下面属于A类IP地址的是( )。 A.61.11.68.1 B.128.168.119.102 C.202.199.15.32 D.294.125.13.1 160.101.3.56是( b )IP地址。 A、A类 B、B类 C、C类 D、D类 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相位值来表示数字信号1、0的方法,称为_c__. A、ASK B、FSK C、PSK D、AT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