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系统--运营模式

合集下载

移动支付的盈利模式

移动支付的盈利模式

移动支付的赢利模式自2011年第三方支付牌照下发以来,央行已累计发放223张支付机构牌照。

支付业务涵盖: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银行卡收单、预付卡发行与受理、货币汇兑等众多支付业务类型。

从本质上看,移动支付是将移动网络与金融系统结合,把移动通信网络作为实现手机支付的工具和手段,为用户提供商品交易、缴费、银行账号管理等金融服务的业务。

移动支付的实质是资金的转移,核心是支付账户,支付介质是移动终端,例如手机等。

一移动支付的形式与类型从移动支付的演进来看,虽然衍生了多种支付形式,但是目前大家认可的主流移动支付类型主要如图1所示:从支付的类型来看,移动支付分为远端和近端两种方式,目前多数第三方支付企业“扎堆”远端支付,近端支付还存在许可制度壁垒及技术设备标准问题等障碍,见图2。

现场支付起初主要有三种主流技术标准,包括NFC、SIMpass以及RF-SIM,经过多轮博弈,NFC ( 13.56 M Hz)最终成为主流技术标准。

而远程支付是指客户通过手机,基于通信网络,通过SMS、WAP等方式完成支付。

由于远程支付已经相对成熟,联动优势(中国移动与中国银联的合作公司)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运营模式与盈利模式。

二移动支付的商业模式模式一、银联/银行主导模式:运营商沦为通道该运营模式主要是银行通过专线与移动运营商进行系统接入,用户通过银行卡帐户进行移动支付,或者将银行帐户与手机帐户绑定。

银行为用户提供交易平台和付款途径,移动运营商只为银行和用户提供信息通道,而不参与支付过程,具体形式见图3:模式二、运营商主导模式:意在控制账户,控制交易流程该模式主要通过运营商来推动整个手机支付产业链的发展。

运营商以用户的手机话费帐户或虚拟帐作为手机支付帐户,直接从用户的话费中扣除移动支付交易费用。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移动运营商直接与用户联系,不需要银行参与,技术成本较低。

但是用户每月的手机话费和移动支付费用很难区分,仅限于移动小额支付。

移动支付

移动支付

安全问题
病毒感染 大量手机支付类病毒猖獗爆发,包括伪装淘宝客户端窃取用户账号密码隐私的“伪淘宝”病毒、盗取 20多家手机银行账号隐私的“银行窃贼”以及感染首家建设银行APP的“洛克蛔虫”等系列高危风险的 手机支付病毒。而移动支付类软件主要典型病毒,又分为电商类APP典型病毒、第三方支付类APP典型病 毒、理财类APP典型病毒、团购类APP典型病毒及银行类APP典型病毒。 手机漏洞 手机支付安全的状况越加不容乐观,而Android系统漏洞却加剧了这一现状。国内漏洞报告平台乌云发 布紧急预警称,淘宝和支付宝认证被爆存在安全缺陷,黑客可以简单利用该漏洞登陆他人淘宝/支付宝账 号进行操作,不清楚是否影响余额宝等业务。对移动支付安全造成较大威胁的相关Android手机漏洞主要 有三个,MasterKey漏洞、Android挂马漏洞及短信欺诈漏洞。 诈骗电话及短信 诈骗短信、骚扰电话也造成了一定的手机支付风险。腾讯移动安全实验室监控到,诈骗分子除了通过 诈骗骚扰电话诱导手机用户进行银行转账之外,主要还是通过发送带钓鱼网址或恶意木马程序下载链接 的诈骗短信,这些恶意钓鱼网址往往会诱导用户登录恶意诈骗网址等,引导用户进行购物支付,中奖钓 鱼类诈骗已呈现多发趋势。其中重点案例有三类,网银升级、U盾失效类诈骗,社保诈骗及热门节目中 奖诈骗。
谢谢!
移动支付技术
•第三代:随着RFSIM、NFC、SIMPASS技术的 成熟,以非接触式手机钱包为主,同时支持 现场支付和远程支付,并可加载多种增值应 用;操作简单、安全、使用便捷,应用领域 广泛。 •第二代:以短信为主,主要购买虚拟数字 产品;操作复杂、安全性低,应用领域受限, 导致用户发展困难,业务发展缓慢。
2、按完成支付所依托的技术条件,可以分为近场支付和远程支付。 --远程支付:指通过移动网络,利用短信、GPRS 等空中接口,和后台支付系统建立连接,实现各 种转账、消费等支付功能。 --近场支付:是指通过具有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的移动终端实现本地化通讯进行货币资金转移的 支付方式。

移动支付-手机支付业务模式与问题分析

移动支付-手机支付业务模式与问题分析
在信息社会中,封闭的营销方式将直接导致企业的消亡,增加自己的销售渠道是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商业银行面对新型的销售渠道应该迅速建立并争取在这一渠道中的优势。因此,国内的银行应该及早着手,从战略角度认识这一新生事物,打破一些原有的思想禁锢,多方联合,将其培育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式武器。
2. 手机钱包
通信运营商的业务领域和业务优势都是在通信上,而开展手机钱包业务使得它跃出了这一传统业务领域。但是,它首先要面临着政策风险。2002年武汉市公共交通票务管理中心宣布,为公交IC卡的持卡人提供增值服务,将公交IC卡引入更多的小额消费领域,如超市购物、麦当劳用餐、充当公园门票等。很快,人民银行武汉分行针对此“一卡多用”事件宣布,因其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非法集资,已被叫停。人民银行武汉分行有关人士表示,非金融机构不能开展金融业务,企业内部卡也不能代替货币职能,否则就有非法集资之嫌。公交IC卡没有银行信用作保障,跨行业使用会产生很多安全隐患。由于同样的原因,当地某公司准备与农业银行武汉分行联名推出的泊车IC卡扩展功能服务也被叫停。
第三,关于小额的界限。现在开展的手机钱包业务又被称为“小额移动支付”,所谓小额的范围和界定是多少?这还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而界限不确定会带来很多麻烦。首先是风险,额度问题决定了可能出现的风险的大小以及防范措施的制定工作。金额的确定有助于估计来自外界的攻击以及来自内部的损害。它还关系到业务开展的范围,这也是关系到此项业务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之一。
对于申请成功并使用此项业务的用户而言,各家银行推出的手机银行服务内容大多雷同,不能实现诸如异地、异行划拨等功能,有一定的局限性。
因为手机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显然,手机银行的目标客户是个人用户,其所提供的服务内容也应根据手机使用人群的个性特点设计才能有效果。目前,欧洲和日本的电信运营商就与餐厅、电影院、航空公司等第三方建立了合作关系,实现了手机网上订餐、订票、订座等多种服务,银行在其中提供无线互联网的在线支付。虽然中国不必完全模仿国外,但以前有许多行业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没有办法实现银企联合的,今天实际上可再做尝试。

移动支付运营模式案例浅析

移动支付运营模式案例浅析

移动支付运营模式案例浅析【摘要】近年来移动支付产业发展迅猛,其运营模式的选择也成为产业发展的关键。

本文首先引出了国际上普遍认同的三种运营模式,在此基础上,对应选取了国内较为成功的案例并从发展现状、使用技术等方面对其进行了描述与剖析。

最后得到移动支付的运营模式上的发展性建议。

【关键词】移动支付,运营模式,案例分析【引言】移动支付作为一种新兴的支付形式,指的是交易双方为了某种货物或者服务,使用移动终端设备为载体,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实现的商业交易(中国银联)。

2009年,我国移动支付市场增长迅猛,其市场规模突破20亿元人民币,用户规模达到约8250万人。

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随着电信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以及消费者消费观念潜移默化的改变,我国移动支付市场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预计到2011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规模将达到40.31 亿元。

移动支付产业发展的条件主要有三个:规模庞大的用户群、成熟的技术以及合理的运营模式。

我国拥有全世界最多的手机用户,近几年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移动支付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但移动支付产业链涉及的实体较多,包括移动运营商、金融机构、移动设备提供商、移动支付服务提供商、商家和用户等多个环节。

在这种条件下,移动支付的运营模式的确是各方相互角力的结果,未来的商业模式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因此对于移动支付运营模式的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2、移动支付运营模式特征分析从国际上来看,移动支付的发展主要存在三种主要的运营模式:一是由移动运营商主导的商业模式,这种模式在日本已经初具规模;二是由金融机构主导的商业模式,这种模式在韩国正在迅速地普及;三是由第三方服务提供商主导的商业模式,这种模式己经基本在欧盟确立。

2.1 以移动运营商为运营主体当移动运营商作为移动支付平台的运营主体时,运营商会提供三种账户设置方式,分别是手机账户、虚拟银行账户以及网银账户。

用户可以选择直接用手机账户进行支付,即不需要银行的参与;也可以在银行账户中建立一个专门用于移动支付的虚拟银行账户,来使用移动支付业务。

简析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商业模式营销模式和运营模式的分析

简析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商业模式营销模式和运营模式的分析

简析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商业模式营销模式和运营模式的分析【摘要】本文主要围绕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商业模式、营销模式和运营模式展开分析,通过深入研究揭示其商业运作机制和核心竞争力。

对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商业模式进行解析,探讨其盈利模式和商业逻辑;对营销模式进行分析,包括市场定位、推广策略和用户获取方式;对运营模式展开讨论,从技术支持、风控管理和售后服务等方面揭示其成功之道。

在总结了对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建议,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为相关行业提供了借鉴和参考价值。

通过本文的研究,读者将更好地了解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商业运作模式,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关键词】第三方支付企业、商业模式、营销模式、运营模式、结论、未来发展、建议、研究意义、背景介绍、研究目的。

1. 引言1.1 背景介绍第三方支付企业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普及,人们的消费方式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传统的线下支付方式逐渐被电子支付所取代,第三方支付企业因其便捷、快速、安全的特点而备受消费者青睐。

随着移动支付的兴起,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

各大支付平台纷纷推出优惠活动吸引用户,合作商户也在支付环节提供更多优惠和服务。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第三方支付企业需要不断优化自身的商业模式、营销模式和运营模式,以保持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本文将从商业模式、营销模式和运营模式三个方面对第三方支付企业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核心竞争优势和发展趋势,旨在为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对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商业模式、营销模式和运营模式进行深入分析,旨在揭示这些企业如何运作以及其商业运营的关键因素。

通过对这些模式的解析,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商业运作机制,以及其在市场中的表现和竞争优势。

通过对不同企业的模式进行比较和分析,可以总结出成功企业的共同特点,从而为其他企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第三方支付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和指导,推动整个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移动支付的运营模式包括(

移动支付的运营模式包括(

移动支付的运营模式包括(
移动支付的运营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第三方支付平台:通过建立一个中介平台,实现用户与商户
之间的支付交易。

用户通过充值账户或绑定银行卡,使用移动支付平
台进行消费支付,平台将交易金额从用户账户划拨给商户,并收取一
定的手续费。

2. 基于银行的移动支付:由银行提供移动支付服务,用户可以
通过银行提供的手机应用或短信服务进行支付。

银行将用户的账户和
银行卡信息与移动支付系统连接,实现资金划拨。

3. 基于运营商的移动支付:由移动运营商提供移动支付服务,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话费充值、支付宝等方式进行支付。

运营商将用户
支付的费用计入手机话费账单中或从预存款中扣除。

4. 基于二维码支付:用户通过手机扫描商户生成的二维码,进
行支付操作。

支付金额从用户的移动支付账户或绑定的银行卡中扣除,并转账给商户。

5. NFC(近场通信)支付:利用手机内置的NFC芯片,与支持NFC支付的POS机等设备进行近距离通信,进行支付操作。

用户将手机靠近POS机,支付金额会从手机的移动支付账户中扣除,并转账给商户。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移动支付服务时,用户需要下载相应的手
机应用或者通过短信等方式进行验证和操作,同时需要保护好自己的
账户和支付密码,以防止信息泄露或被盗用。

支付宝第三方支付运作模式

支付宝第三方支付运作模式

支付宝第三方支付运作模式云时代隶属于杭州云韦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的互联网金融基础设施,致力于协助有意参与互联网金融业务的企业客户确定战略方向和整体解决方案,并提供业界专业的架构和系统来确保其业务安全稳定地运行,同时符合监管要求。

云时代核心管理团队在互联网行业和金融行业均拥有丰富的经验。

其对互联网金融的深刻理解和对互联网金融基础设施研发的专注,形成公司独特的竞争力。

一、支付宝的简介。

支付宝因其优质的安全支付服务而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在很短的时间内,会员数量直线上涨,引起广泛关注。

虽然目前品质的问题仍没有解决,但对于诚信和安全问题解决树立了很好的标杆作用。

支付宝自诞生之时,就与安全问题相伴随。

互联网经济的异军突起,造就了成千上万的小微企业,虚拟经济成为就业的重要形式之一,更多的个人从网络中获得利益。

二、支付宝的运营模式。

(一)支付宝的商业模式。

云时代隶属于杭州云韦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协助有意参与互联网金融业务的企业客户确定战第一,制定切实可行的战略目标。

支付宝作为国内领先的行业翘楚,发展独立,安全可靠。

立足于淘宝网的客户群体,不断“圈粉”,信誉可靠,有着良好的口碑。

支付宝目标明确,专注于应用业务,主要集中在网上支付与具体行业融合两个方面,为国内各类(无线或者有线)电子商务运营商及个体用户创造了支付平台。

第二,满足不同目标客户的个性需要。

支付宝致力于满足不同目标客户的个性需要,根据用户的要求,提供安全和易行的电子收付款平台及服务。

目标客户主要分为两位,即“个户”和“专户”,具体而言,“个户”的主体是淘宝上的各支付宝合作伙伴的注册用户,如芒果、山东航空、申通等;“专户”是专门从事电子商务的银行,如工商,农行,建行等,通过不同的终端方式,满足不同人群的支付要求。

(二)支付宝的盈利模式。

模式一:服务佣金。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服务佣金可以简单总结一下,即服务佣金(客户缴费费用)=缴纳给银行的手续费率+平台自身的毛利润。

《移动商务理论与实务》课件—07移动支付

《移动商务理论与实务》课件—07移动支付

移动支付概念
nd 移动支付的类型
移动支付的运营模式 区块链与移动支付
移动支付的类型
近场支付
1 2
远程支付
远程支付的概念
远程支付指通过移动网络和移动终端,利用短信和移动通信网络等,远程连接到 后台支付系统,实现各种转账、消费等支付功能。 目前大多数移动支付表现为远程支付,典型代表如短信支付、扫码支付、微信支 付、手机银行支付、语音支付、支付宝支付、网上购物支付等。
第7章 移动支付
《移动商务理论与实务》
目录 CONTENTS 7.1 移动支付概念 7.2 移动支付的类型
7.3 移动支付的运营模式 7.4 区块链与移动支付
移动支付概念
St
移动支付付
移动支付的概念
移动支付,是指交易双方为了某种货物或者服务,使用移动终端设备为载体,通 过移动通信网络实现的商业交易。 中国人民银行对移动支付的定义是,移动支付是指单位、个人直接或授权他人通 过移动通信终端或设备,如手机、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等,发出支付指令,实 现货币支付与资金转移的行为。
近场支付的概念
近场支付是指通过具有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的移动终端实现信息交互,进行货币 资金转移,实现对商品或服务的现场支付。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服务时,可即 时通过手机向商家进行支付,支付的处理在现场,通常在线下进行,主要是使用 手机射频(NFC)、红外、蓝牙、RFID等近距离通信技术,实现与自动售货机 及POS机的本地通信。
• 手机钱包 是手机与电子钱包的结合。手机既可以通过与智能储值卡的物理融合成为电子钱包, 也可以作为移动终端通过使用电子钱包软件成为手机钱包。电子钱包包括智能储值 卡式电子钱包和纯软件式电子钱包;储值卡式电子钱包通过在手机终端内置NFC芯 片,植入用户信息、账户信息或银行卡号等信息,将储值卡或银行卡功能集成到手 机卡中,以手机作为储值卡的载体,通过刷手机完成支付 ;纯软件式电子钱包,主 要是支付运营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移动支付四种运营模式分析报告
1、每种运营模式产业链组成结构
2、每种运营模式特征
3、每种运营模式的优劣势
4、每种运营模式的典型案例
5、你认为在中国哪种或者哪几种运营模式更具有市场潜质,占据市场大部分份额?
1.以移动运营商为运营主体
当移动运营商作为移动支付平台的运营主体时,移动运营商会以用户的手机话费账户或专的小额账户作为移动支付账户,用户所发生的移动支付交易费用全部从用户的话费账户或小额账户中扣减。

特点:直接与用户发生关系,不需要银行参与,技术实现简便;运营商需要承担部分金融机构的责任,如果发生大额交易将与国家策发生抵触;无法对非话费类业务出具发票,税务处理复杂。

案例:
中国2010 年上海世界博览会(Expo 2010)于2010年5 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举行。

此次世博会也是由中国举办的首届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 Better Life)为主题,超过240个国家地区组织参展。

在上海世博会期间,中国移动节省用户购票及在园内购物的时间,并借由世博会这一平台大力推广移动支付业务,从而精心打造手机支付这个平台。

“世博手机票”平台功能繁多,不仅可以购买世博门票,也具有手机钱包,乘坐地铁等功能,为世博游客带来观展新体验,打通畅游世博的“最后一公里”。

2.以银行为运营主体
银行通过专线与移动通信网络实现互联,将银行帐户与手机帐户绑定,用户通过银行卡帐户进行移动支付。

银行为用户提供交易平台和付款途径,移动运营商业只为银行和用户提供通道,不参与支付过程。

当前我国大部分提供手机银行业务的银行(如招商银行、广发银行工行等)都由自己运营移动支付平台。

特点:各银行只能为本行用户提供手机银行服务,移动支付业务不能够实现跨行互联互通;各银行都要购置自己的设备并开发自己的系统,因而会造成较
大的资源浪费;对终端设备的安全性要求很高,用户需要更换手机或STK卡。

案例:“手付通”是中国银联委托瀚银科技开发的手机移动商务平台,它支持新一代的移动支付业务,为用户提供创新、便利的支付渠道,用户只需在手机端下载软件并进行简单的操作,就能实现包括手机银行、虚拟物品购买、商旅服务及手机商城在内的多种手机支付应用。

手付通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对于不同类型的用户提供更为专业、安全的服务,其推出的专业版业务采用“魔盾”硬件加密。

“魔盾”可称为手机上的U盾,安全技术通过国家银行卡检测中心以及中国银联的权威认证,使用硬件级加密,为手机大额支付保驾护航。

3.以第三方服务提供商为运营主体
移动支付服务提供商(或移动支付平台运营商)是独立于银行和移动运营商的第三方经济实体,同时也是连接移动运营商、银行和商家的桥梁和纽带。

通过交易平台运营商,用户可以轻松实现跨银行的移动支付服务。

特点:该业务模式下移动运营商、银行和第三方之间权明确,提高了商务运作的效率;用户选择增多。

平台运营商简化了其它环节之间的关系,但在无形中为自己增加了处理各种关系的负担;在市场推广能力、技术研发能力、资金运作能力等方面,都要求平台运营商具有很高的行业号召力。

案例:2010 年10 月19 日,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的“支付与移动互联网峰会”在北京举行。

支付宝携手到会的国内外知名手机芯片商、手机制造商和手机应用商等60多家厂商共同成立“安全支付产业联盟”,并推出了手机安全支付产品方案。

会上,支付宝同时发布了名为“手机安全支付产品方案”的开放式支付方案。

此方案实施之后,手机用户将可以安装带有支付宝接口的应用软件,通过支付宝账号完成软件中所包含的支付请求。

4.网络运营商与金融组织联合运营。

移动电信运营商与金融组织进行互补,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运营移动支付服务。

在国内,中国移动和中国银联共同投资创办联动优势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推出移动支付业务并参与运营。

韩国SK Telecom联合五家卡类组织(KORAM Bank、
Sumsung Card、LG Card、Korea Exchange Card、Hang Card)共同推出的移动支付业务品牌MONETA,就是此种形式的代表;日本的NTT DoCoMo推出的i-mode Felica也是与VISA合作的结果,手机也同时拥有了信用卡的功能。

特点:便捷性和安全性高。

二未来发展趋势
未来移动支付的发展趋势应该是金融机构与移动运营商紧密合作,利用各方的优势,整合多方资源,联合管理和运营移动支付,积极推进移动支付技术和移动商务的发展,建立一个完整的交易支付价值链,为用户在支付过程中体会到更大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也只有这样,移动支付才能与当今社会存在的现金支付、电子支付等支付方式同时并存发展,并逐渐蚕食现金支付和电子支付的市场份额,成为大众的支付方式。

三结论
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需要一个市场培育的过程,在起步阶段需要运营商和金融机构的大力推动,除了提供丰富的业务供用户选择以外,还要考虑与业务的执行相关的很多问题,这些都对业务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